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愛的力量名人舉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愛的力量名人舉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愛的力量名人舉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愛的力量名人舉例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成為全人的七個原則 #人本心理學 #巔峰心態 #成為一個人 . 一九七○年德國人本發展心理學家夏洛特・布勒(Charlotte Bühler)在第一屆人本心理學國際大會(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stic Psychology)上表示,「人本心...

愛的力量名人舉例 在 Handschrift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19:44:45

活動已結束 #抽獎文  2019週邊出爐!  我的第一個週邊 — 聖誕節明信片終於誕生了啊。  這次的明信片花了我滿多的心思,從繪圖開始到選紙都下了不少功夫。我作為一個設計新手,摸索了很多東西,也真的學到滿多的。  (其實本來以為可以拿來當萬追抽獎的商品的,結果人數遲遲沒有動作,最後...

愛的力量名人舉例 在 韓雨恩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8 23:52:03

兩個女人,讓我看見不凡的自信。 秦嵐:「如果我年輕一點根本演不了富察」 37歲的秦嵐拍戲從不溫不火,到場大器晚成在出道20年後的今天才真正被看見,在這一年爆紅,她眼中充滿光芒。 而43歲的林志玲,演藝圈打滾多年,依然未婚,但事業有成,她照著自己的步伐過生活,不遷就現實。 世界上還有更多美麗的熟...

愛的力量名人舉例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3 04:47:46

辦公室生存之道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美國名人Suzy Welch畢業於哈佛商學院,是著名的電視節目評論員及財經記者。一般人認為只要工作努力老闆就會喜歡,然而Suzy Welch指出這還是遠遠不夠的,還有三個方法增加老闆對你的好感度,一起來看看吧! ...

  • 愛的力量名人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8 14:58:25
    有 297 人按讚

    #成為全人的七個原則 #人本心理學
    #巔峰心態 #成為一個人
    .
    一九七○年德國人本發展心理學家夏洛特・布勒(Charlotte Bühler)在第一屆人本心理學國際大會(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stic Psychology)上表示,「人本心理學最具共識的面向之一是努力研究與理解全人」。
    .
    完整是一種抱負,不是一個目的;這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種可以達到的狀態。如果有人說自己是完整的整體,那你應該看看他們背後是否裝有電線,因為對方可能不是人類。
    .
    成為全人的過程是一段持續追求探索、開放與勇氣的旅程,在當中你一次又一次在更大程度上達到與自我及外在世界的整合和一致,進而擁有更大的彈性與自由,以成為自己真正希望成為的樣子。由於你始終處於改變的狀態,因此你也不斷斷往成人的目標邁進。
    .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概述成為全人的七個核心原則,以利你為獨一無二的自我實現旅程奠定健全基礎,最終經歷人生中最滿足與難忘的超越時刻。
    .
    🎆原則一 #不只接受最好的自我 #也要接納全部的自我
    .
     在《成為一個人:一名治療師對心理治療的觀點》一書中,卡爾・羅傑斯指出,雖然病患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所呈現的問題「包含了所有人生經驗」——在學、家庭或公司遇到問題,會做出無法控制或奇特的行為,或者心中不斷出現恐懼——「但真正的問題或許只有一個」。羅傑斯觀察發現,每一位病患的抱怨背後其實都在問,「我到底是誰?我要如何才能瞭解藏在這些行為下的真實自我?我要如何才能成為自己?」
    .
     在我看來,他們問錯了問題。你內心的所有面向都是你的一部分。任何刻意的行為都反映了你心理結構的某些真實部分,不論是你的傾向、態度、價值觀或目標。每個人都具有許多面向。就個人成長而言,我認為你應該問自己:
    .
    🤔「在有限的生命裡,我最希望培養、發展與實現哪些自我潛能?」
    .
     若想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擁有最大程度的自由,你必須深入探索自己的意識,並接受全部的自我。
    .
     雖然如此,多數人只想追求自我感覺最良好的欲望。世界各地的人們不論所屬的文化為何,大多呈現本真正向偏誤(authenticity positivity bias):以最正向與正直的特質來描述「真實自我」,譬如善良、慷慨與誠實。事實上,人們
    認為自己的正面行為比負面行為更真實,即使這兩種行為都符合他們個人的特質和欲望。我們對於真實自我的看法,似乎就是我們最重視的自我。
    .
     與常理相悖的是,當我們依照實際的本性(包含缺點在內)行事,並不覺得這是最真實的自我。不論人格特質為何,每個人感覺最做自己的時刻,往往是感到滿足、平靜、快樂、充滿關愛、自我接納、善於交際、自由自在、展現充分能力、朝目標前進、專注於當下與接觸新事物的時候。
    .
     換言之,我們通常都會在滿足所有基本需求、感覺可以自由行事與掌握主觀經驗時,自認展現了最真實的自我。
    .
     此外,本真具有顯著的社交層面,考量我們身為社會性物種,以及名聲與群體內的獨特地位在人類演化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是預料中的事。人們往往在與親人相處、和諧地融入他人及環境,還有行為舉止合乎社交規範時,感覺最做自己。相反地,在受到孤立、在關係中面臨衝突與誤解,或是未達到自己或他人的標準時,我們往往感覺背離了最真實的自我。
    .
     由於做自己的感覺與社交行為之間具有緊密關聯,因此人們認定的真實自我,也許其實就是他們希望別人看到的樣子。根據社會心理學家洛伊・鮑邁斯特,如果別人對你的看法正是你希望呈現的形象,你就會感到真實與滿足。他指出,僅僅說服具有正向特質還不夠,人們通常還需要他人也給予一樣高的評價。假如你回想之前感覺展現了真實自我的個人經驗,或許會發現,當你最重視的特質與才能受到他人的重視,正是你自認最發光發熱的時刻。
    .
     另一方面,鮑邁斯特認為,人們未能取得渴望的名聲時,會自認所作所為有違本真,並未反映真實的自我(「那不是我」)。他表示,「在許多吸毒成癮、通姦、盜用公款、賄賂或做出毀譽行為的名人與政治人物身上,這樣的否認經常是他們對外宣稱的重點」。
    .
     這解釋了人們對於本真的評價,為何會與自己的道德觀及最重視的目標如此密切相關,以及為何僅僅只是回想過往的道德經驗,就會讓人感覺更加貼近真實的自我。畢竟,舉例來說,一般人認為,比起一邊看影集、一邊享用冰淇淋,按照與「較高層次的」目標一致的方式行事(例如宣布成立新的非營利人道組織),更符合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我。然而遺憾的是,這兩種行為都是真正的你。
    .
     這為真實自我的存在帶來了更多的困惑。儘管如此,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如果一個人感覺觸及了真實的自我,之後通常能在許多方面得到幸福。除此之外,真實自我的概念也有助於評估你的生活是否無愧於自己的理想。
    .
     哲學家薇勒莉・蒂貝柳斯(Valerie Tiberius)說過,「充分體現價值的生活」是幸福的主要來源。
    .
     真實的自我也有可能是某位學者隨意編造的概念,但我真心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最有利於全人的健全與成長的自我面向。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最好的自我(即最健全、富有創造力與有助成長的面向),而它們能讓我們感覺與自我及他人形成了最緊密的連結。我們越能勇敢放下社會性的一面與防衛心,就能獲得更多成長、發展與創造的機會。
    .
     若想觸及最好的自我,關鍵的第一步是盡可能瞭解全部的自我並接受它,包括接受所有你討厭與急於否認的自我面向。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曾經請復原狀況最良好的病患們根據有效程度選出六項治療因素,結果發現,最常被選中的因素是「發現與接納先前不知道或不認同的自我面向」。
    .
     當然,接納未必就是喜愛。舉例來說,如果你因為很想狂吃油得發亮、灌滿起士條的甜甜圈而討厭自己,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然而卡爾・羅傑斯表示,「令人費解的矛盾是,一個人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之後,便能做出改變」。
    .
     接納的一部分是對整體的自我負責,而不只是關注你所喜愛或最能帶來良好自我感受的想法或行為。
    .
     挖掘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裡最想實現的潛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知道自己具有龐大與未知的潛力,但外在的現實(環境條件)與內在的現實(支配人格結構的極端特質)都會影響你培養某些潛力的可能性。更糟的是,某些面向的潛在自我一旦實現了,必將與其他面向產生衝突。羅傑斯承認這是事實,但也認為如果環境條件合適,長久而言,個體將能逐漸認知並相信那些面向的自我有助於成長,進而感受到活力、創造力與完整。
    .
    ☑️原則2:學習相信自我實現傾向
    ☑️原則3:覺察內心的衝突
    ☑️原則4:避免嚴重失衡的發展
    ☑️原則5:打造最好的自己
    ☑️原則6:追求成長,而不是追求幸福
    ☑️原則7:善用黑暗面的力量
    .
    --
    .
    📖本文摘自《顛峰心態:需求層次理論的全新演繹,掌握自我實現的致勝關鍵》,作者史考特.巴瑞.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為人本心理學家,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賓州大學及紐約大學等學校。他取得耶魯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並以蓋茲劍橋獎學金取得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哲學碩士學位。美國網路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譽他為「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的五十位開創性科學家」之一。本書由 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
    .
    紙本書:https://reurl.cc/kZy9jx
    電子書:https://readmoo.pse.is/3jfy7l
    .
    【想買電子書嗎?給你優惠碼】
    .
    心理師想跟你說與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合作
    👉 http://readmoo.com/
    心理師想跟你說讀者專屬優惠碼:KnKpsys9ulev
    使用期限:即日起至2021/9/30。

    🟧使用規則
    1. 單筆訂單限用一組優惠碼。
    2. 每位讀墨會員限用一次優惠碼。
    3. 不能與首購禮及站上優惠併用。
    4. 此優惠碼僅限書籍、雜誌、有聲書,且不得與閱讀器併單結帳。
    5. 結帳時輸入的英文字母大小寫需與優惠碼完全相符。
    6. 優惠碼無法兌換現金,亦不得轉售。

  • 愛的力量名人舉例 在 黃耀明 Anthony W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10 09:47:00
    有 398 人按讚


    [和理非與勇武的神秘紐帶]

    過去一個周末,旺角、油麻地、中環、大埔、沙田等港鐵站,設施被破壞,港鐵宣佈封站。我曾乘坐過因為警察行動而改道的巴士上,有老年人粗口大罵年輕人「搞搞陣」,也看到星期日休假外出的外傭,困擾地拿着大包小包,煩惱着如何去目的地。

    星期五,示威者在油麻地毃打車站玻璃。有目睹過程的日本記者認真問我,「為甚麼示威者這樣暴力,『和理非』人士也能夠接受?」(他來了近一個月,熟讀了運動的專有名詞,且會說普通話)我跟他說,明白日本社運在近幾十年經歷了低潮,因為早年日本社運激進化,令日本人普遍都被暴力示威所嚇怕,是故日本社會接受衝突的承受力不高。

    我回答他:「其實香港人在三個月前,也是很保守的,根本沒法想像,扔磚、縱火、打爛港鐵站這些事情會發生。。。。。。」日本記者追問:「示威者連油麻地站的升降機也打爛,這對行動不方便的老年人造成麻煩吧。」日本人的確很怕為別人做成麻煩。

    幸好這位日本記者熟悉國際歷史。我舉例,或許,南韓和台灣的抗爭歷史,會較接近現在香港的狀況吧。激進的抗爭手法,也源自於政府對和平示威的冷漠,警察相應武力升級的一種回應,市民會思考背後的脈絡。但為麼示威者抗爭手法升級,和理非的一批人,至今仍然沒有公開大規模地指責示威者的破壞行為?這是令不少人覺得迷惑的現象。

    昨日中環集會,是少數近日獲批不反對通知書的合法遊行。我在人潮中找到50歲的林先生,他與14歲的兒子一同出來。他形容自己一向關注時事,過往會參與六四七一都會遊行,但限於和平示威,遊行完畢多數直接回家,鮮有逗留。

    雖然兒子正值青春期,不少同齡年輕人都會上街,但兒子卻不太熱衷成為「衝衝子」,林先生笑言:「我比兒子更激進」。他解釋,昨天出來,那個美國人權法案主題他不太特別關注,但更重要是他感到憤怒:「現在已經不是撤例,而是警察濫權的問題。若不成立一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件事都難以平息。」

    他坦言,自己年紀大有家累,較多顧慮,知道早前入東涌機場高危,但想支持,一度提議由他出錢請朋友租車,請有車牌的友人開車入去義載年青人離開。

    若他的親兒子走上激進抗爭之途,他為人父會怎樣?「坦白,做人是自私的,你看我兒子那麼瘦弱,很可能跑得慢會被拘捕。若他要扔石和扔汽油彈,我會勸他不要這樣做,但若他堅持去上前線,我唯有陪伴他。」

    林先生解釋對他對勇武的看法:「早在六月之時,百萬計的人和平遊行,政府不聽你的,沒有用。反而佩服啲後生仔沒有太多思慮,承受被捕受傷風險,去向政府施壓。」

    另一位男子,一副激進示威者的裝束,以頭巾包到鼻子上,只露出一對眼睛。有路過婦人勸他:「今天請你們不要衝。」黃先生有點哭笑不得,近距離細看,面巾下的皮膚粗糙,已經人到中年,52歲。「我把自己的臉包起來,不是因為我要去衝擊,只是因為我要經常要進出中國大陸。」

    在內地工廠工作的黃先生,這個月開始發現,每次過關都經常被檢查手機。按指示打開手機,讓內地執法人員查看有沒有與示威遊行相關的照片或帖文。「我現在已拿一個乾淨的手機回去,設置一批假帳戶,貼些飲飲食食的照片,好讓過關順利。」他說,年輕人被查更頻密,若驗出不妥當,在關口被留難幾個小時,對他來說也是很麻煩。

    這位中年人坦言,自已一向「政治冷感」,不看新聞,不關心時事,但這個夏天,前所未有的熱情:「遊行了7至8次」。「一切源於看到年輕人為香港自殺的事開始,好心痛,想保護年輕人」。他說,自己女兒都有去示威,但應該不是很前線。擔心她嗎?「擔心也沒用.但至少我們父女立場一致.」

    黃先生解釋,即使現在目睹示威者對港鐵站的設施進行破壞,他不會大力責備:「覺得不好。」我追問,覺得不好,希望他們最好不要做,還是覺得不好,但做了也不會怪責?黃指是後者。

    兩位中年受訪者說的話很一致:「坦白講,如果我年輕,沒有家累,我也會上前線,做和現在年輕人一樣激進的事。」值得注意是,示威者喊「黑警」,我留意到黃先生沒有跟隨喊,他說,覺得警察是磨心,黃先生即使身在人群之中,還是思考周密,謹慎不衝動。

    我也曾經在搭的士的路上,遇過一位中年司機。我沒有說我是記者,問他,如何評價今次示威。他說:「我的車子被催淚彈射中兩次,你要我說誰對誰錯,我不懂說。」談下來,才知道他曾經載過一批大學生,從市區到機場,250元的士費,到落車眾人才東併西湊,發現大家身上只有200元,原來大學生們買口罩頭盔等裝備用了很多錢。

    到最後,司機怎樣呢?「我收了他們80元。」我追問,司機為何這樣做?「你怎麼忍心呢?另外,我又曾經在便利店外,看過兩個女孩子,參加遊行的,兩個人分吃一個杯麵,我放下200元就走了。我說不清誰對誰錯,但對着年輕人,誰忍心?」

    他說,有熱血司機一度為年輕人抱打不平而被拘捕,看到年輕人在拘留所被如何對待,又一時激動在警署內與警察交峰,最後當然難受。「誰沒有年輕過?誰沒有衝動激情的日子?我們開計程車的,每一個司機都有過過去,有些更不是光彩的過去吧。」

    中年人出於想保護年輕人的心態,無論年輕人幹了甚麼過火的事,這種心態,直至如今,還是在運動裡一個實在的力量。我的中文大學同事李立峰和他的民意調查團隊,自六月開始一直訪問運動的參與者,至今訪問逾六千人。發現這種心態,至少在六、七月之間存在。

    他們發現,6月期間,有一半的示威者認為「和理非示威已經沒有效用」,越來越多示威者認為「激進的示威手段可以令政府聆聽民意」,但大部份示威者也是知道,「激進手段會令社會上其他人反感」。

    而有趣的,大部份人都認同「和平集會和衝擊行動互相配合,才可以達到最大效果」,而七月期間,示威者表示,「在政府一意孤行的情況下,抗爭者使用武力是可以理解的」這個說法,認同感亦呈上升趨勢。

    雖然最新的民調數據未出現,但至少昨日在中環,不少出來一心參加和平集會的人士,對勇武抗爭者的付出至少是理解甚至表示感謝。也有一些朋友,內心爭扎,但總的來說還是沒法公開大力批評年輕人.

    還記得,我跟日本記者解釋這種和理非人士與勇武者之間的奇異關係,解釋得有點吃力。日本記者懂得讀漢字,我就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了兩個詞:「忍受」「包容」。對,那不是支持抗爭者的暴力破壞行為,而是「不忍」「愛惜」「憐惜」。

    無獨有偶,富商李嘉誠今日在一個佛教活動中說了幾句話,也是近日城中名人,少有的一句像樣的人話:

    「香港和平好多年,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今次是最大最大的衝擊,再繼續下去,是非常不好,我都擔心的,我們希望香港人能夠渡過這個難關,我們希望年青人能夠體諒大局,而執政的亦都能夠對我們未來主人翁,亦都能夠網開一面,雖然法律和人情有衝突,但任何事都好,在政治問題都要兩方面,大家能夠為對方想一想,好多大事都可以化為小事。」

    或許,李嘉誠都是一個「理解」年輕人的老年人.

    「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現場調查報告:

    https://sites.google.com/view/antielabsurvey/…

  • 愛的力量名人舉例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09 20:52:34
    有 2,849 人按讚

    [和理非與勇武的神秘紐帶]

    過去一個周末,旺角、油麻地、中環、大埔、沙田等港鐵站,設施被破壞,港鐵宣佈封站。我曾乘坐過因為警察行動而改道的巴士上,有老年人粗口大罵年輕人「搞搞陣」,也看到星期日休假外出的外傭,困擾地拿着大包小包,煩惱着如何去目的地。

    星期五,示威者在油麻地毃打車站玻璃。有目睹過程的日本記者認真問我,「為甚麼示威者這樣暴力,『和理非』人士也能夠接受?」(他來了近一個月,熟讀了運動的專有名詞,且會說普通話)我跟他說,明白日本社運在近幾十年經歷了低潮,因為早年日本社運激進化,令日本人普遍都被暴力示威所嚇怕,是故日本社會接受衝突的承受力不高。

    我回答他:「其實香港人在三個月前,也是很保守的,根本沒法想像,扔磚、縱火、打爛港鐵站這些事情會發生。。。。。。」日本記者追問:「示威者連油麻地站的升降機也打爛,這對行動不方便的老年人造成麻煩吧。」日本人的確很怕為別人做成麻煩。

    幸好這位日本記者熟悉國際歷史。我舉例,或許,南韓和台灣的抗爭歷史,會較接近現在香港的狀況吧。激進的抗爭手法,也源自於政府對和平示威的冷漠,警察相應武力升級的一種回應,市民會思考背後的脈絡。但為麼示威者抗爭手法升級,和理非的一批人,至今仍然沒有公開大規模地指責示威者的破壞行為?這是令不少人覺得迷惑的現象。

    昨日中環集會,是少數近日獲批不反對通知書的合法遊行。我在人潮中找到50歲的林先生,他與14歲的兒子一同出來。他形容自己一向關注時事,過往會參與六四七一都會遊行,但限於和平示威,遊行完畢多數直接回家,鮮有逗留。

    雖然兒子正值青春期,不少同齡年輕人都會上街,但兒子卻不太熱衷成為「衝衝子」,林先生笑言:「我比兒子更激進」。他解釋,昨天出來,那個美國人權法案主題他不太特別關注,但更重要是他感到憤怒:「現在已經不是撤例,而是警察濫權的問題。若不成立一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件事都難以平息。」

    他坦言,自己年紀大有家累,較多顧慮,知道早前入東涌機場高危,但想支持,一度提議由他出錢請朋友租車,請有車牌的友人開車入去義載年青人離開。

    若他的親兒子走上激進抗爭之途,他為人父會怎樣?「坦白,做人是自私的,你看我兒子那麼瘦弱,很可能跑得慢會被拘捕。若他要扔石和扔汽油彈,我會勸他不要這樣做,但若他堅持去上前線,我唯有陪伴他。」

    林先生解釋對他對勇武的看法:「早在六月之時,百萬計的人和平遊行,政府不聽你的,沒有用。反而佩服啲後生仔沒有太多思慮,承受被捕受傷風險,去向政府施壓。」

    另一位男子,一副激進示威者的裝束,以頭巾包到鼻子上,只露出一對眼睛。有路過婦人勸他:「今天請你們不要衝。」黃先生有點哭笑不得,近距離細看,面巾下的皮膚粗糙,已經人到中年,52歲。「我把自己的臉包起來,不是因為我要去衝擊,只是因為我要經常要進出中國大陸。」

    在內地工廠工作的黃先生,這個月開始發現,每次過關都經常被檢查手機。按指示打開手機,讓內地執法人員查看有沒有與示威遊行相關的照片或帖文。「我現在已拿一個乾淨的手機回去,設置一批假帳戶,貼些飲飲食食的照片,好讓過關順利。」他說,年輕人被查更頻密,若驗出不妥當,在關口被留難幾個小時,對他來說也是很麻煩。

    這位中年人坦言,自已一向「政治冷感」,不看新聞,不關心時事,但這個夏天,前所未有的熱情:「遊行了7至8次」。「一切源於看到年輕人為香港自殺的事開始,好心痛,想保護年輕人」。他說,自己女兒都有去示威,但應該不是很前線。擔心她嗎?「擔心也沒用.但至少我們父女立場一致.」

    黃先生解釋,即使現在目睹示威者對港鐵站的設施進行破壞,他不會大力責備:「覺得不好。」我追問,覺得不好,希望他們最好不要做,還是覺得不好,但做了也不會怪責?黃指是後者。

    兩位中年受訪者說的話很一致:「坦白講,如果我年輕,沒有家累,我也會上前線,做和現在年輕人一樣激進的事。」值得注意是,示威者喊「黑警」,我留意到黃先生沒有跟隨喊,他說,覺得警察是磨心,黃先生即使身在人群之中,還是思考周密,謹慎不衝動。

    我也曾經在搭的士的路上,遇過一位中年司機。我沒有說我是記者,問他,如何評價今次示威。他說:「我的車子被催淚彈射中兩次,你要我說誰對誰錯,我不懂說。」談下來,才知道他曾經載過一批大學生,從市區到機場,250元的士費,到落車眾人才東併西湊,發現大家身上只有200元,原來大學生們買口罩頭盔等裝備用了很多錢。

    到最後,司機怎樣呢?「我收了他們80元。」我追問,司機為何這樣做?「你怎麼忍心呢?另外,我又曾經在便利店外,看過兩個女孩子,參加遊行的,兩個人分吃一個杯麵,我放下200元就走了。我說不清誰對誰錯,但對着年輕人,誰忍心?」

    他說,有熱血司機一度為年輕人抱打不平而被拘捕,看到年輕人在拘留所被如何對待,又一時激動在警署內與警察交峰,最後當然難受。「誰沒有年輕過?誰沒有衝動激情的日子?我們開計程車的,每一個司機都有過過去,有些更不是光彩的過去吧。」

    中年人出於想保護年輕人的心態,無論年輕人幹了甚麼過火的事,這種心態,直至如今,還是在運動裡一個實在的力量。我的中文大學同事李立峰和他的民意調查團隊,自六月開始一直訪問運動的參與者,至今訪問逾六千人。發現這種心態,至少在六、七月之間存在。

    他們發現,6月期間,有一半的示威者認為「和理非示威已經沒有效用」,越來越多示威者認為「激進的示威手段可以令政府聆聽民意」,但大部份示威者也是知道,「激進手段會令社會上其他人反感」。

    而有趣的,大部份人都認同「和平集會和衝擊行動互相配合,才可以達到最大效果」,而七月期間,示威者表示,「在政府一意孤行的情況下,抗爭者使用武力是可以理解的」這個說法,認同感亦呈上升趨勢。

    雖然最新的民調數據未出現,但至少昨日在中環,不少出來一心參加和平集會的人士,對勇武抗爭者的付出至少是理解甚至表示感謝。也有一些朋友,內心爭扎,但總的來說還是沒法公開大力批評年輕人.

    還記得,我跟日本記者解釋這種和理非人士與勇武者之間的奇異關係,解釋得有點吃力。日本記者懂得讀漢字,我就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了兩個詞:「忍受」「包容」。對,那不是支持抗爭者的暴力破壞行為,而是「不忍」「愛惜」「憐惜」。

    無獨有偶,富商李嘉誠今日在一個佛教活動中說了幾句話,也是近日城中名人,少有的一句像樣的人話:

    「香港和平好多年,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今次是最大最大的衝擊,再繼續下去,是非常不好,我都擔心的,我們希望香港人能夠渡過這個難關,我們希望年青人能夠體諒大局,而執政的亦都能夠對我們未來主人翁,亦都能夠網開一面,雖然法律和人情有衝突,但任何事都好,在政治問題都要兩方面,大家能夠為對方想一想,好多大事都可以化為小事。」

    或許,李嘉誠都是一個「理解」年輕人的老年人.

    「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現場調查報告:

    https://sites.google.com/view/antielabsurvey/?fbclid=IwAR20gkec8dxcZ3WC2h-uHfViOW32jKoxQjNnIJn-oEJItUEz_HUdAGeZHc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