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恐鬼症證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恐鬼症證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恐鬼症證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恐鬼症證據產品中有6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 環南市場的隱藏傳播鏈還是沒斷. . 環南市場第三次篩檢,有3位陽性,其中1位為舊案. . 值得一提的是,這第三次篩檢並非全面篩檢,而只是針對熱區的「精準篩檢」,七月一日篩檢2786人,41個確診,隔了一個禮拜篩檢2433人有3個,今天篩檢1675個,還有3位,1例舊案. . 篩檢的人...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疫情終結在X月?命理師發功預言有救了! ► ►https://youtu.be/DD43hMJZl-w ⭐快樂缺氧無症狀猝死!新冠確診者爆料恐怖真相! ► ►https://youtu.be/BW3u0Xhvc1o ⭐昏迷夢見豬哥亮!楊繡惠鬼門關前救回恩人一命! ► ►https://yout...

恐鬼症證據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27 22:43:24

《#窺探》相信自己所見為真 (7.8/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窺探》是一部美國懸疑驚悚電影,由喬萊特執導,演員艾美亞當斯、蓋瑞歐德曼主演,劇情改編自丹尼爾莫拉瑞的同名小說,講述罹患恐曠症的兒童心理醫師安娜獨居在紐約郊區,平時喜歡透過窗戶窺探外界,直...

恐鬼症證據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22 14:56:24

4 人制合作抓鬼新作《Phasmophobia》(中譯:恐鬼症)在昨日迎來小幅更新,除了修正一些 Bug 外,開發者額外添加兩個新要素,讓你與隊友之間有更多的互動。⁣ ⁣ 根據 Dknighter 公告,《Phasmophobia》通關任務追加了「讓鬼從鹽上走過」這個條件,除此之外,還追加了一個特別...

  • 恐鬼症證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5 21:31:10
    有 1,621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環南市場的隱藏傳播鏈還是沒斷.
    .
    環南市場第三次篩檢,有3位陽性,其中1位為舊案.
    .
    值得一提的是,這第三次篩檢並非全面篩檢,而只是針對熱區的「精準篩檢」,七月一日篩檢2786人,41個確診,隔了一個禮拜篩檢2433人有3個,今天篩檢1675個,還有3位,1例舊案.
    .
    篩檢的人數減少,數字卻沒有降低,雖沒有增加,但也無法清零,這代表著環南市場的隱藏傳播鏈,並沒有切斷,除此之外,熱區以外沒篩到的攤商,可能還有黑數.
    .
    「環南市場自治會會長林勝東透露,該獸肉區攤商是夫妻兩經營,先生PCR篩檢後為陽性,平時負責外送貨品,一天只會來2次,比較少和其他消費者或攤商接觸;另一名則是攤商家眷.」
    .
    暫且不說自治會長所述是否為真,他的話和柯文哲一樣,有著測不準原理,還有極度樂觀的想像,今天凌晨,他還打包票有信心清零,甚至提出荒謬的見解,開始假設攤商沒事,要防範的反而是消費者,甚至還說這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篩檢.
    .
    「林勝東說這次應該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篩檢了,目前場地與攤商都已經很乾淨,而且從業人員都打過疫苗,接下來要防範的就是來採買的消費者.他們會跟市府討論日後消費者是否也需要持陰性證明入場?」
    .
    結果馬上被打臉.
    .
    如果如他所言,確診攤商一天只來兩次市場,卻因此確診的話,那就表示環南市場的傳播鏈傳染情形依舊嚴重;而夫妻經營攤位,先生就算負責外送,妻子還在攤位上,若兩人同住,實在很難斷定妻子沒事,反而有可能在潛伏期當中;而自治會長或許想暗示,環南沒事,他們只來兩次,或者「病毒都是外面傳來的」,但先生四處送貨這點,就代表他們可能也把病毒也一起傳播出去,這更危險;同樣的,另一位如果是攤商家屬確診,那攤商也有可能只是在潛伏期當中而已,絕對不能稱,攤商都沒事.
    .
    在大規模篩檢的前一天,即有攤商反映,
    .
    「北市府昨清晨口頭通知,要環南市場的攤商周四不用再去篩檢,雖然昨天又有新增環南市場一起2戶、12人的家戶感染,但北市府打算僅採取九宮格篩檢,也就是說只針對確診攤販周遭九宮格的攤販人員做PCR篩檢,但全市場的周四大規模普篩則取消,並稱這是『精準篩檢』.」
    .
    「攤商不滿表示,北市府與其忙著發明新名詞,應該要將原本說好的第3次全員普篩做好,也很擔憂北市府因為沒有好好篩檢、匡列,再度造成環南市場的疫情再起,也感嘆表示,隨著中央派駐的指揮官王必勝一走,原本執行好好的大規模篩檢就沒了.」
    .
    北市府回應,「針對熱區篩檢符合公衛專業」,
    .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說,北農、環南大型批發市場,6月21日起陸續為1.8萬名市場從業人員接種,以疫苗須兩週發揮效力來推算,從業人員已陸續產生抗體,北市政策原是一面打疫苗、一面篩檢,當接種普及達到部分群體免疫,篩檢就只需針對熱區,此策略符合公衛專業;防疫在不同階段應有不同做法,該爆料攤商恐怕對實際狀況不甚理解,說法也有很多錯誤之處.」
    .
    他們還說到了關鍵之處,
    .
    「近1週來,攤商篩檢都只有1、2例零星個案,北農疫情早在聯合前進指揮所成立前即已控制,片面不實之臆測只是製造恐慌.」
    .
    恩,好的,又是「零星個案」.
    .
    我們可以從北市發言人的說詞,看出,他們仍然停留在「在辦公室吹冷氣、看數據」的階段,北市府「一邊打疫苗、一邊篩檢」,是全然錯誤的防疫策略,當初,造成了「不等篩檢結果」就去打疫苗的情形,甚至有人沒有篩檢就施打疫苗,而施打疫苗的過程又造成大規模群聚,這使得結果出現了打完疫苗,被通知確診的情形,「一邊打疫苗、一邊篩檢」,造成的就是打疫苗的過程發生感染,如果是在當時感染,那麼,等於當時的疫苗並沒有發生作用,現在又有可能被篩出來有症狀.
    .
    「以疫苗須兩週發揮效力來推算,從業人員已陸續產生抗體」,所以「當接種普及達到部分群體免疫,篩檢就只需針對熱區」,這又是把疫苗當萬靈丹的嚴重錯誤迷思,小學生算術般的直覺思考,環南市場打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是有限的,兩周後產生保護力,因此這個保護力可以達成群體免疫,環南市場就不會有人確診,這完全是過度推演.一劑疫苗只能產生些許保護力,預防重症的情境為主,但打了疫苗以後,仍然可能會被傳染,更不代表可以省略原本的全面篩檢,假定其他人都沒事,只要篩熱區就好.
    .
    打了疫苗,你仍然要進行防疫基本功,如果你只打一劑,那就跟穿了內褲沒兩樣,而14天後產生的保護力,是現在才開始發生,這過程並不能保證沒有感染和潛伏的可能,這就像穿著一條內褲,14天後才有保護雞雞的效果,現在剛過14天,才剛產生一些可憐的效果,你就假定過往的這些剛穿上內褲的日子,都是安全的日子,連衣服都不用穿了,可以四處去裸奔了.
    .
    更遑論,把精簡當成「精準」.
    .
    柯文哲稱,「今天篩檢1675個,會再看效果怎麼樣,而且先前打了疫苗,理論上現在應該要發揮效果,就看今天最後結果如何?」
    .
    結果就是這樣,3人陽性,1例舊案.
    .
    好響的耳光.
    .
    疫苗,是在未被感染的人身上,產生抗體,阻絕病毒,但是仍有機率性,是有保護力而不是完全不會染疫,若在施打過程中被感染,或者已經感染者的身上施打,是無法當下消滅病毒或治療疾病的,更遑論遏止傳播.
    .
    北市府的說法,對實際狀況不了解,延續「邊打邊篩」的策略,完全不符合公衛專業.
    .
    更嚴重的錯誤,就是「假定零星個案」的「差不多防疫主義」,這一點,神父先前已經指出,這樣的思維,就是造成環南市場破口的原因.
    .
    環南市場經歷了這段「差不多防疫」,荼毒已深,6月12日,自治會長說「環南市場有一千多名攤商,僅篩270人後就撤離,僅說要去熱區篩檢」,一開始規劃6梯次篩檢,最後卻只剩3梯,沒快篩完就撤走,要沒篩的人自己去篩,又說快篩團隊要去打疫苗,6月23日,爆出22名確診,又說是零星個案,許淑華議員說「2800名攤商只篩790人佔28%是不夠的!剩下72%可能早有潛在確診者,放任不管就是放任疫情爆炸!」,這個,快篩一半,沒篩完,確診當作零星個案,就是「差不多防疫」的藍本.
    .
    現在,篩了三次,第三次還是精簡篩的,又篩出了人,又說是零星個案,儼然又要假定環南沒事了.
    .
    如果一個地方篩了三次,卻不斷篩出確診者,那麼,就代表有事而非沒事,更應該以警戒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無論是陰性者在擺攤過程中染疫,還是潛伏期當中陰性轉陽性,都代表著事情沒有完全被解決,隱藏的傳播鏈還存在,環南市場仍然處在風險當中,更要進行疫調和匡列,並繼續全面篩檢,每一次都不能打折,直到這個地方確定沒有感染疑慮為止.
    .
    至於自治會長提的什麼「消費者需持陰性證明才可入場」,實在荒謬,與其提這種意見,不如直接休市比較快,你要婆婆媽媽們買菜還要去做篩檢,那就是叫他們不要去買罷了;然後你連攤商的篩檢都做得不徹底,2700人的篩檢都沒辦法做好做滿,你要求更廣大的消費者群每個人都要自行篩檢,這還是捨本逐末,自己掃地掃不乾淨,反而要求全世界的人身上不准有細菌,這就是柯文哲典型的「務虛」思維,王必勝口中的「本位主義」,應該做的你不去做,不應該去做的你要求別人必須做,只是把責任往外推卸而已.
    .
    另外,神父必須批評一下中央,聯合指揮中心關太早了,中央更不應該妄想「台北市自己能做得很好」,這也是一種本位主義,今天就是台北市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才需要中央介入,基本上,台北市政府是不可信任的,到現在還在迷信「邊打邊篩」、「疫苗無敵論」、「有打疫苗不可能有事」、「假定都是零星個案」這些「差不多防疫主義」,把防疫重責大任下放給他們,完全是小孩開大車.
    .
    應比照苗栗晶圓廠、屏東變種病毒事件,等到完全清零了,確定沒事,請再離開,否則也是「做一半就跑掉」.
    .
    我知道,中央再協助台北市的過程,面臨相當龐大的阻力,就是北市府屢屢的政治操作和不合作和抵抗的態度,這是環南市場和其他地方不同的特殊因子-我們存在著一群沒有專業只會搞政治的人,在掌握台北市民的生死,但也因為如此,中央仍然還是必須以萬華以及台北市民的福祉為重,台北市一直無法清零,全台灣都受害.
    .
    我知道中央有許多委屈,面臨地方的對抗態度,和無謂的心理防禦機制,極度的自我中心,讓許多正常的防疫模式和專業態度無法施展,北市府的政治大於防疫,環南市場自治會長嗆林事件就是個例子,該自治會長居然在防疫記者會上,為了柯市府不能被批評,指著立委大罵,然後對著一干部會首長和全台總指揮官噴口水,事後甚至還接受一干媒體訪問,口罩沒戴好,露出鼻子受訪,稱林是在「捧中央覽」,神父必須說,以防疫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一種無知而且危險的行為,那就是一個口罩沒戴好,有感染疑慮的人,在疫區不自覺的進行飛沫傳播,還有旁邊不明所以,不斷叫囂自治會長一脈的群眾,他們完全沒有自己可能遭受感染的自覺.
    .
    而更諷刺的是,台北市長指控這是中央「設局」,台北市副市長發臉書稱是還原過程「想看戲的人應該很失望!」,這些,全都是將他們個人對於他人的猜忌和不理性的妄想,加諸在防疫工作上,本來就已經是防疫失敗,造成了染疫結果,怎麼會想像自己「沒有失敗」然後別人希望來「看起來失敗」?本來就是爛戲一場,大家都看在眼裡,哪來的「設局看好戲」之說?這些不實指控都不用證據的嗎?這群政客疑神疑鬼,懷疑別人都要對自己不利,而不是自己防疫的無能還有對於專業的蔑視與無知,造成萬華攤商和台北人的無謂犧牲,拿他們性命和身家安全開玩笑,他們不是你個人卸責日記裡的句點,也不會是你拿來披在身上保護自己政治利益的屍體的皮,老話一句,把這些發臉書和政治操作的時間用來防疫,萬華的疫情不會是如此.
    .
    上週,第二次篩檢,環南自治會幹事確診,自治會長被列自主管理,不知他現在隔離滿了沒?實在令人捏一把冷汗,更凸顯了他當初行為的錯誤,而且,風險最大的,恐怕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因為他搶他的麥克風,是如此接近口罩,然後嗆完人又拿去用,本身的位置,又站著離自治會長最接近,不是戴了口罩,就能完全遮蔽飛沫從空隙流出.
    .
    我知道中央面對這些跟防疫無關,根本多餘而且具有風險的事,是多麼的無奈,但神父仍必須說,越到最後的防疫階段,越是艱困而且必須關注的,因為人們往往心態在此時鬆懈,認為「已經沒事了」,接著就開始放任、不積極、省略、不作為.
    .
    而偏偏,每一個大規模群聚,都是從一兩例開始的,病毒的傳染力就是這麼強,如果當初北農能早點篩檢,而不是隱匿,環南市場不是篩一半跑掉,而是好好篩完全部的人,萬華茶室不是只關三天,疫調不確實,那麼,今天,或許疫情不會到如此的地步.
    .
    擴散,然後控制,控制中的收尾,那其實就是等於擴散的一開始,這時候更加不能放鬆,更加必須嚴謹的對待,這時的加大篩檢範圍,加強匡列管制,是CP值最高的,是最有效的,最省成本的,因為你只要好好做完篩檢,好好的看管剩下的案例,確保到零為止,完全就能省去大規模感染所造成的醫療資源消耗,只要多做一點,就等於未來的百分之百.
    .
    另外,此次也反映了攤商家屬被感染的問題,攤商回去住處,可能傳染給家人,亦可能造成社區傳播,特別是萬華的房子是相當密集窄小的,而且有許多老社區,社區之間的房子,不同戶之間基本上就像是同一棟旅館的隔壁房間一樣,要做好感控十分困難,所以攤商確診,只匡列家屬居家隔離是不夠的,家屬可能滿14天就當作沒事解隔離,最好的方式,就是儘管確診家屬當下被驗出為陰性,隔離期滿之後,再做一次篩檢,比較安全,對於整體防治社區感染來說,也較為保險.以環南市場為例,第一次檢驗為陰性,第二次變陽性,這個潛伏期和不確定性是存在的,又以環南市場相關的家戶傳染為例,「一對母女經常在環南市場補貨,兩人7月1日PCR篩檢確診,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媳婦及一名外傭7月2日接受PCR採檢時是陰性,但之後有不舒服的症狀,再度採檢全部確診,且Ct值都非常低.」
    .
    「黃珊珊表示,而這攤商家族也傳染給妯娌,因為該攤商與大哥的太太,兩家人感情很好,常常會去找大嫂聊天,造成大嫂同住家人也因為這樣家戶感染,大嫂家一個兒子、一個媳婦及三個孫子都確診,兩家庭加起來是12人確診.」
    .
    從文中來看,第二次PCR檢驗是發現的時機,被採檢陰性的人,等到有症狀的時候再採檢,相隔5日或7日,陰性仍會轉陽,如果沒症狀或忍者不通報,即有可能解隔以後,繼續傳播,因此,神父認為環南相關個案,被匡列的家屬,應在解除隔離後,篩檢第二次,確保沒事,杜絕社區傳播的可能.
    .
    我不確定這有沒有做,但以神父對面來說,他們家屬一開始是陰性,現在即將解隔離,目前我沒有得到他們要再去篩檢的資訊.
    .
    神父建議,中央繼續接管環南市場,誠如環南攤商所反映的,一切的歷史正在重演,北市府說是零星個案,自治會長保證平安,然後篩檢又開始不確實了,這完全就是「暴風雨前的節奏」.
    .
    那位基層攤商說「中央派駐的指揮官王必勝一走,原本執行好好的大規模篩檢就沒了」,這是有道理,我講白了,王必勝就算什麼事也沒幹,坐在那一整天,都有使民眾心安,督促北市府做完防疫工作而不鬆懈的功能,就像一個小屁孩需要一個嚴格的監護人一樣.
    .
    懇請指揮中心,陪萬華和台北市走完防疫最後一哩路,我們已經有如此無能的市長,也因此,台北市更需要強力的後援.
    .
    柯文哲的差勁與王必勝的善良,台北市民都看在眼裡,台北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請指揮中心不用擔心,放手去做,台北市民都會做你們的後盾,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小雨 #chiujohnson70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發出萬華之聲】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恐鬼症證據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7 20:44:29
    有 35 人按讚

    《是我把你蠢哭了嗎?》

    我原來以為這是一本處理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相關的書. 開始閱讀了以後才發現, 整本書是在解釋人類的大腦- 一台及其精密卻又原始的機器

    根據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蘭所提出的理論, 他把大腦分成三層:

    爬蟲腦 (底層): 這是最基礎的部分, 從幾億年前的生物繁衍就開始運作, 負責維持基礎的生命功能, 引發戰或逃的立即反應
    哺乳腦 (中層) : 隨著生命的進化, 哺乳類開始發展輸了更複雜到大腦部份, 出現了邊緣系統 (海馬迴與杏仁核), 下視丘 (分泌激素與控制自律神經系統)
    靈長類腦 (上層) : 這屬於最高級的大腦區塊, 擁有思考, 判斷, 語言的能力, 大腦皮質的構造發展是生物 (特別是人類) 最後衍生出來高級腦

    縱使過了幾億年的演化, 人類主宰了地球, 發展了高度文明, 甚至還有能力進一步探索地外生命, 但是以時間而言, 靈長腦 (新腦) 出現的時間尚短, 人類很大一部分的行為在本能上仍然受爬蟲腦 (舊腦) 驅動, 而夾在兩者之間的哺乳腦 (中腦) , 則是裡外不是人, 常常會因為新舊腦的拉扯而崩潰..

    所以作者將大腦比喻成我們家裡的電腦: 你的機器大概是二三十年前的型號, 可是在這之間你不斷的給它安裝了新的系統, 甚至不斷升級. 可是偏偏機器的運作方式常常會跟新軟體相互牴觸, 同時電腦內建的的演算法還會依照本身對於使用者喜好的判斷來直接執行所有功能… 如此混亂的結果常常導致機器過熱, 效能變慢, 甚至自動關機. 沒錯, 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這麼複雜而又矛盾的器官, 因此解釋了我們在思想行為上為什麼常常有這麼多不合裡的狀況出現

    大腦的高級指揮系統相當是位於金字塔的頂端, 負責支配人體一切的活動, 但是這個系統及其耗能與脆弱, 同時來自於底層腦的基礎運作模式不亦改變, 需要很大的力量方能將其掌握. 只要高層腦在能量不足或是受到外在影響的狀況之下, 底能腦的生存本能操控就會干擾到高層腦的主導

    例如我們為什麼會暈車? 當我們在行走 (甚至是騎腳踏車) 時, 透過外周運動系統 (高級腦) 與本體感受器官 (低級腦) 的協同運作, 大腦很明確的知道是我們自身在活動. 但是當我們坐在交通工具上時, 感覺訊號輸入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的高級腦知道我們在移動, 但是偏偏我們的低級腦並沒有接收到任何運動的命令. 兩者之間出現了資訊的落差, 身體當下判斷: 你明明雙腳沒有移動, 但是大腦接受到的訊號卻是身體在改變位置!? 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因為中毒而產生了幻覺, 所以第一時間, 爬蟲腦會讓你嘔吐, 趕快把吃進了什麼有毒的物質排出體外! 雖然對於確切暈船暈車的原因, 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確認, 但是目前這是一個普遍被接受的看法

    你看看你看看, 這就是人類高級大腦所犯的低級錯誤…

    人類為什麼這麼喜歡甜食? 因為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就是葡萄糖, 大腦只佔了人類體重的2%, 但是卻使用了我們每天五分之一以上的能量, 而且都是糖類.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低血糖時會想睡覺, 運動甚至會昏倒. 所以當我們肚子極度飢餓時, 腦袋裡面絕對不會想著要吃清粥小菜會是水煮雞胸肉, 腦海裡面一定想的是炸雞薯條火鍋比薩之類的食物. 因為這是生物的本能, 能吃盡量吃, 誰知道下一餐是什麼時候? 因此當你吃到垃圾食物時, 多巴胺會分泌讓你覺得滿足, 而你受到獎勵了以後, 吃甜食的行為就會一再重複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我們的大餐明明已經吃撐了, 但看到飯後甜食總是可以再來一點. 因為即使胃已經被填飽了, 大腦 (高級腦) 辨識出甜食是可以讓人滿足的, 因此忽視了胃 (爬蟲腦) 發出已經吃飽了訊號, 接下來就是一球又一球的冰淇淋…

    接下來談到了記憶. 我們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會: 有時一閃神, 突然忘了我是來這幹嘛的? 我幹嘛要說這一句話?

    我們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互相依存, 但有時也會彼此干擾. 根據研究, 我們對於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 一般來說當下只能同時記憶四件不同的東西, 當再有新資訊進來時, 只好把前面四項東西裡面比較不重要的清掉, 以容納新記憶進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下子處理太多事物比較容易出錯 (但是四件東西不一定要是單獨的, 我們可以把同樣性質的歸類在同一件裡面, 因此可以延展記憶能力, 這也是很多超強記憶訓練方法的原理)

    同樣的道理, 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靠大腦形成一個有序的”編碼”, 假如這個編碼越有效率, 那麼我們越不容易忘記. 就如同我們的手機或是身分證號碼, 前面一定是區域碼, 到城市碼, 最後銜接到生日之類的, 所以我們在手機電話可以自選號碼都只剩最後幾位數. 所以手機號碼是可以透露一些資訊的. 短期記憶先是儲存在海馬迴之中, 接著會被移往皮質區域. 基本上假如長期記憶形成了, 就不會被遺忘.. 可使為什麼我們就是有的時候偏偏要回憶起某些東西的時候死活都想不起來呢?

    取決於記憶的方式, 也就是如何「編碼」

    在”身體學習比大腦記憶更有效” 這一書裡面也強調了: 假如我們在記憶某些東西的時候, 配合上了情緒, 甚至是五感, 會讓我們的記憶更加的深刻, 同時在未來提取記憶時也會更加快速!

    在這裡, 又再度提到了睡眠. 睡覺是身體休息的說法顯然已經滿足不了科學家, 因為一些勞力工作者每天回到家裡倒頭就睡, 平均是八個小時; 可是假如我們一天都宅在家, 什麼事也沒做, 基本上也會需要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 因此科學家研究發現, 睡眠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就是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這也是為什麼睡眠不足的比較健忘, 甚至熬夜, 有睡眠障礙的人較易罹患老年癡呆症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討論到了人類完全不同的兩個反應: 疑神疑鬼與自我感覺良好

    我們為什麼會對特定的事物感到害怕? 因為它有”威脅”. 我們的爬蟲腦為了維持生存, 因此會對具有威脅的事物感到害怕. 在史前時代, 人類必須對所有可能危害生命的威脅有所警覺, 不然就無法存活.. 同時, 人類的大腦傾向於以簡單的方式運作, 只要一有風吹草動, 就會開啟自保的本能, 如此才能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維持生存. 但當今社會, 真正足以影響存亡的挑戰已經大幅減少, 但是在大腦深處這一個原始的本能依舊存在: 你會先感到害怕, 以便於在腦內先行計畫出解套方案. 但是, 特別對於某些個性特別敏感的人而言, 就會感到極度的焦慮以及缺乏安全感

    但是反過來說, 人們也酷愛害怕的感覺! 回憶一下看恐怖電影, 坐雲霄飛車, 或是高空跳傘之類的活動. 因為當我們安然度過了一次挑戰以後, 多巴胺會大量分泌, 進而使人上癮. 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極限運動家樂此不疲的挑戰他們的極限

    如何判定智商? 從以前到現在所有的智力測驗有有局限性, 而且我們往往發現, 一般來說我們認定智商很高的天才, 很大一部分是生活白痴. 在另一個方面來說, 越有成就的人, 會因為本身知識與資訊的累積, 更加的沒有自信 (仿冒者綜合症); 而偏偏一知半解的人, 說話則會越大聲 (唐寧. 庫格效應)

    人類是群體的動物, 所以假如我們可以贏得更多人的認同, 那麼也代表在團體裡面的地位更加的鞏固. 因此絕大多數人想在短期之內搏人眼球, 就會使用誇張的方式表達自己, 越多人關注 (不管好的壞的), 越能提升自我效能; 反過來說很多專家會非常低調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人們會對於賣弄知識的人懷有敵意或是存有懷疑, 也就更加的不敢發表意見, 或是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支持

    我們的記憶是會被大腦所篡改的!

    為了讓人類有效益的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大腦會把過去負面或是不利的記憶淡化, 讓人振作起精神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在很多關於過去記憶的實驗中, 專家發現人們口述的回憶與實際上發生的兜不攏. 這個有可能是因為在平時, 我們在當下所有接收到的訊息, 本身就會被大腦經過一定程度的加工才形成了認知, 更不用說是回憶. 每一次我們回憶起同樣一件事時, 記憶都會被竄改掉一點點, 時間一久, 回憶就會與事實越離越遠… 心理學家認為大腦自我修改記憶的原因是由於在人類的社會中, 自我價值與成就感是支持自己有勇氣探索與發展的重要原因. 所以自我感覺良好, 原來是身不由己的啊…

    人類是群居動物, 孔武有力的尼安德塔人被我們智人老祖滅族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偏向單打獨鬥, 而智人則是群體合作. 為了能夠更加的與人共同生活, 我們的大腦 (特別是新腦) 偏愛讓人喜歡, 畢竟假如被群體拋下就有可能會獨自而亡. 因此, 我們天生不善於拒絕別人! 有時面對了一個天花亂墜的推銷, 我們就是會莫名其妙地購買一些我們明明不需要的東西… 因為拒絕了別人, 對方會難過 (即使我們並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一點…) . 因此有很多的銷售技巧, 就是利用了這一種反應, 特別是對於意志力比較弱的人, 格外容易上當! 也就是說, 很多時候大腦會強迫我們委屈自己, 作出妥協, 目的是讓他人喜愛我們

    因為這本書裡面有一些資訊, 我在別的書中已經看過了, 原以為心得不會寫太多, 但是裡面有好多很有趣的部分值得分享,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長. 可是我覺得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提出了大腦的這些矛盾之後, 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來避免所產生的問題. 如果可以像 “端粒效應” 或是 “為什麼要睡覺” 這些書在每一個主題的最後, 提供讀者對應方式的具體建議就更好了

    不過還是一本科普價值滿滿的書, 大大推薦~

  • 恐鬼症證據 在 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的手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7 21:18:18
    有 78 人按讚

    看了今天全台灣如火如荼地討論高齡者施打疫苗猝死的新聞,我想,我也有責任和粉專上的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交換一下想法。由於自己家裡也有長者面臨是否施打AZ疫苗的問題,所以我對這些事件來回思索地比平常的疫苗新聞還要謹慎。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突然想說一個小故事!
    ********************************
    前年冬天,有一個挺熟絡的骨科學長和我在手術室相遇。一見面,就急著跟我說他最近躲過了一劫...

    「育瑩我跟你說一件很恐怖的事!我差點沒躲過這一劫!」學長說。
    「什麼很恐怖的事?」
    「我有一個預定要換髖關節的病人,排好手術日期後,卻沒有依照時間來住院,打電話去他家詢問,才知道他手術前天死掉了!」
    「死掉?為什麼?」我不解地問。
    「因為心肌梗塞!」
    「天啊!這什麼鬼故事?!」我大吃一驚。
    「所以啊,我覺得我真的逃過一劫,要是他晚兩天心肌梗塞剛好死在我的手術檯上,那我不是有理說不清?」
    「老天真的眷顧你,應該是學長你平常功德無量,天助你也!」我拍拍他的肩!
    *********************************
    以上故事,我有另一個很慘的醫師的版本...
    那個很慘的醫師,就是「朱育瑩」我本人!
    我曾經為一個跌倒而顏面骨折的老年患者手術,患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三項數值都控制地十分不佳,安排了心臟科、麻醉科的會診,也和家屬有了充分的告知同意,病患術後在病房觀察時竟發生心肌梗塞而亡。我去年在粉專上曾有特別記載過。幸好醫病關係良好,家屬能夠了解死亡並非手術影響,故無糾紛。
    ***************************************
    回過頭來,討論疫苗事件,我推薦這篇報導,附上聯結,這與我的想法完全英雄所見略同!
    首先疫苗與猝死是否直接相關,感染科醫師建議看這三個項目:
    1.背景值:戶政的資料裡面,這個年齡層的長輩一年死亡數有多少?
    2.健保資料:有哪些本身舊有的疾病
    3.解剖證據:看是否有血栓、氣管的痙攣

    有長者被發現昨天打完疫苗,今日心肌梗塞猝死,接下來就被瘋狂報導,然後全國的打完疫苗猝死的長者全部被統計起來,加一加共有十幾位,就造成了民眾巨大的恐慌。
    雖然無預警地快速死去,確實是用「猝死」這個名詞無誤,但這個名詞總給人一種「本來不會死,現在卻死了」的感受。但是,真的每個案例都「本來不會死」嗎?
    如果和以往的該年齡層死亡數據相比,施打疫苗期間死亡的長者人數確實遽增,那麼的確是疫苗的影響,反之如果人數持平,則是否為疫苗造成死亡,就有許多討論空間。
    另外還包括許多長者死亡時間,並不符合醫學上合理的過敏性休克時間,以及血栓形成的時間等等,都是決定關聯性的參考。
    我相信,絕對有一定比例是真正疫苗造成的傷害,只是沒有報導出的猝死人數這麼多。真正因疫苗而過世的人,將可申請藥害救濟賠償。
    由於疫苗議題太受關注,導致許多因果關係不容易被釐清,我和許多醫師一樣,也是認為正因為有慢性病,所以更要及早打疫苗。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不用付出代價的,必須在打疫苗可能死亡和得COVID可能死亡之間,做出一個選擇!而這兩個選項之間的優劣,要靠每個人自行斟酌,因為自己才是風險承擔者。
    打疫苗副作用風險讓你比較焦慮?還是得COVID併發重症讓你比較焦慮? 相信智慧的你,在深思熟慮後,會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

    COVID-19/打 AZ 疫苗造成死亡可能主是這兩原因!專家:時間點上不太吻合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78741?utm_source=%E5%BB%B6%E4%BC%B8%E9%96%B1%E8%AE%80&utm_medium=heho&utm_campaign=click2.

  • 恐鬼症證據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25 23:30:16

    ⭐台灣疫情終結在X月?命理師發功預言有救了!
    ► ►https://youtu.be/DD43hMJZl-w
    ⭐快樂缺氧無症狀猝死!新冠確診者爆料恐怖真相!
    ► ►https://youtu.be/BW3u0Xhvc1o
    ⭐昏迷夢見豬哥亮!楊繡惠鬼門關前救回恩人一命!
    ► ►https://youtu.be/vgPRYxPPEto
    ⭐天命預言台灣疫情!廖美然斷言2021下半年國運
    ► ►https://youtu.be/ThfKrZKrRZM
    ⭐大S曾為婚姻不要命!十年離婚魔咒逃不過?
    ► ►https://youtu.be/PinEry6VBNc
    ⭐台灣疫情露曙光!命理師神預言國運走向!
    ► ►https://youtu.be/ilX0iw3G560

    ⭐王崇禮揪出真相!三個奇蹟聖茭媽祖顯靈► ►https://youtu.be/a07wSi8m8HI
    ⭐天命難為女總統!2021蔡英文最大危機► ►https://youtu.be/ZzCx8THDmQ8
    ⭐大炳亡魂有感應!名嘴嚇破膽全場發毛► ►https://youtu.be/_LAAqQqx_lQ
    ⭐起家厝絕不能賣?命理師說出背後玄機?► ►https://youtu.be/Ry_mGTLUz4U

    ⭐全家人罹癌吐遺言,她節目淚崩交代身後事
    ► ►https://youtu.be/IVaBJHWVYgM
    ⭐濟公師父破玄機!半世紀旱災預言公開真相
    ► ►https://youtu.be/B5Dco_gWQ7U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0:51 小鎮命案疑點重重,是誰殺了小女孩?
    05;20 十九年懸案,死者託夢訴說兇手是誰?
    11:16 兇手是熟人?為何找不到任何證據?
    16:18 到底看到何事?才引發殺機被滅口?
    22:23 死者為何托夢給不認識的曾男?
    26:57 命案少女求助警員想繼續唸書?
    28:30 崔曉菁命案有沈冤昭雪的一天?
    33:44 高仁和牽亡魂與命案亡者對話?
    41:39 八年過後因為一枚指紋破了懸案?
    44:20 兒子託夢還原車禍現場?找到肇事者?
    57:00 一坨狗屎,看出懸案命案的癥結點?
    1:04:32 媽媽嘴命案,從擲茭破謝依涵謊言?

    #新聞挖挖哇#崔曉菁#懸案#託夢#命案#社會新聞#新聞挖挖哇2021#鄭弘儀

  • 恐鬼症證據 在 Professor PowPo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14 13:00:04

    你自己有沒有不小心吃到這個毒藥?

    ☛訂閱PowPow都市傳說、暗網、冷知識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iPpo3GYFgLq0WrvwyLVYw?sub_confirmation=1

    ☛PowPow的Instagram:ProfPowPow

    ☛PowPow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PowPow/

    ☛都市傳說、都市傳說真相系列(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CvmttdLR8rROmJ4EDli5gw_FEmH1LJv

    ☛Deep Web 暗網系列(中文字幕):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CvmttdLR8rINF94fqtQMAAtKNkVLjf0

    都市傳說:都市傳說真相

    都市傳說(Urban Legends)是在都市或互聯網中流傳的各種故事,和一般的怪談或鬼故事不同,都市傳說多有事實或證據證明其存在。都市傳說背後都存在一段有趣的歷史,爲了不令這段歷史被遺忘,爲了都市傳說不再使人飽受驚嚇,我希望可以揭露每一個都市傳說的真相。

  • 恐鬼症證據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19 17:52:38

    《Phasmophobia》是一款4人合作的恐怖派對遊戲,
    遊戲自上個月19日在Steam平台上市之後,累積至今已經突破快4萬人進行評價,並以超過96%的好評數 拿下「壓倒性好評」的成績;
    作品更是成為了實況的熱門遊戲之一,
    在youtube也出現了非常多既恐怖又好笑的精華影片。

    在遊戲中,玩家將扮演超自然現象的調查人員進入鬼屋,
    並設法運用各種抓鬼設備來搜集超自然現象的證據,
    本作一共有十多種不同特徵的鬼魂,而成功抓鬼關鍵,
    莫過於就是依賴玩家們間的配合,相信如果有關注實況或精華的觀眾朋友們,一定有發現因配合不佳,最終導致失敗後的慘況。

    與以往的鬼抓人作品相比,這次《Phasmophobia》的人抓鬼設定真的非常特別,而需要團隊配合的遊玩模式,也促使遊戲產生了非常多有趣的元素,
    如果各位也對這款遊戲有興趣的話,
    非常推薦大家相約自己的好朋友買下來體驗看看,
    說不定大家在遊玩的過程中,也能增進不少相互的感情唷。

    (C)Kinetic Games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