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山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山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山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山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390的網紅耿葳 The We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山區一座被需要,卻被消失的橋樑】 木柵路四段連接木新路一直是我們文山區的主要幹道,連貫木柵主要人口密集區及文山行政中心,同時更相通本區汽車最常走的信義快速道路及機車族最常走的和平東路四段。有住木柵的人都知道,此路段路寬很窄,尖峰時刻必定擠得水泄不通,尤其是通往政大一帶住宅區的萬壽橋交叉口處...

  • 文山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 在 耿葳 The We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08 19:48:26
    有 113 人按讚


    【文山區一座被需要,卻被消失的橋樑】

    木柵路四段連接木新路一直是我們文山區的主要幹道,連貫木柵主要人口密集區及文山行政中心,同時更相通本區汽車最常走的信義快速道路及機車族最常走的和平東路四段。有住木柵的人都知道,此路段路寬很窄,尖峰時刻必定擠得水泄不通,尤其是通往政大一帶住宅區的萬壽橋交叉口處,更是讓汽機車寸步難行。因此,為了紓解車潮,一直以來地方都有開闢新設橋樑的需求聲音出現。

    但我們檢視橫跨景美溪的橋樑設置點,明顯在萬壽橋到新光路2段尾有很大距離都沒有橋樑可以通過以扮演車輛分流功能。目前只依靠萬壽橋的結果,不僅讓住該區民眾時常需要繞道而行,更造成和平東路四段及萬芳交流道下來的車輛回堵在木柵路四段上,成為我們文山區最急需要解決的路線之一。

    最重要的是,今年捷運南環段已正式通過,預計年底即要發包細部計劃設計,捷運局規劃的「文山行政中心站」位置就在木柵路(萬壽橋)連接木新路(道南橋)之間,已可預見到時對原本已經壅塞不堪的幹道將會帶來更大的衝擊,讓木柵一代陷入交通黑暗期。

    所以我們團隊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該怎麼去解決現在已經存在的交通堵塞問題,以及不久將來南環施工的交通黑暗期。

    從台北地理資訊E點通上就可以看到,在和平東路四段尾(萬壽橋與信義快速道路中間)有一座計劃道路橋樑,在民國65年文山區都市計畫中就已經規劃設置,或許40多年前沒有興建之必要,但住宅人口越來越密集的今天,從文湖線捷運開通,貓纜營運,信義快速道路開通,文山行政中心遷移,政大一帶住宅區膨脹,甚至都多出了一個里,未來更不排除有可能會再增加一里的情形下,這座計畫橋樑也早應該興建完成。但,經過本研究室發現,去年年底的文山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竟然要直接將計畫橋樑變更回水源地,同時更找不到市府有任何其他替代方案來解決長年的交通壅塞問題。

    本席調閱106年6月29日都發局召開「景美溪畔老舊聚落再生計劃-橋樑設置位址及可行性研商會議」紀錄中,發現交通局對於興築開闢此座橋樑是採欣然接受的態度,但新工處卻表示橋面上方至少提供4.6公尺之淨高,但因為現況已興築堤防堤頂及捷運高架段軌道,已無足夠空間。問題來了,民國65年計劃道路橋樑已經規劃在此,木柵捷運線民國77年才開始蓋,85年才開始營運,捷運局根本是鳩佔鵲巢,竟然在原計劃橋樑處蓋了軌道橋墩,導致反而不能蓋連局長都認為該區域很需要的跨橋!本席更發現,在106年會議結論中就有請交通局在一個月內協助就地區交通系統說明橋樑現址及遷址至他處之發展效益,在我們調閱資料後發現過去到現在根本沒有進行相關評估,同時更索資木柵路四段、木新路一段的服務水準,也沒有任何交通需求評估。換句話說,台北市政府根本漠視我們文山區,當作邊陲地帶放任不管。

    在昨日交通部門質詢過程中,各局處首長互推問題,認為交通確實是此區重大議題,卻沒有一個人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案。交通問題已經困擾在地區民數十年,今年年底南環段細部計畫將發包,文山區通盤檢討也已進入都審,若再不提前規劃,未來交通問題將會更嚴重。因此本席強力要求交通局局長、捷運局局長、都發局及新工處儘速研擬補償方案,還我們文山木柵區居民優質的交通服務品質。

  • 文山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10 18:13:33
    有 405 人按讚


    臺北市全面重啟公劃都市更新地區 預計於8月中起辦理公開展覽及說明會

    今(10)下午本府召開「臺北市公劃都市更新地區啟動公開展覽及說明會」記者會,本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劉玉山委員、本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陳春銅名譽理事長以及本市建築師公會代表于淑婷常務理事,本府都發局林洲民局長、都更處方定安處長、都委會劉秀玲執行秘書、捷運局王偉主任秘書、產發局吳欣珮副局長、社會局易君強專門委員、交通局陳榮明副局長、教育局洪哲義副局長、勞動局劉家鴻主任秘書也都一同出席,共同宣布本市公劃都更地區將全面重啟。

    本府自2016年啟動公辦都更元年以來,即全方位改善都更行政流程,加速推動都市更新,積極推動都市更新興革及創新作業,包括168專案、公私協力改革都更效能、30+N行動方案、都更條例修法建議等。除大幅縮短審議時程外,並使容積獎勵項目及計算更加明確化,推動至今已有顯著成效。今年度更將過去20年都市更新推動的經驗轉化為4年的沉澱與創新,藉此讓臺北市都市更新推動有全面性可推動的機制,從單點式的『公辦都更』推進至區塊整合的『公劃都更』。也預計經由今年『公劃都更』都市計畫程序的完成之後,讓台北市的『民辦都更』大幅全面啟動,而在今天記者說明會之後,即將於下星期一(8/13)正式都市計畫公開展覽的【公劃都更計畫】其覆蓋面積擴及到台北市12行政區,總計約有627.54公頃的土地,並預計有將近21萬6,000戶的台北市住戶,因為被重新劃入為本次即將頒布的『台北市公劃都更地區』,將獲得有新增的都更建築容積獎勵項目,促使驅動台北市全面民辦都更的契機。

    回顧臺北市政府曾經於2000年、2002年公告劃定有281處更新地區,總面積約535.98公頃。而截至今(2018)年7月,已劃定公劃都更地區範圍內事業計畫報核率僅有18.41%,已完工或施工中之比例僅有6.18%。這個曾經發布過的公劃都更計畫,已歷經18年來未再經過通盤檢討作業,且都更的時程獎勵也早已失效。這也就是說,臺北市過去20年雖將臺北市部分環境窳陋、機能不足地區,經由都市計畫程序而公劃為都更地區,但是這計畫仍缺少配套措施,未能達到積極帶動民間推動都更之效。因此,市府為積極提升都更動能,實有必要因應現況情形及未來挑戰重新檢討公劃更新地區,提高都更誘因,並引動民辦都更的全幅啟動。

    本次全市性更新地區總檢討係配合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及TOD戰略推動,檢討、整併零散之公劃更新地區,並重行劃定。全面以5項更新目標與類型,包括國際競爭產業機能、捷運TOD再結構、地區公共機能調節、地區整備與住居環境更新、災害應變韌性城市等五項更新目標與更新類型引導下,結合創新容積獎勵機制及公益性服務設施調節,配合更新計畫擬定引導都市發展,並活絡民間更新推動。本次全面重行檢討後所劃設的85處更新地區,依其地區發展特性,針對土地利用計畫構想、公私土地地權分析盤點、指認優先開闢公設及公益回饋項目、細部計畫道路整併構想、地區環境改善軟性策略及防救災空間構想等項目擬定更新計畫。藉以銜接都市計畫,並擬定因地制宜的更新計畫調節地區發展,並歸納6個重點實施方針:1.恢復時程獎勵10%,提高民間都更誘因;2.增訂都市機能獎勵容積評定標準(△F5-7),提高民間都更誘因;3.容積獎勵核算予以行政審查化;4.每年度公告個更新區所需公益設施需求,以供實施者申請公益設施獎勵參考依據;5.鼓勵更新地區申請接受容積移轉優先順序;6.劃定更新地區,不指定更新單元等。

    另外,本次公劃更新地區還有一件最重要的就是依據這些公劃地區的範圍,由政府及民間協力擬定更全面性且具引導性的更新地區計畫,例如本府目前已積極推動且已擬定地區更新計畫的大同區蘭州斯文里整宅地區與中正區南機場整宅地區,以及本府刻研擬並即將發布的文山區安康平宅地區更新計畫,就是依據具全面性以及前瞻性的更新地區計畫內容來做實質性的推動,因此也呼籲各學界以及業界專業者一起共同來合作發揮動能,協助研擬更多的更新地區計畫,以帶動北市全面性的都市再生效應。

    本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劉玉山委員提到,以往的都市更新推動有以下三點問題,包括行政程序冗長、容積獎勵項目與額度不明確以及關係人權利義務的不透明,對此台北市政府自2016年起推動168專案以及公私協力改革都更效能等多項政策,已大大改善都更推動機制,本次公劃更新地區內容更是將時程獎勵重新給予,並且增訂都市機能獎勵容積評定標準(△F5-7)將容獎額度明確化,預期將能有效幫助都更事業的全面推動。

    本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陳春銅名譽理事長以及本市建築師公會代表于淑婷常務理事也提到,本次的重新劃定公劃都更地區,是一份長達將近20年的等待,如今透過新劃定的更新地區,未來將能夠更清楚的掌握都更推動的藍圖,藉由時程獎勵重新給予以及容獎額度明確化,也將更確保都更推動的穩定性,符合業界的期待,希望北市府能盡速的發布實施,北市的全面都市再生推動政策將指日可待。

    總歸來說,本次重行檢討全市12行政區,共劃定85處約627.54公頃。未來將同時公告並廢止過去2000年、2002年劃定更新地區範圍,另外,透過都市計畫程序劃定南港產專區52公頃,及保留都市計畫更新地區71.08公頃,合計約752.06公頃,將全面重新起計都市更新時程獎勵10%,並增訂獎勵容積評定標準(△F5-7),市府也統整全市托嬰、托老等社福及產業發展需求,發布全市公益性設施需求項目,提供實施者申請公益設施獎勵參考,並給予相關行政協助,以增益都市更新推動之公益性。本次公劃都更地區,全市約有21.6萬戶劃入都市更新地區範圍內,未來將透過以上6個重點實施方針,加速全市民辦都更之啟動,並期望在6年內提高公劃都更地區範圍內事業計畫報核率達30%以上,預估可引動民間投入金額逾4,200億。期盼由政府率先樹立典範百花齊放,由公辦都更帶動公劃更新地區,誘導民間更新推動,並透過更計畫引導地區發展,帶動台北市都市更新轉型新契機。

    本次「劃定臺北市85處為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案」預定於8/13(一)起公開展覽1個月,以蒐集各界意見,接續於今年9月提送都委會審議,通過後公告實施。有關更多公劃更新地區公開展覽相關資訊,請洽都市更新處更新企劃科(02-2781-5696),另為使市民進一步瞭解公劃更新地區內容,臺北市政府預訂於下列時間於各行政區舉行說明(時間地點如下),也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加。

    預計四場公劃都更地區說明會時間地點如下:
    1.北區說明會(北投區、士林區、內湖區):8月26日(日) 1400-1630於臺北市立百齡高級中學 活動中心二樓禮堂(臺北市士林區承德路四段177號)舉辦
    2. 西區說明會(大同區、中正區、萬華區):8月28日(二) 1900-2130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附設餐廳1F宴會廳(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0號)舉辦
    3.東南區說明會(大安區、南港區、文山區):9月1日(六) 1400-1630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中正堂禮堂(臺北市文山區汀洲路4段88號)舉辦
    4.市中心區說明會(中山區、松山區、信義區):9月2日(日) 1400-1630於臺北市民生社區中心四樓集會堂(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163-1號4樓)舉辦

  • 文山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15 12:16:30
    有 301 人按讚


    【捷運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工程建設計畫 即日起啟動都市計畫變更公展公告】

    今(15)市府召開「推動捷運環狀線第二階段北環段及南環段工程建設計畫啟動都市計畫變更作業記者會」。臺北捷運自1987年臺北市政府成立捷運工程局,開始執行捷運路網規劃、設計、施工等作業,臺北捷運迄今歷經20次通車,路網結構由線到面,由雙十路網到格狀路網,至2014年松山線完工營運後,迄今建設長度達136.6公里,117座車站,每日服務超過210萬人次。惟臺北捷運仍有無法服務串連之路廊,尤其南北兩端文山區及士林區之民眾殷切期盼捷運路網的擴建。因此環狀線即係以環狀路線來串連臺北都會區輻射狀捷運路線,並透過交會轉乘達到便捷運輸之目的。

    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路線係延續目前正施工中環狀線第一階段預定於2019年辦理初勘及履勘,通過後即可通車營運。(正施工中環狀線第一階段( 15.4公里、14個車站、一座機場 )至2018年2月底之施工進度為84.5% 。目標於2018年底完工,之後辦理機電系統相關穩定性測試。) 北環段路線銜接第一階段路線自五股五工路由高架轉入地下方式續沿五權路、高速公路南側、四維路、蘆洲集賢路,循重陽橋經士林社子、中正路、至善路至大直北安路與文湖線劍南路站相交為止,全長約14.93公里,規劃設置12座車站,並預定於蘆洲區北側之農業區設置1座北機廠;南環段路線自文湖線動物園站起採地下方式沿新光路穿越山區接秀明路二段,經政治大學校內四維道,穿越景美溪後行經木新路再接木柵路、穿越景美溪沿新店榮工廠地周邊地區工業區旁之防汛道路,續西行於民權路與第一階段路線大坪林站銜接並可轉乘松山新店線,全長約5.73公里,規劃設置6座車站(不包括Y6大坪林站),採中運量捷運系統以地下方式興建,未來將與環狀線第一階段採一車到底的方式營運。

    環狀線北環段與南環段路線,將與環狀線第1階段銜接橫跨臺北市與新北市10個行政區域,串連營運中之文湖線、松山新店線、中和新蘆線、板南線、淡水信義線、桃園機場線等6條捷運路線(興建中之安坑線及萬大線),為兼具服務環狀運輸走廊及轉運輻射捷運旅次之捷運路線。

    另本府正積極辦理之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目前進行可行性研究階段,預計今年(107)下半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後,即報請交通部審議),即將銜接南、北環段並構築真正達到一車到底之環形路網,(而這一環狀路網也可以稱之為是未來台北都會區的捷運山手線路網)將橫跨臺北市與新北市包括文山、新店、中和、板橋、新莊、五股、蘆洲、三重、士林、中山、內湖、松山及信義等13個行政轄區,路線長度約49.18公里,設置42座車站,其中15座轉乘車站可串連文湖線、松山新店線、安坑線、中和新蘆線、萬大線、板南線、桃園機場線及淡水信義線等捷運路線,涵蓋臺北都會區所有捷運路線,將可有效提高捷運系統之可及性與機動性並大幅縮短旅次時間,為臺北都會區整體捷運路網不可或缺之一部分。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依據交通部訂頒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議作業要點規定,已完成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綜合規劃報告書並於106年8月7日函送交通部審核,現正配合中央審議作業,將爭取早日核定,俾利展開細部設計、用地取得及施工。

    本府為加速推動建設期程,配合中央審議綜合規劃報告期間,除於近日將啟動捷運建設工程所需用地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外,另將導入TOD之機制擬訂「臺北市TOD發展策略及行動計畫」(以大眾捷運交通運輸來帶動都市發展的策略),針對捷運場站以土地利用發展調節、人本交通環境改善、個人運具管理及捷運場站智慧化提升等4個面向進行檢討,涉及都市計畫檢討者,將納入行政區通檢案內辦理;配合劃定更新地區者,納入劃定都更地區案內辦理等,採「三軌並進」(捷運路線專案變更、行政區都市計畫通檢、捷運站區周邊公劃都更地區計畫)方式作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