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政大傳播一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政大傳播一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政大傳播一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政大傳播一階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54黃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是非常誠懇的一集 大家時間好不容易湊在一起 完全無私分享 在拍影片之前也各自做了很多功課 就是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不只是今年學測生 想了解大學科系的都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也請大家多多分享讓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 下集主要是大學生活和考試的部分 敬請期待 / 友情出演/IG: 許殷齊 mxr...

政大傳播一階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6:46:53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選舉危機的因應之道〕 每當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各種選舉危機便成為選戰的震撼彈,處理得好難以加分,但處理失敗對於選情的影響非常大。 過往能看到許多失敗的危機處理,例如今年李眉蓁競選高雄市長時的論文抄襲事件、2000 年總統大選前宋楚瑜的興票案等,都是選舉危機處理失敗的具體...

政大傳播一階 在 江姿嫻 Tzu Hsien Chi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23:00:36

Mar 17(Sun.),2019 💥超級文長💥 以下是暗黑的報考碩士心路歷程,以及對這半年被我不讀不回或已讀不回甚至冷漠以對,然後不知道我到底在跩什麼屌什麼及幹什麼大事的各位好友們的致歉長文: - 諸位人世間的凡夫俗子們, 未來請同我叫政大王祖賢😚 (抑或政大奧黛麗赫本或要叫政大傳播妹也不是不行)...

政大傳播一階 在 曾蓮棻 FE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3:01:51

- 談我和力仔(照片最鮮豔的女子)正在籌劃的 #廣電系 #但其實是傳院聯合的 #畢業製作 傳院其實已經廢掉做畢製的畢業門檻,所以蠻多同學感覺都是在做畢業前不做會後悔的事,蠻好的。 . 坦白說自己並沒有想做客觀來說多厲害的作品(現階段也難以達到),更重要的是之於心裡的撞擊程度必須強烈而真實,所以我會...

  • 政大傳播一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2 22:00:30
    有 132 人按讚

    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鍵詞。
    這次我問她,過了這段時間,會不會再加新什麼關鍵字。
    劉教授說她會加「專家」這個關鍵詞。
    為什麼?
    劉紹華教授說: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向大家提出報告,也說他們有個決策委員會。但是她問我:「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這些人到底是誰,媒體要不到資料,法律學者也要不到資料。
    她說: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許多民主國家裡,這是不會發生的事。
    即使在臺灣也一樣。
    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政府的運作也沒有這樣。
    這麼重要的一個單位在決定這麼多重大的事情,裡面有所謂的決策委員會,但其中有哪些專家、委員,卻沒人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問劉教授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這就是因為一旦我們把控制疫情的數字放在一切事情之首的時候,當然其他的事情都會放到其次,不受注意。
    這麼重大的事情,決定的專家卻隱形了 ,這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他說:現在防疫權力這麼集中的情況,稀釋了法規上的一些正當性。
    衛福部部長究竟是根據什麼法源來代行閣揆的職掌?
    真正的指揮官是誰?
    真正出了重大的問題,誰要來負責?
    都是不清楚的。

    疫苗的分配也是。到底有哪些科學基礎、價值選擇、政策衡量?
    打疫苗的順序,又實際上是由誰來決定的?出了問題,如果要追究決策環節的時候,到底是誰要負責?
    決策的透明度、決策的過程,到底是根據什麼標準跟流程做出來的?
    這些目前也都是不清楚的。
    所有這些,都是當政府在一切以疫情控制為最優先的時候,所忽略的事情。

    2.
    另外,當然還有公民權益的倒退。
    劉紹華教授指出: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只禁止滯留湖北的臺灣人返臺;從別的地方返台的人卻沒有這種限制。
    一個民主國家,把公民的基本權益做這種限制,是不該有的情況。

    劉教授說:在這個過程裡,提出質疑,就會被要求團結;有不同的意見,又很容易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她說:從去年開始,中央的政策都在喊全島一致,一直到最近,所謂的要不要解封這樣的事情,才交由地方政府來決定。
    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經過威權文化洗禮的地方,都容易就以為團結就是整齊劃一。
    但她說,看教宗這本書就會知道,像教宗講的團結, 就比較像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講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不能容納多元的聲音,那到底怎麼形成一個社會的共識?怎麼形成真正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呢?」她問。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也說:在一個社會裡面怎樣調節不同的意見,互相尊重,讓不同的意見可以創造出新的思考和解方,是極關重要的。
    杜教授說:教宗在這本書裡面講 「不同意見 可以保留高音處的和弦」。這樣才可以使得社會的聲音更繽紛,更豐富,不落俗套。

    此外,李建良教授也指出:就是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採取網上會議的時候,視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會減弱,重要的決策很容易就被輕鬆通過。
    而線上型式的利弊就是,一方面有利於資訊的傳播、記錄,
    但不利的一點就是公共政策會如此決定。
    李建良教授也特別提醒:數位足跡的資訊掌控跟使用,事後如何還權於民,或者說是如何還私於民,這些事情也都是政府應該事先就清楚說明的。不能等到人民要求說明一點,政府才做一點。

    3
    除了政府的角色之外,公民社會的課題也非常關鍵。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密切觀察臺灣在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他說:就像世界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重視全球化的長練,而疫情爆發之後開始注意各地區的短練,台灣對疫情的關注和因應,也有長練和短練。

    林教授說:臺灣的疫情,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階段。
    今年五月之前,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北就是全台灣,非常中心化,也像是重視的是長練。
    而今年五月之後的第二階段,才開始更注意各地當地的現象,在地化的討論和因應。

    林文源教授觀察上半場的另一個現象是 :大家的討論都好像參加政論節目,而下半場則出現比較多的個人化的行動,實質考量。
    假新聞很多,但是主動對抗假新聞,補資訊漏洞的人也多起來。
    「臺灣跟中國的較量,從過去政府之間好像是長程飛彈的較量,改為現在民間的巷口的肉搏戰。」他說。

    當萬華茶室事件爆發後,固然有很多人在污名化,但是也很多 NGO 的從業人員在關心這些弱勢者,為她們發聲。
    所以他說看到民間很多人在主動論述,幫我們釐清社會的樣貎,因而可以準備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
    因此,林文源教授說他看到很多人像是在日常生活裡進行個人的社會運動。

    許多其他學者也有相同的觀察。
    杜文苓教授說:如果只看主流媒體,會只看到對立立場的相互指責,看不到社會有什麼其他自主性的力量。
    但事實上,杜教授說,像社會出現對萬華茶室的污名化之後,出現很多自主性的草根力量在行動,協助街友、性工作者。
    她說,這是我們社會可貴而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靭性力量。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恩潔教授提醒要注意兩大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資本的不平等。
    她提出所謂 COVID 難民這個概念。
    她說,這一次疫情的傳播,全世界皆然,都是因為有些人可以搭飛機在空中到處旅遊 , 所以造成了快速的全球性蔓延。
    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以臺灣為例,很多人就因為臺灣安全,就回到了臺灣;可是等到臺灣的疫情爆發,疫苗又短缺的時候,這些人就又馬上又離開臺灣,
    再到其他可以打疫苗,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趙教授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不平等。
    有些人有條件一直這樣飛來飛去,不但造成了病毒的傳播,又能夠這個及早找到自己認為安全的避風港。
    相對之下,社會裡比較弱勢的人,沒法像他們這樣移動的人,居於非常不利的情況。

    趙教授提醒的第二點,是大規模農業和養殖動物的問題。
    養殖動物從以前開始就是很多傳染病的起源,目前當然更是我們要小心的源頭。
    而她看到現在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已經改變自己的注意,
    改為開始注重在地的生活圈,發展農業自主。
    她認為這也是公民社會裡大家在實踐勇敢夢想的行動。

    4
    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溝通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劉紹華教授說,所謂觀察問題,並不光是說「看」到問題就可以。
    光是「看」,也可能會「睜眼說瞎話」。
    她說:觀察問題,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需要「景深」。有了景深,才會觀察得立體化。
    劉教授說,但是臺灣的人口密度很高,大家都很貼近,所以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經常難以產生必要的「情緒距離」和「眼光距離」,也就難以產生「景深」。
    她說:這一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對於如何溝通,台北醫學大學林益仁教授提出一個觀點。
    林益仁教授長期觀察原住民文化,參與原住民的活動。
    他說:台灣的地理很特別。從海平面上升,到亞熱帶、溫帶,甚至到高山是寒帶。 所以我們的植物生態非常多元。
    林教授說我們的社會也是一樣。人口有非常有多元的各種背景,和澳洲一樣也是墾殖社會,但是擠在一個小很多的土地上。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我們社會的對話,可以參考原住民的這個方式。
    他說,泰雅族裡面有句話話叫「 sbalay」。
    「balay」就是真相,「sbalay 」就是找尋真相,和解。

    所以當泰雅族碰到他們族裡面出現爭議的時候,就會把大家找來,都坐在一起 ; 你把你看到的講出來,我把我看到的講出來,他把他看到的講出來 。
    林教授說,通常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都講出來,轉了一圈之後,
    大家大致就會有一個答案出來了。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向原住民借鏡參考的一種溝通跟對話的模式。

    我們談過了疫情時代為什麼不能只是關注每天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這些表面上、結果性的指標,卻不注意其他更根本、更原由性的課題之後,下面最後一集,我們來談一下疫情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勇敢地夢想、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及台灣想要進入國際社會所該有的準備。

    謝謝大家。
    我們最後一集見。

  • 政大傳播一階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20:11:44
    有 1,053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國產高端疫苗26萬劑完成審查,預計累計50萬劑後投入接種計畫;食藥署去識別化公布高端EUA會議紀錄,「疫苗效果」討論最熱烈,專家則呼籲討論EUA結束期限;雙北訂定餐廳防疫指引,明日起開放餐廳內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日新增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12例的本土病例,9例為已知感染源、其中6例是居家隔離期間或是期滿後檢驗陽性者,另外3例為關聯不明。食藥署則公布上週五已經完成了4批、總共26萬多劑高端疫苗審查與檢驗並核發封緘證明書,目前正在進行封緘作業。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目前還不會將高端疫苗排入施打的計畫中,要等至少有50萬劑以上高端的疫苗完成封緘作業,才會開放接種。

    另外,今日食藥署也以去識別化的方式,公布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以下簡稱EUA)會議記錄(https://bit.ly/3flF0l0)。會議中,多位專家表示認同高端生產的疫苗抗體效價有達到標準,但對於Delta病毒保護力則提出質疑。會議中,專家討論聚焦在疫苗製程、安全性與效果、對於各種病毒變異株的保護力還有第3期臨床實驗的部分。最後多數專家都同意通過,給予高端疫苗EUA的授權。

    另外,因應全國警戒降回2級,雙北市宣布餐飲業防疫措施,預計從明(3)日開始,開放餐廳內用。

    ■ 雙北明天開始開放餐廳內用,業者需遵守指引規範

    新北市長侯友宜跟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今天分別在記者會上宣布,兩市府經過討論之後認為,基於雙北是一日生活圈,所以共同決定將在明(3)日開始,開放餐飲業內用。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記者會上指出,經過警戒降級一週之後,分析北市一週內的確診人數只有增加30多例,不明感染源也不到1%,所以決定跟新北市一起在明日開始開放餐廳內用。柯文哲特別點出,夜市目前仍然禁止「邊走邊吃」。侯友宜也指出,民眾用餐時可以把口罩拿下,但若離開座位,口罩就必須戴上,否則將會開罰。

    雖然雙北開放餐飲業內用,但是兩市都訂出了相關的用餐指引、開放條件,以及餐飲業從業人員須遵守的規定。若沒有遵照指示辦理,得以開罰3,000元到1萬5千元不等的罰款。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也指出,市府相關單位都有分配餐飲稽查人員,到時候會落實對業者的稽查。

    ■ 今日新增12例本土案例,陳時中:10日後防疫措施不會有大幅度改變

    今天新增的12例本土案例中,有10例為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到70多歲之間,發病日為7月29日到7月31日間。12例案例裡,以桃園市5例最多、新北市3例、台北市2例、基市與高雄市各有1例。指揮中心統計,昨(1)日苗施打了15萬9,994人;到目前為止,疫苗施打的人口覆蓋率33.56%,劑次人口比為35.21%。

    疫情逐漸趨緩,也出現不少要求政府再放鬆防疫措施的聲音,但陳時中指出,目前在泰國、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每天都新增上萬人確診,Delta病毒也讓許多歐美國家疫情再起,他認為,這一週才可以看出來全國警戒降級後的影響,為了防範疫情,目前仍然傾向10日之後,防疫措施不會有大幅度的鬆綁。

    ■ 國產疫苗獲EUA前提早進行量產 陳時中:加速疫苗研發

    食藥署今天上午公布,高端疫苗已經在7月30日將4批,共26萬5,528劑COVID-19疫苗已經完成檢驗,並且核發封緘證明書,現在正在進行封緘作業。

    雖然現在高端疫苗已經開始進行封緘程序,但陳時中表示,26萬劑的數量如果開始施打,在排定與分配上都會有問題,所以他認為應該要有50萬到60萬完成封緘數量後,再把疫苗列入施打計畫的排程中。陳時中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若未來登記打高端疫苗的民眾超過250萬,政府才會向高端加購疫苗。

    陳時中在今天下午的記者會中特別花了將近10分鐘的時間,解釋為什麼國產疫苗可以提前量產。他說,在一般沒有疫情的期間,疫苗的生產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查驗登記,查驗登記之後才可以檢驗封緘,最後量產。但為了疫情的緊急需求,政府跟疫苗公司分擔財務風險,讓疫苗可以更快上市,在EUA授權之後,政府也預購的方式給予疫苗公司經費量產疫苗,讓更多民眾接種。

    也因為如此,高端疫苗在EUA通過之前就已經開始量產,並且送食藥署檢驗。陳時中指出,若沒有提早讓高端的疫苗開始量產或是送驗,距離開放施打的時間,民眾可能要多等半年的時間。陳時中強調,但是量產的疫苗仍須通過嚴格的檢驗跟封緘程序,若在這些程序中,疫苗檢驗不合格則不得開放接種。

    陳時中也補充,聯亞生技的EUA仍在補件中,一切仍要看聯亞提出的科學證據是否可以說服專家,要待專家檢驗完成之後才會發放EUA;他說,目前聯亞已經開始生產19批的疫苗,生產的批號也開始進行檢驗的程序。

    ■ 高端EUA專家審查會議紀錄公開,「疫苗效果」如何評估最受專家關注

    7月19日,指揮中心宣布高端疫苗通過緊急授權。此項決議前日,衛福部食藥署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出席專家共21人,扣除主席不參與投票,通過18人(其中15人有條件)、補件再議1人、不通過1人。今早食藥署以去識別化的方式公布20頁的審查會議紀錄內容,其中針對高端疫苗是否能通過緊急授權、需要哪些附帶條件、如何接種做討論。

    會議記錄中多提到「國內研發自製疫苗,是有效防止疫情擴散的重要工作之一,」先肯定疫苗研發;但同時,專家們也提出不少意見, 例如:「當疫苗擴大量產規模,不同批次間的品質須維持一致性」、「中和抗體不能代表保護力,T細胞的反應數字可再追蹤補齊」、「第三劑疫苗評估」與對「變種病毒株如Delta株的保護效果未知」,以及「罕見副作用的監測」等。

    目前Delta病毒株傳播速度快,更需要有效的疫苗來對抗病毒。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即表示,「疫苗效果」是專家們最關心的,包括目前疫苗的保護力,以及面對變種病毒株的效果,除了專家們認為三期臨床試驗仍要持續進行外,黃立民說,就得從「上市後研究」來回推,意即若未來不幸再爆發一波感染,就可以從有無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中,觀察確診比例,推測疫苗保護力範圍。

    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表示,疫苗效果若無法確定,未來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即接種完疫苗依然確診;另外則是安全性問題,高端雖為蛋白疫苗,歷史悠久且使用經驗豐富,但仍不能斷定沒有罕見嚴重副作用。如腺病毒疫苗出現罕見的血栓副作用、mRNA疫苗的心肌炎,都是三期試驗後、四期上市後監測,大量接種之後才會看見的,況且目前緊急授權的疫苗如AZ、莫德納、BNT,在全世界接種的劑量非常多,也有愈來愈多研究數據支持,「但高端疫苗臨床試驗只有3000多人,且年長者的人數很少,甚至還有高劑量的臨床試驗進行中,若有安全性疑慮怎麼辦?」

    除了疫苗有效性與安全性,報告中也有專家要求提供更多數據支持「劑量選擇」的問題。陳建煒表示,在高端第一期臨床試驗選擇10、15、25低中高三種劑量,最終二期臨床試驗選擇中劑量,但高端目前同時也正在進行65歲以上打高劑量的臨床試驗,「這代表高端也沒有把握目前劑量對年長者是否足夠,但指揮中心公布的高端適用對象,卻是20歲以上,沒有上限年齡。」

    ■ 專家質疑EUA期限太模糊,應明確思考終止時間點

    此外,針對高端疫苗緊急授權的期限,以及何時需完成臨床三期或三期期中分析,紀錄中依然沒有詳細內容,僅提及「緊急授權的核准,會在指揮中心解散時終止」。陳建煒依照已經訂購的疫苗,保守估計到貨時間推算,認為到明年3月㡳,12歲以上的民眾就有足夠疫苗可接種達80%以上,國外疫苗涵蓋率也普遍高、疫情控制,就不會是所謂的「緊急狀態」。

    政大法律學系副教授、衛福部疾管署人體研究倫理審查會委員劉宏恩則認為,專家會議中對於授權期間的討論並不清楚,直接提出期限到指揮中心解散為止,不夠嚴謹。緊急授權的考量要件,是在大規模傳染疾病之下,且現階段真的需要這個疫苗,才會通過緊急授權,也應同時思考終止緊急授權的時間點。「也許因為目前其他市場上的EUA疫苗實際取得數量不足,因此通過緊急授權,那是否在其他通過三期期中的疫苗取得充足後,或是有其他疫苗確定取得許可證且可以購買時,就作為緊急授權結束的時間點?這些都可以是理由,但都沒有在討論的紀錄中。」

    他更表示,這次公告的會議紀錄是以流水帳方式紀錄每一個專家的發言,無法增加大眾對疫苗的信賴度。他以歐盟評估嬌生疫苗的專家審查會議紀錄報告為例,會議前就會公告開會日期、專家固定、會議主題,開會後在10天內提供完整報告。紀錄中公開受審查的資料,如臨床試驗執行過程與結果數據、以及列點評估項目,再由專家一項一項判斷,最終提出效益大於風險的結論。

    但台灣的會議紀錄中,每個專家們的關注重點都不同,沒有提到的重點就沒有討論;而報告中提到的適應症,也只提到20歲以上,「那麼對孕婦?免疫功能低下者?試驗有沒有包含族群?整份報告有太多細節沒有說明了。」

    (文 /楊智強、陳潔 ;設計與資料整理 /江世民、戴淨妍;攝影 /唐佐欣、鄭宇辰、楊子磊、馬雨辰、余志偉)

    #延伸閱讀
    【專家大解析——首支取得EUA的國產高端疫苗,防疫角色如何定位?保護力監測與國際接軌考驗在哪?】https://bit.ly/3BsnGUT
    【從Alpha到Delta,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https://bit.ly/3ii1YeB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疫苗 #疫苗預約 #AZ #高端 #國產疫苗 #二級警戒 #EUA #緊急授權

  • 政大傳播一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9 10:30:06
    有 1,330 人按讚

    0519新加坡聯合早報

    *【全球已施打超過15億劑冠病疫苗 中美印占近60%】
    全球已施打超過15億劑冠病疫苗,其中近六成集中在中國、美國和印度。5月19日,官方資料顯示,自6個月前展開疫苗施打計畫以來,全球220個國家或地區已施打15億1萬7337劑疫苗。中國已施打4億2190萬劑,美國2億7440萬劑,印度1億8440萬劑。就人口比例而言,以色列施打率排名世界第一,全國近6成人口已完成接種兩劑。英國排名第二,54%人口已接種至少一劑,接著是巴林(50%)、美國(48%)、智利(47%)和烏拉圭(40%)。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9-1147872

    *【美確診與死亡病例續降 德州單日首次零死亡】
    根據美國各州郡資料分析,全美上周冠病死亡人數已減少到將近14個月來的最低點,一連五周來也持續減少;德州周日也首次出現零死亡的情況。截至5月16日為止的一周,病亡人數共計4165名,為2020年3月以來的單周最少病歿人數,平均每天600人。相較下,在今年1月高峰期,多半每天會有3000人以上病故。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截至周日,全美約有37%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有47%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8-1147730

    *【研究:AB血型的冠病患者引發重症的風險最高】
    根據日本最新研究指出,血型為AB型的冠病患者引發重症的風險最高,O型風險則最低。《朝日新聞》報導,由多名傳染病、遺付統計學專家組成的日本“壓制冠病特別工作小組”2020年5月在慶應大學教授金井隆典的號召下組成。這個小組日前提出最新研究,AB型的冠病患者重症化的風險比其他血型還高。《讀買新聞》報導,研究團隊從日本100多個醫療機構收集3400名患者血液,並解析出遺傳訊息。同時,他們也調查了其中440名未滿65歲的冠病重症者以及2377名正常人,並發現O型 的冠病患者重症化的幾率最低,A、B型是O型患者的1.2倍,AB型最高,是1.6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8-1147727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 抗B1617和B1618毒株 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有效】
    在應對B1617和B1618變種毒株時,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抗體分別減少了近四倍和大約三倍。中和抗體是免疫系統製造來阻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一種Y形蛋白。研究報告作者之一蘭道指出,儘管疫苗產生的抗體對抗變種病毒的表現略弱,但對疫苗整體防護力的影響不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19-1147795

    *【美國計畫6月底提供 8000萬劑冠病疫苗給他國】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宣佈,美國將在未來六周出口2000萬劑冠病疫苗到其他國家,以“重拾”美國在全球共同對抗冠病疫情的領導地位。這次宣佈,加上此前美國承諾會出口60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美國將在6月底出口的疫苗總量已經達到8000萬劑。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19-1147796

    *【封鎖疫情重區或展延全面解封 英擬應急計畫對抗變種病毒】
    為應對變種的冠狀病毒迅速傳播的狀況,英國政府正在擬定應急計畫。英國《泰晤士報》報導,政府在斟酌是否封鎖部分疫情較嚴重的地區,或是展延在6月21日全面解封的計畫。英國官員們已經根據去年落實的第四級封鎖制定了計畫。若變種病毒的傳播難受控制,政府將會建議人們待在家裡,並且下令非必要的商店暫停營業。受限地區的企業將獲得最多1萬8000英鎊的補助金,該計畫將由地方政府落實,並根據限制期調整補助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19-1147797

    *【印尼啟動私企冠病疫苗接種計畫】
    印尼正式啟動私人冠病疫苗接種計畫。佐科威政府希望這個私人接種計畫可輔助國家早日落實群體免疫目標。這項名為“同心協力”的計畫至今已有近2.3萬家印尼私人企業登記參與,它們採購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的冠病疫苗,為屬下超過1000萬名員工免費注射。一些企業還表示,除了自家員工,它們還準備讓業務夥伴的人員也免費接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19-1147794

    *【諾希山:每日新增病例料持續增加 多個毒株襲馬傳播更快死亡率更高】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形勢嚴峻,衛生總監諾希山說,由於馬國出現的“須關切變種毒株”具有更快的傳播速度和更高的死亡率,衛生部預計馬國的每日確診病例會持續增加。他昨日發文告說,冠病的新變種毒株近來在社區傳播,特別是在馬國出現的幾個須關切變種毒株(variant of concern),即B117、B1351、B1617毒株,情況讓人擔憂。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19-1147788

    *【衛生部反駁印度媒體“新加坡變種毒株”不實指控】
    印度英文報章《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和印度NDTV電視臺報導中引述新德里首席部長Arvind Kejriwal的推特貼文內容。根據報導,Arvind Kejriwal呼籲莫迪政府立即暫停來往新印的航班,原因是“在新加坡發現的新冠病變種毒株會導致印度出現第三波疫情”。對此,衛生部晚上立即提出反駁。衛生部說:“報導中的指涉毫無事實根據。首先,沒有‘新加坡變種毒株’。過去幾周許多冠病病例感染的是源自印度的B1617毒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519-1147738

    *【研究:接種兩劑科興疫苗後抗體近100%】
    泰國《曼谷郵報》報導,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官員披露,研究發現,有65.9%的接種者在接種第一針的三周後就出現免疫反應,完成兩劑接種的四周後,比例高達99.49%。對於研究結果,這名官員表示,科興疫苗在增強對冠病病毒的免疫應答方面非常有效。另外,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成員邵一鳴日前表示,研究資料顯示,中國科興疫苗對在英國、南非、巴西發現的冠病變種毒株均有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8-1147719

    *【奧地利明起全面解封 接種疫苗者入境毋需隔離】
    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視臺引述奧地利衛生部長穆克斯坦表示,多國冠病病毒感染人數正在下降,因此可在該國對外開放的同時簡化入境奧地利相關程式,所有已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或成功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相關程式的冠病疫苗,都將被視為有效疫苗接種證明。不過,他也時指出,從冠病疫情高發地區入境奧地利時,還必須採取隔離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8-1147716

    *【阿富汗政府軍擊斃143名塔利班武裝人員】
    阿富汗國防部18日發表聲明說,在過去24小時內,阿政府軍在幾個省展開行動,共擊斃143名塔利班武裝人員。聲明說,政府軍在楠格哈爾省、查布林省、赫拉特省、巴德吉斯省、法裡亞布省、巴爾赫省、赫爾曼德省和巴格蘭省等地展開打擊塔利班武裝的行動。政府軍還打傷66名塔利班武裝人員,發現並拆除了塔利班武裝分子的52枚簡易爆炸裝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8-1147726

    *【美國政府批准向以色列出售精確制導武器】
    美國《華盛頓郵報》17日報導說,拜登政府5日正式通知國會將向以色列出售價值7.35億美元的精確制導武器,其中包括“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和GBU-39小直徑炸彈。部分民主黨議員就該軍售對目前巴以衝突的影響表示擔憂。報導說,依據美國法律,國會在正式得到該軍售通知後有15天的窗口期反對,而目前所剩的天數已不足以完成相關程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8-1147725

    *【美國與多國圖介入斡旋 以巴衝突無緩解跡象】
    儘管美國與多個國家介入試圖斡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持續一周多的武裝衝突,仍然沒有任何緩解跡象。白宮發表聲明說,總統拜登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通話,表明支持停火。但納坦雅胡當天較早前告訴以色列人民,會繼續對付加蕯的武裝分子據點及頭目。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週一警告,以巴軍事衝突若持續升溫,加沙以外更廣泛地區將面臨陷入動盪的風險。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19-1147798

    *【葉倫料將出席下月於倫敦的七國財長會議】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計畫前往倫敦參加6月4日-5日的七國集團財長會議。英國是今年的七國集團輪值主席國,該國本月初宣佈,隨著冠病疫情開始消退,將以面對面形式舉行此次會議。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將主持會議,與會的還有來自義大利、加拿大、法國、德國和日本的央行官員,以及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其他多邊機構的領導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9-1147878

    *【共和黨人和白宮基礎設施的談判未能達成協議】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和拜登政府在18日一場談判中未能就新基礎設施計畫規模和資金來源等問題達成協議。彭博社報導,牽頭制定共和黨人基礎設施提案的參議員卡皮托在會談後說:“我感覺有進展,但我們還有路要走……他們正在消化我們的建議,並將對此作出反應。”卡皮托和其他幾位共和黨參議員在國會大廈會見了交通部長布蒂吉格和商務部長雷蒙多,以及幾位白宮高級幕僚。上周,拜登主持了一次討論。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9-1147868

    *【裴洛西呼籲“外交抵制”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加入一些議員的陣營,呼籲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此舉表明兩黨對中國的侵犯人權行為憤怒升級。雖然一些國會議員敦促冬奧會不應在中國舉辦,但裴洛西和其他人卻主張採取一種不太激烈的做法,即美國派遣運動員,但不組織任何正式代表團參加開幕式或閉幕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9-1147865

    *【美國眾議院通過《反亞裔仇恨犯罪法案》法案】
    美國眾議院以364對62票數通過《反亞裔仇恨犯罪法案》法案,打擊針對亞裔的暴力罪行。該法案目前將交由美國總統拜登。白宮新聞秘書薩琪說,拜登計畫在本周晚些時候簽署該立法。據報導,這是罕有獲得跨黨派支持的法案。自從冠病大流行以來,針對美國亞裔的襲擊事件急劇上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9-1147863

    *【拜登去年總收入81萬元 比前三年顯著減少】
    美國總統拜登公開其報稅表,他和第一夫人去年的總收入為60萬7336美元,比此前三年顯著減少。拜登和他的夫人吉爾17日公佈他們的2020年納稅表,恢復了現代美國總統發佈此類資訊的傳統做法。拜登的前任川普拒絕公開其財務狀況,還被媒體揭發在15年裡有10年沒有繳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19-1147800

    *【緬軍與東北欽邦民兵交火 小鎮數千民眾躲進森林】
    緬甸軍方與東北欽邦的少數民族武裝連日來在一小鎮交火,造成數千民眾逃離而躲進森林及窮鄉僻壤。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翁山蘇姬領導的民選政府後,全國各地至今仍普遍發生反軍人示威,許多少數民族組織也加入反軍人行列。欽邦民眾組建了“欽家園防衛部隊”(Chinland Defence Force),同用武力鎮壓示威的軍警對抗。這支主要武器是狩獵步槍的民兵上周襲擊了邦內敏達鎮(Mindat)的一所警察局和一家銀行後,軍方宣佈該鎮戒嚴,並以大炮與直升機反擊欽家園防衛部隊。欽家園防衛部隊過後以免傷及無辜為由單方面宣佈停火,政府軍兩天后控制了敏達鎮,並打死至少六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19-1147793

    *【沙巴警方殲滅五疑似菲阿布沙耶夫恐怖分子】
    馬來西亞警方週一在東馬沙巴州保佛海邊紅樹林的非法木屋區展開特別行動,殲滅五名疑似菲律賓阿布沙耶夫恐怖分子。沙巴州員警總長哈扎尼昨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五名死者年齡介於20歲至40歲,其中一人是阿布沙耶夫沙巴分隊小頭目。他說,菲律賓警方證實,其中一人瑪峇賓達(Mabar Binda)涉及菲律賓的炸彈襲擊而被通緝。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19-1147791

    *【消息:拜登推遲澄清對中企投資禁令】
    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打算推遲兩周就特朗普時代針對某些中國公司發出的投資禁令做出決定,而不同部門的官員正在起草指引,力圖屆時澄清令華爾街感到困惑的內容。美國財政部週二發佈允許交易特定中國軍方公司證券的一般許可,有效期至美東時間6月11日。不願公開身份的知情人士說,白宮計畫在此日期之前澄清投資禁令如何適用於黑名單上企業的子公司。美國財政部官員此前將5月27日定為澄清投資限制範圍的最後期限。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對投資禁令的評估可能會在6月11日前完成,不過拜登政府的政策不一定會在那時公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19-1147871

    *【美艦通過臺灣海峽 中國大陸軍方:隨時應對挑釁】
    美軍第七艦隊18日發佈消息稱,導彈驅逐艦“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 DDG-54)當地時間18日通過臺灣海峽。美軍第七艦隊在官網發佈消息說,“威爾伯”號按照國際法在當地時間18日例行通過臺灣海峽,證明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美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飛航與執行任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19-1147876

    *【美國對華法案擬納專款提升晶片製造力】
    美國參議院多數党領袖舒默表示,參議院將在提高美國對華競爭力法案中納入520億美元計畫。舒默說,這將是為恢復美國半導體製造能力而“立即投入的歷史性的聯邦資金”。美國2021年國防政策法案中包括了一項批准國內半導體產業扶持資金的措施,但實際上並未撥款。此次納入對華法案將糾正這個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19-1147870

    *【印度遭颶風陶特襲擊 死亡人數增至29人】
    印度遭受颶風陶特(Tauktae)襲擊,目前已有至少29人喪命,數十人失蹤。印度海軍已對79名駁船沉沒在大海中的石油工人和船員進行了大規模的空中和海上救援任務。印度氣象局表示,陶特週一(17日)以風速達185公里的“極強颶風”(Extremely Severe Cyclonic Storm)等級登陸古茶拉底省(Gujarat)。颶風在週二(18日)上午已減弱為“特強颶風”(Very Severe Cyclonic Storm)。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9-1147882

    *【德國再調查亞馬遜 以確定它是否濫用市場地位】
    德國反壟斷機構對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是否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發起新的調查。德國聯邦競爭法主管局在一份聲明中稱:“首先,我們將研究亞馬遜在競爭上是否擁有突出的跨市場重要性。”該局指出,若其認定亞馬遜擁有這樣的市場地位,按照對數位公司設定的新規,該局可以在較早階段阻止亞馬遜任何不利競爭的行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18-1147734

    *【格陵蘭冰川融化加速】
    科學家警告,格陵蘭部分地區的冰蓋或已逼近“臨界點”,若冰蓋繼續迅速融化,這可能引發無法在短期內逆轉的危機。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格陵蘭中西部的冰蓋高度因融化而不斷下降,這使得較低海拔的冰蓋表面暴露于更高溫度下,進一步加快融化速度。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格陵蘭地區降雪因大氣阻塞現象(atmospheric blocking)而減少,這同樣會導致冰蓋吸收更多熱能,融化得更快。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19-1147801

  • 政大傳播一階 在 54黃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28 11:00:02

    這集是非常誠懇的一集
    大家時間好不容易湊在一起
    完全無私分享
    在拍影片之前也各自做了很多功課
    就是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不只是今年學測生
    想了解大學科系的都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也請大家多多分享讓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

    下集主要是大學生活和考試的部分
    敬請期待



    友情出演/IG:
    許殷齊 mxrris._.17
    江紹綸 _danchiang_
    周谷謙 acgsister_
    劉漢唯 hanweiii22
    張茗傑 jay_chang_0713
    曾宇亮 yuliang_tseng
    鄭泊聲 bencer3283
    蔡易昀 yyyyyyyyunnnnnnn
    郭思妤 _szuyu



    Instagram:huang.jung https://instagram.com/huang.jung
    Facebook:54黃蓉 https://www.facebook.com/iamhuangjung/
    Email:iamhuangjung@gmail.com

    #​建中 #北一女​ #大學

  • 政大傳播一階 在 賀瓏Hell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7-31 21:58:45

    「Comedy Is Tragedy Plus Time.」

    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喜劇與悲劇僅一線之隔?

    2018年底,賀瓏與安迪(蕭正揚)組成近五年的漫才團體「佐野先生」即將舉辦年度漫才秀,兩人除了籌備大型專場演出的壓力,更有擔憂著面對職涯未來的焦慮。

    認識十年的搭檔遭遇經濟壓力,對未來有著不同的選擇?

    經營超過12年的「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因應市場的不景氣被迫兩度搬遷,藝術總監張碩修回憶過去的時光,看透台灣脫口秀的興衰。

    對喜劇的執著可以有多大? 孤注一擲又需要有多少勇氣?

    新生代脫口秀演員賀瓏,24歲的下半年,同時有著劇場脫口秀、漫才、美式深夜節目以及前往上海參加選秀節目的機會,他會如何抉擇他的下一個舞台?

    脫口秀是讓觀眾看見風趣,還是忘記憂慮?

    《忘憂卡米地》是一部拍攝台灣單口喜劇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的紀錄片,以賀瓏的喜劇事業為主軸,探索台灣喜劇正處於萌芽階段真實的一面。


    #賀瓏2019紀錄片


    出品 Producer|羅小乙 Luo Xiaoyi (2019.February)
    指導 Advisor|王亞維 Wang Yae-wei

    編導 Director|羅小乙 Luo Xiaoyi
    攝影收音 Camera & Sound|羅小乙 Luo Xiaoyi 李易儒 Micheal Lee 林澤豫 Lin Tse-yu 陳黠因 Xia Yin Chen
    航拍 Aerial Technology|蔡超 Chi Chao
    剪輯 Editor|羅小乙 Luo Xiaoyi 黃鈺倫 Huang Yu-lun
    插畫 Illustration|陳卓妤 Chen Joy
    手寫字 Handwriting|林品延 Anthony Lin

    特別感謝|政大傳播學院、卡米地喜劇俱樂部、薩泰爾娛樂

    ——

    開始訂閱 賀瓏Hello ➔ https://goo.gl/xgNPai
    賀瓏的脫口秀 ➔ https://goo.gl/asJrtp

  • 政大傳播一階 在 ugisho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2-05-12 21:49:17

    【巢 - 政大廣電二十屆畢業展 何錄斯作品】

    *完整演員訪談將收錄於巢DVD,DVD預購中!預購單:http://ppt.cc/_Lzk


    【劇情介紹】
    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yJzpD-D61k
    同名主題曲巢/姚國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uR4vBwETuI

     母鳥,一輩子守著巢;母親,一輩子守著家,不埋怨不離開不為自己飛翔。

     這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爸爸與獨生子浩浩每天早出晚歸,媽媽則日復一日的過著規律的家庭主婦生活。早起做飯做家事買菜睡午覺看電視吃飯倒垃圾,這些大大小小的瑣事填­­­滿了媽媽的一天,構築成媽媽的人生。

     對於媽媽來說,這樣穩定的日子,沒有什麼會改變,也不應該有任何改變...


    【主演】
    再見忠貞二村 金鐘獎影后 王琄
    痞子英雄 資深演員 湯志偉
    一頁台北 台北電影節最佳新人提名 姜康哲

    【STAFF】
    製作人:黃冠蓉、李依庭
    導演:梁鈺杰
    編劇:梁鈺杰
    攝影:黃貞瑜
    攝影助理:潘珮汶
    成音:陳凱鈞
    成音助理:關信恆
    燈光:陳彥豪
    燈光助理:甘智宇
    美術:李靜婷
    服化:王韵心
    場記:林容安
    劇照拍攝:潘敬昇


    【巢】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horusnest
    【巢】部落格:http://horusnest.tumblr.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