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古典主義興起原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古典主義興起原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古典主義興起原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古典主義興起原因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起來寫】#崛起的迷因美學:「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鄭雋立 . 德國哲學家包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曾指出「美學的對象就是對 #感性認知的完善,這就是美;感性認知的不完善,就是醜」(楊辛、甘霖,2001),如同蒸氣波創作者經常喜好用全形文字或疑似亂碼的多...

  • 新古典主義興起原因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25 17:30:26
    有 21 人按讚

    【一起來寫】#崛起的迷因美學:「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鄭雋立
    .
    德國哲學家包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曾指出「美學的對象就是對 #感性認知的完善,這就是美;感性認知的不完善,就是醜」(楊辛、甘霖,2001),如同蒸氣波創作者經常喜好用全形文字或疑似亂碼的多國語言混用、拼出aesthetics(#美學)或相關詞彙,他們確實正在重複古典美學家詮釋的審美活動,逐次在視/聽覺建構當代 #網路次文化的美學,並且不斷完善這種感性認知。
    .
    ■ #蒸氣波的靈感源頭:#超現實主義繪畫
    .
    上集筆者提到蒸氣波視覺隱約可見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影子,雖無確切證據顯示蒸氣波創作有意致敬或造成戲仿(Parody)效果,但若回顧超現實繪畫的思維與脈絡,會發現許多不謀而合的旨趣。
    .
    ◆見圖一:音樂家「猫シCorp.」在Bandcamp網站的大頭照,網址:https://catsystemcorp.bandcamp.com。
    .
    ■ #超現實繪畫的前身:#義大利畫家基里訶
    .
    談到超現實主義,就不得不提討論義大利畫家基里訶(Giorgio De Chirico),他被認為是超現實繪畫的重要啟蒙者,作品畫面充斥 #希臘羅馬雕像與石柱、謎樣的剪影及斷裂的肢體,詭譎而神秘的氣氛,融合了古典美學的既成物、日常事物及 #幻覺。基里訶少年時代起便嫻熟哲學理論、崇尚希臘羅馬遺跡與雕像,透過大量臨摹石膏像奠基繪畫技巧,專事創作後便以這些素材畫出自己的幻覺體驗,他在文稿〈一個秋日午後的謎〉寫道:「我確信在肉眼可見的平凡事物背後,存在著深遠而神祕的現實。」(胡永芬,2001),基里訶的作品當時被稱為『#形而上繪畫』(metaphysical painting),受到超現實主義領導者布列東(André Breton)大力推崇,影響達利、馬格利特等人,並被後世認定為達達主義等20世紀藝術的先驅(許麗雯,1994)。
    .
    ◆見圖二:基里訶畫冊《Giorgio De Chirico: The Changing Face of Metaphysical Art》封面與神似蒸氣波的畫作。
    .
    ■ #呼應藝術崇古心理
    .
    上集提到了書畫家盧福壽教授提出的『#藝術崇古心理』,現今蒸氣波文化描繪幻覺體驗、大量採用的希臘羅馬3D模組與其他設計素材的大膽拼貼、套上迷離如嗑藥幻覺般的霓虹光…這些都是1980年代個人電腦興起時大眾文化與設計常用的手法,對照基里訶的畫面呈現,可說是同樣生於藝術崇古心理,又殊途同歸、走向幻覺與潛意識的世界(超現實=夢與潛意識、古希臘VS.蒸氣波=嗑藥或其他次文化、對1980年代的眷戀)。
    .
    ◆ 見圖三:日本數位設計公司「株式会社フォーラムエイト (FORUM 8 Co., Ltd)」開發的素材庫『hade 実用3Dデータ集 森シリーズ 神話の森』,這類3D模組在1980年代曾隨著NEC PC-98、麥金塔等個人電腦的普及而大受歡迎,也是蒸氣波創作最愛的素材。與超現實繪畫不同的是,這些雕像總是跟現代數位科技、商場消費文化甚至動漫畫之類的素材並置,並染上醉人的霓虹色調。
    .
    ■ #描繪幻覺與崇古的目的
    .
    研究原型與集體潛意識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認為:在現象與本體、經驗與超驗、意識與無意識間,並沒有可通過科學方法架設起來的橋樑。這種瞬間的溝通只有藉助於幻覺、直覺,科學越發達,精神就越空虛;人們也就越需要幻想、嚮往科學解釋不了的神話(馮川,2014)。
    .
    ■ #回不去的美好年代
    .
    美國在二戰後成為世界強國,但也因為移民血緣等因素眷戀歐陸的古典文化,加上藝術圈的崇古心態作為動力,間接導致1980年代的 #消費文化,如百貨商場、唱片等,使用崇古元素搭上幾何、殘影等 #早期數位設計 混搭包裝的原因(早期視覺設計儀器介紹詳見上集),既先進又崇高。隨後日本也因為戰後高速崛起、動漫畫與流行音樂等大眾文化興盛而成為1980年代的文化輸出大國,影響了CyberPunk的科幻創作風潮(如《銀翼殺手》裡出現的漢字等東方元素),因此 #動漫畫 的挪用也成為後來蒸氣波的其中一種文化符號。
    .
    新自由主義與消費文化曾對全球帶來樂觀積極的氣氛,但到了2010年世界沒有變得更好。在蒸氣波藝術家眼裡,遠去的1980年代已經是一種「#鄉愁」(Nostalgia)、思鄉之痛、對舊日情懷的嚮往以及隱含的矛盾情緒(Constantine Sedikides, Tim Wildschut, 2018),也因此蒸氣波創作通常都離不開 #感傷或自嘲的情緒。引榮格語,潛意識裡的原型導致人不斷藉由重複特定行為,消融原型以達到心理平衡與 #補償作用(馮川,2014),而蒸氣波無疑是當代精神處境的體現。

    |

    ■ #筆者推薦藝術家與其他 🙌
    .
    □ #音樂:

    1.猫シ Corp.(cat system corp)
    https://catsystemcorp.bandcamp.com/

    2.Vektroid(別名:Macintosh Plus)
    https://vektroid.bandcamp.com/

    3.New Soviet Wave,最早以蒸氣波的蘇聯變體流派 #蘇維埃波 為主題的音樂頻道(2018-),曲風較為簡約理智,整體氣氛像科普教育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NewSovietWave

    4.Earth, Wind & Fire - Let's Groove,老牌樂團:「大地風火」1971年的經典名曲MV,視覺效果正是採用上集提到的Scanimate製作,後來1980年代影視文化大量仿製了這種風格,這首歌有夠純!
    https://youtu.be/Lrle0x_DHBM
    .
    □ #視覺藝術:
    .
    1.Shapiro500(本名Gavin Shapiro,動畫師,作品偏滑稽取向)
    https://giphy.com/shapiro500
    https://www.instagram.com/shapiro500/

    2.A e s t h e t i c 波(視覺設計師,把風景攝影作成霓虹感)
    https://www.facebook.com/aesthvisionofficial/

    3. SeerLight(插畫家、動畫師,擅長挪用日本ACG文化符號,感傷情緒的最佳代表)
    https://www.instagram.com/seerlight

    |

    ■ #上集回顧: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97765127077773
    .
    // 本文探討的超現實主義僅限於繪畫部分,文學方面鑑於範圍過廣不適合同時討論,未盡之處尚請讀者見諒 //

    |

    ■ #參考文獻
    .
    1.Victoria Noel-Johnson.(2019).《Giorgio De Chirico: The Changing Face of Metaphysical Art》.Milan: Skira Editore

    2.Constantine Sedikides, Tim Wildschut.(2018).〈Finding Meaning in Nostalgia〉

    3.楊辛、甘霖(2001)《美學》(第二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4-5

    4.胡永芬(2001)《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古典與虛無之間──基里柯》,台北市:閣林。

    5.許麗雯(1994)《西洋近現代巨匠畫集:基里訶》,台北縣:錦繡。

    6.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2014),南京市:譯林出版社,頁12-13(譯者序,由馮川執筆)

  • 新古典主義興起原因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01 15:35:38
    有 58 人按讚

    中國KOL看香港:

    【要「降維」才能理解香港政治和運動】

    一、引子:市民對話裡勇敢發言的藍絲被人肉

    上週四參與市民對話的藍絲馬上被黃絲人肉搜索,個人和公司資訊都被發到網路上。這就是通過恐嚇、威脅的方式遏制言論自由。許多西方國家現在政治上都極度撕裂,但社會是存在一些政治底限的。這種人肉做法就不能被人接受。香港只是在口頭上擁護自由民主,但社會運轉缺乏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觀,沒有這樣基本政治正確的存在。一切暴力手段都是合理的,或者是可以被默許的。看這兩天反對派的活動(繼續大規模抗議),可以確信,林鄭搞的市民對話在舒緩、瓦解市民的訴求和怨恨上是沒有幫助的。

    1)她生硬的溝通方式,譬如反復重複自己的官方辭令,這些辭令不超過她對外記招會講話的內容。這還溝通什麼呢。會讓反對派市民認為林鄭確實沒有溝通的誠意和意願。

    2)反對派會認為林鄭就是出來走走形式,她對外可以說:你看我們深入做了市民溝通的呀。反對派認為,這個溝通的方式和效果對反對派沒有好處,只是林鄭給自己在政治上加分。

    3) GOSAR公開表述,對自己這次對話的自我評價似乎還很高,越是正面自我評價,越將獲得反對派額負面反彈。

    下一步黃營/反對派有可能乾脆就把市民對話平台直接變成大批判、大聲討平台,反正不會有實質的溝通,對方不會讓步,那就不如直接開罵:對林鄭聲討得越激烈、越聲淚俱下,越能給給人留下印象,越能獲得本群體的認可。(昨晚我看那個觀眾出來罵林鄭,罵得痛快!)

    同時由於香港連最基本的保護發言人人身安全和隱私的政治正確、共識底限都沒有——不但廣大市民,甚至知識份子和GOSAR都沒有這種意識——他們連一些基礎的維護公民社會體制運行的基本底限的一是都沒有。

    像連登這種全部是種族主義和仇恨資訊(hate speech)在的網站,美國和西方國家會被直接封禁。就算不能封禁,政府、政客和主流知識份子也會對立面的煽動性言論及極端主義大加譴責。但在香港,一個青年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向全港廣播的電視節目上向特首和一眾政府官員推介這個網頁。這完全是讓人震驚。西方對於香港實在太不瞭解,對連登應該做一個深度報導,誰是納粹,西方人是一看就能明白的。

    這種情況下,藍絲還出來表什麼態呢?正常人都不會選擇出來。除非也戴上口罩。

    現在很清楚,香港社會是個對一般公民的許多基礎權利(是比直選權更加基礎的、本原的、重要的權利)都缺乏保障,甚至從上到下對這種保障連起碼的意識都沒有。就這種社會構建的制度,如果全民直選,那結果只可能是多數人暴政和專政。

    就好比在1930年代的德國。你是一個猶太人律師,出來表態反對納粹,支持魏瑪建制。第二天你的事務所就被砸了。你在街上會被襲擊,你的孩子會在學校被霸淩。你期待這個社會構建一個普適的民主和公民社會?德意志人普選之後保護你的利益?讓你發聲?這是不可能的。趕緊逃離吧。

    二、不要說去解決自我矛盾,這是一個連自我矛盾在哪兒都看不到的社會

    我們一直在討論香港社會現在是1968年的巴黎還是1933年的德國。我明確地認為就是1933年的德國,無論德意志民族要實現的民族和國家目標是什麼,但他們把問題歸結到了猶太人身上,對實行的全面的種族歧視(血統、文化、經濟、政治),並在最後用「final solution」將他們一網打盡,趕盡殺絕。

    香港這次運動體現的不光是政治上的反中,然後以自治和自由民主等光鮮的口號包裝起來,但實際上,在以年輕人為主體的一線和基層,明確表現出本土主義、族群主義、民族主義、權威主義。我之前多次寫文章從不同角度說過,他們把「自由民主」內化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上。所以,維護香港人=維護自由民主;歧視大陸人=反對專制。(這個兩元對立大家可以繼續寫下去)。

    這是非常典型的種族主義,就是把一些負面特徵內化到對方所在的族群/群體上:只要對方在肉體或成長環境上隸屬於這個群體,那麼就會自動符合這些負面特徵。(解決辦法是「土生土長」)。這種種族主義可以歸結到“文化種族主義”這個大框裡。“香港人”的優越包括了對自由民主能夠天生理解認同,良好的法治意識、公民意識、公民秩序等,同時相對西方人更劣,但相對大陸人更加優越(高等華人)。這個相對位置非常重要,是一個根本要素。這些素質、地位都可以內化到香港人的血液裡。他們不用學習,因為土生土長,所以在這些質素上可以天然高於大陸人。

    港人追求自治不僅僅是一個族群自治的問題,而且是大陸人所不能理解的,因為後者更加「低等」。

    香港的自治不是單純意義的自治或脫離(譬如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蘇格蘭脫離英格蘭),也不是說我是我你是你我素來和你沒關係(加泰羅尼亞對西班牙),而是一個否定,我的自治蘊含著對你(大陸)的全方位否定。我不可能是你,你不要把我變成你。

    激進本土派對大陸制度的恐懼似乎可以化作對大陸人的恐懼的——猶如1930年代日爾曼人對猶太人的恐懼。要指出的是,日爾曼人對猶太人有文化和制度種族主義歧視,認為猶太人的文化會污染、腐朽德國和西方社會運轉的高等方式,最後破壞德國社會。

    這就是香港人的運動。這才是本人對運動最反感的地方。所以黑衣人就是一群暴徒——參照物是納粹的灰衫軍和美國的3K黨。這種極右翼政治在西方政治話語體系下也是非常低等、落後、愚昧,主流知識份子和政客不想與其發生任何聯繫的東西。

    這顯然還是與西方樣式的「民主」、「自由」口號存在衝突的。在任何一個有理論驅動、有組織、具備自省能力特別是「上進」、願意「提升」自己的社會運動裡,這種行為與價值觀的自我矛盾和衝突是必須要解決的。你不能在追求「自由」、「民主」的口號時做著傷害他人自由和基本福祉甚至存在的事情,而且更不能去系統性的針對某個族群從事這種事情,因為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

    西方對民粹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比較反感有幾個原因,

    一是因為這種主義和思維在近代西方裡產生了法西斯/納粹,對文明造成了巨大的不可挽回的傷害。第二,它也是國內種族歧視和種族矛盾的根源。西方文明對此已經做過很多反省。即便不能根除,也已經能夠把反對種族主義、反對歧視納入政治正確;

    二個是這種主義和西方從康得以降尊重個人的自由主義理念是根本矛盾的。「人生來平等」怎麼能和屠殺印第安人、擁有黑奴劃上等號呢?這會造成極大的理論與認知不協調。(歷史上他們曾經試圖用科學種族主義來論證這一點,但最終在歷史的潮流面前不可維續。西方文明經過不斷的自省,終於完成了理論的自洽。

    三是伴隨全球政治經濟的朝多極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種族主義是不利於你和其他民族種族打交道的。所以就要從理論上徹底根除這種歧視,把它從你的文化基因裡排除出去。這個我舉一個例子大家秒懂。如果你歧視黑人的話,就不能真正獲得非洲人的尊重,不能在長久維持你的非洲戰略。至少在21世紀裡是這樣的。所以,必須通過教育,根除我們對黑人的偏見。在當代西方,不光是處理對外關係,而且還要處理對內關係,因為主要西方國家都發展成為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不去除種族主義和狹隘族群主義,社會就很難維繫、運轉。

    當然還有四,四是因為這種樸素的族群主義往往是民粹的,其自廣泛的接受者往往是中低層。德國小混混為什麼要毆打猶太人(往往是社會精英),因為前者除了種族優越感外一無是處。對於他們來說,只能找到外在的質素(我因為屬於一個群體而自帶的素質),但沒有內在的素質(我通過努力學習和工作為我自己獲得的)。外在素質就是支撐自己、證明自己存在的合理、為自己帶來優越感的必要因素。發動排外的民粹運動,就是讓中低層人相信他們具備天生的(外在)質素。收過高等教育的人士,特別是是知識份子當然會非常警惕、懷疑這種思維。西方過去一百年也經歷大量政治運動,而且實際上政治話語比東方要更複雜。政治話語最後還是掌握在精英手裡。在常年的PK下,種族主義及狹隘的族群主義被精英壓倒了鄙視鏈裡的最底層。

    這種政治正確在西方是根深蒂固的,受過大學以上教育的西方人看到本土主義、族群歧視、極右翼都會非常警惕,明白其背後的利害。

    這種觀念目前看來在香港完全的不存在。我發現他們對這些主義的基礎意識都沒有。像連登這種全部是種族主義和仇恨資訊的網站(hate speech)在美國和西方國家會被直接封禁。就算不能封禁,政府、政客和主流知識份子也會大加譴責。但在香港,一個青年可以堂而皇之地在電視節目上向特首推介這個網頁。簡直是讓人震驚。

    就何談創建政治正確去抵制這種主義了。

    挖開表層,馬上可以發現香港就是一個嚴格遵守全球種族及文明鄙視鏈,充滿各種歧視,政治上原始(primitive)和反動(reactionary)的傳統東方社會。

    三、香港政治話語非常的落後

    除了缺乏自省和自律外,值得深思的一條就是,香港政治話語還特別的貧瘠、落後、缺乏想像力,不能呼應時代。

    這個時代就是:

    1、經濟制度上批評laissez-faire、「積極不干預」,古典和新古典自由主義,而轉型至左或中左(甚至包括美國)。這是西方過去用一百多年時間,無數的社會運動和改良完成的

    2、政治制度上開始對國家層面的代議民主的運作提出懷疑和批評。這集中發生在過去十餘年,並在過去幾年Trump上臺、英國退歐、西歐右翼崛起,新聞及社交媒體的負面政治作用越來越明顯後出現爆發

    3、懷疑福山的「歷史的終結」論。這個主要是911恐怖襲擊、全球伊斯蘭興起後開始出現的,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文明的衝突”論,然後是中國的崛起

    但香港仍然保存著一個半世紀之前的「原始資本主義」,變成了發達經濟體中的活化石(「自由經濟的最後一個燈塔」)。這和反對派們表達的政治訴求的「落後」也是呼應,對稱的。他們還在追求一個當代史以前的「靈丹妙藥」——自由市場(neo-liberalism economics)+ liberal democracy 。並認為這個組合一定比大陸更加優越。原因是第一,政治理論和想像力非常匱乏;二,認為這是西方來的東西,怎麼可能不比你大陸高等;三,我是高等華人,就配得到這些東西。(本土主義、香港民族主義、種族主義)

    四、對香港的運動要「降維理解」

    我們跟蹤香港事情已經幾個月,從社會科學和歷史學研究學習的角度,收穫應該是很大的。有的現象一開始我們看不太明白,譬如為什麼如此仇警?為什麼不提民生問題?為什麼訴諸暴力同時不割席?為什麼對各種過度的暴力行為,特別是傷害個人的行為不進行譴責?為什麼整個運動似乎沒有自律、自省?如何調節他們口號與實際行動中的巨大矛盾?為什麼香港似乎缺乏一些現代法治和公民社會必備的要素?為什麼香港一夜之間可以從一個看似法治平和的世界變成這樣?諸如此類,帶給觀察者大量的問號(?????)

    但我們發現,其實是可以看明白的。

    我現在的心得是:「降維理解」。只要降維,就能理解反對派中的絕大多數,一定要把表面的宏大敘事全部剝去,一定不用在探究全球政治的發展的語境下理解香港,不用探究西方及發達經濟體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演變(籍此來position香港),不用去深究反對派崇尚的西方民主、自由、法治、程式正義、政治正確等問題,因為越深究,越涉及理論和原則,會越覺得莫名其妙,覺得香港是一個怪胎。

    所以到頭發現,其實香港人對政治是非常陌生的。而且對理論的東西很陌生。這畢竟就是一個重商主義的南方市民社會(而且有很多的小市民)。他們沒有理論的薰陶、支持和指導。他們有的只有情緒,而且又非常偏執、反智,作為一個集體似乎缺乏自省性。但總體來說,非常缺乏理論高度和歷史觀。

    對自己的問題,對內地的問題,對全球的問題看不清楚。說的直白一點,縱向不瞭解歷史,橫向既不瞭解中國內地,也不瞭解西方世界及更廣泛的全球。知道的都是最表面的。

    所以,對香港要還原本來面目。要「降維理解」,這包括:

    1)「降維理解」具體的運動參與者:

    要從一個關注理論、道義和理想的觀察者,一個社會觀察家,徹底變成凡人,去和本地人「促膝交談」,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可能剝掉外表還原真相。

    2)「降維理解」香港的政治經濟建制:

    香港的制度其實是非常落後的,不是什麼先進制度,正在遭遇全球化危機,但又拿不出什麼好的政治話語作為武器,搞來搞去就是搞脫中。要看到,香港的政治話語和對政治道路政治想像的單一和貧瘠本身就是有非常深刻的歷史原因的,也不能責怪到個體身上。他們的思想——能想到什麼,想不到什麼——是整個大時代的產物。這個以後再討論。

    其實,歷史上很多社會運動也是組織起來,並獲得成功的。不是每一個運動都有嚴密的理論、精密的組織以及意識形態的自洽的。很多運動只是在獲得成功之後,對自己重新包裝和昇華。

  • 新古典主義興起原因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3-10 14:32:43
    有 156 人按讚


    川普、共和黨和美國

    我唸MBA的時候有一個亞裔美國人的朋友,還有一個從小到美國唸書的台灣同學,我們三個常常一起聊體育和政治,最後總是我們兩個右派、挺共和黨的台灣人攻打這個美國小左派。這亞裔同學在我看來,是美國教育體系教出來的好孩子,教養很好,對弱勢關懷,對環境變遷感到憂心,待人彬彬有禮,自律甚嚴,不貪不求,大家都喜歡他,但話一出口都是美國左派自由派的論點,常令人搖頭不已。

    但幾年之間,我就發現了他的轉變。一樣是謙冲自持,關懷弱勢,但他對人間事的看法,逐漸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還是信奉他的自由觀點,對社會議題接近自由派,比如說同性戀結婚,當然可以,這是他們的自由。但對於左派高稅率、大政府的經濟主張,他開始有了懷疑,畢竟經濟學唸下去,股票金融做下去,很難不對市場效率大於政府計劃能力有所信服。這種「自由市場、自由人權」的意識型態,我們稱為libertarian古典自由主義,有別於liberal左派自由派。

    美國的左派是民主黨,但右派的掌旗不是自由黨 The Libertarian Party,而是保守的共和黨。正因為共和黨對社會議題的保守,所以當我聽到這亞裔同學加入共和黨,而且在組織內活動力甚強時,我不太敢相信,這人怎能和反同、反移民的共和黨站在一塊?他的良心到那裡去了?

    當然他沒有變成紅脖子的鄉下白人農夫,他加入的是茶黨Tea Party的始祖,Ron Paul所帶領的古典自由主義支派。Ron Paul選了幾次總統,我這同學在12年時還專程跑來愛荷華幫Ron Paul初選。我都忍不住地笑他,你這麼努力也沒有用,他選不上的。Paul醫生當然選不上,但他們做的運動,是為小Paul醫生,Rand Paul開路的事。小Paul醫生彼時已經在肯塔基選上聯邦參議員,是準備問鼎白宮沒錯。但我還是對他的行為搖頭不已。

    因為我認為茶黨這些人的腦子都壞掉了,經濟自由很重要沒錯,但茶黨他們要廢聯準會,要回到金本位,這些都是經濟學界所唾棄的觀點。而憲法很重要,但茶黨他們固守憲法的方法是要美國自廢武功,放棄美國作為全世界自由民主守護者的角色,自鎖在美洲大陸,與世界隔絕。看著我同學從一個極端,擺到另一個極端,我內心是覺得可笑,又不可思議。

    但我錯了。這茶黨運動固然沒成氣候,Rand Paul今年的白宮夢也早早放棄,但茶黨在共和黨造成了質變。茶黨和所謂的虔誠基督徙evangelicals結合,因為他們組織團結,聲量大,所以在共和黨內變成政治人物不敢纓其鋒的主要發言團體。而且因為他們的極端信念,產生了「逢馬必反」的主張,只要是歐巴馬和民主黨主張的,一定就是錯的,一定要反對到底,反而把主流共和黨逼到一個絕境。一個例子是新科參議員Ted Cruz,在參議院不斷地杯葛預算,拿聯邦政府關門逼歐巴馬廢掉全民健保,除了媒體曝光率外,什麼也沒達成。這種只管理念,不管政治操作現實的自殺行為,不但歐巴馬是一動也不動,而且共和黨形象大傷,共和黨是人財兩失,但黨內高層(establishment,翻譯成高層是有點簡略,但暫且權用)卻拿他們一點也沒辦法,因為他們有票。

    所以因為這一派的共和黨反對全民健保,所以共和黨得罪了窮苦大眾,因為這一派反對同性戀結婚,所以共和黨得罪了開明精英,因為這一派反對移民,所以共和黨得罪了新舊移民。保守派的思想大家Robert Kagan在華盛頓郵報,寫了篇「川普是共和黨創造出來的科學怪人,而這怪獸已經強大得會毀了共和黨」,他說政策主張這麼離譜的川普為什麼會一直贏,就是因為共和黨高層一直縱容茶黨的這些言論,因為怕得罪這些團體,縱容違反共和黨主張的言論,最後弄到總統參選人,一個都要比一個還要極端。但要比極端,誰比得過川普,川普還更有趣些。

    我覺得Kagan的說法,不盡正確,因為政治人物是踩著民意的浪頭前進,沒有這些民眾的支持,再極端,再辛辣的言論,也沒有人買單。所以我不覺得茶黨或是川普是個只要有志之士出來阻擋,就不會發生的異象。產生川普的原因是美國在改變,原本就是一個勉強集合不同群體在一起的共和黨,本來就該發生改變。

    紐約客的Evan Osnos說,如果細看川普的主張,和傳統穿著Brooks Brothers西裝的共和黨菁英是截然不同的。這傳統菁英主張軍事主義,美國有義務維持世界和平,川普反對伊拉克戰爭;共和黨傳統支持自由貿易,川普要把中國產品課高關稅,打貿易戰。Osnos的論點是一個簡單的看法,要把共和黨的精神分裂當成笑話看,沒什麼特別意思。我認為還是要把美國發生的改變當成主要的脈絡來看川普現象,單看一個反反覆覆的川普個人,是沒有道理的。

    經濟學大師傅利曼說他是大寫的共和黨員(capital letter R Republican),因為他當共和黨員是便宜行事,他支持的是黨,而不是黨的理念。傅利曼是自由經濟的掌門人,他也是相信自由人權,所以他不可能在理念上支持保守派。他要的是共和黨的政治力量對抗主張大政府的自由派。這之間的矛盾是這樣的,古典自由主義者相信的是人在自由的環境下,靠著自身努力成就事業。因為這樣的信念,古典自由主義者沒有動機從政,因為政治是參與干涉他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古典自由主義者是沒有政治組織,政治力量的。面對自由派,這名似支持自由人權,但可以為了集體利益(the greater good)限制他人自由的政治左派,古典自由主義在政治上是敵不過的。所以傅利曼才需要保守派這先天反對大政府的意識型態來一起對抗。

    但這便宜行事,終究會碰到殘酷的現實。保守派的力量和政治動機一定是來自宗教,只有信仰才能趨使意志薄弱的人跨越許多障礙。但宗教即使經過了許多的改革,還是有和理性相衝突的地方,終得和古典自由主義的理性至上告別。這是共和黨內本質的矛盾。共和黨內的不同意識型態,以前可以妥協,可以團結是因為來自外面世界的挑戰還算可以應付。比如說同性戀結婚的議題,傳統保守派不喜歡,反抗力道很強,古典自由派可以妥協,是因為一般社會也還沒到可以全盤接受。但現在黨外的聲音和保守派是相反的,反而把保守派激得更保守,也把中道的聲音給壓了過去,以前的理性保守派可以說「同性戀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反正是他們自己和上帝之間的事」,但現在誰敢有這聲音?

    所以分手是必然的,很有可能如果今年共和黨真得讓川普贏了總統提名,共和黨是有可能分裂的。分裂就分裂,本來也就沒什麼大不了,政黨來來去去,但共和黨自稱Grand Old Party,老大黨,是林肯的黨,是為反對奴役黑人而成立的先進政黨,現在居然為了一個自願和三K黨劃上等號的候選人而分裂,令人稀噓。

    這場選舉大秀不是笑話,是影響人類民主自由的重大關頭。下一篇,「川普,民主黨和美國」,要把川普的興起放在全球的脈絡下來看,請期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