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心理動力取向治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心理動力取向治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心理動力取向治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心智化 #重磅上市 #經典好書 #十年磨一書 #摘自本書前言 #依附 #情感調節 #自我發展 . 書名: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彼得.馮納吉、...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4的網紅好女人的情場攻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那些傷口怎麼似曾相似? 你也沒發現自己複製貼上你爸媽的相處模式? 就讓關係療癒師Mia用她的故事帶妳療癒自己 搭配文章收聽➡️https://medium.com/@therightone 🎙收聽節目 Sound On:https://pse.is/QRM6D Spotify:https://p...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5:16

#兩種心靈 #認識人類苦痛的不同模式 #同理心 #受苦意味著什麼 我越來越清楚,生物醫學和精神動力學的不同任務教導了年輕醫師用不同的方式同理病人。 兩者都是同理,但它們不是以同樣的方式同理。同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種柔軟可變、讓人感覺良好的情感,也不是一般人使用這個詞彙時所說的那種溫暖而模糊的狀...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15:16

#當小說人物遇上精神分析 #佛洛依德也來寫書評 #幻覺與夢 #威廉煙森 #格拉底瓦 . 許久之前,我接到一個來自某文學雜誌的邀請。在信裡,他們附上了一本台灣作者原創的小說,邀請我在閱讀之後,試著以心理學的角度來剖析小說主角的心理狀態。 . 這樣的任務在臨床心理學中稱為「個案概念化」(case fo...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哇賽!心理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31 00:06:54

我本身是 #臨床心理師,剛好CBT、ACT和Mindfulness也與我的治療取向相符。吉兒.P.韋伯(Jill P. Weber)博士寫的這一本書,針對 #焦慮 發作的症狀,提供實證有效的方式。透過感覺、行為、想法三大方面出發,教你如何不再被焦慮浪潮淹沒,一步步越過情緒浪潮,透過練習學會駕馭海浪,...

  •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0 09:49:37
    有 130 人按讚

    #心智化 #重磅上市 #經典好書 #十年磨一書
    #摘自本書前言 #依附 #情感調節 #自我發展
    .
    書名: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譯者:楊舒涵、魏與晟
    .
    本書的付梓仰賴於許多事物的貢獻。我們引進了多方的資源,雄心壯志地期待本書能針對多重的讀者群,包括心理學研究人員、臨床心理學家以及心理治療師,同時也包含了其他領域的發展學家。從最一般的層面來說,我們希望可以突顯 #發展心理學對於心理治療與心理病理學有多麼重要。我們整合了心理學發展的科學知識,以及與成人及兒童工作的臨床經驗,來解釋心理治療。我們相信,只有在個別心理治療師與專業研究人員雙方能持續合作的情況下,患者才能受到最好的照顧。像這樣的整合,其價值當然無法馬上獲得所有人的接受(見Green 2000; Wolff 1996),也確實不需如此。心理治療師主要是透過談話來給予病人臨床上的幫助,因為這些病人所尋找的幫助不(只)是藥物,更是一個願意對他將心比心的人。相關學科在科學上的進展不一定會對心理治療的實務有所幫助,比如說,1940與1950年代霍爾(Hull)與史金納(Skinner)所提出的學習理論研究,對當時的心理動力取向治療師就沒什麼幫助,卻有益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比較強調行為與環境,較少關注個人與意義。
    .
    我們的工作立基於那些傑出的前輩們,他們在精神分析與發展的理論上投注了相當大的心力,也建立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如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馬勒(Margaret Mahler)、布洛迪(Brody)、埃姆德(Emde)、史騰(Stern),與其他許多人士。特別鼓舞我們的例子是安妮‧柏格曼(Anni Bergman 1999),她是分析師瑪格莉特‧馬勒知名的共同研究者,在她的書中,完美地整合了發展理論與臨床思維。讀者們也可在本書中發現柏格曼書中的許多想法,只是換成稍微不同的觀點來講。所有心理治療的發展都是起源於對人類發展的觀察,因此必然會共同享有許多重要的特色。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本書中討論的許多想法──像是父母鏡映的社會生物回饋理論、目的論與意圖位置、反思功能、精神現實中的精神等同與假扮模式、異化自我、心智歷程、情感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都為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提供了真正的新方向。
    .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書的思維與關注的方向並不侷限於精神分析,我們還運用了心智哲學的概念,以捕捉與描述嬰兒是如何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成就自身心智的歷程。人類會透過他人來探索自己,這個概念源自於德國的唯心主義,而後精神分析式的心智哲學觀又進一步地拓展了這樣的想法(Jurist 2000)。在社會認知的領域中,心智哲學的運用相當普遍。但我們的理論導向有些不同,因為除了認知外,我們也同樣關注情感。也因此我們援引了依附理論,依附理論強調嬰兒與原初照顧者的關係品質會影響到嬰兒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並且有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確切來說,我們的工作不只借用了依附理論,更對依附理論做了重大的重新概念化。我們認為,依附並不只有依附關係本身而已,而是能更進一步發展出表徵系統的能力,這可能是人類為了有助於存活而演化出來的功能。因此本書另一個具有貢獻的面向,便是舒緩了過往精神分析與依附理論的一些長期緊張關係 (Fonagy 2001)。
    .
    本書的書名是由三個標題(情感調節、心智化、自我發展)組合而成,主要內容就是在談這三個主題與其相互間的關係。我們主要關注嬰兒、孩童、青少年到成人的心智中,對心理狀態表徵的發展。心智化是一個發展理論界很熟悉的概念,論述了 #個體是如何理解到自己運用心智的方法,#好用以調整對於外在世界的經驗。心智化可說是自我發展的根本,因為心智化會逐漸豐厚內在組織,讓個體能參與社會,並與共享此能力的他人構築出複雜的人際關係。另外,我們也用「反思功能」這個詞,為「個體有多少心智化的能力」做出操作型的定義 (Fonagy, Target, Steele, & Steele 1998)。
    .
    心智化會立即令人聯想到自我的兩個層面:主體性(agentive)與表徵性(representational),也就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90)所說的「主格我」(I)與「受格我」(Me)。自我表徵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學者的高度關注,詹姆斯的「受格我」,或是「實體自我」(empirical self)(Lewis & Brooks-Gunn 1979),指的是我們認為自己身上所真實擁有的一系列特徵發展,儘管這可能是藉由推論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反應而得來(Harter 1999)。因此,心智化的這層面在精神分析理論與認知理論中,都是有著長久歷史淵源的概念(Morton & Frith 1995)。但是自我做為心智主體,或我們在他處所說的「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這個概念(Fonagy, Moran, & Target 1993; Fonagy & Target 1995),相對來說是常被忽視的研究主題。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對鞏固自我主體性的發展歷程這個議題的漠視,可能是因為在傳統上受到太多笛卡兒主義者「第一人稱權威」的影響,認為個體能夠直接並正確無誤地得知內在的心智狀態,而不是將其看成是一個困難重重的發展成就。瑪西亞‧卡佛爾(Marcia Cavell 1988, 1994, 2000)的工作尤其提醒了大家,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其實與笛卡兒主義相差無幾。精神分析與人類發展學經常附和笛卡兒的傳統假設,認為心智主體性的經驗是天生的。我們試圖在本書打破這個主流哲學傳統,提倡心智主體性應該是種逐漸發展或建構出來的能力。
    .
    對於意圖行動之表徵的發展與哲學研究都顯示出,意圖心智狀態的表徵可能有更為複雜的內在結構。個體可能可以部分意識到這些意圖結構,也可能完全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情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要能理解到自我是個心智主體,就得透過人際經驗,特別是與原初客體相處的經驗。#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這兩種要素結合在一起,就可以使兒童區分內在與外在的現實,也能從人際溝通中區分出內在心智與情緒歷程。在本書中,我們會同時運用臨床材料與實證研究,佐以發展上的觀察,來呈現嬰兒能經驗到自己是個擁有心智的有機體,或是經驗到他自己的心理自我這件事,並非先天固有,而是從嬰兒期至兒童期逐漸演化出的一種結構。這樣的發展極為仰賴兒童與更為成熟、友善及具有反思的成人進行互動才能完成。
    .
    我們認為,心智化不僅只是一種認知歷程,同時也是透過與原初客體的互動來「發現」情感的過程。因此,本書也會把重點放在「情感調節」這個概念上。在許多發展理論與心理病理學的領域中,這個概念都十分重要(例如Clarkin & Lenzenweger 1996)。情感調節就是主動調整情感狀態的能力,與心智化關係密切,因為心智化就是自我感與主體感的基石。在我們的想法中,情感調節是心智化的前提;但是我們也相信,一旦個體開始心智化,情感調節的本質便會有所轉變。在此我們辨識出情感調節可以是種情感狀態的適應,若發展出更複雜的型態,也能運用情感來調節自我。「心智化情感體會」這個概念,指的是一種更成熟的情感調節能力,讓個體能在自身情感狀態中,發現主觀的意義。我們認為,在每一種心理治療取向當中,心智化情感體會都是療效的核心,這代表著 #個體能在經驗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 #這種經驗遠遠超出了僅能在理智上理解感受的狀況。也是在這種境界中,患者的抗拒與防衛才有意義,因為此時治療者對抗的不只是特定的情緒經驗,同時還是一整個心智模式的功能;這些受損的模式不只會扭曲心智表徵,阻礙療效的進展,同時也抑制了心智功能 (Fonagy, Edgcumbe, Moran, Kennedy, & Target 1993)。所以我們可能會誤解自身的感覺,以為自己處於某種感受,但實際上真正感覺到的卻可能是另一種情緒。不僅如此,個體甚至有可能會把自己從情感豐富的經驗世界中踢出。比如說,有些人沒有能力從心理和心理社會的前因後果設想而一再重蹈覆轍,這可能就是因為此人的心理歷程受到了廣泛的抑制,或是鞏固這些能力的心理歷程發展出了問題。
    .
    我們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理論更豐厚了先前的理論學家所提出的論點,如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談的依附的演化功能。我們認為,早期客體關係的演化功能是為了使幼兒打造出某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充分地開展出理解他者與自我心智狀態的能力。我們假設,對於自我與他人心智的反思,都是建構出來的能力,是由早期關係演化而來。對人類而言,發展出能解讀人際互動的心智結構非常重要,而由於心智化又是人際功能的核心,由此推論,心智化在演化上必定有其特別的地位。語言當然是象徵性互動的主要方式,但為了要適當地運用語言,就需要組織主觀世界。內在狀態必須要有其意義,才能夠用來與他人溝通;同時我們也要有能力解讀他人的心智,才能在工作、情愛與遊玩時與他人合作。
    .
    本書會清楚強調,早期的人際經驗是最初的中介變項,影響著往後心理疾患與心理治療中會出現的心智能力。某種層面上,我們延續了心理社會取向的傳統,認為親職與早期的人際環境是發展病理學中的關鍵 (Cicchetti & Cohen 1995; A. Freud 1981; Masten & Braswell 1991; Rutter 1993; Sameroff 1995; Sroufe 1996)。儘管我們支持上述的觀點,但在上個世紀的精神病學與社會科學中,隨著領養與雙生子行為基因學研究證據出爐,上述觀點也開始陸續遭到批判(Eaves et al. 1997; Hewitt et al. 1997)。這些研究者們認為,過去的研究因為無法控制好基因上的變項,而過度高估了社會環境的影響。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當前的精神病學文獻都變成了單純的先天論觀點,覺得只有基因資料是寶貴的,而且還有著精神分析這種只注重心理層面資訊的學門所無法提供的價值。其結果就是,早期環境只剩下少許影響,而且這些影響還是由於生理因素的緣故,而非心理因素(例如Marenco & Weinberger 2000)。
    .
    (未完待續,更多詳請請見本書)
    .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
    📖 https://tinyurl.com/4j7sms3h

  •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9 17:17:13
    有 327 人按讚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界線、架構、關係】
    .
    ●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
    目前網路上以社會大眾為閱聽受眾,教導大家如何判斷心理師是否踰矩或是如何挑選適合的心理師的文章已經很多人寫。「心理師,日常」的閱聽受眾設定在心理治療的初學者或是對於心理治療領域有興趣的人。因此我會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從界線、架構、關係來看。」。當然,這類文章絕對不可能多「精簡扼要」,應該標註「文長慎入」,不過依照以往經驗,我對大家的耐性有信心(?)。
    .
    心理師一定會學過倫理與法規,會發現,心理治療真的很囉唆,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可以,學習者或是一般社會大眾往往只看到「不行」,但卻不見得清楚「為什麼不行」。那我現在要講的就是「為什麼」。因為當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原則與脈絡,很多時候可能只會感覺到這些規範,對於心理治療的從業工作者來說只不過是種又臭又長的「教條」。衍伸出的感覺有可能是好不通人情、好冰冷、好僵化、真古板。為什麼不可以?哎呀,這樣也沒關係吧?這樣比較有「人味」吧?而忽視了這些規範的重要性。
    .
    ● 我稍微整理一下,近日網路上爭議事件,並改以疑問句的方式列出:
    A. 心理師可以創立網路社團,讓(前)案主們可以在裡面討論嗎?
    B. 心理師可以向案主透露其他案主的個人資訊嗎?
    C. 心理師可以邀請(前)案主去喝咖啡?或是約私下見面嗎?
    D. 心理師可以邀請案主去吃飯,心理師的家眷陪同,就沒有關係嗎?
    E. 當心理師遭受社會輿論壓力,可以把(前)案主的(表達感謝的)治療心得公佈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業上嗎?
    .
    我不會每一題都直接給答案,但我邀請閱讀這篇文章的(準)心理師或有興趣的讀者思考,上述幾件事情中,你的想法是什麼?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作為心理師,我們當然需要依循《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與《心理師法》的規範,但除此之外,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而這些想法背後的核心信念又是為何?
    .
    不能免俗的,我要來分享自己的觀點。
    .
    一、心理治療關係:真實的,但又同時需要「被限制」的人際關係。
    .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學的是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因此會以成人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的立場看事情。我會說心理治療關係是一種真實但卻是需要「被限制」的關係。通常我們會這樣說「治療室內的,就留在治療室。」意味著心理師不應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來到他的日常生活中,除非案主做了或說了保密原則的特例。例如:有自殺、傷人、家暴、性侵等事情。又或是實習心理師有接受督導的必要性。基本上,心理師不會也不應當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治療室外,就算是已經結束治療關係,都不建議如此。
    .
    (一)「清楚的心理治療關係界線」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清楚的界線:保護案主不受傷害
    維持清楚的界線與避免雙重關係是為了保護案主不受傷害。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是人,所以需要完善的制度來協助我們保護關係與維持良好的界線。治療關係應當是很單純的,不允許衍伸出其他諸如商業合作、情侶、師生、上司下屬等雙重關係。治療關係也應避免原本就有的人際關係。因為治療關係本質上無法迴避權力議題,通常心理師相對於案主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且會尋求心理治療協助的人,有時是在情緒低落或身心狀態較為脆弱的期間。
    .
    2. 單純的關係:避免關係上的混亂
    從治療關係衍伸出的雙重關係剛開始會給人感覺心理師對我好特別、我好重要,但隨後而來的很有可能是感覺自己被利用。而若將原有的人際關係延伸為治療關係,治療雙方原本就認識甚至熟悉,也可能會造成界線的混亂不清,訊息的混亂,治療室中所獲得的訊息與原有人際關係接觸所得到的訊息攪和在一起,而使心理師無法有足夠清楚的思考與個案概念化。而相同的是,雙重關係都容易造成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和案主雙方搞不清楚對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以哪種身分、哪種立場、哪種社會位置來表達,又或者是在治療過程中顧慮到對方治療關係以外的身分而造成治療上的阻礙。例如:同時是心理師和課程老師的身份,案主就可能會擔心,如果我的治療效果不好,會不會影響我的課程成績?那我是不是應當要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得很好,看起來很有療效,甚至討好身為課程老師的心理師。
    .
    3. 清楚的身分與位置,才能好好治療,好好地被治療
    當治療關係是單純的,心理師就是心理師,案主就是案主。各自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的治療或接受治療,無論是案主還是心理師,都不受對方另一個身分的干擾,這讓除了讓治療可以更順利進行,也更有效能。也因此,心理師應當避免與案主有治療室外的接觸,迴避衍伸出其他人際關係的可能性。吃飯、喝咖啡這些看似平常的人際互動也應當避免。至於結束治療後,是否就可以約出去喝咖啡,我認為就算結束治療,對案主而言,心理師還是心理師,不太可能一刀兩斷,立刻轉變成另一種身分。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樣的舉動,是有可能讓案主感到混亂、不安,甚至是困惑的。另外主動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件事,是滿足誰的需求呢?(前)案主是沒有義務要滿足(前)心理師的個人內在需求的。
    .
    個別心理治療關係會是一對一的關係,就算是同一位心理師,不同的案主也會有不同的心理治療經驗,因此對於每個人個別的心理治療經驗,都需要被尊重。同一位心理師,一位案主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不代表其他案主也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相反的一位案主在心理治療中感到受傷或不舒服,也不代表這位心理師的其他案主也在心理治療中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並不認同,把案主拉進和其他案主或其他人的紛爭中。簡單說,在個別治療經驗中,誰都沒有資格替誰證明什麼。
    .
    (二) 「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好的治療空間,包含物理上和心理上
    如果說「清楚的治療界線」是消極的保護案主和治療關係,「穩定的治療架構」就相對是積極的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心理治療架構一般來說是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的心理治療,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會輕易更動架構,就算要更動,也會經過心理師與個案雙方充分的討論。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心理師在了解案主 (也就是個案概念化) 的過程中降低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這可以讓治療師和案主有機會在穩定的環境中思考與感受。
    .
    2. 穩定的架構,讓治療更清晰
    長期每週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晤談室接受心理治療,在動力的觀點就有如母嬰關係,嬰兒的主要照顧者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量的奶水。因為都固定,所以孩子的變化,今天喝的多,明天喝得少,都可以以較客觀的方式觀察出來。孩子在長大、在改變,照顧者也可以有明顯的感覺。但若照顧者是用隨意的方式決定給予孩子奶水量與時間,很可能就無法清楚地觀察到孩子的變化。
    .
    回到心理治療上,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外在環境的變動降低,心理師和案主都知道每週的某一個時間在某一個地點有治療,彼此都會有所準備。例如,案主會知道,啊,我每週三下午六點要心理治療,那我會把工作或雜事盡可能排開,而心理師也會留那段時間和空間給我。治療架構是一個雙方都為彼此準備。就像《小王子》中,狐狸對於小王子的等待,不過不同的是,對於案主和心理師而言,這個感受很多時候不是像狐狸等待小王子那樣,是幸福的,有可能是複雜的、矛盾的感受,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儘管如此,案主對於這些過程的想法與感受都可以和心理師討論,這些感受也都是治療中重要的訊息。
    .
    3. 心理治療不同於看感冒去診所拿藥
    心理治療並不是感冒看醫生,有症狀、有不舒服再來,治療目的只是讓症狀和不舒服的感受消失,相反的,心理治療是深層的了解自己,在治療過程中一起思考與感受。因此並不是一蹴可幾,或把案主的狀態訂一個病名或標籤,說你就是如何、如何,或是怎樣做一定會好。而是需要治療關係的雙方長期的時間與投入,有時花兩三年以上也不為過。
    .
    二、心理治療關係就是移情關係:當然移情,哪次不移情?
    .
    在心理動力的觀點下,治療關係就是一種移情關係。我有時會在網路論壇看到有人在談論「我好像喜歡上我的心理師了,我該怎麼辦?」、「你那個是移情啦,不是真的喜歡。」那麼,移情不是真的感情嗎?移情到底是什麼?
    .
    1. 移情是什麼?
    移情是當事人把他早年對於重要他人的情感轉移至治療關係之中。且移情也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喜歡或愛的感受,也有可能是負向的感受,是討厭、憤怒、恐懼等感受。通常會需要被詮釋的會是負向移情,因為在治療關係中負面的感覺過大的話,治療關係張力會很大,案主會因為太難受,乾脆就中斷治療了,所以心理師會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不一定需要標註或點名這是負向移情,但當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有機會被說出來,被理解,被看到,案主通常會因為自己被理解而緩解了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治療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
    2. 治療過程中的一切都是移情嗎?
    雖然說是移情關係,事實上治療關係中雙方的互動與感受有三種成因:(1) 案主的移情 (2)心理師的反移情 (3)相對外在現實環境。因此心理師在理解與思考案主的過程中,三者均須兼顧。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可以降低外在現實環境的干擾因素。那麼,案主對於治療的感受和狀態就可以比較歸因於移情。所以治療架構很重要。如果心理架構很混亂,這週週三治療,下週週二治療,我們就比較困難把案主在治療中的感受歸因於移情。
    .
    3. 面對移情,心理師該怎麼做?
    在治療關係中,案主在穩定與安全的環境下,把自己對於小時候重要他人的情感、情緒、感覺轉移到心理師身上,那心理師要做什麼?當然不是在那裡沉浸在被正向移情的感受中,覺得自己真是一位優秀的心理師,自己的言語真的好有療效而沾沾自喜。心理師需要去思考的是,案主感覺到的是什麼。無論是正向移情、負向移情,還是那些難以言明的複雜感受。當然有可能是真的心理師的言語帶來的幫助,但也同時可能是案主把自己對於幼年時期的情感關係,帶進治療關係中。
    .
    而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為何,是坐立難安、如坐針氈,還是治療前一天會做惡夢,或是很開心看到案主來治療?這些心理師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與情緒就是反移情,心理師要敏感於自己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去理解、去消化,而非將之化為行動 ( 即,行動化)。並在治療有需要的情況下,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反饋給當事人。以此來協助案主思考與了解自己。

    三、 維持界線與架構的挑戰,以及心理師可以做什麼?
    .
    心理治療真的超囉嗦,對於心理師和案主而言都是,心理師能做的,是帶著案主去思考這些想要破壞界線的背後是什麼怎樣的感受、想法,這對於治療關係的意義是什麼?但如果今天破壞界線與架構的是心理師呢?已經取得證照的心理師,每六年都需要換照,換照的前提是要參與一定量的研習時數(六年120),其中也有倫理時數的要求。這都是法規在制度上對於心理師本身專業與倫理的要求,遺憾地,這並無法保證每位心理師在面對案主的時候,都能遵守界線,避免雙重關係,不在治療室外和案主有非必要的接觸。
    .
    心理師需要時時警惕自己,當有想要破壞界線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是什麼讓你想要破壞界線,這背後有什麼自己的需要在。讓自己停下來,用思考取代行動化,為什麼想要約(前)案主喝咖啡,為什麼想要邀案主吃飯。這真的為案主著想嗎?這樣的行動背後的欲求是什麼?因為事實上,作為一位心理師,破壞了治療界線,破壞了治療架構,這樣的治療關係,還剩下什麼呢?
    .

  •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好女人的情場攻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25 13:14:42

    那些傷口怎麼似曾相似?
    你也沒發現自己複製貼上你爸媽的相處模式?
    就讓關係療癒師Mia用她的故事帶妳療癒自己

    搭配文章收聽➡️https://medium.com/@therightone

    🎙收聽節目
    Sound On:https://pse.is/QRM6D
    Spotify:https://pse.is/QYDLV
    Apple Podcast:https://pse.is/QGTHC

    🔔非誠勿擾快速約會 粉專:https://pse.is/RA9XR
    💌來信解決妳的「愛情怎麼辦」:[email protected]

    【Who is 關係療癒師Mia】:
    心起點有限公司創辦人,12年來在心理諮商與身心靈領域深耕,擅長各類關係修復、原生家庭療癒、心理諮詢、催眠、NLP、牌卡、天賦探索等領域,擁有各類心理諮商領域的專業,80幾套牌卡、20 種以上的人格探索工具,希望陪伴每個人看見最好的自己,活出真實幸福的人生,目前個案諮詢5000人以上, 帶領數百場以上的工作坊與課程。
    🔸️心起點有限公司創辦人/講師/諮詢師
    🔸️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關係療癒師/情緒療癒師
    🔸️NGH催眠治療師、美國NLP執行師
    🔸️EFT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三階段結業
    🔸️英國天賦原動力、新加坡財富原動力諮詢師
    🔸️日本和諧粉彩正指導師
    🔸️AL課程導師課程設計
    🔸️暢銷書《赢在勝任力》作者

    【非誠勿擾快速約會】:
    台灣最受歡迎的交友活動。 我們是由一群來自金融界和科技界的海外歸國人士所創立,致力於提供平日工作繁忙的白領上班族一個有趣、安全、省時的交友活動體驗。 從2013年開始,我們舉辦超過200場快速約會,累積7000人參與,並促成了100對以上男女交往or結婚。 在這個節目裡,我們將分享過去7年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提供好女人在情場上的心法和技法,幫助妳早日找到那個"他"。

    Produced by Captain Lu & Jocelyn Jhu

  •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好女人的情場攻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25 13:14:17

    別再猜!莫急莫慌莫害怕~
    避開地雷區,才能好好和男人共處
    就讓關係療癒師Mia帶妳一同避雷不再猜不透他

    搭配文章收聽➡️https://medium.com/@therightone

    🎙收聽節目
    Sound On:https://pse.is/QRM6D
    Spotify:https://pse.is/QYDLV
    Apple Podcast:https://pse.is/QGTHC

    🔔非誠勿擾快速約會 粉專:https://pse.is/RA9XR
    💌來信解決妳的「愛情怎麼辦」:[email protected]

    【Who is 關係療癒師Mia】:
    心起點有限公司創辦人,12年來在心理諮商與身心靈領域深耕,擅長各類關係修復、原生家庭療癒、心理諮詢、催眠、NLP、牌卡、天賦探索等領域,擁有各類心理諮商領域的專業,80幾套牌卡、20 種以上的人格探索工具,希望陪伴每個人看見最好的自己,活出真實幸福的人生,目前個案諮詢5000人以上, 帶領數百場以上的工作坊與課程。
    🔸️心起點有限公司創辦人/講師/諮詢師
    🔸️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關係療癒師/情緒療癒師
    🔸️NGH催眠治療師、美國NLP執行師
    🔸️EFT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三階段結業
    🔸️英國天賦原動力、新加坡財富原動力諮詢師
    🔸️日本和諧粉彩正指導師
    🔸️AL課程導師課程設計
    🔸️暢銷書《赢在勝任力》作者

    【非誠勿擾快速約會】:
    台灣最受歡迎的交友活動。 我們是由一群來自金融界和科技界的海外歸國人士所創立,致力於提供平日工作繁忙的白領上班族一個有趣、安全、省時的交友活動體驗。 從2013年開始,我們舉辦超過200場快速約會,累積7000人參與,並促成了100對以上男女交往or結婚。 在這個節目裡,我們將分享過去7年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提供好女人在情場上的心法和技法,幫助妳早日找到那個"他"。

    Produced by Captain Lu & Jocelyn Jhu

  •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 在 好女人的情場攻略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25 13:07:10

    詳閱他才能好好懂得他!
    買3C妳都會看使用說明書了,那妳翻過男人使用說明書嗎?
    就讓關係療癒師Mia帶妳懂讀又懂用那個他

    搭配文章收聽➡️https://medium.com/@therightone

    🎙收聽節目
    Sound On:https://pse.is/QRM6D
    Spotify:https://pse.is/QYDLV
    Apple Podcast:https://pse.is/QGTHC

    🔔非誠勿擾快速約會 粉專:https://pse.is/RA9XR
    💌來信解決妳的「愛情怎麼辦」:[email protected]

    【Who is 關係療癒師Mia】:
    心起點有限公司創辦人,12年來在心理諮商與身心靈領域深耕,擅長各類關係修復、原生家庭療癒、心理諮詢、催眠、NLP、牌卡、天賦探索等領域,擁有各類心理諮商領域的專業,80幾套牌卡、20 種以上的人格探索工具,希望陪伴每個人看見最好的自己,活出真實幸福的人生,目前個案諮詢5000人以上, 帶領數百場以上的工作坊與課程。
    🔸️心起點有限公司創辦人/講師/諮詢師
    🔸️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關係療癒師/情緒療癒師
    🔸️NGH催眠治療師、美國NLP執行師
    🔸️EFT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三階段結業
    🔸️英國天賦原動力、新加坡財富原動力諮詢師
    🔸️日本和諧粉彩正指導師
    🔸️AL課程導師課程設計
    🔸️暢銷書《赢在勝任力》作者

    【非誠勿擾快速約會】:
    台灣最受歡迎的交友活動。 我們是由一群來自金融界和科技界的海外歸國人士所創立,致力於提供平日工作繁忙的白領上班族一個有趣、安全、省時的交友活動體驗。 從2013年開始,我們舉辦超過200場快速約會,累積7000人參與,並促成了100對以上男女交往or結婚。 在這個節目裡,我們將分享過去7年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提供好女人在情場上的心法和技法,幫助妳早日找到那個"他"。

    Produced by Captain Lu & Jocelyn Jhu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