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成大骨科醫師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成大骨科醫師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成大骨科醫師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成大骨科醫師推薦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這個世代,是標準的三明治世代。不可以倒下。 這次大規模的疫苗施打,讓我有機會可以看遍 20-95 歲的台灣人。而且見到的人們超過 1000 位。看了看麼多的人,評估了這麼多人基本的健康狀態下,讓我有好多感觸。 有不少老人家,真的是「樂齡」 80 多歲的高齡,依舊聲如洪鐘,健步如飛。 跟這些...

  • 成大骨科醫師推薦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2 21:03:00
    有 523 人按讚

    我們這個世代,是標準的三明治世代。不可以倒下。

    這次大規模的疫苗施打,讓我有機會可以看遍 20-95 歲的台灣人。而且見到的人們超過 1000 位。看了看麼多的人,評估了這麼多人基本的健康狀態下,讓我有好多感觸。

    有不少老人家,真的是「樂齡」
    80 多歲的高齡,依舊聲如洪鐘,健步如飛。

    跟這些長輩交流,發現有的長輩,88 歲,還在跑健身房,真的是猛的不要不要的。我期望我老了以後,也可以很健康,不要造成社會的負擔。

    但也遇到一些人,年紀不大,卻已經有不少慢性病。不由得令我擔心起他的未來。甚至也遇過一些,正值壯年就因為可預防的疾病而過世的.......。令人萬般無奈啊。

    人的健康是多面向的。對於我們兒科醫師來說,我們最希望防範於未然,治未病才是最好的方法。

    改變是痛苦的,但經歷過痛苦期後,會覺得那是值得的。

    大三之後,我失去了運動習慣。從此開啟了將近 20 年的泡芙人生涯。但去年在諸多原因之下,重拾健康的生活方式,幾個月之後就有明顯的改變。

    在運動方面,影響我很多的一本書,也分享給大家
    作者是我的學長,成大的骨科醫師

    本身也有長期的運動經驗。體態與體況控制得非常好,非常有說服力😂😂😂

    預防骨質疏鬆,肌少症要從年輕就開始。
    現在開始存老了之後的本錢

    未來很遠,但轉瞬即到。
    如同我們在看孩子,一晃眼十年、二十年就過去了。

    照顧孩子之餘,也請大家要多照顧自己。

    這幾天聽聞某個患者的事情,讓我有點感慨。於是又想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希望大家,都能有正確觀念+防範於未然!
    孩子,需要您們啊~~

    附上博客來連結:
    https://bit.ly/3BVRXL4
    (乾淨連結,純推薦)

    未來一陣子,來推薦我喜歡的書好了^^

  • 成大骨科醫師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4 08:04:08
    有 129 人按讚

    好書推薦:《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

    收到讀者來信,提及膝蓋受傷診治的過程,舉凡遇到的骨科醫師態度總趨向保守,能不動就不動,而復健科醫師就會建議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些運動,有助復原。

    感謝讀者分享,收到這訊息,於我來說是很好的提醒。正因為已經不是青春無敵的小女孩,我們在運動的過程,更應該做好完整的暖身與收操,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將自我察覺的雷達開到最靈敏,充分感受運動過程與結束的感覺,是舒服?還是不舒服?是痠?還是痛?適合熟齡的運動安排,應該是運動完覺得舒服、暢快、或有輕微痠感。

    我從減法生活實踐中,獲得這份名為自我察覺的禮物。又從穩定運動的習慣中,把自我察覺雷達的靈敏度升級了。

    以前怎麼吃都無感,最多就是對味精或過敏原過敏。
    但現在不同了,我充分體會到「食物是身體的燃料」。
    只要入口是自然的、未加工過度的食物,運動時都能感受到源源不絕的能量,但若吃了美味卻含有反式脂肪、人造香精與色素的精緻零食,運動的時候只會覺得慘——跑步跑不動,硬跑還容易肚子痛。重訓更慘,動輒喘吁吁,力量也不如平日,能舉起的重量變輕,能完成的組數也減少。貪食的代價值不值?我總要放到天秤兩端再三掂量。

    這些經驗帶給我新的領悟:
    若想知道自己吃的食物品質如何?
    去運動就對了!
    運動就是檢測飲食的最佳工具,一測便知,不用花錢,而且隨時可測。

    若用建築物的結構力學來比喻人體,關節是樑柱交界處,骨頭就如混凝土,肌肉與肌腱就如鋼筋,它們各司壓力與張力。樑柱交接處需要更多周圍的鋼筋補強,才能確保力量的傳遞。
    一根堅固的柱子,最好四週都有箍筋與直筋,若局部太弱,當外力發生,就會發生應力集中與崩裂。
    一棟穩固的建築物,最好從頂層到底層都沒有弱點,若局部太弱,當外力發生,弱點樓層就是會崩塌的地方。
    而我們入口的食物,恰恰是蓋房子的材料。

    《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 一書指出,「35歲是骨質高峰」,若不注意,之後骨質就如肌肉開始節節敗退。像危樓一樣,將不知何時、在何處發生倒塌。

    這本書有什麼特色呢?

    1.作者為成大醫院骨科醫師戴大為,書寫筆法宛如循循善誘的良師,將艱澀的醫學知識與衛教轉化為易懂的文字,告訴我們肌肉經常和骨質連動,教我們如何檢測、怎麼吃、怎麼動,才能強健骨骼,預防骨質疏鬆。可謂「上醫醫未病。」

    2.書裡清楚告訴讀者怎樣的運動對骨質有效?怎樣的運動無效?有助讀者避免做無用功。更吸引我的是,這本書裡還分享了居家就能練的肌力運動,動作不會太難。

    3.在治療方面,也提供了骨鬆的用藥建議,對於骨鬆治療者,讀來一定更有概念、更為安心。

    4.圖文並茂、版面好讀,若讀者沒時間,書裡的重點也整理得很清楚,一目瞭然。每天睡前看一點,這本書可能就是幫我們走向不同人生交叉點的救命索。

    在加拿大和澳洲,骨質疏鬆的居家治療處方其中之一就是肌力運動。終於現在臺灣也有骨科醫師呼籲民眾在醫學治療之外,也要從飲食與肌力運動多管齊下,維持強健的骨質。骨質和肌肉一樣用進廢退,我們能感覺到肌肉的有力與無力,卻無法感覺到骨質的健康或不足,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常常已經太晚。加拿大研究發現熟齡跌倒造成骨折的病例中,只有五分之一知道自己骨質疏鬆,也就是五位中有四位不知道。比例驚人之高啊!

    推薦這本書給對肌力訓練猶豫不決的讀者。

    (書的連結附在回應裡。)

  • 成大骨科醫師推薦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3 08:10:02
    有 359 人按讚

    【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文末抽好書

    這一本成大醫院 骨科戴大為醫師寫的好書值得特別來推薦一下!

    我是個小兒科醫師,看得很有收穫。一來是我向來鼓勵孩子從小存骨本,二來父母年紀也大了,要來幫父母注意健康。

    在老年化社會中,骨質疏鬆&肌少症簡直是上了年紀之後的隱形殺手。

    跌倒骨折造成的死亡率其實比許多癌症還高!

    我們在35歲前,骨質達到的巔峰,隨後開始加速流失。提早存好骨本,可以避免日後行動不變的痛苦。

    我讀這本書,是為自己、為長輩、為小孩。我希望等我上了年紀後,可以快快樂樂四處旅遊,享受生活,而不是整天坐在輪椅上,在護理之家曬太陽。

    而開始儲存骨本的最好時機就是現在!
    全彩圖解加上戴醫師前顯易懂的文字,是非常好懂的骨科保健書籍。

    書中有提到如何掌握飲食與運動的關鍵,讓我們還有家中長輩可以立即開始逆齡儲存骨本。

    原來,不是每一種運動都對骨質有幫助,而我們常喝的大骨湯沒有想像中有效。

    另外「如何趁兒童及青少年時衝高巔峰骨量?」這部分內容也特別針對小孩如何超前部署提出簡單實用的建議。

    這部分很直得各位家長參考。畢竟巔峰骨量每增加10%,就可以延後骨質疏鬆的發生13年啊!

    搭配這本書,我已經重新擬定個人飲食和運動計畫,執行了近三個月,體脂掉了8%,肌力也上升了!

    鼓勵大家看書,特別推出免費抽書活動

    <贈書活動>
    1.公開分享此文
    2.此文留言"現在存骨本未來沒煩惱"
    8/27 24:00 臉書抽出兩位朋友贈送這本無敵好書【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

    也建議直接買來看喔!一本自己看,一本送爸媽。今天66折,買一本抽一本,剛剛好!🤣🤣🤣

    利伸:個人與戴醫師、與出版社無業務往來關係
    純粹推廣好書!推廣健康!

    ---
    【骨質疏鬆&肌少症診治照護全書】 骨科博士教你35歲起掌握飲食&運動關鍵,儲存好骨本,啟動骨骼的超能修復力!

    作者:戴大為醫師

    全彩圖解新書一次讀懂骨科博士最新醫學研究心得,掌握強筋健骨的關鍵,才能享受健康樂活的人生!

    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bit.ly/骨鬆肌少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