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抗日事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抗日事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抗日事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抗日事件產品中有8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7的網紅政經八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80的網紅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帶大家去花蓮秀林的『大禮部落』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之原住民族為太魯閣族 約在二、三百年前由臺灣西部翻越中央山脈進入 今日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立霧溪流域定居 但在日治時期的理番政策下 大部份的部落均被遷移至淺山、平地一帶 (今之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 現僅存大禮、大同部落仍有居民...

抗日事件 在 tintin | 台東漫漫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02:00

. 週一, 好需要一個小秘境, 療癒一下尚未平衡的身心。 你是否發現許多地方只要冠上「秘境」兩個字, 即刻會產生莫名的高度吸引力, 彷彿不去那一探究竟, 實在無法弭平尋幽覽勝的想望。 其實不是所有的祕境都隱藏在崇山峻嶺的處女地, 能安然容納且撫慰心靈的地方, 都是屬於自己的秘境。 對我來說, ...

抗日事件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4:04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 》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

抗日事件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4:48:25

【私房臺南故事】 是抗日英雄,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革命之路? ​ 1915 年,噍吧哖發生了日治時期漢人最大規模的抗日事件,目前可知至少 2833 人在此離去。這樣的死亡人數,大幅改變了當時周圍村庄的人口結構,甚至 1920 年內庄仔庄竟然沒有入學的學童... 1915 年已經算是日本政府殖...

  • 抗日事件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23:06:54
    有 9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 抗日事件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22:03:34
    有 10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 抗日事件 在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4 20:35:08
    有 68 人按讚

    ✨✨演出者看《明白歌》02 ✨✨ ​ ​

    又到了演出者看《明白歌》時間!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負責詞曲、現場音樂的編劇團隊成員—— #曾伯豪!​

    在劇中,伯豪深情唱出政治犯李媽兜與愛人陳淑端流亡、離別的心酸,也負責劇中多首詞曲的撰寫。此外,在2019、2020年的《明白歌》巡演活動中,伯豪也分別擔任親子工作坊與校園巡迴講座的講師。​

    幾場巡演活動中,和國高中生,甚至更小的小小孩分享這段故人事,伯豪有什麼樣的感觸呢?​

    --​

    📢 巡演期間,得以與政治受難前輩、後代家屬、當地鄉親等等的演後交流,覺得有什麼特別想分享的?​
    👨 印象中在慈林基金會舉辦工作坊的時候,有一位小朋友因為年紀還小所以整場都在玩玩具,可是當我們問到「可以怎麼樣做讓我們不會忘記事情?」的時候,他突然指著用撲克牌搭著的像是橋的結構,說「就是這樣玩」。​
    雖然可能是巧合,也不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懂什麼意思,但是這個瞬間很美。​


    📢 2020年「說故事的人」在校園內外的放映分享會,對於高中生的回饋有什麼感受嗎?​
    👨 過去自己高中是不談歷史的,甚至對大部分學科是不感興趣的!有興趣的是西洋音樂、街舞、籃球明星、電玩、戀愛,所以看到大部分的學生會踴躍發言,不論是感想或提問,都讓我感到非常的激動與一點點自卑。​
    尤其是,看到大部分學生對明白歌說故事的人放映會的專注程度,我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台灣會越來越好。​
    明白歌是我少數參與的劇場製作中最有壓力,但是劇場方面卻將很有壓力的歷史區段,用相較過往劇場比較沒有知識壓力、沈重感覺、痛苦畫面的方式一步步和大家分享。我很希望接下來可以認識更多人,我們可以討論更多。​


    📢 《 明白歌》對你而言,是用什麼方式在說故事呢?​
    👨 對我而言,《明白歌》以劇場部分而言是一個表演性、現場性拉到一定水準之上的講座演出(Lecture performance),我覺得這個形式的重點在於,我部分給予情境給予感性部署,但與此同時試著創作跟著觀眾一起思考的過程。有別於以往說唱藝術做法,現場性只服務於炒熱氣氛、互動,明白歌的做法包含故事講述、報告劇、情境扮演、朗誦、表演敘事者身分調度、真實經驗者報告。整個過程都是為了讓知識與感性能夠產生連結,而不是只操作感性與故事的意義範圍。在整個計畫方面,這是一個社群藝術的創作,不論是復返回當地或是工作坊、校園講座,都是在面對社群如何建立以及試著讓社會在未來有基礎找尋共識。在隻字不提殖民、不提黨派的計畫,卻無疑是在對臺灣最基本的地方試著化解部份僵局的溫柔舉動。雖然以普及率、藝術性來說也不算有效率或前衛,但這或許是目前劇團處理歷史議題對於社會溝通最有意義的處理方式,意即長期的多方面的展開對話與合作,而不是過往野台即下鄉、校園即教育、跨國即推廣的簡化邏輯,但其實本質上還是一場場一次性、感性經驗的花火。​

    📢 為《明白歌》未來的巡演,給觀眾必看的一句推薦、信心喊話,你會說?​
    👨 最累的製作最誠懇的分享,這段歷史不輕鬆,但我們可以一起談談,讓我們用《明白歌》開個群組邀請你們來!​

    --​

    🪕 詞曲/聲響/現場音樂/編劇團隊|曾伯豪​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畢。從小學習中國音樂,高中時歷經西洋搖滾樂衝擊,而後師承周定邦先生學習台灣唸歌。2012年與友人創立《迷宮迴廊》樂團,2013年參與《小嫩豬》樂團。2014年創立鬼講堂,與表演者吳宗恩、戴開成共創改編焦吧哖事件。2018年於臺北和鳴南樂社學習南管。近年常參與劇場與聲音相關創作,曾與各國藝術家:Kitt Johnson(丹麥)、坂本弘道、內橋和久、千野秀一、李世揚、李慈湄、黃思農等人合作或即興音樂交流。近來在音樂間流浪以及嘗試理解何謂「在當場」,除鬼講堂計畫試圖理解抗日事件中的多重敘事問題及背後社會成因外,音樂作品則與社會議題及個人情感相關。

  • 抗日事件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27 19:00:06

    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帶大家去花蓮秀林的『大禮部落』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之原住民族為太魯閣族
    約在二、三百年前由臺灣西部翻越中央山脈進入
    今日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立霧溪流域定居
    但在日治時期的理番政策下
    大部份的部落均被遷移至淺山、平地一帶
    (今之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
    現僅存大禮、大同部落仍有居民居住活動
    日治初期居住在此地的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
    西元1896年參加新城抗日事件隨後出任太魯閣總頭目
    令日本人無法進入太魯閣地區長達18年
    直到1914年日人派兵征討
    ㄒ哈鹿閣率族人奮勇抵抗最後寡不敵眾
    為顧及全族人命脈
    棄械投降隔年抑鬱而終
    日人對哈鹿閣既恨又敬
    征服後把赫赫斯社改為哈鹿閣社
    把浴血激戰山頭取名為哈鹿閣台
    大禮部落海拔915公尺太魯閣人舊稱「Xoxos」分為上、下兩部落
    上部落在原大禮派出所上方高地
    民國68年居民移居山下
    部分居民仍常回到原部落從事農耕
    目前當地居民種植玉米、高麗菜、四季豆、青椒、箭竹及蕗蕎等農作物

    『大禮部落』怎麼去:
    座標:24°10'06.5"N 121°37'46.5"E
    自行車:
    步道無自行車相關設施
    太魯閣台地停車場設有自行車專用停車架
    客運:
    每日有花蓮客運、臺灣好行接駁車從花蓮火車站至太魯閣(往天祥)
    太魯閣客運(電動公車)行駛新城火車站至太魯閣(往天祥)
    開車:
    開車沿台八線、台九線可到太魯閣台地
    得卡倫步道入口位於台地北段步道西側大型車停車場旁
    由得卡倫步道登入後爬到最高點處就可銜接到大禮大同步道
    已下放上(健行筆記)GPS路徑連結: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679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1.San Andreas - Vendredi [Audio Library Release] · Free Copyright-safe
    Music
    2.Forest Leaves - KENTDOW [Audio Library Release] · Free Copyright-safe
    Music.mp3
    3.Salon Helga - Broke In Summer [Audio Library Release] · Free Copyright-
    safe Music.mp3
    4.Different Story VIP - Another Kid [Audio Library Release] · Free Copyright-
    safe Music.mp3

  • 抗日事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7-20 23:17:39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