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必桃做法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必桃做法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eric5389 (eric)看板baking標題[問題] 中元節來了,請問有人知道"毛荷"的...
必桃做法 在 台中美食-平靜的玩食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7:27:02
📍日日好食 幫靜慶祝25歲生日, 來到這間CP值超高的歐法料理餐廳! 這一天我們點了一份888元的櫻桃鴨胸套餐以及1099元的菲力牛排套餐,每一份套餐中都附有南瓜濃湯、沙拉、歐式麵包、蘋果醋飲、前菜(鮭魚卵燉飯)、飲料(當天點拿鐵咖啡及蜂蜜檸檬汁)、甜點(當天點烤布蕾及莓果冰淇淋)。上餐的速度很棒...
中元節來了,請問有人知道"毛荷"的作法或食譜嗎?
不知道來烘焙版貼這篇是否合適,但試搜尋一下,發覺"發糕"的作法也列在烘焙版,個人印象中覺得毛荷與發糕相類似,所以就大膽貼上來了。
小時候吃的一種糕餅,記得叫mo-ho(其中ho要帶點鼻音,應該去學台語的羅馬拼音的),mo-ho類似發糕,只是裂開的方向不同。小時候很喜歡吃,不過味道記不得了,或許是在物質缺乏的年代,甚麼都好吃吧。
這東西在中、南部說起幾乎沒人認得,也從未再見。昨晚電視節目中談到中元普渡,提起北部用毛荷、筆(台語:裂開)桃來拜拜,聽到這句話讓我如獲至寶,才得以在網路上找到這張圖,左右兩側是毛荷(也就是我說的mo-ho),中間是筆桃,真令人懷念。
http://ppt.cc/mUMu
記得毛荷吃起來像發糕,但比較粉(乾一點),也很甜。圖上的毛荷或許經過包裝,上面那一塊好像不夠突起,又用小蛋糕杯盛裝,和小時候的印象大不相同,但基本樣子還是認得的。
這是報紙上有關毛荷的報導:
http://ppt.cc/asqc
我猜想毛荷和發糕最大的差異應該是形狀上的不同。發糕蒸熟後是中央圓型突起,在平面上做十字型開裂,至於毛荷則是整體垂直膨脹後在四周做環狀開裂。我做過磅蛋糕,很容易理解發糕的膨脹開裂方式,但是無法了解毛荷的環狀開裂是如何形成的?
版上是否有先進知道毛荷的食譜或製作方式,以及如何讓毛荷產生環狀開裂,或許我可以自己試著做看看,一圓兒時之夢。先謝謝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40.2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