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之華-淺談押見修造》
字多,圖可以認領,約5CM
.
最近重看了惡之華,然後把押見修造其他作品也看了一輪,直接被圈成鐵粉。從早期的剃毛故事,到現在連載中的血之轍,可以看出押見老師在畫技、分鏡及人物心理的刻劃提升了很多,如果要比喻大概是國中美術到畫成人美術這麼大的成長。早期人物、透視都較為生澀,故...
《惡之華-淺談押見修造》
字多,圖可以認領,約5CM
.
最近重看了惡之華,然後把押見修造其他作品也看了一輪,直接被圈成鐵粉。從早期的剃毛故事,到現在連載中的血之轍,可以看出押見老師在畫技、分鏡及人物心理的刻劃提升了很多,如果要比喻大概是國中美術到畫成人美術這麼大的成長。早期人物、透視都較為生澀,故事的節奏也沒掌握到很足,有時候有點拖戲,有時覺得發展太跳tone,到了Happiness、血之轍時的人物已經非常寫實好看,尤其生動的臉部表情特寫及使用抽象畫面表達角色心理的刻畫更能讓讀者可以深入主人翁的心理狀態,總之押見老師作品的好看之處再留給大家去挖掘體會了。
.
接下來講一下惡之華的心得與自己青少年的事情,惡之華的故事如果在青少年階段就完結,我會覺得這只是個對青少年叛逆行為描寫極為極端的作品,但他完整了呈現了從青少年叛逆期、青年期直到長大成人,是個叛逆少年的成長史。雖然寫出來有點不好意思,但也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大家就當在看故事就好,我相信應該很多人都有一段青少年黑歷史吧。
.
國中時候想做的事情很多,像是想交男朋友看看,但父母極力反對,說「你現在的任務就是把書讀好,而且現在交往長大後也不會一直在一起啊!」,當時覺得這說法很腦殘,我就沒打算跟他一直在一起只是想體驗而已,「那好啊,如果我成績都達到你們的標準就沒話說了吧?」,所以我成績都保持在中上,但還是沒法做很多想做的事情,像是交男朋友、去朋友家過夜、限制玩線上遊戲、不能超過九點回家……。
「我明明都有達到你們的要求,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個想法在內心想很久,當時真的覺得師長們都是人渣垃圾,只知道要我們要讀書考試,「好想長大阿,好想離開家、離開高雄自己生活」這是我當時腦中最強烈的想法。
.
這當中發生了不少叛逆的事情,舉個例子,有次在補習班考試,我早早就寫完考卷,剩餘的時間我用隨堂測驗紙寫給偷交的男朋友情書,老師看我在做自己的事情就沒收紙條,下課後叫我過去問我這是什麼,我搶過紙條問「你為什麼要偷看內容?」然後撕掉紙條,背起書包離開補習班,想當然爾,之後是補習班聯絡父母,再跟父母大吵一架之類的。而且當時其實我超級不想補習,我很討厭補習班一直考試,討厭裡面的臭蟲老師,也藉由這次正式跟我爸媽說我不想補習(之前講過很多次但都沒用)。
.
高中讀廣設科,算是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也比較安分了,高中時覺得自己的國中時期有點黑暗,所以不太跟人談自己國中的事,跟男主角的第二階段有點像吧,安穩的活在現在,但總是覺得自己過去有點「那個」,直到大學才跟男友或比較好的朋友以幽默的口吻談過去的事,畢竟我們總是要面對過去做的那些可能連自己也無法解釋的事情。
長大後想了很多,源頭應該是我很討厭一些體制的東西,討厭違犯自由意願的事情,而我的突破方式就是不要讓自己在體制裡吧。
.
在惡之華的最後,男主角上高中後幸運地交到與他思想、興趣相近的女友,看似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但他不可能永遠逃避他的過去,當家鄉的親人過去時他還是要回去,回去面對在故鄉的親戚、友人,最後他也鼓起勇氣面對讓他混亂的源頭,「教導他做那些壞事」的仲村。仲村到底在想什麼呢?
最後仲村的白眼,我的理解是他已經不想談論過去,可能已經社會化了,可能是與世界妥協就算厭惡也委屈的活在世界的夾縫中。
(不忍說仲村長的跟國小某個指使我做壞事的同學超像的,尤其那個鳳眼……。還有動畫真的崩壞到有點可怕我不敢看。)
.
.
#惡之華 #押見修造 #心得 #漫畫 #動漫刺青 #刺青 #台北刺青 #台北 #台灣 #台灣刺青 #紋身 #墨鴉紋身 #認領圖
#blacktattoo #inkdrawing #tatpei #taiwan #tattoos #tattoo #taiwantattoo #taipeitattoo
情書漫畫線上看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表白從來不是本能,如果有人對你表白,無論喜不喜歡,請要善待,因為那是一條經歷千山萬水,才能來到你面前的路。】阿尼默
「情批」為台語「情書」之意。
這是一本以台語寫成的情詩集。
這些情詩,讓我想起一首老歌<愛情限時批>長年是台語排行上的冠軍歌曲,音樂一下就是「要安怎對你說出心內話?」多年來人們不擅長表達愛意,也許我們都需要,在這什麼都太快的時代慢下來,釐清感受的同時,投擲情感在紙本上,透過書寫和閱讀,讓所有的感受有綿延的可能。
你還認得那個寫信的年代嗎?你可以用紙筆訴說思念、情緒甚至是心境,寫信是一個特別有儀式感的事情,也需要很有耐心整理思緒,在有限的篇幅裡,一字一句的傳達心意;收信的人也是,可以慢慢的讀,不用擔心對方那一邊會快速的顯示已讀,也無需急著找貼圖回覆。
在電腦化的時代裡,我仍堅持為愛人寫字,
當我寫字就像看著愛人的眼睛,一字一句認真說話給對方聽;收信的愛人也正仔細閱讀兩心相許,書信的傳遞要很久很久,久到足夠讓我們只對彼此互訴衷情。
心情親像春天的風在吹,只好寫著一張愛情的限時批 >> https://bit.ly/2UazsSx
▍選自阿尼默《情批》>> https://bit.ly/36vCSC1
-
【夏日閱讀】三本 75 折起 / 影音 85 折起
📣 參展商品 $799 現折 $50
📣 全站消費 $1200 再贈 $100
多讀書身體好 ☞ https://bit.ly/3xYarIK
-
#誠品線上 #浪漫精明學
單筆滿$1,200即贈100元
滿8次再享超值好禮四選一
▍百大浪漫商品>> https://bit.ly/3ed84eb
▍活動優惠詳情>> https://bit.ly/2SoVfVH
#中文書 #圖文漫畫 #圖文_插畫
情書漫畫線上看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後的情書》中山美穗、豐川悅司客串延續《情書》味道
這電影基本上是岩井俊二和陳可辛監製,周迅主演的《你好,之華》(2018年)的日本版,換成松隆子和福山雅治主演,故事上大同小異,中國版支線較豐富,日本版較集中在主線上。故事主線是松隆子飾演的裕里在姊姊未咲(廣瀨玲 飾)的喪禮後,收到一封姊姊中學舊生聚會邀請函,她本來想到場告訴大家姊姊逝世消息,卻被誤會為未咲,更重遇她初戀對象鏡史郎(福山雅治 飾),一幕幕那些年的愛情故事,在記憶的河流中,再次泛起漣漪。
故事既然一模一樣,日本版有何吸引?首先製作上,日本版在攝影、燈光和唯美處理上,更有岩井俊二的味道,《你好,之華》鏡位較工整,燈光和色調亦不及日本版柔和及暖和。松隆子配福山雅治,與周迅配秦昊,喜歡邊一對自行決定,個人也是喜歡周迅的。《最後的情書》最吸引的地方,就是找來中山美穗和豐川悅司客串,當年《情書》的感覺,立時湧現,令這本來獨立的故事,仿佛和這經典多了份連結。1996年上映的《情書》,是純愛電影的經典,相信不少朋友已經重溫多次,今次他們以夫婦角色客串,除了呼應《情書》外,他們在戲中生活潦倒不得意,多了一重時間上的延續,是《你好,之華》未能提供的。
如果當年你有入戲院看《情書》,那時戲中青春貌美的中山美穗,豐川鋭司還面帶稚氣,而你可能是中學生、大學生或剛進入職場,到今天廿多年後,看到中山和豐川變成滿面滄桑,你的變化如何?和他們一様?比他們幸福?人生目標達到沒有?愛情生活如意嗎?只是客串的他們,卻引領大家進入這思緒中。電影中未咲(廣瀨玲)在高中畢業禮關於未來的一篇演講中,提到有人會成功追求人生目標,有人會落空,也是引領大家去回望人生。岩井俊二這電影始終愛情為主,福山雅治的角色畢業後一直為情所困,愛情曾令他事業有喜色,也成為事業障礙,使他人生因此變得頹廢,鬱鬱寡歡,直到重遇松隆子,在逝去感情中,找到力量振作,愛情,在你的人生中,份量是否和福山一樣的重?一樣的傷感?調子平淡,續步帶觀眾走進上述思緒中,是個人喜歡之處。
庵野秀明在電影中飾演漫畫家,松隆子丈夫,劇情他真係有暴走,還召來兩隻使徒對付太太😂
#最後的情書 #岩井俊二 #松隆子 #福山雅治 #廣瀨玲 #中山美穗 #豐川悅司
情書漫畫線上看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童書書房 #童書大小事Openbook都幫你整理好了
📍🏠今年是史努比漫畫《#Peanuts》發行70週年紀念,8月10日則是史努比的70歲生日。
《Peanuts》漫畫問世70年來,全球累積發行量破億,周邊商品永遠熱賣,5年前推出同名電影。今年的慶祝活動礙於疫情尚未退燒,以線上展覽的形式,在舒茲博物館網站刊出多幅早期漫畫並且附上解說,讓讀者看到七十多年來史努比、查理布朗、露西等重要角色的外型變化以及演進。
📍🏔 想抓住暑假的尾巴出遊,如果各大自然景點人滿為患,選擇留守家中的大小朋友不妨閱讀戶外活動的繪本,例如Pete Oswald的《#Hike》。《Hike》是Oswald第一本個人作品。翻開充滿詩意卻不失細節的繪本,讀者看見一位父親喚醒睡夢中的孩子一起去登山,親子共同體會到野外散發的魔力,克服路上遇到的挑戰,在森林的生存機制中扮演一個小角色。
本書的創作靈感來自 作者小時候與父親共同踏青的經驗,他鼓勵讀者前往山林,表示「換了一個地方,也會換一個人,這本書是我獻給大自然的情書,希望後代也都能看到。」
📍😈 8月19日鬼門開,替燠熱的暑假增添一絲心頭的涼意,在這種時候閱讀神祕主題的書籍不但消暑氣又應景。暗黑風格的先驅者不能不提愛德華.高栗。他的著名作品包括《#惡作劇》、《#猶豫客》以及讓人誤會是字母教學書的《#死小孩》,書中有26個孩子遭遇26種淒慘下場。不過成人看了擔心害怕的死亡主題,看在小讀者眼中反而荒唐到令人大笑不止。
不敢直接看高栗作品的讀者,可以從最近麥田出版推出的《生來已逝的愛德華.高栗》傳記,以及Lori Mortensen的繪本《Nonsense!》入手,了解高栗的生平和創作背景,進一步發現原來童書作品除了可愛童趣風格以外還有其他發揮方式,孩子心中也有陰暗面。
更多完整報導請見本文👇👇👇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