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北市政府編制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北市政府編制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北市政府編制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北市政府編制表產品中有10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86年,因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要搬遷至木柵(1986年9月14日舉行搬家大遊行),滾石唱片集結旗下12位歌手齊聲合唱,完成了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快樂天堂》,做為木柵動物園的開幕歌曲,在商業色彩濃厚的華語歌曲市場裡,算是非常難得的一首作品;它拉近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告訴大家,動物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位於木柵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外河堤,直擊防空飛彈部隊所屬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發射車放列在堤外停車場,持T65K2突擊步槍警戒,也是繼去年漢光期間愛三飛彈機動部署至大直大佳河濱公園後,再度實施類似科目,發射車與文湖線捷運形成強烈對比,也凸顯戰爭與和平只在一線之間概念。 今年轉移至木柵動物園外,除可強化特定...

新北市政府編制表 在 王欣儀Cind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4 10:40:04

😡😡可以不要再「消費天災」,拿百姓之苦坐收選舉之利嗎? ☔️☔️繼南台灣之後,北台灣今下午也被大雷雨轟炸! 💦💦台北市大安區多條重要路段如忠孝東路、新生南路、信義路等皆大雨成河⋯⋯ 「清淤破功」「神隱」?這二天不斷黑韓罵韓的,從中央高官、立委到媒體、網路⋯⋯,是不是也會以同樣打法來「關注」?還是只要...

  • 新北市政府編制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20:00:09
    有 1,108 人按讚

    1986年,因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要搬遷至木柵(1986年9月14日舉行搬家大遊行),滾石唱片集結旗下12位歌手齊聲合唱,完成了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快樂天堂》,做為木柵動物園的開幕歌曲,在商業色彩濃厚的華語歌曲市場裡,算是非常難得的一首作品;它拉近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告訴大家,動物的世界裡,和人類一樣有哭有笑也有悲傷,因為牠們與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樣的陽光。

    值得一提的是,滾石唱片於1986年12月31日晚上在中華體育館舉辦的「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乃是臺灣流行樂壇的首次跨年演唱會。

    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實況:https://fb.watch/7--3TAhOdV/

    《快樂天堂》由陳復明作曲、呂學海作詞、陳玉立編曲;於1986年進行錄唱,並在1987年1月發行;參與演唱的歌手包括:張艾嘉、陳淑樺、黃韻玲、唐曉詩、齊豫、潘越雲、紀宏仁、錢懷琪、李宗盛、鄭華娟、周華健、王新蓮。其歌詞如下: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
    沒有人能夠永遠沮喪

    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
    煩惱都裝進牠的大肚量
    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
    更高更遠 更需要夢想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
    有哭有笑 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臺北市動物園成立於1914年4月5日,然後在1986年從圓山遷到木柵。2014年4月19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慶祝建園百年,在當天重現1986年9月14日的「動物園搬家大遊行」景況;踩街遊行車隊從花博出發,經過凱達格蘭大道、南門市場,一路到動物園,全程出動87輛車,有24所國小的小朋友將打扮成動物模樣踩街;不過這場復刻版大遊行並沒有真的動物上街,而是由動物園的老員工及志工帶領,以布偶重現動物大遷移的景象,讓大家回味當年萬人空巷的盛況。

    《臺北動物園 百年簡史》

    根據1914年4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的記載, 臺北動物園最初的創辦人是來自日本的一位馬戲團團長,片山竹五郎,而非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裡聲稱的大江氏。

    1913年底,日人片山竹五郎率領70多人的「大竹娘曲馬團」來台, 首先在臺北市的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演出1914年元旦檔期,之後接著前往台中和台南演出。

    片山團長率領的曲馬團以馬術為主,例如將三匹馬綁在一起,馬上站兩人,兩人共挑竹竿,竹竿上頭再站一個人之類的特技,另外也有大象的表演。

    片山竹五郎的曲馬團此番來台,還另外帶了三種稀奇的動物,即大蛇、大鱷魚和大棕熊,從1914年元旦開始,放置在艋舺媽祖宮口街(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一帶)供人觀賞。半個月後,大蛇暴斃,片山竹五郎將死蛇泡在藥水裡,連帶棕熊一起送給博物館。

    1914年2月初,片山竹五郎又從南洋買來猩猩,但這次不再開放展覽,而是要善加培育。根據報載,片山喜歡飼育動物,不過他在日本飼養的猩猩不曾存活超過三個月,常死於運送的船上或是登陸幾天後即告夭折。到了臺灣之後,他發現臺灣的氣候溫暖,飼育動物的可能性和趣味性比在日本高出許多。於是,隔月片山竹五郎開始向日本動物園購買各種珍鳥猛獸,在臺北籌設起動物園來了。

    不知是片山竹五郎做事有效率,還是百年前的海運能力超過想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買來了義大利的孔雀、澳洲的袋鼠和駝鳥、錫蘭的火喰鳥和印度蛇等十幾種動物,隨即於1914年4月5日就在圓山開園了。

    當時園內的鸚鵡既會學狗叫,也會講日語「歐多桑」(爸爸)和「歐卡桑」(媽媽),為動物園帶來了新鮮的趣味。

    1915年,臺北廳政府買下由片山竹五郎草創的圓山動物園,將之改為官營動物園,園內飼養的動物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臺灣本土動物比例甚高。根據報載,開幕之初展出動物有70種148隻,週日的參觀人數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17萬人口而言,算是非常熱鬧。

    至於目前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記載的動物園創辦人「大江氏」,應該是指1910年代的動物園養育主任大江常四郎,他在1920年出差到新加坡購買老虎時,不幸病逝於當地;雖然大江氏為了動物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他終究不能算是臺北動物園的創始者。

    1934年,臺北市市役所買下圓山動物園鄰接土地,增設兒童遊園地。

    圓山動物園於二戰末期曾經短暫關閉,當時的動物園隨時有可能遭到空襲,園方為了避免動物在園區遭到破壞時脫逃而傷害民眾,便於1943年執行「猛獸處分」,以添加化學藥劑的飼料餵食老虎、獅子、黑熊、大象等猛獸,令其死亡。

    直至戰後,1946年,圓山動物園才重新開放。1946年6月,張明印奉派接任圓山動物園園長,為戰後首任園長。1946年底的時候,園裡只有178隻動物與4名職員。

    歷經戰火的動物園裡的動物數量雖剩下不多,不過園內欄舍受損的狀況並不嚴重,因此動物園的建物規模與日治時期相去不遠。

    到了1950年代,圓山動物園開始進行擴建工程,新增獸欄並大量引進新品種的動物。

    1951年,為了吸引遊客,園方開始舉行動物表演與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其中的動物表演因為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便演出的固定戲碼,而當年參與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羊及鸚鵡等。

    1952年,大量購置動物,其中包括象、豹、熊、獅。

    1953年,陸續修建獸醫室,並擴建園門。

    1958年,兒童遊園地由民間承租經營「中山兒童樂園」。

    1961年,開始與日本的動物園進行許多的動物交換、贈送與購買等行為。

    1967年,進行改建及興建綜合大樓等10項工程,當時動物園的員工編制已經有30人。

    1968年,臺北市政府收回動物園,劃歸教育局管理。

    1970年,兒童樂園併入動物園,更名為「兒童遊樂場」,成為動物園附設兒童遊樂場。

    1979年,圓山動物園結束了持續近30年的動物表演。

    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教機構志工團隊「動物園志工隊」。

    1986年,動物園遷至木柵後,將動物園遷建後之園址及圓山兒童樂園合併,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籌備處。

    1991年7月1日,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為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之社教機構。

    2014年12月14日,為營運80年的圓山兒童樂園之最後開放日,當天下午5點,圓山兒童樂園功成身退,之後由同月12月16日開幕啟用的士林「兒童新樂園」接棒為兒童們服務。

    《臺北市立動物園 1986年搬家大事紀》

    1986/08/15,圓山舊址關園。
    1986/08/16,舉辦「為動物整理新家」活動。
    1986/08/18,首批新引進動物抵達木柵新園,計28種。
    1986/09/01,舊園動物陸續搬遷。
    1986/09/05,行政人員搬遷。
    1986/09/14,舉辦「動物搬遷大遊行」活動,沿途夾道參觀民眾達數十萬人。
    1986/10/14,高齡大象「林旺」搬遷,順利抵達木柵動物園。
    1986/10/28,舉辦「開園記者會」。
    1986/10/29,長頸鹿搬遷,順利抵園。
    1986/10/31,木柵新園正式開幕。
    1986/11/03~1987/01/12,舉辦「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參觀教學」活動,計43萬2千人參加。

  • 新北市政府編制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6 11:41:35
    有 1,927 人按讚

    新竹市跟竹北市,行政層級有什麼不一樣?

    修憲時刻,台灣應該要認真面對行政層級與區劃問題了。簡化行政層級、提升行政效能、行政區域重新劃分,事實上是關乎台灣的長治久安、嚴肅的課題。尤其是數位時代來臨,台灣還需要309鄉鎮的編制嗎?還要再選出鄉鎮市民代表、鄉鎮長?搞得台灣每天都在搞政治、搞選舉?台灣也是時候應該要告別樁腳政治的舊時代了。這些經費支出,還不如多給弱勢家庭、中低收入戶教育與生活的補助、讓兒童的營養午餐吃好一點,比較有意義!

    △降低修憲門檻 推動台灣行政層級二級制

    中華民國憲法第108條第109條等等條文所規範的地方自治「省、縣」制度,事實上已經在「憲法增修條文」中,將台灣省政府「虛級化」了,因為1945年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1947年成立的台灣省政府,早就已經名存實亡,2018年開始,完全沒有組織編制、也沒有編列預算,當然也完全沒有功能。這個是有高度「社會共識」的進步,我也要藉這個機會呼籲大家,要降低修憲的門檻,畢竟資訊爆炸、國際與社會經濟的變化快速,應該要讓台灣的憲法能夠與時俱進,面對現實!

    我期待這次的修憲,能夠有機會確立台灣的行政層級二級制、確立行政區域劃分的原則,現實上,就台灣的面積與人口而言,只需要「中央與地方」兩個層級,不用再需要「省政府」「鄉鎮市政府」。而目前的制度用「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作為資源分配的基礎,包括組織編制差異、歲收歲入原則、統籌分配稅款、重大建設的核定等,甚至連直轄市政府的公務人員都「高人一等」,長期的資源分配不均也就造成了城鄉差距的現象,甚至常常會有所謂「一等公民」「二等公民」的評議。

    △調整行政層級 不必侷限人口數

    如果能夠確認中央與地方的二級制,也就能夠討論行政區域的劃分問題了。如果以現在「直轄市」的制度,人口數125萬為標準,台灣2300萬人口大約可以設置8-10個直轄市,但是這個方案的標準在現實上太複雜,竹竹苗合併?雲林跟嘉義合併?彰化跟南投要合併嗎?可行性實在是不高!

    其實行政層級的調整,根本就不必只局限在人口數的思考,就維持現在的縣市政府行政範圍有什麼不可以?只是改變行政層級,既能達到目標,也不會擾民。唯一要面對的議題,就是「省轄市」怎麼辦?台中市與台南市已經「合併升格」成為直轄市,目前有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是否要「合併升格」?

    △我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

    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的新竹縣市,有著共同生活圈,包括交通、環境、教育,就業、就學、生活上的各種議題都必須共同面對、共同解決。新竹縣市如果能夠「合併升格」成為「大新竹市」,成為擁有「千億級預算」的地方政府,才能與新竹的發展現況相符合,能夠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對於爭取資源、整合重大建設也有相當大的幫助,肯定是新竹縣民市民的福祉!

    現實上,新竹市從民國71年升格到現在大約40年,已經發展成為獨特的科技與人文薈萃的城市,而新竹縣治所在地的竹北市,也是人口飛速成長、建設突飛猛進,那大新竹市的市政府要設在哪裏?選舉區域如何劃分?鄉鎮市區是否要同時整併?這都有賴「社會共識」做為「合併升格」的基礎。

    至於基隆市是否要合併加入新北市成為「基隆區」?嘉義市是否要與嘉義縣「合併升格」?都是需要討論的議題。

    △憲法要與時俱進 台灣才能長治久安

    憲法以及法律的修正、對於制度的變革,常常會以「施行日期」作為日出條款、日落條款的規定,讓關係人都能夠有時間與機會因應、準備,也可以減少進步的過程中,抗拒改革的壓力。

    蔡英文總統已經進入第二屆的任期中,勇敢對抗中國、建立自主國防,外交上也讓台灣成功走出世界,讓世界看見民主自由的台灣,已經是全世界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們也期待,在內政上透過修憲行動,面對現實,簡化行政層級、確認行政區劃,奠定台灣長治久安的政府體制,相信將會是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大新竹 #合併升格 #鄭宏輝

  • 新北市政府編制表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1 19:49:04
    有 554 人按讚

    歷經最長的暑假,今天終於開學啦!
     
    恭喜各位家長終於撐過忙碌而混亂的居家防疫期,也要跟各位家長們報告,有關於 #台北市幼兒足球空間 的爭取進度與成果:
     
    ⚽ 北田、古亭河濱公園將設置幼兒足球場、北投公一公園將設5人制足球場
     
    目前 #臺北田徑場暖身場 已經完成幼兒足球場的設置,也規畫在古亭河濱公園新設幼兒足球場。
     
    此外,在我們北投的 #公一公園,也會在停車場的頂樓設置五人制足球場,配合停車場建置期程、預計在2025年完工。
     
    ⚽ 協調 #十所學校內場地開放對外租借踢球
    在教育局的協助下,目前已盤點出陽明高中、新民國中、內湖國中、蘭州國中、古亭國小、大同高中、博愛國小、永建國小、南港高中與延平國小十所學校,有合適的踢球場地,預計可供租借使用。
     
    目前仍在研擬進一步的租借相關規定,在正式公告、疫情趨緩後,會持續追蹤進度再跟大家報告!
     
    ⚽ 共用型球場持續推進
    足籃球場等 #共用型球場,雖然有國外的實際案例,但對台灣來說仍是一個從未見過的新的運動場地。
     
    在中華民國足球協會CTFA發起千足計畫後,教育部體育署已正式回應,表示將編制五人制、八人制足球場及共用型球場(如籃足、槌足等)之設置圖說及預估經費,給各地方政府參考依循;體育署完成相關標準的編制後,我也會 #持續要求體育局跟上共用型球場的設置。
     

     
    運動風氣與習慣,以及運動場地的多寡與方便性,絕對是相輔相成的。
     
    以往,或許因為足球是小眾運動,所以場地的需求不曾被突顯;而現在運動習慣改變了、幼兒足球蓬勃發展,運動場地的規畫就應該隨之調整。
     
    謝謝體育局與教育局,也謝謝一直以來提供許多第一線經驗的家長與教練們,因為有大家的共同發聲,才能夠讓市府跨出第一步、開始做出改變。
     
    讓孩子不用跑大老遠就可以踢球、不用在草地邊踢邊擔心被驅趕、有更多安全且方便的場地踢球。這不只是少部份人微小的心聲、而是非常多台北家長與孩子們的願望,只有重視這些聲音,台北才能成為一個不斷向前進的城市。

  • 新北市政府編制表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14 09:22:08

    在位於木柵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外河堤,直擊防空飛彈部隊所屬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發射車放列在堤外停車場,持T65K2突擊步槍警戒,也是繼去年漢光期間愛三飛彈機動部署至大直大佳河濱公園後,再度實施類似科目,發射車與文湖線捷運形成強烈對比,也凸顯戰爭與和平只在一線之間概念。 今年轉移至木柵動物園外,除可強化特定空域防空安全,台北市南區有蟾蜍山上的空軍作戰指揮部,在第一線接戰應處上,均為重要指揮樞紐,凸顯這些機動放列的愛國者飛彈絕非隨便挑選1塊空曠處擺設,而是有其針對性和戰略意義。
    愛國者飛彈為美製防空用途的飛彈防禦系統,國軍目前裝備有愛二升級版及愛三,與國造天弓飛彈共同撐起我國中高空層防空需求;由於愛三機敏性較高,過去未有在國內進行實彈射擊的機會,原因在於一旦試射,相關參數恐遭共軍偵測掌握,惟我方持續爭取年內有無機會實現,外界持續關注。巧合的是,隸屬美國國務院的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日前宣布售我「愛國者飛彈延壽」,價值超過180億新台幣,此案可望在未來數日能生效,屆時我國擁有的440餘枚愛國者飛彈性能將可得到30年壽期的穩定。

    MIM-104愛國者飛彈(英語:MIM-104 Patriot)是美國雷神公司製造的中程地對空飛彈系統。它取代勝利女神飛彈與MIM-23鷹式飛彈,成為美軍中高空防空武器。愛國者飛彈系統在波斯灣戰爭中成功攔截了伊拉克軍隊發射的飛毛腿飛彈,這是歷史上首次在實戰中成功攔截彈道飛彈,這使其聲名大噪,成為此次戰爭中美軍的代表性武器之一。之後經多次升級,愛國者飛彈成爲美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中負責末端中低層反導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國者飛彈的基礎編制爲飛彈連,又稱火力單元。下轄一個連部班;一個火控排,操作一台雷達;一個發射排,共4個發射班組,每個班組操作2部發射器,全連共8部發射器;一個維修排,負責對系統及車輛進行檢測和簡單性維護


    漢光36號演習正式登場,驗證全民防空作為的「萬安43號」演習也於14日下午1點半至2點登場,全台民眾都會收到模擬飛彈來襲的「空中威脅告警系統」簡訊。為了模擬我國空軍偵獲他國飛彈向我政府單位襲擊,愛國者防空飛彈連進駐木柵動物園前河濱停車場,為模擬中共導彈攻擊總統府,進行攔截操演做好準備。

    20195月底「彰化戰備道起降操演」進行時,就有軍迷和媒體發現,戰備道旁部署了愛國者飛彈。此外,愛國者飛彈在漢光演習期間也首度部署於台北大佳河濱公園。

    最早的愛國者飛彈分別部署在新店安坑、萬里和南港三處陣地,對大台北地區形成一條反飛彈防禦弧線。從陣地位置,在再說明愛國者飛彈最初是用於都會和重要經濟設施的防禦。

    如今萬里陣地已撤除,中南部新建的台中太平(坪林)、清泉崗空軍基地與嘉義空軍基地(水上)、台南新化、高雄拷潭、屏東空軍基地的6個陣地中,就有3個緊鄰機場,2019漢光演習,愛國者飛彈進駐台北大佳河濱公園,防禦範圍除了松山機場外,也包括國防部、衡山指揮所、空軍和海軍司令部等重要軍事指揮機構。這意謂著愛國者飛彈任務由過去的保護都會和重要經濟設施的「面」防禦,調整為防護機場、指揮所等重要軍事設施的「點」防禦。

  • 新北市政府編制表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5-16 14:29:46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成立工程管理科,人員編制少又未補齊,竟花3000萬元委外辦理校舍新建工程。市議員陳麗娜今天(27 日)質詢指出,教育局作法引發外界非議。局長范巽綠表示,這是過渡時期作法,以後會充實工程管理科人力。

    陳麗娜下午在教育部門質詢說,過去學校工程都是由校長負責,很多校長對工程外行,有些校長還因處理工程吃官司。教育局今年 2 月 24 日成立工程管理科,專責處理學校工程,校長如釋重擔,大家都說好。

    工程管理科成立馬上執行「新校園 5.0 運動」,這項由教育部補助九成工程款拆舊建新專案工程,共有 15 所學校,總經費 12.8 億元,最慢 108 年底完成。可是網路上查到的工程管理科編制八人,除了科長還有一名劉姓技士,兩個人就是能力過人,也完成不了如此龐大的工程。

    目前許多地方政府教育局都設置類似工程管理科,台北市處理工程營建股編制19 人,新北市 21 人、台中市 18 人,高雄市不僅人數最少,管理的學校數量卻是最多,有 358 所。就算編制人力補足,也根本無法執行業務。

    陳麗娜指出,教育局要把「新校園 5.0 運動」新建工程發包出去,根本就不用成立工程管理科,工務局新工處在不增加人力情況下,頂多動用二百萬元徵圖,就可以處理,何必動用3000萬元外包,這不是浪費公帑,什麼才是浪費公帑。教育界、工程界、網路都有不少人對教育局的作法提出質疑。

    工程管理科長詹天雄表示,科內人力目前報到五人,其中耐震補強股只有股長一人,網路資料尚未更新。范局長,一再強調工程管理科剛成立,目前作法是因應實際需要所採取的必要措施,不過承諾以後會增加人員編制,一定會足以處理校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