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慣常水力發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慣常水力發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慣常水力發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慣常水力發電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再生能源資訊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知道這三種水力有哪些是再生能源嗎❓ 水力發電可分為兩種類型 ☑️慣常水力發電 ☑️抽蓄水力發電 而慣常水力發電是屬於再生能源的一種 利用河川或湖泊 讓位於高處的水流到低處↘️ 把「位能」轉換成「機械能」 來推動發電機最終產生電能 簡單來說,是藉由水流的高低落差及穩定水源 為我們的生活製造珍貴...

慣常水力發電 在 李興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07:50:02

今天要來說身後這座谷關發電廠的故事。 全名為大甲溪發電廠谷關分廠,民國46年開始興建並於50年啟用。在那個水力發電占台灣發電量將近100%的年代,慣常水利容量最大的大甲溪就成了電廠興建的最佳選址。 二戰剛結束不久,蔣介石代管的台灣接受不少美國的援助,其中台灣電力公司為基礎建設中的重點資助,因此大...

  • 慣常水力發電 在 再生能源資訊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8 11:15:52
    有 2,654 人按讚

    你知道這三種水力有哪些是再生能源嗎❓

    水力發電可分為兩種類型
    ☑️慣常水力發電
    ☑️抽蓄水力發電

    而慣常水力發電是屬於再生能源的一種
    利用河川或湖泊
    讓位於高處的水流到低處↘️
    把「位能」轉換成「機械能」
    來推動發電機最終產生電能

    簡單來說,是藉由水流的高低落差及穩定水源
    為我們的生活製造珍貴的電力唷⚡️⚡️⚡️

    所以透過這樣的特性
    圖片中的三種水力發電形式,都是屬於再生能源唷~

    更多水力能小知識➤https://bit.ly/3neJpsH

    *同場漫畫加碼:
    老水力電廠活力再現 (慣常水力)
    https://bit.ly/3iONNyc
    具有儲能效果的水力發電(抽蓄水力)
    https://bit.ly/35uZiTC

    #永續發展 #再生能源
    #水力發電 #水力能
    #再生能源資訊網

  • 慣常水力發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6 13:25:12
    有 61 人按讚

    台灣推動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以及相關配套解決方案的腳步,一直在持續執行中..... 大家真的要多多支持,要更有信心!

    "...... 水力發電分為「慣常」與「抽蓄」兩種類型,慣常水力發電後的尾水會放流到河川下游,抽蓄機組則會把水流在下池,反覆使用。抽蓄水力等同於儲能設施,在離峰時段,耗電將水從下池抽到上池,尖峰時再從上池放到下池發電。

    目前台灣的日月潭有大觀二廠、明潭電廠兩座抽蓄水力儲能電廠。相較於慣常水力,抽蓄水力機組較不受乾旱影響,即使2020年水情不佳,慣常水力發電量減少近一半,但抽蓄水力則僅減少1%。2021年第一季,抽蓄水力發電量更比慣常水力高出約2億度。

    水力發電量雖僅佔全台用電約2%,卻擁有快速支援的絕佳優勢,慣常水力機組啟動到滿載約15分鐘,抽蓄水力機組更僅需3~5分鐘,皆遠快於燃氣機組2小時、燃煤機組的6小時。快速起降的抽蓄水力機組,適合搭配未來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儲能設備。

    因應未來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儲能系統有助於緩解間歇性能源併網對電力系統的衝擊,台電也正尋找可建置500MW抽蓄水力的現成水庫。

    此外,台電透露,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估計最快明(2022)年會完成可行性評估,初步規劃是以石門水庫為上池、後池堰為下池,設置約40MW的小型抽蓄水力機組,雖然比較晚起跑,但該案工程相對容易,最快可能2025年前就能設置完成。

    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若推動順利,將是1995年明潭電廠抽蓄機組完工30年後,台灣再有新建抽蓄水力儲能設施。....."

    大甲溪一滴水可發六次電 肩負台灣一半水力發電重責大任 ,上游德基水庫將化身大型「儲能電池」 拚2034年啟用 ,讓尖峰用電備援再添生力軍!(06/15/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 孫文臨報導)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高,儲能設備成為能源轉型重要配套,對此台電重啟評估多座大型抽蓄水力發電,由「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今(2021)年率先啟動環評。

    該計畫擬於德基水庫、谷關水庫之間打通10.7公里的隧道,並興建最大368MW的抽蓄式水力發電機組,將兩座水庫打造成台灣第三座大型儲能設施,目標於2034年啟用,替未來尖峰用電的「最佳備援投手」再添生力軍。

    大甲溪一滴水發六次電 肩負台灣一半水力發電重責大任

    今年5月高雄興達電廠兩度意外故障,引發513、517全台停電事故,連總統蔡英文都直言「無法接受」。背後原因,除機組跳機、用電超乎預期,今年嚴重乾旱導致水情不佳,也讓「備援投手」水力機組無法全力發電即時支援,台中的德基水庫更是從2月就開始停止發電。

    德基水庫位於大甲溪上游,海拔高度1400公尺,是全國海拔最高的水庫,有效庫容約1.8億立方公尺,是中部最大、台灣第四大的水庫,僅次於曾文水庫、翡翠水庫與石門水庫。

    大甲溪的溪水從南湖大山發源,從最上游的德基水庫開始,經過六次的水力發電利用,最後才匯流到石岡壩供應台中地區的水資源使用,從德基水庫到石岡壩,約50多公里的長度,海拔落差就有1200公尺。

    再生能源占比提高 抽蓄式水力有如充電電池 有助穩定供電

    大甲溪河床陡峻、位能足夠,為水力發電優越條件,日治時期就規畫於此興建天冷電廠(今大甲溪發電廠天輪分廠),目前大甲溪沿線已有德基、青山、谷關、天輪、馬鞍等,共19座慣常水力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1137MW,約占全台慣常水力裝置容量約2/3,年發電量約26億度,台灣有將近一半的慣常水力發電都來自大甲溪。

    水力發電分為「慣常」與「抽蓄」兩種類型,慣常水力發電後的尾水會放流到河川下游,抽蓄機組則會把水流在下池,反覆使用。抽蓄水力等同於儲能設施,在離峰時段,耗電將水從下池抽到上池,尖峰時再從上池放到下池發電。

    目前台灣的日月潭有大觀二廠、明潭電廠兩座抽蓄水力儲能電廠。相較於慣常水力,抽蓄水力機組較不受乾旱影響,即使2020年水情不佳,慣常水力發電量減少近一半,但抽蓄水力則僅減少1%。2021年第一季,抽蓄水力發電量更比慣常水力高出約2億度。

    水力發電量雖僅佔全台用電約2%,卻擁有快速支援的絕佳優勢,慣常水力機組啟動到滿載約15分鐘,抽蓄水力機組更僅需3~5分鐘,皆遠快於燃氣機組2小時、燃煤機組的6小時。快速起降的抽蓄水力機組,適合搭配未來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儲能設備。

    引水隧道長達10.7公里 大甲溪光明計畫施工有難度

    因應台灣能源轉型政策,再生能源佔比持續提高,為配合穩定供電品質與電力系統安全,台電於2016年開始評估利用現有水庫增建抽蓄水力發電機組,包含翡翠水庫、石門水庫、德基水庫、牡丹水庫等都是選項。

    其中由台電管理的德基水庫「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下稱光明計畫)今年率先完成可行性評估,於4月進入環評程序。

    光明計畫將德基水庫作為上池,谷關水庫(庫容約500萬立方公尺)作為下池,搭配新建一條長約10.7公里的頭水隧道,設置2部豎軸可逆式變頻法蘭西斯機組,總裝置容量最大368MW。兩座水庫間約有450米的高度落差,比明潭電廠與大觀電廠落差更大,頭水隧道也較日月潭的抽蓄機組更長,是大觀二廠引水隧道的五倍以上,施工有其難度。

    依《環評法》規定,越域引水工程將直接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光明計畫總經費約264億,目標於2024年通過環評、2034年6月商轉。

    台電規劃未來將利用白天的光電發電尖峰,抽水約5.5小時,並於夜間的二次尖峰時段放水發電,年發電量估計有4.5億度,抽水電能約需5.9億度。配合此計畫,也需擴充既有輸電線路並更新電塔。

    事實上,光明計畫早在1997年就有過規劃,當年台電考量發電成本效益不彰而作罷。台電解釋,抽蓄水力約需耗1.25度的電抽水才能發1度電,是將離峰電力轉換為尖峰使用,需有效搭配時間電價才會有經濟效益。

    台電尋找現成水庫增建抽蓄水力儲能設施 石門水庫有望2025年完工
    因應未來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儲能系統有助於緩解間歇性能源併網對電力系統的衝擊,台電也正尋找可建置500MW抽蓄水力的現成水庫。

    此外,台電透露,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估計最快明(2022)年會完成可行性評估,初步規劃是以石門水庫為上池、後池堰為下池,設置約40MW的小型抽蓄水力機組,雖然比較晚起跑,但該案工程相對容易,最快可能2025年前就能設置完成。

    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若推動順利,將是1995年明潭電廠抽蓄機組完工30年後,台灣再有新建抽蓄水力儲能設施。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418

  • 慣常水力發電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20:45:07
    有 89 人按讚

    【快訊】太陽下山、水情不佳、用電攀升 台電:20時50開始分區停電

    台電晚間8點發布緊急停電通知,由於供電能力不足,將有部分地區停電,目前板橋、基隆、內湖等地已陸續傳出停電災情。

    台電20時50分將啟動C、D組之分區輪流停電,由於目前尚無法得知復電情形,呼籲民眾勿搭乘電梯。

    台電表示,今天興達電廠燃煤1號機組因鍋爐系統故障,雖已即時修復並於17時38分正式恢復併聯發電,但燃煤機組發電量提升至滿載約需6小時,目前發電量僅約60%。

    且由於水情不佳,慣常水力發電有限。可供緊急支援的抽蓄水力也幾乎用罄,目前僅剩明潭一部機組在發電,發電量達101%。再加上入夜以後,太陽光電無法出力,導致用電更加吃緊。

    而同樣於晚間5時重啟動的麥寮電廠三號燃煤機組,目前發電量僅約30%。

    由於天氣炎熱,下午過後的用電需求仍未明顯下降,19時30分負載已達3487.2萬瓩,20時過後又持續提高。由於供電能力不足,為維持電力供需平衡,17日晚間20時50分起將執行分區輪流供電,以C、D兩分組輪流停電。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對此指出,事實上今天下午已經很驚險了,「原訂提前在今晚緊急併聯的核三廠一號機,明晚才能併聯」導致電網頻率一度掉到59.62Hz,距離觸發低頻卸載保護的59.5Hz僅有一步之遙,差點重演815大停電,「原本今天就應該公告停電,是靠抽蓄水力把水全放光勉強撐過。」現在改為分區輪流停電,以免觸發低頻卸載。

    #快訊 #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