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投資型保單保險成本計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投資型保單保險成本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投資型保單保險成本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投資型保單保險成本計算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綠角財經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期元大人壽推出存股概念保單,名稱新穎,在市場上引起了廣大注意。 這系列保單都是投資型保單,主要連結的是一個稱為”元大人壽ESG永續成長帳戶”的投資帳戶。這是這次宣傳活動的核心。 這個帳戶是元大人壽成立的,委託給元大投信運用與操作。 也就說,保戶繳交保費給元大人壽,在扣除各種費用之後,資金是交...

  • 投資型保單保險成本計算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9 05:44:46
    有 5,586 人按讚

    近期元大人壽推出存股概念保單,名稱新穎,在市場上引起了廣大注意。

    這系列保單都是投資型保單,主要連結的是一個稱為”元大人壽ESG永續成長帳戶”的投資帳戶。這是這次宣傳活動的核心。

    這個帳戶是元大人壽成立的,委託給元大投信運用與操作。

    也就說,保戶繳交保費給元大人壽,在扣除各種費用之後,資金是交給元大投信操作。(當然,業者幫投資人投資,還會有其它的費用)。

    連結”元大人壽ESG永續成長帳戶”有四張保單,分別是元大人壽元滿利足變額萬能壽險、元大人壽元滿利足變額年金保險、元大人壽元元得益變額萬能壽險、元大人壽元元得益變額年金保險。

    本文以"元滿利足變額年金保險"為例,分析它的收費結構。

    一開始買進這個保單,會有2.4%的保費費用,還有每月100元的保單管理費。

    另外還有解約費用

    可以看到保單說明書中,年齡50歲,一次繳交100萬的保費,報酬率為0的範例

    第一年相關費用25,200。這個數字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個是2.4%的保費費用。一百萬的2.4%就是24,000。第二個是每月100元的保單管理費,一年是1,200。兩者相加,就是25,200。

    所以投入100萬,保單帳戶價值只有1,000,000-25,200=974,800。

    但重點在於,不要以為保單裡面的保單帳戶價值等於你可以拿到的錢。

    銀行戶頭中的974,800,跟這張保單裡面,第一年的保單帳戶價值974,800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前者是高流動性資產。你要的話,974,800可以馬上全額領出。沒有任何一位櫃員或銀行經理,會少給你一塊。

    但保單裡的帳戶價值,是受到複雜條款管制的資產。你,保戶,假如現在就要把錢拿出來,你無法拿出974,800。你拿到的是解約金911,438。保險公司依約完全正當的可以少給你六萬。

    完全合法。因為你簽約了,讓別人可以對你的資產東扣西扣。

    911,438這個數字哪來的?因為第一年解約費6.5%。所以你第一年解約只能拿到93.5%。974,800*93.5%正是等於911,438。

    你說這個解約費過六年就沒了,所以撐過六年就沒有這個費用。

    解約費的設計,就是讓你的資金要一直留在裡面,讓業者收取持續性的費用。

    等到持續費性費用已經高過解約費了,你才可以”脫身”。

    你以為已經不再需要負擔解約費,其實你付出的費用早已超過解約費。

    簡單的說,投入一百萬,第一年瞬間剩下91萬1千。幾乎9%完全消失不見。

    換句話說,要靠10%的上漲,才能把這個費用的損失補起來。(9/91=10%)

    也就是說,假如一百萬資金完整投入市場,賺到10%報酬,那就是賺到10%。

    透過這種保單買進的人,這10%報酬才剛把第一年的費用補起來而已。

    要怎樣的心態,才會大方到一開始投資就願意先放棄10%的報酬呢?

    而在上漲的市場,這張保單還有其它費用,讓你很難拿到完整的報酬。

    表格是關於投資帳戶的收費計算。

    可見上方紅色框標示區域。投資帳戶A比較符合這張保單所連結的”元大人壽ESG永續成長帳戶”的實際狀況。

    這個投資帳戶本身有每年1.7%的管理費,還有0.1%的保管費。

    這個投資帳戶會再幫投資人去投資各種子基金(從基金到ETF都有),管理費費率從0.2%到2.0%不等,還有基金本身0.1%-0.2%之間的管理費。

    從下方藍框可以看到,計算出的費用率是每投入50,000,費用1,980。這是3.96%的收費。幾近4%。

    每年收取,年年收取。一個上漲10%的市場,獲利會剩下6%。一個漲6%的市場,報酬會剩2%。扣掉通膨之後,報酬剩?

    元大”存股概念”保單的廣告有這樣一個圖示,解釋為何要使用這張保單。

    說目前的微利時代,過去的投資工具已經無法滿足退休所需。

    所以,使用這種第一年資本減損9%,每年內扣費用近4%的保單,會是怎樣的狀況?

    廣告說值得使用這類保單的理由,恐怕正是最不應該使用高成本保單進行投資的理由。

    請記得,保險適合用作保險工具,不適合做為資產累積工具。

    完整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3/discretionary-investment-policies-with.html

  • 投資型保單保險成本計算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3 07:58:02
    有 54 人按讚


    過去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往往是基金,高收費的境外基金。

    基金本身的高費用,再加上保單本身的成本與付給銷售人員的佣金,造成這類保單對資產累積相當不利。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台灣保險業界開始出現與流行的’類全委保單”。

    這種投資型保單,不是直接把基金作為讓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而是把”全權委託帳戶”作為投資選項。

    譬如”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這個全委帳戶,在保險公司網頁可以查到這樣的資料

    從”投資標的”一欄可以看到,這個帳戶不是替投資人去買股票與債券,是去買其他境外基金ETF。(其實是以境外基金為主)

    帳戶經理費是1.7%。也就說,保戶透過這個全委帳戶投資,不僅會被收取帳戶本身1.7%的經理費,還要交基金的內扣費用。是雙重的高收費。

    而且請注意,這個帳戶收取1.7%的費用率,替投資人管理一個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

    這是一個全球股債分配的投資組合。股票部位就分成美國、歐洲、亞太與新興市場。債券分成政府債、新興市場債、高收債與企業債。整體股債比是64:36。

    一般境外基金界的”高收費慣例”,是股票型基金經理費1.5%,債券型基金0.75%。(這是經理費而已喔,內扣總開銷到達2-3%以上者,所在多有。)

    這個全委帳戶,不論是六成的股票部位,或是近四成的債券部位,全部向投資人收取1.7%的超高費用。

    而且這個帳戶還不用分析公司財務或政府信用,來挑選股票與債券。它就是替你選現成的基金組成投資組合。

    這樣一個青年旅館等級的陽春服務,資產管理公司收取五星飯店等級的收費。有多少資金在享受這樣”高級的服務”呢?

    從圖中的”帳戶規模”可以看到,是5.65億美金,近150億台幣。

    這些錢的主人在付出這樣的高費用後,日後出國恐怕必須拮据的在一、兩星飯店中做選擇,而賣出這些產品與經營這個帳戶的從業人員,因為豐厚的收入,則可以入住五星飯店。

    這會不會太諷刺了?有甚麼必要這樣大方出讓自己的資產讓別人享受呢?

    自己的資產,該為自己服務啊!

    這個帳戶主要投資的基金如表:

    可以看到除了第三大持股是一隻低成本的標普500 ETF之外,其他都是境外基金。而且沒有意外,摩根的帳戶投資的就是摩根的基金。

    但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運作方式,等同這個帳戶的管理者就說:

    ”OK,我需要幾個標的,分別投資美國股市、歐洲股市、日本股市、全球高收債、與全球政府債。我們公司針對這些市場分別有發行哪些基金,名單給我,我就是選這些標的。”

    請問,這還需要選嗎?就是那幾支基金啊。這樣的”服務”,跟你收每年1.7%。

    1.7%是帳戶本身的收費。它投資的基金當然還有收費,如下表:

    前十大標的個別比重加起來達整個投資組合87%。加權總開銷,是0.81%。

    也就說帳戶管理費1.7%,加上它所投入的基金每年0.81%的費用,一年就可以吃掉2.5%的資產總價值。

    假如這個投資組合,一年的整體自然現金配息率也就剛好是2.5%的話。一年2.5%的費用率,會把配息全部吃光。投資人等於為這個所得,交出100%的”稅率”。不過不是政府課稅,是基金公司”課稅”。

    假如政府收40%、50%的所得稅,就會讓人民受不了了。金融業者可以對配息所得收取高達100%的”稅率”,還有上百億的資金毫無所覺得投入其中。

    複雜收費模式成的理解困難與業者的努力掩飾,不能不說是”效果宏大”。

    這個高額收費也沒有意外的,對績效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到2020八月31日為止,這個帳戶的五年累積總報酬是31.97%。(含撥回報酬率)

    簡單投資全球股市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10.22%,累積總報酬62.67%。中期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3.27%,累積總報酬17.45%。

    簡單的以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44.6%。遠遠勝過這個管理帳戶31.97%的報酬。(註)

    摩根全權委託帳戶,高風險資產比重較高,低風險資產部位也去冒更多的風險,聘請了一位全權帳戶經理人,還有十幾個專業基金經理人,努力了五年的成果是:

    ”更高的風險與更低的報酬。”

    這種做法似乎是一個慣例。譬如我們看國泰人壽委託聯博的全球成長收益帳戶。

    聯博帳戶三年累積總報酬是10.28%。

    全球股市ETF,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8.74%,累積總報酬28.58%。高評等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4.24%,累積總報酬13.27%。

    簡單固定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22%。遠遠勝過聯博帳戶10%的報酬。其實光是全部投資美國公債,13%的累積報酬就贏過這個帳戶了。

    然後聯博的說明單張上還寫著這樣的”帳戶特色”

    "動態資產配置,獨家資產配置策略,因應市場變化,靈活調整。"

    獨家?靈活?

    完全不是獨家,一點也不靈活的固定股債比60:40,就贏你了耶。

    表面話講得漂亮,實際成果難看。似乎是主動資產管理界一種很難避免的尷尬。

    透過這類帳戶投資,投資人幾乎可以確保自己將付出更高的費用,然後拿到更差的成果。

    完整表格與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9/1.html

  • 投資型保單保險成本計算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23 07:54:20
    有 1,472 人按讚

    過去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往往是基金,高收費的境外基金。

    基金本身的高費用,再加上保單本身的成本與付給銷售人員的佣金,造成這類保單對資產累積相當不利。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台灣保險業界開始出現與流行的’類全委保單”。

    這種投資型保單,不是直接把基金作為讓保戶選擇的投資標的。而是把”全權委託帳戶”作為投資選項。

    譬如”摩根多重趨勢收益組合”這個全委帳戶,在保險公司網頁可以查到這樣的資料

    從”投資標的”一欄可以看到,這個帳戶不是替投資人去買股票與債券,是去買其他境外基金ETF。(其實是以境外基金為主)

    帳戶經理費是1.7%。也就說,保戶透過這個全委帳戶投資,不僅會被收取帳戶本身1.7%的經理費,還要交基金的內扣費用。是雙重的高收費。

    而且請注意,這個帳戶收取1.7%的費用率,替投資人管理一個股債搭配的投資組合。

    這是一個全球股債分配的投資組合。股票部位就分成美國、歐洲、亞太與新興市場。債券分成政府債、新興市場債、高收債與企業債。整體股債比是64:36。

    一般境外基金界的”高收費慣例”,是股票型基金經理費1.5%,債券型基金0.75%。(這是經理費而已喔,內扣總開銷到達2-3%以上者,所在多有。)

    這個全委帳戶,不論是六成的股票部位,或是近四成的債券部位,全部向投資人收取1.7%的超高費用。

    而且這個帳戶還不用分析公司財務或政府信用,來挑選股票與債券。它就是替你選現成的基金組成投資組合。

    這樣一個青年旅館等級的陽春服務,資產管理公司收取五星飯店等級的收費。有多少資金在享受這樣”高級的服務”呢?

    從圖中的”帳戶規模”可以看到,是5.65億美金,近150億台幣。

    這些錢的主人在付出這樣的高費用後,日後出國恐怕必須拮据的在一、兩星飯店中做選擇,而賣出這些產品與經營這個帳戶的從業人員,因為豐厚的收入,則可以入住五星飯店。

    這會不會太諷刺了?有甚麼必要這樣大方出讓自己的資產讓別人享受呢?

    自己的資產,該為自己服務啊!

    這個帳戶主要投資的基金如表:

    可以看到除了第三大持股是一隻低成本的標普500 ETF之外,其他都是境外基金。而且沒有意外,摩根的帳戶投資的就是摩根的基金。

    但這種”肥水不落外人田”的運作方式,等同這個帳戶的管理者就說:

    ”OK,我需要幾個標的,分別投資美國股市、歐洲股市、日本股市、全球高收債、與全球政府債。我們公司針對這些市場分別有發行哪些基金,名單給我,我就是選這些標的。”

    請問,這還需要選嗎?就是那幾支基金啊。這樣的”服務”,跟你收每年1.7%。

    1.7%是帳戶本身的收費。它投資的基金當然還有收費,如下表:

    前十大標的個別比重加起來達整個投資組合87%。加權總開銷,是0.81%。

    也就說帳戶管理費1.7%,加上它所投入的基金每年0.81%的費用,一年就可以吃掉2.5%的資產總價值。

    假如這個投資組合,一年的整體自然現金配息率也就剛好是2.5%的話。一年2.5%的費用率,會把配息全部吃光。投資人等於為這個所得,交出100%的”稅率”。不過不是政府課稅,是基金公司”課稅”。

    假如政府收40%、50%的所得稅,就會讓人民受不了了。金融業者可以對配息所得收取高達100%的”稅率”,還有上百億的資金毫無所覺得投入其中。

    複雜收費模式成的理解困難與業者的努力掩飾,不能不說是”效果宏大”。

    這個高額收費也沒有意外的,對績效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到2020八月31日為止,這個帳戶的五年累積總報酬是31.97%。(含撥回報酬率)

    簡單投資全球股市的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10.22%,累積總報酬62.67%。中期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3.27%,累積總報酬17.45%。

    簡單的以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44.6%。遠遠勝過這個管理帳戶31.97%的報酬。(註)

    摩根全權委託帳戶,高風險資產比重較高,低風險資產部位也去冒更多的風險,聘請了一位全權帳戶經理人,還有十幾個專業基金經理人,努力了五年的成果是:

    ”更高的風險與更低的報酬。”

    這種做法似乎是一個慣例。譬如我們看國泰人壽委託聯博的全球成長收益帳戶。

    聯博帳戶三年累積總報酬是10.28%。

    全球股市ETF,VT,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8.74%,累積總報酬28.58%。高評等美國公債ETF,IEI,同期間的年化報酬是4.24%,累積總報酬13.27%。

    簡單固定股債比60:40計算,總報酬約是22%。遠遠勝過聯博帳戶10%的報酬。其實光是全部投資美國公債,13%的累積報酬就贏過這個帳戶了。

    然後聯博的說明單張上還寫著這樣的”帳戶特色”

    "動態資產配置,獨家資產配置策略,因應市場變化,靈活調整。"

    獨家?靈活?

    完全不是獨家,一點也不靈活的固定股債比60:40,就贏你了耶。

    表面話講得漂亮,實際成果難看。似乎是主動資產管理界一種很難避免的尷尬。

    透過這類帳戶投資,投資人幾乎可以確保自己將付出更高的費用,然後拿到更差的成果。

    完整表格與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9/1.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