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制資遣費計算未滿一個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制資遣費計算未滿一個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制資遣費計算未滿一個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制資遣費計算未滿一個月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663的網紅連郁婷 新竹縣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法律便利貼 #便利你和我 【資遣費一次上手算!但希望永遠用不到的便利貼】 群創光電上禮拜五(5/18)傳出資遣72人的新聞,據報載群創已向主管機關申報資遣。 雖然沒有民眾來做法律諮詢,不過也以這次的資遣事件來解說一下,突然被告知資遣的時候,可以爭取的離職金內容有什麼。 一、預告期間: 1....

  • 新制資遣費計算未滿一個月 在 連郁婷 新竹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5-22 11:00:01
    有 123 人按讚

    #法律便利貼
    #便利你和我

    【資遣費一次上手算!但希望永遠用不到的便利貼】

    群創光電上禮拜五(5/18)傳出資遣72人的新聞,據報載群創已向主管機關申報資遣。

    雖然沒有民眾來做法律諮詢,不過也以這次的資遣事件來解說一下,突然被告知資遣的時候,可以爭取的離職金內容有什麼。

    一、預告期間:
    1. 被告知資遣的時候,理應要有一個緩衝期間,就如同我們自己申請離職時,必須提前告知老闆一樣的道理。而這個在勞基法規定的一定期間如下:
    (1) 年資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老闆應於10日前預告。
    (2) 年資一年以上三年未滿者,於20日前預告。
    (3) 年資三年以上者,於30日前預告。

    2. 這個期間的重要性在於,在這些預告期間當中,被資遣的員工可以請有薪假出去面試,一個禮拜最多可以請到兩天,讓勞工可以盡快的找到下一份工作,生計不會因此受影響。

    3. 若老闆是要勞工立即走人,而沒有這個緩衝期間,老闆也必須給足這些預告期間的薪水。

    二、加班費、補休、未休完之特休假:已經加過的班,當然要計算加班費!除次之外,還沒休的補修和特休也記得要換算成薪資跟老闆要。

    三、資遣費:
    算資遣費之前,首先要算的是平均薪資,也就是離職日往前推六個月應領薪資的平均。

    實務上我就曾看過有些老闆會以扣掉員工勞健保自付額以後的實領薪資計算平均薪資,非常的不合理也不合法!

    另外更常發生糾紛的是雇主時常以其他名目,例如伙食津貼、全勤獎金等等扣除後再計算平均薪資,但只要符合「經常性」以及「對價性」(有付出勞力就會有錢)的特性,就應計入工資。

    接著再以年資計算可以領多少資遣費,原則上新制退休金上任後,每滿兩年的年資可以領一個月的平均薪資做為資遣費,以此類推。完整的計算方式是:平均薪資×1/2×【年+(月+日÷30)÷12】,算出來的這個數字(法律上稱之為基數)再乘上平均薪資即可。

    *例如年資是3年6個月又15天的話,平均薪資為30,000元,資遣費的計算就是:30,000元×1/2×【3年+(6個月+15天÷30)÷12】=30,000元× (1又37/48) ≒53,124.9元

    四、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當勞工是非自願離職,也就是被資遣的時候,依法可以請求老闆開立一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裡面也要寫明老闆是用哪一個法定理由來資遣員工。

    勞工朋友們可以再拿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再去申請最多六個月失業津貼,失業津貼的數額則是以資遣前的六個月「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以上所說的是新制退休今上路以後的資遣費計算方式,適用舊制退休金的朋友,其實就是把平均薪資後面的1/2拿掉(其實就是拿比較多)。

    *從看到新聞到出來這則便利貼的時間大約只有一天,如果沒有超強設計師撐著我,我也趕不出來。所以如果有更進一步的問題需要詢問的話,歡迎攜帶相關資料來預約法律諮詢,讓我有機會可以跟您做更進一步的說明喔!
    ---------------------------------------------------------

    *捐獻政治獻金to連郁婷:
    線上捐款:
    https://donate.spgateway.com/yplienlawyer/2018npp
    匯款資訊:
    戶名:107年新竹縣議員擬參選人連郁婷政治獻金專戶
    帳號:164001011329(004臺灣銀行/北大路分行)
    匯款後,請填寫表單,以利製作捐款資訊:https://goo.gl/forms/YoGiPdcfMJoEiqXp1

    *願意當志工者:
    https://www.surveycake.com/s/ZVAM7
    *願意捐贈物資者:
    https://www.surveycake.com/s/g1qnL

    #竹北女漢子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 新制資遣費計算未滿一個月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1-23 16:46:53
    有 1,141 人按讚


    《復興航空對不起誰?》

    復興航空突然宣布停航甚至解散,
    震撼整個社會,
    旅客固然唉唉叫,
    之前旅展剛下訂單的客戶也是焦急不已,
    最受傷的,
    恐怕是一千多名員工丟了工作頓失倚靠~

    面對各界質疑,
    復興航空高層說法是,
    每個月都虧損一兩億的情況下,
    不得不停止營業,甚至解散,
    特別是公司財務狀況,目前還是資產>負債,
    這個時候處理,對員工比較好~

    但是員工、旅客甚至媒體似乎都不買帳,
    有的媒體還下標題:『不肖企業』!

    我認為,
    如果連復興航空這樣,
    公司解散時已經準備好資遣費、勞工退休金提撥的公司,
    都要被稱為不肖企業,
    負責人是黑心負責人的話,
    那我們怎麼看待那些淘空公司資產後一走了之的公司及負責人?

    對!
    你可以說復興航空不守誠信,
    明明要倒了還在旅展賣機票給不知情的顧客,
    你可以說復興航空不負責任,
    臨時宣布停飛,導致一堆旅客無法出國或滯留海外,
    但是在員工這一塊,
    復興航空除了沒有在60天前通報大量解雇事件,
    有行政瑕疵可以罰款之外,
    你很難說他對員工不負責任!

    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能保證能夠永遠經營,
    讓旗下員工做到退休,
    復興航空前三季虧損22億,除以9個月270天,
    幾乎每一天開門就燒掉800萬元,
    我想任何一個老闆都沒辦法撐下去,
    就算是做公益,
    要求老闆一天燒800萬元做公益讓員工有飯吃,
    也超出一般合理範圍,
    以復興航空這樣的虧損程度,
    倒閉是必然,只是時間問題!

    那何時倒閉對員工最有利?
    公司還有錢的時候!
    公司還付得出資遣費的時候!
    雖然復興航空董事長這麼說,大家聽了很刺耳,
    但他講的是事實!

    現在公司資產還大於負債,淨值還有幾十億時解散,
    總比負債大於資產宣告破產來得好!

    至於勞資協商部分,
    目前公司立場是依照勞基法規定辦理,
    勞工訴求則為:
    1.資遣費以年資1年當作1個基數作為計算,另外加50萬作為補償
    2.依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公司應於60日前預告員工,
    因此離職日應為明年1月21日。
    等於是要求一個比法律規定更優惠的條件

    先說第2點,
    基本上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固然有
    60天前將解僱計畫書通知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或人員
    並公告揭示的規定,
    但是這個條文並沒有取代勞基法第16條預告工資規定,
    相關預告工資還是要回歸勞基法規定,
    就是服務滿3年,在30天前預告,
    公司沒有預告直接終止勞動契約的話,就要給予30天預告工資~

    至於第1點的部分,則是在勞基法外多要一點東西,
    這個多要的程度,基本上是比勞基法多很多很多!
    以一個新制員工而言,是資遣費double後再加50萬元!
    如果你月薪6萬,服務8年,新制,
    依照勞基法規定,資遣費你可以拿24萬
    (6萬×0.5×8 = 24萬)
    勞工現在要求的是24萬×2 + 50萬 = 98萬
    是勞動基準法規定的4倍,還有找!

    那我真的不曉得是公司過份?還是員工要求過份?

    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下勞資協商機制使用的情況,
    通常是老闆已經淘空公司並脫產,
    再來跟勞工雙手一攤,說:「公司倒了,我沒錢!」
    然後勞工很錯愕也很弱勢,
    協商不成只能由主管機關出面喬一個"沒魚蝦也好"的方案,
    讓勞工加減拿到一點東西~

    復興航空這個案件,
    則是公司說:「對不起我要解散了!
    不過我有準備好錢,你的資遣費退休金提撥一毛都不會少!」
    然後勞工說:「不夠不夠!
    我還要多一點,資遣費基數比照舊制,再加50萬元!」

    平心而論,復興航空處理勞工部分,算是有誠意的了!
    至少離「不肖企業」,很遠很遠!
    一昧的往公司或負責人身上潑髒水,實在沒必要~
    如果願意負責的下場就是被緊抓不放,多索要東西,還要被潑髒水,
    那每個老闆遇到這種事情就放給他爛,再一走了之好了!
    反正只要公司經營不善倒了,你老闆就是該死,
    至於老闆有沒有誠意有沒有拿錢出來,媒體或鄉民是不管的!

    相關法條:

    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第4條第1項:
    事業單位大量解僱勞工時,應於符合第二條規定情形之日起六十日前,
    將解僱計畫書通知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或人員,並公告揭示。
    但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不受六十日之限制。

    勞動基準法第16條第1項:
    雇主依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
    其預告期間依左列各款之規定:
    一、繼續工作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於十日前預告之。
    二、繼續工作一年以上三年未滿者,於二十日前預告之。
    三、繼續工作三年以上者,於三十日前預告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