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言文常見詞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言文常見詞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言文常見詞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言文常見詞彙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Fish睬政治}孫博萮,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補充By 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 【好文分享】 大家知道舊金山和約裡,日本放棄的 title、right 跟 claim 在法律上究竟代表甚麼意思嗎? 獨立這邊請這邊文章做了很詳盡的說明。 在這裡要補充的一點就是:概念上,title、right 跟 claim 之間具有...

文言文常見詞彙 在 DSE英文|港大英文系+翻譯系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3 11:11:42

#大學唔係呢回事🌋 JS6054 #HKU #中文 🐸Q: 中文係讀咩㗎?要讀中文呢個語言定係歷史文化嗰啲? 🍅: 我地主要讀文學同語言。文學方面分古典同埋現代,從四書五經到四大名著,再到五四、當代。仲有華文文學同華語電影等專題。至於文學呢,就係以文本研究為重,通常以作家為起點。每一份作品本身都係...

文言文常見詞彙 在 rocki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8 05:01:33

好啦 我的中文參考書🤤 [懶人包係最下面!!] 偷偷放兩兄弟上黎🤤 因為我得幾本所以唯有詳細小小啦 👺: 以下只係本人意見 係主觀嘅 評價亦未必為準 只供參考不宜盡信 - 1. 邁向5**中文寫作之路 入面有50篇文 題目大部分係出自CE同DSE嘅題目 每篇文都有段落分析 注意嘅位 同埋high...

文言文常見詞彙 在 徐永豪|HKU中文學士碩士|DSE中文補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20:28:23

原來還有不足兩個星期,第一班的中四、五精讀班就正式開始了,十分期待與2016Dse TsuiTsuians見面,因為我知道只要你出現在我的課堂上,我們就會在未來的一年並肩作戰,在2016Dse中一鳴驚人。借用2015閱讀篇章的一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如果我在中四時沒有決定要成為一個...

  • 文言文常見詞彙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9-13 21:41:32
    有 13 人按讚


    補充By 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

    【好文分享】
     
    大家知道舊金山和約裡,日本放棄的 title、right 跟 claim 在法律上究竟代表甚麼意思嗎?
     
    獨立這邊請這邊文章做了很詳盡的說明。
     
    在這裡要補充的一點就是:概念上,title、right 跟 claim 之間具有一個金字塔的關係:title 是 right 的基礎,right 則是 claim 的基礎。沒有 title 就沒不會有 right,沒有 right 就不能提出 claim。
     
    舉例來說:
    你透過買賣的方式買到一塊土地的所有權 (title),因為你有所有權,所以具有自由使用這塊土地的權利 (right),如果有鄰居在你的土地上蓋違建,你就能以鄰居的行為妨礙到你對自己擁有 (title) 的土地自由使用該土地的權利 (right) 為由,向法院提出拆除鄰居違建的主張 (claim)。
     
    所以,日本在舊金山和約裡放棄對台澎的 title、right 及 claim 是非常精確而完整地放棄了它對台澎所具有的主權 (title),相關一切權利 (right) 及一切主張 (claim)。所以,日本已經完全失去台澎的領土主權,即使在舊金山和約裡並沒有寫出 sovereignty 這個字。

    https://www.facebook.com/rotpnetwork/posts/1457903600969358

    透過華語/中文來認識國際法,很容易產生隔閡,就拿66年前的昨天簽署的舊金山和約第2條b項舉例好了,裡面直言日本放棄了對於台灣和澎湖的「 right, title and claim」。但是,這三個東西是什麼啊?
     
    甚至有些日屬的主張,會說你看,用的怎麼不是sovereignty(通常譯為「主權」),所以日本根本沒有放棄台灣的主權嘛。
     
    不過如果你去看國際法律文件的原文,特別是提到領土取得(acquisition of territories)爭端的案子裡,一般使用的,就是「title」這個字。上面那三個日本說要放棄的東西,就中文裡常見的文字來看,意思就是「我放棄台灣和澎湖的領土主權、以此主權所生的權利,還有對於台灣和澎湖的領土主張。」
     
    進一步釐清,主權到底是啥啊?
     
    在國際法的領域,你很難去描述主權(sovereignty)這個字的明確定義,一些權威論著也挑明了,跟這個字相連的意思有一狗票,也因此它通常被使用在政治語言,而不會用在法律文件上。
     
    如果硬要從國際法的角度看,這個字描述的是國家(State)已經確定成立之後的狀態,也就是說,獨立自主、各項事務的運作不受其他國家影響(有特殊例外情形),並且,得到了國際法的保護:其他國家也不能去插手你的內政。
     
    講的更簡單一點,就是獨立自主,就是你常聽台灣政治人物喊的「主權獨立」。
     
    比較細膩的讀者可能已經覺得怪怪了,這個詞怎麼同時被拿來討論「取得領土」還有「獨立自主狀態的描述」啊?很簡單,因為本來在國際法本來就不是這樣用的,如果是要討論領土取得的問題,使用的字就是「title」,或者把前面講的「claim或right」連在一起說明,視文件內容要精確地描述什麼事而定。有時候,教科書裡會用「territorial sovereignty」來說明「領土主權」這個概念。
     
    至於要說明「獨立自主的狀態」,通常會直接用「independence/independent」,並且進一步分成法律上(formal/de jure)的獨立和事實上(de facto)的獨立,要在國家地位無可挑剔,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有些觀點裡,會把前面提到的sovereign/sovereignty拿來互換,不過,你已經知道了,一方面這組詞彙並不精確,也沒辦法拿來說明並描述「前國家狀態」,也就是還沒有成為國家的、奮鬥中的政治實體。
     
    摘要起來大概是這樣:
     
    1. title of territory,你可以直接理解成領土主權
    2. right and claim,基於擁有/控制領土所生的權利和對領土的主張
    3. sovereign/sovereignty,國家獨立自主不受他國干預、受國際法保護不被它國干預的狀態,政治意義大於法律意義,限定於描述國家
    4. territorial sovereignty,同1,領土主權
    5. independent/independence,獨立自主,可用於描述國家和非國家,國家成立要素之一
     
    台灣的政治風貌,大概從解嚴前後,對於台灣法律地位的描述就開始亂七八糟,除了中文世界裡對於主權一詞的隨意之外,更是因為這種模糊,被政治人物拿來在國家地位的主張和政策上利用。不只如此,它們除了混淆上述的概念之外,還加上了一個「國民主權」,這同樣是在國際公法上不具有法律地位的東西,你可能要相當謹慎的使用在學術或者司法實務上的場域。
     
    如果你讀過我們的置頂文,可能已經知道中文對於「國家」一詞的模糊和混淆,跟這篇提到的觀念放在一起看,你就會知道台灣的政治人物或者說政客,對於台灣的地位這個議題是如何的模糊化和策略化。「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句話你要翻譯成英文,可以充滿無限的政治詮釋空間,也就是對內喊爽、在外人看起來有講跟沒講一樣的意思(知道為什麼全世界都認為台灣該主張的還沒主張了嗎?)。
     
    跟時事拉在一起,你也可以知道,即便是白話文,都已經不精確到這種不可思議的程度了,科普專頁「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就表示:文言文如此不精確、千萬不要拿來學科學。在法律也一樣,中文的不精確在白話文裡已經是嚴重的問題,在內國法、國際法的領域皆然,拜託不要把文言文那一套拿來講法律。

  • 文言文常見詞彙 在 駱克刑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5-16 17:57:09
    有 42 人按讚


    【司法黑話?「矧」、「惟」、「復」、「次」、「伊」、「渠」是什麼意思?】🤔

    【簡要版】
    1、非白話用語可說是法律業行內人的 #黑話、#切口,駱克考試也會用👍。
    2、「矧」、「惟」、「復」、「次」、「伊」、「渠」是什麼意思?
    (1)「#矧」:「#況且」之意,用在 #加強語氣 時。
    (2)「#惟」:「#但是」之意,用在 #語氣轉折 時。
    (3)「#復」、「#次」:類似一二三四的功能,主要用在分點。
    (4)「#伊」、「#渠」:#指示代名詞 的功能。

    --------------------
    【詳細版】
    1、非白話用語是法律業的黑話、切口:
    法院裁判書用語既不是白話文、也不是文言文,#駱克 也不知道是什麼文體,有點類似清末民初文言白話夾雜的文體,司法工作者使用的書狀(法院裁判書、檢察官(不)起訴書等、律師辯護狀等)也幾乎都使用這種文體,雖然對於非法律人而言覺得這些用詞很艱澀,但是這些用語其實可以算是這行的黑話、切口。駱克考試答題時,也有使用這些用語,相信改題者一看就知道是行內人(不過不要本末倒置,答題內容正確才是正解,用語只是點綴而已)。

    2、「矧」、「惟」、「復」、「次」、「伊」、「渠」是什麼意思?
    新聞中提到的「矧」、「惟」、「復」、「次」、「伊」、「渠」等詞彙,裁判書中確實很常用到,除了「矧」以外,「惟」、「復」、「次」、「伊」幾乎是每則裁判都會看到的用語,簡單說明意思:

    (1)「#矧」:「#況且」之意,用在加強語氣使用,常見於法院駁斥被告辯詞時,先用A理由駁斥,之後又說「矧(況且)」依據B理由,被告辯詞還是不可採。

    (2)「#惟」:「#但是」之意,用在語氣轉折時使用,常見於法院先引一段被告或證人說詞,接著說「惟(但是)」依據C證據、D理由,被告、證人的供述不可採,簡單來說,看到「惟」,就知道後續是要打臉人家的。

    (3)「#復」、「#次」:古早時裁判書是不 #分段落 的(現在的最高法院判決也整篇落落長卻不分段落),因此「復」、「次」的功能跟一二三四類似,主要用於分點。

    (4)「#伊」、「#渠」:#指示代名詞 的功能,主要用於引用被告供述、證人證述時,被告、證人表示是自己的意思。例如:上訴人所辯:伊未與陳○○共同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予林○○,扣案甲基安非他命並非伊寄送,陳○○所述不實云云。此段話是指上訴人辯稱說:「伊(指上訴人自己)」沒有跟陳○○共同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予林○○,扣案的甲基安非他命並非「伊(指上訴人)」寄送,陳○○所說的不實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