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新聞概要📃
———————————————————
【丘品新聞批警方擅取開槍影片 刪減片段影響事實準確性】
11月11日在西灣河開槍事件整個過程被網媒「丘品新聞」的記者拍攝到,多間傳媒均向丘品新聞取得授權,轉載開槍過程片段作報道。警方在記者會上,亦有即場播放丘品新聞的部份片段,輔助警方解...
11月12日新聞概要📃
———————————————————
【丘品新聞批警方擅取開槍影片 刪減片段影響事實準確性】
11月11日在西灣河開槍事件整個過程被網媒「丘品新聞」的記者拍攝到,多間傳媒均向丘品新聞取得授權,轉載開槍過程片段作報道。警方在記者會上,亦有即場播放丘品新聞的部份片段,輔助警方解釋開槍原因。
拍攝片段的丘品新聞出聲明批評警方,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在警方記者會上公開有關影片的片段。此外,丘品亦認為警方在記者會上播放的片段為刪減版,影響事實的準確性,未能讓市民真正了解在西灣河所發生的事件始末。
.
【慈幼學生組人鏈聲援中槍校友】
慈幼英文學校修例關注組發起人鏈活動,逾百學生手牽手,聲援在西灣河被交通警槍擊的姓周舊生。
.
【開實彈轟男學生 涉事警已辭家教會主席】
西灣河開槍警員為德望學校家長教師會主席關家榮,有校長聯署要求解除關的職務。德望學校發聲明指校方管理局無權任命及罷免家教會主席,但校方與已接獲通知,家教會主席已辭去職務。校方在聲明中譴責一切暴力,指暴力只會衍生暴力,呼籲執法者要以良知執法和守法。
.
【否認警隨意翻動中槍者 江永祥:增援警員不知情 無意加重傷勢】
西灣河開槍事件中,有片段顯示學生中槍後一度似沒有意識,有防暴警員曾嘗試大力搖醒他,又把他上半身大力拉起,被網民質疑罔顧傷者安危。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江永祥表示,該名警員由於剛趕赴現場支援,當時並不清楚被捕人士傷勢,警員其後發現他受傷後已即時停止不必要動作。江永祥強調,警方絕對無意令傷者傷勢加重。
.
【英國外交部關注香港暴力升級 呼籲示威者警方對話】
英國外交部發聲明指關注示威者和警方之間的暴力升級,呼籲雙方透過對話尋找出路。外交部發言人形容,11月11日當日發生的事件令人非常憂慮,嚴重關注持續的暴力和示威者與警方之間的升級。又指示威者應該避免暴力,警方亦不能以不合比例的方式回應,各方需要透過對話尋找出路。
.
【美國國務院譴責各方暴力行為 促港府與示威者對話】
美國國務院聲明譴責各方的暴力行為,並對暴力受害者表示同情。美國務院重申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的呼籲,要求以人道方法對待示威者。聲明又指,香港日趨兩極化的社會狀況,需要政府與示威者廣泛及真誠對話,促港府與公眾建立對話,示威者亦應努力對話回應。國務院表示相信香港的高度自治、堅持法治及對公民權利的保障,是其在美國法律下確保特殊地位的關鍵,此亦有助香港擁有成功的「一國兩制」和繁榮穩定。
.
【英美政府高度關注警方不當使用武力】
西灣河有交通警察在處理現場時,開了最少三發實彈真槍,其中一人中槍。事後英美兩國官員分別回應事件。英外交部聲明,關注香港暴力衝突升級的局面,並提醒「警方不應作出不合比例的回應」;美國國務院對事態表示「嚴重關切」,高層官員更譴責「不合理使用致命武力」。
.
【防暴警清場 指揮官開咪:打頭啦!】
一批市民在歌和老街行人天橋聚集打開雨傘,大批防暴警在橋下與市民對峙,有市民舉傘及伸出頭,在場指揮官竟開咪叫警員「佢伸個頭出嚟,就打頭啦!」,警員即開槍射向天橋,橋上一把雨傘應聲落地。
根據資料,警員開槍有指引,在發出口頭警告後,在不能以較低武力應對,才可使用槍械,開火時應射向對方如軀幹等身體最大面積的部位,絕不應瞄準易致命的部位開槍,例如頭部,顯示「打頭」很可能違反指引。
.
【校門外播《榮光》遭警撳地拘捕 英華中二生左手骨折送院打石膏】
傳統名校英華書院一名中二男生,在校門外竟因以擴音器播放《願榮光歸香港》,遭警察到場以「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名拘捕,現已獲保釋。據悉,該名男生被追捕期間受傷,左手手腕疑骨折要送院打石膏,稍後或要做手術。
.
【林鄭:「三罷」製造港停擺現象 停工停課即跌入圈套】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批評示威者繼續鼓吹「三罷」行動,令部分鐵路路線已受到阻礙,影響大批市民返工、返學,又指示威者想癱瘓香港造成香港停擺的現象,極為自私。被問及是否考慮因她所稱的暴力行為而停課時,林鄭就認為,停課是有人不斷在網上鼓吹,背後目的就是造成城市停擺,她稱「當市民熱切願意返工返學,不能輕言讓某些活動停落嚟。」她又指,個別學校停課有個別情況考慮;重申「貿然將香港的活動停下來,會落入圈套。」
.
【林鄭:不會為推遲區選定死線】
被問及是否會為推遲區選的決定定下死線,她就形容,今年有「特殊情況」,令選舉並非「安全有序」。惟她稱,不會為推遲區選的決定定下死線;又指該決定相當困難,會考慮選管會的危機管理委員會意見後再做決定。
.
【曾俊華等過百人登聯署廣告 促政府保區選順利舉行】
125名來自不同界別人士今日發表聯署,要求政府確保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順利舉行,不可因別有用心人士干擾而取消,否則將對社會帶來更大不穩定。聯署者包括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前保安局局長黎慶寧、曾提名林鄭月娥參選的蘭桂坊之父盛智文等。
手腕骨折英文 在 謝智謀-小謀老師 Chihmou Hs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鋪路計畫:那一年我們交了「尼泊爾」這個朋友
戶外領導中心今年一樣支持華人磐石領袖協會的「喝采計畫」,在我們與協會駐地志工討論後,決定要來鋪路。
這是勸募文。如果你也認同不亂用愛心的話,再一起讀下去。
*****************************************************************************
今年要鋪設相對永久的實體道路,卻也希望象徵性地鋪上孩子們未來的路。
計畫頁面 http://www.ol-c.asia/2016-LLES-Road
所以參加2016安納普納專案的夥伴們,在他們兩週的翻山越嶺,下山後,
會搖身一變,成為協助當地施工師傅的現場志工。
—
來談談「路」:總是有過去的故事,緩緩推動現在
2012我們在LLES小學裡進行服務學習。那是我等過最久的一次「計程車」,三個小時左右,心理時間更久。
一個男孩在一早,和同伴玩球,球飛過了教室的鐵皮屋頂,進了後方的森林斜坡。
我見他、還有幾個小男生迅速飛奔出去,繞過校門,往球的方向去、跑上那個小坡。幾分鐘後遠遠傳來喧鬧聲。幾個孩子圍在坡上。
我跑過去看。
男孩滿頭汗沿著額頭和兩頰滴下來、他一手扶著另一手腕、痛苦的表情讓他不時閉上眼睛用力、大口地呼吸。
我用手勢請圍觀孩子們稍微散開,依著WFR的步驟確認他的狀況。初步判斷可能是骨折。
他還能走,我扶他走下到平坦處、進到室內。他不時用尼泊爾語痛苦的講話,我用英文安撫他,肢體語言一半通。
請他們找來學校裡能講英文的尼泊爾老師,協助我做更多一點的確認和檢查。
沒有外傷以及出血,其中一隻手的手腕上方明顯變形了。我檢查他的末梢循環以及神經反應、活動狀況,都正常。精神狀態正常,只是看來真的很痛。
沒有緊急生命狀況,只是可以的話,也需要趕快進波卡拉城裡就醫。
我先幫他包紮固定,請老師們準備喝的水和吃的東西,因為他用力和疼痛持續留很多汗,需要補充。
校長想辦法找了計程車上山,說「順利的話」中午左右「就會來」,而這時才早上剛開始。
他的媽媽在旁邊,一直擦眼淚。
下午,他們下山,開到市區醫院應該也近傍晚了。印象中隔天才回到學校。
從台灣到尼泊爾,就好像從冷氣房走進太陽下。
後來,我才漸漸知道、然後去試著知道更多。
尼泊爾這個國家的現狀,受許多政經、地理、宗教、文化環境因素交迭影響,
以致於當下複雜的樣貌,混合呈現我們的眼前,成為一幅暫時很難理解的畫面。
幾年前初到尼泊爾時,對於不適應的印象,就屬「基礎建設」和「公共衛生」,
因為在台灣我的出生、成長階段,已屬於經濟起飛的中段了,
這樣的年代背景,讓我這一代幸運地從未經歷需要擔心生活基本照顧的階段。
搭車
第一次飛抵加德滿都機場,前往市區時已經深夜。Asian Trekking (合作的登山公司)派的巴士,來機場接團隊前往旅店。
因為好奇,即窗外黑的,還是一直往外看。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轉頭向玻璃窗外看,車子上上下下,ㄎㄧㄣ 倥ㄎㄧㄣ倥的,司機大哥也開得不快。
事先知道大約半小時的車程,只是,我看了窗外很久,想說怎麼還沒進市區,
原來是加德滿都這個首都,路燈沒有太多,夜裡的晚上,市區的道路上就是暗暗的。
大城市,大塵市
夏季是雨季,即使如此,白天在沒下雨的時間,加德滿都市中心的道路可見總是塵土飛揚。
人走過去、車開過去都一樣。所以
這裡的平均壽命如果能有六、七十歲,算是長壽。
那時就我的了解、在腦子裡推估,醫療是個影響、糧食是影響、衛生環境也是影響。
而連接這些需要的運輸補給,也是影響。(難怪日本人在台灣的時候做很多路)
尼泊爾算平坦的路,只有連接城市之間的公路,以及大城市繁華熱鬧的區域。
山上的車
在鄉鎮區,就只有泥土路。說是泥土路還客氣了,應該是大小石塊路。
黃的灰的泥土、石塊混合的路,隆起、凹下,偶而平坦。
因為我們的課程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健行區域、也會來到波卡拉市郊進行服務學習,經過這樣的路是必然。
這裡的山區巴士,很像戰車。
我永遠記得有時候巴士只能橫渡、穿越溪床,因為路就在溪床上,
也記得山區邊坡上,我們坐在巴士內搖搖晃,
如果車輪壓過山壁邊的高突石塊,另一側窗邊的人只要低頭,就可以直接看到谷底的真實驚嚇。
對於照亮生命英語小學(LLES,Lightening the Life English School)的孩子來說,巴士更是生活的戰車。
LLES,位於第二大城波卡拉市區一兩小時外的阿克蘭山區。
台灣的團隊志工,三年前協助買了校車巴士,開始陪著孩子的上學路,
因為可以上學對孩子們來說,就是可以透過教育銜接上學習知識和思考的生活。
孩子們有了校車,原本需要走路兩三個小時到學校,縮短為一個小時左右。
為什麼要鋪路?
然而,這幾年下來的經驗,雨季時車子也還是會卡在泥巴裡。
因此社區開始想透過改善路況來降低維修頻率、成本,
也希望減少在路上社區居民、孩子必須下車等待、走路、淋雨,或協助車子的安全風險。
和社區志工一起評估後,今年我們希望能開始相對長久的路面鋪設。
希望這條路,未來直接受惠於孩子們上學,間接受惠於進城的醫療、教育銜接。
為什麼要跑去外地做呢?
從我們開始支持磐石服務學習的這幾年,的確不時聽見傳來這樣的懷疑。
雖然我們暫時無法用文字回應真實體驗才能得到的視野,但是,我們可以一起試試看想過以下問題:
為什麼要去國外旅行,不多在台灣旅行?
為什麼願意坐飛機很遠去看極光?
為什麼在台灣要吃北海道的螃蟹、紐西蘭的奇異果、進口的麥子?
當可以開始同時平心地回答這些提問,就會清楚價值觀的方向,以及提問時所站立的角度。
旅行的角度、學習的角度,
在我們看來總是融合的,就像硬幣的兩面黏在一起。
謝謝。
最後,是夥伴華人磐石領袖協會在進行的其他社區轉化。含括了泰北、尼泊爾、印度..
https://rockleadership.eoffering.org.tw/?p_id=3
磐石在每個社區進行的計畫,
都預計只有七~十年,希望讓社區能擁有自立營運的能量,和屬於社區自己的在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