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指考參考書ptt自然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指考參考書ptt自然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指考參考書ptt自然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指考參考書自然組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7的網紅C.C.M Mat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一下:#靠北中女中 (中女中的藍老師) #靠北中女中6437 【數學學測準備方向分享】 1、前言: 高中數學簡單嗎?高中階段的數學,要問倒一些所謂的名師甚至是教授其實是很容易的(比如說IMO等級的題目),但是學測所要考數學,因為有範圍與限制, 準備就不是那難了。通常沒辦...

指考參考書自然組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如何準備學測地科 📍|前情提要| 地科地科,讓你ㄎㄎ。在學測自然的四科中,物理、化學屬於基本分,基本上題目不會太難,大多數人考出來的分數也不會差太多;而生物、地科則是和別人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為這兩科的題目很活,而且很常考一些枝微末節的觀念。所以...

指考參考書自然組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如何準備學測生物 📍|前情提要| 當你問起學長姐「學測自然最難準備的部分是啥」時,超過一半人都會跟你說「生物最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學測的生物很常考超出課綱範圍的東西。舉例來說,107學測考出了「抗利尿激素」,而108學測考出了...

指考參考書自然組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如何挑選參考書 📍|前情提要| 學期已經來到尾聲了,再加上疫情的關係,大家都待在家比較有彈性的時間可以運用,許多想要盡早開始複習學測的同學都來私訊我們說:有沒有推薦的新課綱講義呢?Spark Light這邊要跟大家說,之前那篇「台大學長學測推薦...

  • 指考參考書自然組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12-11 16:17:41
    有 0 人按讚


    分享一下:#靠北中女中 (中女中的藍老師)

    #靠北中女中6437

    【數學學測準備方向分享】
    1、前言:
    高中數學簡單嗎?高中階段的數學,要問倒一些所謂的名師甚至是教授其實是很容易的(比如說IMO等級的題目),但是學測所要考數學,因為有範圍與限制,
    準備就不是那難了。通常沒辦法考好的原因,都是準備方式出了問題。

    2、學測的考題方向:
    學測的範圍是依據103課綱微調(http://www.ceec.edu.tw/ 99課綱微調/99課綱微調-學測數學考試說明.pdf)。
    不像是段考或是模考有時會有超出課綱範圍的題目。但是許多題目是經過教授精心設計過,要見過與講義參考書類似的題目機率很低。
    以下是大考中心公布的測驗目標:

    (1)測驗概念性知識:
    能確認基本的數學原理與概念。(約考4題)
    (2)測驗程序性知識:
    能讀圖、查表或運用適當的公式與解題步驟。 (約考10題)
    (3)測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應用數學知識、選擇有效策略及推理能力解決問題,並能檢驗結果的合理性與正確性。(約考6題)

    因此,把自己的觀念弄清楚,學習想問題的思路,是想拿高分最重要需要培養的方法。

    3、準備時常陷入的迷思:
    (1)做大量題目就有效。
    做題目再準備時很重要,但是在觀念還沒讀通之前,做題目所得到的知識是很零碎的。

    (2)做過多與課綱外(舊課綱)的難題。
    學測命題有課綱當依據,這樣有些是在做無效的練習。

    (3)記憶過多的速解與妙解。
    學測考題經過教授精心設計,速解法通常無用武之地,題目是需要用課本的基本定義與定理去思考。
    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104年學測正八邊形線性規劃那一題,在市面上的所有參考書與講義不會有這題,
    如果你沒有把平行線法的概念弄的很清楚,是不可能把這一題解出來。每年都會有幾題這樣的題目,
    高手的決勝之處通常也在這幾題。

    4、準備方式:
    (1)將課綱內的定義、定理的來龍去脈弄清楚。
    建議:找一本將觀念說明很清楚的書籍下手,最方便取得就是課本,因為課綱之外的內容不會出現在課本。課本的內容是主幹,先有主幹再加枝葉。
    課本的內容、每個定義、定理、例題、習題應該要讀到滾瓜爛熟,每個概念都要想清楚。

    (2)選一本好的複習參考書(講義),做到爛熟。
    建議:好的參考書一本就夠了。有觀念分析、解題思路分析,以及題目難度分級的最好。如果對於一個題目,莫名其妙就迸出答案而沒有講解,
    那可能不太適合。對照書中的內容可當作課本重點的整理,然後把其中的題目當作補充。

    (3)歷屆的大考題,好好一題一題想完做完。做題目先不求快,先求懂。

    (4)歷屆的模考題。
    建議:模考題每份命題水準的落差可能極大,到接近學測時可以定期給自己計時模擬考,沒考好不用灰心,好好的檢討。

    (5)自己做筆記,統整的自己不熟悉的概念,別人整理的,永遠是別人的東西。

    5、注意事項:
    (1)養成畫正確圖形的習慣。將函數的圖形與幾何的題目依照正確的比例作圖。同學大部分只畫略圖,以為沒什麼關係。
    但只要看看這幾年學測及指考對畫圖的要求,就知道正確畫圖的重要,有時候從正確的圖就可以觀察出答案,不合的比例可能會讓你答錯。

    (2)不可瞧不起基本操作。有小聰明的同學,總是很不想放下身段去做一些基本的操作,比如:勘根、數學歸納法、數列算幾項等等。
    很多同學在複習這幾個章節都是用看的,而不動手。但事實上,對概念的體會,經常是從基本操作來的。不動手的結果是:經常自以為會了,其實並不會。

    (3)製作屬於自己的錯誤訂正筆記本。分析自己的錯誤類型,將不會寫(或寫錯)的題目記在的筆記本上,並將他對應的數學概念、解題的思路、關鍵步驟一同
    記錄。

    (4)答題順序建議是單選,選題,多選(期望值最低)。千萬不要從第一題埋頭做下去,先把比較簡單的做出來,再做比較困難的題目。

    (5)學校停課這段時間可以開始做模考題計時訓練。

    (a)時間宜選擇在學測考試時段。 (b) 計時80或90分鐘的時間。(少於學測時間) (c)培養耐力與訓練如何分配時間【要認真】

    (6) 「永遠來得及,千萬不要放棄」高三愈到後來,愈是人心惶惶。所有意識到壓力和想考好的考生都會萌生放棄的念頭。
    但是大考真的是在比耐力,沒有人是唸完才去參加大考的!

    6、後記:
    自然組同學下學期開始學微積分,除了指考比重占很大外(接近30%),也是高中數學銜接大學最重要的課程,值得大家好好花時間研讀。微積分把同學高中學
    的一些數學問題做了統合,比如以前我們求極值,大概就是用配方法、不等式,但學會微分後,只要去討論臨界點就可以了。社會組同學也不用太害怕指
    考,因為這幾年數乙的題目都很簡單,自然組跨考已經沒優勢了。

    數學其實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但是在中學階段太多機械式與速度的訓練,又有不少打擊信心的考試,讓不少人失去信心與樂趣。一些有理想的老師
    會盡力的去讓同學體會數學之美,但是在大環境之下也不免要妥協一些事,祝福所有考生學測考試順利。

    投稿日期: 2017年12月7日 13:22 CST

  • 指考參考書自然組 在 年輕闖王 尚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2-18 12:03:15
    有 73 人按讚


    這裡用三個小故事和大家分享幾個關於教育失衡的現象,高分卻不擅長學習、學校推廣記憶公式、用功反而考差…

    【分享】(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故事一■

    目前升大學通常有兩種途徑,一個是學測、一個是指考,學測要考五個科目,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學測五科的總成績,滿級分為75級分。要有滿級分的潛力已經不容易了,何況要考到真正的滿級分。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一般考到滿級分的學生,都被人視作神級的人物,受到很多注目的眼光。

    有一年,台大數學系教授陳宏,他是統計方面的專家,他想了解看看,這些相當不容易的全科滿級分學生,在大一的微積分學習狀況如何。於是,他把這些人的學年成績紀錄調出來,一看,不得了。這些"全科"滿級分的學生,竟然有7%的學生被當掉!一般人會覺得很訝異,但我其實不意外,我的解讀如下:

    台灣學習的現狀,無論是不少的學校老師或是幾乎全部的補習班老師,都還是使用古法「填鴨式教學」,分類題型、歸納公式、解法。而多數考上台大的這些頂尖學生,很少比例沒有補習的。而無論是否有補習,學校老師也是盡心盡力的幫學生分析、歸納題型、大量題目的刺激與練習,讓學生養成的被動接收的習慣,沒有主動思考的能力。

    可是,到了大學,這些頂尖學府的教授,哪一個人會幫你歸納題型、解法?沒有!所以,缺乏自主學習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就像妖怪碰到照妖鏡一般,現形了。現出他不擅理解、邏輯不佳、缺乏創意與整合能力的缺乏狀態....

    ■故事二■

    我幾年前教過一位學生,一個知名私立中學的學生,當時他才國一。有一次,他拿給我一個公式看,我一看~沒看過!當時我進入補教界至少15年以上,我手邊的數學相關書籍,超過2000冊,我還會去收集坊間比較知名的老師的數學教材。即使不算博覽群書,也實在看過不少的東西。但是,我竟然沒有任何印象有看過那個公式!儘管我的記憶力不好,但是要說一個公式我完全沒看過、沒印象,也著實不容易。

    但是,我一看,我知道那個公式怎麼來的,不過就是把幾個基本的公式組合起來,自然會得到那樣的公式。我當場推導給她看,並且真心勸慰她「這個公式沒有必要背!」但是,學校老師要求他們要完全按照他的教法來學習...

    曾經和他媽媽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意外地得知:她每個周末的作業,有將近60張考卷!!!!
    不可思議。60張(各科)考卷,就算是全部用"抄答案"的,恐怕也要抄個各把個小時。何況要學生用"寫的"!

    所以,這位學生,無論是周間還是周末,常常要做作業到半夜12點還做不完。她的父親,是一位很知名的牙醫師,很開明,知道孩子在這個時期是發育的黃金時期,錯過了,就很難彌補。他就和他女兒說:去睡吧!這些剩下的作業,我來幫你做....於是,幫他把數學、理化的作業接過來寫,還要刻意寫幾題錯誤的,才像他女兒的程度。有時,我學生還不放心,偷偷躲在棉被裡做其他科目的作業,或是偷偷哭泣....

    我真心地認為,這樣高度填鴨的教學模式,只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頂多訓練他們成為考試機器而已。

    ■故事三■

    我高中的時候,沒有考好,考到機乎是最後一名省中。當時我讀的是桃園地區的陽明高中,第一屆。當時,我們有個同學,是以考上第一志願武陵高中的成績進來我們學校。

    他從進來的那一刻開始,就始終如一的認真,並且校內考試成績都非常優異。通常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極少超過第三名的紀錄。到了高三,面臨大考的時刻,他依然始終如一的用功,甚至更為變本加厲地對待自己。高三時,壓力很大,通常我們下課時就聊天打屁,紓壓。他不一樣,抽屜裡總是放了三本參考書,數學、物理、化學,下課時就把他們抽出來讀。我們知道,如果書翻久了,書頁會有點兒"浮起來"。當時,他的每一本書,基本上都是一倍半的厚度。真的一點兒都不誇張!

    我們是自然組的,當時全校只有三個班,大約140~150人。在模擬考的成績,他基本上也都是全校前三名的,偶然掉出前三名,他就會自虐式的加倍認真,每天讀書都到半夜一兩點,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

    反觀我,高中是我念的渾渾噩噩的階段,由於不認為自己很厲害,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之下,盡力念。但是,校排成績頂多中上,大約全校(自然組)30~40名而已。(別忘了,我們全校自然組學生也不超過150人)可是我很喜歡物理,用很輕鬆的方式,就讀到全校第一。(針對物理那一科)

    後來,大學離考放榜後,我和他的成績都跌破師長眼鏡!!

    以他如此認真的態度,孜孜不倦的努力三年,最後,你猜猜他考到哪裏?淡江大學!

    而我,從來沒有拿過前三名的小子,竟然考出全校第三名的成績!我考到中央大學!

    我並非說淡江不好,而是你想看看我和我那位同學努力的程度,以及最後的成果,有個相當大相反的落差。

    我當時成績雖然差,能讀懂的東西不多,卻都是我自己能理解的部分。那位同學,成績雖然好,卻是透過大量重複式的練習達到的成績,很多根源於~他的記憶好。但以結果而言,恐怕他沒有真正讀懂!

    從以上三則小故事所呈現的現象,我希望告訴你的是:
    光靠死記硬背而缺乏理解,是難以塑造優秀的腦袋的。更遑論漫漫人生,僵化的頭腦,如何能成就幸福的人生呢?

    你希望成為死讀書、高付出卻低成就的人嗎?別了吧!有智慧的努力,勝過埋頭苦幹啊!

  • 指考參考書自然組 在 年輕闖王 尚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1-12 07:00:01
    有 44 人按讚

    【分享】(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故事一■

    目前升大學通常有兩種途徑,一個是學測、一個是指考,學測要考五個科目,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學測五科的總成績,滿級分為75級分。要有滿級分的潛力已經不容易了,何況要考到真正的滿級分。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一般考到滿級分的學生,都被人視作神級的人物,受到很多注目的眼光。

    有一年,台大數學系教授陳宏,他是統計方面的專家,他想了解看看,這些相當不容易的全科滿級分學生,在大一的微積分學習狀況如何。於是,他把這些人的學年成績紀錄調出來,一看,不得了。這些"全科"滿級分的學生,竟然有7%的學生被當掉!一般人會覺得很訝異,但我其實不意外,我的解讀如下:

    台灣學習的現狀,無論是不少的學校老師或是幾乎全部的補習班老師,都還是使用古法「填鴨式教學」,分類題型、歸納公式、解法。而多數考上台大的這些頂尖學生,很少比例沒有補習的。而無論是否有補習,學校老師也是盡心盡力的幫學生分析、歸納題型、大量題目的刺激與練習,讓學生養成的被動接收的習慣,沒有主動思考的能力。

    可是,到了大學,這些頂尖學府的教授,哪一個人會幫你歸納題型、解法?沒有!所以,缺乏自主學習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就像妖怪碰到照妖鏡一般,現形了。現出他不擅理解、邏輯不佳、缺乏創意與整合能力的缺乏狀態....

    ■故事二■

    我幾年前教過一位學生,一個知名私立中學的學生,當時他才國一。有一次,他拿給我一個公式看,我一看~沒看過!當時我進入補教界至少15年以上,我手邊的數學相關書籍,超過2000冊,我還會去收集坊間比較知名的老師的數學教材。即使不算博覽群書,也實在看過不少的東西。但是,我竟然沒有任何印象有看過那個公式!儘管我的記憶力不好,但是要說一個公式我完全沒看過、沒印象,也著實不容易。

    但是,我一看,我知道那個公式怎麼來的,不過就是把幾個基本的公式組合起來,自然會得到那樣的公式。我當場推導給她看,並且真心勸慰她「這個公式沒有必要背!」但是,學校老師要求他們要完全按照他的教法來學習...

    曾經和他媽媽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意外地得知:她每個周末的作業,有將近60張考卷!!!!
    不可思議。60張(各科)考卷,就算是全部用"抄答案"的,恐怕也要抄個各把個小時。何況要學生用"寫的"!

    所以,這位學生,無論是周間還是周末,常常要做作業到半夜12點還做不完。她的父親,是一位很知名的牙醫師,很開明,知道孩子在這個時期是發育的黃金時期,錯過了,就很難彌補。他就和他女兒說:去睡吧!這些剩下的作業,我來幫你做....於是,幫他把數學、理化的作業接過來寫,還要刻意寫幾題錯誤的,才像他女兒的程度。有時,我學生還不放心,偷偷躲在棉被裡做其他科目的作業,或是偷偷哭泣....

    我真心地認為,這樣高度填鴨的教學模式,只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頂多訓練他們成為考試機器而已。

    ■故事三■

    我高中的時候,沒有考好,考到機乎是最後一名省中。當時我讀的是桃園地區的陽明高中,第一屆。當時,我們有個同學,是以考上第一志願武陵高中的成績進來我們學校。

    他從進來的那一刻開始,就始終如一的認真,並且校內考試成績都非常優異。通常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極少超過第三名的紀錄。到了高三,面臨大考的時刻,他依然始終如一的用功,甚至更為變本加厲地對待自己。高三時,壓力很大,通常我們下課時就聊天打屁,紓壓。他不一樣,抽屜裡總是放了三本參考書,數學、物理、化學,下課時就把他們抽出來讀。我們知道,如果書翻久了,書頁會有點兒"浮起來"。當時,他的每一本書,基本上都是一倍半的厚度。真的一點兒都不誇張!

    我們是自然組的,當時全校只有三個班,大約140~150人。在模擬考的成績,他基本上也都是全校前三名的,偶然掉出前三名,他就會自虐式的加倍認真,每天讀書都到半夜一兩點,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

    反觀我,高中是我念的渾渾噩噩的階段,由於不認為自己很厲害,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之下,盡力念。但是,校排成績頂多中上,大約全校(自然組)30~40名而已。(別忘了,我們全校自然組學生也不超過150人)可是我很喜歡物理,用很輕鬆的方式,就讀到全校第一。(針對物理那一科)

    後來,大學離考放榜後,我和他的成績都跌破師長眼鏡!!

    以他如此認真的態度,孜孜不倦的努力三年,最後,你猜猜他考到哪裏?淡江大學!

    而我,從來沒有拿過前三名的小子,竟然考出全校第三名的成績!我考到中央大學!

    我並非說淡江不好,而是你想看看我和我那位同學努力的程度,以及最後的成果,有個相當大相反的落差。

    我當時成績雖然差,能讀懂的東西不多,卻都是我自己能理解的部分。那位同學,成績雖然好,卻是透過大量重複式的練習達到的成績,很多根源於~他的記憶好。但以結果而言,恐怕他沒有真正讀懂!

    從以上三則小故事所呈現的現象,我希望告訴你的是:
    光靠死記硬背而缺乏理解,是難以塑造優秀的腦袋的。更遑論漫漫人生,僵化的頭腦,如何能成就幸福的人生呢?

    你希望成為死讀書、高付出卻低成就的人嗎?別了吧!有智慧的努力,勝過埋頭苦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