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學]
讀書讀到一半滑哀居,突然有感,雖然還沒念完,但不寫下來會忘記,所以趕快寫一波。
還記得大一的時候進來,人生第一堂外國文學課就是政大英文系大名鼎鼎的西洋文學概論。西洋文學概論的範圍大概就是新舊約聖經還有希臘羅馬史詩跟各種比較早期的經典。雖然這些古早的經典已經被翻譯過了,但讀起來還是艱澀...
[關於文學]
讀書讀到一半滑哀居,突然有感,雖然還沒念完,但不寫下來會忘記,所以趕快寫一波。
還記得大一的時候進來,人生第一堂外國文學課就是政大英文系大名鼎鼎的西洋文學概論。西洋文學概論的範圍大概就是新舊約聖經還有希臘羅馬史詩跟各種比較早期的經典。雖然這些古早的經典已經被翻譯過了,但讀起來還是艱澀難懂,沒有慧根的人(像我)讀起來大概也只會懂一半(的單字)。文本難讀是其次,考試的方式大概是澆熄我對文學的興趣的一桶水。
考試的方式除了申論題、選擇題,最有名的莫過於所謂的I.D題了。題目會給你一段文字,然後有可能問你是誰說的、對誰說的、背後的意義為何、從哪一個文本出來的。文本之多,本來對文學就不是很有興趣的我怎麼可能記得這些東西,只能把老師佛心發放的分數拿一拿,交卷了事,而成績也不是很意外,三四十分。
後來大二大三一路到大四,我對文學的興趣缺缺,不是說前人的作品我不喜歡,只是這些東西真的離我太遠了,又者說,我對人生的品嚐還是太淺,涉世未深對一些大作品所內涵的人生哲學沒有辦法起到太大的共鳴。不過這個疑問在我大四上的時候獲得解答。
那時的導師是翠芬,有一次被老師找去例行性的導生訪談時聊到了我對文學的無力感跟困惑。她跟我說有時候文學是為了你往後的人生做準備,讓你再遇到人生的困頓時知道以前也有人發生過同樣的事情,而學會如何去應對跟自處。
老師跟我說完後甚至到現在我都還沒有辦法對這跟話做一個評論,但我想也不需要評論,只需要細細品嚐,然後在可能幾年後的某一個晚上把這句話拿出來再咀嚼一次。
然文學對我來說,到底帶給我了什麼呢?一方面可能是讓一個身為英文系學生的我至少還可以說我讀過幾篇不錯的經典。但真正的幫助大概就是批判性思考還有對表演的欣賞吧。
不論是在作業還是考試,系上的教授總有辦法提出一些真的得絞盡腦汁才回答得了的問題,例如:在A文本裡的某個橋段是如何影響B文本的某個橋段的?這些思考跟訓練對我來說,大概是我在英文系裡獲得的最好用的能力之一吧。現在想起來,我後來對於一些社會現象還有人們的行為,都比較能夠有同理心,不知道跟這個能力有沒有關係。
大概還是大一時,昭子(台灣旗隊界重要人物)從美國短暫回到台灣,跟她稍微聊到了對於讀英文系的看法。我當然是說英文系不太好念,語言學還有文學完全不是我的菜,我們後來又聊到了一點文學的部分,我跟她說唸文學有點痛苦,但我好像也因此比較能夠欣賞表演。
表演有很多種型態,有時候是戲劇,有時候是舞蹈,又或者是在某個空間裡吹著樂器耍旗子,然而最有趣的其實是這些創作者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跟態度放到這些表演裡面。在文學裡,有時作者的用字遣詞、取材、內容,都能夠反映這些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意思,也許是女性主義,也許是英雄悲劇,也許是無奈又或者是哀歌,而在表演裡,其實也有一樣的深度。讀了文學後,我才理解到有深度的表演不是在於技巧的絕對琢磨,而是在其背後想要表達的意義。也許一個眼神,一句台詞,一個瞬間,就代表了創作者的價值觀、人生背景、呼籲。But i think after all, i belong to the stage but books.
隨著日子倒數,我的文學課也全數修完了,剩下明天下午的英國文學還有後天下午的美國文學,我跟文學的緣分可能就暫時告一段落了吧。(不准詛咒我被當掉)
(不過我會效法文承把我所有的文學課本都保留起來,以後放在書櫃上看起來有點書卷氣。) #明天要考試還在這裡發文
政大英文系分數 在 阿甘的美國大冒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這個, 我贊成廢除。英文檢定, 不過是另一個考試, 分數達到標準並不代表會活用英文。台灣缺乏使用外語的環境, 再可麼考試也難以激發學習的動力。況且, 對其他外語有興趣不可以嗎? 誰說一定要是英文? 除非是念英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