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我國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管理方式為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國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管理方式為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國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管理方式為何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542的網紅陳曼麗 Chen Manl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郭華仁教授,對農業研究不遺餘力。我在主婦聯盟時,主要合作推廣議題是『非基因改造食品』。 這篇有機驗證規定農藥零檢出,我看到有機驗證的另一種出路。 農藥零檢出是最高標準! 但非有機耕作農友之過的農地,受到鄰地的農藥飄散,一直無解。很多有機農夫,都是小農,農地也不大,很難和鄰居距離很遠,偶爾也...
我國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管理方式為何 在 陳曼麗 Chen Manl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郭華仁教授,對農業研究不遺餘力。我在主婦聯盟時,主要合作推廣議題是『非基因改造食品』。
這篇有機驗證規定農藥零檢出,我看到有機驗證的另一種出路。
農藥零檢出是最高標準! 但非有機耕作農友之過的農地,受到鄰地的農藥飄散,一直無解。很多有機農夫,都是小農,農地也不大,很難和鄰居距離很遠,偶爾也會受到鄰居波及。
有機農友,都是有心之人。國內可以參考國際做法,討論給有機農友一點支撐力!
有機驗證規定農藥零檢出,這不是長久之計。
(感謝上下游另刊加強版: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4389/ )
有機產品偶而會驗出有農藥殘留。這次桃園驗出有3.3%的檢出率,但都是在一般蔬菜的農藥殘留允許值之下,沒有超標。但根據規定,被驗出的農戶其有機驗證資格會被取消。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96337
有機準則採農藥零檢出的規定,是我國獨有的,各先進國可都沒有這樣。
農糧署數年前針對此問題,本來準備採美國的方式,就是以一般農產品農藥殘留允許值的5%作為是否視為有機產品的標準,但遭到消費者團體與消費者的強烈抵制而作罷。
消費者的想法大概是有機產品貴,當然要求零檢出。然而這種想法到最後反而不利於消費者本身,反而可能讓國家陷入無糧可吃的情況。
怎麼說呢?先說有機產品為何檢查到農藥殘留。
這些檢出樣品,其農藥的來源大致有二, 一是偷用農藥,因此有殘留。另一個是受到汙染。
前者當然要禁止,後者其實是難以避免,即時隔離措施作的再好,偶而的汙染機會還是有的。
●●●各國對檢出農藥的規定●●●
其他國家遇到這樣的情況,是怎樣處理的呢?
美國有機規範中沒有零檢出的規定,檢出的殘留農藥量,若在農藥殘留允許值的5%以上(例如原規定不得超過10ppm,那麼,若有機產品的檢出高於0.5ppm),才不能以有機產品的名義上市。主管機關或驗證機構可以對產製者進行調查,找出造成污染的物質及原因。
歐盟、日本的有機法規雖然規定不准用化學農藥,但也是沒有零檢出的規定。(詳: http://seed.agron.ntu.edu.tw/organic/org-liu-8.htm#4-00 )
歐洲各國對於有機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處理的方式不太一樣。英國只要沒有高出一般產品的殘留允許值就可以(因為有機規範只規範生產過程,而最非後產品)。
德國有名的有機驗證單位CERES有比較明確的規定,就是先把農藥殘留值由零檢初到農藥殘留允許值分成四個等級,依據殘留量的輕重程度,制定各等級所對應的處理程序。
第四級為高度殘留量,驗證機構除了禁止該批產品以有機名義販售及進行調查外,尚必須對生產場所中其他所有的產品進行調查及檢驗,以掌握其他產品受污染的情形。
第三等級為中度殘留量的產品,其生產過程可能已有使用禁用物質,或明顯未作好預防污染措施之虞,驗證機構應先暫時中止該批產品的驗證資格,也暫時禁止以有機名義販售,並對該批產品進行進一步檢驗及調查,再由調查結果做出最終決定。
第二等級為微量殘留量,生產者必須與審查員共同向驗證機構提出可能污染源的報告及採取改善措施,但其產品仍得以有機名義繼續販售。
最接近零殘留的的第一級,雖然仍有極微小的殘留,但仍視為合格的有機產品。
●●●為何不宜規定零檢出●●●
那麼,為何這些先進國家的有機準則沒有訂立嚴格的零檢出規範呢?主要的根據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訂定的《食品法典》中關於有機準則說明。
該說明的緒言明白地指出,現今農藥普遍施用多年的情況,環境中已存在農藥殘留,因此有機生產也難以避免微量的汙染。
也就是說,採取最嚴格的零檢出規定,會讓有機農人動輒得咎,平添有機轉型的困難。為了拓展有機生產的面積,當然不宜用零檢出來讓農人不敢作有機生產。
那麼,為何全面有機化很重要呢?
道理很簡單,農藥氾濫使用,已經到了極端嚴重的程度,地下水、自來水,來自空中的雨水都被汙染了。環境不健康,人體也難以好到甚麼地方去。這是我們這一兩代人廣用農藥/農藥產出成品幾十年來的「共業」。
為了後代子孫的福祉,我們需要還給他們健康的環境,因此全國有機化是必要的。
全國有機化的必要性還不只為了健康,更為了國家社會的生存。
土壤健康是農作物生長的最有利條件,好的農人照顧土壤,讓土壤照顧農作物。近年的研究都已證實,農地上下的各種生物不但有些可以替我們製造肥料,有些也可以幫忙農作物吸收肥料,更有些可以幫忙作物抵抗病蟲害,可說是農民免費的長工。
可是這些長工早已被農藥化肥給消滅,農場沒有了這些生物,導致目前大家說的,沒有農藥化肥就無法有生產。
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農業需要兩隻管子,一管給化肥管給農藥,任何一管沒了,那就難以生產。這樣的農業恰好像極了加護病房中,需要插兩隻管的人。
農業陷入加護病房的情況,不但環境汙染繼續惡化,最可能發生的危機是將來高石油價格時代,農藥化肥成本高得讓農民不敢買,屆時就難以生產了。
不要以為本國無法生產,買進口貨就行。到時進口糧食當然會相當貴,甚至於買不到。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美國產石油,但這幾年已經規定汽油中需要有10%的酒精。而酒精的來源就是玉米。過去玉米出口美國排名第一,可是現在玉米有四成拿去作酒精,當然出口量就嚴重下滑了。
後石油時代玉米生產國都拿去作酒精,那麼我們還買得到進口玉米嗎?
所以為了改善我們的環境,為了維護健康,甚至於後代的生存權,加緊全國有機化的速度是非作不可的。
我國農藥零檢出的獨特規定,會阻礙有機轉型,嚴重阻礙全國有機化的達成,這不是很可怕嗎?
消費者需要體認到這一點,需要深思熟慮,讓政府針對有機產品的農藥檢出訂立比較合理的、比較細緻的管理辦法,讓有機化得以加速,農藥得以早日退出農場,這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
另見: 觀點種子網20170422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article2017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