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收購瓷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收購瓷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收購瓷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收購瓷器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佛羅倫斯靜物女神】 文藝復興時期因為人文主義興起,翻轉了中世紀以來的藝術創作主題與表現技法,權貴品味和藝術家才能的結合也造就眾多經典作品;然而藝文發展蓬勃熱鬧如文藝復興時期,肯定不會只有單一表現,除了眾所周知,圍繞在宗教主題、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肖像畫等大師傑作之外,到了文藝復興晚期,靜物畫越加...

收購瓷器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7 02:53:17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利豐集團】馮氏百年企業走向沒落?賤價私有化表決前夕股東揚言反對! · 從事貿易物流消費品銷售,昔日藍籌股利豐(494),第三代以哈佛畢業生姿態接手本業,曾經極受散戶歡迎,但近年衰敗敵不過互聯網衝擊,股價一度跌9成。集團於3月中旬在疫情肆虐及大市低...

收購瓷器 在 黃韋翔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7:54:58

💙3⃣0⃣💙 - 今年 30 歲的第一 PO!首先感謝朱女的生日禮物,雖然這份禮物算是可有可無,但還是很開心收到這份 30 歲大禮。因為她真的很久沒有主動送我禮物及安排那種會有驚喜的橋段了...總之感謝之餘也愛你拉~ - 而這份禮物其實也有放進過我的購物清單裡,可是沒有想到一次的聊天中脫口出我有想要...

  • 收購瓷器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1 07:28:01
    有 1,621 人按讚

    【佛羅倫斯靜物女神】

    文藝復興時期因為人文主義興起,翻轉了中世紀以來的藝術創作主題與表現技法,權貴品味和藝術家才能的結合也造就眾多經典作品;然而藝文發展蓬勃熱鬧如文藝復興時期,肯定不會只有單一表現,除了眾所周知,圍繞在宗教主題、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肖像畫等大師傑作之外,到了文藝復興晚期,靜物畫越加受到歡迎。

    當時身為絕對少數的女性畫家喬凡娜・加佐尼(Giovanna Garzoni,1600-1670)就是靜物畫領域中的佼佼者,也是義大利藝術史上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人家不僅技藝高超,甚至成就傑出,收入豐厚,成為托斯卡尼第五代大公斐迪南二世・德・梅迪奇(Ferdinando II de' Medici,1610-1670)宮廷內的寵兒。

    ------------

    喬凡娜是最早投身靜物畫的女性畫家,因為傑出表現獲得時人一致推崇。實際上喬凡娜作品非常多樣化,包含肖像畫、袖珍畫、宗教和神話題材,和古代大師傑作複製品,但她始終以風格獨特的靜物畫最為人熟知。

    她最常使用的作畫媒材是蛋彩和牛皮紙、羊皮紙,那些色彩妍麗姿態生動,細緻入微栩栩如生又充滿感官趣味的動植物描繪,深深獲得貴族贊助人喜愛,梅迪奇家族就曾多次委託喬凡娜作畫,把她的作品拿來裝飾自家別墅和宮殿。

    有了梅迪奇加持,喬凡娜作品身價更是水漲船高,眾人爭購。17世紀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利奧內・帕斯科利(Lione Pascoli,1674-1744)曾表示,喬凡娜受歡迎的程度讓她可以為作品隨便開價,但照樣還是有一堆人收購買單。

    相異於同年代女子幾乎終生遵守傳統規範,甚至受教有限,謹守傳宗接代之〝重責大任〞,無知又封閉,才能傑出、性格更不凡的喬凡娜則是在義大利四處,如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那不勒斯和都靈(Turin)等地進行學習或者發展事業,或許還可能遠赴法國。她的一生見識之豐富,成就之豐碩,肯定曾經讓許多受限於古板窠臼的女子羨慕不已。

    ------------

    喬凡娜的職業盛世,或許可以歸功於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配合得當而造就,當時的人文背景就是其中重要因素。

    儘管之前許多藝術家都把觀察自然現象作為靈感來源,但是要到16世紀現代科學雛型誕生時,例如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天文學理論、數學、物理學、醫學、地理大發現和金屬活字印刷術發明等重要事件帶動科學長足進展,才提供了觀察和解釋自然世界的嶄新方式。

    還有,托斯卡尼的自然美景和傳統,孕育當地人鍾情於植物花卉和園藝種植的興趣,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串聯科學發展,自然更有助於研究植物科學,再融合梅迪奇家族對於藝術的熱愛融合,便孕育出精彩的靜物畫成果。

    梅迪奇家族的〝植物熱〞從早期的柯西莫・德・梅迪奇(Cosimo di Giovanni de' Medici,1389-1464),和有〝偉大的羅倫佐〞(Lorenzo the Magnificent)之稱的羅倫佐・德・梅迪奇(Lorenzo di Piero de' Medici,1449-1492)開始,都已經對植物學產生興趣並贊助植物學研究,再到200年後喬凡娜所服侍的托斯卡尼大公斐迪南二世・德・麥地奇,更是修復了曾經衰落的比薩和佛羅倫斯植物園,同時擴建比提宮(Pitti Palace)和波波利花園(Boboli Garden)。

    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大公們長期對於自然科學和藝術的熱情支持,都滋養了喬凡娜創作靜物畫的有利環境。

    梅迪奇宮廷向來有眾多知識分子、藝術家和科學家交遊往來,藝術與科學如此緊密交織,而17世紀宮廷中人對於科學研究和圖像都非常感興趣,喬凡娜剛好趕上了佛羅倫斯這股追求自然科學,尤其是植物學和園藝學的熱潮。她的作品迎合梅迪奇家族的藝術興趣,完美聯結自然科學與藝術,因而大受歡迎。

    ------------

    從《有檸檬的一碗靜物》(Still Life with Bowl of Citrons,late 1640s),足以見識到喬凡娜功力如何強大。

    一樣是敷彩於牛皮紙上的蛋彩畫,畫面中央有一大碗水果,這是喬凡娜的構圖特色。她也擅於運用細密精巧的微小色點,精心打造物體質感的差異性。兩種不同品種的檸檬連枝帶葉被放在略顯破損的陶瓷碗裡,檸檬表皮的粗糙質地、堅實的樹枝對照果實圓潤外形、精緻星形花朵和精描呈現的綠葉,在紋理和形狀都有彼此映襯之效。

    喬凡娜刻意藉此展現她對自然的精確觀察、處理顏料的能力和嫻熟的技巧。而畫面前方的花朵和昆蟲都是為構圖增添趣味之用,而非如荷蘭靜物畫那樣隱含警世意涵。

    然後,你看那輕薄透明如綢紗般夢幻纖細的昆蟲翅膀,不正是顯示她掌握顏料和筆觸的能力有多驚人嗎?

    ------------

    關於喬凡娜的技藝養成過程,學術界尚未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她應該受到了義大利前輩畫家雅各波・利戈齊(Jacopo Ligozzi,1547-1627)所影響。喬凡娜和利戈齊相同,都為梅迪奇宮廷服務,以動物和植物標本作為繪製主題。這時期的藝術家,即使是義大利藝術家,依舊奉北方文藝復興大師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為自然主義繪圖大師,喬凡娜也是如此。

    她可能收藏杜勒作品,並且跟著臨摹,另外也研究北方靜物畫大師如博舍爾特(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1573-1621)、范・德・阿斯特(Balthasar van der Ast,1593/94-1657)之作,這些都是為了更加增進技巧和表現。

    其實就連大公本人也派人在歐洲各地收購荷蘭和法蘭德斯靜物作品,甚至延攬阿爾斯特(Willem van Aelst,1627-1683)和希里克(Otto Marseus van Schrieck,1613-1678)等北方畫家來到佛羅倫斯工作,進而使得北方的藝術風格影響了托斯卡尼本地畫家。不過相較之下,托斯卡尼的靜物畫卻更加自然主義,因而喬凡娜的靜物畫雖然師法北方藝術著重精緻細節,卻不帶有道德訓示之意味。

    為了精準觀察詳加捕捉,喬凡娜肯定會在工作時使用放大鏡協助觀察物體和作畫。

    儘管畫面不大,然而由於精工細描,過程複雜,往往耗時甚久,甚至可能在日復一日的繪製過程中,親眼見證眼前的水果麻豆們從青澀漸趨成熟的轉變。使得喬凡娜的靜物畫就主題或是尺寸而言雖屬小品之作,卻是精心打造絲毫不含糊,也具備極度賞心悅目的觀看效果。

    ------------

    1651年,喬凡娜約莫51歲時搬移至羅馬定居,但仍為梅迪奇宮廷效力。托斯卡尼大公斐迪南二世和大公夫人,以及大公的兄弟們,都是喬凡娜遠在佛羅倫斯的忠實粉絲,他們依舊熱愛喬凡娜作品,並頻繁下訂單。

    梅迪奇家族延續至斐迪南二世時,實力已經大不如前。這位個性溫和,卻在對外事務顯得無能的大公在那個紛爭不斷傾軋未停的年代,根本無法在羅馬教廷、法國和西班牙等強權之間捍衛利益,堅守佛羅倫斯的完全獨立,並且眼睜睜看著伽利略被教廷迫害,嚴重打擊了梅迪奇家族聲望和身為科學贊助人的聲譽。然而幸虧他老人家自己對藝術和科學充滿濃厚興趣,加上需要藉此作為加強聲望之手段,斐迪南二世從1628年掌權直到1670年去世,始終淋漓發揚家族贊助藝術人文的傳統,大力實施一連串文化政策,而喬凡娜正好躬逢其盛。

    喬凡娜的畫作向來精心構圖,色彩鮮麗,具有強烈裝飾感,她常常會將相同元素以不同方式組合在許多作品中,再加入有趣細節和各種巧妙安排而創造出嶄新效果,營造視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新體驗,透過她的眼睛與畫筆重新打造自然本質。

    另外,喬凡娜的靜物畫也反映時代趨勢,結合本地動植物和異國情調,像是東方瓷器、中南美洲植物花卉和來自平洋的鸚鵡螺等,增添欣賞的愉悅和畫面興味,也用來暗示金主梅迪奇家族的財富和園藝技術,另外更具有作為宣揚托斯卡尼物產富庶、物資豐饒之政治宣傳作用。例如喬凡娜筆下的朝鮮薊就有此意味,朝鮮薊原產於中東,15世紀便在義大利廣泛種植,尤其是托斯卡尼地區,畫出各種朝鮮薊,就是用來標誌托斯卡尼物產的榮耀。

    既是美不勝收可愛多彩,又能強調政績發揚光大,喬凡娜也太惹人愛了,難怪一直被梅迪奇家族捧在手掌心~

    ------------

    終其一生,喬凡娜的事業始終維持不墜,可能還比許多男畫家來得出色,1666年,她立下遺囑,將全部遺產饋贈給羅馬畫家協會「聖盧卡學院」(Accademia di San Luca),條件式必須將她安葬在聖盧卡協會的教堂墳墓裡。4年後,喬凡娜去世,留下許多至今看來仍讓人動心不已又大感驚奇的精彩作品。

    歷經數百年沉寂,從1960年代開始,喬凡娜又開始獲得注意,只要有她的作品出現在拍賣會上,通常都會造成多人競標的盛況。要是有機會,我也很想把喬凡娜筆下的美麗世界帶回家啊~

    有趣的是,由於詳實反映17世紀托斯卡尼動植物生態,她的作品也常常被與托斯卡尼食譜並列設置,作為圖解說明,進而引發食慾。

    下回如果你翻到一本古代托斯卡尼食譜,可能也會是欣賞佛羅倫斯靜物女神翩翩才華的好時機,順便想像數百年前,它們在梅迪奇家族別墅曾經擁有的風光歲月。

    #佛羅倫斯靜物女神
    #靜物畫太美
    #梅迪奇原來是植物控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 收購瓷器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13 19:30:00
    有 155 人按讚

    滿剌加的黃金時代|知史百家

    安煥然

    15世紀中葉,是滿剌加輝煌的黃金時代。在海洋貿易方面,滿剌加是東西航線的中心。對中國的貿易,滿剌加與中國明朝官方保持朝貢往來,中國民間海商亦頻密來到此地經商。與此同時,對中國商品的貨源,滿剌加也可從與琉球王國的海洋交易中獲得。廣受海外市場歡迎的絲綢和瓷器,是中國商品的大宗。今天,我們若到馬六甲博物館參觀,進門入口的第一個專門展示區,就是令人驚嘆連連在馬六甲出土發現的中國瓷器。展示品大部份是明代中晚期之器皿,有大盤,有小碗,有完整器,有殘破片。瓷器樣式有青瓷,惟以青花瓷最為精彩。多為民間瓷窯產品,深具外銷性格,有的還以阿拉伯文字勾畫圖樣。林林總總,目不暇給。

    在對印度洋的經貿方面,滿剌加之主扼馬六甲海峽,並確保了馬六甲海峽航道的安全,促使該水道再度興旺,印度商船大批湧向馬六甲海峽。印度商船的貨品主要以布匹為大宗,品種花樣多達30餘種。其他還包括轉販自阿拉伯的香水、紅寶石等各種裝飾品。由於滿剌加通過多種渠道得以掌握中國商品的供輸貨源,印度商船寧可駛往滿剌加進行商品交換,而不必求遠前去中國朝貢貿易。

    印度商人之中,又以印度半島西北的胡茶辣穆斯林商船到來最多。此外,南印度的穆斯林商人也不少,甚至涉入滿剌加的政治核心。

    另,不可忽視的是滿剌加對東南亞市場利源的掌握。尤其是滿剌加透過其伊斯蘭化的影響力,與爪哇北岸的諸多新興港市國家建立了良好關係,每年大約有50至60艘運載大米的船隻到來,成為滿剌加最大的稻米輸入區。舊港、緬甸和暹羅船隻每年也輸來不少稻米,解除了滿剌加米糧不自給的顧慮。

    爪哇北岸港市地區主控了摩鹿加群島的香料貿易,他們每年將大量的胡椒香料運到滿剌加轉銷。應當留意的是,當時爪哇的新興港市、舊港和暹羅已有不少華人聚居,他們從這些據點往返滿剌加貿易也相當頻繁。爪哇是摩鹿加香料貿易的重心,據考15世紀至16世紀香料產量若以6萬袋計,華商的收購就佔有其中的5萬袋之多。除一部份運回中國,其餘大部份則運往滿剌加,再轉銷販予印度和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再由他們的商船輾轉經地中海而達歐洲去。

    有這麼一個說法,15世紀中期至16世紀初的時候,當時東西海路香料貿易的鎖鏈是以滿剌加為轉口中心,其西端掌握在印度、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之手,鏈條的東端,香料貿易則幾為華人所操縱。因此,當時滿剌加的東南亞貿易伙伴,除土著之外,「華人」亦扮演重要角色。這樣的推論,應當是合乎歷史事實的。

    黃金時代輝煌燦爛的滿剌加住有不少來自各地的商人。隨季候風的到來,各國商船停泊滿剌加。印度人、爪哇人和華人定居城內。據說當時在滿剌加至少能聽到84種不同的語言,人種混雜,五方維處。

    16世紀的最初10年間,每年約有2千艘大小海船停靠滿剌加,誠如當時的葡萄牙人皮雷斯(Tome Pires) 在《東方諸國記》中所說:「滿剌加是一個專為供銷商品而設立的城市,(在這一點上)全世界的任何城市都不能與其媲美」。它位於「季風交會之地,為世界環抱,位處其中心,相隔千里的兩國間的商業貿易,如不從各自國家來到滿剌加,則不能成交。」

    15世紀中期的滿剌加,是世界的中心。若沒有開放、包容的海量,尊重各色人種的氣度,試問滿剌加能有所謂輝煌燦爛的「黃金時代」嗎?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 收購瓷器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5 10:00:13
    有 276 人按讚

    #李天豪老師文字專欄
    自費反清復明的故事01 :我要成為海賊王
    -
    根據〈石井本宗族譜〉

    鄭成功的祖先,先是在唐僖宗光啟年間,因為黃巢之亂搬遷到南方的。

    具體來說,是由河南光州固始,南遷到福建。

    那本族譜裡面的「石井」,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下轄的一個鎮。

    也是公認的,鄭成功的故鄉。

    鄭芝龍的父親鄭士表,是泉州城內一個小官吏,收入很微薄。

    還好,住在泉州,這是個不缺機會的地方。

    1621年,也就是小木匠皇帝上台的那一年。

    鄭芝龍帶著兩個弟弟,去投靠香山澳(澳門)經商的舅父黃程。

    鄭芝龍在此學習了葡萄牙語,接觸各國的海商。

    為了取得外國商人的信任,他受天主教的洗禮,教名為:

    「尼古拉斯·嘉思巴特(Nicolas caspard)」。

    鄭芝龍在澳門的兩年,認識了影響他一生的貴人:

    「時常往來與日本與澳門的大海商李旦。」
    (時人稱為Captain China,中國隊長?)

    1623年,一艘李旦的大船,從泉州開往日本長崎平戶島。

    船上有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貨物,以及一個將改變很多人命運的男人。

    在長崎,鄭芝龍碰到日本人田川氏。

    田川氏是平戶藩士田川七左衛門之女,但是有資料顯示,她母親改嫁中國人。

    所以,她可能對中國人很熟悉。

    為什麼忽然這種八卦呢?

    因為,這位女性的感情生活很重要。

    1624年,田川氏在平戶島生下一子,取名鄭森。

    這個孩子,就是名揚四海的鄭成功。

    先不說小鄭成功,先說說鄭芝龍的奮鬥史。

    1624年初,鄭芝龍因李旦推薦,前往澎湖擔任荷蘭人的翻譯及通事。
    (鄭芝龍通曉閩南語、南京官話、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且可能通曉荷蘭語。)
    (真是人才~)

    為什麼是澎湖呢?

    因為此時荷蘭人,還不知道台灣島在哪…

    而澎湖,荷蘭人18年前就來過了。

    那一次,留下了「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的石碑。

    這一年,荷蘭人第二次佔據澎湖,想在中國沿海創造一個貿易根據地。

    然後,又被明朝逼退。

    同年初秋,荷蘭人撤退至台灣南部,鄭芝龍當然也跟著來了。

    其實,你可以說,鄭芝龍是去荷蘭人陣營臥底的。

    由於明朝和荷蘭的爭執,影響到李旦在陸、日、台間的商業利益。

    因此,李旦派鄭芝龍去荷蘭人那邊當翻譯,算是跟荷蘭人開始合作吧。

    從此時開始,鄭芝龍將事業重心自日本遷到臺灣。

    至於是什麼事業呢?

    說穿了,就是當海盜。

    荷蘭人給鄭芝龍的任務是:

    「在台灣海峽截擊往馬尼拉與西班牙人通商的中式帆船。」

    根據荷蘭第二任大員長官(1625–1627)傑拉德·韋特(Gerard Frederiksz de With)的說法是:

    「通事一官,率領約三十艘中式帆船去進行截擊與俘獲的業務。」

    就在鄭芝龍努力搶劫的時候…

    1624年8月27日,田川氏於平戶島千里濱

    生下了那個將撼動東亞海面的孩子。

    鄭成功出生之後,鄭芝龍也決定自立門戶了。

    反正搶劫,幹的都是刀頭舔血的營生,為什麼不自己當老大?

    隔年1625年4-5月間,鄭芝龍離開荷蘭人,開始了成為海賊王的旅程。

    一名荷蘭船長是這樣紀載當時的場景:

    4月27日星期天
    ...突然首領一官後隨手執刀劍的銃手七八名,作為代表,向我們寒暄。

    當時,這一行的王者,就是李旦。

    只是鄭芝龍要崛起之時,也是李旦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了….

    1625年8月2日,李旦在從台灣回平戶途中去世。

    李旦在台灣的產業和士卒,從此轉歸鄭芝龍控制。

    而於廈門的產業,則落入另一個大海到許心素的手裡。

    此後,鄭芝龍與許心素,互相對抗多年。

    附帶一提,在台灣流傳很廣的「顏思齊開拓傳說」,其實在歷史上很難找到根據

    歷史學界始終都比較相信:

    「顏思齊其實是李旦的化名。」
    (當然,也有可能是李旦的副手。)

    總之,鄭芝龍現在開始,真的叫鄭芝龍了。

    1626至1628年,鄭芝龍以台灣魍港(嘉義縣布袋鎮)為基地

    劫掠福建及廣東數地,使明朝官兵疲於奔命。

    由於鄭芝龍的業務能力太強,明朝決定收編他。

    只是,條件一直談不攏。

    鄭在台海縱橫兩年六個月,搶得不亦樂乎。

    1627年,鄭芝龍旗下已有700艘船。

    嚴重威脅老對手許心素的業務。

    許心素找上荷蘭東印度公司,想聯手打擊鄭芝龍,但東印度公司未允。

    鄭芝龍則乾脆一舉滅殺對手許心素,成為台海第一海盜。

    直到1628年年底,福建巡撫熊文燦招安鄭芝龍成功。

    熊文燦是四川敘永人,官至兵部尚書。

    曾掌管南畿、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權傾一時。

    後因圍剿張獻忠不力,被崇禎帝下獄處死。

    總之,透過熊大人,鄭芝龍開始當官(海防遊擊)了。

    當然,這個官不大,也就是個少校營長。

    但是,好歹是個開始。

    雖說官階只是四品武官,但是鄭海盜手下人不少。

    1628,鄭芝龍投降明朝時,部眾3萬餘人,船隻千餘艘。

    有了正式的官方招牌之後,鄭芝龍在老家安平鎮,當起了地頭龍。

    他打破官方的海禁,繁榮海市,吸引各國商人。

    他的武裝船隊旗幟鮮明,戈甲堅利,戰鬥力驚人。

    定期航行於中國沿海、臺灣、澳門和日本、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地之間。

    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

    1633年,荷蘭臺灣長官漢斯·普特曼斯攻打廈門,被鄭芝龍打的大敗。

    後來雙方達成和解:

    「荷蘭東印度公司保證不再來中國大陸沿海。」
    「改由鄭芝龍派船至臺灣進行貿易。」

    當然,事業做大之後,光靠搶劫賺錢,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

    「必須企業化。」

    鄭芝龍設立「五商」,掌控中國境內進出口的商品銷售管道。

    「山五商」:

    設於杭州,分「金、木、水、火、土」。
    負責收購中國絲綢、瓷器、珍玩等各地特產至廈門。

    「海五商」:

    設於廈門,分「仁、義、禮、智、信」。

    負責運作海路商船隊,將貨品運銷至東北亞及東南亞各地。

    1633年,鄭芝龍事業做的如日中天。

    這一年,同時也是日本鎖國的一年,但是這鎖不住鄭老大。

    歷史課本往往都寫:

    日本鎖國時,只准荷蘭及中國帆船進出。

    這裡說的「中國帆船」,其實就是鄭老大獨家的。

    接下來十年,直到明朝滅亡,掛著鄭氏旗號的中國商船壟斷東亞貿易。

    華船(大部份是鄭芝龍的)進出日本的數字,比荷蘭船多出7至11倍。

    什麼是海賊王?

    這就是。
    -


    自費反清復明的故事02 :
    -
    上一段,講了鄭芝龍慷慨激昂的前半生。
    本來只是想為鄭成功登場做個引子。
    只是,臺灣史的這一段,考試挺熱門的,歷史敘述卻又有很多迷思…
    每次都有學生來問,時間短又說不清楚,乾脆一次寫清楚,方便大家參考
    -
    先交代一下鄭芝龍的結局。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

    大明江山,半壁崩塌了。

    在這種大時代,最考驗人的政治判斷力。

    讀者諸君擁有「歷史之眼」,當然可以預見鄭芝龍的悲慘下場。

    這裡就不詳述了。

    1646年,清軍逼近福建,鄭芝龍心存觀望。

    將駐軍撤離仙霞關,讓出天險。

    讓滿洲清軍入閩,自己則退守泉州安平。

    隨後,鄭芝龍的泉州同鄉,同時也是「大號明奸」洪承疇出面勸降鄭芝龍。

    鄭芝龍獲得空頭王爵許諾,以及一個翻臉的兒子。

    1647年,鄭芝龍後被誘劫往北京,封同安侯。

    同一年,清兵逼殺田川氏,鄭成功決心殺父報國,誓死抗清。

    1655年,鄭芝龍入獄。

    1661年,鄭成功東征台灣,年底,鄭芝龍被斬首於北京柴市。

    接著,故事要轉到鄭成功身上了。

    鄭芝龍投降滿清之後,不願投降的部屬,就轉由鄭成功領導。

    這裡,就是我這段故事要說的主題了。

    接下來的十多年,鄭成功在東南沿海,聚攏了十多萬兵力,誓師抗清。

    1658年,鄭成功甚至動員了17萬大軍北伐南京。

    這基本上是鄭成功自費的軍事活動,是他私人的反清復明事業。

    問題是,錢從哪裡來的呢?

    學者估計,以明末的物價,這種規模的軍事行動:

    「每年平均需消耗300-360萬兩白銀。」
    「作戰規模大的時候,甚至需要400萬兩。」

    以閩南沿海彈丸之地,鄭氏集團是如何籌集這麼多資金的呢?

    要知道崇禎年間,握有天下的朝廷財政收入,也不過400餘萬兩。

    看過上集的朋友,應該知道答案了:

    「關鍵,就是貿易。」

    這次,我就來詳述一下,貿易的利潤與規模。

    鄭氏靠海商起家,全盛時期旗下船艦高達千艘,承包了最賺錢的貿易路線。

    就以對日本的貿易來說吧:

    1647年至1662年之間,也就是鄭成功接班後的15年。

    航抵日本長崎的中國船隻,主要仍然來自鄭成功的勢力範圍。

    據紀載:

    「1650年,抵達日本長崎的七十艘船中…」
    「有五十九艘,來自鄭成功所統治的地區。」

    這種情形大致年年相同。

    也就是說,鄭氏集團至少佔有80%的對日貿易份額。

    那麼,做的是什麼生意呢?

    江戶初期的日本,熱銷商品是中國的生絲,絲綢與糖。

    商品價差之大,讓經營現代國際貿易的商人流口水啊…

    據統計,從1622年到1660年間:

    「從中國輸送到日本的生絲,每百斤價格平均為377兩白銀。」
    「生絲生意的利潤率,平均可高達277%。」

    生絲貿易不只好賺,而且還是「大規模」的好賺。

    經鄭氏貿易船隊輸入日本的生絲,每年高達十餘萬斤。

    另一項輸日大宗商品是糖。

    1655年,輸日砂糖就高達141萬7430斤。

    價差呢?

    「每百斤砂糖,在中國賣2.5兩白銀。」
    「運到日本後,每百斤8兩。」

    砂糖貿易,利潤高達220%。

    除了出口,鄭氏船隊還從日本大量進口貨物,尤其是日本大量出產的銅:

    「每百斤銅,在日本僅僅13.5兩。」
    「當時中國的銅價,則為每百斤白銀20兩。」

    銅類貿易,利潤率達到48%。

    從1650年到1660年,鄭氏船隻往來台灣、日本、中國沿海。

    將生絲,糖等貨物運到日本,再從日本載回鉛和銅等貨物。

    據統計,單單從事對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就能收入141萬兩白銀利潤。

    而南洋方面的貿易,一年也帶來93-128萬兩白銀的利潤。

    單憑貿易,以足以維持一隻規模龐大、有戰鬥力的軍隊了。

    但是,這些還不是全部。

    別忘了,鄭家是從海盜起家的,除了做生意,老本行不能放下。

    從鄭芝龍那個時代開始,收保護費就已經是重要的固定收入了。

    當時的船隻保護費,稱之為「牌餉」。

    通過東亞海面的船隻,必須依其大小,繳納牌餉。

    否則後果自負…

    按照規矩繳費後,可得到一面牌,在海上就可不受劫掠。

    注意,不是「不被鄭家海軍搶劫」,是沒有「任何人敢搶」。

    如果沒有這種一言九鼎的本事,怎麼收保護費。

    在那幾十年裡,鄭氏將海上貿易分為東洋、西洋二線。

    西洋船:從事暹羅貿易。

    東洋船:從事日本貿易。

    西洋船的牌餉金額不明,東洋牌餉應納餉銀是:

    「大者二千一百兩一年,小者五百兩一年。」

    注意,要繳這筆錢的,不只是亞洲商船。

    荷蘭,英國,葡萄牙等西歐商船,也必須按照規矩繳費。

    如果沒有懸掛「鄭」字令旗,就自己出海隨便搞,隨時可能被送進海底。

    鄭氏這種保護費收的有多誇張?

    來看一個例子:

    鄭成功在決定攻打台灣後,軍隊還沒出發…

    就已經授權何斌,在臺灣向當地貿易船隊發放牌餉,收取餉銀。

    還有,鄭成功在日本的胞弟,田川七左衛門,也幫鄭成功發放牌餉,收取餉銀。

    「著訊守兵、地方官盤驗,遇有無牌及舊牌之船、貨,船沒官,船主、舵工拿解。」

    --鄭成功寫給他弟弟田川七左衛門的信

    看看這種說話的口氣,有沒有大海霸主的氣魄?

    單是一項保護費每年收入就令人乍舌。

    說了這麼多,鄭氏集團平均一年能收多少白銀?據楊彥傑《1650至1662年鄭成功海外貿易的貿易額和利潤額估算》一文估計,當時鄭氏集團年利潤可達2000萬或3000萬兩白銀。小編對這個數字不太相信,但是即使砍半再砍半,也有500萬-750萬兩白銀了。

    正是有巨額的收入來源,鄭成功才能維持一隻擁有十幾萬員額的軍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