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心智圖筆記術電子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心智圖筆記術電子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心智圖筆記術電子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心智圖筆記術電子書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286的網紅Sharpen Your Sou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贈書活動 IG進行中】 #這本書適合 👉出現工作倦怠沒什麼靈感,想開創新的思考 👉有時候擔心思考不夠縝密、希望有明確思考要點 👉邏輯理性是你的優勢,想要有具體方法突破 #TIPS選書推薦 📌 Tools工具: 建立思考框架的三步驟。 📌 Ideas新理念: 面對...

  • 心智圖筆記術電子書 在 Sharpen Your Sou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7 18:35:27
    有 14 人按讚

    【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贈書活動 IG進行中】

    #這本書適合
    👉出現工作倦怠沒什麼靈感,想開創新的思考
    👉有時候擔心思考不夠縝密、希望有明確思考要點
    👉邏輯理性是你的優勢,想要有具體方法突破

    #TIPS選書推薦
    📌 Tools工具:
    建立思考框架的三步驟。
    📌 Ideas新理念:
    面對AI時代來臨人類的關鍵優勢。
    📌 Practicability實用性:
    透過思考框架推論未知並拓展可能性。
    📌 Scientificity 科學性:
    從心智模型到思考框架,詳細說明從建構、調整、擴展的注意事項及運用方法。

    -
    #面臨AI資訊化時代的個人優勢
    隨著科技技術的進展,許多工作都可能被取代,雖然電腦可以高效執行指令,但僅能針對限有的資料及設定好的框架進行;而人類,可以想像不存在的情境—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思考框架的運用 構建思考框架三步驟:
    ⚡️透過因果思維去類推
    ⚡️發散:「使用反現實」提出越多解決辦法與可能性越好。 Ex: What, Why, When, Who, Where, How
    ⚡️收斂:最後針對目標導向,精簡選擇。

    ⚠️如果現有思考框架不適合
    ➡️ 透過學習擴充自己能運用的框架、掌握基本原則做變動,另啟思考框架應對。



    沒時間看書,想用一張圖的時間快速掌握本書架構?
    Dr.S 用心製作的心智圖即可免費下載!
    https://www.notion.so/31f4d9e0c30440fa98540bc4d98252e2


    最後非常感謝 天下文化 贈書💛
    參加活動請移駕我們的IG
    https://instagram.com/sharpen_your_soul?utm_medium=copy_link
    我們將在10/3 22:00 前選出兩位讀者贈出!

    ——
    喜愛閱讀的朋友們,
    目前 天下文化 X Readmoo讀墨電子書
    全書👉9/30前,單本85折、3本75折
    https://pse.is/3lvlkl

    另外我們想私心推薦《與成功有約》,這本書是我們粉專命名的由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把握 9/29限時優惠 54折唷

    —————————————————————
    #思考 #思考力 #思考框架 #邏輯思考 #造局者 #閱讀筆記 #推薦書單
    #framer #AI #SharpenYourVision #selfimprovement

  • 心智圖筆記術電子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4:30:39
    有 356 人按讚

    你今年讀了幾本書呢?
    時光飛逝,轉眼之間我們已經走完了2021年一半的旅程。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讓我們必須待在家裡,生活型態的突然改變,讓許多人頓時之間難以適應。這個改變,或許讓我們跟家人的相處時間變多了,但也有更多的時間被 Netflix 和 YouTube 佔據。
    如果,你覺得自己上半年已經虛擲了太多的時間,想在接下來的半年花一些時間靜下來,按照自己的步調,讀一讀能夠幫助自己和帶來改變的書,那麼,我有一些不錯的書單給你參考。細數過去半年,我同樣減少了外出活動,總共讀了35本書(紙本書、電子書、有聲書),以下挑選其中六本值得推薦給你的書。
    圖文好讀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1-mid-books/
    .
    1.#人生路引
    《人生路引》是一本所謂的「書中之書」,出自於擁有「閱讀引路人」美名的作者楊斯棓醫師,他在書裡透過28本經典好書的導讀,揉入自己的人生經驗,讓我們認識到,原來把書中智慧轉移到真實生活上可以帶來多大的改變。如果你對人生道路仍然迷惘,想要找到指引前進的方向,藉由這本書幫自己引路就是一個很棒的方式。

    楊醫師有一段話說入我的心坎:「很多人不知道,廣讀之後我們腦中才能累積足以迸發新想法的燃料,才有機會善用別人的智慧,提升工作效率,甚至轉換跑道。其他事情的排序若堆疊在看書之前,我們只會複製昨日的工序,日復一日,益加無滋無味。」閱讀是打破常規的利器,是改變人生的契機。
    .
    2.#超級思維
    許多人都曾推薦查理.蒙格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但老實說,要讀懂、讀透這本書有相當的難度。尤其是書中提到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聽起來很厲害,可是對還沒有相關知識的讀者顯得過於抽象。而這本《超級思維》剛好補足了這個缺口,它是一本心智模型的白話文百科。

    心智模型是深植我們心中關於我們自己、別人、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並深受習慣思維、定勢思維、已有知識的侷限。心智模式會影響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會影響他對於事情的判斷和決策。當我們能掌握各種不同的心智模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兩種好處:

    1. 用來解釋生活中碰到的各種事件和問題,理解它們的「運作原理」,找出解決的方案。
    2. 用來避免偏誤,達成最好的評估和判斷,做出當下最理想的「決策」。

    這本書的作者把三百多個心智模型,很有技巧性地穿插在各個章節中,搭配生活、職場、商業應用等不同的故事和情境,讓整本書讀來趣味十足又容易消化。這本書也是我在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說書節目唯一破例錄了上、下兩集的書,可見我對這本書的喜愛之深!
    .
    3.#思考外包的陷阱
    在2021農曆年的時候,我曾經將「愛莉莎莎和蒼藍鴿事件」做了一次深度的分析和討論。其中我引用了《專業之死》這本書的內容,說明專家權威和普通民眾該怎麼合作、互信。不過那本書的內容,比較偏向「專家」角度的高姿態出發(作者本身就是專家)呼籲尊重專業。

    而《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則從「普通百姓」的視角出發,提醒我們不要過度把思考「外包」給所謂的專家和權威,也不要依賴過頭、以至於盲從,甚至忘了自己才是該負起思考責任的那個人。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提醒我們:「讓專家和科技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導大權。」我覺得書中的自主思考的五個步驟非常值得學習:(1) 有意識地管理注意力、(2) 以任務為導向、(3) 自主思考、(4) 連結多元觀點、(5) 專家為輔不為主。你將會從書中學到如何尊重專業,卻又不至於盲從。
    .
    4.#致富心態
    《致富心態》是我上半年至今,讀過最喜歡的一本投資理財書籍,雖然有些讀者認為這本書的翻譯有許多瑕疵,但我仍認為瑕不掩瑜。書中不談枯燥的財經術語,反而是把核心拉回我們對於「金錢」和「財富」看法的本身,作者善用引人入勝、一則又一則的短篇理財故事,引導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去擺脫我們一直以來對投資抱持的誤解。

    這不只是一本傳統的理財書,透過書中充滿寓意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致富之道往往跟邏輯和聰明才智沒有絕對關係,更多的重點反而在於自己內心的安定、謙卑和耐心。如果你正想要學投資,或者你是一個投資新手,這本書是非常好的起手式。即使你是有經驗的投資者,這本書裡仍然有許多通用的智慧。我也把書中的18個重點整理成一張好懂的圖,讓你快速瞭解這本書可以帶來哪些幫助。
    .
    5.#搖滾經濟學
    《搖滾經濟學》是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書,我從來沒有想像過,有人竟然可以把我們隨處可得的「音樂」和充滿學術理論的「經濟學」做出完美的結合。這本書源自於作者自己的「搖滾經濟學」的演講,在演講中他說明美國經濟和音樂產業的相似之處,歐巴馬總統聽完之後力薦所有高層都要讀過這場演講的手稿。

    這本書如同一部「充滿經濟縮影的音樂紀錄片」,許多我熟悉的歌星都在裡面現身說法,作者對經紀人和唱片公司高層的訪談,更透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音樂成本和行銷方式。這本書幫我們透過熟悉的音樂,去理解商業世界的運作方式,帶給我們一種寓教於樂的全新體驗。
    .
    6.#大器可以晚成
    我認為《大器可以晚成》是這個「快時代」的人們都需要的一本「慢讀物」。作者認為現代社會資訊高度流通的情況下,那些走得比別人快、成功得比別人早的「少年英雄」事蹟,越來越容易被發現跟看到,我們天天被這些包裝亮麗的故事疲勞轟炸,感覺自己落後了、跟成功絕緣了。結果,人們不但沒辦法過得更開心,反而陷入了更深層的憂鬱。

    這本書想傳達的核心精神:「大器不僅可以晚成,只要找到自己的步調,在任何人生階段都能有不同的發揮,獲得各式各樣的成就。」書中引用各行各業人們大器晚成的故事,讓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視野,看到與平常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世界。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帶給我的信心、沉著和寧靜。
    .
    後記:更多好書推薦
    .
    希望你能從這份書單裡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如果你還想知道我曾經分享的其他書籍,可以前往我的閱讀筆記文章專區,裡面有更多的讀書筆記。如果你想趁著下半年,開始建立和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推薦給你這篇長文,我在裡面詳細分享三個值得養成的習慣,可以大幅增加你的閱讀量。

    在疫情的肆虐之下,我們看似擁有了更多的時間,但是卻更容易把注意力分散到數不清的影音和社群平台上。我認為,我們必須在「無意識的漫遊」和「有意識的探索」之間取得一些平衡。主動尋找適合自己、能帶來幫助和啟發的書籍,就是一種有意識的探索。

    最後,如果你將閱讀視為一種對自己未來的投資,邀請你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我每週、每季都會持續和你分享我從書中學到的東西,以及讓我感到深受啟發的好書金句,還會精選值得一讀的好書清單跟你分享。如果你喜歡用「聽」的吸收好書資訊,也歡迎你在各大 Podcast 平台訂閱我的「下一本讀什麼?」說書節目。

    願我們都能透過閱讀來撕開自己的知識缺口,讓「好奇心」和「期待感」經由縫隙鑽進來,尋找牆面之外屬於自己的光。

    如果你也有想推薦給我的好書,歡迎留言告訴我唷 🙂
    .
    訂閱電子報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 心智圖筆記術電子書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0 16:41:45
    有 244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九宮格寫作術》x2本
    ❓你遇過靈感枯竭的時候嗎?雖然我本身有每週寫一篇讀書心得的習慣,但是仍然會有 #寫不出東西的時候。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明明有話想講,卻找不到適合的方式說出來。或者是有太多話想講,卻覺得怎麼講都不對勁。直到我遇到一個好工具「九宮格寫作術」。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ers-block/
     
    【《九宮格寫作術》是一本怎樣的書?】
     
    一直以來我都是採取「自由書寫術」的寫作方法來抒發感想和心得,但有時候天馬行空的想法會帶著我越來越離題。更討厭的地方是,有時候越是想寫某個主題,就越容易卡住。因此,我想找個方法解決自己的這道難題。

    偶然間,發現了最近出版的《文章寫得又快又好,九宮格寫作術》這本書,開頭引言的這句話立馬抓住我的心:「人類有一種看到格子就想填滿的天性。」稍微瀏覽內文之後,認為這個言簡意賅的寫作框架,非常適合現在的我。

    這本書的作者是曾任出版社編輯與記者的山口拓朗,他整理自己撰寫過3000篇文章的經驗,提供讀者一套簡單可行的寫作公式。讀完這本書並且稍作練習之後,我的感想是:「文章寫不出來不是你的錯,你只是沒有使用對的方法。」

    本文除了整理書中的一個九宮格問答框架、四個萬用模板之外,也拋磚引玉分享我自己採用的三套寫作流程。希望對寫作仍抱持恐懼,或有寫作卡關障礙的讀者起到一些幫助。
     
    以熱情書寫,用冷靜修改。
     
    【一個九宮格問答框架】
     
    整本書最精華的這個「九宮格自問自答框架」,就是讓你能把把「關鍵詞」和「關鍵問題」寫下來,讓原本霧裡看花的模糊資訊一一攤開在眼前。接著,你只要順著這些問句,進行回答跟填空就可以了。

    我列出書中的第一個範例給你參考,如果你想分享一篇吃拉麵的文章,就可以自問自答這九個問題。如果你對怎麼提問也不拿手,則可以記下「7H3W 提問法」,透過練習把它活用在不同的主題上。

    除了開頭提到人類喜歡「填空格」的天性之外,作者也說:「越懂提問的人,越能夠解出引人入勝的文章」。寫一篇文章,換個角度想,其實就是與目標讀者進行一場對話的過程。與其絞盡腦汁想寫出一篇曠世佳作,不妨從「對話式寫作」與自己來場輕鬆的對談。
     
    【四種萬用模板】
     
    進入本書的後半段,作者提供了四種寫作常用到的萬用模板,你可以拿這個模板套用在任何你想寫的主題上。例如社群媒體當道的數位時代,「結論優先型」的文章就非常吃香,它抓住了大家喜歡「先看重點」的心理。

    我自己最喜歡的模板,則是列舉型。我在回顧與反思自己讀書的心得時候,總是喜歡用心智圖和條列式的方式,把重點先摘錄到紙上,最後再打字到電腦裡。使用列舉型,就能很快速精簡地寫出我想陳述的重點,再用總結的部分歸納自己的收穫。

    額外分享一個作者的寫作心法,他認為「一篇文章就等於是給閱讀者的一份禮物」。當你套用模板整理文章的時候,記得讓整體的內容對讀者來說「有幫助」「覺得開心」「獲得成長機會」「讓人生更豐富」。畢竟,有誰不喜歡收到一份別出心裁的禮物呢?
     
    【三套寫作流程】
     
    自從經營閱讀前哨站部落格以來,我就需要面對三種不同的撰文型態:(1)社群短文、(2)心得長文、(3)專題探討。三種文章型態所需要的寫作時間各有不同,需要準備的內容質量也有差異。

    流程中「豎起天線」的意思是當你對自己提問之後,潛意識就能從各種不同的觀點看待事物。在此也分享個人的小訣竅「讓睡眠祝你一臂之力」,把問題先寫下來,連睡覺時都能讓腦袋持續背景工作(詳見《為什麼要睡覺?》)。

    雖然,我在過去寫專題性質文章的時候,採用過「事先提問」的概念,卻沒運用在社群短文和心得長文上面。這次整理完三套寫作流程之後,才發現這個自我問答的提問框架,其實同樣適合用在不同的寫作情境之中。

    1社群短文: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很容易在撰寫社群短文的時候卡住。明明只要100到200字的短文內容,有時候折騰半天還寫不出來乾脆放棄。這個月開始採取九宮格問答後,在自我提問之後一口氣填空寫完,讓整體的寫作時間縮短了,內容也更讓人滿意。

    2心得長文:雖然我維持著每週分享一篇讀書心得的習慣,但是仍偶爾為文思枯竭所苦。我得承認很多篇文章都是平日寫不到半個字,到了週末才全力趕稿。現在我調整的方法是把自我提問先寫下來,在有靈感的時候填空回答,最後再套用模板進行寫作。

    3專題探討:有些專題性質的文章,如果要累積到最後一口氣寫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分享我之前〈電子書閱讀器心得〉與〈子彈筆記一年使用心得〉的寫作經驗,事先想好主題,寫下各種提問,將整體蒐集資訊的時間拉長,最後才密集整理資訊寫成文章。
     
    【後記:我們缺的不是靈感,而是準備】
     
    《九宮格寫作術》這本言簡意賅的工具書,提供一個提問的起手式。推薦延伸閱讀《自由書寫術》邁向流暢書寫不間斷的境界,也推薦《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學編輯與精煉內容。這三本書之間自成脈絡,成就了我現在的寫作方式。

    我很喜歡一個設計師曾說過的話:「整理資訊能帶來精闢見解」。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自己對寫作更深一層的理解:我們並非真的「缺乏靈感」,而是我們缺少了「對自己的提問」以及「準備和蒐集資訊的時間」。

    或許,每個人可能都有過「文思泉湧」的下筆如神時刻,但是回歸到一般的狀態之下,文章想要寫得又快又好,資訊蒐集不可少,沉澱思考省不掉。寫過許多文章、遭遇許多枯竭時刻之後,我不再期待萬中一遇的靈感爆發,而是踏實地提問、增加吸收、讓思緒沉澱,這才是我們自己能掌握的。

    這篇文章獻給包含我自己在內的每個曾經遭遇「Writer’s Block」的創作者。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把內心雜亂的想法,沉澱成自己的意見;再把沉澱後的意見,整理成資訊、升級成文章。
     
    我寫作是因為我不知道我在想什麼,直到我讀了我說的話。— Flannery O’Connor
     
    【抽獎辦法】感謝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1、抽出「2本」《九宮格寫作術》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寫作時曾遇到最大的困難?例如:「我覺得蒐集詳細資料最困難!」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6/23(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兩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6/25(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