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心之谷國語線上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心之谷國語線上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心之谷國語線上看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寒流後幾日,就是新年了。連假期間進校園,在冷清的文學院四樓長廊上,看見一隻死去的小小的燕子。 ⠀ 燕子躺在公共行政系教授的研究室門口,輕輕的,風大時稍稍晃一晃,修長的黑翅膀蓋住白色的身體,像是一片枯葉子,掩著一枚發霉的毬果。 ⠀ ⠀ ◆ ⠀ 回想起來,研究所時我似乎沒在學校裡看過這樣的燕子。 ⠀ 時...
心之谷國語線上看 在 歪逆女子 職涯|閱讀成長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5:27:28
上次調查後發現,最多人是看書(含電子書)自學,而投票的結果有高達95%的人是雜食派,有興趣的類型都會去接觸,而我在職涯上遇到不懂或不熟悉的知識,除了詢問谷歌大神外,會去圖書館找答案,接下來跟大家介紹一個好用的線上圖書館資源: #台灣雲端書庫 整合全台圖書館的藏書,萬本電子書/雜誌免費借閱(借書...
心之谷國語線上看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3 04:42:27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童年不快經歷成就事業!⠀ .⠀ 香港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小孩的英語教育,從小就讓小朋友上英文興趣班,希望可以學好英文。然而,你有想過自學英語也可以嗎?VIPKid線上英語教育平台創辦人米雯娟就是透過自學把英語學好,同時發掘出上億商機...
心之谷國語線上看 在 Miki We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03:13:47
「Herenow 理想生活🌿🍒」 . . 前陣子受 @herenowcity 邀請,聊了近期的工作與生活,並且在今日的po文裡,分享一個能夠提醒自己回到現下(”Here”、”Now”)最理想模樣的某一時空。 想了很久,雖然經常很享受獨自與花草相處的時刻,但是心中最理想的時空,好像還是透過花藝,與人...
心之谷國語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寒流後幾日,就是新年了。連假期間進校園,在冷清的文學院四樓長廊上,看見一隻死去的小小的燕子。
⠀
燕子躺在公共行政系教授的研究室門口,輕輕的,風大時稍稍晃一晃,修長的黑翅膀蓋住白色的身體,像是一片枯葉子,掩著一枚發霉的毬果。
⠀
⠀
◆
⠀
回想起來,研究所時我似乎沒在學校裡看過這樣的燕子。
⠀
時隔十餘年,再次回到校園,很多東西都變了。還是沒見到飛翔起來自由得近乎狡猾、近乎魔法的燕子,但到處都是鳥禽──現在的學校裡,已經成了鴿子的練飛場。文學院,共同科,人文學科這一區的建築物屋頂上,幾乎都棲停滿了灰撲撲的鴿子。
⠀
不同於燕子,鴿子倒是我以前唸研究所時就有了。但那時,頂多是久久看到路燈上落拓著停了一兩隻,轉頭張望的樣子,看上去有些茫然。或許是那樣的情境和當時的我們心境太像,又被附會了什麼自由平和的象徵,每次遇見,心裡常常是沉靜、同情的。
⠀
但現在完全不是這樣。寬闊的縱谷天空下,鴿子群不去別處,不由分說沿著文學院的簷頂屋脊停了一整排,咕咕噥噥,歡快熱鬧。「現在學校的鴿子啊,比我老家的鴿舍還多」,學弟這樣說,口中是輕佻、誇大的語氣,是那種青春而戲謔的快樂。(遠遠離開家鄉抵達這裡,對他來說,是一件得意的事嗎?)我凝視著鴿子一次又一次飛起,但哪也不去,盤旋著繞文學院飛過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群體龐大綿延無盡,像一條氧化的金屬鎖鏈,像一隻鏽唱針重複讀取著黑膠唱盤。沒有盡頭的日常練習,讓人看著不由有些不耐,但為什麼不耐?我卻說不出來。
⠀
這樣日復一日、重複軌跡的飛行,是現在天天瑣碎忙碌的我能夠做到的事情嗎?
⠀
鴿子持續飛行,給人與時間拚博的聯想。飛行,但哪也不去。若是那些年自認遲遲沒有準備好、而遲遲不願畢業(但同時又這麼恐懼出社會後日復一日的辦公桌人生)的自己,看到這樣群鴿繞圈飛行的場景,不知道會是什麼感覺。
說不定也沒有什麼感覺。對長久生活在都市裡的我而言,鴿子並不常見,賽鴿的鴿舍更是遙遠的童年記憶了:舉著紅旗子的人高高站在天台上,在陰霾、但更顯飽滿有力的天空底下,偶爾揮動,遠方的鴿群感應到什麼一樣低低飛近,掠空而過,像是受著魔魅的超自然力量招喚而來。
⠀
鄉下養鴿是為了賽鴿,賽鴿的用途則是賭博。文學院的鴿子──文學院裡停著的這麼多、這麼多的鴿子,能有什麼用途呢?
⠀
⠀
◆
⠀
鴿子多到一定程度,對衛生或許是有一點影響了。學校能處理手段不多,放毒或擊殺,觀感上都太殘忍。聽說想來想去,曾嘗試引入天敵,一度請人帶了訓練過的老鷹來驅趕鴿子。
⠀
大家都是口耳相傳,問了幾個學弟妹,其實都沒有親眼看過。只知道曾有這樣合理、但似乎有點好笑的事。為什麼好笑呢?一時也說不太上來。是覺得那種「人為模仿自然食物鏈」的做法太可笑了,還是覺得「以為這樣比較不殘忍」的心態可笑呢?
⠀
總之,老鷹的驅趕計畫最後失敗了。
⠀
我想像那樣習於滑翔的巨大禽鳥,在學院寬敞、但對牠而言實在還是太過狹小的上空,勉力拍著翅膀,撲飛追趕鴿群而不可得的樣子,有些不忍。老鷹沒有久留,聽說還曾一頭誤撞上學院大面透明的玻璃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追問過幾個朋友細節,大家不置可否的說說笑笑,把話題帶過。那就是一個非常有趣、合乎我們期待的故事吧?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嗎?
⠀
老鷹受傷,終於走了。鴿群在交頭接耳的鼓譟中,重新佔據了文學院設計典雅的屋頂。
⠀
很難說這樣一定是不好的。老鷹回去休息,去更大的地方做自己擅長的事。鴿群在美麗的文學院,繼續溫暖、快樂、安全的生活。日子一樣過去,很難說這不是一種各安其所。
⠀
學校最後只好在各間教室、各個研究室的窗台外側拉上了鐵網,避免鴿群逗留,衍生衛生問題。鐵絲太細太利,鴿子的腳爪無法久握。所以,原本敞亮的窗戶,現在看出去都是緊緻的鐵窗風情了。我每天進研究室,隔著窗戶觀望曾經熟悉、但疏遠太久的校園,像一個學畫、學書法的人,在輔助的格線上確認線條與顏色理想、確實的位置。
⠀
也很難說這樣一定是不好的。原先詩情畫意的大塊風景,現在看上去,都有精確的座標了。
⠀
⠀
◆
⠀
鐵網的網目大概是眼鏡的大小,密密注視著天空盤旋的鴿子。鴿子再也不能隨隨便便停在窗台上了。
⠀
記得以前唸研究所時,上小說家老師的課,老師講到精采處,真心在乎處,偶爾會停下來深思,看著窗台上孤獨的鴿子出神,鴿子往往也偏著頭注視老師,久久不動。修課的我們也停下來,窗外的風景也停下來,時間也停下來。
⠀
好好停下來,沒有為什麼。那曾經是我最喜歡的時刻。
⠀
但照這樣看,從前的那種狀態是不會再回來了。所有的窗台拉上鐵網,整個文學院像是武裝起來的堡壘。泊車困難的鴿子群,只能停到更上層熟悉的屋頂了。
⠀
屋頂也很好,只是不知道下雨的時候怎麼辦呢?花蓮的冬天那麼容易下雨。又冷又漫長的冬天,曾經帶給習慣南台灣陽光的我極大的絕望。躲進外套裡,房間裡,棉被裡,書本裡,濕氣如影隨形,讓人覺得無處可去。人都這樣了,何況是只能停在屋頂的鴿子呢?
⠀
窗台不能停,停地上總可以,例如,或許能躲進走廊裡避雨吧?我確實這樣想過,但很快就知道為什麼不可行───一天晚上,我走文學院的長廊去研究室,昏暗的燈光裡,不小心驚動了一隻雨天躲進走廊的鴿子,牠驚慌地在走廊和樓梯間拍翅亂飛,撲上頂燈、玻璃窗,又摔下來,四處找尋亮處想逃,或至少努力想停留在半空中、爭取時間找尋出口。我靠牆站著,大氣也不敢喘,注視著那隻絕望、瘋狂的鴿子。不是怕牠,是怕牠怕我。
⠀
或許也是有點怕牠吧?或許我也有點怕我。那樣以為自己受困、恐懼、而近乎瘋狂的樣子,我並不是陌生的。
⠀
天亮以後的校園裡,鴿群又排排站滿了學院的屋頂。雨繼續下,或許還要下整個冬天。鴿群咕咕咕咕,停留在文學院的屋頂,我仰頭去看,無法分辨飛禽的表情。
⠀
⠀
◆
⠀
學校其實還變了很多。單是文學院內就有許多不同。建築還是一樣的建築,但時間過去,不可能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
文學院中的大樹長高了。印象中以前唸研究所時,樹梢大概只到二三樓的交界。以前我們創作所設置在英美系上,所辦位置在文學院三樓的西側,一出門,就可以看見中庭對面的中文系。但現在樹紛紛長高,已經完全看不到了。以前的東華中文系後來也改制了,叫華文系,併校後我還來不及認識的花師的朋友們來了,繼承下中文系的名字。
⠀
三個系佔據了文學院長長的ㄇ字型走廊。這次回來學校,我繞著走過幾次,有些迷惘,慢吞吞沿走廊看過一個個布告欄,像一個失去國籍的水手沿著海岸找尋港口。鴿子在文學院裡咕咕叫著,很熟悉。可是現在,我誰都不認識了。
⠀
長高的大樹上,現在棲著擅長學舌的八哥,非常神奇,像精通多國語言那樣,能夠多聲道用不同音色彼此唱和,好像在溝通,但也難以確定,畢竟牠們飛也不飛,整天就那樣勉力叫著。會不會是單純想發出聲音而已啊?
⠀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樹上幾乎沒有鴿子,沒有老鷹沒有燕子,就只有八哥。我有時研究室忙累了,出來趴在窗台看他們,整天鳴叫不休,站在枝頭迎風擺盪。他們似乎是以發出聲音這個行為本身為樂的。
⠀
很有趣,但好虛無。只是想想,牠們就是八哥啊,八哥做著八哥擅長的事,這有什麼不好嗎?
⠀
⠀
◆
⠀
只是,無論是從前唸研究所時,或者這次返校,印象裡,我從來沒有在文學院裡外遇見燕子。
⠀
學校後門外的小路上倒是四處都是燕子,個頭小小黑黑的,速度飛快,像是活的音符,樓房間低空穿梭,貼地飛行,突然拔高又急轉,彷彿轉音出色的爵士歌手似的。我有些佩服,燕子從來都飛得如此好看,從來沒有撞上人車樓房,最後總能輕輕巧巧落在細細的電線上。
⠀
分不出那是一種艱難高超的生存方式,或者單純炫技的遊戲。飛翔的燕子來來回回畫過空中,有時就這樣一整個下午,好忙碌,但乾乾淨淨什麼也沒有留下。
⠀
中午、或者傍晚買飯回租屋處,走在小徑上,總看見燕子就這樣來回在天空裡寫畫著無人知曉的符號,彷彿正興奮地連起空中隱藏的星星圖案,我常常興起羨慕的感覺──感覺那是什麼神祇正向我顯示某種充實、自由、又率性的生活方式,暗示我,勾勒另一種更理想的、更盡其在我的生命節奏。
⠀
但是除了羨慕,還能怎麼樣呢?人類無法飛行,這我已經知道很久了。
⠀
⠀
◆
⠀
燕子是夏候鳥,秋冬理應要往南飛走避寒,壽命約十年。這是我看見走廊上那隻死去的燕子後,回研究室上網查詢才知道的。(但那些在鄉間小路上亢奮飛翔的燕子,為什麼沒有離開呢?)
⠀
這次回來之前,我畢業離開東華,也已有十年之久。常常返校,找朋友,講座,更多是純粹旅遊,多半也挑在夏天。若無必要,真是沒有興致再經歷一次花蓮的冬天了。
⠀
但即使這樣,幾乎年年夏天回來的我,仍然對文學院裡的燕子毫無印象。
⠀
⠀
◆
⠀
隔日晚起,瞎忙一陣,入夜了才回到文學院。連假後的期末考前,走廊上師生皆臉色木然默默走路。
⠀
我上到四樓,刻意去看昨天燕子死去的地方。但整條走廊乾乾淨淨,淡淡反光,甚至連打掃的痕跡都幾乎看不見了。
⠀
死去的燕子消失了。我四下張望,一無所獲。鴿子在夜裡的文學院裡咕咕鳴叫著,有些委屈,像是摀著棉被偷哭的聲音,小小聲、低頻率的幼獸哀鳴一般,迴盪在夜裡的文學院。因為已經知道那是鴿子了,咕咕,咕咕,所以毫無恐怖的感覺,我靠著欄杆凝視一片漆黑的文學院中庭,只覺得好苦,好苦。
⠀
沒有在文學院看過真正活著飛翔的燕子,只看見死去的。還未想清楚那是怎樣的事,一天過去,死去的燕子也不見了。
⠀
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來到這個校園,自己大概總有一套說法,即使心裡其實並不一定那麼確定。不過想假裝條理分明、有意說得頭頭是道、引據證明自己收穫豐碩或所言不虛,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
但燕子從哪裡來,為什麼來,怎麼生活,因著什麼死,我完全不知道。
⠀
⠀
◆
⠀
我記得研究所時學校後門還沒拓寬的、窄窄的志學街,季節到了常有盤旋飛翔、特技演出一般的燕子。但太常見了,那時的我似乎從來沒有把那當一回事。
⠀
那時的我唸著文學,忙碌著學過很多奇異、艱難、與我無關的敘事技術。現在回想,收穫是真的,但不是我以為的那種。
⠀
燕子也是真的。只是我那時不知道。現在的我真想專注看看那隻死去的燕子。真想好好寫牠。可是來不及了。
⠀
新的一年前夕,一隻燕子死在公行系教授的研究室門口。屍體不知道是被連假結束後的清掃工人清理走,還是被貓狗或其他鳥類叼走了?想起《快樂王子》的故事,寒冬裡分送雕像上的寶石給窮人、因而錯過南遷時機而凍死的小小燕子。我想那不是真的,但那成就了故事裡最快樂、也最憂愁的部分。
⠀
故事裡,燕子死前輕輕的親吻了雕像,那讓我想起學校後門的長長巷子裡,燕子特技飛行的最後,輕輕迴身、降落在黃昏天空中的電線上的樣子。
⠀
⠀
◆
⠀
懷著感傷的心情,在研究室待到深夜。關燈離開時,意外看見窗外的鐵網上,卡著一小片鳥類脫落的羽毛。
⠀
這是新的。在研究室的窗前來來回回幾個月,我從未看過這片羽毛。實際上我沒有在這面窗景裡看過任何靠近的飛鳥。現在深夜裡看不清楚,但單就毛色來看,似乎是鴿子留下的。當然,也可能是別種飛鳥的。
⠀
那樣無法久棲的位置,在我不知道的某個深夜時刻,曾經有飛鳥撲翅趨近,嘗試停留。停著停著,或許痛了,最終只能匆忙選擇飛走。
⠀
說起來真是奇怪的感覺。我們全力避免飛鳥靠近所設的鐵網,竟然反而為我們全力避免的飛鳥,留下了奮力飛翔的證據。
⠀
⠀
⠀
⠀
─── 飛翔的證據/林達陽
⠀
⠀
⠀
⠀
⠀
§ 聯合副刊2021.04.09
心之谷國語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免費線上運動、娛樂、才藝資源分享🆓 #這篇會一直更新喔!歡迎轉載,請禮貌性註明出處,謝謝:)
線上互動畫展:感謝朋友分享,可以殺一整個早上的時間,下載圖紙之後在手機或ipad上著色,上傳圖檔就可以看到投影 https://flowers-bombing-home.teamlab.art/paint
今天雙北正式宣佈停課了
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還好嗎?
我來幫大家分憂解勞了,提供自己去年整年在美國防疫給小朋友找的休閒娛樂(關於課程方面已經有強者 胖胖麻 分享各大出版社的免費資源),小女子我就提供讓小朋友不無聊的玩樂的行程吧!
剛剛翻找照片發現,明明記憶中去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可是照片裡我們都笑得很開心,每天都玩得很充實很開心,人果然是潛力無窮,我們絕對不要小看自己哈哈!這一年裡他們學會了騎腳踏車,會下棋、玩大富翁,我教他做飯、縫紉。英文Reading方面也進步非常多,同時在線上學習畫畫,家裡的牆壁上貼滿了他們的作品,隔離真的沒什麼可怕的,反而可以更專心陪伴孩子培養他們的興趣,大人的生活目標也突然變得非常單純(當時我好像是全家一起 #健康地活下去 XDDD)
我給大家的方向就是「#帶著孩子做自己擅長也有興趣的事」
我們每天的行程不外乎就是吃、學習、娛樂活動,有一個固定的行程能讓頭幾天隔離不安的心安定下來,比如我們家每天固定的行程:小孩起床先開Youtube運動15分鐘(媽媽準備早餐)➡️英文、數學各做30分鐘 ➡️休息30分鐘 ➡️勞作時間 ➡️中午跟媽媽一起煮飯或者自由活動等吃午餐 ➡️午休 ➡️中文時間30分鐘 ➡️庭院玩球或騎腳踏車 ➡️點心時間佐一部電影 ➡️晚餐 ➡️桌遊時間 ➡️洗澡睡覺。
你一定會想知道雙恩有這麼乖每天跑完行程嗎?
「當然沒有」可是我也不在意,我剛說過了爸爸媽媽在此時此刻的生活目標就是秉持著「#健康地活下去」,如果小孩不照行程走,他們哪裡開心哪裡去,不過每天如果能做完功課上的要求,媽媽也會認真陪玩!我發現到了後期, 如果事事都陪著他們,孩子會乖乖聽話的。
我們每天螢幕時間每次30分鐘,一天下來大概會有4個時段,總共兩小時的時間,當然後來網課之後,時間規劃又不一樣了~但一樣要提醒大家,隔離是一場持久戰,如果什麼都要堅持的話,爸媽會活不下去的!所以選擇良好的無料線上資源,是你們現在最需要的。
以下是我們當時非常仰賴的線上資源分享給大家,都是免費的喔!有標示🇹🇼就是中文的資源,喜歡內容的話,一定要給我一個💗,因為我已經很久沒寫這麼長的文章了!
🌟運動類:
1️⃣ Little Sports : 來自英國的兒童專門運動教學頻道。每段影片7至23分鐘不等,有些動作做了會爆汗,可以發洩孩童旺盛的體力,早上做最好哈哈。影片內容的播放速度不會很快,動作解析清楚,適合小小孩入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IwFB4ciFi5ZCIu-VlwaOg
2️⃣ Cosmic Kids Yoga : 宇宙瑜伽,影片搭配不同的動畫場景,像是海底世界、農場生活、太空世界,還有小朋友喜歡的電影主題等,讓小朋友也能體驗深奧瑜珈的鍛鍊樂趣。
https://www.youtube.com/user/CosmicKidsYoga
3️⃣ SamCam舞蹈教室 (SamCam) :由美國舞蹈家Miss Sam所經營的YouTube頻道,教學內容非常活潑有趣,妞姐最愛迪士尼公主系列的舞蹈教學,從2歲以上的幼兒就可以開始學習,還有Hip Hop、Tap等其他種類的舞蹈可以選擇。
https://www.youtube.com/user/SamCamsCreations/featured
4️⃣ 免費運動App Active arcade (apple)、Plaicise(android) 這兩款都是透過前置鏡頭感應身體
四肢動作來達到運動目的的app ,裡頭的遊戲讓人想一玩再玩,每一次一分鐘,有趣又耗體力!
🌟美術才藝
1️⃣ Art for Kids Hub:美國公立小學老師也推薦的免費畫畫課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XMF3Inoi8R9nSI8ChOsdQ
2️⃣ LUNCH DOODLES with Mo Willems! :知名童書Piggy and Elephant 作者錄製的免費插畫課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4hRqd0PELGbKihHuTqx_pbvCLqGbOkF
3️⃣ 免費兒童著色本,五萬張著色圖下載或線上塗鴉:http://www.supercoloring.com/zh-hant
4️⃣ Mapscaping:喜歡摺紙的看過來,這裡有免費12款立體摺紙地球儀模型提供下載 https://mapscaping.com/pages/folding-paper-globes
5️⃣ Cubeecraft:超Q動漫人物的摺紙模型
https://www.cubeecraft.com/
6️⃣ 🇹🇼小魯粉絲俱樂部:每天早上十點有 捲捲姐姐免費教摺紙課:
https://www.facebook.com/145694892144607/posts/3985727581474633/?d=n
#NEW 7️⃣ 日本TeamLab
🌟 學習Worksheet:
1️⃣ Education.com : 這個我去年還直接買了年費會員,2萬多個兒童紙上習作免費下載列印,從著色、迷宮到摺紙練習,連中文練習本都有~超猛!https://www.education.com/worksheets/
2️⃣ 免費數獨網站:經營者為前迪士尼動畫設計師爸爸吉米.邦加納(Jim Bumgarner),裡頭有上百萬張迷宮、數獨、解謎遊戲,玩到你頭暈哈哈 https://krazydad.com/
3️⃣ Teacher by teacher :美國公立學校老師自製教材,教材下載從免費到10元美金以上不等,主題按照一般學科分類,像是:藝術、數學、科學、社會、英文等。https://www.teacherspayteachers.com/
#NEW 4️⃣ 🇹🇼歐的樂星球 O’d Fun Planet 提供的免費幼兒學習遊戲圖檔 :https://sidonie.ca/free-printable/
🌟 學習影片類:
1️⃣ It's AumSum Time:科普十萬個為什麼性質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bgOt3poNKlml3Y5TnVU8Q
2️⃣ Khan Academy :一位孟加拉裔美國人創立的非營利教學機構,裡頭有超過 2000 部免費教學影片,榮寶老師常常出這個網站的作業要他們去做:https://www.khanacademy.org/
3️⃣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對科普有興趣的小孩一定會喜歡的國家地理專為兒童設計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VCgDuD_QCkI7gTKU7-tpg
4️⃣ 🇹🇼亮生活 / Bright Side:這次最近雙恩最愛的邏輯思考測驗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tTgzGzQSWVzCG0xR7U-MQ
5️⃣ Storyline Online:是一系列發展多年的童書朗讀影片,最大特色是會邀請演員、名人朗讀一本精彩的童書,拍成一段十幾分鐘內的朗讀影片,十分生動活潑。https://storylineonline.net/
6️⃣ 探索頻道兒童版 (Discovery Kids):由美國知名探索頻道(Discovery)所成立,內容相當豐富多元,透過遊戲、影片、動畫等互動方式,提供各種與自然科學相關的知識,大人小孩都適合觀看學習。https://www.discoverykidsplus.com/
7️⃣ 迪士尼郵輪音樂劇免費看:長髮公主 https://youtu.be/XFiQWzU5wSQ
#NEW 國家圖書館提供了百部以上電影🎬
很多都是適合全家大小一起觀賞,甚至有教育意義的好電影喔!
https://www.ncl.app.visionmedia.com.tw/video
🌟線上圖書館
1️⃣ 🇹🇼台灣雲端資料庫(有app):只要有全台灣各地圖書館的圖書証,就可以免費線上借閱電子書 https://www.ebookservice.tw/
2️⃣ Amazon全球有聲書線上圖書館:這個網站目前為全世界暫時無法上學的孩子,提供所有有聲書🆓免費🆓收聽,內容覆蓋學齡前到經典文學,無需下載app、無需登錄、無廣告,包含英/德/法/西/意/日六種語言 stories.audible.com/discovery
3️⃣ KidLit TV:這個youtube頻道分成繪本朗誦與繪本插畫教學,都是由繪本作者來朗誦、分享自家的繪畫技巧給小朋友 ,非常有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mQ9RQUy0ha9EZkIfwa5g
4️⃣ 美國時代雜誌兒童版Time for Kids:可免費下載新聞音檔!
https://www.timeforkids.com/
5️⃣🇹🇼天下雜誌未來兒童/未來少年5/17-6/20免費線上閱讀:
未來兒童 :bit.ly/3bx0qtl
未來少年: bit.ly/3btoVr9
6️⃣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即日起至6月8日暫停開放,秉持防疫不停學的精神,5/20~6/08免費公開大自然真相系列影片,邀請大家一同來觀賞。完整版20支影片,限時免費。
https://www.nmns.edu.tw/learn/feature/limit/
7️⃣國語日報免費週刊閱讀: https://www.mdnkids.com/MdnRead-Covid19/
#NEW 康軒學習雜誌180期免費聽
https://bit.ly/3fVj27T
🎧聆聽步驟
👉先下載APP,點選「開始聽故事」
👉點各版本「2000專區」音檔免費收聽
180期情境式音檔,7/31前免費聆聽!
📥下載「康軒學習雜誌有聲書」APP
ios載點 https://apple.co/3wJoNfD
Android載點 https://bit.ly/2TfIAVk
🌟線上旅遊:
1️⃣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Google合作,提供了好奇號漫遊車紀錄的火星表面3D複製副本的遊覽。
https://accessmars.withgoogle.com/#
2️⃣谷歌Arts&Culture和全球2500多家博物館,美術館合作,提供了這些館藏和空間虛擬巡迴展示免費服務.您和娃可以花數小時虛擬環遊世界,也可以線上聽音樂會。
網址: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
3️⃣中國長城虛擬之旅:
https://www.thechinaguide.com/dest....../great-wall-of-china
4️⃣東京迪士尼園區表演
https://www.youtube.com/user/TDRofficialchannel/videos
5️⃣美國國家公園虛擬探索
黃石公園: https://www.nps.gov/....../photosmultimedia/virtualtours.htm
優勝美地:
https://www.virtualyosemite.org/
以上,歡迎大家一起來補充哦~
我有找到新的資源也會放上來分享🤗#
心之谷國語線上看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下雜誌獨家直擊》台灣地小人稠的痛點,為何被比爾蓋茲、貝佐斯投資的公司看上?(05/05/2021 天下雜誌)
在台灣談再生能源,「地熱」也許不會是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選項。但兩年前開始,台灣的地熱發電潛力,卻吸引到比爾蓋茲創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瑞典團隊,進到花蓮鑽探地熱潛力,並預期在未來幾年內投資高達數百億美元。《天下》團隊獨家直擊,台灣的零碳電力潛力,究竟有多大?
文:劉光瑩
車行至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轉進一條小路,一座30米高、貌似鑽油平台的探勘井映入眼簾,台大地質系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地質師們,正聚精會神盯著鑽井作業,緩緩轉動的鑽頭,發出低沉的嗡嗡聲。
這座地熱井探勘,已進行了幾個月。目前深度大約700公尺,工作團隊希望在六月要鑽到至少1200公尺深,看取熱狀況是否理想。如果一切順利,地熱電廠最快明年初能商轉。
萬榮鄉鄰近瑞穗溫泉區,是太魯閣族人的家,但卻沒有著名的山海勝景或農特產品。
儘管如此,這兒的地下卻蘊藏著寶藏,更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投資的基金,在台灣目前唯一相中的投資地,帶領台灣邁出穩定零碳能源的關鍵一步。
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中,蓋茲提到他所投資的地熱開發公司Baseload Capital,在亞洲目前只有兩個開發據點,一個在日本,第二個就是台灣。
2019年成立的倍速羅得台灣分公司(Baseload Power Taiwan),目前還很低調,但背後的投資者,卻大有來頭。
比爾蓋茲創立基金投資的公司,看上台灣地熱發展
倍速羅得瑞典總公司也在2019年獲得「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BEV)1250萬美元投資。而這筆基金背後,是全球知名的企業家,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玆(Bill Gates)、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等人,專門在全球投資低碳能源新創公司,這些新創公司必須提出每年幫全球減碳1%,也就是5億噸碳的路徑。
今年二月,跨國能源巨擘雪佛龍(Chevron)也宣佈投資Baseload Capital 250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億多。
這更是BEV投資的公司中,在台灣落地的第一樁投資項目。
倍速羅得台灣董事長暨總經理黃天德(Van Hoang),說著一口流利國語、華人臉孔,但其實他的背景非常多元:父母是來自澳門的客家人,在瑞典長大,曾在台灣工作5年,上海、香港工作十幾年。
「我的中文是看電視學來的,」黃天德笑說。他2002年到交大讀了一年MBA,花了三個月學會中文對話,後來還成了台灣女婿。
四月中,《天下》採訪團隊跟著黃天德視察工地,他把兩手圈在一起比出一個圓:原來地熱井的直徑,不過跟一個十寸的比薩餅差不多大。
這口井也很有歷史。他說,瑞典的執行長當初在全台幾乎泡遍了所有溫泉飯店,之所以選中紅葉村來鑽探,一來是因為這口井位於私人土地上,土地使用單純,地主也曾為探勘溫泉鑽過井,二來就是根據地質熱源圖,指出這塊地有潛力。
為何相信地熱?「我們相信這是全球目前最被低估的低碳能源,」執行長海林(Alexander Helling)在越洋受訪時說。
說來可惜,台灣在地熱上起步並不晚,卻曾長年停滯。目前位於太平洋火環帶上的所有國家中,唯獨只有台灣沒有商業規模的地熱發電。
同樣位於亞洲的多火山地帶,菲律賓與印尼的地熱發電都已超過GW等級。台電曾於八〇年代在宜蘭清水建立全台第一座、全球第14座地熱發電廠,卻在1993年後停止運轉,直到2016年才重新招標,由台汽電與將捷集團合資的宜元公司得標,預計今年將商轉。
地小人稠的痛點,竟成了台灣發展地熱的優勢
儘管如此,倍速羅得為何認為地熱適合台灣?
台灣人的聰明才智與技術絕不落人後,唯獨只有一點,是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的:地小人稠。也因此難以如同澳洲或美國,發展大片太陽光電場或是陸上風場。
而佔地面積小,剛好是地熱的強項。黃天德解釋,紅葉村的地熱電廠預定範圍僅2000平方公尺,預計可放16個瑞典地熱設備公司科萊蒙(Climeon)的地熱發電模組,每個裝置容量150KW,總共2.4MW,這將會是倍速羅得在冰島電廠規模的兩倍。
由於不受天候與時間影響的基載電力,倍速羅得數據指出,以同樣時間內發電5MW計算,地熱發電只需270坪土地,只比一座網球場大一點,是太陽能所需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一、更是風力發電的千分之一。
他們相信,地熱持續發電、不需要大片土地的特性,能夠解決台灣最大的痛點。
而地熱發電的技術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只取熱,不耗水」。
這兩公尺立方的模組,運用的是低溫地熱(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發電技術。黃天德指出,過去主流地熱發電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水溫至少要160度以上,才能達到商業等級效率。但隨著新技術的演進,科萊蒙的ORC模組,水溫只要在80度以上,就可以達到同等發電效率。
倍速羅得在日本的一座地熱發電設備,用的甚至是既有地熱機組已發電過一次的熱水,在兩次熱交換後溫度降至70度左右,溫泉水還能再回到飯店裡讓遊客泡湯,或是供暖給社區。
熱交換的特性,即是只取溫泉熱,而不耗溫泉水。進水經過熱交換推動發電機後,又會透過管子注回到地底下繼續加熱循環使用,從頭到尾水都在管線內流動,不跟外界接觸,也沒有空污或水污的疑慮。
村民從反彈抗議,到期盼帶來改變契機
不過,倍速羅得一開始在台灣也遭遇不少挑戰。
去年夏天,他們在紅葉村的鑽探工作開始不久,因為施工期間發出噪音,遭到村民拉白布條抗議,黃天德後來親自跟居民一個個敲門溝通,甚至親上火線,上原住民電視台談話性節目,與反對的村民面對面解釋工程細節,也在社區多次召開說明會。
如今,紅葉村村長以及萬榮鄉鄉代表,不只對地熱技術如數家珍,甚至還滿心期待未來地熱開發後,能夠帶來就業與觀光機會。
「我前陣子剛去宜蘭清水地熱公園,希望我們未來能有同樣發展,」60多歲的萬榮鄉代表嚴秋谷,出生就住在紅葉村,看到清水地熱以特殊自然景觀,搭配煮蛋、泡腳等溫泉觀光,假日吸引遊人絡繹不絕,近期還有湯屋即將開幕,讓他心生嚮往。
「大家都知道台東有個紅葉少棒,但都不知道花蓮萬榮也有紅葉村,希望地熱可以給我們紅葉一個機會,」他說。
而這個壯年人多半出外打零工的萬榮鄉,的確渴求發展的機會。衛福部統計,在花蓮縣各鄉鎮中,萬榮鄉低收入戶佔比高達9.45%,是花蓮縣13個鄉鎮當中最高,10個居民中,就將近有一個人的收入在貧窮線下。
「這幾年真的感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紅葉村長呂明堅說,原來山胡椒植株可以活6年以上,現在很多都到第3年就死了,以前冬天還可以看到山頭有雪,現在都沒有。」
呂明堅廣泛攝取新聞資訊,看到減碳和綠能是世界的趨勢,也希望紅葉能扮演要角。
對於村民一開始的反彈,呂明堅認為,是因為大家對地熱發電相對陌生。大家最擔心的不外乎是:水可能會被抽光、鑽探可能會導致山崩地裂,但在一次次的說明會之後,村民已經大都理解地熱發電原理。他也強調,等鑽探階段結束,到要設立電廠的開發階段,還是要經過部落會議溝通。
台灣地熱開發法規、業管單位,有待整合
此外,台灣在地熱發電的法規也有不少挑戰要克服。
過去在台灣的地熱鑽探,都是由工研院、中油與台電等國營事業支持。花蓮紅葉村,是有史以來第一家外商公司在台灣鑽探地熱。
「我們到每個單位去申請,他們都說:你們是第一個來問的!」黃天德說。
黃天德說,在地熱發電較成熟的國家,例如美國、冰島、紐西蘭,都有政府單一窗口專門處理地熱發電,幫開發業者做橫向溝通。
他說,台灣因為沒有《地熱法》,開採地熱同時牽涉《溫泉法》與《礦業法》,但業管單位有交通部又有經濟部,業者得自己摸索流程,許多時間都花在溝通與試錯,他希望政府未來能有專法處理地熱發電,才有更多開發商敢投入。
來自瑞典的倍速羅得,已經在冰島、美國與紐西蘭落腳,在亞洲的投資,目前除了日本之外,就是台灣。黃天德指出,未來不排除進軍印尼與菲律賓,但台灣還是目前經營重心。
如今紅葉村的鑽探還在進行,不論最後「開獎」結果如何,全球首富投資的企業落腳花蓮,對於提高台灣零碳能源供給,都是關鍵一步。(責任編輯:吳廷勻)
★更多的台灣地熱開發最新進展實況,請參見天下雜誌722期系列報導:
獨家專訪》比爾蓋茲零碳推手,為何看上花蓮?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8
比爾蓋茲幫台灣減碳!直擊花蓮紅葉村,台灣零碳未來的關鍵一步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7
比風、太陽能更穩定的電就在腳底!從宜蘭出發,台灣重回地熱行列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46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