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不能等】#原來不只是吃很多吃很少? #飲食失調症
一天三餐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種享受,但是對飲食失調症患者來說卻是一件困難的事。飲食失調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會有異常的飲食習慣,導致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最常見的兩種飲食失調症包括厭食症與暴食症,但它們到底和吃太少吃太多有什...
【#心理健康不能等】#原來不只是吃很多吃很少? #飲食失調症
一天三餐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種享受,但是對飲食失調症患者來說卻是一件困難的事。飲食失調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會有異常的飲食習慣,導致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最常見的兩種飲食失調症包括厭食症與暴食症,但它們到底和吃太少吃太多有什麼分別?
【飲食失調症有多常見?】
任何年齡、身形、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患上飲食失調症。飲食失調症患者通常是青少年和青壯年(13-29歲)。雖然現時數據上女性患上飲食失調症的機率比男性高出十倍,但隨著健身文化普及化,越來越多男性患上飲食失調症。值得留意的是飲食失調症是一種心理上的病態行為,而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什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 (Anorexia) 的患者會透過不同方法去減低自己的卡路里攝取量,從而減低體重。患者通常會有以下的行為病徵、生理病徵與心理病徵。
厭食症的行為病徵包括:
經常擔心體重或外表
節食
撒謊說他已經吃了很多,所以不需要再吃了
只會吃低卡路里食物
經常批評自己的身型
刻意穿一些可以遮蓋自己身型的衣服
摳喉令自己嘔吐、進行過量的運動、或服食藥物 (例如抑壓食慾的藥物、瀉藥、利尿劑) 去減低體重
不喜歡在別人面前飲食
這些行為病徵會引發一些嚴重的生理上的病徵,例如:營養不良、體重過輕、脫水、便秘、身體虛弱、頭暈目眩、皮膚泛黃、月經失調、心律不齊等等。心理病徵方面,他們可能會有以下狀況:自卑、討厭自己的身體、脾氣暴躁、害怕社交、抑鬱、焦慮等。
【暴食症與厭食症的分別?】
暴食症 (Bulimia) 的患者的確會暴食大量的食物。但由於擔心體重或外表,他們反覆暴食後會感到強烈內疚和羞恥,導致補償行為的出現,例如:過度運動、摳喉、服食藥物,以防止體重增加。
這些行為病徵會引發與厭食症不同的生理問題,例如:體重飄忽不定、脫水導致嘴唇乾裂或破裂、眼睛有血絲、摳喉的手指指關節上的老繭,瘡或疤痕等等。
【飲食失調症的成因】
以下可能是患者渴求減低體重,漸患上飲食失調症的原因:
1. 性格遺傳因素
有研究指出,如果你的家庭成員有飲食失調症的歷史,你患上飲食失調症的風險會高七至十二倍,反映飲食失調可能與某些特徵的基因(例如:完美主義)有關。
2. 心理健康
遭受創傷或有其他精神病患(如焦慮症、抑鬱症)的人更容易患上飲食失調症。另外,壓力和自卑感都可能是導致他們過分擔心體重或外表的原因。
3. 家庭環境
父母或會在青少年成長時過度干涉他們的生活,令青少年在生活上沒法嘗試獨立。操控自己的體重便成為他們唯一可以有自主權的東西。如家人對於子女的身形評頭品足,也會增加子女患上飲食失調症的機率。
4. 社會審美觀
現今社會彌漫著「瘦就是美」的價值觀,有些人會因為自己不符合這樣的審美觀而承受無比巨大的壓力,失去了自信。
【飲食失調症的治療】
一般治療飲食失調症的方法包括:
1. 藥物治療
經醫生處方的藥物能有助患者控制食量、抗抑鬱等等。
2. 心理治療
其中一種為「認知行為治療法 (CBT)」。CBT主要透過啟發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緒,運用多角度思考模式及行為體驗,協助他們面對及處理自己與食物的不良關係,走出飲食失調症的漩渦。另外,與家人一起接受輔導亦是常見做法,不僅能改善年輕患者與父母的溝通,亦能教導父母如何在康復路上給予子女最佳的支援。
亦可能視乎情況進行其他心理治療及配合營養指導。
小編:你與自己身體的關係是如何的?無論是好是壞也可以跟小編說,讓小編給你一個抱抱~讀到這裡,如果你認為自己有可能患上飲食失調症了,請儘快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
#飲食失調症 #厭食症 #暴食症
====================================
【 JAM心理諮詢服務】
不知道該怎樣處理各種心理、情緒和人生困擾?
不想再被各種煩惱拉扯?
想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申請JAM的心理諮詢服務,
讓我們幫助你。
🔽改變從這一刻起🔽
🌈到Bio Link了解更多🌈
====================================
▍JUST A MOMENT ▍
❤️喜歡內容請追蹤、按讚、分享和收藏吧!
✨你的鼓勵是熬夜小編的最大動力💪🏻
抑鬱症焦慮症分別 在 Maysum藝術家/飄眉化妝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精神科醫生VS 情緒治療師>
一直寫很多有關情緒/治療的文章後,
開始有些讀者會問我一個問題,如果發現自己情緒出現問題,
到底應該去看精神科/心理醫生,還是找個情緒治療師已經可以呢?
我不是專家,但我作為EX 患者,我以個人的角度出發,嘗試分析下比大家聽。
我有看過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有看過 情緒治療師/輔導員, 兩者是有分別的。
香港是沒有心理醫生這種專業,只有精神科醫生,而且一定是必須註冊的! 而只有精神科醫生才可以處方藥物! 一般精神科醫生會了解你的情況,去評估你的情緒問題是不是情緒病,然後再因應不同的情緒病而為你度身調配藥物,治療以藥物為主導。而治療期因人而已(因為真係睇個人的痊癒情況)。
我本人就用藥物治療了3個月痊癒了,醫生要我再食多6個月藥以免番發,TOTAL用了9個月完成療程。
有的精神科醫生不會同病人傾太耐,好似睇醫生咁十零分鐘,我都算感恩我遇到的是個好有心既醫生, 所以會同我傾都有半小時以上......會教我點諗野(或許我睇私家會比較好同仔細卦,但好貴.... 一個星期17XX﹣3XXX)。
而一旦開始左藥物治療係不能自己停藥的, 一定要跟醫生指示!!!我有D 朋友自己試減藥, 結果反效果好大~!所以要開始藥物治療真的要好聽話。食藥一定會有D 副作用的,但人人不同。
以我同我有些朋友的例子比較, 政府藥副作用大D,有D 有耳鳴同昏睡......私家藥好似副作用細好多~我自己醫生講佢開既係靚藥.....
當時我除左剛開始療程時因要時間適應藥物會比較累外,基本上之後就無咩事,完全無耳鳴, 除左肥就沒有什麼了(肥唔肥都係因人而異,我有D 睇私家醫生既朋友都無肥,反而瘦)
如果你認為你想人評估你有無情緒病/你的問題好嚴重,影響緊心理同生活的話, 精神科醫生會比較岩你。當時我就是器官全都出現問題,又嚴重失眠左整整一個月, 成個人好虛弱好危急,所以我不得不找精神科醫生。
相反,假如你是想有個人識用同理心,治療大部份時間都在聽你訴苦,你可能要考慮其他類型的治療。
情緒治療師/輔導員
以我所知, 兩樣都是以人為本的,都係會見面傾談式的。
但要注意的是,除非了一些機構的
輔導員都會有註冊,而香港的私營情緒治療師的註冊都不完善,所以比較參差 (我有遇過D 佢話自既係.....但)。
而一些機構內的輔導員會提供輔導服務,有的是免費的(如NGO的);
而坊間的情緒治療師是私營的,會比較貴。
我見的是我認識由輔導員轉營為獨立情緒治療師的。
邊樣都好啦,我覺得因為你想同佢傾計,有需要佢地幫你去處理你切身的情緒問題, 所以我會建議選個可靠,而你覺得會安心的~
而佢地 主要係比你鼓勵和幫你分析你的問題,但一定要要你找到屬於你的方法/力量去自己幫自己,而唔會用佢地自己的方法強迫你做任何決定。
所以呢,如果你需要的是關注, 要有人尊重你的想法, 你想有支持就是找他們了。
而他們的治療方式是by session 的, 即一個session X個鍾等等,每次傾完他們一般都會比D 功課你做, 要你慢慢處理你的情緒問題,由於一切在你, 而且每次都未必傾得晒(人生咁多野,係咪?)所以治療時間會比較長。
我早排情緒發現有點波動同辛苦,由於我不想情緒病番發(不想再食藥,唯一的方法就是正視問題,以及及早處理負面情緒) ,
所以我都搵左情緒治療師傾下,傾完個清晰少少自己,會RELEASE 了一點,也有人會客觀地告訴你原因........
(*以上是個人立場,僅FOR參考)
其實無論你需要那個方向, 最終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因為一切都不過是輔助! 如不改變自己的想法,最終只會原地打轉......
其實人人都有情緒,就如人人都會感冒一樣,
唔需要怕人地點睇你, 如果佢無知,你又同佢介意咩,係咪?
有需要就去盡快找專業人士幫手!!別拖到最嚴重(不要似我咁><)
睇醫生不代表比人懦弱, 人真的太多複雜問題了, 自己又多盲點,所以搵專業人士幫下手都好正常呀~
別害怕, 同路人有很多~祝福大家!
#情緒病 #抑鬱症 #焦慮症
抑鬱症焦慮症分別 在 Maysum藝術家/飄眉化妝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精神科醫生VS 情緒治療師>
一直寫很多有關情緒/治療的文章後,
開始有些讀者會問我一個問題,如果發現自己情緒出現問題,
到底應該去看精神科/心理醫生,還是找個情緒治療師已經可以呢?
我不是專家,但我作為EX 患者,我以個人的角度出發,嘗試分析下比大家聽。
我有看過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有看過 情緒治療師/輔導員, 兩者是有分別的。
香港是沒有心理醫生這種專業,只有精神科醫生,而且一定是必須註冊的! 而只有精神科醫生才可以處方藥物! 一般精神科醫生會了解你的情況,去評估你的情緒問題是不是情緒病,然後再因應不同的情緒病而為你度身調配藥物,治療以藥物為主導。而治療期因人而已(因為真係睇個人的痊癒情況)。
我本人就用藥物治療了3個月痊癒了,醫生要我再食多6個月藥以免番發,TOTAL用了9個月完成療程。
有的精神科醫生不會同病人傾太耐,好似睇醫生咁十零分鐘,我都算感恩我遇到的是個好有心既醫生, 所以會同我傾都有半小時以上......會教我點諗野(或許我睇私家會比較好同仔細卦,但好貴.... 一個星期17XX﹣3XXX)。
而一旦開始左藥物治療係不能自己停藥的, 一定要跟醫生指示!!!我有D 朋友自己試減藥, 結果反效果好大~!所以要開始藥物治療真的要好聽話。食藥一定會有D 副作用的,但人人不同。
以我同我有些朋友的例子比較, 政府藥副作用大D,有D 有耳鳴同昏睡......私家藥好似副作用細好多~我自己醫生講佢開既係靚藥.....
當時我除左剛開始療程時因要時間適應藥物會比較累外,基本上之後就無咩事,完全無耳鳴, 除左肥就沒有什麼了(肥唔肥都係因人而異,我有D 睇私家醫生既朋友都無肥,反而瘦)
如果你認為你想人評估你有無情緒病/你的問題好嚴重,影響緊心理同生活的話, 精神科醫生會比較岩你。當時我就是器官全都出現問題,又嚴重失眠左整整一個月, 成個人好虛弱好危急,所以我不得不找精神科醫生。
相反,假如你是想有個人識用同理心,治療大部份時間都在聽你訴苦,你可能要考慮其他類型的治療。
情緒治療師/輔導員
以我所知, 兩樣都是以人為本的,都係會見面傾談式的。
但要注意的是,除非了一些機構的
輔導員都會有註冊,而香港的私營情緒治療師的註冊都不完善,所以比較參差 (我有遇過D 佢話自既係.....但)。
而一些機構內的輔導員會提供輔導服務,有的是免費的(如NGO的);
而坊間的情緒治療師是私營的,會比較貴。
我見的是我認識由輔導員轉營為獨立情緒治療師的。
邊樣都好啦,我覺得因為你想同佢傾計,有需要佢地幫你去處理你切身的情緒問題, 所以我會建議選個可靠,而你覺得會安心的~
而佢地 主要係比你鼓勵和幫你分析你的問題,但一定要要你找到屬於你的方法/力量去自己幫自己,而唔會用佢地自己的方法強迫你做任何決定。
所以呢,如果你需要的是關注, 要有人尊重你的想法, 你想有支持就是找他們了。
而他們的治療方式是by session 的, 即一個session X個鍾等等,每次傾完他們一般都會比D 功課你做, 要你慢慢處理你的情緒問題,由於一切在你, 而且每次都未必傾得晒(人生咁多野,係咪?)所以治療時間會比較長。
我早排情緒發現有點波動同辛苦,由於我不想情緒病番發(不想再食藥,唯一的方法就是正視問題,以及及早處理負面情緒) ,
所以我都搵左情緒治療師傾下,傾完個清晰少少自己,會RELEASE 了一點,也有人會客觀地告訴你原因........
(*以上是個人立場,僅FOR參考)
其實無論你需要那個方向, 最終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因為一切都不過是輔助! 如不改變自己的想法,最終只會原地打轉......
其實人人都有情緒,就如人人都會感冒一樣,
唔需要怕人地點睇你, 如果佢無知,你又同佢介意咩,係咪?
有需要就去盡快找專業人士幫手!!別拖到最嚴重(不要似我咁><)
睇醫生不代表比人懦弱, 人真的太多複雜問題了, 自己又多盲點,所以搵專業人士幫下手都好正常呀~
別害怕, 同路人有很多~祝福大家!
#情緒病 #抑鬱症 #焦慮症
抑鬱症焦慮症分別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點解要政治正確】
就由我擁有過嘅焦慮症變抑鬱症厘啲精神病講起,為免誤會!
由香港去到英國,無論响邊我最唔能夠習慣嘅就係嗰一堆政治正確嘅稱呼或者名詞。世界上有好多原本存在多時嘅名詞,本來無褒或者貶嘅意思。就正正因為大家心底心處有或多或少嘅標簽,就要改個自以為好聽啲嘅名。例如,精神病裡面分咁多關於情緒變化出黎嘅病症,點解係要統一咁好聽叫「都市病」呢?
我講過因為我嘅性格,無論工作或者興趣娛樂都比較有要求。响香港生活去到人生某一點,發覺其實自己等如社會上一粒塵無分別。威就一定唔會最威,慘又唔敢話自己慘(不過都係捱)。响香港做咗一個偽中產,唔醒覺本來係無問題嘅。
大家日中响FB都見唔少嗰啲被朋友稱之為「乜哥,乜少,乜爺」,久唔久都互相自high一番。當我問下自己換間多一間房嘅樓夠唔夠錢,買多架兩座位養唔養得起,下次帶隻貴過五十萬純鐘意但唔保值嘅錶(無火柴喎!)捨唔捨得?自問當日自己做唔到,長遠都唔得。咁其實我真係要啲乜呢(認真思考生命的意義是會儍的,勿試)?忽然間醒晒,問題就出現。
人就開始焦慮,無原無故地無內容咁好擔憂(去到驚嘅地步)。可以無原因,無時限,無理由。個觀感可以去到心跳加速,頭痛,手震,全身無力。其實問題係出於腦裡面少咗或者嚴重嘅就用晒一種物質,所以千其唔好以為同人傾下計,信下教,諗少啲就可以處理到。就等如傷風感冒唔食藥,係無可能控制自己唔咳同流鼻水同一道理。
講到好好聽以為厘啲「都市病」好平常(根本就係實實在在嘅焦慮症)。唔好好處理的話,好易明白就會變成點。咪抑鬱症囉,嚴重嘅我估唔洗講啲悲劇。我就比較「好彩」,全身機能忽然間有一日熄機分幾鐘咁多囉。無乜嘢嘅!如果無人發現嘅話,醫番都嘥藥費咁囉。
其實上面嘅嘢,係醫學上本來都唔算難解決。偏偏好多人就係要政治正確,改啲好聽啲嘅名。結果好多人咪覺得係小問題,「開解下」就會無事囉。咁點解唔將cancer改個好聽啲嘅統一名稱呀?咁咪可以當係好似好小事咁囉!我從來都唔會否認,曾經係重度焦慮症同抑鬱症「精神病患者」嘅喎!最緊要係面對同解決,而唔係要聽好話同逃避。
所以我討厭一切政治正確嘅名稱,例如都市病,認知障礙,傷健人士,甚至跨性別人士,香港女生,香港男士,厘啲古靈精怪懶動聽嘅名稱。我覺得根本啲人响心裡面有既定嘅偏見甚至歧視,先去試圖包裝掩飾。當大家心裡面對件事係零重量嘅,基本上連諗多餘(即係平常事啦)。結果我從開厘個page到今天都係有嗰句,講嗰句。如果係有偏見嘅,我完全唔會掩飾。因為我相信只要無真正嘅歧視或者出言侮辱,大丈夫,無事不可對人言。講完,悶靚大家!
#自己講自己
#可以去到盡
#勉強做到一樣半樣
#做到又如何
#咪又係送錢比人洗
#繼續都係粒塵
#幾粒塵互相比較
#留番去英國好過
#熄機兩分鐘都試過
#重有乜嘢唔夠膽
#所以面皮幾尺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