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教學實踐研究方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教學實踐研究方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學實踐研究方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產品中有15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雙橡教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14:13

【新學期新氣象,限動模板寫下你的新目標!】⁣⁣ ⁣⁣ 還記得今年年初的自己嗎?你是不是默默地期許自己能夠在新的一年培養規律作息與讀書習慣,並成功地兼顧課業與社團的平衡?⁣⁣ ⁣⁣ 半年匆匆地過去了,新學期開始步入軌道了,小編想帶著大家一起回顧上學期的目標,並同時為下學期做些簡單的準備,讓大家能夠在接...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香港人的冥想減壓服務 | App | 企業培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2:13:13

#Void人類圖教學 人類圖教學 能量中心(一) 能量中心 人類圖一共有著 9 個格仔,即能量中心,每個能量中心代表著不同的個人特點和發展優勢。而能量中心簡單可分為有顏色(定義)或者沒有顏色(無定義)兩種 ,而沒有顏色的可再分為完全空白和普通白色(格仔內有紫色圓數字)兩種。 有顏色是指該中心有...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 ???? 黃乙頤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6:23:55

最美好的安排 近日收到好多網友嘅查詢,唔係問我育兒心得,亦唔係問我紫微斗數風水,或者其他西方療癒工具,佢哋係開始問我進修之路,點樣成為今日嘅我!🤔🤔好問題! 所以我只有回想,搜索枯腸, 10分努力,竟然...... 我搵唔到我嘅進修之路🤣🤣,因為我每一下嘅步驟都係跟隨我嘅感覺,從來冇計劃過! 好多人...

  •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9 20:30:45
    有 285 人按讚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12:00:27
    有 18 人按讚

    #月旦知識庫 ⭐最新上線
     
    🗒教學案例
    1.國民法官法之理念與實踐──由人民參與審判觀點談審檢辯實務操作之基本思維/陳運財
    2.初入司法實務界的第一堂課/林慶郎
    3.國民法官法之理念與實踐──由人民參與審判觀點審檢辯實務操作之基本思維/陳思帆
    4.國民法官法之理念與實踐/陳瑞仁
    5.國民法官法之理念與實踐/陳明

    📑精選文獻
    1.刑事審判之經驗法則案例研究/吳燦
    2.電子交易中的意思表示/游進發
    3.職業自由與審查方法之初探/許淑媛

    📚期刊
    1.能力雜誌786期(2021.08)
    2.人本教育札記386期(2021.08)
    3.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7卷2期(2021.07)
    4.北商學報38期(2021.07)
    5.軍法專刊67卷3期(2021.06)
     
    📕論著
    1.變革時代的校長領導:理論與實踐/謝傳崇
    2.高等教育跨域學習之理論與實踐/陳昭珍等
    3.探究式教學法理論與實踐/蔡雅薰
    4.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林雍智等
    5.智慧與價值:登上校長主任之峰/曾振興、曾文鑑

    🌐月旦知識庫 www.lawdata.com.tw 

    🔥最新購點優惠
    http://qr.angle.tw/dzl

    🔥另加入 #月旦講座 會員,限時活動享知識庫3,000點及其他好禮。 詳情👉
    http://qr.angle.tw/m7v1

  •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15:00:31
    有 378 人按讚

    【大學「#線上開學」了!杜克大學最佳教師分享線上教學心法】文/廖雲章

    美國 #杜克大學最佳教師 #周成蔭,在「#從封鎖中學習:美台遠端教育對話」講座中,與我們分享了8項 #線上教學心法,無論您是老師還是學生,美國封城一年半的教學經驗,對我們都很有啟發性:

    「不管是大學生或小學生都一樣,我們不能假設學生本來就會某項科技,因為每個人的條件可能不一樣,所以我們從零開始,是一種基本的公平。」

    「現在參與線上教學的師生都有一種『剝奪感』,沒有人覺得自己應該要承擔這樣的狀態,#教室裡常會有厭世感,老師必須調適自己的心情,也要幫助學生,所以建立儀式感是個好方法。」

    https://bit.ly/3hr7339

  •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30 22:00:14

    本集主題:「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個特定環境就全身僵硬,不肯開口?
      你覺得他只是太內向、害羞,
      或認為他再大一些,自然就會說話。
      但孩子可能正為「選擇性緘默症」所苦,急需你的接納、陪伴與協助。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若老師或父母未適時察覺,予以協助,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被囚禁在「選擇性緘默症」的牢籠裡。
       
      理解、接納以及給予孩子正向經驗的累積,是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最能開啟「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冰封內在的一把鑰匙,也是突破「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心牆的絕佳方式。書中特別細膩又完整地從父母、老師以及親師溝通的角度,提出各種協助「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早日擺脫焦慮,讓孩子融入人群與社會的方法與技巧。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王意中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18 19:00:11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會不會常常問那些,別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如果你很難去思考這個狀況的話,倒過來就比較容易了!

    也就是說,你會不會常常的被問那些哦,別人問完之後,你真的不知道從何回答的問題?

    有時候呢,有些問題之所以會不好回答,是因為我們缺乏了一些必要的「前提」跟「脈絡」。

    打個比方哦,如果我跟你談一個觀點,叫做「為了多數人的利益,有時候要犧牲少數人的權益」;你贊成、還是反對這個主張?

    在你急著回答之前,你仔細深思一下,你會發現,它好像就是一個那種「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或者是「不好回答」的問題。

    我們從一個很有名的「電車難題」,來看看這個問題該怎麼思考喔!

    假設有一列正在運作的電車故障了,沒有辦法從內部去控制它的方向,控制電車方向的唯一方法,就是你要把軌道旁邊的控制桿拉起來。

    而拉起這個控制桿之後呢,電車的方向就會改變,朝右邊開過去;可是如果放著不管,則會繼續往左邊走。

    左線道呢,目前有五個人在施工,但他們不知道電車要來了;所以如果放著不管,這五個人就全部都會死。

    但如果把電車的行進方向,切到了右邊,那只有在右邊工作的那一個人會死。所以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其實根據過往的研究,在這個前提底下參與研究的人,大多數都會選擇「變換電車的方向」;死一個,總比死五個來的好!

    雖然我們知道喔,生命其實是不能這樣子衡量,但是多數人,就是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他們認為~為多數而犧牲少數,是合理的選擇。

    可是如果我們改變一下「前提」。同樣是電車的故障,有5個人會死在軌道上;不過這一次呢,你站在橋上面,電車呢,從你底下經過。

    在你面前有個健康的人,如果你把那個男人推下去,他就會掉到軌道上;而電車撞到這個男人之後,就會停下來。

    這樣子一來啊,軌道上面那五個工人,就能夠存活。但是如果換成是這樣的情況,一樣是「以一換五」,你會怎麼選擇呢?

    你會眼睜睜的看著那五個工人死掉,還是會把你旁邊那個人推下去,去救活那個五個工人?

    根據研究告訴我們,在這樣的前提底下,只有少數人會選擇把人推下去;因為他們會認為無論再怎麼樣「為多數著想」,都不能將「犧牲少數」這一件事情,正常化、合理化。

    同樣叫做「以一換五」的狀況,為什麼在第一個情況,為了多數而犧牲少數是比較好的選擇;可是換成第二個情況,我們卻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項?

    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腦袋不清楚,或者是我們沒有原則,是因為它的框架、它的「前提」不同。

    所以任何問題,在沒有「前提」的狀況底下,我們都沒有辦法做出任何的判斷;也就是我們都「很難回答」這樣的問題!

    其實說到這裡喔,就讓我想到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常常會有同學寫信,把他的狀況跟我說。

    可是我遇過非常多人,他把他自己遇到的困境、困難、情緒上的困擾,或者客觀上面的阻礙,全部跟我說完之後。

    但是他就是沒有告訴我,他期望怎麼辦?或者是他怎麼想這件事、或者是他認為比較好的處理方法,可能會是什麼?

    那我說喔,這就叫做,你把整個狀況跟我描述的很清楚,但是我根本沒有辦法回答你;因為你沒有告訴我,你怎麼想這件事情的「前提」啊!

    其實這也就凸顯出幾個現象,其中有一個現象,就是當我們不具備「思考」的能力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有一個潛意識,叫做期望別人「直接給我們答案」、期望別人「只要告訴我怎麼做就好」,自己是不想思考的!

    也因為不想思考,所以很多人就會問出,那些別人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因為在他心中覺得,你只要告訴我怎麼做就好了!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別人告訴你怎麼做,你就一定滿意、你就一定會照做嗎?

    你有沒有遇過更多人,就是你真的給他答案了,他還嫌你的答案,或者是他還認為你有問題、你有狀況;可是他不會去反身看看自己,他其實沒有告訴你任何的「前提」。

    可是這裡又引出外一個,那麼你在什麼樣的狀況底下,別人沒有給你任何前提,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心,覺得自己的答案,就是「答案」呢?

    所以呢,「思考」它有趣的地方,就叫做它是一個辯證的過程。它永遠幫助我們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一個更全面的觀點。

    回到你身上,如果你希望跟別人更容易達成共識,也能夠更自在的實踐你的人生,那麼你在看待任何觀點、提出任何問題,或回答任何問題之前啊;你有沒有真正的去思考,它的「前提」跟「背景」是什麼?

    談到這裡就讓我想到,在我的課程裡面【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
    ,表面上是教大家怎麼樣看懂,跟聽懂別人那種沒有說出口,或者說不清楚的言下之意跟言外之意。

    但這背後,我花更多的力氣跟時間,來帶著大家去思考「前提」跟「背景」是什麼?!

    因為我想啊,你只要在你的生命裡足夠認真,在你的領域裡有一定的專業;答案不用任何人告訴你,你自己就一定有能力能夠找到它。

    但是比較重要的關鍵,是你在遇到任何情境跟事件的時候,你有沒有去還原它的「前提」跟「背景」?

    缺了這個,那麼你所有的努力,很有可能在本質上,跟「瞎猜」沒什麼兩樣。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分享裡,談到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我們下一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是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的3月6號開課;或許你聽到這邊,你會覺得太誇張了吧!明年3月6號!?

    然而我在這邊,也必須要很坦誠的告訴你,之所以會跟你分享「明年」3月6號的學習機會;它的「前提」啊!就是我在3月6號之前的所有課程、所有的【高難度對話】課程,全部額滿了!

    所以呢,謝謝大家的支持,這個的「前提」就是大家願意相信,而且這門課真的有幫助。

    所以呢,回到你的生命,如果你想要有效的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話,前提就是你要把握學習的機會。

    明年2020年的3月6號,期待你的加入,而且在錄音的這個時候;3月6號的課程,其實已經有很多朋友報名了!我的每一門課都是小班教學,以確保你的學習成果。

    所以如果你想要踏進教室,還好前進的話;越早報名,你才能夠把握這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我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教學實踐研究方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0 14:00:13

    本集主題:「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介紹
           
    訪問作者:藍偉瑩
       
    內容簡介: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教師的教學教練」,也是第一線教師長期且堅定的陪伴者,
      以「客製化師資培育」見長的均一師培執行長藍偉瑩,
      匯聚24年教學資歷,以及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上萬人次的師培能量,
      從頭細說教學力根基,完整呈現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為什麼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總裁,慧眼力邀她擔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為什麼當談到新課綱、素養課程設計、教師社群時,她的名字總不斷被提起?
      為何連跨縣市教學輔導團成員、課程督學、教育機關主管,
      都要追蹤她的臉書、正視她的意見?
      
      她是藍偉瑩,擁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的扎實理論背景;
      談起教育哲學,她自承受杜威與維高斯基影響最深;
      說起課程地圖、教學發展、教師增能,面對國外艱澀難懂的教學理論,思路清晰的她,嘗試將艱澀難懂的架構,轉化為具在地化的脈絡,希望讓教師易於吸收。
      因為她真切感受到:唯有真正幫助了現場老師,才能幫助學生免於成為教學的白老鼠。
      
      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
      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
      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
      
      綜觀 教學現場的百家爭鳴,
      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
      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
      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
      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作者簡介:藍偉瑩
      現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
      
      擁有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離開體制內之前,曾擔任台北市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老師、新北市金陵女中秘書與化學教師。在超過24年的教學資歷中,她極度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也深度參與課綱相關配套研擬與推動;現在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6年來踏遍全台縣市,期許與老師、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在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的交互激盪中,偉瑩老師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放課堂,發展具學科素養的探究課程;著力於社群運作與課程教學,透過為上百所學校、上千名教師的教學把脈過程中,不僅提供「客製化師資培育」,更鼓勵教師反思並解構自己的學習歷程,教師不僅是「教學的專家」,更要朝「學習的專家」之路邁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