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懸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懸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懸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懸問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轉角國際 udn Globa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童書成為煽動刊物 🇭🇰 「小羊們雖然都很害怕,但他們沒有退縮。有的羊被野狼打到眼睛看不見、有的羊被打到沒辦法走路,但他們還是互相幫忙,勇敢反抗...」從前從前,森林裡有個小羊村落,隔壁住著野狼村,兩邊雖然離得好近,但是羊村隔著圍欄,大野狼沒辦法隨意造訪。小羊們在牧羊人的照顧之下,雖然偶爾擔憂野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50的網紅走阿一起去看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3 個學期前,他們是無憂無慮的兒時玩伴,直到茉娘溺水身亡; 13 個學期後,他們是各執己見的大學同學,試圖破解生死之謎…… 收到已逝好友的社群私訊,究竟「茉娘online」是鬼是人? 一行人踏上尋找真相的旅程,抽絲剝繭後卻發現, 在當年的意外中,茉娘原來沒有完全死去,而是陷入了腦死狀態。 面對...

  • 懸問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2 15:32:46
    有 1,450 人按讚

    #當童書成為煽動刊物 🇭🇰
    「小羊們雖然都很害怕,但他們沒有退縮。有的羊被野狼打到眼睛看不見、有的羊被打到沒辦法走路,但他們還是互相幫忙,勇敢反抗...」從前從前,森林裡有個小羊村落,隔壁住著野狼村,兩邊雖然離得好近,但是羊村隔著圍欄,大野狼沒辦法隨意造訪。小羊們在牧羊人的照顧之下,雖然偶爾擔憂野狼出沒,但大抵還是過著快樂的生活,直到那一天,牧羊人離開了,虎視眈眈的狼群們終於開始伸出狼爪......
    .
    這是「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推出的反送中粵語兒童系列繪本《羊村守衛者》的故事內容。
    .
    看似無害溫馨的親子童話故事,卻在7月22日,引來香港國安處上門調查拘捕。一共5名工會理事,包括2名男性、3名女性,年齡介於25至28歲之間,都遭到警方逮捕。拘捕原因是國安處認為,這系列繪本涉嫌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十條──串謀發佈、展示、或複製煽動刊物,「內容引起他人憎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然而,童書繪本真的能夠「引起他人憎恨政府」嗎?當童書繪本也能成為「煽動刊物」的證據,又反映了香港何種政治現實?
    .
    「要離開最喜歡的羊村落,十二位小羊勇士都忍不住眼淚,同時又好擔心自己的家人沒有其他羊可以幫忙照顧.....」
    .
    除了前述的《羊村守衛者》之外,工會也製作出版《羊村12勇士》、《羊村清道夫》等作品,故事都以虛構的童話故事「小羊村」與「野狼村」為背景,講述小羊們如何抵抗野狼群、保衛家園。故事情節也包括野狼如何滲透進羊群中,試圖推動不公平的《狼羊規定》;以及勇敢的12名小羊勇士,如何遭到大野狼迫害、必須乘船逃走──似曾相似的情節,都在指涉反送中期間所發生的真人真事,希望能夠教育兒童對於反送中事件的認識。同時,這些繪本情節也都以粵語敘事,希望達到保存粵語的功能。
    .
    此外,在童書中也附上對照表,對比故事情節與真實內容照片;十二隻小羊勇士,也都對應放上了12港人的姓名。
    .
    然而,這樣的繪本卻招致香港國安處的搜查拘捕。也是繼《蘋果日報》在今年6月因涉嫌違反《國安法》出版品遭到調查、逮捕新聞工作者之外,又一樁針對文宣刊物、甚至只是兒童繪本,所進行的拘捕行動。
    .
    另外在21日,蘋果日報四名前高層,包括主筆楊清奇、副社長陳佩敏、英文版執行總編馮偉光、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又再度被國安局拘捕,指控涉嫌違反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其中陳沛敏、馮偉光先前的保釋更被撤銷。四人今天都在西九龍法院提堂,保釋申請均遭法庭拒絕,押後再訊。
    .
    而至於本次遭到拘捕的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目前原定在這周六,將要舉辦的親子繪本讀書會也因此取消。根據《立場新聞》報導,國安處除拘捕這五名工會理事之外,同時也凍結工會將近16萬港元(大約64萬元台幣)的資產。被捕人士現正被扣查,而搜查行動仍在繼續,香港警方目前也不排除再有人被捕。
    .
    不論是「繪本案」、或是「蘋果四人案」,也在在反映出現階段在香港種種的「言論肅清」,依舊是進行式,各種掃蕩行動都只是冰山一角。
    .
    目前三部繪本《羊村守衛者》、《羊村12勇士》 ,《羊村清道夫》仍可在網路上看到完整版。但讓人感慨的是,在每本童書最後都會附上帶領兒童思索討論的問題,也恐怕成了香港現今已經無人知曉、也難以回答的懸問。
    .
    「如果你是小羊,會選擇怎麼繼續守護家園呢?」
    .
    Photo Credit:(1)《羊村清道夫》/小羊們罷工救羊、(2)AP/2019年香港光復元朗遊行、(3)《羊村12勇士》/12名勇士將要渡船離開、(4)R/遭逮捕的工會成員

    #香港 #兒童繪本 #國安法 #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 #羊村守衛者 #羊村12勇士 #羊村清道夫 #反送中 #12港人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懸問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5 21:00:01
    有 78 人按讚

    答案就在說與不說之間——以也斯〈除夕盆菜〉談其「食物詩」的蒙太奇敘事 ◎賴奕瑋

    0. 也斯、九七、食物詩

    0.1

    如果香港詩歌如其環境在都市中聳立著層巒疊翠的群山,我想有一座容易親近但難以登頂的山,那是著名的香港本地詩人也斯(1949—2013)。也斯是香港戰後第一代作家的代表,其詩從早期的現代主義漸漸得回向以香港為題材的本土抒情,從其作品中對於香港這塊土地的認同,展現了香港文學在其複雜的文化脈絡下,亦東亦西的特性。除小說外,以詩為人所稱讚,在去年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香港詩選」中也曾以一週的時間介紹也斯。也斯一生的著述眾多,在出版的詩集中以書寫香港的《形象香港》、以詠物、食物詩為主其中間雜許多游詩的《帶一枚苦瓜旅行》、《東西》、《蔬菜的政治》,而〈除夕盆菜〉則來自出版於2002年的《帶一枚苦瓜旅行》。

    0.2

    也斯與其食物詩,或許就如黃禮孩所述:

    「很少有人像梁秉鈞(也斯)一樣對食物充滿熱忱,他是一位可以與事物對話的詩人,在對食物做細膩的描述之時,他已解讀了食物與文化之間的謎語。他把養活人類地上糧食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詩意,他也看到自我的人生,他的人生,還有低層的艱辛和人間多變的世相。」

    這樣的詩作可以在我們曾經介紹過寫於一九九七年的〈鴛鴦〉中看到:「還能掌握得好嗎?若果把奶茶/混進另一杯咖啡?那濃烈的飲料/可是壓倒性的,抹煞了對方?」用奶茶的製作過程寫九七回歸前夕東西混雜多元的香港文化,末句:「散漫的......那些說不清楚的味道」,香港的味道是未定的、是模糊不清,而香港學者李小良、陳清僑、王宏志(1997)以「否想(unimaged)」的懸而未決來定義香港文化無法溯源自單一源流的歷史以及未來,自身獨立於中英之間、漂浮於塵土之上的獨特過去與未來(陳國球,2016),而也斯關於九七的作品時常也透露出香港這種妾身未明的感發,而接著要介紹的〈除夕盆菜〉即完全的展現了九七回歸前夕香港的不安、未定,但又期待著遠大前程的駁雜景緻。

    1. 敘事蒙太奇

    1.1

    「蒙太奇(montage)一詞源自法語,指一個物體或建築體被「組裝」起來、「建構」起來的意思。用於電影上,指的是特別具有藝術表現力的電影剪接手法,可以帶領觀眾跳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並向觀眾傳達更為深刻的情感或思想。」

    1.2

    文學的寫作手法時常與電影的敘事高度貼合,同時現代詩意象的經營、回行、意象的組合與敘事畫面的跳接多是在討論與分析現代詩的一環,而也斯「生活化」的詩歌主張和其散文化的句式書寫出一種介於普通話與廣東話之間可以被閱讀的書面語(周蕾,1995),這樣便於唸讀的語體使得在其詩作呈現意象與文字的蒙太奇,得以如電影畫面般順利的拼裝嫁接,在〈除夕盆菜〉這首長詩裡就可以觀察到也斯的文字如何在不同意象間流轉,同時保持言說者順暢的語法。

    2.

    2.1除夕家中桌上的盆菜

    從一堆肉中間翻出一片蘿蔔。

    不要問我九七。我回答過許多次了。

    九七就在門檻外。就在進來和離去的人身上。

    黄金海岸要放煙花,我們塞了四個小時的車。

    村長一定已經吃過了。現在開始有人燃放爆竹。

    有人拉開橫額。去年不是這樣的。

    盆菜為宋代以來流行於中國珠江流域的菜餚,而香港盆菜則來自新界圍村的原居民過年過節餐桌上的傳統雜燴菜式,多用木盆或銻盆盛裝,上層多擺放名貴的魚蝦肉類,下層則擺放能吸附湯汁的菜葉類食物。這首詩的第一句描寫的就是過節團圓人們從市區回到新界屯門圍村的景況,但第二、三句寫的是「九七回歸」、第四句寫過節返鄉的塞車、第五、六句寫的是除夕時村子的氣氛,也斯的敘事策略則是藉由這幾個在不同時空的場景的拼接來充實「食物」本身的意涵,在上開提及的也斯透過詩與食物的對話,讓書寫食物本身,添加了背後的敘事結構與文化厚度,又猶如中後段的:

    你在一堆深褐色的東西裏不知嚐了一口甚麼。

    是肉?是菜?這裏面可有我想吃的菜?

    煙花。特首。冬菇。炸頭腩。髮菜。金針。

    都混在一起了。香港協會新界西地區委員會。

    和航運界舉行除夕餐舞會。慶回歸。

    迎九七。錦繡年華。風雲羣英會。

    前段用的是畫面拼貼的蒙太奇,而到了這一段,則是利用物件的隅舉將兩個不同時空場景的畫面巧妙地如同電影的「轉場」將餐桌上的場景轉至在香江上政商歡慶九七回歸的除夕晚宴。同時,在也斯的詩作中時常去用品嚐食物的味道、色澤、作法等方式提出懸問,製造出在「說與不說之間」之間懸而未決的提問,而這樣的提問同時也連結著其詩中對於香港主體意識的提問,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鴛鴦〉,和「你在一堆深褐色的東西裏不知嚐了一口甚麼。/是肉?是菜?這裏面可有我想吃的菜?」那個「不知嚐了一口甚麼」的味道即是香港的味道,即是混雜在本土與東西方視野的香港文化自身的隱喻。

    2.2塞車的除夕

    車沿着彌敦道前行,滿街的聖誕燈飾猶未拆去。

    新的排樓豎起來了。我們回答同樣的問題許多次了。

    青山還是那麼塞車。屯門還是那麼塞車。

    這兒是過去的十七咪半?叫做黄金海岸還是那麼塞車。

    我們一直不知甚麼時候才來到你家的祠堂。

    翻修的文物徑。許多代人走過,看事物換了名字。

    牆上掛滿橫匾。長者都退席了。

    塞車的場景若照著「直敘」的邏輯,似乎這段應該擺在詩的一開始,然而在詩的第四句已經提及了在黃金海岸塞車的場景,也斯所使用的敘事蒙太奇的技巧讓敘事的組成不再是平舖直敘,讓塞車的敘事夾在食用盆菜的動作中,這樣的扭曲敘事本身所造成的帶狀畫面為詩製造出詩意。也斯寫塞車,同時也在寫香港的街道,從九龍的彌敦道到連結新界的青山公路,從80年代開始的古蹟保育運動的挫折看到歷史的消逝,規劃於1993年的元朗屏山文物徑多了觀光,景色依舊,但人事已非。

    3結語:說與不說之間的九七敘事

    一個坐在車廂裏的人。一個走路的人。

    一個露宿的人。一個有粉紅色勞斯萊斯和馬桶的。

    一個在牆上塗鴉自稱九龍城皇帝的人。手舉起。

    筷子舉起在半空。有些說不分明的甚麼就在門檻外。

    造成詩意的技巧,在詩中很常以重複句式來達成,詩的最後一段以不同的面貌香港人,拼貼出共同面臨「門檻」的所有人,那門檻是什麼?是詩中開頭第三句的:「九七就在門檻外。」,「就在門檻外面。外面攤子燈火澄亮。/吃東西的人照舊吃。做買賣的人照舊做買賣。」是除夕前攤販街坊在外互動等待過年的場景,九七在即,「離開一個舊的關係。進入新的。快樂嗎?/教徒集會為香港祈禱。怡和照舊子夜鳴炮」,敘事者友人的情感關係作為香港從殖民地變成特區的新關係,詩中的「門檻」對於香港的未來意味著什麼,「應該向前看的。」「明天會更好的。」敘事者這樣說,但沒有人知道。這是在1984、1989後香港社會在九七前瀰漫的不確定感,鄧小平說「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整首詩也感染了這樣的氣氛。

    也斯這樣蒙太奇敘事手法的跳接,除了使得「除夕盆菜」這個「食物詩」的主角在詩中仍舊處於主題的中心,但除了在描述食物外,食物本身的故事、作者自身的經驗都可以透過詩的敘事展開,然在詩的進行中破碎的片段意象經過組合後形成了有別與僅僅談論食物本身,更加展現詩人企圖在「食物」講一個更大的敘事,而那敘事就在蒙太奇的碎片裡如「說與不說之間」之間的懸而未決,這首詩所面對的即是那否想未來的香港,也斯在其詩裡從不為其發問提供解答,也斯在詩的第二句寫道:「不要問我九七。我回答過許多次了。」與其他首詩不同的是,當時也斯在寫這首詩的九七除夕,恐怕沒有人知道這鍋盆菜嚐起來是什麼滋味,這也是也斯說的:「香港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難說?」的原因。

    4.參考資料

    周蕾:《寫在家國外》(香港:牛津出版社),1995年。

    谷淑美:〈香港城市保育運動的文化政治:歷史, 空間,及集體回憶〉收於呂大樂、吳俊雄、馬傑偉編:《香港・生活・文化》(香港:牛津出版社),2011年,頁89-103。

    陳素怡編:《僭越的夜行:梁秉鈞新詩作品評論資料彙編:從雷聲與蟬鳴(一九七八) 到普羅旺斯的漢詩(二○一二)》(香港:文化工房),2013 年。

    蕭欣浩:〈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第 53 期(2013 年),頁 105-137。

    吳風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也斯卷》(香港:天地圖書),2014 年。

    王家琪:〈抒情與寫實:重釋也斯的「生活化」詩歌主張〉,《中國現代文學》第 28 期 (2015 年 12 月),頁 129-148。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 年。

    徐詠欣:〈從也斯看飲食文學的後殖民書寫 : 以《蔬菜的政治》、《帶一枚苦瓜旅行》為例〉,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編,《考功集2019-2020 : 畢業論文選粹》(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2020年,頁249-263。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也斯 #除夕盆菜 #食物詩 #九七 #蒙太奇敘事

  • 懸問 在 咖啡貓aka楊盈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6 22:51:03
    有 38 人按讚

    傾聽音樂X巴奈《愛,不到》
    巴奈 給孩子們,非核家園
    子 皿 In Utero
    首播:20201217 am11:05-12:00
    重播:20201218 am02 :00-03:00

    聽說最近很多同行
    都跟巴奈一起跳探戈
    肢體障礙如我
    竟然也有幸在巴奈的帶領之下
    碰觸的生平的第一次探戈

    「哇!原來探戈是怎麼回事。」
    之後播探戈,更能夠明白那其中情感的流動了。

    然後我們要認真聽巴奈的最新專輯,
    那些你曾經因為愛情所發出來的喟嘆,
    都被這些歌給理解了吧!

    【傾聽音樂】
    佳音電台FM90.9 週一至週五 am10:05首播(週二至週六am01:00重播)
    羅東電台FM90.3 週一至週五 am10:05首播
    桃園GoGo Radio FM104.3週一至週五 pm8:05首播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app.goodnews.org.tw
    或下載 Hinet廣播app

    《關於》
    愛情若是權力的寓言,
    時間究竟是枷鎖還是逃逸的路線?

    經過20年時光的歷練,2000年發行《泥娃娃》的巴奈,曾經她用沉重的聲音直接叩問時代加諸於她的謊言與自身的命運,而這張她收錄過去鮮少演出的全創作作品《愛,不到》專輯,卻是把自己青春私密的愛情心事全然交付給由金曲、金音獎音樂人蕭賀碩、李承宗(Circo Ensemble)、鄭各均(音速死馬、三牲獻藝)組成的製作團隊,透過音樂的對話交互辯證。以探戈作為類型的詮釋,用班多紐手風琴去述說她人生的飄盪,巴奈生命裡愛的進退或許是她現實境況的比喻,也可能僅僅是強悍背後的軟弱,女人的小小心事。但述說便是一種行動,敢於讓自己被詮釋,則是另一種自由與反抗。

    《愛,不到》,或許是得不到,亦或是在路上,仍是一句懸問,也是一份堅持。堅持看清自己的所有傷痕,問世間情為何物,先問自己真心是否坦蕩如初。

  • 懸問 在 走阿一起去看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4-07 21:00:13

    13 個學期前,他們是無憂無慮的兒時玩伴,直到茉娘溺水身亡;
    13 個學期後,他們是各執己見的大學同學,試圖破解生死之謎……

    收到已逝好友的社群私訊,究竟「茉娘online」是鬼是人?
    一行人踏上尋找真相的旅程,抽絲剝繭後卻發現,
    在當年的意外中,茉娘原來沒有完全死去,而是陷入了腦死狀態。

    面對這樣的她,放手或留下,怎麼做才算是拯救她?

    從生死界線、器官捐贈,乃至何謂正義,有些議題人們總是避免去談論,可是誰又能保證我們永遠無須面對?
    A劇團的原創阿卡貝拉音樂劇《茉娘》,以扣人心弦的歌曲、變化多端的舞台表現,引領觀眾思索看似遙遠、實則近在眼前的難解懸問。這次特別邀請原班人馬還原當時感動,世紀大合作絕對不能錯過!

    詞曲創作|高竹嵐
    鋼琴譜改寫|張清彥
    原聲重現|王國讚 顏辰歡 張雅筑
    鋼琴合作|魏安妮
    錄音/混音|徐啟洋

    聽不過癮我們在現場等你:
    /// 急性猛唱癌 A Musical Concert ///
    2020/04/12(日) Legacy mini@amba(台北市武昌街二段77號5樓)

    七位新生代音樂劇演員
    + 你可能沒聽過但爆好聽的音樂劇歌曲
    + 台灣原創音樂劇

    原聲感動
    https://givemeetfive.art/cincertYT

    追蹤 IG
    https://givemeetfive.art/letsgo_thea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