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接近效應心理學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接近效應心理學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ineve ()看板PSY標題[疑問] 吸引力法則時間Sat Aug 24 14:03:57 ...
接近效應心理學 在 月亮塔羅坊?喵子 | 六日不占卜不回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2:22:48
#閒聊 #格局 #文長慢慢看 照理來說,閉關是不要看手機;不過前幾天Ho發起一個考題,剛好對應了我需要閉關的原因之一; 還在思考要不要發文的時候,抽出的靈性動物是「看見大的格局」,還正位,無非是要我說出我所想的; 今天就來說說這次關於「某個特定類型」的死刑犯/殺人犯課題的事情。 -- 前幾年有...
最近聽到關於吸引力法則這個詞,
一直以來我以為吸引力法則是:你是怎樣的人,自然會吸引和你相同或類似的人
(感覺好像是延伸的涵義,不是本身的意思)
剛剛我查了一下發現我的理解和網路上解釋的好像有一點的出入,
網路上所解釋吸引力法則是指自己心裡想甚麼,就會得到甚麼,或者就會變成甚麼,
例如你心存善念,就會有好事發生;你相信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你就會變善良的人。
在過去我在讀的心理學教科書中,我沒有讀到沒有吸引力法則這個名詞,
感覺有點接近教育心理學中的畢馬龍效應,
但是畢馬龍效應是指別人覺得你是這樣的人,你就會覺得自己可能是這樣的人,
最後真的變成那樣的人~畢馬龍效應使人改變的出發點是因他人而起~
但因為吸引力法則好像是從自身為出發點,所以不是,
後來又覺得像是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我想問的是,吸引力法則是心理學的一個名詞嗎?
那他的意義是甚麼? 還是他純粹只是一本書提到這個詞最後被廣泛利用而已= ="
如果不是心理學名詞,那跟他接近的心理學名詞是甚麼呀?
最近一直常聽到,覺得蠻有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14.182.74
我也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吸引力法則太廣泛使用了,有人把它用來解釋交朋友,一副像是社會心理學名詞一樣
有人把它解釋一個自我心理的一種狀態
讓我不禁在想這詞到底在指甚麼,很納悶 =_=
※ 編輯: lineve 來自: 120.114.182.74 (08/24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