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11/10 新聞概要
.
5/10
-5名延任非建制議員面對譴責議案,謝偉俊稱無規定避席
-教協稱取消教師註冊是處以極刑,正協助有關教師上訴
-iBond發行安排今公布,學者形容政府半賣半送
-工會稱未確實國泰裁員傳聞,數百從業員已轉職保安員
-國泰工會稱下午會與管理層會面,國泰:不評論坊...
5/10-11/10 新聞概要
.
5/10
-5名延任非建制議員面對譴責議案,謝偉俊稱無規定避席
-教協稱取消教師註冊是處以極刑,正協助有關教師上訴
-iBond發行安排今公布,學者形容政府半賣半送
-工會稱未確實國泰裁員傳聞,數百從業員已轉職保安員
-國泰工會稱下午會與管理層會面,國泰:不評論坊間揣測,引述管方稱今天不會有裁員行動
-台灣稱解放軍不足一個月11次擾台
-接連現源頭不明個案,專家稱疫情正反彈籲減少社交活動
-許樹昌稱接連出現源頭不明個案,憂演變為第四波疫情
-近380對準新人網上聯署要求放寬婚禮人數上限
-本港新增11宗確診,包括4宗本地個案,累計5124宗,至今105人死亡
6/10
-首宗涉違港區國安法案,押後至11月交高等法院處理
-一名教師涉教材散播港獨被取消註冊,教協會協助上訴
-葉建源指相關教師非宣揚港獨,有校長認為要小心選材
-教師首次因專業失德被除牌,特首稱反映政府迎難而上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指教師除牌事件對教育界是警號
-曾參與課堂宣道小學舊生稱工作紙教材令她思考言論自由
-9成7受訪民主派支持者反對警方修訂傳媒代表定義
-特朗普離開軍方醫療中心,返回白宮繼續接受治療
-社署推第二輪支援幼兒中心津貼,本月9日截止申請
-特首:原來周四午夜到期社交距離措施需維持多一段時間
-專家指疫情出現不尋常情況,不宜再放寬限聚令等措施
-本港新增8宗確診,包括5宗本地個案,累計5132宗,至今105人死亡
7/10
-潘太期盼陳同佳真真正正返台灣自首
-李家超促台灣明確批准陳同佳入境,包括提供簽證
-梁振英促請宣道小學公開被除牌教師身份
-被指12港人偷渡當日凌晨出動,飛行服務隊稱不評論
-德國為首39個聯合國國家批評中國打壓香港和新彊
-第一期居屋及白居二今截止申請,超額逾26倍
-本港新增11宗確診,包括5宗本地個案,累計5143宗,至今105人死亡
8/0
-6宗針對何俊堯投訴不成立,總裁判官稱無表達政治傾向
-24歲售貨員助示威者搬磚,判100小時社會服務令
-鄺星宇認襲擊及傷人等罪,裁判官指判監無可避免
-黃之鋒指十二港人事件飛行服務隊行動代號屬警方行動
-12港人被內地拘留事件,家屬到飛行服務隊總站抗議
-有九龍塘宣小校友及家長發聯署聲明批當局將教育政治化
-陸委會:陳同佳可到台灣駐港辦事處櫃台申請入台證件
-據了解內地律師陳秋實暫免被起訴,與家人居青島
-袁國勇指很多群組都與食肆有關,料疫情將愈來愈嚴重;若整個社區都有個案,政府別無選擇或要再停課
-陳肇始指整體疫情開始反彈,不排除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本港新增18宗確診,累計5161宗,至今105人死亡
9/10
-香港電訊前職員涉查閱警員家屬身份並公開,被裁定罪成
-議員要求教育局撤回取消教師注冊決定,斥當局趁機打壓
-曾鈺成引述林鄭月娥稱民建聯多年來未能為政府培養人才;他曾入理大陪學生離開,指當時有人言論涼薄
-李慧琼當選立法會內會主席,馬逢國當選副主席
-尖沙咀帝苑酒店須停業14天,住客須於中午前撤離
-亞博館完成增社區治療設施,醫管局料提升應對疫情能力
-《環看天下》:疫情令新電影上映推遲,數碼化或成出路
-本港新增8宗確診,包括7宗本地個案,累計5169宗,至今105人死亡
10/10
-就12港人涉偷越邊境被扣內地案,警方拘9人;陳皓桓證實涉協助逃犯罪其中一人是前議員助理唐婉清
-港大學生會稱校方拒讓會方延續管理,早上清拆連儂牆
-關注組憂改校規限制自由,培道中學堅持政治不能進入校園
-被取消注冊教師手寫感言感謝市民關心和支持
-政府下周一發通告要求新入職公務員簽署效忠聲明
-蔡英文: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下,願促成兩岸有意義對話
-政府今日起陸續在灣仔及葵青等四區設臨時檢測中心
-當局今明兩日為九龍城區泰裔人士安排自願免費檢測
-本港新增6宗確診,包括3宗本地個案,累計5175宗,至今105人死亡
11/10
-9人被捕涉助12港人非法越境,當中人獲准保釋
-宣小教師明交上訴申請,教協冀委員會公正持平處理
-教協:涉事教案包括播放特首及湯家驊反對港獨言論
-聶德權:倘不接受一國兩制,屬違反誓言表現
-袁國勇:如不針對高危點預防,冬天隨時逾千人染疫死亡;料明年9、10月本港才有全民接種新疫苗;全民檢測須配合停工停課及隔離檢疫
-陳茂波:本月須大規模檢測,推健康碼有助恢復經濟活動
-特朗普出院後首度出席公開活動,除口罩向支持者講話
-本港新增7宗確診,包括4宗本地個案,累計5182宗,至今105人死亡
教育局停課通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斷提案市府 #反應民眾意見
#一定協調市民需求 #做好市民市府橋樑
政府希望大家多生,卻在關鍵時刻不伸手援助?幼兒園休園、托育停托退費爭議一籮筐!請市府協調標準並維護園方、保母及家長雙方權益 !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不停班延長為至少1個月,我的臉書私訊後台已經滿滿家長的苦述,我非常能理解家長目前的處境,關於幼兒園及托育單位衍生出的退費爭議非常多!
我在此呼籲市府必須協調幼兒園、托育中心及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就法令沒有明確規範的部分協調出統一標準並公佈,讓園方、托育機構、保母及家長都有所依循。
在公立及非營利的部分收退費上沒有什麼問題,但 #私立幼兒園及托育部分法令規定模糊,光這兩個禮拜就已收到 #超過數十件的陳情。
幼兒園部分教育部早在本月21號即發文通告,重申依照「#教保機構收退費辦法」,停課期間幼兒園應退還家長午餐、點心及交通費,但是停課期間一延再延,幼兒園退費的時程也只能一延再延,園方十分無奈,家長不滿的情緒也越來越高,希望市府教育局可以協調並律定幼兒園停課退費期程的原則,讓園方有所依循更讓家長安心。
0到2歲的居家托育面臨的退費問題則更為複雜,目前依照「#居家托育服務收退費項目及基準」,並沒有規定因為疫情停托退費的方式及金額,一切必須回到雙方的契約內容,但衛福部所公告的居家式托育定型化契約也沒有針對因疫情停托有明確的收退費規定;如果發生爭議,托嬰中心部分只能請社會局處理,送托保母者也只能請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協調,或尋求消費者保護途徑。也因為如此已經造成部分私立幼兒園、托嬰中心、保母以及家長的關係緊張,未來也有可能影響桃園市幼兒托育的權利。
請市府立即邀集私立幼兒園、私立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與家長代表,協調出這次長期停課停托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退費方式及退費程序,讓園方、保母及家長都可以安心面對疫情!
教育局停課通告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10月7日
新聞稿
【容海恩建議為教職員作定期檢測
楊潤雄回應會積極考慮有關建議】
全港學校上月底起恢復面授課堂,然而復課後陸續有幼稚園、中學及大學出現確診個案。最新確診個案是香港浸會大學生物學系學生;中學方面,將軍澳迦密主恩中學昨日向學生發通告指,校方接獲通知,該校一名學生確診新冠肺炎。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對復課後,校園接連出現確診個案表示極之憂慮,認為是個「警號」,擔心會出現校園大爆發,影響學生及教職員的健康。
容海恩表示,由於校園內牽涉的人數極多,影響廣泛,除了數以十萬計的學生,還包括十多萬教職員,故今天聯絡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了解情況,並向局長提出「校園檢測」建議,建議先為教職員群組作定期的檢測,第二階段再為學生檢測,倘若資源許可,更可師生同步檢測,長遠則可考慮推行「學校健康碼」,但前題是以自願形式進行,以保障學生及教職員的健康。
她指出,局長表示會積極考慮為教職員作定期檢測的建議,並提到由於牽涉人數眾多,如果建議能夠落實,可能需要分批為教職員作檢測,以現時十多萬教職員人數計算,全面完成檢測可能需時數月。但他未有回應「學校健康碼」的建議。
容海恩稱,學生已停課多時,當局有責任令學生及教職員安全返回校園,令學校的活動及考試能夠安全進行。她又續指,目前疫情仍然反覆,市民都擔心有第四波爆發,她希望「健康碼」的做法能在社區普及,保障市民健康。
教育局停課通告 在 鄭家朗 Isaac Ch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哋發現,教育局曾經喺《教育局通告第 1/2009 號-確保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入面表明「不應採取使他們不願上課的訓育措施,例如要求學生離開課室作為懲罰的方式。」
喺指引入面同時亦有提及「本局認為學校著令學生停課是不合適的做法」但事件中香島中學卻使用停課一星期作為懲罰學生表達政治的手段。今次香島中學嘅做法做法明顯同教育局所建議的方式相違背。
在早前教育局在回應學生參與罷課一事中,局長經常將「學生利益」掛在口邊,卻因為政治原因將學生停課一星期,比起任何一次就民間發起的罷課時間更長。
咁既然局方如此重視學生的學習權利,為何面對有學生被停課一星期的情況下,選擇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