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支持性心理治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支持性心理治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支持性心理治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支持性心理治療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冏冏子Ky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說書直播預告 #10月25日晚上9點半 在洪教授 #懂得感恩就不會得憂鬱症 的驚人話語之前與之後,我都被 #憂鬱症 所困擾。我得憂鬱症的原因不是外界傳聞的作為網紅的壓力,更多的是因為一些不方便公開的個人經歷。這段處於人生低谷的時期,我服用了醫生開的大量藥物,飽受藥物副作用和併發症的折磨,因長期失...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萬的網紅台客劇場 TKsto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斷食法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慢性病患者,請先與主治醫生討論。】 ➡請「加入」台客劇場會員,支持我們創作並記錄更多值得被看見的人事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台客帶你一起體驗! Carpe the ...

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 ❥ 晴媽咪? ?????晴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34:37

這次非常有幸的接觸到 #幸樹藝術心理 這個團隊,幸樹藝術的創辦理念是以女性為中心所提供的心理養護空間,給媽媽們一個心靈空間,放下老公放下孩子,好好跟心理面的自己對話,由治療師帶領你找到自己原本的樣子。 在我們從少女變成人妻,踏入人生另一個階段,成為一個媽媽成為一個家庭主婦,在每天忙碌的把屎把尿中常...

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01:12:01

「Medusa 相貌出眾,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追求者。但 Medusa 為了提升家族地位,無暇談情說愛,而是在含苞待放的少女時期選擇效忠雅典娜,成為神廟裡的祭司,並許下終身不嫁的誓言。 沒想到海神波賽頓(Poseidon)看上了 Medusa 的美貌,竟然在神廟裡強暴了她。 但奇怪的是,性侵事...

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 賴拉奇。Lucky????夢想是當世界背包客✈️??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27:43

『並不是別人抗壓性不足,而可能只是他們看到了更重要的東西,而做了取捨。』- 瑞典劉先生 。 最近生活被奧運給填滿,說實在我也是到後半期才開始當了幾日的奧運迷,比起比賽的結果,我更喜歡每個參賽選手的故事,不管是麟洋配、還是愛編織的英國跳水選手、或是以黑馬之姿拿到高爾夫銅牌的潘政琮,還有獲得女子體操全...

  • 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 冏冏子Ky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07 22:46:54
    有 6,782 人按讚

    #說書直播預告 #10月25日晚上9點半

    在洪教授 #懂得感恩就不會得憂鬱症 的驚人話語之前與之後,我都被 #憂鬱症 所困擾。我得憂鬱症的原因不是外界傳聞的作為網紅的壓力,更多的是因為一些不方便公開的個人經歷。這段處於人生低谷的時期,我服用了醫生開的大量藥物,飽受藥物副作用和併發症的折磨,因長期失眠、內分泌失調,使大腦和身體受到明顯的損害。
     
    我沒有想過再回到原來的公眾人物位置,那對於我而言已不合適,但我陸續收到苦於憂鬱症的人們的信:有些人因病失學,再也沒有回到社會;有些人痛苦卻不能離職,下班後過著自暴自棄用酒精和藥物麻痹自我的日子;有些人因病失業,被家人離棄,在貧病之中幾乎要放棄生命。我給了其中一些人錢,但終究無法解決問題。
     
    那各式各樣的故事,化為一種聲音,呼喚我必須從深淵爬起來,成為能夠幫助他們的力量。但病重時,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是更加沮喪,心想自己會永遠頹廢下去,什麼都做不了。
     
    幸運的是,在與家人斷絕關係之後,我並非孤立無援,一群與我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關懷照顧著我,幫助我一步一步好起來。我暫停所有工作專心休養,養成運動習慣,漸漸戒掉了抗憂鬱藥,真的很不容易——我的最後一顆抗憂鬱藥是憂必晴,那被認為是戒斷效果很猛烈的藥,副作用也非常痛苦,但我熬過來了,逐漸恢復正向思考的能力。
     
    能夠閱讀和寫作之後,第一件事,我澄清了自己一直以來被誤解的政治立場(因為那是必要的),然後,我開始盡可能地蒐集憂鬱症的資料。
     
    有一些資料我在照顧生病的伴侶時已經知道了,但自己實際病過一次,讀起來有更深的體會,也發現不是所有的學術資料都適用每個人。
     
    這個月,我將花一到兩個小時,直播分享我所知道的關於憂鬱症的事、讀過的關於憂鬱症的書,如果你是個憂鬱症患者,或是患者的陪伴者,希望這個直播對你有幫助。希望你或你愛的人能從這看似無盡黑暗的隧道裡走出來。
     
    直播將在10/25光復節晚上9點半開始,存檔會永遠免費公開在我的YT頻道上,給每個需要的人查詢。
     
    當天我會聊到以下主題,並播放一些好聽的歌曲,歡迎你們來參加。如果你沒有空參加,可以觀看存檔,或直接去讀我將要聊到的書。
     
     
    【憂鬱症(depression)到底是什麼】

    - 憂鬱症是什麼?
    - 如何判斷得了憂鬱症?
    - 憂鬱症的併發症
     
    【如何從憂鬱症中好起來】

    1、什麼方法有用?
    - 心理諮商
    - 運動
    - 身體治療:藥物療法、電療法
    - 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療法
    - 閱讀療法,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的一種
    -- 見效快
    -- 價格便宜
    -- 無副作用
    -- 復發率低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1、對憂鬱症的誤解

    - 懂得感恩就不會得憂鬱症
    - 想開點就不會得憂鬱症
    - 憂鬱症是因為抗壓性差
    - 憂鬱症是瘋子
    - 憂鬱症可以瞬間痊癒

    2、請這樣對待病人

    - 少做勸導,安靜聆聽
    - 不要說加油,因為他們已經夠努力了
    - 不要催促他們快好,因為他們比誰都著急
    - 不要說你完全懂,因為你不可能完全懂
    - 不要期盼他們恢復原狀,因為人都會成長
     
    【對憂鬱症有幫助的書籍】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憂鬱症的新曙光》、《脫憂鬱》、《勇氣圖鑑》...等。
     
    【患過憂鬱症的歌手唱的歌】

    SOS(Avicii)
    Hard to Love(Aaron Carter)
    Let It Go(Demi Lovato)
    Numb(Linkin Park)
    Torn(Natalie Imbruglia)… 等。

  • 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3-23 18:00:00
    有 89 人按讚


    【概念文】「邊緣性人格障礙(BPD)教戰守則」文:周勵志醫師。我的摘要及改寫。

    1.BPD不是每個都一樣的,是可以被分類的。應依各自的狀態,量身打造不同的治療計畫。
    2.先處理最明顯的症狀及影響生活的議題(如破壞性的行為),當症狀改善後,才處理BPD的人格困難(不適切的憤怒、粗暴、操弄、強求、妒忌、全有全無思考及與之相應的理想化/貶抑化、自虐)。
    3.治療策略
    (1)用藥物降低情感症狀
    (2)支持性心理治療,或辯證性行為治療來強化SELF
    (3)移情聚焦治療,當他「情感整合平台--情緒調理,有功能」,以整合病人的情感狀態與自我狀態。
    .
    4.治療聯盟:
    「涵容」很重要,必須被涵容在一種穩定的、持續的、具有可預測節奏的關係之下,他才有條件逐漸學習區別人我之際、內外之分。
    如何讓BPD能夠放心地將心理師視為自己情感騷動及不被制約行動的一個可靠、安全的容器?
    5.重點提醒
    維持治療架構的穩定性;心理師的活力要多;要能忍受BPD的負向移情(且對反移情要格外留神);讓BPD當下的行動與感覺建立連結(聚焦在此時此地對事物的澄清與詮釋,阻止自動化行為);不滿足BPD的自我破壞行為。
    6.明朗化的聚焦--所有的行為與滿足皆須討論。
    所有的要求與協助是明朗化進行,以便讓BPD的當下行為與感受做連結。
    BPD很少清楚地為自己所需而求助(無意識行為多),如果發現他間接地要求些什麼,最好的反應是,「指出這種現象,且詢問是否正確?」事後討論如何適切地滿足。
    如果心理師過早或不明說而「自以為是」提供支持性的干預,有可能不經意地滿足了他的奢望,引起覺得自己是心理師的重要他人的誤解或進一步想控制心理師。
    .
    7.操弄行為。
    BPD最明顯的是操弄行為,以滿足自己無法言明的需要。
    可以有計畫地接受操弄先滿足對方,但須有下列條件:溝通清楚心理師為何會接受?有正面意義;詮釋與清楚他操弄行為的意義;BPD的操弄行為與心理師的回應之後,其中有何智慧存在?
    8.自我概念的養成
    自我概念是一種自我驗證,在所處情境與背景下找到與世界、人際相處的控制與預測,最後依此成為有能力(自我勝任)與負責的成年人。
    BPD需在被認可的環境之中,經由希望與鼓勵,嘗試錯誤,讓他能夠被重新撫育,從矯正性情感經驗中再長大一次。實務作法是,認同他的想法、感覺和行動,從比較中得知事情的規則。
    9.小心反移情
    小心心理師反移情中的歉疚、罪惡感拯救幻想、越界行為、憤怒恨意、無助、焦慮、恐懼;混淆不確定、時間急迫感、如父母般養育病人的想望、過於謹守治療架構。
    溫泥考特1947年說「反移情」:心理師應預期並接受,而不是去壓抑這些感受,甚至變成治療中的一種要素。
    在治療中要留意的是如何去保持彼此之間最恰當的距離:若太遠,BPD會「瘋狂地逃避想像或現實的被拋棄」,若太近,則有「被心理師吞噬/控制」的焦慮。
    .
    10.成功處理反移情的兩個功能
    護持:類似一位母親提供一種特定的環境,以促進嬰兒的成長
    涵容:一位母親如何處理他的嬰兒的情緒的過程。先去揣度他到底怎麼了?消化後將之變化成他(情緒狀態像嬰兒)能夠再內射和容忍的情緒。
    評估案主的狀態—心理師自我觀察—創造一個分析的後設空間(以免被移情或投射性認同困住)--選擇詮釋的最佳時機。
    11.太多的沉默會給BPD帶來壓力與困難,會想太多,所以用言語適度澄清進行中的狀況,並請他用言語擴充當下所經驗到的感覺或覺知,以避免某種因模糊所引起的惡化。
    12.心理師的自我揭露
    BPD過去常經驗到被忽視、虐待或冷漠,因此心理師的自我揭露(真實與真誠,包括些許個人資訊)會比完全不去評斷(中立、不表達意見)的好。
    13.心理諮商的有效性—關係裡的互動
    來自兩人的相遇、交會而非洞識與分析。
    進入關係中,人們互相肯定、確認,成為自己和他人。並有各自的存在與獨特性
    關係,不僅是同理或直觀覺知,而是「大膽地當入他人之中」(賭上自己的存在)

  • 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3-11-30 08:00:00
    有 2,277 人按讚


    在助人的時候,說話的方式很重要。不過,沒有相應的態度支撐,易流於匠氣。久了或別人習慣了,原本話術的預期效果,也就會失效了!

    我曾有個學生,常在接話的時候,會套公式,「如果我是你,我也會覺得…」。初見面的人,也許會被同理到,但是認識一段時間,或者平常聊天,也這麼說話,就令人感到奇怪。

    互動不自然,關係就不自在。

    尤其以我面對的年齡層來說,小到幾歲的小小孩,大到阿公阿媽,都用同一套,或者那幾句,很難通用。重點在,當事人能理解怎麼樣的話,從中去找出最貼近自己想要傳達的意思,溝通會比較順暢。

    以小小孩來說,甚至是非語言的訊息,特別是略顯誇張的肢體動作,能傳遞善意。

    把話講具體、聚焦在正面表述、澄清與重述對方的情緒、使用我訊息、蘇格拉底式對話…,不同的講話方式,在邏輯上能連貫,配合理論,在適切時機使用,最能達到效果。語言只是治療方式的表徵,重點在引發人的內在變化。

    所以,有些治療方式,透過藝術、肢體,雖然使用語言較少,但也有其不同層面的作用。

    講話的語調、我們的神情,其重要性不亞於語言的內容本身。輕柔的講話,能安撫情緒;自在的神態,可以讓人靜心。

    還是回到老話一句,幫助別人,得先幫助自己。自己沒調整到定位,話術的使用,只是一時。

    此文的作者似乎是精神科醫師,我是臨床心理師。兩者的訓練不同,專精各異,在此澄清,以免誤會。

    ----------------------------------------------------

    【聯合報╱Kevin Fan】

    精神科醫師一定都很會說話嗎?

    在下是個剛踏進精神科大門的住院醫師,依我的淺見,這其實不一定。但我能說,精神科訓練說話的時間肯定最多。

    我們的訓練,固然包含大腦功能、精神科藥物等等別科也重視的生理層面,但關於怎麼說話,或者「會談技巧」的鑽研,就是精神科特有了。這絕對是建立醫病關係所不可或缺,在診斷、治療上,這更是一門特別的專業。

    你或許會猜,我們到底是怎麼被訓練的?是什麼讀心術可以看穿人心?抑或是哪個關鍵字能讓人卸下心防?其實沒有那麼玄。以下片段,或許可稍作說明。

    先說可以,再說但是

    心理治療的首次會談,個案帶了個朋友來。

    「他在我狀況不好時一直陪著我,我想他如果一起來,會更知道怎麼幫我。」個案開門見山地說。

    「哦,怎麼會這樣想呢?」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我也有點不知所措,只先簡單回應。

    結果個案開始細說從頭,我一邊聽,一邊想該怎麼在適當的時機插話,解釋這個治療並不適合有人陪伴。光是拐彎抹角地說明治療規則,就耗了快十分鐘,好不容易才把規定講完。

    「這個問題三十秒就能搞定!」T主任看我效率不彰,教我如何修正:「記住!先說可以,再說但是。你就說,你想讓朋友更了解你的想法OK,但是心理治療的進行,著重在個人和治療師的討論,所以等等聽完說明後,就請朋友離開比較適合。這樣不就結束了!」

    臨床上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守住底線,不可能對所有要求來者不拒。方法用對,溝通困難迎刃而解,也避免破壞彼此的關係。這是我的入門課。

    換句話說,結果不同

    和住院病人會談,想鼓勵他參加病房的活動。

    「每天早上病房老師帶的活動,都去參加一下好不好?」「可是,我家人會來會客耶……可是,有時候會想睡覺耶……」明知道病人沒那麼不想去,其實不過是懶了些。但要他點頭答應,始終差那麼一點。

    如果反過來呢?

    「病房老師帶的活動,會讓你很討厭、很痛苦嗎?」「是不會啦。」

    「那每天24小時當中,撥出1小時來參加,會不會很困難、完全做不到?」「是不會啦……」

    「那今天就開始參加,有沒有關係?」我趁勢追問。「呃,沒關係。」

    「那就照你說的囉。」Bingo!

    還有一些情境也適用這個原則。例如對情緒比較低落、難做決定的患者建議用藥。「既然您現在這麼不舒服,我短暫開一些調整情緒的藥物,您不反對吧?」比起直接問:「我開一些藥給您好不好?」前者的阻力小了些。

    另外,評估酒精依賴的程度,詢問病人是否耗費許多時間在買酒、醉酒等,「喝酒會不會花費你很多時間?」一般來說很難直接承認;但反過來問:「如果把喝酒的時間扣掉,你的生活會多出很多時間嗎?」往往可以問到比較貼近事實的情況。

    待病人像個人

    精神科的眾家學派在評估、治療病人上各有其理論基礎,而我們這些住院醫師要吸取各家武功,然後內化成自己的一套,見招拆招。

    某次和一位日間病房的病人會談,他說最近去應徵工作,但面試完老闆說不適任,沒能錄用他,表情有些落寞。

    下一句怎麼接?

    「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精神分析取向的對話,運用自由聯想,探索潛意識的世界。

    「你總共面試幾次?失敗幾次?」認知行為學派的回應,找尋病人可能的扭曲認知(例如:因為面試失敗,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然後用可觀察、量化的事實,去改正病人的想法。

    我左想右想,突然好像不會說話了……

    「其實當場做支持性心理治療最有效,也就是同理、肯定的原則,你試試看?」T主任再度提點我。

    「你應該會有點失望、挫折,但找工作最重要的是動機,像你這麼積極,在日間病房算最棒的了。而且現在工作真的不好找,這次學個經驗,下次會更順利!」

    「對,像個人就對了!」T主任以其一貫的犀利總結道。

    我恍然大悟,其實會談裡我們反覆推敲問句,鑽研回話方式,除了展現對精神疾病的知識外,最重要的是,你怎麼和眼前的人建立關係。有了關係,進一步的診斷、治療才可能成立。

    那一剎那,我也懵懂地領悟到一些精神科的核心,一切都回歸到人與人的關係。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怎麼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跟不同的人建立起一段段獨特的關係。其實說話原本的目的,不也是如此嗎?

    【2013/11/28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READING/X4/8324233.shtml#ixzz2lxscwXj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