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成大校長歷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成大校長歷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成大校長歷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成大校長歷任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台南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談到成功大學,你認為最能代表成大的地標或是精神象徵是什麼呢? 或許有很多人心中的答案會是榕園或者榕園中這棵圓滾滾的大榕樹。 你曾經想過究竟這個美麗的榕園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這一切都要從98年前的今天說起。 1923年4月21日,這天是個星期六,有位身分不凡的人物恰巧正在台灣訪問,而這天是他在...

  • 成大校長歷任 在 台南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1 21:45:06
    有 3,756 人按讚

    如果談到成功大學,你認為最能代表成大的地標或是精神象徵是什麼呢?

    或許有很多人心中的答案會是榕園或者榕園中這棵圓滾滾的大榕樹。

    你曾經想過究竟這個美麗的榕園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這一切都要從98年前的今天說起。

    1923年4月21日,這天是個星期六,有位身分不凡的人物恰巧正在台灣訪問,而這天是他在台灣訪問的第6天。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裕仁皇太子,也就是後來即位成為日本第124代天皇的昭和天皇。

    4月21日上午,裕仁皇太子巡視完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管理的鹽田後,便風塵僕僕的從大約現今四草一帶驅車來到現在成大光復校區的位置。

    不過他當然不是來參訪成大的,因為成大的前身臺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此時根本尚未成立。他來到的地方是當時大日本帝國國土最南方的陸軍基地,也就是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進行視察參訪。

    經過大約半小時的視察與閱兵後,4月21日中午12點左右,裕仁皇太子在第七、八隊營舍(現在成大的工業設計系館)正前方,種下一棵原產自鹿兒島的榕樹樹苗。隨後,便來到台南車站,搭乘火車前往高雄繼續進行在台灣視察訪問的行程。

    兩年後,裕仁皇太子的弟弟雍仁親王來到台灣訪問,在步兵第二聯隊參訪時也在哥哥所種的榕樹旁大約20公尺種下另一棵榕樹。

    又過了一年,三皇子宣仁親王也來到了台灣,進行參訪時,同樣的在二哥所種的榕樹旁又種下了一棵榕樹。

    不過後來,可能因為天災人禍等因素,僅有裕仁皇太子所種植的那棵榕樹存活至今,也就是現在成大榕園中央,那棵樹齡最老、最壯碩、最美麗的大榕樹。

    而雍仁親王當年所種植的地方,雖然現今也有一棵枝葉茂盛的榕樹,不過依樹齡推測應該是後來補植的,並不是當年那棵。至於宣仁親王當年種植榕樹的地方現在更是不見樹影。

    後來,日本於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撤出台灣。1945年,國軍接手原本日軍的第二步兵聯隊基地,並把這裡改稱為光復營區。直到1966年,成大向國防部取得這片土地,這裡也正式成為成大的光復校區。

    昔日日軍的練兵場,在成大歷任校長的經營下,成為了可以輕鬆悠遊、盡情奔跑的榕園。現在成大榕園中共有12棵大榕樹,每棵樹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歷史,不過當中就以裕仁皇太子親手種植的這棵最有話題。

    1995年,這棵渾圓美麗的大榕樹曾一度感染膠蟲病,面臨病死砍伐的危機,所幸後來在成大校友奔走下,獲得霖園集團捐贈100萬元的援助,認養救治了大榕樹,後來這棵榕樹也成為了旗下國泰人壽及國泰世華的企業標誌,在台灣多個城市的紅磚大樓外牆上,綻放著他生命力旺盛的樣貌。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這棵大榕樹也有後代在另一個地方萌芽生長。2010年,成大致贈金門大學這棵百年大榕樹的直系幼苗,讓榕樹傳承成大精神,繼續在金門大學開枝散葉,成長茁壯。

    下次來到成大,別忘了去榕園走走,在大草坪上悠遊嬉戲,躺著仰望天空,感受這將近百年來的活生生的歷史與自然氣息。
    .
    台南式ig instagram.com/tainan_style/
    也看看台南開幕式三井新店資訊

  • 成大校長歷任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1 14:59:55
    有 235 人按讚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案今年8月獲行政院及教育部同意,預計自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各界關注首任校長會是誰?本報獨家掌握,這次校長遴選共有6人被推薦,包括科技部前政務次長林一平、交通大學副校長林奇宏、台北醫學大學特聘教授李友專共3名教授都在名單內。

    另外還有3名國外教授也參與角逐,包括一名印度籍學者,現在美國任職;一名是澳洲籍學者,目前在孟加拉工作;還有一名是大陸籍學者。正式候選名單預計月底公布。

    反郭旭崧聲量大 陽大校友質疑:騙到校長又賣校
    不過,最引好奇的卻是,候選人名單內卻未見現任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由於在陽明交大合併案,引發陽明大學校友激烈反彈,多次質疑郭旭崧「賣校」,是為了爭取合併後首任校長,反郭勢力愈聚愈大。反陽交併不遺餘力的陽明大學反併校聯盟成員、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教授蔡篤堅說,反併校聯盟的老師很強力地表示,如果郭來當首任校長,他們一定會開記者會,持續追打這件事,「哪有副教授『騙』到陽明校長之後還要去當首任校長」,所以他推測「那些人」現在可能收手了。

    至於「那些人」是誰?蔡篤堅透露,這背後有一個運作的產官學集團,特定人士不斷創造讓郭旭崧擔任首任校長的機會,但因為怕罵聲太大,因此退而求其次,推薦另外一個「自己人」出來選,至少才能繼續掌握背後的巨大利益,「拿一些不太亮麗的人出來當幌子罷了」。

    對於郭旭崧未在陽明交大首任校長候選名單中,陽明校方表示,郭校長之前在衛生署完成疾病管制署的整合,健全台灣防疫體系後,隨後赴美為台灣加入WHO而努力;如今又促成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討論20多年的合校里程碑,帶動高教轉型。校方相信正是因為基於使命感,無論是否誰擔任陽明交大首任校長,郭校長都期望能替台灣高教,開創出一條新的道路,深信遴委會一定可以找到一位比他更合適的人選。

    不具「正教授」資格 國立大學首位「副教授」校長
    63歲的郭旭崧是陽大校友、美國耶魯大學衛生政策博士,留美返台後先在陽大任教10年,升等至副教授,之後任職衛生署,一路升到衛福部疾管署署長。2017年郭旭崧獲選為陽大校長,卻被控僅有「講座教授」資格,隱匿並無「正教授」資格的事實,但依規定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大學校長需具有正教授資格,此事紛擾多月,教育部在爭議聲中,以大學自主為由、援引國外也有「不具教授資格」者,仍然同意任命,郭也成為國立大學第一位「副教授」校長。

    不過教育部事後卻被監察院糾正,批評教育部此項人事案忽略國內外大學運作方式有別,副教授任校長,將造成教育界「災難式」影響。國民黨立院黨團更曾召開記者會,指有「高層」致電施壓教育部「硬喬」,就是要讓郭旭崧上任。尤其郭上任不久後就爆發卡管案,教育部前後態度更引發外界批評。

    合併過程抗議不斷 11月底公告第一階段候選人名單
    郭旭崧在2017年底上任後,積極推動陽交合併,成為近年首件跨縣市的大專院校合併案。然而推動合併過程中除了在校師生,連畢業校友都高度關注、抗議不斷,合併後的首任校長由誰出任,由於牽涉利益龐大,更引發各方角逐。

    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案由教育部組織遴選小組,對外公開徵求合校後首任校長人選。11月5日公開徵求校長候選人截止,22日將召開遴選小組第二次會議資格審查,選定第一階段校長候選人名單,預定11月底公告。

    科技部前政務次長林一平也被推薦
    科技部前政務次長林一平是被推薦人之一。林一平69歲,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士、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現為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終身講座教授,他是在張善政擔任科技部長任內的政務次長,之後張善政升任副院長,林曾暫代科技部長一段時間。

    林奇宏與郭旭崧是學長學弟 交集不少
    同樣被推薦的林奇宏則是與郭旭崧頗多交集,不僅是相差四年的陽明大學醫學系學長學弟,也同樣拿到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只是郭是衛生政策博士,林是生物系博士。林奇宏曾歷任台北市、新北市衛生局長,林擔任新北市衛生局長期間,郭是疾管署署長,林奇宏現為交通大學副校長及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林一平和林奇宏兩人都回應,在11月22日正式公布參與遴選的候選人名單前,都不宜對外表示意見。

    林一平說,這次有國外學者願意參選,想為台灣的大學奉獻,就表示陽明和交大兩校合併過程,給外界的感覺是很正面,對外宣傳也做得很好,證明兩校的合併是具有國際實力的。

    遴選小組21名委員:3教育部、9陽明、9交大
    根據大學法規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屬於「新設合併」學校,所以首任校長由教育部組織遴選小組直接選聘,目前遴選小組共有21名遴選委員,教育部指派3名代表,包括教育部次長劉孟奇、成大校長蘇慧貞及科技部前部長楊弘敦。另外陽明與交大則各推派9人,包括國衛院長梁賡義、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等人。

    根據遴選小組規畫,公告第一階段校長候選人名單後,12月中旬前將安排校長候選人辦理治校理念說明會,12月下旬由兩校服務滿1年以上的編制內專任教師、研究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針對第一階段校長候選人行使同意權,達到同意門檻者為第二階段校長候選人。

    遴選小組將於明年1月上旬邀請第二階段校長候選人說明治校理念和進行詢答,並選定校長人選,並於1月下旬前將校長當選人報請教育部聘任。

  • 成大校長歷任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0 21:54:53
    有 77 人按讚

    <台大學生會不應再用「轉型正義」這個早已用濫的詞,而是坦坦率率地討論「台灣建國方略」的內涵;或者是放眼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種族歧視暴動。否則雙重標準的「正義」,只是讓大家都噁心到「不能呼吸(I cant breathe)」了。>

    台大學生會擬在本周六校務會議提案,清除校內「不義遺址」,由於台大校園裡面並沒有最常被當成「轉型正義提款機」的蔣公銅像,因此台大學生會把焦點轉向「以台大歷任校長命名的公共空間」,劍指以台大校長傅斯年命名的傅鐘和傅園等公共空間。

    問題是,中外大學以歷任校長或院長命名的公共空間、大樓,多了去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乃爾大學,全都是創始者或是捐贈者之名;香港大學有個李嘉誠醫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全部教學樓皆以企業家命名,這現象如此普遍,我們不解:怎麼以人名命名就是「不義」了?台大的陳文成紀念廣場、成大的南榕廣場(最後取消命名)也都是以人名命名,為何就被認定是正義的?

    台灣已經轉型正義30年,蕞爾小島上的歷史戰場早已清理完畢,能鬥的物事包括學校裡的蔣公銅像、黨政軍退出校園、歷史課本去中國化等早已鬥完,連校歌裡的「吾黨、三民主義、重歸祖國」都被抓出來檢討; 228事件已經進入歷史課本,從國小到高中反反覆覆研讀,「蔣公誕辰紀念日」、「國父誕辰紀念日」、「台灣光復節」都消失了,228成為國定假日了……台大學生會到底還要鬥甚麼?這套假借轉型正義之名假扮「誰是受害者」的把戲,到底何時玩膩?

    快評》台大拔自由象徵傅鐘 是民主深化還是威權深化?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610005958-2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