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北市綠建築管理維護費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北市綠建築管理維護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北市綠建築管理維護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北市綠建築管理維護費用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773的網紅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市府核給建商容積獎勵,卻未落實綠建築的監管和維護,如何達成節能減碳? 因應中央政府 2025 年能源轉型及日前提出的 2050 碳中和政策,我在本次定期會質詢本市節能減碳相關施政,並建請市府擬定〈新竹市綠建築自治條例〉草案,以確保本市綠建築的推廣、監督、管理和維護。 多數人對於「綠建築」或許...

  • 新北市綠建築管理維護費用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7 20:15:12
    有 44 人按讚

    市府核給建商容積獎勵,卻未落實綠建築的監管和維護,如何達成節能減碳?
     
    因應中央政府 2025 年能源轉型及日前提出的 2050 碳中和政策,我在本次定期會質詢本市節能減碳相關施政,並建請市府擬定〈新竹市綠建築自治條例〉草案,以確保本市綠建築的推廣、監督、管理和維護。
     
    多數人對於「綠建築」或許耳熟能詳,你知道綠建築標章可以換建築容積獎勵嗎?
     
    中央和地方目前都有設置綠建築獎勵容積辦法,〈新竹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標準〉第 10 條規定:取得鑽石級之綠建築標章,獎勵法定容積 10%。取得黃金級之綠建築標章,獎勵法定容積 8%。取得銀級之綠建築標章,獎勵法定容積 6%。

    此外,該標準中亦有規定建商必須保證於使用執照核發後二年內取得綠建築標章,且申請使用執照時,應提供申請綠建築之容積獎勵乘以銷售淨利之保證金。
     
    從都發處提供給我的資料來看,新竹市近十年來申請並審核通過之綠建築容積獎勵的建築物總共只有七筆,其中有兩筆雖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也就是預計會蓋綠建築),也獲得容積獎勵核定,但至今仍未取得綠建築標章;有一筆則是綠建築標章效期將於今年八月失效。
     
    此外,國泰建設自民國 105 年取得「國泰禾」的綠建築候選證書至今將近 5 年,且建案也已於去年五月交屋,卻遲遲仍未取得綠建築標章,而其綠建築候選證書甚至即將於今年底失效。
     
    適度的獎勵機制能提供建商蓋綠建築的誘因,但只依靠獎勵而未確實監督建商於期限內取得標章,並要求建商落實維護管理制度,一旦綠建築標章過了 5 年效期,在缺乏監督和強制延續標章精神的情況下,綠建築恐怕後繼無力失去核心價值。
     
    我認為市府應參考其他縣市綠建築自治條例來加強本市的相關規定。

    目前有制定綠建築自治條例的縣市為:臺北市( 2014 年制定)、高雄市( 2012 年制定)、屏東縣( 2015 年制定)。此外,臺南市、臺中市、桃園市、金門縣都有制定低碳綠化相關的自治條例,內容也包含綠建築相關的規範措施。
     
    以〈臺北市綠建築自治條例〉為例:第 4 條針對公有新建建築物的總造價工程金額,制定需取得的綠建築標章等級。第 5 條針對非公有新建建築物依法定容積或增加之樓地板面積數量,制定應取得的綠建築標章等級。第 9 條則闡明起造人應提列綠建築維護費用,並撥入公寓大廈公共基金。
     
    我質詢時要求市府回覆以下問題:

    1️⃣ 對於本市申請綠建築容積獎勵之建築物,除了保證金制度外,市府相關的監督管理機制為何?對於獲得獎勵之建築物,是否有要求申請單位維護其綠建築標章?
     
    2️⃣ 建案「國泰禾」於民國 105 年申請並審核通過綠建築容積獎勵,然而完工後長達 1 年多的時間未取得綠建築標章?是否有確實督促建商依規取得標章?如最後該建築物於候選證書失效前都未能取得綠建築標章,市府預計如何裁處?

    3️⃣ 為加速節能減碳,落實綠建築的推廣、監督、管理和維護,市府是否同意著手擬定《新竹市綠建築自治條例》草案,並於下次定期會送進議會審議?
     
    然而,市府給我的回文僅有短短以下幾行:

    1. 內政部已訂有《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
    2. 已由本府公共工程主辦單位依行政院「工程採購契約範本」規定,將綠建築優先納入履約事項。
    3. 將持續滾動檢討推動成效,再通盤納入全市建築執照檢核事項。
     
    防疫情間各局處忙碌可以理解,但是針對議員認真準備的質詢卻草草回覆,實在令人失望。
     
    新竹市政府致力於達成「科技綠色城市」的目標,不論是 2015 年公布的《新竹市綠色城市政策白皮書》,以及 2019 年制定的《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核定本》,都有提及本市執行低碳和綠化的相關內容。
     
    不過雖然有擬定綠建築、節能減碳相關的講習培訓活動,卻仍然停留在最低限度的推廣層次,市府既然期許新竹市成為「科技綠色城市」,何不一次做到位制定綠建築自治條例,「監督」和「延續」綠建築標章的精神?
     
    我會持續跟市府溝通,希望能盡早完成〈新竹市綠建築自治條例〉的制定,促進本市綠建築的推廣、監督、管理和維護,讓綠建築確實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成效,而非建商取得獎勵容積的途徑而已。
     
    #第5次定期會書面質詢
    #綠建築 #節能減碳 #碳中和
     
    參考資料:
    新竹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核算標準
    https://ssur.cc/diCA8c

    臺北市綠建築自治條例
    https://ssur.cc/RZ3pjx

    臺北市綠建築保證金及維護費用管理辦法
    https://ssur.cc/FKrWME

    《新竹市綠色城市政策白皮書》
    https://ssur.cc/Suf8fQ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新竹市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核定本》
    https://ssur.cc/Z7FaBU

    環境資訊中心:蓋綠建築換容獎? 都更條例修法 建築學者批「造孽」
    https://ssur.cc/oQXeb3

    政大大學報:處心積「綠」 台灣綠建築制度待完善
    https://ssur.cc/QDy8pV

  • 新北市綠建築管理維護費用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4 23:03:05
    有 94 人按讚

    【都發處、產發處業務報告】
      
    💥插播💥疫情持續升溫,基隆最新措施:比照雙北市 基隆市八大場所15日上午八時起暫停營業。不斷不斷呼籲,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少群聚,維持社交距離,齊心抗疫!💪
       ・
    5月12日(三)是都市發展處與產業發展處的業務報告,我特別和都發處討論很多市民關心的城市 #樹木保護 機制作業標準、#違建 怎麼總是在「排拆」,以及和城市博覽會很相關國門廣場、#不義遺址 如何呈現國家門戶的人權標準與轉型正義的過程。
        ・
    在社會處的業務報告上,我特別詢問社會處主辦的 #開齋節 在防疫優先下是否能線上交流、以及 #關懷據點防疫措施,再次提到讓基隆市財政負擔越來越沈重、但也沒人敢談的「無差別」 #長者健保費補助 是否開始進行政策檢討,並關心 #能源弱勢 的協助如何再往前,以及台灣2021將成生育率最低國家,低生育率炎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的場地目前還卡在哪裡?
        ・

    #都市發產處業務報告
    都市發產處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2DR_0.mp4
     
    🌳城市樹木保護機制作業標準怎麼辦?
    去年麥金路人行道整建工程進行中,我就收到民眾陳情麥金路樹木過度修剪,當時我就和負責工程的工務處與都發處討論過廠商毫無專業與過度修剪該怎麼來把關。之後,仍有許多公有樹木被市府或鄰里的承包商不當修剪,今年初我也收到十全亭公園改建案樹木過度修剪而未依照規定提送修剪申請的狀況。
     
    現行工程中採購中,工程廠商顯少將修剪交由專業、也未依照基隆市規範提送修剪申請。而不當修剪的咎責就是採購契約範本中的「保活一年」。然而,樹木遭受過度修剪導致體質弱化、採用錯誤工法被剝皮使得傷口容易讓細菌入侵,只是開始進入「慢性死亡」的階段,基本上還能苟延殘喘拖過一年,因此難以依約咎責廠商。除了危害城市綠資源、讓種植維護的公帑被白白浪費,更因樹木慢性死亡提高城市樹木遇風災路倒的風險,也傷害本市的公共安全。
     
    因此我再次和都發處提醒,都發處與產發處兩處的《基隆市行道樹管理維護辦法》、 《基隆市政府行道樹及喬木修剪作業規範》,要求「任何工程」只要會動到樹就必須提送申請、並嚴格把關,是否要統整法規與程序,並持續要求各機關提送修剪申請,或是就實務面上檢討人力與專業性的落實狀況,來檢討兩個規範。
     
    林務局在《森林法》有關一般樹木保護的修法,預計會將公有地上一般喬木修剪且公共工程採購金額達十萬以上者,納入「專業技師設計」、「規劃及監造之簽證制度 」 透過專業設計與監造把關來落實樹木保護(若未達十萬,也需要樹木保護專業人員進行操作)。或是將公共工程採購納入一般樹木修剪規範的契約版本(並由仿效宜蘭、台北等地的規範範本來作SOP與修剪專業的指引,納入契約來做規範)。
     
    以上提到都需要主管單位評估實際狀況和可行性來修改並加強工程中的樹木保護,我也請都發處說明目前的檢討方向。
     
    🐦都發處長回覆:
    樹木保護的機制都有和產發處以及各局處在開會在做,目前比較大問題是,專家學者認為定型化契約可能徒法不能自行,我們會再開一次會討論。關於行道樹和修剪規範怎麼整合,我也覺得有重疊的地方,我們會來主動討論。
     
    🏗違章建築「排拆」forever?違建拆除順序SOP在哪裡?
    目前《基隆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自治條例》在2020年1月開始實施,明定違建拆除費用需要由違建者負擔,但都發處針對「基隆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標準」的訂定與評估仍在討論,預計有了收費標準可以在今年八月正式上路。
     
    基隆的違建數量眾多,拆除進度緩慢,我的辦公室也收到許多民眾違建陳情——檢舉的違建一職「排拆」的狀態,當陳情人進一步追問到底要排到何時才能將違建拆除時,往往得不到市府正面的回應。因此,針對條例施行後,除相關的收費標準需明文規定外,也想藉此機會請教都發處是否會針對違建的興建時間(皆指2012.04.02之後的新違建)、檢舉時間、違建類型(如頂樓/頂棚加蓋、陽台/騎樓外推等等)或是公共安全影響程度等等標準來建立違建的優先拆除順序。
     
    🐦都發處長回覆:
    違建收費與拆除順序正在努力討問中,5月20日有再開專家會議,順利的話違建拆除就會有標準會出來。
     
    ⏳公告不義遺址之後呢?國門廣場如何承接歷史!
    上個月,促轉會把基隆港、原基隆要塞司令部、基隆八堵車站、基隆原南榮派出所列為審定公告第一批不義遺址,這幾處不義遺址不只直接見證了過去在308事件中,人權受侵害的經過,更可以提醒我們去省思歷史的傷痕。
     
    保存不義遺址是還原歷史真相、反省歷史記憶的空間取徑。不義遺址的存在,除了透過保存維護之外,以歷史事件的詮釋和展示,賦予場所新的文化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將「威權統治時期,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之發生地」轉化為彼此之間的連結、並且作為可以協力處理轉型正義的重要空間媒介,以及建構人權教育推廣基地,是標定不義遺址期望可以開始做的事情。如國門廣場基座的保存不是要崇拜殖民者或威權遺緒,而是要提醒世人真相的存在,而學到教訓:不該讓獨裁侵害人權、侵害民主。
     
    但如果我們直接來到了這些不義遺址的空間,卻無法發現任何和它過去有關的線索,空間設計和展示沒有辦法提供任何和這些傷痕歷史有關的內容,是非常可惜甚至是拋棄和掩蓋過去的作法。目前如基隆港有國門廣場工程正在進行,要如何讓人們能夠感知基隆港歷史記憶,並促進轉型正義教育?
     
    🐦都發處長回覆:
    關於國門廣場的308歷史,也希望可以多做一點,但事情跟文化局和民政處有關,若從基隆市的角度有做法、設計部分有一定原則參照,我們樂觀其成。
     
    ----
     
    #社會處業務報告
    社會處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2DR_1.mp4
     
    😷防疫第一!開齋節停辦,線上交流行不行?長照據點活動怎麼辦?
    由於疫情發展持續嚴峻,市府也公告了防疫措施,有非常多活動都停止舉辦或延期,其中,在去年已經停辦的基隆開齋節,今年本來改為再八斗子舉辦小型活動,也再次停辦。開齋節對於穆斯林朋友們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節日,以防疫為最優先考量下,是否有線上形式或內容可以來持續進行文化交流?另外,關於最新的防疫措施和規定,也希望能協助衛生及民政單位向外籍移工進行說明和宣導,並提供多語言的資訊供參考。
     
    昨天市府也發布了各場所及活動的調整,里民活動中心和關懷機構的部分都停止共餐和供餐,改為送餐服務。我特別請社會處說明我們的各日間托老、關懷據點等長照據點因應這一波疫情的防疫措施,以及因減少活動舉辦及停止共餐,會減低部分長者的活動量,可能會降低健康促進的目標,在防疫的考量下,有沒有可以因應協助的措施。
     
    👨‍💼社會處長回覆:
    開齋節從2016年開始辦理,到後來實體活動會有2000人參與,2020年因疫情關係喊停,有思考線上的方式來讓穆斯林社群參與,但因為同時的人數限制,形式上會再思考。另外針對移工防疫資訊提醒,會做多國語言並放上網,除了和合作漁會來協助,也會先前開齋節建立的移工社群連結來傳遞。關懷據點是因應基隆市防疫措施會停辦一個月(餐飲或課程皆是)。長者健康促進的滿足會降低,但會維持心理的支持,如電話訪視等零接觸的措施,會持續來進行。

     
    🐘房間裡越來越沈重的大象:無差別的長者健保費補助
    處長在業務報告中提到,基隆市的65歲以上長者在今年間已經來到6.4萬人,已經占全市人口比例為17%,「非法定」社會福利大幅增加,以業務報告寫到的基隆市65歲以上長者無差別健保費補助來說,6.4萬非中低收長者每年健保費的補助就來到5億多,是非常令人擔心的數字,同時也是財政的負擔。
     
    我知道這樣的補助來自2004年《基隆市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自付額補助自治條例》的規定,然而至今已經17年,我特別請社會處長說明,目前針對這樣的預算的目標為何?是否達成長者健康促進,是否對此政策有全面性的檢討與評估?
     
    若是健康促進、預防失能等政策期待,是否應該要轉換預算的目標,從補助來到公共化布建,要讓基隆市的長者在地健康老化並延緩失能,是否應該將這樣的預算放入提升公共化設施的布建,如關懷據點等在地長照支持性服務、據點與設施量能提升?
     
    另外,從去年市長就針對長者公車無上限搭乘次數提出檢討的宣示,希望改由點數制來平衡促進長者出外活動的需求與財政,目前公車改革營運小組也正在檢討這個機制,請問社會處的評估和檢討期程為何?
     
    👨‍💼社會處長回覆:
    健保費補助的目標就一直進行至今,我的看法比較正面,讓地方加碼照顧、因地制宜也不是不行。但當年制定時並沒有預期到人口老化、財政負擔到底要怎麼面對,另外成效是什麼?所謂的成效是兩極,有些人會覺得不需要、有些人會覺得為什麼要拿掉,都需要經過更大溝通與議會共識。另外長照基金會有長照2.0補助,也都有明定。最後是公車點數之社會處沒有既定看法。
     
    (🤦‍♀️薇仲OS:任何政策都要有「政策評估」!補助也是政策,政策施行這麼多年目標不明還造成這麼大的負擔,本就要立即檢討!我在問政策「評估」,不是問大家的喜好或感覺...)
     
    ⚡能源弱勢跨局處持續加油
    在我前幾次會期討論到「能源弱勢」現況後,很感謝社會處和社工科重視這個議題,也非常高興這次在業務報告詢問回覆中,看到社會處回覆說工務處將會從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的5%優先補助中低收入戶,而社會處也連結企業資源協助個案申請,也提升弱勢者的節能家電汰換。特別提醒節電與減碳幾個重要計畫的召集人是市長和秘書長,在協助「能源弱勢」家電汰換等經費分配及補助細節需要社會處與工務處之間的合作,再勞煩節電跨局處整合工作委員會的召集人秘書長多多協助。
     
    👨‍💼社會處長回覆:
    工務處說有補助願意優先給,社工去做需求調查、救助科有去和民間團體媒合,所以有三波的捐贈。
     
    👶生育率低炎上!公托家園場地難尋怎麼辦?
    最近少子女化的討論沸沸揚揚,我們知道少子女化的成因、不願生育的原因非常多,公共資源的支持足夠與否,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公共托育設施的佈建非常重要。雖然知道非常困難,也在前幾次會期和社會處討論過空間尋找的難處,我也特別請社會說明一下目前公共托育家園的規劃狀況。
     
    👨‍💼社會處長回覆:
    社區公托家園的老問題就是空間,公有閒置空間我們有清查過,能用的不多,也有建照的問題,雖然民間租賃的空間也可以,但是很不穩定。中央還是希望勁量利用公有閒置空間,目前很努力在嘗試。而如都發處規劃的七堵社會住宅,我們就把公共托育家園的需求提進去。

  • 新北市綠建築管理維護費用 在 守望家園.改變金門-董森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8 20:16:15
    有 139 人按讚

    隨著金門縣議會第七屆第四定期會結束,森堡團隊將整理好的簡報上傳,向所有鄉親說明此次總質詢的主要議題,簡報中除了一開始針對所謂的「零基預算」提出質疑外,並有九項重點提詢,概略的內容簡述如下:

    問題一、金門能不能,重光開發案解約-BOT總檢討

     林務所BOT案自105停工至今已四年,今年縣府僅向該案收受52萬7千的租金,過去幾年來卻編列上百萬的專案管理費用。另外,金門縣政府一年花在台開工商休閒園區的預算近千萬元(含污水廠代操、履約管理等費用),今年建設處更編列一筆「創業服務空間租賃計劃案」30萬台開租賃空間,但實際一年僅收台開約200萬的租金費用,台開的第二期旅館工程應該於107年完工,107年8月開始營運,如今展延至112年。
     金門招商案幾無管理機制可言,森堡團隊蒐集相關資料,瞭解澎湖縣執行BOT案解約果決與迅速,以重光開發案為例,104年簽約、108年6月8日無法達成契約完工,澎湖縣政府即在當年10月28日宣告契約終止,縣府應該要有相對的決斷力解決BOT案管理問題!

    問題二、金門能不能?區劃漁業權納管所有海上養殖業?

     森堡過去曾二度問及養殖業保麗龍污染問題,站在海洋所有權歸屬公有的狀況下,縣府應該要主張縣府的法定自治權利,並利用區劃漁業權管理蚵棚架、復育海洋資源、增加縣府財政收入、減少環境污染、享有中央災損補償。
     縣府應取法嘉義縣《嘉義縣牡蠣養殖區劃漁業權管理自治條例》納管本地的海上養蚵業者,並期許縣府團隊能落實楊縣長競選前的「環保永續篇」政策,完成金門的區劃漁業權,納管並劃定北海岸及烈嶼地區漁業權範圍位置,安置業者、公開招租公平競爭,增加縣府的收入、友善金門環境。

    問題三、金門能不能?發展海上觀光,催生「舢舨漁筏兼營娛樂漁業自治條例」

     金門地區深具海上觀光的發展潛力,除了推動海上公路遊程,今年觀光處更經邀請知名媒體來金體驗海上釣遊行程,根據金門港務處及籍港局提供的資料,金門港縣有停泊遊艇與小船漁船船隻數的比例為13:285漁船(筏),全金門比例更高達20:400,在法令沒有解套前金門難以推動海上觀光。
     目前國內已有嘉義、雲林、高雄、台南縣市、澎湖六個縣市(六都升格後為五縣市)依《兼營娛樂漁船自治條例》訂定「舢舨漁筏兼營娛樂漁業自治條例」,縣長應落實選前提出「觀光啟航篇」打造金字旅遊品牌,以及發展水上遊憩與多樣深度觀光的政見,積極訂定「舢舨漁筏兼營娛樂漁業自治條例」,透過完整的法制規則促進金門的海上觀光產業發展。

    問題四、金門能不能,社會住宅案啟建!

     縣長於參選前曾提出「推動青年住宅、社會住宅與職工住宅的興建,實施住者有屋」,為年輕人創造機會的政見,但金門房價居高不下,以現在金門就業市場的均薪,一個金門年輕人不吃不喝20-30才能買房,而且高房價造成店面高租金水位,讓青創業者難以進入市場,年輕人不願住長住久留。
     連江縣一年的歲出預算僅30億,但現已進行社會住宅的開發落實,擇於南竿鄉愛段147等6筆土地,基地面8608平方公尺,興建4棟,地上十10層、地下1層,1棟地上11層、地下1層共5住宅,店舖複合式建築物,提供連江縣地區居民合法承購,施工期間107年6月19日至111年12月31日,縣長應啟動尚義重劃區的社會住宅案,追求住土地居住環境的公平正義。

    問題五、金門能不能,水獺保育自治條例(別讓水獺成為落番客)

     全中華民國的水獺僅剩不到200隻,但縣府旗下的建設處、觀光處、政風處、文化局、水試所、林務所、教育處都以水獺作為吉祥物或標章,水獺是金門重要的指標性物種跟觀光資源,但要興設保育中心卻無專業人手,送養至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水獺成為落番的離鄉客!水獺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棲地環境威脅始終未改善、建保育中心只是治標。
     苗栗縣雖是負債縣市,卻和苗栗縣議會聯手通過《石虎自治條例》,金門應取法苗栗縣制定《金門水獺保育自治條例》,鼓勵全民參與水獺保育,透過保護巡守隊、友善環境耕作者補助經費、獎勵各級機關或社區協助水獺保育著有成效者等相關配套措施的執行,落實楊縣長參選前「環保永續」保育珍貴物種的政見。

    問題六、別讓風獅爺再哭泣,催生金門縣樹木保護自治條例

     林木具有防風定沙、涵養水源、固碳造氧、生物多元的功能和價值,有海上公園美稱的金門,其平均綠覆率卻比不上台灣和新加坡,據林務所資料統計,2005-2015年金門消失了200公頃的林木,2016年莫蘭蒂颱風更造成500萬株樹木折損,如今一個產博園區就伐除11公頃的樹木。

     楊縣長參選曾提出「永續環保」保護脆弱自然環境的政見,但金門始終卻看不到成文的法條規定,森堡在質詢中提出金門應該要擬定《金門縣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同時訂定相關配套法令包括「樹木保護委員會設置辦法」、「保護樹木保護計畫暨移植與復育計畫審議作業要點」、「樹保條例樹木保護事件統一處理及裁罰基準」、「受保護樹木保護及養護成效譽揚要點」、「樹木保護委員會旁聽要點」、「樹木資源媒介平台作業要點」,維護金門珍貴的環境資源。

    問題七、金門能不能?重拾嚴謹的財政紀律
     
     金門發送戰地政務時期慰助金一年發放的總額約16億(持續上漲中),三項慰助金佔12%總預算比,以現在縣府及金酒的縣存及手上縣金能根本無法支應完所有的慰助金,現金福利是否有改善的空間值得探討。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刪除7億敬老津貼轉做長照服務與設施。轉做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敬老卡擴大使用場域,同時打造行動醫療車到社區關懷據點做癌症篩檢、衛教宣導,注射流感疫苗及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長者因為罹患肺炎引發的致死率,並與醫院資源推出「石頭湯計畫」,將長輩不同的照顧需求,透過社區中「個案管理員」,把醫療、護理、輔具、藥師、身體照顧、生活協助等各種項目整合,金門在未來財政困難的狀況下,更應針對老人福利建制一套可長可久的制度,讓社福設施及政策永續經營。

    問題八、財政失序的時代即將到來!

     金門財政最壞的時代即將到來,三項戰地政務慰助金發出金額至少需320億,未來金門縣庫如果無法負擔短絀,將會嚴重衝擊公共政策和社會福利,現今縣府一年的平均短絀20億,這些錢都是我們向下一代借來。
     縣長參選前曾提出「財政紀律制度化、政府效能再提升」的政見,楊鎮浯縣長是金門民選縣長以來,最年輕的縣長,代表了年輕人對其寄託了改革的冀望。楊縣長上屆參選縣長的主軸是「真實」,但森堡認為縣長缺的不是「真實」,而是「勇敢」!希望楊鎮浯縣長勇敢改革!讓金門重拾驕傲與榮光!給下一代一個寄託的希望!

    問題九、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漠不關心」

     簡報照片的地方在烏坵的小坵島,生活條件極其困難,台電公司曾經在小坵進行地質鑽探,楊鎮浯縣長並曾對核廢料選址一事受訪,表達捍衛小坵居民的權益,但今年小坵發生居民漁船遭陸船割纜盜走馬達的狀況,楊鎮浯縣長應該真正落實關懷弱勢、照顧偏遠島民的美意,改善小坵居民的生活條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