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心理 諮商 次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心理 諮商 次數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心理 諮商 次數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kmbiyax (加油)看板PSY標題Re: [疑問] 諮商次數時間Wed Jun 24 09:...

心理 諮商 次數 在 姜冠宇 醫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1:19:31

台灣降級在即,我們也先來談談 #醫療回載 的準備 其實已經有好一陣子,許多待開刀、需要內科治療的病人 需求都是持續存在的,但是恢復正常病房使用需要時間 所以急診因為非covid病人的待床問題,是相當嚴重 疫情趨緩時,醫療回載也是困難的,因為你要恢復過往業務 又要很彈性的準備好下一波的降載量能 身為...


簡要回應如下

※ 引述《fiscal (Gill)》之銘言:
: 請問各位 一般而言 諮商次數或是時間多久比較合理?
: 當然我也明白這個問題是大哉問
: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所以答案一定都不同
: 只是以我自己而言 目前已進行了一年的諮商
: 詢問心理師還需要多久時間
: 得到的答案也是:「還需要幾年時間。」這樣的籠統答案
: 甚至心理師說:「國外有些個案是諮商一輩子的。」
: 這...實在讓我有點驚訝...
: 我知道短期諮商大約是20次
: 那麼長期呢? 真的是無限制嗎?
: 所以想了解在一般的情況下
: 有沒有比較可以依循的諮商次數或是時間可以讓我參考的?
: 謝謝大家~


諮商次數,涉及到「結案評估」的概念

一般來說,「第一次會談,即會有心理準備"預告結束"」,現實生活中
除非各種條件皆match,不太可能「一直」談下去。從助人工作者的角度來說,
當然也會期待「結案」。結案,意味來求助的當事人,已經有明顯的成長,對自身課題
已經能有不同的覺察/體會,甚至改變(這邊,暫時不談非自願情況,或失敗案例)

關於「諮商次數」的思考,大致可參考幾個要點:

一、意願為先:諮商能否持續進展下去,當事人「意願」是首要關鍵。當事人需要思考,
我在諮商歷程中,是否有感受到自己有一些不一樣,而對於自己的課題,是否也開始有了一些
新的覺察/體會,乃至產生「改變」。對於自己課題伴隨諮商歷程的進展,體會到自己的
成長到什麼樣的狀態與歷程,是否開始要思量「單飛」,讓自己練習去try看看,體驗著
生活的時刻......畢竟,助人者頂多一週陪當事人談一個時段,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
仰賴當事人如何籌劃自己的生活,「好好地」過活。

二、開案緣由/處遇目標/效果評估:這部分,基本上「為什麼」開始會談,應該會有初始
需求/期待,關於是否要繼續會談,以及諮商次數方面,可綜合評估「開案緣由」需求與
期待滿足?處遇目標(可能有短、中、長期...)是否已達成(此部分,當事人通常不一定
清楚,建議可直接與你妳/的助人者直接討論,若當事人想瞭解自己為什麼還不能結案,
助人者需要回應當事人的疑問)。當然,依據不同理論、學派、取向背景的助人者,對於
本項提問,會有不同的回應方式,但不論哪一種,別忘了「當事人」是主體,「你/妳」
自己的觀點,非常重要。

三、時間、經濟:諮商次數的另一項重要考量,就是自己的「時間」、「經濟」情況的
評估,考量自己日常生活中投入於諮商會談的時間與所花費的金錢(乃至所有成本考量)
可謹慎評估,自己是否在負擔諮商會談上,有任何需調整或負荷之處。假如,發現了長期
諮商,已開始影響自己的生活維持,或發現可能因著自己生活不同階段與籌劃不同,諮商
可能在生活中所佔有的比重需要調整時,亦可開始評估諮商次數是要繼續、調整或結束。
特別是,若自己使用的是免費資源時,更會建議思考資源珍貴及有限性,如何讓更多需要
的民眾,可以享有到此珍貴資源,也會是其中一項思考。
四、假如當事人觀點與助人者觀點不一致時:一般來說,會建議回到會談現場,由當事人
與其助人者討論、溝通、對話及澄清。但,有時候,不要忘了,若一段諮商關係建立已久
,不可豁免的在諮商關係中,也可能會有「當事人-助人者」之間「移情/反移情」現象,
此現象沒有對錯,但重點是若當事人考慮想結束,但助人者認為不想結束時,除回歸前述
幾項提醒思考外,另建議當事人亦可思考「自己與助人者的關係」這個軸向,而此軸向也
是最常容易被忽略掉的區塊。或許,有時候「諮商次數or結案評估」,除了回歸專業評估
外,「人與人關係」可能也會是潛在影響的重要面向。特別是,當兩個人在諮商關係中,
彼此走了一段時間,這裡面也可能會有一些在諮商歷程中建立的各種關係,面臨「結束」
時,需要去好好整理的部分
(如:原先品質佳的依附關係落入分離的失落體驗-不論是當事人或助人者皆是)。

不要以為助人者好像「如神」一般的存在,不會有各種七情六慾,助人者也是「人」
面對「次數」或「結案」,一定也會有助人者自己的狀態在其中

寫這麼多,關於本項課題,最終還是建議會先回到自身狀態審慎評估
與自己的助人者好好討論溝通。
假如,發現困難了,建議可尋求自己可信賴的第三方重要支持對象,瞭解其觀點及建議
作為自身綜合評估之參考。

以上回覆
※ 編輯: kmbiyax (210.240.38.99), 06/24/2015 09:13:09
fiscal: 非常謝謝K大詳盡的回覆 目前我處於想結束又害怕結束的情況 06/24 23:02
fiscal: 會試著跟心理師討論這個問題 06/24 23:03
kmbiyax: 祝福你順利 06/25 10:2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