[爆卦]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產品中有6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反對 為拚選舉急就章的竹竹苗合併 真合併 行政中心必須設在苗栗 這幾日「竹竹苗」合併為第七都議題,一如媒體一開始詢問時,對於合併,超明秉持反對,在這邊向鄉親報告,合併對苗栗是利還是弊。 一、財劃法修法迫在眉睫 倡議縣市合併的論點之一提到,新竹縣市因科學園區帶動,增加國庫大量收入,但統籌分配...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YEH 小葉 ⁂ 新竹 美食旅遊頻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04:04:59

// 主廚媽咪 I’m mammy chef 訂餐專線|0905-507-300 營業時間|11:00-19:00(例假日公休)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成功十街130號 主廚媽咪由一對姊妹成立 以舒肥餐盒為主 亦有販售冷凍鮮食真空包 店內設置簡易座位可內用 目前因疫情關係 僅提供外帶服務 6/25前 ...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陳思羽?羽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2 12:49:53

📍墨耳✖️台中 人手一杯手搖飲已是日常,但要如何喝的健康才是更重要的功課,新竹起家的#墨耳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主打以木耳為主軸的一系列飲品,QQ滑嫩的口感讓人一試成主顧,來逛金典時,在B1也成立了新據點,實在太幸運,又能喝到好喝又低卡低熱量的飲品,木耳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養顏美容,超棒的飲料怎能不...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劉崇顯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18:54:18

【專案報告─新竹輕軌與大車站計畫 #延後囉...】 先前我提前跟大家預告,今天的「#新竹輕軌與大車站計畫相關問題專案報告」是臨時會最大的亮點,然而在程序委員會排定專案報告時,市府代表未提出林智堅市長本日有行程導致市長臨時請假,,且國民黨與時代力量兩黨團不接受由沈慧虹副市長代為報告,最後主席裁示專案報...

  •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1 18:17:19
    有 703 人按讚

    我反對 為拚選舉急就章的竹竹苗合併
    真合併 行政中心必須設在苗栗

    這幾日「竹竹苗」合併為第七都議題,一如媒體一開始詢問時,對於合併,超明秉持反對,在這邊向鄉親報告,合併對苗栗是利還是弊。

    一、財劃法修法迫在眉睫
    倡議縣市合併的論點之一提到,新竹縣市因科學園區帶動,增加國庫大量收入,但統籌分配款卻不成比例,因此,透過升格能分配到更多資源。超明認為,在現有規定下,新增一個直轄市,等於補助非六都縣市的統籌分配稅款反而增加,如果,苗栗併為第七都,等於直轄市統籌分配款多一都來分配,比起現在是否有利,不無疑問!尤其,苗栗這十多年的長足發展,長期以來努力創造國稅,苗栗獲分配回的統籌款足足少千億元!財劃法分配公式問題,超明已提出許久,如果,只是因為財劃法導致分配不均,何不修正財劃法就好?!

    二、苗栗發展邊緣化
    竹竹合併或者竹竹苗合併,都是以新竹觀點去思考,苗栗的發展只是被拿來陪襯,因為加上苗栗的人口數,就不需修法,直接可以申請升格,苗栗的功能只是為了湊人口數。若真合併,超明認為僅有鄰近新竹的竹南、頭份地區較能受益,其他16鄉鎮將被邊緣化,無法獲得完整的建設規劃,歷任縣長、民代所爭取的建設及規劃,都會付之一炬,屆時肯定會有重竹輕苗的現象出現,苗栗的未來發展將停滯不前。

    三、政黨利益大於民眾權益
    先前,民進黨企圖修法,讓鄉鎮市長改為官派,稱是提升行政效率,但背後政治企圖眾人皆知。如果,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等於鄉鎮市長改為官派,鄉鎮市基層代表民意也中斷,對於基層民意需求的反應,其效率絕對弊大於利。

    四、資源增加,城鄉差距並未拉近
    縣市合併主要是期待行政資源增加並拉近城鄉差距,但從台中、高雄、台南合併之後,員額逐步增加,但原縣區的發展並沒有因此有長足的進步,城鄉差距並沒拉近。

    五、行政效率沒有明顯提升
    在有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時,一來能廣泛反映民意,二來在遇緊急狀況時,他們都能第一時間提供協助,因為,這些民選代表對於鄉親有一份責任心在,效率絕不落人後,但改官派後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效率高下立判。

    六、真心合併還是政治謀算
    倡議縣市合併的時機,竟是在市長即將卸任的前夕,在此時間提出,究竟是真心合併還是為了個人政治前途考量?!真是為地方發展?!回想竹南爆發科學園區群聚事件時,新竹市長一通電話中央隨即由國防部啟動竹科專案,新竹市甚至在香山成立邊境篩檢站,對苗栗避之唯恐不及的作為,如今倡議合併,背後政治目的昭然若揭,如同同黨柯總召也說這樣市長就可以再競選首長,這樣的政治謀算請鄉親公斷。

    超明剛剛在竹竹苗合併研商會議上,一條一條向在座的竹竹苗縣市長、議長及立委們、民意代表討論。

    如果要合併,一定要經過合理的討論及完整的規劃,超明也要求,合併後,市政中心一定要設在苗栗,鄰近新竹縣市的地點,才能平衡城鄉發展,合併才有意義。在此之前,超明也會一如以往,努力爭取建設,讓苗栗擁有更好更幸福的居住環境與就業機會。

  •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05:45:11
    有 288 人按讚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我們應先思考的未竟之業…
      
    這一週最熱門的討論,不外乎是 #新竹縣市合併 的議題了。身為一個每天得趕在光復路塞車潮中接送孩子回家的忙碌媽媽議員,只能在繁多的工作行程、陳情處理、育兒、家庭等各種身分忙碌輪輾的夾縫間,努力地思考這問題。
     
    新竹縣的竹北,其實也是我熟悉的生活圈,婆家在竹北,曾在竹北住過幾年,每天橫跨頭前溪的漫漫通勤生活我也經歷過;之前因為特色公園運動,也參與過新竹縣府前的抗議聲援以及公園研討會。我知道,很多竹市媽媽跟竹北媽媽所在意的議題與煩惱,都有著高度的重疊性。
     
    但,身為一個從2006年就從台南來到新竹教書的北漂青年,來到新竹定居也15年了,我也想從我深愛的故鄉─台南的合併經驗來探討起。
      
    台南市在2010年縣市合併升格後至今已經是第十一個年頭了,每一次回台南時間雖不長,卻都一步步感受到台南合併後的變化,年輕人最有感的議題,應該是開價讓人咋舌、越來越居高不下的房價。
     
    從小在台南市東區出生長大的我,看著鄰近的永康、仁德、新市,房地產每年飆漲,但台南邊陲的幾個區,城鄉間的差距並沒有因為合併而縮小;以至於到現在最為人詬病的改變就是 #區域差距更加擴大,像是曾文溪以北的溪北區域,在資源分配不均下,加速沒落,年輕人全都移往市區發展。
      
    在中央社的報導《縣市改制10年/都會化勢不可擋 台南城鄉差距擴大隱然成形》中可以看到:「台南升格直轄市10年來,人口總數僅成長2000多人,府城舊市區卻多了7000多人,原台南縣少了5000多人,5個衛星行政區卻大幅增長4萬6000多人,被視為溪北重鎮的新營區、鹽水區及柳營區,人口則逐步消減,這個現象說明了邁向都會化的府城,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人口集中。」
      
    而台南市合併升格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 #公共運輸系統,整併了舊市區與台南縣各鄉鎮的路線,以六種顏色串連6條幹線公車路線及74條支線公車路線,加上市區公車,至今有122條路線。🚌
      
    反觀新竹,在合併前我想提問幾個新竹市民跟我最關心的議題,希望市長能先好好正視:
      
    1️⃣ 合併後 #能做到縣市交通整合嗎? 

    長期以來,新竹市的大眾運輸業者一直在苦撐,也無法更進一步去拓展、增加路線,這也造成了各種交通亂象。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學、到園區上下班總是塞到懷疑人生。

    其實,林智堅市長任內,早在104 年召開的「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會議,就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108年林智堅市長和楊文科縣長更開啟「大新竹共好會談」,跨區域的交通整合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竹市府也提出竹市市區公車延伸竹北、園區巡迴巴士納入市區巴士的計畫,並成立大新竹公共運輸專案小組。如今,第二任任期正邁向最後一年的倒數了,但許多交通改善計畫,像是行經園區和竹北的輕軌先導公車等等,卻尚未實現。合併是否能有效整合縣市交通,這是為政者都需要苦民所苦去深思的。
      
    2️⃣ 合併後 #學區亂象能得到解決嗎?

    新竹縣竹北市與新竹市東區都有著相似的問題,因著科學園區人口大量移入的關係,在教育上伴隨而來的是學校不夠讀,也更難以就近入學的窘境。面臨著學校總量管制的壓力,新生入學排序上還比到月份的現象,造成許多家長的就學焦慮。許多家庭因為孩子念不到離家最近的學校,只能跨區接送,上下學的路線錯縱交織著,讓原本就緊繃的交通,更雪上加霜。
     
    隔壁新竹縣新增五所學校、快速完工落成的新建校舍工程、重新規畫調整中的學區,對比著新竹市光埔二期的文中用地(保留給未來蓋學校的地)在2014被變更為住宅用地的唏噓。(當時理由是光武/新科國中容量已足夠未來發展所需)看著關埔區越蓋越多的高樓,人口快速成長,學校名額有限難以承載,以至於就學人口不得不外溢到更遠區域,我也多次質詢建議學區應該重新調整,且應朝「教育均質化」的方向邁進。

    若要談合併,這些複雜難解的學區問題,也將是許多家長關注的重要課題。
      
    3️⃣ 合併後 #公共托育能否實質增加?

    大家都知道「公共托育」是我非常關心的議題之一,也曾多次在議會裡提及。
    新竹市媽媽圈有個神祕的都市傳說,就是只要一出現兩條線,就要趕快去預約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甚至是幼兒園。新竹市雖然有著高出生率,目前卻只有一區一公托的規劃,真的是僧多粥少;在推動公托的過程中,也常常面臨找不到地的困境。
     
    看著北區、香山區的公托都已經開始招生收托,出生率最高的東區,公托卻還沒完工啟用,希望能努力加快腳步。新竹市公有土地有限,合併後如何整合縣市資源,創造更多公共托育空間,提升托育的安全與品質,讓家長能夠更無後顧之憂地放心工作、安居樂業,也會是很多人關注的議題。
      
    當首長們開始高談擘畫未來的縣市合併,小老百姓卻還是每天在現實生活中努力fighting!對於這些市民們在意的交通、教育與公托等各種議題,林市長責無旁貸、無可迴避。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也應好好檢視這些未竟之業。
     
    -------
    關於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市時力伙伴的觀點:
    🚩立法委員‧邱顯智:https://reurl.cc/0xod69
    🚩北區‧林彥甫:https://reurl.cc/NZjlRe
    🚩香山區‧廖子齊:https://reurl.cc/pxdvZx


    #歡迎來分享交流你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想法
    #住新竹的台南人歡迎來相認👋
    #這張照片是我接小孩放學後親拍的
    #前面那個回頭的小女孩是我女兒的好朋友😆
    #在車陣中與其懷疑人生不如思考大新竹未來🤔

  •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9 20:23:13
    有 156 人按讚

    新竹縣市合併後,交通會變好嗎?
     
    自從林智堅市長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後來再加碼升格)的議題後,引起大家議論紛紛,加上柯建銘委員提出將趕在明年選舉前修法把原有升格人口數門檻從 125 萬下修至 100 萬,看似勢在必行的樣子。但許多市民真正關心的是:縣市合併之後,就可以解決每天都要面對的交通問題嗎?
     
    每到園區上下班時間,經國大橋、慈雲路、光復路、國道 1 號都會塞車,下雨天更是嚴重,光是過一座橋來回竹北就要花上一個小時,不誇張。由於大眾運輸不發達,被迫騎車、開車又找不到停車位,走在路上還要與車爭道,這些都是新竹市民、縣民共同的痛。
     
    過去幾年,新竹縣市及北苗共同科技生活圈的概念及交通問題,一直都是跨縣市平台會議中備受關注的議題。
     
    104 年 3 月召開的「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會議,就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包含新竹縣、市跨越頭前溪替代道路計畫;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工程─第三期工程;跨縣市市區公車路線調整,以新竹縣竹北至園區快捷公車、園區巡迴巴士及新竹市百貨賣場接駁車系統整合。
     
    105 年 8 月至 108 年 6 月共4次的「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的首長會議,商研「五楊高架道路延伸計畫」,苗縣表示將全力配合推動延伸至銅鑼交流道,藉以有效疏通國道新竹縣市及頭份路段交通壅塞問題。
     
    108 年 1 月林智堅市長和楊文科縣長也展開「大新竹共好會談」,關於「大新竹輕軌計畫」,竹市府也提出竹市市區公車延伸竹北、園區巡迴巴士納入市區巴士的計畫,雙方達成共識,並成立大新竹公共運輸專案小組,未來將由竹市主政,共同向中央爭取經費補助。
     
    從 104 年至今 6 年多過去了,林智堅市長第二任任期也即將邁入倒數最後一年,但上述提到的許多交通改善方案,進度依然緩慢,像是跨頭前溪橋、行經園區和竹北的輕軌先導公車等等,都還沒有實現。往來竹北、新竹和園區的道路依然每天塞爆,人民似乎看不到任何改變的希望。
     
    姑且不論新竹縣市合併(或是苗栗縣要一起納入)升格還有許多法規、資源分配、組織架構和城鄉發展等問題要克服,假如合併升格後,這些原本屬於跨縣市的交通議題就能夠獲得整體的評估、規劃,並順利推動,進而改善大新竹和北苗科技生活圈的交通問題的話,那合併升格才有意義,否則,就只會變成專為林智堅市長下一步鋪路的政治合併升格。

    況且,如果縣市合併升格,就能夠加速跨區域交通建設的協調與溝通,解決人民在意的交通問題,為什麼林智堅市長過去七年來從沒想到?直到現在才突然想起來?我想,這才是竹竹苗人民最好奇的問題。
     
    #新竹縣市合併
    #整頓交通 #園區的日常

    (圖片出處:見域 Citilens
    上下班時段的新竹不動風景https://vocus.cc/article/5d353087fd897800019adc21)

    ---

    陳情這邊請 👉 https://npptw.org/94J9db
    成果看這裡 👉 https://npptw.org/XjRLLV
    加入 LINE:https://npptw.org/iGlp8H
    官方 IG:https://npptw.org/zS8TsT
    YT 頻道:https://npptw.org/xB1Ndx

  •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2-31 13:49:04

    【凌子楚最清楚直播】說清楚,嘉義科學園區(1044)
    從嘉義市和新竹市城市發展的比較,談嘉義市沿途老化,青年外移的發展困境,一次講清楚科學園區對嘉義市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代表清朝政府,巧妙地運用民間信仰,象徵了政府合法統治。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開發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21 17:06:25

    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四次質詢,質詢都市發展處處長,和市長(1004)
    今天本次議會的總諮詢,終結這一個月來,以文化導向的城市設計,如何能讓各局處的公共建設投資,帶動觀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市府財政收入,達成三贏的境界,質詢都市發展處和嘉義市市長。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宣示了清朝政府合法統治的象徵。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時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1-02-10 22:40:10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同樣讓學校很困擾的問題、就是流浪狗。現在有很多校園在下課時間開放、讓附近的居民來運動,但是流浪犬也同時溜了進來。新竹市有一個國小學生、在學校被流浪狗咬傷了手指頭,家長認為校方沒有盡到管理責任、一狀告上法院,結果法院判決學校必須要賠償學生130萬元。

    97年時,一名就讀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中國小部三年級的男童,在運動場旁遭到闖入校園的流浪狗咬碎右手中指,家長不滿學校沒有盡到管理責任,提出告訴,法院在審理後判校方,應賠償130多萬元。

    事發後,校方在開放式的運動場旁架設簡單的圍籬,來防止流浪狗進入。但同樣在校園,中華大學對流浪狗的態度可就大不同,像這隻懶洋洋的好呆,就是從流浪狗晉升為校犬,而跟牠一樣負責校園巡邏工作,經過校方正式掛名校犬的流浪狗、就有八隻。

    掛著項圈的校犬們平時就在校園裡自由走動,校方一點都不擔心牠們會攻擊人,因為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

    中華大學九年前成立關懷生命社,校方還幫忙蓋了一間狗舍,把校園內的流浪狗集中管理,幫牠們洗澡、餵食、結紮,還帶著牠們到處參加認養活動,不僅解決了校園內流浪狗的問題,也讓學生在照顧的過程中學習尊重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