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教師不當管教案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師不當管教案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師不當管教案例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蘇文清職能治療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原本是七月初要直接搭飛機到 #馬祖 與當地的幼兒園老師們分享 #學齡前兒童情緒行為處理技巧 ,因為疫情的緣故,一直拖延到今天才改採取線上課程的方式進行,然後只有我一個人在螢幕上,有點孤單😂 每次主講這個議題,課堂中我總是會這麼說,情緒表現沒有所謂對錯,只有孩子表達適當與否的問題,情緒教育也沒有訣竅...
教師不當管教案例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本是七月初要直接搭飛機到 #馬祖 與當地的幼兒園老師們分享 #學齡前兒童情緒行為處理技巧 ,因為疫情的緣故,一直拖延到今天才改採取線上課程的方式進行,然後只有我一個人在螢幕上,有點孤單😂
每次主講這個議題,課堂中我總是會這麼說,情緒表現沒有所謂對錯,只有孩子表達適當與否的問題,情緒教育也沒有訣竅,更沒有哪一套理論與治療策略可以完全解釋孩子怎麼了,我們又該如何有效教導孩子,只能說情緒處理沒有萬用公式,只有因應孩子的應變公式,所以針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我們能做的就是見招拆招。
由於招式很多,所以今天的上課內容主要是圍繞著一些臨床的處置觀念,再透過臨床的實際案例逐步進行討論與說明。
.
🤔今天分享一個觀念,您覺得可以「體罰」嗎?
體罰的定義指的是透過對身體的責罰來執行的處罰行為,例如罰站、打屁股、打手心、青蛙跳、仰臥起坐、伏地起身、半蹲…等,以目前的教育觀點告訴我們,不可以體罰孩子,理由是來自於一些研究結果顯示,體罰會對兒童造成許多不良影響。
然而,矛盾的是,在台灣,自從施行校園零體罰之後,許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行為問題反而變得更多,因此目前又很難輕易斷定體罰就是一項不正當的管教方式。
.
那麼到底可不可體罰呢?撇開現今的教育體制不談,似乎就容易演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畢竟體罰(處罰)的目的是要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希望孩子發展出正確的行為模式,但是體罰又容易因為大人不懂得拿捏而造成孩子的身心受傷。
於是,今天我問了在座老師們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將體罰的「罰」字去除掉,變成是體能活動,這樣可行嗎?
在臨床上,我相信許多老師一定會遇過一種孩子,活動量大的孩子,上課期間,話多,喜歡動來動去,又很愛騷擾別人,不管您怎麼教導、怎麼要求,孩子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怎麼辦呢?
這時我的建議是讓孩子去跑操場吧!把孩子操累一點,當孩子體力放盡之後,上課自然就會穩定許多…
這方法聽起來似乎不錯喔!不過,這方法有個問題,您有沒有想過孩子的體力會越操越好?短期來看,孩子似乎穩定許多,但是長期下來,孩子的活動量卻會越來越大,最後倒楣的還是您,因為大人的體力只會日漸下滑。
這樣的方式,還會有一個疑問,若只是單純讓孩子一直跑操場,跑到累為止,那就真的會流於體罰的形式,容易產生親師間的誤解,也容易造成孩子的傷害。
.
🤔那怎麼辦呢?那就變更策略的運用方式,讓孩子加入思考的途徑。
「小朋友,我們等一下要去跑操場,要跑三圈,不過我們先跑第一圈,跑之前,我先告訴你一個題目,你要記住喔,跑完第一圈的時候,你要告訴我答案是什麼,請你記住(黃色、藍色、紅色)。」
當小朋友跑回來之後,小朋友要回應剛剛( )的題目答案是什麼。( )的題目,您可以依據孩子的能力需求進行調整與設計。
.
🧐這時我會這麼做
1️⃣選擇一項您要滿足孩子活動量的運動或是勞動。
2️⃣滿足活動量的當下,給予孩子指派性的任務
3️⃣執行活動的過程,建立邊動身體、邊動腦的習慣
.
與活動量大的孩子互動,我有一個原則就是「滿足孩子活動量的同時,建立我們要的秩序感。」至於要如何建立秩序感,那就要讓孩子懂得運用認知處理的策略,包含了記憶、計畫、組織…等,讓孩子學會動腦多一點、動身體慢一點。
這項體能活動的策略不僅要消耗孩子的體能,更要讓孩子邊動邊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逐步減少不當的行為發生。
規則、制度都是死的,策略是活的,您要辨識「體罰」與「體能活動」的差異,不要被汙名化的名稱給框架,更不要自己嚇自己!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教師不當管教案例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情(原文內容):https://bit.ly/3gH5OeF
摘自留言回覆:(對於那些湧入出征主張「推論壞學生論」「搜書包管教論」的老師們,作者與編輯不再回應,#各位孩子的家長自己會有公論)
[ 我那篇原文講的就是顯然沒有證據、也不符合正常的推論方式的情況。
一堆自稱路人的「路過」來詢問教師「該怎麼教育小孩的問題」。不用假詢問真護航,#這個問題不是師範院校應該要學的嗎?不然是怎麼拿到教師資格的?
教育工作者問這個問題,就像法官問「判決格式怎麼寫」、檢察官問「偵查程序如何開始」、警察問「怎麼受理案件」、醫生問「怎麼開處方」一樣可笑!
該怎麼做?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話,應該趕快回去學校重修教育理論、重新好好實習,而不是在學校裡把校園當成「開封府尹」大玩「升堂」遊戲。
如果要怎麼「符合當代教育觀念」的合法教育方式都不知道,該做的不是在這裡問「要怎麼辦」,而是趕快回去讀書,把過去所學重新溫習一遍。
原文描述的幾個事件擺明就是學校老師的「不當調查」,朋友的孩子只因為當個體育股長就被說偷器材、學長的孩子甚至有證人提出有利證據仍然被懷疑,結果一堆人在鬼扯什麼校園暴力霸凌、維護校園秩序,如果不能「搜索」如何「管教」。真的是離題到外太空。
更不要說,如果學校裡還真的有什麼「蓋布袋」圍毆霸凌等恐怖的事件,那該檢討的是校方吧?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校園環境?
我要更正我之前「把校園當警察局」的說法。因為警察局正常的、合法的員警也不會這樣到處亂懷疑人、亂搜索--至於違法搜索的那些案例,那不是執法,是違法。所以拿警察局來比喻這種胡亂推論搜索的「校園大查緝」,確實是在侮辱警察,我道歉。]
至於那些湧入護航老師說別人「不懂教學現場」的留言,#偷偷告訴你們一個秘密:
你們學校裡的「偏差小孩」不是最壞的。最「壞」的,通常都是司法體系和警政體系遇到的,
所以警察、少年庭法官、檢察官可不可以說「你們都不懂司法現場」,因此舉凡有人通報犯罪,就把所有他們心目中覺得「可疑」、有前案紀錄的小朋友抓來審問,槍斃?
「各位鍵盤法官檢察官,我們才是受教了!」
教師不當管教案例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年多來,我接到好幾件,有關於家長投訴不適任教師的調查案件。
最終的結果不一,但相同的結局是:家長永遠看不到調查報告。
教育局跟校方的說法都是,根據 #政府資訊公開法,因調查報告涉及師生隱私,所以不予提供當事人家長。
因調查報告不提供,也導致家長完全無從得知:自己的小孩到底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老師是否真的有不當管教?最後所做出的裁處結果理由何在?
最後的最後,在我介入關心的幾個案例中,被啟動不適任教師調查程序的老師,100%都繼續留在學校。
而原因?只有老師 (及參與調查、決議通過不通過的委員) 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