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拉花練習替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拉花練習替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拉花練習替代產品中有5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智英最近工作比較忙碌,每次回家還要面對髒亂的家裡,還有翹著腳看電視的先生,她只是希望這個家不要只有她一個人在操心,沒想到不說還好,一說就爆炸⋯⋯ 「你都看不到髒亂嗎?」智英說。 「喔,是嗎?有髒嗎?」 「在我下班回到家之前,你都不能夠主動整理一下嗎?」 「很乾淨啊!我想說等你回到家再一起來弄。」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新企劃【和稻村壤治1對1的視訊聊天】 ◆時段預約頁面《SKIL LIVE》 https://skillive.com/product/221 ◆操作方法説明影片(IG精選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s/aGlnaGxpZ2h0OjE3ODg1NTA2NzE4Mj...
「拉花練習替代」的推薦目錄
拉花練習替代 在 Arase 阿拉斯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13:30:47
平民巨星|2| 每次去電視台參加錄影,對我來說都是一場實習課,從整體節目的氛圍營造、主持人與來賓的言談互動,除了期待有機會跟現場工作人員聊聊前後製的過程,也盡量在後台推自己跟參與節目錄製的來賓聊天(齁唷我真的超認生啦....),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經驗傳承,所以這次參加歌唱競賽的節目,我很榮幸學到了更多...
拉花練習替代 在 Ha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1:18:31
#vrschikasana 剛剛看完帕爾曼的紀錄片 他說他的老師在他拉走音的時候 反而問他「你怎麼定義G小調?」 . 我覺得這樣很婊也很像hart lazer老師給我的初印象 以前研習遇到把上課時間當作私人課的人 問一些無關主幹的個人舊傷 我常不耐煩為什麼要佔用大家時間一直嘗試跟調整那個個案 (當...
拉花練習替代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3 03:25:53
關於作者 羅尼.奧蘇利雲(下稱「奧蘇),出生於1975年,著名英格蘭桌球手。因為出棒速度高,打法流暢,故贏得「火箭」美譽。又因為他10歲單桿破百,15歲更打出147滿分,而且難得左手技術也不比右手遜色太多,比賽時可以按不同情況使用左右手,奧蘇更被指是桌球史上難得一見的天才球員。桌球壇最高榮譽的世界...
-
拉花練習替代 在 -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14 19:45:01全新企劃【和稻村壤治1對1的視訊聊天】
◆時段預約頁面《SKIL LIVE》
https://skillive.com/product/221
◆操作方法説明影片(IG精選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s/aGlnaGxpZ2h0OjE3ODg1NTA2NzE4MjE4OTE1?story_media_id=2573876451277175608&utm_medium=copy_link
◆稻村壤治Instagram《@george_inamura》
https://www.instagram.com/george_inamura
◆以前參加過的人的感想回饋
📢台灣 女生
George 老師非常細心,說明很清楚。也是因為George 開線上課程,我才把吉他重新拿出來,被忘記的吉他以前一定偷偷在哭泣。雖然現在還是沒有工作的時候才有空練習,但還是希望趕快學會,再彈給George 聽😁
📢台灣(住在日本)女生
跟帥哥聊天很快樂,又有趣,又可以聽到帥哥唱歌,又可以一起喝酒,真是太感謝了!希望能常常準備這樣的線上課程。👏🥰😁
📢 香港 女生
這次很開心可以跟George學習吉他,George 真的是一位好老師👍🏻會了解你的喜好和程度,讓你學習得到新的知識之餘,也會想繼續努力學習下去,而且George很有耐心也很會聆聽,跟你學習真的很開心,謝謝你🙏🏻✨
📢 香港 男生
很高興可以跟George聊天。我跟他分享了我的夢想,也分享了我的困難,他很耐心的聽我說話,也很努力的用國語給我建議。他也很樂意的跟我分享他現在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要捉緊自己喜歡的東西。
他喜歡音樂,我喜歡我教的孩子。
雖然會遇到辛苦的事情
我們一起加油吧!
📢日本 女生
「長得好帥、唱得好聽、彈得好強!」
的George開設的線上課程!所以,我馬上就申請了。
雖然我在學生時代只有學了一點吉他,但我提出了想彈彈看George的拿手歌曲的請求。
他用鏡頭拉近的方式,仔細地教我和弦進行和指頭的按弦方法。雖然我離能自彈自唱還很遙遠,但課程中還夾雜了一些很愉快的對話,讓我下次還想報名參加。
除此之外,我們還一起聊天、一起唱歌,我還收到了很棒的小禮物!✨
充滿魅力的George線上課程。
我很期待之後的上課!
📢台灣 女生
首先謝謝 稻村壤治(George)老師在Skillive平台開課,且很貼心的為看不懂日文的學習者改用IG視訊上課,並在有限的時間內以專業、耐心以及有趣的上課方式教導。
一位專業的老師可以是名氣很響亮的老師,也可以是所謂某某王牌老師,但對我而言一位專業的老師是會以自己的專業一起與學習上確有困難的學習者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或替代方案
而不是輕易的拒絕真心想學習的人或直接忽視程度不好的學習者
還記得視訊上課前 George老師有請第1位視訊學習者分享課後感想,在分享中讓我瞭解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想要多學習或多瞭解須要先作好課前作業,那就是須要先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或瞭解什麼先寫起來或事前告知 George老師,到了上課時間就能很快速的上課,而且如有問題也可以快速提問, George老師會很有耐心的用各種方式讓學習者真正瞭解為止。
或許有些人跟上課前的我一樣,雖然超想報名上課,但一看到線上視訊就想放棄或一直猶豫不覺;現在上完課的自己很感謝上課前能鼓起勇氣按下報名的自己
老實說上課前接到 George老師視訊電話前,整個人緊張到不行也不知道跑了幾次廁所,但到了真正上課時;起初還是很緊張,但慢慢的會被 George老師有趣的上課方式吸引,而忘了緊張,最後會感覺像在跟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或哥哥在聊音樂學習音樂,超自然且快樂的。
最後再次謝謝 George老師的建議、鼓勵以及教導,我一定會盡快拿到合格職照,然後認真且快樂的學習吉他和日文。
― ― ― ― ―
衷心感謝您收看本次作品。
在這個頻道,會上傳台灣歌曲(中日文版)
或日本歌曲的MV、在台灣街頭表演的影片,還有Vlog生活影片,原創歌曲等等。
我有按照各個影片的性質,設定了各種播放清單,
如果您有時間的話,請務必要去觀看喔😌我愛你!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eorge_inamura/?hl=j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1namura/
◆TikTok
《@grorge1namura》https://vt.tiktok.com/kqpDj6/
⭕️【Profile】
稻村壤治George -Youtuber音樂人-
出生於日本福島縣
已住在台灣三年半(※目前暫回日本)
語言:日文、中文
― ― ― ― ―
📹【作品・電視節目・活動演出經歷】※ 以下節選代表作品
◆聲林之王 -第一季-[音樂節目]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灣觀光局新廣告[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樂活篇(男主角)
https://youtu.be/SO-RwtBijgY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官方活動]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綜藝節目]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George[首次自創中文歌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 ― ― ― ―
✏️【故事】
2017年的春天,抱持著[3個月內要在臺灣正式出道!]的目標,
義無反顧地在毫無關聯的臺灣,開始了嶄新的音樂活動。
當時完全不懂中文,也沒有任何相識的朋友。
完全是從零開始,沒有做出任何滿意的成績,一直在艱辛的狀態下,
但之後遇到了許多奇蹟的邂逅,活動也逐漸地擴展開來。
2018年1月~3月期間,曾和知名日籍YouTuber三原慧悟共同組成了名為【三原TAIWAN】的團體一起活動,
發表過多首翻唱歌曲,觀看次數都超過了100萬次,成為了大家的熱門討論話題。
2018年7月,在臺灣舉辦了個人LIVE演唱會,成功動員了150人參加。
也接連出演了綜藝節目和音樂節目。
之後,在2019年12月1日,以【YouTuber音樂人】的身份,
正式開始了全新的活動。
用日文演唱臺灣歌曲的影片,以及在臺灣街頭上演唱日本歌曲的影片,
有好幾部都紅極一時,引發話題。
2020年3月,YouTube個人頻道訂閱數成長率,
獲得了臺灣當月份排行榜的第一名。
同年的3月,參與了臺北市政府舉辦的官方活動[2020杜鵑花音樂會],
與臺灣的巨星們《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同台演出,
讓活動的開幕演唱會更添精彩。
現今在各個網路平台的追蹤人數已累積超過了10萬人,
YouTube的總觀看次數已突破了700萬次。(現2021年7月)
現在,是在臺灣最有名的日本人音樂人的呼聲很高。
在日本出演媒體節目及活動的機會也逐漸增加中。
2019年2月,日本BS富士電視台特例採訪,
播放了長達1小時的個人紀錄片-〖台湾発、夢追い物語〗。
同年4月及7月,分別出演了在家鄉福島縣的福島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ゴジテレ],以及音樂節目[二畳半レコード]。
同年7月,參與了每年在日本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的大型活動[台灣FESTA(台湾フェスタ)]的表演。
【補充】2021.07
2020年由於受到肺炎疫情擴大的影響,只能帶著遺憾的心情,返回了日本。
在福島縣從事了一陣子的活動後,
現在移動至琦玉縣小川町,主要在町內進行音樂活動。
之後,成立了個人音楽事務所【g.one.music】,
開拓了音樂製作、影片製作、吉他彈唱教室等新事業。
為了尋求"全新音樂人"的形式,每天都過著不斷反覆嘗試挑戰的日子。
p.s 我想趕快去台灣
中文翻譯:林嘉慶/Keita
◽◽◽◽◽◽◽◽
【歡迎來信工作邀約】
若有工作邀請,請麻煩您用email聯絡。
我等候您的回信。謝謝。
📩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
#1對1的視訊#稻村僕治#SKILLIVE -
拉花練習替代 在 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22 22:47:05謝謝你們給予的回饋與美麗的能量,Katie 與 Hahow 合作的第二門線上瑜珈課程開始募資囉!
【凱蒂瑜珈:夢幻動作從頭學,開啟練習新里程】線上課程 ► https://hahow.in/cr/flowwithkatie2
劈腿、蓮花盤 / 手平衡、烏鴉式 / 頭倒立 / 輪式後彎,夢幻體位法的基礎與訣竅都在這裡!
無論你練習瑜珈多年,還是剛開始你的瑜珈旅程, 這堂課將幫助你通過正確方法,突破卡關體式、幫助其他動作更順暢的串連,增強協調、力量與靈活,在瑜珈旅程中更進一步!
▲提供檢測表,逐步檢視並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態
▲課程影片呈現常見錯誤動作的示範,與正確動作清楚對照
▲提供循序漸進的「替代動作」
每個單元都包含瑜珈工作坊的完整五個部分:
《 聰明暖身 》
對應各體式設計的流動瑜珈序列,活絡身體、開啟靈活度。
《 動作剖析 》
正確動作細節拆解與提醒。
《 常見問題 》
一次整理教學經驗中學生經常問的問題,實際示範避開錯誤動作。
《 安全進入夢幻動作 》
加強該動作需用到的重點部位,提高成功率。
《 舒緩放鬆 》
❶ 募資期間購買課程:
均可獲得時尚運動品牌 Wishing Bubble 85 折優惠
❷ 即日起至 2020/9/3 前購買課程抽 4 位贈送:
1 個名額 Clesign 瑜珈手墊(方便收納方便攜帶的小墊子,適合手平衡、頭倒立等動作),3 個名額 INEXTION 按摩球(能輔助於體位法較難放鬆的身體深層及細緻部位)
❸ 2020/9/18 前,同時擁有 Katie 在 Hahow 的兩堂課程 【Katie 凱蒂流動瑜珈:啟動熱能,身心修復 &【凱蒂瑜珈:夢幻動作從頭學,開啟練習新里程】(本課程)抽 2 位贈送:
1 個名額 Onzie 瑜珈褲 (布料柔軟輕鬆,高腰九分好身材不絆腳),1 個名額 壁虎瑜珈鋪巾(乾濕雙止滑功能,守護練習衛生)
*之前就購買《流動瑜珈》的舊生,也會納入抽獎名單喲 😎
*將在募資期結束後一週內、抽出中獎名單~
【凱蒂瑜珈:夢幻動作從頭學,開啟練習新里程】
線上課程 ► https://hahow.in/cr/flowwithkatie2
請訂閱頻道,加入 Katie 的瑜珈旅程,讓我們一起深度練習:)
For more videos like this,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想找 Katie 凱蒂
STAY CONNECTED WITH ME!
=========================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FlowWithKati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lowwithkatie/
歡迎來信: flowwithkatie@gmail.com
=========================
Song: Ikson - Spring (Vlog Music No Copyright)
https://youtu.be/EVGAjPzWHro
拉花練習替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英最近工作比較忙碌,每次回家還要面對髒亂的家裡,還有翹著腳看電視的先生,她只是希望這個家不要只有她一個人在操心,沒想到不說還好,一說就爆炸⋯⋯
「你都看不到髒亂嗎?」智英說。
「喔,是嗎?有髒嗎?」
「在我下班回到家之前,你都不能夠主動整理一下嗎?」
「很乾淨啊!我想說等你回到家再一起來弄。」
「為什麼每次都要等到我回來之後?」
「好啦!我知道了。」*
原本工作一天已經心很累了,遇到一個豬隊友又更累,重點並不在於先生有沒有答應她要打掃家裡,而在於先生的答應看起來相當敷衍。
事實上,藏在這些話背後的訊息是:難道你都沒有看見我多麼在意家裡的整潔嗎?現在防疫期間,難道我們就不能多注重一些衛生嗎?為什麼搞得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在乎這件事情一樣?
但智英事後想想,其實當下是在氣頭上,而且她最後講那句「和你這種人結婚是我的錯」真的有點過頭了,她也很後悔。
或許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也會發生類似的情況。有些時候,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講出一些傷害對方的話,如果時光倒流,一切有沒有可能不同?
這本書的作者分享了五個「在提出請求的時候,好好說話」的方式,羅列如下:
1.早點說出請求:你可能會說找說有什麼用,對方還是不會做,不是嗎?的確,有時候早說沒有用,但總比沒說,然後事發的當下才責罵對方來得好。像是這個例子裡面,倘若兩個人可以更早就先討論有關於家裡面整潔的期待跟規劃,就不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出現「先生覺得不髒,但太太覺得骯髒」的狀況。太太也可以用「提出建議」的方式,讓語氣變得溫和,例如「大概每天四點到五點的時候,我們來打掃家裡,誰在家誰就先打掃,你覺得如何?」我自己的經驗是,在每一個要求之後加上「你覺得如何?」,通常會讓對方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2.用拜託取代命令:一個簡單的開場白是「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這裡並不是說做家事是太太的事,而是兩個人對於整潔的想法不一樣,所以在先生的眼光裡面,「把家裡面打掃得『更』乾淨」其實是一種幫忙(畢竟在先生的價值觀中,現在的狀態「已經」很乾淨了)。如果先生願意為了太太的整潔標準而做出調整,相信太太也會覺得很窩心。 像這種標準不一的時候,標準比較高的人如果能夠先退一步,邀請對方來「幫忙」達到這個標準(儘管對你來說可能只算是「基本」的標準),對方也會有被尊重的感覺。
3.有話直說不要繞圈子:有些時候我們講話會有一種奇怪的習慣,會講一些無關的事情,然後把句子拉得很長,真正的要求卻藏得很隱晦。例如書裡面提到幾個例子——「等一下不去休息站買個東西,這樣真的沒關係嗎?」(我想要去休息站休息!)、「待在家裡面好悶喔。」(我好想要出去玩)、「你想喝咖啡嗎?」(你可以幫我買杯咖啡嗎?),這些迂迴的句子背後其實都可以有更直接的說法。直接的句子有一個好處是,不會讓對方覺得還要猜來猜去很辛苦,但對於拒絕敏感度比較高的人(rejection sensitivity),由於太害怕被拒絕了,所以傾向用迂迴的方式來表達,但是當對方沒有辦法讀懂意思的時候,又會覺得失望。所以,有些時候就直說無妨吧,對方的拒絕並不是拒絕「你」,而是拒絕你的「請求」。
4.有時候不必解釋太多:想像一下,主管叫你協助一個案子,光是說明為什麼要做這個案子就花了兩個小時,最後再告訴你說你要做什麼,你會不會失去耐心呢?如果是兩個人一起共同決定的重要事情(例如是不是要生小孩),當然需要長時間的討論,但如果是「你拜託對方去做某一件關於你的事情」,有些時候對方可能不太需要知道全部的原因,簡潔的說出你的要求就可以了。
5.記得說謝謝: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的一個方法,但是在一起久了之後,親近生輕蔑,我們經常會忘記對自己所愛的人說聲謝謝,其實就算是一個簡單的謝謝,對方也會放在心裡面。研究顯示,長期對彼此感恩的夫妻,比起每一天都在責備對方、或者是只聊生活瑣事的夫妻,生活滿意度較高、憂鬱的狀況也比較少。所以,從今天開始練習說謝謝吧,就算會覺得很彆扭,也不要吝嗇你的感謝。
這本書裡面,還分享了很多溝通的時候我們會遇到的、很特別的心理狀況,例如「講反話」來進行負面攻擊、「要求對方罵自己」來符合心中「自己很可憐」的形象;甚至有些時候根本就沒有講出「話」來,光是站一個人旁邊就覺得快要窒息,這些都是常見的「溝通」情境。作者提出了溝通的時候講的人的感覺、聽的人的感覺,以及「怎麼講比較好」的替代方案,是一本實用的書。比較可惜的地方是,由於每個主題都會提到一些,每個篇幅又很短(很快就看完了),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不過倘若你是長期在溝通上面碰到釘子的人,可以到下面的連結看看目錄,有沒有你在乎的議題。
最後我想說,你可能看過很多溝通、心理成長的書了,但好像還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我覺得這也很正常。所有的方式,都是要透過自己練習之後,才能夠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就像是這本書裡面曾經提到一個預言故事是,有一隻烏鴉為了想要成為動物之王,把森林裡面所有的鳥類的羽毛都拿一根來黏在自己的身上,一開始大家看到覺得牠很華麗,很羨慕,但後來這些鳥兒都發現,那是自己身上的羽毛,所以就把羽毛拔回來,結果烏鴉又變回原先醜陋的樣子。
這個故事有很多個寓意,但其中一個我覺得可能是:光是透過模仿、剪貼,是沒有辦法變成你想要的樣子的。透過閱讀,你可以吸收不同的知識和做法,然後慢慢內化成你自己的顏色。你可以透過一邊實踐、一邊修正,去調整自己的人際因應風格。
這本書觸及了很多關係,包含朋友、夫妻、工作、家庭,也談了許多父母會對孩子講的很糟糕的話,每讀一個章節,都有一種歷歷在目、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你也在跟身邊的人溝通當中受苦,或許你可以從書裡面看見,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然後慢慢整合出一條屬於你的路。
*截取自本書《抱歉,當時不該這麼對你說》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149
#道歉 #溝通 #相處
拉花練習替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鎮日在一個小空間與小孩相處,
每天依類似的時間表,做著類似的事,
是一個非常好覺察自己的機會。
覺察著自己對於每個事件的反彈,
瞬間揚起的情緒、過不去的糾結,
在同樣的空間、雷同的模式中,
不停的重現、重現、重現。
我發現,
我真的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
總習慣用著自訂的超高標準,
要求著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一旦有人沒依照我的高標行事,
有事脫離我規範的時程表,
我就會讓身邊的人們感受極高壓力。
有時,明確感受到揚升的反彈,
有時,早兩步察覺到自己的刁鑽,
有時,直接被憤怒籠罩蒙蔽覺知,
被情緒拉扯了一天後,
才在靜坐時覺知到一天的盲目。
最近上The Yoga Shala - Mysore Taipei線上課,
開始每日練Ashtanga瑜珈,
才短短一週半,我就受傷兩次,
第一次,自我練習,背拉傷,
第二次,自我練習,右手大拇指受傷。
一起上課的朋友,實在太了解我,
她是跨國企業的總監,女強人,
優秀是人們會優先選用給她的形容詞,
個性比我溫和不知幾倍,
但笑著跟我說,我們太相似,
就是 #好強。
所以她剛練時,也總受傷。
她懂我,無法接受動作不到位,
她懂我,課後無法不練習求進步,
她懂我,難以接受要採用替代動作。
原來我是個框架這麼深的人,
原來我是慣性習性這麼拗的人。
啊,在疫情之前,
天天被精彩的行程填滿,
每天被事件吸引走注意力,
還自以為是個豪爽不拘小節的人呢。
現在被迫在一個小空間裡,
跟自己相處。
沒有啊,不是有跟小孩先生相處嗎?
你可能會想這樣問。
不,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在跟自己相處。
小孩吵鬧不休,妳看見煩躁的自己。
先生口氣不好,妳看見委屈的自己。
鄰居修繕鑽牆,你看見憤怒的自己。
妳不是在面對人事物,
而是在面對「對人事物起反應的自己」。
啊,在被疫情封印住的生活裏,
或許,宇宙就是要我們觀照自己呢。
去搬了兩盆盆栽跟一束花回家
在檸檬汁中加入新鮮香草,
檸檬香、迷迭香、薄荷,非常清新。
早上端著清新無比的飲料,面著山,
提醒自己別被慣性綁住了,
留點空間給同事,留點空間給小孩,
也留點空間,觀照自己。
Mysore的老師說,
遇到困難的動作,我們會呼吸加速,
但要學著用平穩的呼吸,好好面對,
就像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一樣。
謝謝自己,今天似乎做得不錯呢♥
拉花練習替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必學的理財八堂課008-退休」
竟然咻咻咻就到了最後一堂課了!!!覺得自己對於「金錢管理」有了一個很全面的了解。最後一堂課,當然就是要講到人生的終點,退休。
#退休應該更充實
退休後,財務當然重要,但鋒哥提醒我們更重要得包括:生活、成就跟健康。我覺得可以把成就跟生活拉再一起的,就是興趣了。
你有什麼興趣呢?所謂的興趣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跟精神去學習並且享受成長帶來的成就感,例如:語言、運動、攝影、畫畫...等等。但是出去玩、喝酒,這類型是休閒娛樂,而非興趣。
我其實覺得我很幸運,在很早就能夠接觸、思考對未來的想像,雖然我也不知道我退休後要幹嘛,但我猜,我35歲會開始學西文,40歲學義大利文(西文跟義文相似度超高,不學白不學XD),我也很想養成健身的習慣,讓我一直持續不斷地精進自己的線條與健康。
鋒哥也一直強調「肌肉」是40歲以後必須要非常重視的一項指標,我也期待自己可以一直擁有23歲時候的 inbody 指數XD。
「退休後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健康上,會讓自己少花很多錢在醫療上。」
#退休的金錢規劃
鋒哥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帶我們走過一次我們退休金的計算跟規劃,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1. 你希望退休時,一個月生活費是多少錢?
2. 你打算幾歲退休?
3. 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或是複利計算器算出來,如果想達到現在生活每年生活費AA元,那等同於未來要BB元。(比較合理的用通膨2%計算)
4. 退休後每年要提領BB元,你需要累積多少資產(CC)?
5. 你現在有多少本金?
6. 需要累積到CC,現在開始每個月要定期定額多少錢?
最終如果發現現在開始每個月要定期定額的錢大於你的現有薪資,那就是剛開始的希望退休時,一個月生活費的部分設定太高,再調整,再找到一個最合理的數字,去執行。
#算完以後的感想
透過這個計算,第一個覺得通膨很可怕,第二個覺得提早開始儲蓄好重要,第三個覺得原來退休要有這麼多錢XD
鋒哥其實一直在強調的,並不是要透投資賺多少的回報,而是穩定的讓自己的金錢自己替自己賺錢,然後把時間投入在專注於「如何讓自己收入提高」,以及「把生活過好」。
這裡的把生活過好也涵蓋了「培養興趣」、「建立親密關係」、「照顧好健康」,這些都遠遠比每天盯著看盤重要很多。
上完這八堂課,我想我改變了很多想法,
1. 覺得理財一定很花時間很麻煩
但其實最難的理財是對抗人性「長時間的被動投資」,並不一定要花很多時間,但是會需要忍住心理壓力與誘惑。
2. 覺得理財就是要過得很可憐
但其實鋒哥強調的是正確用錢,也就是該花的時候花,在花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負擔能力,不要把信用卡當成借貸工具,而是當成現今的替代品。如果考慮清楚了,那就花下去不要後悔!(雖然我還是很難做到完全理性決定,但好險我目前想買的都買完了)
3. 覺得理財就是投資
理財其實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面相,其中也跟生活息息相關,從稅務、信用、退休生活,或是時間金錢的價值,都是理財的一部分,這堂課鋒哥也帶我們從頭到尾了解過一次。
其實,這一些不知道以前,我也過得好好的,吃的胖胖的,沒怎麼樣XD,但是真正全面了解以後,其實會很有感,覺得『如果可以早點知道就好了』
很感謝鋒哥開設這一系列的課程,最後竟然還有一個挑戰當人生理財師的練習,就下下週再跟大家分享了!
#人生理財必學的八堂課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