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二輪賤民
退去制服,我是個熱愛騎車的肥宅,
趁天氣好,難得輪休遇假日,出門騎一波,
出門前小助理就叮嚀我,欸今天是周末哦,
「猴子」會很多,要格外注意。
果不其然,兩輪的、四輪的、落單成群的,
甚至騎著Honda Monkey的,都很常見,
各種剪線、任意...
#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二輪賤民
退去制服,我是個熱愛騎車的肥宅,
趁天氣好,難得輪休遇假日,出門騎一波,
出門前小助理就叮嚀我,欸今天是周末哦,
「猴子」會很多,要格外注意。
果不其然,兩輪的、四輪的、落單成群的,
甚至騎著Honda Monkey的,都很常見,
各種剪線、任意變道、飆車拉轉不計其數,
甚至在山間小路對向轉彎外拋到你面前,
緊急煞車後還好意思對你揮手點頭的那種。
扣掉技術太爛造成的,剩下的是惡意為之,
每次出門騎車遇到大大小小的交通違規,
心裡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三字經的國罵,
第二個念頭是,幹他為什麼敢這樣開/騎啊?
該不會是因為警察都不開單吧?
一瞬間,我認同了仇警粉絲專頁的宗旨─
「台灣交通這麼爛,因為警察都不取締。」
還好,理性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
要弄懂台灣的交通這麼爛,首先要先搞懂,
那些違規成癮、不違規不舒服的用路人,
違規當下,心裡想的到底是什麼?
「一下下而已,又不會怎麼樣。」
自私心態,把自身便利建立在他人不便上。
「沒差啦,有這麼嚴重嗎?」
法學素養低落,漠視遵守規則帶來的安全。
「反正這裡又沒警察,沒這麼倒楣啦!」
僥倖心態,認為沒這麼衰,相信自身運氣。
突然覺得有股滿滿的既視感,
這些臨停、跨雙黃線、惡意逼車的違規,
心理狀態跟那些酒後駕車、的嫌疑人,
好像沒什麼兩樣。
主因是─沒差啦、沒事啦、警察不會抓啦。
我撞到人了嗎?沒有嘛!那你在靠杯什麼?
不 爽 就 去 檢 舉 我 啊 !
交通違規的氾濫,仇警人士說警察不開單,
認為只會勸導慣壞了這些違規魔人的行為;
酒駕肇事的主因,民眾覺得是罰則太輕了,
鮮少有人認為「酒駕是因為警察沒在抓」。
都是僥倖心態,這帽子可不太一樣啊。
你想,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唱著歌,
突然就被一隻小R魯的猴子貼超近還刷卡,
把出遊的興致一下消磨殆盡,還逼出氣來,
猴子繼續拉轉,一邊跨雙黃線逆向超車,
而這些違規態樣都被行車紀錄器盡收眼底。
回家後你花了自己的時間把檔案拉出來,
簡單編輯後,上傳到交大的網頁提出檢舉,
結果一星期後收到承辦人的回覆:不舉發。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六七八次,
每次被侵犯,每次費時檢舉,每次不舉發,
騎在市區看到巡邏員警縱放汽車違規駕駛、
下個路口卻蹲了兩個警察在抓機車未待轉,
不把矛頭指向警察才難吧!
平行時空中,你的檢舉成功舉發了,
違規人收到罰單的第一個念頭是:
啊,我違規了,影響到其他人真是抱歉,
我一定深刻反省,修正自己的開/騎車習慣,
成為更好的人,為台灣的交通盡一份心力。
檢舉達人的馬桶爆炸!生兒子沒屁眼!
我的母親從小教育我,若有天我開始開車,
記得要多禮讓機車騎士,原因不為別的,
既然有能力開車,享受冷氣鐵包肉的待遇,
機車騎士不只得風吹日曬雨淋,還很危險。
這些話等我成為警察後一一驗證,
不過驗證的部分是「機車很危險」這句話,
體諒啊互相啊禮讓什麼的,幾乎不存在,
更常見的就是「林北四輪大爺啦!」
「二輪賤民閃邊,我要剪線就剪線!」
然後再補一句經典的:
「我有打方向燈啊,不爽去檢舉我。」
政府在交通區塊的規劃,對機車很不友善,
無論是待轉區的存廢,乃至驗車、罰則等,
儼然就是變相鼓勵社會大眾別騎乘重機吧。
要加油啦,不管是警察,交通部或政府,
我知道各派出所分局承辦人真的很辛苦,
但對於民眾檢舉的舉發率真的有進步空間;
政府再拒絕溝通會造成更嚴重的警民對立,
舉「行為違法」牌子站在待轉大富翁現場,
我心裡吶喊,我也支持廢除待轉區啊!
但,也只能吶喊而已,沒有人聽的到,
上頭要求件數,下周還是乖乖去蹲路口。
說了這麼多,滿腹的委屈跟牢騷無處宣洩,
比起坐在鐵箱子用龐大體型逼迫二輪讓路,
我還是咖尬藝和煦陽光暖風吹拂的感覺啦。
題外話,我是支持合法改裝的,
任何不影響其他用路人的合法改裝,
但我更支持警方合法取締,無論汽車機車,
刁難握把的、刁難拉柄的、刁難有的沒的,
套一句我們主管最愛找我約談時說的話:
「你有這麼缺這張單嗎?」
PS. 老玩童礦坑咖啡真的挺讚,
牛肉超厚超大塊,還可以順便賞車,
喜歡騎106縣道的車友別錯過囉。
#不知所云的一篇
#夜班剛下班還是乖乖睡覺比較好
#輕檔車幹譙俱樂部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GoPro Hero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承辦股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做選擇時,適度的迷信,能幫助你更有自信]
遇到事情,我也會抽籤,問一問神明這樣做好嗎?有人可能認為這是迷信,但是迷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會在一片迷茫的大霧中,突然眼前現出一條明路,可以走下去,而且腳步堅定。更奇妙的是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在神明的預示裡,這讓人心生自信,隱隱地感到自己對於人生有控制感。
這就好像走到水果攤,看到各式各樣的水果,看起來都鮮甜可口,既想吃火龍果,又想吃釋迦,還想買芭蕉,可是肚子就這麼大個,塞不下這麼多,必須要做選擇。其實選什麼都好,卻拿不定主意。問一下老闆:「買哪個好呢?」江湖氣十足的老闆指著釋迦:「就它!」你就買了,心也定了,回家吃得開開心心。
更不用講人生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有人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就它!」找不到人問時,上網抽籤是個好方法。
一開始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迷信?後來看到美國人類心理研究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寫的書「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在結束之前提到「超自然思考力量」,他說:
「偶爾陷入超自然思考—也就是相信迷信與魔法--是一件重要的事。這麼做能增加你的控制感,將遇到的事歸於運氣。」
我這才放心!再加上近日發生一件事,讓我得出一個「適度迷信會更好運」的心得,來跟你分享。其次,有時候看籤詩,內容未必說到我們遇到的情況,「猜不出」神明的意思,不確定這樣做是對的。我也從書裡學到三步驟,讓你的抽籤最後「果然是對的」,證明神奇的力量是存在的。
再過3天,是我離開組織上班族職涯滿3年,這3年來都是一個人做選擇﹑做決定,有時難免陷入選擇困難症裡。尤其最近做網站,讓大家看我的文章﹑影音,以及購買我的課程。所有事都是打從出娘胎頭一回,包括第三方金流。
承辦人問我哪一天開通,我傻住了,原本只想到11月底或12月初,卻沒有想過明確的日期。第一個閃過腦子的是5年前開fb粉專的日期,12月8日,讀起來是「要你發」,經上網查農民曆,也是黃道吉日。可惜抽籤時是陰筊,就是「毋湯啦」。於是倒回去查11月,發現11月26日適合開市與入宅,抽到第36籤且是聖筊,就是「OK啦」。
我要特別強調我過去從未抽到第36籤,神奇就在這裡!籤詩開宗明義說這是一支很幸運的籤,結尾時卻來一記回馬槍,提醒若是創新事業則不妥,勸我三思而行。你說抽籤是不是奇妙極了?你會抽到跟你要問的事相呼應的籤!我過去從沒問過創新事業,就未曾抽到過它。
這讓我想起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教易經,經常在課堂上占卜與解卦,幫助同學做實際的印證。在他的書裡,再三說到抽籤很奇妙,如果你問事業,大概都會得到某些卦,冥冥之中好像這宇宙有人聽到你的心聲﹑明白你的情況,針對你的問題給了相呼應的解答。這種說不出的奇妙,我在抽籤時也發現到了。
好,既然籤詩這麼說,我又查農明曆,再看到11月19日宜開市。這次更神奇,再抽到第36籤!我呆住了……連續兩次都抽到同一支籤,這個機率有多低呀!不就擺明不宜創新事業嗎?可是我已經頭都洗下去,投注不小資金,難道要用經濟學家的「沈沒成本」看待它,就此算了嗎?
我很想翻盤,便問坐在旁邊的先生說:
「我這算是創新事業嗎?」
我先生一向篤定,說話一針見血,只說:
「你沒做過,當然是創新事業。」
我一聽暈了……我先生是既幽默又有智慧的人,看到我陷入膠著,不勝苦惱,就提醒我,別忘了這世界還有一個比神明更神準的。我問是誰,心裡以為他會說玉皇大帝之類的,沒想到他居然說:
「莫忘初衷。」
一下子我通了……他繼續說,回到做這件事的起頭,去想想當時的起心動念,就會知道該做或不該做。當然該做呀,我不過是選日子嘛,怎麼擴大事端變成放棄不做?犯糊塗啦!接下來我比較這兩個日子,發現11月19日忌入宅,就選26日。為什麼?因為我運用神經語言學,更新認知架構,告訴自己:
「我這是入宅,不是開市。因為我不過把課程搬到網站而已。」
當然你可以說我硬拗,但是我就是這麼解讀神明的意思,而且就此不再懷疑,心裡堅定多了。即使如此,你可能還是會替我憂心,萬一神明說我是開市,不是入宅,怎麼辦?這時候就要離開神明,回到自己的本體,發揮我們做人的「自主性」,拿回命運的主導權。也就是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想辦法讓它成功!
我們都聽過「選擇大於努力」,活到這把年紀,加上上班30多年,我得說這句話是100%事實。所以在職涯中,要提高成功率,有一種能力要很強,那就是「選擇力」!日本人村山昇在「工作哲學圖鑑」一書中,說「選擇力」有三種:
1. 分析﹑判斷的能力:為的是做對選擇。
2. 增加選項的能力:為的是有更多好的選項。
3. 將自己的選擇變成正確答案的能力:為的是不斷調整到出現成功的結局。
一般人談選擇只落在第一個層次,但是人生告訴我們的真相是再會分析判斷,也未必做對選擇,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事後努力,「硬是」讓結局變好。這麼一來,你會認為人生握在自己的手裡,有了控制感,便覺得自己運氣一直都很好,更有信心去選擇﹑去行動。我的心法是--
做選擇,靠神奇的力量;做成功,靠自己的努力。
立志做一個好運的人!
讀了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圖:台灣省城隍廟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51719,助教協助你。
承辦股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10622工商 如何讓銀行看得起你?買房新手必看6大重點
工商書房→https://ctee.com.tw/bookstore/selection/477016.html
買房除了自身的喜好及挑房哲學,買房之前如何培養財力證明以爭取優惠房貸更是重要!尤其我買的是限制更嚴格、權狀未達15坪的套房,讓我來分享與銀行交手的過程中,究竟有哪些眉角是要特別注意呢?
堅守預算上限
雖說買房是一個妥協的過程,但有些底線不能退讓。以條件設定來說,過去我(房仲)都以「符合客戶需求」找房,預算其次,畢竟出錢的不是我,何況買家通常對房仲也會有所保留,所以剛開始我總會介紹價格超出一點或接近上限的房子。
如今換成我是買家,反而以「預算」為最優先前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投資是該有壓力,但不該壓得讓人喘不過氣,我曾經高估自己的賺錢能力,買了高額儲蓄險,帶來長達6年的自虐式生活,但我不願再為了置產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我堅持預算不調升,改放寬其他條件後繼續找房,畢竟銀行最後給我「搞什麼花招」我不會預先知道,唯有保守評估才能守住安穩的心。
談到房貸,主要分4大項目:還款年限/年期、貸款成數、房貸利率、只繳利息不繳本金的寬限期/寬緩期。以我從業10年的心得,影響這4個項目的因素,屋況其次,購買人本身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讓銀行看得起你?
還記得2013年「頂新魏家買帝寶貸款99%」的新聞嗎?那時因為還沒有「豪宅限貸令」(台北市總價超過7000萬元以上房貸上限6成),所以再天價的豪宅也能跟普通住宅一樣最高貸款至85成,而頂新魏家的財力已經大到銀行不怕它倒,又渴望賺取客戶的利息,兩情相悅最終取得超優惠貸款成數。
我想表達的是,房子條件再爛或是總價超高,導致銀行不願意放款太多時,如果購買人的財力證明夠雄厚,通常貸款仍不是問題。然而,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不同,培養財力證明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以我為例:我待的公司規模並不大,又是零底薪的業務型態,像我們這種人在買房時,銀行給的條件通常不太好,所以我努力在其他財力上培養證明。除了買房自備款的活存加定存共上百萬元,長達1年以上的時間維持有增無減的趨勢;還有2張在2018年已繳清的6年期高額美元儲蓄險保單,且不解約亦不申請保單質借;以及每月的信用卡帳單都繳清不拖欠,也沒使用過最低應繳金額,維持零負債及良好的信用評比。
我發現,現代銀行普遍已與時俱進,知道許多行業看的是「年收入」而非「固定月薪」,所以在申請貸款時,有的專員甚至不要求看存摺,而是請我簽名授權,讓銀行直接向國稅局調閱我近2年的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
像我接觸的其中一位房貸專員甚至挑明講,縱然我能提供每月穩定且高額的薪資證明,他們也會因為我的職業是業務員而不採信。講更直白點,對於收入不穩定的職業,如果希望爭取好的貸款優惠,財力證明必須在「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且「2年前」就開始培養!
還款年限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20年期及30年期兩種,有的銀行為了搶客甚至推出40年期專案,而還款年期的長短,攸關屋齡與購買人的年紀。
以人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法定退休年齡為依據(也就是65歲),假設購買人年紀低於25歲,那麼65−25=40,也就可以爭取到40年房貸。假設購買人年紀已達40歲,那麼買房還款年限最長就是20年了。
以房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行政院頒布的「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為依據判斷房子的壽命。加強磚造為約35~40年,RC(鋼筋混凝土)、SRC(鋼骨鋼筋混凝土)、SC(鋼骨)的耐用年限為約50~65年。算法跟人的退休年齡一樣,簡言之,屋齡越新,貸款年限越長。
以我為例:我買的是SC結構,屋齡約10年的房子(代表建物壽命還有至少40年),雖然我已37歲(距離法定退休年紀尚餘28年),但由於我具備「首購」身分,所以銀行經綜合考量之下仍願意給我30年期。
要注意的是,雖然年限拉長讓每月繳款的負擔變輕,但銀行賺的利息也就越多。所以我的策略是,30年期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減輕每月的繳款壓力,但不代表真的要繳滿30年,只要有賺到較多的獎金或意外之財就早點繳清。因為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但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已經消逝的時間。
貸款成數
一開始,我找的是中國信託,才知道原來它們不承作套房,縱然我是VIP客戶,最高也只能貸6成,後來換國泰世華,沒想到它們最高能貸85成,這樣一來一回就差了25%,也就是將近250萬元的自備款!
不過每家銀行的政策都不同,且每年都在變動,今年國泰世華銀行承辦小套房最優惠,並不代表明年也是喔!
房貸利率
每家銀行略不同,甚至同一家銀行會出現2種方案。像我選擇兆豐列為我申貸的銀行之一,核貸下來後竟端出2種方案讓我選擇。
方案1:貸款7成,利率1.48%,無寬限期。
方案2:貸款8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但要加收1筆48600元的房貸型壽險。
起初,兆豐為了引誘我找它們申貸,只講方案2卻絕口不提「房貸型壽險」,直到核貸下來後才說因為我買的是套房,加上我本身是零底薪的業務等因素,因此必須加保才可以啟動方案2。原本我被唬住了,後來問朋友才知道,這筆費用其實在一開始申貸時就該讓客戶知道,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誤會兆豐了,所以我要苦口婆心勸讀者,不管如何,買房一定至少要找2家銀行,貨比三家不吃虧。
寬限期
還沒有買房經驗的人,或許只知道寬限期的意思是只繳利息不繳本金,但這樣代表你並沒有完全搞懂。
以20年期搭配2年寬限期來說,我發現有人竟誤以為是頭2年只繳利息,等2年過後再啟動20年的本利攤還,也就是2+20=總共22年。正解是,頭2年只繳利息,剩餘的18年本利攤還;換句話說,原本可用20年攤還的本金,卻因為寬限期導致剩下的18年都要多繳一點錢,先樂後苦的概念。
我要強調,這並無所謂對或錯,只是偏好使用寬限期的人與我觀念不同罷了。以我朋友為例:他的房子價值1000萬元,月租金行情約2萬元,如果啟動寬限期,每月只需負擔約1萬元利息,只要寬限期一到,就轉貸(換銀行)並持續使用寬限期,就這樣無限循環,他可以永遠不繳本金,每月只付1萬元的利息,就能住在月租行情2萬元的房子裡,如果有閒錢,還可以去享樂或投資。從這個角度看,買房似乎比租房划算,差別只在能否湊出自備款而已。
最後我選哪種方案?
兆豐的方案2:貸款8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房貸型壽險48600元。
國泰世華:貸款85成,利率1.31%,無寬限期。
以上是銀行核貸下來的2個方案,最後我選擇了國泰世華,而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如果選兆豐,代表未來3年期間我可以光靠月租金2萬元去繳1萬元的利息,每月還有1萬元零用錢可花用,同事也附和說:「3年很長,3年內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只繳利息,及時享樂,等3年後說不定房價漲了,到時再賣掉,獲利了結,豈不爽快!」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只是,寬限期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一來我的個性偏好「先苦後樂」;二來這是我人生的第1間房子,算是「起家厝」,我本來就打算長期持有;三是我把買房當存錢,所以沒有不繳本金的打算;四是小套房可以貸款85成,且不需購買房貸型壽險,某個角度也算證明自己的財力被銀行認可的里程碑。
還有1個觀念也很重要:只做自己擅長的投資。我的強項就是不動產,如果我把閒錢拿去轉投資不擅長的股票或其他,反而可能虧錢。寬限期會讓人留下更多的現金在身上,而閒錢越多則越想作怪,這是人性。既然這樣,不如一有閒錢就乖乖提前繳清房貸吧!
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本文摘自陳泰源著《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7/210622-6.html
承辦股別意思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線三的心情抒發 #二輪賤民
退去制服,我是個熱愛騎車的肥宅,
趁天氣好,難得輪休遇假日,出門騎一波,
出門前小助理就叮嚀我,欸今天是周末哦,
「猴子」會很多,要格外注意。
果不其然,兩輪的、四輪的、落單成群的,
甚至騎著Honda Monkey的,都很常見,
各種剪線、任意變道、飆車拉轉不計其數,
甚至在山間小路對向轉彎外拋到你面前,
緊急煞車後還好意思對你揮手點頭的那種。
扣掉技術太爛造成的,剩下的是惡意為之,
每次出門騎車遇到大大小小的交通違規,
心裡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三字經的國罵,
第二個念頭是,幹他為什麼敢這樣開/騎啊?
該不會是因為警察都不開單吧?
一瞬間,我認同了仇警粉絲專頁的宗旨─
「台灣交通這麼爛,因為警察都不取締。」
還好,理性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
要弄懂台灣的交通這麼爛,首先要先搞懂,
那些違規成癮、不違規不舒服的用路人,
違規當下,心裡想的到底是什麼?
「一下下而已,又不會怎麼樣。」
自私心態,把自身便利建立在他人不便上。
「沒差啦,有這麼嚴重嗎?」
法學素養低落,漠視遵守規則帶來的安全。
「反正這裡又沒警察,沒這麼倒楣啦!」
僥倖心態,認為沒這麼衰,相信自身運氣。
突然覺得有股滿滿的既視感,
這些臨停、跨雙黃線、惡意逼車的違規,
心理狀態跟那些酒後駕車、的嫌疑人,
好像沒什麼兩樣。
主因是─沒差啦、沒事啦、警察不會抓啦。
我撞到人了嗎?沒有嘛!那你在靠杯什麼?
不 爽 就 去 檢 舉 我 啊 !
交通違規的氾濫,仇警人士說警察不開單,
認為只會勸導慣壞了這些違規魔人的行為;
酒駕肇事的主因,民眾覺得是罰則太輕了,
鮮少有人認為「酒駕是因為警察沒在抓」。
都是僥倖心態,這帽子可不太一樣啊。
你想,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唱著歌,
突然就被一隻小R魯的猴子貼超近還刷卡,
把出遊的興致一下消磨殆盡,還逼出氣來,
猴子繼續拉轉,一邊跨雙黃線逆向超車,
而這些違規態樣都被行車紀錄器盡收眼底。
回家後你花了自己的時間把檔案拉出來,
簡單編輯後,上傳到交大的網頁提出檢舉,
結果一星期後收到承辦人的回覆:不舉發。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六七八次,
每次被侵犯,每次費時檢舉,每次不舉發,
騎在市區看到巡邏員警縱放汽車違規駕駛、
下個路口卻蹲了兩個警察在抓機車未待轉,
不把矛頭指向警察才難吧!
平行時空中,你的檢舉成功舉發了,
違規人收到罰單的第一個念頭是:
啊,我違規了,影響到其他人真是抱歉,
我一定深刻反省,修正自己的開/騎車習慣,
成為更好的人,為台灣的交通盡一份心力。
檢舉達人的馬桶爆炸!生兒子沒屁眼!
我的母親從小教育我,若有天我開始開車,
記得要多禮讓機車騎士,原因不為別的,
既然有能力開車,享受冷氣鐵包肉的待遇,
機車騎士不只得風吹日曬雨淋,還很危險。
這些話等我成為警察後一一驗證,
不過驗證的部分是「機車很危險」這句話,
體諒啊互相啊禮讓什麼的,幾乎不存在,
更常見的就是「林北四輪大爺啦!」
「二輪賤民閃邊,我要剪線就剪線!」
然後再補一句經典的:
「我有打方向燈啊,不爽去檢舉我。」
政府在交通區塊的規劃,對機車很不友善,
無論是待轉區的存廢,乃至驗車、罰則等,
儼然就是變相鼓勵社會大眾別騎乘重機吧。
要加油啦,不管是警察,交通部或政府,
我知道各派出所分局承辦人真的很辛苦,
但對於民眾檢舉的舉發率真的有進步空間;
政府再拒絕溝通會造成更嚴重的警民對立,
舉「行為違法」牌子站在待轉大富翁現場,
我心裡吶喊,我也支持廢除待轉區啊!
但,也只能吶喊而已,沒有人聽的到,
上頭要求件數,下周還是乖乖去蹲路口。
說了這麼多,滿腹的委屈跟牢騷無處宣洩,
比起坐在鐵箱子用龐大體型逼迫二輪讓路,
我還是咖尬藝和煦陽光暖風吹拂的感覺啦。
題外話,我是支持合法改裝的,
任何不影響其他用路人的合法改裝,
但我更支持警方合法取締,無論汽車機車,
刁難握把的、刁難拉柄的、刁難有的沒的,
套一句我們主管最愛找我約談時說的話:
「你有這麼缺這張單嗎?」
PS. 老玩童礦坑咖啡真的挺讚,
牛肉超厚超大塊,還可以順便賞車,
喜歡騎106縣道的車友別錯過囉。
#不知所云的一篇
#夜班剛下班還是乖乖睡覺比較好
#輕檔車幹譙俱樂部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GoPro Hero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