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亞建設二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亞建設二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亞建設二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亞建設二林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王惠美,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改造彰化翻轉命運二部曲:在地就業好生活、產業建設新藍圖】 惠美在10月5日提出交通政見『鐵路高架入前瞻、一軸一環雙樞紐』,作為『改造彰化、翻轉命運』的首部曲後,很感謝各界支持與肯定!今天惠美再提出二部曲──『在地就業好生活、產業建設新藍圖』!目的透過有系統的交通網絡建設後,配合鬆綁交流道...

  • 新亞建設二林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0-19 11:06:55
    有 5,971 人按讚


    【改造彰化翻轉命運二部曲:在地就業好生活、產業建設新藍圖】

    惠美在10月5日提出交通政見『鐵路高架入前瞻、一軸一環雙樞紐』,作為『改造彰化、翻轉命運』的首部曲後,很感謝各界支持與肯定!今天惠美再提出二部曲──『在地就業好生活、產業建設新藍圖』!目的透過有系統的交通網絡建設後,配合鬆綁交流道特定區,提升產業投資的有利條件、形成都會及新興產業聚落、更連結觀光廊道增加人潮,建設成為有主體性的台灣第一大縣!

    〔交流道特區未鬆綁,發展停滯落人後〕
    首先,交流道特定區必須鬆綁,彰化境內五個高速公路交流道-和美、快官、彰化、員林及北斗,其鄰近土地的使用需求已不可同日而語,交流道旁的特定農業區,儼然限制了都市及產業的發展。目前除了頂番婆周邊720公頃農業特定區已變更為一般農業區,仍然有9000公頃的農業特定區需要進行通盤檢討,我們不應再像水五金生產聚落一樣,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來解編農地。我認為應以更高瞻遠矚的視野、宏觀的角度,對於農業特定區進行全面性的檢討,以配合都市發展及產業需求。

    縣政府對於都市計劃推動的長期怠惰,導致彰化與台中的發展落差愈來愈大。台中的中港及中清交流道,鄰近土地經過檢討及重劃後,已呈現高密度使用;反觀彰化及員林交流道,在農業特定區的限制下,仍維持農業使用,不只影響彰化市及員林市的發展,更造成周邊鄉鎮發展停滯,縣民再也不能忍受了!

    所以,對於彰化的土地使用、產業問題、工作就業等發展困境,我提出【改造彰化 翻轉命運-二部曲:在地就業好生活、產業建設新藍圖】,並提出以下三點說明:

    第一、土地重劃展願景、蛻變翻轉新都市
    我主張交流道鄰近的農業特定區,除了保留農業發展必須的用地外,應配合在地的產業、經貿、工商、都市、住宅等發展趨勢及需要,進行土地活化及再生,這將對於彰化未來建設及發展將產生重大的影響。為此,首先要有完整的都市建設藍圖,以及產業發展策略,所以我提出:
    (一)和美交流道特定區:建設彰化西北產業聚落廊帶,目前區域產業活動有文傳、運競、傳產,土地使用應變更為「文教」、「體育運動」、「工業」,引進「和美國際賽車運動競技中心」、「世界文化遺產/鹿港」等國際產業。
    (二)彰化及快官交流道特定區:建設彰化東北產業聚落廊帶,目前區域產業活動有經貿、展銷、文傳,土地使用應變更為「商業」、「行政」、「文教」,引進「彰化國際經貿展覽/時尚展銷中心」、「水五金產業聚落園區」等國際產業。
    (三)員林交流道特定區:建設彰化中區產業聚落廊帶,目前產業活動有商業、物流、科技,土地使用應變更為「商業」、「倉儲」、「科技」,引進「國際農產運銷中心/溪湖物流園區」、「國際農技研發中心/二林科技園區」等國際產業。
    (四)北斗交流道特定區:建設彰化南區產業聚落廊帶,目前產業活動有傳產、農卉、新創,土地使用應變更為「農業」、「觀光農場」、「科技」,引進「田中/社頭傳統產業國際聯銷中心」、「國際農業生物科技研發中心」等國際產業。

    第二、一軸一環趕快通、三心三帶好生活
    【改變彰化 翻轉命運-首部曲】我提出一軸一環雙樞紐的大眾交通運輸政策,這是根據人口密度,以及產業聚落的發展所規劃,它的服務範圍涵蓋「三心三帶」地區,三心指的是彰化經貿都心、員林商業都心及田中特區紐心;三帶指的是彰北、彰中及彰南三個產業廊帶。建構一軸一環雙樞紐的大眾運輸路網,連結「三心三帶」地區,將可帶動彰化北中南的區域發展,創造優質的交通、生活以及就業條件。

    第三、在地產業全球化、國際產業七亮點
    彰化產業聚落零散分布,許多是隱身在田間的產業隱形冠軍,更多的是一樣踏實經營的中小企業。我們應當設法讓有實力、有特色的中小企業脫胎換骨,也能成為產業的隱形冠軍、躍上國際舞台。除此之外,我提出結合在地產業利基,引進國際產業七亮點到彰化投資:

    (一)國際流行時尚展銷中心:以彰化市為基地,以上海國際時尚展示中心為標竿,發展高端紡織技術、流行時裝設計新產業,將可引進新的紡織機械工業,產生國際時尚展銷的產業群聚效應,增加機械製造、時裝設計等新的就業機會。
    (二)國際賽車運動競技特區:以和美為基地,交通路網便捷,人潮容易匯集,以新加坡F1方程式國際賽車為標竿,發展國家車輛檢測、汽車零件輪胎產業,將帶動汽車機械工業,國際運動競賽的產業群聚效應,增加汽車產業及運動競技等新的就業機會。
    (三)世界文化遺產觀光特區:以鹿港為基地,以古京都為標竿,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認證,將可帶來文化遺址再生、青創文傳產業的產業效應,增加文創事業、觀光導覽等新的就業機會。
    (四)全球農產運銷物流中心:以溪湖、埔心為基地,新創農產運銷物流中心,將可帶來國際物流產業、鄉鎮農產運銷的產業效應,增加農產運銷、物流人力等新的就業機會。
    (五)亞太農業生技研發中心:以二林為基地,中科四期將可導入生技研發團隊,讓二林成為亞太農業生技的研發重鎮,帶動農業生技研發、新興農作育種的產業效應,增加生技研發、農技發展的就業機會。
    (六)國際海牛文化暨漁人碼頭觀光走廊:以伸港、芳苑、王功為基地以舊金山漁人碼頭為標竿,具有海牛/蚵田的產業基礎、以及王功漁港,將可帶動蚵田養殖產業、觀光漁人碼頭的產業效應,增加養殖、觀光等新的就業機會。
    (七)東亞花卉拍賣中心暨花卉光觀走廊:以田尾、溪州為基地,以荷蘭阿斯米爾花卉市集為標竿,田尾花卉走廊,以及花卉拍賣市集的產業基礎,將可帶來東亞花卉市集、國際花田觀光的產業效應,增加花卉育種、國際拍賣等新的就業機會。

    〔總結:在地就業好生活、產業建設新藍圖〕
    綜上所述,在交通建設的「一軸一環雙樞紐」大眾交通路網,連結「三心三帶」地區後,配合都市發展擘劃「土地重劃展願景、蛻變翻轉新都市」的土地活化,透過「在地產業全球化、國際產業七亮點」的產業政策,將會達成交通、都市、產業三合一的新產業建設新藍圖,讓大家過著「在地就業好生活」、「一生一世美家園」!

  • 新亞建設二林 在 魏明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0-04 16:00:00
    有 575 人按讚

    【彰化飛躍 ‧ 綠能首都】

    現在是彰化縣議會第 18 屆第 8 次定期會的會期,今天上午我也特地前往議會,向議長、副議長及所有議員進行施政報告。

    彰化縣以「綠能文化、智慧彰化」為縣政願景,三年來積極與國內外知名綠能投資商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辦理綠能招商引資,綠能招商成績勇冠全國,招商金額創下破兆元的空前記錄!未來縣府仍將配合中央政策,繼續推動綠能開發與應用,打造彰化縣成為「亞洲綠能智慧中心」。

    日前親子天下雜誌公布「2018 縣市教育力」評比成績,本縣榮獲縣市組(非六都)第 1 名;交通建設方面,縣府積極建構「三橫、三縱、三鐵、三橋」交通路網,均已有重大突破並將陸續完成;在淨化河川、提升優質居住環境方面,彰化市水資源回收中心已於今年竣工並啟用,鹿港福興、和美、二林及員林系統也都按照期程各自進行中;在推廣文化與觀光方面,「花在彰化」、「鹿港慶端陽」、「王功漁火節」等系列活動,都獲得民眾普遍好評,今年還特別規劃「2018 彰化縣馬拉松季」活動,串連縣內 10 月至 12 月期間共九場馬拉松賽事,預估將吸引海內外 5 萬位選手參賽,帶動彰化運動經濟 1.5 億元產值。

    感謝所有議員平時的督促與建議,以及在縣政工作推動上的支持,縣內重大建設正逐一上路中,未來完工後,將會帶來嶄新面貌,引領彰化脫胎換骨;縣府也會繼續秉持全方位為民服務理念,不僅要努力讓彰化縣民過得幸福,更要讓所有鄉親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彰化飛躍 #奠基百年 #風光大縣 #綠能首都

    相關連結:https://www.chcg.gov.tw/ch/03news/01view.asp?bull_id=281644&kind=1

  • 新亞建設二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4-19 19:06:41
    有 86 人按讚


    林全︰台電別成綠電發展瓶頸!!! (04/19/2017 中國時報)

    (呂雪彗/台北報導)國內外廠商熱投離岸風電,申請投資規畫容量逾10GW,較2025年3GW規畫量已供過於求,台電在彰化岸上規畫併接點容量2025年僅4GW,行政院長林全昨要求能源局、台電評估,提前併接點時程且擴大併接容量,儘量滿足國內外廠商需求,林全強調「早做比晚做容易」。

    強調早做比晚做容易

    林揆昨天聽取風電4年計畫,陸域風電將再擴增120MW達800MW,海上離岸風電第一波達520MW,海陸風機4年內可吸引民間投資逾1000億元。國內外廠商提出22案離岸風電投資向能源局備查,14案已遞出環評報告。

    國外開發商以丹麥丹能(Dong Energy)、新加坡商玉山(結合加拿大北方電力)、德國WPD(英華威)等3家為主,國內廠商包括中鋼、亞泥、上緯、台電、福海永傳等5家廠商,澳洲麥格里私募基金則投資上緯。

    扣除兩岸直航航道,國內外業者集中選擇彰濱外海20處離岸風場規畫投資,申請裝置容量約10GW,但台電在彰化二林及彰濱線西區規畫併接點容量合計才4GW,林揆憂心若併接容量未能擴大,等廠商完成投資再規畫,恐來不及。

    加速擴大併接點容量

    「早做比晚做容易」,林揆希望能源局與台電進一步評估,將併接點時程提前至2020年之前,除加速時程,也要擴大併接容量,儘量滿足國內外投資者需求,加把勁把投資環境先佈建好,讓國內外業者安心投資,不要成為未來綠電發展瓶頸。

    台電指出,太陽光電2025年有20GW,離岸及陸域風電有4.2GW,再生能源供電十分不穩定,電網調度有臨界點,要維持電網穩定度,需投入電壓頻率一致設備投資,讓調度系統穩定,台電及國家型能源計畫正作系統分析中,台電高層允諾會儘量配合政策,但彰化併接點電網容量能擴大多少,有待深入盤點評估。

    此外,陸域風電2020年前將新增120MW約裝置50支風機,林揆盼能源局評估,將台電2021年在澎湖投資陸域風電時程提前1年,讓風電4年計畫總裝置容量擴大。

    林揆並關切海上變電站建設,官員說,海上變電站由開發商自行興建,而台電負責規畫海底電纜共同廊道,業者透過海纜將電力輸送至岸上與台電電網併聯。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419000390-26010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