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言文與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言文與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言文與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言文與意思產品中有10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法曆:法律歷史上的今天(7-12月)」介紹 訪問編輯:鄭莛 內容簡介: 臺灣法律的前世今生, 臺灣人民走過的歷史痕跡, 每一條法律、每一個案件、每一樁事件, 都緊扣著臺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 生在民主時代的我們, 能夠暢所欲言、享受著那自由的氣息──...

文言文與意思 在 佬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3:53:16

自以為睇漫畫不算少,但老實說,未睇《千年一問》之前,真的不識鄭問。當晚睇完後,立即找了他在日本的成名作《東周英雄傳》來看,哈哈,得三本,本以為一晚讀得完,怎料卻越睇越慢,讀了大半晚,才完成一本。 鄭問喜歡歷史題材,在台灣還未成名時連載的《刺客列傳》,就是根據《史記》剌客列傳的內容而寫的。《東周英雄...

文言文與意思 在 雙橡教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9:14:32

上次小編介紹「怎麼報告,大家才會想聽?」時,發現有許多同學除了擔心報告不夠吸引人以外,也常常擔心簡報內容不夠豐富。隨著新課綱的發展,探索實作、報告撰寫、成果發表的次數增加,你真的知道怎麼好好表達你的學習成果嗎?⁣ 別擔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特地整理了關於簡報表達能力的三大步驟,讓你在發表時能夠更輕鬆上...

文言文與意思 在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1:21:36

| 我怎麼讀國文和英文?💡| 國文(複習講義、老師自編講義、刷題) 以下7點是會考會考的!(後面沒有補充的就代表多看多背、平時累積) 1.國字注音 2.成語 3.修辭、實虛詞、詞性、句型、語氣 4.課文(基本中的基本!)| 看複習講義中的文意分析 5.語文常識、國學常識(例:標點符號、文字的演變和構...

  • 文言文與意思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3 15:08:17
    有 161 人按讚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 文言文與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2 17:01:34
    有 102 人按讚

    自以為睇漫畫不算少,但老實說,未睇《千年一問》之前,真的不識鄭問。當晚睇完後,立即找了他在日本的成名作《東周英雄傳》來看,哈哈,得三本,本以為一晚讀得完,怎料卻越睇越慢,讀了大半晚,才完成一本。

    鄭問喜歡歷史題材,在台灣還未成名時連載的《刺客列傳》,就是根據《史記》剌客列傳的內容而寫的。《東周英雄傳》,一樣是以春秋戰國時代為背景。據聞他在生前,還在籌備以《清明上河圖》為題的漫畫,可惜已無緣讀到。

    看《千年一問》就知道,《東周英雄傳》是以毛筆作畫的,所以每一格都像畫作一樣,表現的力度、神緒、魄力,雷霆萬鈞,讀起來似看畫多過看漫畫。在情節進動及分鏡上,亦較為跳脫,如果要簡單比喻,有點像文言文,又或者像詩一樣。

    故事之間多留白,由讀者自行想像詮釋。這種手法,大眾一時未必接受得了。平時睇漫畫之所以快,是因為一般專業漫畫家,都會在分鏡連接下功夫,一格接一格,過程中往往不必太多思考。但睇鄭問的漫畫,要慢慢咀嚼角色的心理、情節之間的衝突,有時甚至要睇返轉頭,才能搞清中間發了甚麼事。

    大槪也是這個原因,導致鄭問的作品,好像有點叫好不叫座的感覺。在時代裏走得太前,難免會覺得孤獨,鄭問的問,是無語問蒼天的問。但時間總有一天會還你一個公道,也許鄭問也想不到,當年的留白,反而令作品歷久猶新,也啟發了一代漫畫家。

    所以在紀錄片中,中港台日各個大師級人馬,無不對鄭問讚不絕口,而片名也像那些「千年一遇美少女」一樣,叫《千年一問》,意思是千年才能出一個鄭問。而自稱「鄭問學生」的陳某,則有個平實但很中肯的評語:「鄭問先生是一個給漫畫家看的漫畫家。」

    佬編不是漫畫家,雖然強烈考慮要收返幾套鄭問作品收藏,但與鄭問先生最有共鳴的,還是他在《時報周刊》初次連載漫畫時的一件趣事。

    據聞當時的稿費,是一格格計算的,所以鄭問初次連載的《戰士黑豹》,分格特別的多,有時一頁會分到廿幾格,稿費冠絕全書。利申一下,佬訊的稿費通常都有字數下限,如果有時覺得我們長氣,一定唔關稿費事,好似係。

    F.

  • 文言文與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21:33:36
    有 138 人按讚

    疫情逐漸解封,原本空白的日子幾乎是一夕間填得飽滿,這本《在診療室遇見老子》就是在這樣的夾縫裡,一點一點慢慢看的──但也正是這樣的節奏,最適合入口這樣的作品。
     
    嚴格來說,這本書是日本精神科醫師在「超譯老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文化混血,是作者在執業時發現,原本他都是像一般的精神科醫師一樣諮詢、開藥治療,但有一次向患者提到自己喜愛的老子的箴言時,患者竟然哭了出來,覺得獲得很大的支持與理解。
     
    後來又遇到幾次這樣的經驗,有些患者在聽了老子的思想之後,心情輕鬆不少,症狀也大幅緩解。作者才開始反思,心理治療本是西方文明產物,使用大量的西方思想,可能有時候並不適合東方人。因此多次經驗下來,他開始希望能將這樣的想法普及,讓老子的思想進入東方的心理治療世界。
     
    ***
     
    而我在收到這本書時,確實也覺得它跟一般心理書籍很不一樣。它有一種悠緩閒散的特質,每一篇都不長,但都很好領悟,也把原本艱澀的文言文,轉譯為現代人好懂的白話,甚至幫篇名取了一章章可愛的名字:
     
    「幫助你控制焦慮的湯匙練習」
    「感到絕望時,試試鹽味飯糰思考」
    「不願放手時,試試草帽思考」
     
    我個人特別喜歡的是這一章「鹽味飯糰思考」(絕對不是因為早上剛吃了飯糰的關係):

    ======
    一代經營之神,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有個知名的故事:在面試時,他會問受試者一個問題:「至今為止的人生,你是幸運還是不幸的?」
     
    他會錄取回答「幸運」的人,不錄取「不幸」的人。
     
    當然,「幸運」和「不幸」的事實本身並不重要,說到底,松下幸之助先生只是想要知道對方「是抱持著何種感受生活至今」。
    ======
     
    松下幸之助的想法是,認為自己幸運的人,往往比較謙虛、努力,也不忘感謝他人,因為這樣的人,有能力感受到日常中的「微小幸福」。
     
    這就是作者提到的「鹽味飯糰」思考。
     
    老子的原文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一個人知足、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就不會有後面的失敗和危險。
     
    而所謂的「鹽味飯糰」,在日本就是用白米和鹽水,沒加任何料的簡單食物。然而若是用心品嘗,卻可以在其中咀嚼到白米的甜香,以及鹽味的反襯,這不正是一種「知足」的練習嗎?
     
    ***
     
    我在讀這篇的時候,正好遇上家裡換屋的事。原本就像在粉絲團寫的,明明是老天保佑,福星罩頂的事,也一舉解決了原本租約到期,不知道下次該落腳何處的懸宕,家人都很開心。但這種振奮才沒維持多久,就聽到家人每天照三餐煩躁抱怨,哎呀裝潢時間要這麼久,這樣什麼時候才能搬進去。哎呀我不喜歡這個風格,哎呀我不想約那個時間,哎呀你覺得這樣是不是比較好…
     
    絮絮叨叨的聲音在我耳邊環繞,我突然想問一句:幾天前對你來說是幸運的事,現在還在嗎?
    如果還在,那為什麼你跟事情發生以前一樣不開心呢?
     
    或許我們都曾經這樣,在遇到已經「很好了」的事,都會高興一下子。但沒兩三天又抓住不足的地方,跟之前一樣用力煩惱著。
     
    煩惱不斷更新,痛苦卻一成不變。
     
    這時候讀到「鹽味飯糰思考」,我腦中浮起了早上咀嚼飯糰時,還沒吃到陷料,但牙齒咬著米香,耐心咀嚼二十下的滋味,很甜,非常幸福。
     
    或許我們都可以在覺得自己不幸福的時候,把「鹽味飯糰」思考從口袋裡拿出來,好好咀嚼幾口,重新意識到自己已經獲得足夠──當下需要的不是更多、更豐沛的餡料,而是重新感謝自己「幸運」的餘裕。 
     
    ***贈書時間***
       
    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所以這本《在診療室遇見老子》,我可以送給大家抽獎:)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贈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留言自己想看的理由,例如:
     
    「我想看《在診療室遇見老子》,想看看精神科醫師怎麼分享老子的智慧。」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8/23(一)抽出一位幸運讀者,請出版社寄送這本《在診療室遇見老子》給他哦!

  • 文言文與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0:45:11

    本集主題:「臺灣法曆:法律歷史上的今天(7-12月)」介紹
           
    訪問編輯:鄭莛
      
    內容簡介:
    臺灣法律的前世今生,
    臺灣人民走過的歷史痕跡,
    每一條法律、每一個案件、每一樁事件,
    都緊扣著臺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
      
      生在民主時代的我們,
      能夠暢所欲言、享受著那自由的氣息──
      是否曾在那一瞬,
      思考著,現今臺灣的樣貌,是如何形塑而成的呢?
      若有機會回到過去的歷史現場,
      再面對關鍵選擇的當下,我們又該如何做下決定?
      
      從戒嚴時代,到民主生活,
      每一頁法曆都是影響這塊土地和人民的關鍵!
      
      ‧你知道過去有一部箝制臺灣人民喉舌的法律──《懲治叛亂條例》也不過是在1992年才廢除的嗎?
      ‧你知道過去如果你居無定所、遊手好閒,就有可能被判定為「流氓」嗎?
      ‧你知道畢生為女權奮鬥的彭婉如,至今仍未找到殺害她的兇手嗎?
      
      每天一個法律歷史上的故事,
      聚焦臺灣法治的演變經過,
      讓我們從返那些關鍵的歷史現場,
      透過歷史上的法律故事,在民主的現代反思與回顧,
      讓我們對臺灣這塊寶島有更完整的了解!
        
      〔那些,用生命在拚自由的年代〕
      ・為了剷除共產黨基地「鹿窟村」村民陪葬!?
      ・他們在世界人權日,侵害我的人權!
      
      〔歷史的傷痛可能過去,但不該被遺忘〕
      ・有怪獸帶著怪手,來強拆我的家!?
      ・我剪短我的髮,卻剪不斷權威
      ・家住炸彈旁,我卻不知道?
      
      〔民主時代的反思〕
      ・《自由中國》的雷震,竟然在「自由中國」被逮補!
      ・十月十日,江國慶日
      ・你看過法官經營色情行業嗎?
         
    作者簡介:法律白話文運動
      由一群致力於散播法治種子的法律人成立的新媒體。對一般人而言,本該為人民服務的法律,因為內容有如文言文難懂,反而離人民越來越遠。於是,我們想透過網路與科技,發揮新媒體的各種想像,提供值得信賴的知識。我們相信,法律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它搭起一座理性的橋樑,用共存與共榮連結立場衝突的人們,而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帶領讀者走上這座橋樑,思考議題、關懷彼此,和我們一起塑造屬於台灣的法律文化。
      
      
    作者粉絲頁: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文言文與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27 20:00:16

    本集主題:「臺灣法曆:法律歷史上的今天(1-6月)」介紹
           
    訪問作者:劉珞亦、廖伯威
      
    內容簡介:
    臺灣法律的前世今生,
    臺灣人民走過的歷史痕跡,
    每一條法律、每一個案件、每一樁事件,
    都緊扣著臺灣人民的生命與生活。
      
    時間無情地前行,
    毫無關聯的事件,偶然交疊於「同一天」,
    我們得以回首「過去」,更透徹地看清「現在」,
    並嘗試掌握「未來」。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歷史上的今天,
      臺灣發生過怎樣的法律事件,改變你我、撼動過去、創造未來?
      歷史讓我們反省,法律引我們前瞻,
      翻開法曆懂法律,
      讓我們穿越歷史、重返法律現場。
      最正港也最真情的台灣法律故事!
      
      從戒嚴時代,到民主生活,
      每一頁法曆都是影響這塊土地和人民的關鍵!
      
      ◎國家機器,似乎動得很厲害
      ‧選不贏,就不讓你選!你知道臺北市長的「直選」曾經被取消嗎?
      ‧我只是在路上散個步,為什麼就被警察攔下來?
      ‧我想要罷免總統,到底有多難?
      
      ◎啊!自由,真香~
      ‧為什麼軍警可以隨便闖入大學抓人?
      ‧為了要爭取言論自由而犧牲生命
      ‧臺灣是詐騙天堂?抓到詐騙犯還天釋放?
      
      ◎政權、國家、自由和那些鬥爭
      ‧當一個軍人,被國家殺死!
      ‧為什麼只有小學畢業的人不能參選呢?
      ‧我想罷工,隨時就能罷工嗎?
      
    作者簡介:法律白話文運動
      由一群致力於散播法治種子的法律人成立的新媒體。對一般人而言,本該為人民服務的法律,因為內容有如文言文難懂,反而離人民越來越遠。於是,我們想透過網路與科技,發揮新媒體的各種想像,提供值得信賴的知識。我們相信,法律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它搭起一座理性的橋樑,用共存與共榮連結立場衝突的人們,而法律白話文運動希望帶領讀者走上這座橋樑,思考議題、關懷彼此,和我們一起塑造屬於台灣的法律文化。
      
      網站:plainlaw.me
      Instagram:plainlaw.me
      
      
    作者粉絲頁: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文言文與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01 21:00:13

    本集主題:「寫作課:從閱讀經典寓言出發,打造五大關鍵寫作力」介紹
           
    訪問:高詩佳 作者
       王文仁 教授
       
    內容簡介:
      50堂寫作課,閱讀x分析x方法=寫作力!
      
      文言文故事「怎麼讀」?名家寫作技巧「怎麼學」?
      人物 × 創意構思 × 敘述 × 修辭 × 描寫
      5大關鍵、50堂寫作課
      幫助自己打造最實用、最精采的寫作力!
      
      你是否看到文言文就退避三舍?
      看到一篇好的故事,卻無法具體說出好在哪裡?
      坊間解構名家技巧的書籍,是不是讀起來頭頭是道,實作起來卻沒有方向?
      
      本書收錄50篇經典寓言,不僅故事有趣,更透過詩佳老師深入淺出,直剖重點的分析,讓你輕鬆掌握學習要點!按表操課練習50篇實作改寫,讓你寫作力從此大增,不再害怕作文課!一本適合國高中、升大學、國考作文、故事創作者,囊括所有寫作要訣的書籍!
      
      現今入學測驗的寫作題趨向從「生活經驗」中擷取,注重「想像力」、「創意」及寫作技巧,是寫作拿高分的關鍵。另外,當前職場上寫作力的應用與需求,關鍵也在精采的說出好故事,藉由有趣、深刻的方式,帶動啟發與思考!
      
      本書剖析50篇經典寓言故事,深入淺出提出寫作新觀點,帶領讀者以小觀大、見微知著,有效提高作文技巧和閱讀素養!整理5大寫作關鍵:「人物塑造」、「創意構思」、「敘事技巧」、「寫作技法」、「描寫方法」,讓你掌握要領、直指要點,教你如何「內化閱讀經驗,累積寫作實力!」一部精進寫作技巧、作文考試的優良著作。
      
      清楚區分四大區塊,輕鬆掌握學習脈絡及重點!
      ◎經典寓言──透過對寓言故事的導讀和剖析,找出寫作時最常遇到的困擾與瓶頸。
      ◎寫作新思路──步驟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step by step解構名家技巧。
      ◎故事新編──重整學習成果,新編短文範例,增進寫作技巧從「改寫」開始。
      ◎經典原文──「古今對照」經典古文與創作改寫,達到輕鬆讀故事、快樂學寫作的目標。
              
    作者介紹:高詩佳
    |學經歷|
      東吳中文研究所碩士。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作品在兩岸深受歡迎。國語日報社《中學生報》「讀寓言,學寫作」專欄、《未來少年》「高詩佳創意作文」專欄、《幼獅文藝》「學測作文輕鬆學」專欄執筆。中文閱讀與寫作、繪本故事專業講師。曾獲邀至台北詩歌節、台大電機所、清華大學、東吳大學師培中心、東海大學、台北市立圖書館、台中國文科輔導團、《幼獅文藝》寫作班、《聯合報》作文教室、「張曼娟小學堂」等上百所學校團體演講、授課及師資培訓。
      
    |獲獎|
      著作《圖說:新古文觀止的故事──從閱讀出發、必讀的經典》,獲文化部「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評選推介活動」之「人文及社會類」獎。
      
    |著作|
      《讓學生不想下課的作文課》、《小學生寫作文從這裡開始》、《會考作文拿高分,看這本就對了!》、《滿分作文──學測、指考、統測,一本搞定!》、《新古文觀止的故事(古今對照版)》、《文言文閱讀素養:從寓言故事開始(古今對照版)》、《文言文閱讀素養:新看古典小說的故事(古今對照版)》、《圖說:新古典小說的故事》、《圖解:我的第一本作文書》、《漢字學堂:地球與萬物的故事》、《向課本作家學習寫作:用超強心智圖解析作文》等二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