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話趨勢—生活】準備好報稅資料了嗎?仔細檢視你的稅單看今年有沒退稅機會吧!
每年的報稅單將前一年的收入與現有資產詳細列出,以及需支付的稅金。然而每個人的收入每年多少有變化,加上長輩親屬扶養扣除,稅金金額仍有調整的可能。因此在報稅時從計算方式、免稅額、撫養等規定都要深度了解,輕鬆完成報稅流程,說...
【凱鈞話趨勢—生活】準備好報稅資料了嗎?仔細檢視你的稅單看今年有沒退稅機會吧!
每年的報稅單將前一年的收入與現有資產詳細列出,以及需支付的稅金。然而每個人的收入每年多少有變化,加上長輩親屬扶養扣除,稅金金額仍有調整的可能。因此在報稅時從計算方式、免稅額、撫養等規定都要深度了解,輕鬆完成報稅流程,說不定還有退稅驚喜喔!
報稅時間加長,盡早申報勿拖延
原本每年個人綜合所得稅報稅時間是5月1日至5月31日,但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2020年的報稅時間從5月1日延長至6月30日以方便納稅人報稅。
如果錯過稅期限可以補報但稅金會加計利息;而申報後漏報、少報、忘記繳稅,除了要補上原本稅金,還要加上稅金利息。既然申報時間已延長,就利用時間仔細計算並盡早完成報稅流程,別因一時疏忽又多付一筆稅金。
減免稅金方式必知,讓荷包省去乾扁難題
賺錢大不易,除了日常生活開支外,亦要預防意外支出的費用。因此在報稅期,納稅人都希望盡可能算出扣除額,減免要繳納的稅金。
單身者如果前一年沒有收入,基本上是可以不用報稅;若薪資未達繳稅標準,或是非薪資收入在扣除額標準內也屬免稅範圍,但即使如此,還是記得要申報才知有沒有退稅喔!
如果薪資收入高,又要養一家子,首先列出各項扣除額,像是標準扣除額;長照、投資、孩童教育、長照扶養等特殊扣除額,其中特殊扣除額是以扶養年滿60歲的直系尊親,若要申報未滿60歲或為非直系血親長輩,年滿20歲,在學中或有重大疾病問題的子女/兄弟姊妹,需提出申報者為第一順位的扶養人證明,才有可能被國稅局認可列入扣除額內。
人工和網路報稅都可行,選擇最合適的方式申報
基本上申報方式有4種:
1.人工申報:傳統報稅方式,帶著綜所稅結算申報書表與個人資料,即個人身分證、薪資扣繳憑單、所得收入憑單、列舉扣除額證明文件如收據等與所得稅相關的單據、到住家附近的稽徵機關或國稅局臨櫃辦理,或者也可以現場填好申請書,請機關人員幫忙處理申報。
2.網路申報:用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金融憑證擇一插入讀卡機登入至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下載報稅軟體,或用網頁報稅,電腦就會顯示過去一整年的資料。申報時要確認所得記錄是否完整,若有缺失即線上更改,如需要再補上扣除額資料,還要再補上證明文件,才算是完成申報。
3.二維條碼申報:先到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下載申報軟體,輸入每筆資料後,列印出繳款單即可。
4.稅額試算:納稅人可先上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https://tax.nat.gov.tw/ 或至國稅局查詢是否適用此類服務。若適用即可申請,納稅人收到財政部幫忙算好稅金的稅額試算通知書後,並同意內容接受試算結果,可透過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或書面回覆確認即可。若不接受試算結果,可改用人工申報或網路申報等自行申報。
2020年因為配合防疫,國稅局還安排戶外報稅區,有防護隔板,工作人員也戴上口罩手套,協助民眾做查詢或報稅服務。此外,亦可帶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到4大超商7-ELEVEN、全家、OK、萊爾富,列印查詢碼回家做線上申報,也可以在超商繳稅十分方便。
繳稅方式,可用ATM、信用卡、帳戶扣繳,或到銀行或超商現金繳費,若採用親至稅捐機關人工申報,要保留ATM和銀行超商的繳稅證明,申報時一併附上。
#凱鈞話趨勢
#凱鈞老師
#報稅
忘記報稅退稅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還有一件超開心的事情忘記說,下午去國稅局信義分局報稅,拖到最後一天是因為到處找不到身分證,只好今天一併補辦。
二樓是戶政事務所,我去領證櫃檯時,瘦瘦長髮的可愛小姊姊拿著新發的身分證看我說,這怎麼是你,你本人漂亮太多了。媽啊現在戶政事務所的服務都這麼親切嗎!
拿到身分證我就上四樓報稅,要先調所得資料,報稅的小姊姊拿了我的身分證就說,可不可以拿下口罩我們確認一下本人喔,我拿下口罩後,小姊姊竟然很驚喜的樣子,欸,你,你不是Emmy Hu嗎!我每天都有看你今天罵誰。哈哈哈哈超好笑的。
好運還沒完,我拿了所得資料去報稅,是一個小哥哥幫我辦,沒想到辦一辦他就說欸你可以退稅6.9萬元喔!
哇噻!太開心了吧,一路都是彩蛋!
由於有豐厚的退稅金額,而且戶政事務所外面就有新光三越、統一時代百貨、微風南山,所以我就順便報效了國家,花了不少錢💰。
忘記報稅退稅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要 今天(30)入帳!大家快去確認存摺吧~
【你忘記了嗎?報稅剩一天 還有35萬戶未申報】
https://bit.ly/3dLKXE6
#退稅 #報稅
忘記報稅退稅 在 基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概是因為6月28日及6月29日的G20峰會,中國必須在那之前有足夠的籌碼放上賭枱,和美國重新展開談判。//
//除了沽港幣持美金之外,另一個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用盡辦法在最後一刻才交最少的稅。//
#高人即是高人
#中國人一切都係為錢
[別讓自己的錢變成對付自己的武器]
香港政府態度強硬,似乎誓要通過引渡條例。然而溫和遊行,港府只會表示已閲;勇武據守,則招來國家執法兵器的暴力清場,香港人縱使展示出無比的團結,做了很多可以做的事,但彷佛徒勞無功,我們,香港人,輸了嗎?
不。
還未。
現在還未到認輸的時候。
無數槍聲響起、催淚氣體彌漫、義士們負傷退守⋯⋯我無法忘記這些影像,我一直想,到底是甚麼原因驅使港府強硬修例?是林鄭班子想領廿三條未境之功?還是國家有命臣不敢不從?還是說穿了其實都是同一個原因?那原因是甚麼?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原因是錢。
中美貿易戰令雙方關係無比緊張,那是一局可以決定誰主未來的真正大棋,偏偏中國因為國情和政治因素一直無法遏止走資,強硬地要在6月20日之前修例的原因,大概是因為6月28日及6月29日的G20峰會,中國必須在那之前有足夠的籌碼放上賭枱,和美國重新展開談判。
據《彭博商業周刊》資料顯示,中國的高淨值人士掌控超過五萬億美元資產,這些富豪會把錢留在中國嗎?不會,他們會選擇香港或新加坡這些安全穩健的地區,我假設他們走了一半資,又有一半走資安放在香港,那已經超過一萬億美元。
那些來自中國富豪的錢不可能以現金形式放在銀行,而是變成了優質上市公司的股權,也變成了一幢幢的豪宅別墅,大筆資金流入資產市場亦導致股市樓市頻頻破頂,高樓價令市民生活苦不堪言但政府都不敢碰,大概是因為樓價代表了那些富豪的資產值,也是將來要獻給中國時禮物的價值。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份禮物貶值。
前兩篇文已經提過,扣除日常開支,把所有錢變成美金然後抽離銀行體系:衝擊聯匯讓港幣貶值壓力轉嫁到拆息之上、引發信用塌縮進一步減少貨幣供應,雙管齊下,劍指股市樓市。
沽港幣持美金配合其他運動已經初見成效,拆息挾高至十一年來最高,港股應聲下跌四百八十點,而沽空機構GMT Research亦表示考慮撤離香港,他們會否是唯一撤離的外資?他們撤離後又會否沽空香港?答案不言而喻。
只要在香港的中國走資價值下跌,引渡條例就算通過,中國也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更甚者政府需要收拾經濟下行甚至簫條的爛攤子,他們願意背負這風險嗎?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令政府面對群眾的籌碼。反之,讓我們的錢繼續留在銀行體系,也只會變成中國的囊中物,也成了我們的催命符。
除了沽港幣持美金之外,另一個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用盡辦法在最後一刻才交最少的稅。
首先,各位朋友如果還未交報稅表的話,會不會是因為未收到報稅表呢?畢竟香港有一百八十多萬納稅人,寄失幾份也不足為奇,這樣的話,大家就需要盡納稅人的責任,寫信給稅局要求他們重發一份,若果數星期後還是收不到,會不會是地址填錯了呢?那又要重新要求一次了。就算交了,若不小心填錯了些少資料,還可以書面向評稅主任提出更正已提交報稅表內的錯漏,只要在信中註明檔案號碼,並提供有關的資料及文件便可以了,一來一回,大概又要花兩三個月。
即使交了報稅表,待收到評稅表後,請不要太著急交稅,先看看自己2019/2020年度要交多少暫繳稅。
因為香港稅制要求納稅人一次交兩年稅,每年交當年+下年的稅,而每年則再比較上年交的今年,和實際應交的今年,若然已交少過應交,就補,反之就退。所以理論上大家上年已經交了今年的稅,只要申請暫緩暫繳稅,就很大機會不用再交稅,甚至有退稅可收。申請暫緩的理由可以很簡單,說引渡條例通過後局勢不穩下年可能失業,導致收入減少至今年的90%就可以了,畢竟外資都要撤走了,職位還能保得住嗎?如此一來,政府稅收就已經減少了。
申請了暫緩之後,我們還可以用財務困難為理由申請分期繳納,或者遲交半年,也不過是罰款5%。這幾招除了可以合情合理合法把今年要交的稅壓到最少、拖到最遲之後,更加可以增加稅局的工作量,提高政府行政成本,反之我們申請手續簡單,我亦會把相關資料放在留言。
畢竟香港政府收入來源集中,就只有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印花稅和地價收入,啟德地王已經撻訂,如果在稅收方面失利,後果可想而知。
根據2018/2019財政預算案,香港財政儲備一萬一千億,而政府開支則超過五千五百億,賬面上即使政府全無收入,仍能支撐兩年,但事實上財政儲備是多由個基金組成,例如創科基金、公務員退休金、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並不是政府說動用就能動用,如果政府收入減少,儲備受到狙擊,還能夠維持警隊每年200億的開支嗎?還有錢買水炮車嗎?
所以我們除了要打擊貨幣基礎,亦要從源頭減少政府收入,多方面進迫。政府雖然坐擁五萬億儲備,但其實處處受制。市民和政府硬碰硬一定贏不了,但我們是香港人,我們是世上最靈活變通的民族,一招不成,我們一定可以祭出第二招第三招,現在還未到放棄的時候。
香港人,我們自己的錢,應該是我們最強力的武器才對。
#三罷一拋
#金融抗爭
#HKDtoUSD
#慳稅小貼士
延伸閲讀:
[衝擊聯繫匯率 預演國際制裁]
https://www.facebook.com/355905167931962/posts/1120816114774193?sfns=mo
[用破壞,換一次守護的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355905167931962/posts/1121892221333249?sfns=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