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問大家:怎麼認識我?是因為居家訪視很有趣?還是安寧故事太催淚?或是護理師經常到處義診與吃喝玩樂?或好奇陽台為何總有班鳩入住? 我不特別,只是位熱血、囉嗦、多情的歐巴桑,用臉書紀錄生活工作上一些事情,希望提供給需要的朋友遇到問題時的一點經驗。2017開始設這個粉絲頁,沒有任何廣告推播,剛剛才不小心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首度發布糖尿病全球報告指出:近30年來全球糖尿病患人數增長快速,平均每11人中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WHO 更示警,糖尿病大幅擴散,主要因為全世界發生「飲食、行動和生活方式」改變,並公開呼籲全球展開相對應的預防與治療。 因應如此,針對台灣目前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

  • 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21:57:30
    有 86 人按讚

    想問大家:怎麼認識我?是因為居家訪視很有趣?還是安寧故事太催淚?或是護理師經常到處義診與吃喝玩樂?或好奇陽台為何總有班鳩入住?
    我不特別,只是位熱血、囉嗦、多情的歐巴桑,用臉書紀錄生活工作上一些事情,希望提供給需要的朋友遇到問題時的一點經驗。2017開始設這個粉絲頁,沒有任何廣告推播,剛剛才不小心發現原來有統計的功能,會直接分析很多內容,我自己猜想:新北市的粉絲多,大概有八成是我的案家老朋友😅,那稱作「條啊咖」,各地的少數粉絲一半應該也是義診夥伴的友情點閱😅,謝謝你們的灌水,讓我覺得人生不孤單。無法解釋有外國朋友...我猜想可能是臉書個人基本資料登錄時隨便寫國籍,不然用中文寫故事,怎麼能懂我的心意?如果您不介意,可以告訴我:您喜歡看些什麼文章?印象深刻的是哪個主角?

    廢話一堆之後...順便,今天要介紹給各位一個長照服務,其實健保推行也有一段時間了,只是申請的個案算少數,除了台北市立聯醫有中醫出訪外,其他各縣市「可能陸續」有中醫師加入居家訪視團隊,中醫師團隊去探視個案、針灸、衛教,讀健保卡要負擔車馬費,對於不便出門就醫的臥床個案或末期患者有實質上的幫助。
    請洽各地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 諮詢與申請。各縣市中醫師公會管理者才會知道轄區內有哪些中醫師參與這項計畫與服務,可以派任或轉介給哪位醫師負責。
    不是問我,不要私訊,我沒有答案。

  • 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4 18:44:27
    有 1,460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85例本土、15例死亡,陳時中:雙北確診數往下是較好的趨勢;近月確診的解隔離人數已達一半;居家快篩指引本周公布,學者籲結合企業、社區篩檢;航空機組員7月1日起採7+7加嚴新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新增185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新增死亡15例。新增確診中仍以新北市98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42例,基隆市14例。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雙北市確診人數都往下,疫情比較平穩,但不能鬆懈,要一起撐住。

    昨日傳出有護理師擔心將病毒傳給家人,壓力過大而輕生,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應該讓醫護人員的家屬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名單。陳時中表示,知道同住家人的擔憂,但列入優先施打,在造冊作業會有困難,現在交通部已經努力和旅宿業者協調,提供較優惠的房價讓醫護人員使用,降低大家的擔憂。

    陳時中上週表示將開放居家快篩,食品藥物管理署已在11日核准3款居家快篩試劑,最快本週抵台,相關指引也預計本週公布。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居家快篩相關指引,食藥署已有草案,民眾在前端購買時就會媒合醫事人員,面對面或線上指導怎麼做居家快篩,有結果後轉介到醫療院所,所有流程都會公布。

    ■陳時中:確診人數下降,仍不能鬆懈

    根據指揮中心資料,今天新增的185例本土病例,為83例男性、10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98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42例,基隆市14例,桃園市10例,苗栗縣7例,花蓮縣4例,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宜蘭縣2例,台中市及雲林縣各1例。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5例中,37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3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天新增15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3日,死亡日介於6月5日至6月13日,只有1位沒有慢性病史,截至目前台灣的致死率為3.4%。

    陳時中表示,確診數較平穩,從發病日和確診日看數量,都呈現往下,雙北市確診數也往下,是比較好的趨勢,但不能鬆懈,要一起撐住才行。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現在確診數下降,但愈來愈分散,在各社區廣設篩檢站的效果下降,隨著檢疫、居家隔離人數減少,台北市要改採「冷區殲滅戰」,恢復過往精準疫調,詢問確診者發病前兩、三天接觸者,透過同心圓方式,精準將感染者找出來,從源頭開始管制。

    ■解隔離人數已達一半,不過仍維持10+7天隔離政策

    陳時中表示,這波本土疫情從5月11日到6月12日,累計公布11,547位確診,已有5,802人解除隔離,比例為50.2%,整體醫療供應較緩解,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壓力也較小,可以做比較多的因應。

    羅一鈞補充,專責病房收治人數,最高峰是在6月4日,全國到達2,539人,其中雙北1,627人,之後呈下降趨勢,今天全國是2,198人,比最高峰時下降14%,雙北則是1,532人,比最高峰下降11%;專責加護病房人數,最多是6月7日,全國有435人,其中雙北294人,過去一週持續下降,今天是全國389人,雙北佔268人,有些中南部縣市專責加護病房協助收治,總計16%收在中南部縣市。羅一鈞說,隨著醫療慢慢舒緩,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會慢慢增加,後續會持續整備,讓民眾可以分流到適合場所。

    不過現行規定,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到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隔離10天,之後再自主隔離7天、解隔離時不採檢的政策,目前仍不會改變。台大副校長、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根據國外經驗和實證資料,即使沒有PCR核酸檢驗,確診者在17天後就沒有傳染力,接觸者不用太擔心。有些民眾會在後面幾天自行去採檢,發現仍是陽性,這狀況比較像是過去台灣有些案例在後期又復陽,今天在專家會議討論後,專家認為仍維持10+7天措施,且不用再採檢,會蒐集更多實證資料,讓民眾放心。

    ■居家快篩指引本週公布,學者籲居家篩檢結合企業、社區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現在台灣大流行疫情已經控制住了,接下來要進行小波感染控制、加強疫調,找出隱形感染者,另外也要針對無法維持社交距離、風險較高的機構,如長照中心進行定期快篩。

    衛福部在10日宣布廣篩四大策略,除了這波本土疫情剛開始就廣設的社區篩檢站、企業自主快篩外,也將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食藥署證實已在11日通過3款居家快篩試劑,其中2款是居家核酸快篩試劑,與PCR核酸檢驗陽性一致率約90%,1款是抗原快篩試劑,陽性一致率可達82%以上,最快本週抵台。

    羅一鈞表示,這些居家試劑都還是要伸到鼻孔或鼻咽採檢,因此必須要有專業指導才不會採錯,食藥署已擬定草案,規劃從購買到做出結果後的相關流程,近期將公布。例如前端購買時就媒合醫事人員面對面或線上指導怎麼做居家快篩,若快篩陽性,民眾必須戴口罩,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採檢點進一步確認,採檢點若測出陽性,會依照法定傳染病通報流程,24小時內通報,民眾也可以打防疫專線1922諮詢。

    羅一鈞強調,居家快篩仍有偽陰或偽陽可能,不要覺得驗出陽性就驚慌失措,或驗出陰性就覺得沒感染,陰性仍需要自我健康監測;民眾若覺得有症狀卻驗出陰性,有可能沒採好或病毒量太低,可以再做一次居家快篩或是到採檢點做常規檢驗。

    今天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指出,苗栗電子廠群聚案已透過一層層篩檢找出確診者,6月9日998人PCR篩檢,有30人陽性,6月11、12日再針對4,947人篩檢,4人確診,13日就地隔離的移工做第三次篩檢,930人有8人確診,6月15日則預計再篩檢竹南6家電子廠高風險的居家隔離移工共1,425人,預期因為環境風險高,確診會再增加。苗栗縣府也在周邊社區設篩檢站,目前共篩檢2,200多人有1名快篩陽性案例。

    是否針對其他高風險產業如運輸業、市場,訂出統一的定期篩檢策略,陳時中則沒有正面回答,僅表示正在研議一些可以快速PCR檢測的方式,將快篩陽性到PCR確診安置空窗期拉到最低。

    陳秀熙建議,可以連結居家、企業和社區篩檢,現在很多企業都打算自己在企業快篩,另外也應該針對居家辦公的員工和員工的家屬,採用居家快篩,有問題再去社區篩檢站進一步確認,企業也可以跟診所結合,讓員工到配合診所快篩。

    ■疫苗造冊頻出爭議,陳時中:可勾稽勞健保資料

    這兩天許多縣市陸續開放預約疫苗,但傳出有醫療院所浮濫發放在職證明,加入許多未在第一線服務的診所助理、行政人員,甚至眼鏡行的非驗光師人員都能造冊優先施打,有專家呼籲應該勾稽勞健保投保資料,台北市政府坦言沒有人力可以一筆一筆看,目前只能採信任制。

    台北市驗光師公會及台北市驗光生公會發表聲明,造冊600多人都是驗光人員,非隨意的眼鏡行員工。對此陳時中表示,驗光師的確屬於醫事人員,符合第一類第三風險,但「其他相關人員,確實有些認定困難。」勞健保是很好依據,基本上原則是有約聘雇關係才算。不過投保時間要多久、如何查證,指揮中心則沒有進一步說明。

    昨日另傳出有護理師這段期間工作緊繃,回家也擔心將病毒傳給家人,只能關在房中,因壓力過大而輕生,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應該讓醫護人員的家屬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名單,降低醫護壓力。陳時中表示,知道同住家人的擔憂,但列入醫護同住人員優先施打,在造冊作業會有困難,現在交通部已經努力和旅宿業者協調,提供較優惠的房價讓醫護人員使用,降低大家的擔憂。

    ■機組員7月1日起採7+7新措施

    航空機組員3+11天的檢疫期限引發許多爭議,6月12日已公布一次新制,採5天居家檢疫,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今天指揮中心再度加嚴規範,針對入境旅遊疫情第三級地區的長程航班,7月1日起採7+7檢疫策略:

    1. 尚未接種疫苗及接種1劑疫苗未達兩週者:
    6月12日起,採5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第9、14天抗原快篩)。7月1日起,採7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第14天抗原快篩)。

    2. 接種1劑疫苗且滿兩週,但尚未具完整疫苗保護力:
    6月12日起,採3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11天自主健康管理(第9、14天抗原快篩)。7月1日起,採5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第9、14天抗原快篩)。

    3. 完整接種2劑疫苗達兩週且抗體檢測陽性(每3個月監測):採7天自主健康管理(結束日PCR陰性)。

    針對短程航班(當班往返且未入境旅遊疫情第三級地區),則延續6月12日後的制度:

    1. 未完整接種疫苗達兩週及抗體檢測陰性者:採14天自主健康管理+每14天PCR監測。

    2. 完整接種疫苗滿兩週且抗體檢測陽性者(每3個月抗體監測):自我健康監測+每14天PCR監測。

    陳時中表示,這樣的規範是希望機組員可以快去接種疫苗,沒有接種者,防疫措施會加得更嚴。內政部次長、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前艙飛行機組員已有83%打了第一劑疫苗,後艙機組員則有57%,目前機組員都只有打第一劑,第二劑要到六月下旬。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林珍娜、戴淨妍;攝影/馬雨辰、林彥廷、鄭宇辰)

    #延伸閱讀
    【台灣社區流行傳播大解盲:哪些是超級傳播事件?三級警戒政策夠即時嗎?全民防疫效果如何?】https://bit.ly/3wka2QH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快篩 #居家快篩 #PCR #疫苗 #造冊 #機組員檢疫

  • 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7 19:28:22
    有 21,323 人按讚

    +0!

    今天全國有211個案,高雄市本土個案+0!距離上次零確診是14天前,這期間有一些零星確診,其中家庭群聚57%、43%屬於南來北往的人員流動。

    5月中,感染源大概都是具有萬華旅遊史、或者是屬於新北群聚。但是經過這兩禮拜,感染源已經很難追溯到是不是具有萬華旅遊史。而現在,絕大部分是屬於台北新北熱點區域、家庭群聚、菜市場的社區傳播,再外溢到其他縣市。

    昨天新北市公布的社區流行曲線圖:在6/3時,R值1.16,NPI大概是80%,也就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落實程度僅達80%。 R值降到小於1以下,才能遏止流行。NPI假如等於90,R值大概是0.58,疫情才會趨緩。

    所以重點是:群聚區域怎麼降低人流數?以及室內群聚,要有更確實的要求?高雄的做法是,對於市場,以身分證字號分流,嚴格人流管制;5/27起 禁止非同住者室內非必要聚會,目的就是希望說能夠把傳播數R值降到小於1。

    另外,「越早匡列,就能越早降低傳播風險」如盡可能把所有的接觸者匡列、進行居家隔離,社區風險就會降低,這是高雄採取精準疫調、大範圍匡列、隔離的原因。
    .
    今天雖是加零,但是英國變種病毒的特性,年輕人屬於輕症、無症狀感染,未來一定是流感化及社區化。
    所以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還要有一段長時間,在這段時間要加快疫苗接種,就能讓我們產生集團免疫,讓社區更安全。
    高雄市的疫苗 #大規模快速接種計畫,經過專家會議,評估我們的量能,單日高雄市一天可施打五萬人,包含體育館、校園、社區活動中心、基層醫療院所,每個都經過仔細盤點後估算,只要在六月中疫苗從中央發下來,高雄市會快速把疫苗接種到優先施打對象。

    我要特別感謝高雄市醫護同仁,支援前兩次疫苗接種。這次累計到今天為止,已有超過一千人報名支援疫苗接種計畫。
    但熱血的醫護同仁,高雄市民需要你。如果願意,你可以向醫師公會、護理師公會或高雄市衛生局聯繫加入。
    .
    另外,這幾天也有幾件重要事項跟大家做說明:在企業、產業園區,包括楠梓、前鎮跟路科,高雄市設立公設快篩站,從6/9-6/15七天一萬位移工朋友快速採檢,防疫期間也應該住宿降載、分艙分流跟移動管制。

    端午連假,一直「碎碎念」好幾天,真的跟大家呼籲互相之間拜託盡量不要來來去去。
    包括我們最近的小港家庭群聚案,就是在5/18、5/19左右,新北的疑似感染源造成整個家庭群聚感染。

    「守住端午節才有中秋節」,拜託大家卡忍耐一點。假如要回,到高雄我們會要求刷QR Code,務必要遵守高雄市的自主健康管理的規定,在家,也要戴上口罩,除非自己的獨立空間才可以把口罩拿下來,也不要共餐。

    我們高雄市的 #社區快篩 累計到今天的結果總共7649位,我們以快篩加PCR的序列檢測,可提高敏感性跟特異性,而且更有效率。結果全部陰性。代表我們社區的傳染風險相對來講很低。

    另外,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延長到6/28,所以相關的不管是中央的規定或者是我們高雄市的加嚴規定,一律順延到6/28。

    在高中以下的期末考、學習成績的計算方式,教育局 雄愛學-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的網頁、臉書,我們也會同步公布取消實體期末考,學習成績的計算以更彈性、多元的方式進行,維持公平性跟一致性。
    .
    另外今天高雄市醫師公會賴聰宏理事長來跟大家說明,基層診所怎麼一起合作做社區的監測:
    很多病患都是年輕而且沒有症狀,在這裡呼籲只要你家人有從台北回來,或者是家裡的人連續兩三位在短時間內都感冒了,要立刻洽詢你們的家庭醫師。
    基層診所,如果在診治有碰到一個禮拜裡面來看診兩次,或者是二個禮拜裡面看診三次,我們基層診所、院所的醫師就應該立刻開立轉診單通報,進行快篩或做核酸檢測。
    .
    我們也看到很多社會的很多溫暖力量,像今天的醫師公會,獅子會捐贈正壓檢疫亭,讓人覺得非常的感動。

    面對整個疫情現在流行的狀況,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輕心,更沒有空間鬆懈防備。雖然今天是加零,但是面對COVID-19流感化跟社區化的趨勢,我們要嚴加小心,守護家園。

  • 新北市護理師公會怎麼去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1-22 09:00:00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首度發布糖尿病全球報告指出:近30年來全球糖尿病患人數增長快速,平均每11人中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WHO 更示警,糖尿病大幅擴散,主要因為全世界發生「飲食、行動和生活方式」改變,並公開呼籲全球展開相對應的預防與治療。
    因應如此,針對台灣目前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國健署多年持續推動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即是透過醫護團隊,提供營養及衛教諮詢,並叮嚀病
    人定期追蹤,不讓糖尿病成為威脅國人的殺手。糖友們可選擇「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之診所,即可獲得專業醫療團隊所提供全方位的糖尿病整合照護及治療。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擺脫以往單用藥物,少衛教的觀念,以跨領域、整合式的專業照護為主軸。
    坐落於桃園大溪的張輝鵬診所是桃園第一家「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示範診所,張輝鵬醫師表示,「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多科別、專業整合照護,含括各科的醫師(新陳代謝科、心臟科、眼科、外科等)、護理師、營養師、藥師、甚至是心理醫師及運動教練等;以跨領域、整合式的團體照護來維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這樣的模式與以往看診差異性在哪?張醫師舉例說明,「過去糖尿病治療方式較繁複,若有其他器官病變不適,常常需要多科看診,如:眼睛病變需另外掛號看診眼科等等,現在有了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治療方式也躍升為升級版,以眼睛病變來說,像我們的病人,診所第一線就可初步幫病人進行眼底攝影檢查,不像以往還需要另外求診眼科,不但減緩舟車勞頓及等候時間,病友們也能透過全方位的衛教指導,提早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而且根據台北市醫生公會2012年學術會刊記載,積極控制血糖,並且搭配定期眼底病變檢查,可以減緩76%眼底病變。(註:http://www.tma.org.tw/ftproot%5C2012%5C20121115_11_30_57.pdf)
    另外,「診所服務範圍除了看診外,服務病友的活動相當多,有小團體4-8人衛教活動,含括胰島素施打衛教、飲食營養及運動衛教;還有,也會透過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的支持團體來建立與病患良好的互動。」張輝鵬醫師點出共照網的優勢。
    醫:血糖一旦控制好 併發症就少
    而且掛上「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診所,都必須經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初階認證,因此糖友們加入糖尿病共照網,能透過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及藥師等團隊共同照護,擺脫以往單用藥物控制血糖的觀念,強化飲食與運動端的重要性,而且根據研究證實,於糖尿病共照網診所就醫的糖友,可以大幅降低以下風險:死亡率下降約四成、截肢風險下降五成、並降低各種併發症發生之機率。
    「共照網診所」+「糖尿病找共照網站」,實體結合網路,完整KO糖尿病
    此外,除了「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診所外,為提升民眾對糖尿病共照網的認知,今年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及賽諾菲共同架設『糖尿病找共照』網站,邀請知名藝人天心擔任宣導大使,民眾進入網站不僅可一次獲得糖尿病全方位治療、飲食、運動的資訊,且輸入住家區域即可搜尋到附近政府認證的共照網診所,相關資料請上網搜尋「糖尿病找共照」。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18/diabetes/
    除此之外,為提升眼底病變檢查之重要性,現在只要到糖尿病共照網宣導網站觀看宣傳影片,且按下「我要捐贈」之按鈕,每一人參與,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將會捐贈,並購買盲人專用血糖機捐贈予盲人重建院。

    【相關影片】

    治療糖尿病,偏方有效嗎?糖尿病醫師3招穩血糖
    https://youtu.be/2dYwEe_vl4E

    與癌症、脂肪肝相關,控制糖尿病,這運動最適合
    https://youtu.be/YV3WC9r075Y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相關文章】

    糖尿病專科醫師推薦:15種控血糖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531

    與病共處近30年,糖尿病醫師:50%糖尿病併發脂肪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40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7種抗糖尿病明星食物大公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703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