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怎麼安撫失智老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怎麼安撫失智老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怎麼安撫失智老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怎麼安撫失智老人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Ant Fami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們有沒有聽過「當你很想做某件事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這句話。 - 人的信念能量有多強? 我第一次體會到這樣的信念可以強到逆轉我爸的失智情形,一個人的心念變了,雖然無法改變全世界,但是卻可以翻轉自己的世界。 . 學會內觀後,你會發現不只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你的孩子跟家人,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

  • 怎麼安撫失智老人 在 Ant 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3 20:15:09
    有 2,186 人按讚

    你們有沒有聽過「當你很想做某件事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這句話。

    -
    人的信念能量有多強?
    我第一次體會到這樣的信念可以強到逆轉我爸的失智情形,一個人的心念變了,雖然無法改變全世界,但是卻可以翻轉自己的世界。

    .
    學會內觀後,你會發現不只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你的孩子跟家人,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就算你現在用不到,但難保哪天不會發生在家人身上,所以我很想跟大家分享這些心情............我概略說一下陪伴失智爸爸的心路歷程,其實失智症是慢慢退化,等我們發現爸爸異狀的時候,他已經出現認知障礙,不認得老白的車,不認得我姐的女兒,無法回覆手機LINE,一開始我們還誤以為是他懶得回訊,後來是我一直回娘家陪他,才發現他會因為不知道怎麼打字而發脾氣,並且對時間很混淆,甚至無法接受自己變這樣而嚴重憂鬱,情緒低落。

    .
    如果你們照顧過生病的老人家,就知道他們其實沒有我們小時候印象中那般堅強,就算有那也是偽裝出來的,因為我爸是個很怕麻煩子女的人,他從一開始很排斥我回去陪他,總會罵我趕我回家,我沒有放棄,我就是把他當孩子一樣,很有耐心的安撫他、每天陪他說話,一直到現在,他可以放下很多不必要的執著,甚至願意跟我交心,所以我才能跟醫師一起找出他病因的根源。

    .
    老實說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雙向的,當你看著自己父母難過沮喪的時候,做子女的何嘗不難過、沮喪。我原本以為自己的心性很穩定了,所以防疫期間忙到沒什麼在做靜心。但因為陪伴我爸,他的各式情緒時常打擊我,當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等全家人都睡了,一個人坐下來靜心。當你的心、念頭安定下來的時候,就發現它不是內在,也不在外在,不會受到你的習性、情緒、習慣跟頭腦的汙染,那個狀態自然會帶領我們去覺知覺察,你不再感到那麼無助,會積極的去找方法(很抽象我知道XD)

    .
    其實每個人都有面對疾病或死亡的恐懼,再加上年過半百的老人家很容易胡思亂想,導致他們的內心是很焦慮、沒安全感的,子女個個都在外地,我媽也不在了,爸爸的心裡多少是寂寞的。

    .
    我發現要幫助人釋放他的情緒,是需要學習的,因為你的心必須要夠沉著穩定,才不會被對方的思緒牽著走,我知道自己能做的就是給他無條件的愛跟安全感,讓他知道不論發生什麼事,他都能感受到被愛,就像他當年愛著年幼時期的我們一樣。

    .
    他難過的時候,我就是陪著他,甚至是給他擁抱,其實我也很無助,但愛是一種力量也是光,是一道激發人性美善的光,連我自己都沒想過這麼做,竟能帶來療癒性的魔力。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學會內觀有這麼大的力量,大到可以帶著爸爸慢慢走出他的困境.....前後兩週的時間,我爸的頭腦已經恢復到很不錯的狀態,真的非常不可思議!

    .
    他會主動打電話關心我們,不再呆滯,很會回訊息,不再那麼沮喪,還會跟我開玩笑。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影響家人,甚至能解決這麼多的問題。若大家經歷過父母生病,就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子女之間是很容易吵架的(呃)可能因為工作或家庭因素不能照顧自己的父母,再不然就是為了要去哪間醫院治療意見不和而吵(當年,我媽病倒的時候,全家人就為了這件事吵翻天😵)

    .
    .
    因為我不斷學習看見自己的每個面向,全然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擁有愛自己的心,再發展出悲憫去理解我的家人,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被放大了N倍,我只要想到爸爸病了,還要忍受身邊的兒女吵吵鬧鬧,很於心不忍,剛好家裡的子女裡,就我沒有正職工作,於是默默把照顧爸爸這件事扛下來,連要怎麼醫治都由我來決定,讓姐姐弟弟好好工作無後顧之憂,這樣就少了最大的爭吵點。

    .
    .
    另外,我時常從照顧過敏的兒子的過程中體悟到,醫病關係不是只有醫師的責任,不是帶家人去給醫師看,然後靠吃藥打針就能好起來的,日常生活上的照顧還有關愛也是需要花很多心思。我很意外可以把照顧孩子的各種經驗,套用在我爸的身上,現在兒子對我發脾氣的時候,我不再是兇回去,而是安靜的讓他發洩完情緒,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能全然被接納、理解,他的情緒也就逐漸緩和下來,我才有機會進一步去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
    其實生活中的每一個困境
    都是來幫助看見自己
    唯有理解了
    才能帶來真正的善意跟改變。

    .
    .
    ------

    這段期間常常有人問我內觀到底怎麼做?
    我就是從靜心入門。真正開始學習、修行都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來的,你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就從那個地方開始,痛苦跟煩惱是人生無可避免的考驗,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生活本來的真面目,學著不要去評斷是非對錯,而且不要把情緒轉嫁到他人身上,只能不斷用愛跟理解柔軟自己,當我知道這個道理後,就慢慢的去學習跟體會。

    .
    .
    我的人生說不上有多麼順利,但一件事情接著一件總會有幸運的成分在裡面,我沒有太多的顧慮,也沒有所謂的矜持跟面子,什麼事都願意嘗試,心裡總是充滿很多熱情。其實我對很多事情是不太懂,甚至是少根筋的,不過我也是仗著少根筋,才不至於受到太多傷害。換做是你們,被生病的父母破口大罵,是不是就跟他們賭氣,甚至罵回去,明明是很關心自己的父母,但說出來的話卻像是讓人傷痕累累的血滴子....

    .
    這段期間我不斷把承受到的情緒在心裡轉化掉,不是壓抑而是真正的內化自己,這才發現其實沒那麼難,只要去掉愛裡的那份擔心跟情緒,讓家人感受到最純粹的愛就對了。

    相信自己!
    聆聽,是最溫柔的陪伴
    陪伴,是最穩定人心的力量。

    ----------------

    前幾天收到了九百多則留言為我爸祈福,我半夜打開電腦看到,眼眶就紅了....你們一定不知道我從中得到多麼大的力量,有一種在困境中看見曙光的感覺。

    .
    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是兩條平行線,可能你覺得自己的一句話沒什麼,就吝於對別人表達,但是你並不知道那句被你認為不怎麼樣的話,卻能讓正處於低落的人抽離那個情緒。真的很謝謝大家帶給我這麼多的溫暖,因為不知道怎麼報答你們,我想起很多人喜歡我做的造型饅頭,所以我剛才從900多人留言中抽了五位,想送給你們我做的造型饅頭.....下週我不用再往返娘家了,到時候做好,會用冷凍宅配寄給你們。

    .
    做這些東西是我的興趣,我覺得做這些很療癒身心,我在療癒心靈的同時,也能把這份幸福跟大家的小孩分享,讓我覺得很快樂。請五位被抽中的人,私訊跟我連絡,如果有人不想要我做的造型饅頭也沒關係,我可以送別的禮物給你們❤️

    .
    #內觀修行是讓你學會用不同角度來看待這世界
    #心想事成這件事是真的XD

    -----

    新觀眾如果沒看過內觀文
    我把自己過往的心情
    貼在這給大家參考:
    【關於踏上內觀修心之路】https://pse.is/3g553v
    【內觀第一步~學習靜心】https://pse.is/3g6qdm

  • 怎麼安撫失智老人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20:00:02
    有 1,290 人按讚

    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取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

    各位朋友,晚安:

    「身為父母,需要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如何說出內心需要協助的想法,不管是外在的或是內在的需求。」

    過去傳統的教育,讓長輩很難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所以常常進行曖昧溝通,拐彎繞路地暗示自己的「想要」。有些甚至動輒使用責罵的方式,讓成年子女或老年配偶疲於奔命。

    所以我跟銀髮族相處的時候,會很誠懇地說明表達的重要性。直接、清楚、具體,有「愛」也要說出來,親子在人生最後一段相伴,少點遺憾多點愛。

    摘文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剛好早上朋友也在留言處提問,所以我把這一篇找出來回應。真要執行,也不一定容易,也許用勁巧妙,也要幾個月才能生效。

    祝願您,能重視心理健康,養腦練心長智慧!

    *********************************

    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

    【文/ 蔡佳芬】

    「○○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
    「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
    「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
    「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
    「醫生,真的很抱歉。我想帶她來,但是她都不肯。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掛自己的號,先來跟妳討論。」
    高女士不停點頭、拜託,急得淚都要飆出來了。

    上面這種情景,每個月總是會重複好幾次地出現在我的診間,我相信有不少的精神科醫師門診也有類似的經驗。
    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
    依照法規,醫師不能對於未曾親自診察的病患,給予診斷或是開立藥物。看著那些痛苦的家屬,我心裡雖然能了解,卻無法違規來協助。畢竟看病不能隔空抓藥,或是單憑想像。
    之前有不少報章雜誌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勸病患就醫呢?

    以下,我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對這類的長輩有幫助。

    ■ 方法一:順水推舟
    有時,我們正面勸說無效,就必須要找一些順水推舟的機會。
    因為老化的關係,長輩不免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實就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點。
    舉例來說,憂鬱症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欲差、體重下降或者是失眠、多夢等現象。我們可以順著病人的抱怨,建議他們:「這種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去看看醫生,說不定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又或「我們可以聽聽看醫師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促進胃口,改善身體的健康,讓自己睡得好一點。」
    再舉例來說,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會出現胸悶、心悸,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手抖、冒冷汗,覺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這樣的症狀。
    當長輩向你抱怨這些不舒服時,我們就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
    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達成一半的目標。
    記得進入診間時,要向醫師打個暗號,套好招。有經驗的醫師,一聽到陪伴者開的頭,就會有默契的點點頭,順勢安撫第一次來看診的長輩。
    另一方面,醫師也會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因為對初診的個案來說,身體方面的檢查,也是鑑別診斷所必要的項目。

    ■ 方法二:買一送一
    有許多親友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都會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也就是向長輩表示:「我也睡不好,我有點緊張,不敢一個人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你陪我。」
    這個方法是成功率不錯的一個招式。一方面可以讓長輩覺得並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另一方面,也可以營造出看精神科沒什麼大不了。
    時常,我在門診聽到的對話是:「我今天沒有要看喔,我是陪他來的。他說一個人不敢來,所以我才答應跟他一起來。」
    對於比較不容易建立關係的病患,有時候我會先對親友進行問診的動作,並且讓他在一旁聆聽。在過程中,親友就可以把相關的症狀述說一遍。
    這過程有點像是網路上所謂鄉民常見的起手式,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如何如何如何,但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透過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先暖身,等到時機成熟,醫師會鼓吹長輩:「既然都來了,就順便看一下。」或「排隊排了這麼久,等了好幾十分鐘,不看很可惜。」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藉由這個過程,先消除長輩心中對於精神科或是精神治療的一些誤解。
    舉例來說,很多長輩認為憂鬱症的藥就是會上癮,或者認為藥物就是會傷肝、傷腎。親友可以藉機詢問醫師這些問題,好讓醫師有機會說明清楚。
    之前某個病患天生就只有一個腎臟,於是非常擔心服用的藥物會有腎毒性,因此明明已經嚴重失眠,卻還是不敢就醫。恰巧她陪同另外一個親友來就診,聽到對方問我:「這個藥物會不會傷腎?」
    我首先向對方說明:「腎臟功能可以透過抽血或是尿液檢驗來確保,還有就是現在的藥物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可以選擇,可以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避免比較有風險的副作用。藥物的盒子裡也都有一張說明書,裡面其實有詳細記載;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人,這個藥可不可以使用、要不要減量使用、有什麼禁忌,都會寫在上面。如果還擔心的話,可以到藥局窗口去做藥物諮詢。」
    聽到這些說明之後,那位原本站在親戚、朋友身後的長輩突然說:「醫生,我也想加號,我也要看診。」

    ■ 方法三:假傳聖旨
    現在各地都有每年一度的老人健康檢查,這檢查時常都是熱門的項目。
    現在的老人健康檢查內容,其實包含了兩個精神科的基本項目,一個是老年憂鬱症的篩檢,另外一個是失智症的篩檢。當然,也有一些自費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勸說長輩,以關心他、維護他身體健康為理由,先進行一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
    通常這些檢查結束之後,都會寄送一份檢查的報告單或者是書面的資料到家裡,裡面會標示紅色的字,是表示需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是建議個案到大型醫療院所,接受下一波的診察治療。
    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長輩是因為接受老人身體健康檢查之後,拿著這份報告到門診來諮詢的。
    又或是親朋好友可以婉轉地利用幫忙長輩解讀報告的機會,試著說:「上面寫說你要到大醫院去做仔細檢查。」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長輩就醫。

    ■ 方法四:轉轉遇見愛
    許多長輩平日患有身體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攝護腺肥大等等,長年都在內科或是家庭醫學科的醫師門診進行追蹤。他們多半與原來的慢性病主治醫師,保持著長久且良好的信任關係。
    當長輩出現精神或者是身心方面的困擾,但是又不願意前往精神科就醫時,可以拜託這些與長輩有良好醫病關係的醫生們幫忙,請他們協助轉診,成功率會比親戚、朋友勸說,來得更高一些。
    許多前來老年精神科門診就醫的銀髮族朋友們常常告訴我:「是某醫師大力推薦我來看妳。」還說其實這位醫師已經勸他來看我很多次了。他想到醫師非常的關心他,又講了這麼多次,覺得不來,好像說不過去,才鼓起勇氣到精神科門診來就醫。
    我非常感謝這些內、外科醫師。他們平日一定是對自己的老病人觀察得非常仔細,看出對方可能有精神科方面的困擾,才會不停勸說,因為他們希望病人能得到更專業的治療。

    ■ 方法五:名人效應
    長輩不去看精神科,有許多的成分都是因為汙名化的關係。
    但隨著時代改變,長輩也會接觸到許多國內外新聞,因此,我不得不說,明星效應還是挺有影響力的。
    我時常在演講中提到,以英國王子哈利為例,他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中,承認自己在母親離世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有憂鬱症的困擾。他在接受了許多年的精神科治療之後,才慢慢地走出來。後來,哈利王子現身說法,鼓勵與他有相關困擾的人勇於求助,勇於接受治療。
    像這樣一個不愁吃穿的皇家貴族,也會遭遇到人生各種無常的打擊,但是他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哈利王子告訴大家,憂鬱症並不可恥,那是一種疾病,而疾病是可以治療的。

    ■ 方法六:實話巧說
    長輩對於醫學名詞或是疾病的理解,常受到個人教育程度或是文化背景的影響,而有些自己的堅持與解讀。
    在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為了減少長輩到精神科就醫的障礙,精神醫學界也做了許多努力。
    有些醫院故意不用「精神科」三字,而改成「身心科」。有些醫療院所則是開立老年精神科門診,強調「老年」兩字,表示是為長輩設立。另外,也有醫療院所開設睡眠特別門診、記憶特別門診、失智特別門診等。在大型的醫院裡,也設有「整合門診」,裡面包含與精神科整合的門診。
    建議在掛號看診前,先向各地方的醫療院所詢問,是否有上述的服務。
    除了這些拐著彎的善意,真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是我們能正視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精神醫學也是醫學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完全的健康包括身心靈全面向,也不再以尋求精神科協助為忌諱。
    不忽視、不歧視,看精神科不需要解釋。

    .

    以上文字取自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56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怎麼安撫失智老人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11 07:15:00
    有 1,173 人按讚

    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要完整地討論死亡,基本上就要連衰老、疾病,一起涵納進來討論。然而,別說孩子的人生經驗不足,因此不知道怎麼面對,有些大人也很害怕碰觸相關議題。

    譬如說,有的老人家堅持不做健康檢查,理由是知道自己生病之後更麻煩,「乾脆死一死算了,活那麼久幹嘛……」。表面上看起來灑脫,但言語中常有隱藏不住的恐懼外溢。

    多一種方式來說,死亡是終極的焦慮,逃避討論死亡的原因之一,在於不想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特別是容易勾起自己過去的傷慟經驗──那些常是多年以來亟待整理的情緒糾結。因此不想討論死亡,也就連帶地把某些能豐富人生的風景,那些同時鑲嵌著愛的失落,一併驅趕到視野之外。

    如果回到根源,死亡議題之所以如此擾動我們內在的心緒,那是因為它會帶來許多難以梳理與消化的負面情緒。沒有了那些讓人難熬難耐的不安、恐懼、悲傷、失落……,死亡不過就是一個人終究會面對的現象,而且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包括身體細胞的汰舊換新。

    無常與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到,今天躺在床上,幾個小時之後能不能起得了床,其實沒人敢百分之百保證。記憶系統一旦開始退化,如失智症,身體即便安在,人格也一天天消亡,這也是離開這個世界的另一種樣貌。

    大人不懂得在情緒層次陪伴孩子,不願意去同理共感,那麼,通常就沒所謂「討論」,只是在說說教而已。說教常難以入心,因為難以同理他人的人,也通常不願意開放自己,況且說教也常常是人云亦云,以前自己聽過什麼就對孩子說什麼,大人也不一定打從心底去體驗到自己所說的話中涵義。

    有些父母甚至會喚起死亡焦慮,做為教養的手段,打壓孩子的自主,像是小孩做了什麼大人不喜歡的事,會嚇小孩「等一下被魔鬼抓走」。有些父母則是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內在的無聊煩躁,想逗孩子取樂,所以會拿死亡「開玩笑」。我有一個已經成年的朋友,因為難以事事聽從父親的命令,還被詛咒「會下地獄」。

    傳統多的是把死亡焦慮跟道德訓勉綁在一起,即便在以往討論死亡常被視為禁忌,但依舊是被拿來當成規範社會成員行為的工具。

    在如此的背景脈絡下,能閱讀到哲學家媽媽,溫柔且有耐性地回應女兒對死亡的好奇,那是備感溫馨。知識淵博的哲學家透過對話來指引我們,一方面看似解答了孩子的疑惑,另一方面其實是在卸除我們讀者對死亡的不安。母女兩人的每個問句,都在拉近我們跟想像中的死亡的距離!

    哲學家媽媽順著孩子的好奇,在絕處逢生,從死亡回到生活,增添了孩子的生命厚度。我個人是閱讀了這本書之後,才更清楚萬聖節所代表的意義,還有聖誕節的其他緣由。

    「勇敢面對死亡(不管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就是看重生命直到最後一刻,就是認定人必須以最大的尊嚴過活。關注那些生病臨終的人即是關注生命,而非關注死亡,畢竟垂死的人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活著的。」

    其實每天好好面對生活,就是為「善終」做準備。不滿意自己目前生活的人,更不願意面對未來的死亡,在心裡迴盪著許多不甘與懊悔。

    所以我們才說:死亡能逼出生命的光彩,因為歲月有時盡!

    死亡是一種連結的斷裂,而我們透過連結尋找愛的存在。作者把討論帶到想念,也就自然而然。

    想念很美,情緒到最濃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就流了淚。這淚水裡面,有傷悲、有依戀,有過去燦亮的微笑。那微笑很甜,但現在失落了,所以夾帶著苦味。

    於是我們哀悼。哀悼是不同情緒的組合,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有時候,哀悼可以延續好多年。

    這位哲學家媽媽,在跟孩子討論死亡的時候,似乎再次進入哀悼的狀態。請千萬別用傳統的觀點,去污名化哀悼,任意給人軟弱的標籤──一個願意開放自己內在軟弱的人,通常很勇敢,這對孩子是一種彌足珍貴的身教。

    我相當喜歡這位哲學家媽媽的示範,哲學常進行理性的思辨,但她在跟孩子討論的過程中,揉入了大量的感性。這可以讓孩子更完整,成為一個無懼跟自我內在連結的人。

    願意面對悲傷,才能談釋放。一個能感受、能釋放的人,內在比較能再次蓄積迎接挑戰與失落的能量。

    在死亡面前,小吵小鬧變得可笑。當我們看著孩子的情緒起起落落,我們待之以寬容,並且珍惜孩子對我們的信任,願意對我們表達情緒,願意跟我們會心。

    在討論死亡時,大部分的大人,難以依據孩子不同年齡的不同理解程度,給予適當強度的說明與解釋,或者有些大人乾脆完全迴避去碰觸孩子的相關疑惑,孩子可能因此進入父母難以接受的不安狀態。從退化行為、情緒不穩,到上課難以專注,不想寫功課、失眠都有可能。

    不用強求一次跟孩子討論死亡,就能如同哲學家媽媽這般理情兼具。基本上,只要回應孩子目前想知道的,他現在能懂的程度即可。

    其實在跟孩子討論死亡之前,反而大人自己要先經過一定程度的內在整理。急切地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恐怕是正在忽視自己那不知如何開口的傷心。

    把自己整理到一定程度,能初步坦然面對自己的傷悲,並且允許自己軟弱,開始看到這裡面的愛與價值,便能跟孩子展開對話。大人以何種情緒面對,能不能連結到內在深刻的力量,常常是孩子應對死亡的重要參考。

    前面提過,一旦死亡成為關係中的關注焦點,與負面情緒共處就難以避免。我們可以自我提醒,也可以提醒孩子:即便我們會因此難過,或者有罪惡感,但並不代表就是我們的錯!

    很多非理性的情緒與想法,像是有倖存者的罪惡感,或者被逝者拋棄、背叛,那都是常見的自然反應。嚴重一點的,有厭世感、空虛感,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維持生活功能,甚至逐漸衍生為身心疾病,這也都有可能性。

    當至親好友過世所引發的連鎖效應,讓我們難以招架,記得向專業人員求助。如果是在安寧病房,通常可以跟工作同仁討論是否有「悲傷輔導」的必要,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考慮。或者到身心科、兒心科就診,以及至坊間機構,只要打上關鍵字,便有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可以蒐集。

    有時候孩子小,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透過繪本、簡單的藝術勞作,讓孩子心理的茫然能被梳理。這些出版品不難找到,我個人推薦過好幾本。

    有些兒童劇,或者優質影片,也都牽涉到失落經驗。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可以感覺被同理。

    請千萬給自己與孩子時間,這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像海浪來來回回地拍打著岸邊。我們可能暫時以為已經走出來了,卻在多年後,想到這些傷慟,還可能會不自覺地流淚。

    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容易觸景生情。透過儀式,讓孩子跟亡者說說話,或者畫出祝福的卡片,寫下隻字片語,可以幫助孩子跟逝者連結。

    請尊重孩子表達悲傷的方式,像是悲傷不一定要在公眾流淚。曾經有一位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因為感情親密的外婆過世而有任何表示,就對孩子發脾氣,說孩子這樣不正常。即便對媽媽來說,外婆把孩子帶大,媽媽在認知上「設定」孩子「應該」要難過,但孩子有他理解死亡的方式,在表現情緒的步調上也不一定要跟媽媽相同。

    就這個例子來說,我們也能體會,有些大人真的沒有能力跟孩子好好討論死亡這個議題,勉強討論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那就主動找其他人幫忙,或者藉助宗教信仰的力量,畢竟很多生死議題的論述,在宗教裡會比較完整。

    有些孩子難以對大人表達,但可以跟自己的布偶,或者家裡的寵物談心。請允許人類能有哀傷,特別是孩子。強要一個人「振作起來」,其實只是壓抑,甚至是打壓。

    我們可以有哀傷,但我們也可以跟哀傷保持距離,像是遠遠地看著它。我們不等於情緒,情緒會來也會走,我們不迎不拒,它便能流動。

    在最痛苦的時候,記得深呼吸,放鬆肌肉,可以伸展身體,並且觀照自己內在的變化。我們衷心感恩逝者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我們延續著這段美好,跟孩子一起攜手走下去。

    痛苦裡面有愛,請別忘了在痛苦時,珍愛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398

    .

    【已因疫情取消】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