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後端工程師自學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後端工程師自學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後端工程師自學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後端工程師自學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09的網紅生涯設計師-邱彥霖Sand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轉職要耐心等待仔細尋找感覺很重要 #硬體轉軟體 諮:「我是不是轉錯職了?」 我:「別這麼快下定論,可以多說說為什麼這麼想嗎?」 諮:「當年下定決心打掉重練的從硬體轉軟體,降薪加入一間新創團隊一路從工程師到Team Manager,管理將近十個人,但多年過去,除了工時不比以前彈性影響家庭...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從遠端工作之後,出勤的打卡記錄也轉成線上服務 雖然我也想不透工程師都線上工作了還打什麼卡...不過沒關係,打就打 但也因為在家裡工作反而常常忘記打下班的卡! 每次結算薪水都很痛苦,一整排的異常,是不是像我這種認真工作的人更容易忘記打下班的卡 XD? 既然容易忘記,我們就來寫個自動打卡系統吧...

  • 後端工程師自學 在 生涯設計師-邱彥霖San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9 12:47:48
    有 18 人按讚

    #轉職要耐心等待仔細尋找感覺很重要
    #硬體轉軟體
     
    諮:「我是不是轉錯職了?」
     
    我:「別這麼快下定論,可以多說說為什麼這麼想嗎?」
     
    諮:「當年下定決心打掉重練的從硬體轉軟體,降薪加入一間新創團隊一路從工程師到Team Manager,管理將近十個人,但多年過去,除了工時不比以前彈性影響家庭的生活,我後來發現軟體並非公司的重要核心,以至於單位被邊緣化,只是Support的角色,心中一直很不踏實,專業上都淺淺的,讓我對於接下來的轉職沒有把握.......」
     
    我:「所以,你還想繼續往軟體發展嗎?」
     
    諮:「其實我剛到一間外商,只是一到職才發現公司剛被併購,內部忙著重整規劃,我在思考是不是要趕快離開?但又擔心自己思考不夠周全......」
     
    我:「硬體轉軟體,一種是門檻較高的從韌體切入,除了熟悉硬體元件,也要熟練高、低階程式語言;再來是入職門檻相對低的前端工程師;新創通常都是後者,所以你應該是從前端開始接觸起吧?」
     
    諮:「對,但我其實是負責全端,也有碰資料庫,後來比較偏資料工程與資料分析。」
     
    我:「嗯嗯,既然你可以待這麼多年,一定是有你喜歡同時也能發揮的地方,那現在會覺得自己轉錯的原因是?」
     
    諮:「因為我發現了副作用.....」
     
    經過一番梳理,當初在硬體產業已做到小主管的他,為了做更有意義與創意的工作,從軟體開始自學,並毅然決然投入新創,但幾年後隨之而來的是薪資沒有增長、專業發散,明顯看到自己在組織內的天花板;雖然期間他有積極挑戰海外新創,但都因技術不夠深厚而被打槍,更加深了心裡的不安。當需要無法滿足,想要又卡關;就只能先回到原點,滿足需要才能佈局想要。於是,我們將目標拉回到該怎麼讓薪資往上突破,同時又兼顧家庭照顧。
     
    薪資要能往上突破,首先要是自己擅長或有優勢的領域,才會事半功倍;再來是選對舞台,才不會又落入非核心單位發展有限的窘境。帶著他從新思考方向,我們抓出有優勢的求職關鍵字:軟硬整合、產品經理、資料分析。同時針對現職做近一步的分析,發現對現狀其實是好的跳板;因此他可以慢慢的緩轉職,讓心情安定下來,這樣執行理性行動時,感知才會更清晰。
     
    半個月後收到他的暖心回饋:
    事先已經就自己在職涯發展十年的歷程做過檢視,跟自己對話並記錄下來,發現中間有不少矛盾點,包含:1) 硬體轉職軟體後,在上一家軟體公司不停輪調,雖然經歷工程、資料、產品,但也導致一直待在入門階段的職位, 2) 在非營利單位離開才發現就職公司品牌上會有找工作的難處,且有了小孩後,在家庭及工作上有更多的時間管理問題。

    感謝老師將我所遇到的矛盾點轉化成可用的優點看待,並指點不需要追求自己不擅長的純軟後端開發,反而應該著重自己擅長的整合與溝通,同時也看出來,我想要讓薪資維持的隱憂,因此結合過去經歷與天賦,提出幾種可能性及建議的方向,例如:軟硬整合的產品經理、資料科學家 等等。

    更用未來的就業趨勢點出不需要盲目追求「出國工作」這個虛指標,反而是顧全目前家庭需求,以及觀察眼前的機會,穩扎穩打。

    謝謝老師的建議及見解,感覺心裡平靜很多,也降低一些焦慮感,期待未來還有機會交流。
     
    #生涯健檢

  • 後端工程師自學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8-21 08:46:04
    有 79 人按讚


    台積電是新鮮人就業首選,會出現類似問題不意外,不過我做不到一年就開始煩惱了,顆顆

    讀者來信- 3X歲在台灣半導體業轉職的思考

    我寫部落格以來, 有各式讀者的來信, 今天分享一位讀者的詢問,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 一些背景細節有做調整, 以下是讀者背景及問題。
    -----------------------------------------------

    Brian 大大您好~


    我追蹤您的部落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無非是希望也有機會可以轉職並且到外國工作,但是關於轉職這一塊有一些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意見...


    我是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在半導體公司工作已有 5 年多的時間了。在工作的這 5 年多大部分的工作內容幾乎都是在做 SOP 的事項(製程 troubleshooting, chart monitor....) 工作大約 80% 都是照著 SOP, 剩下 20 % 只有需要近一步改善良率或是需要 cost down 的時候才會有討論的空間,只要照著 SOP 任何人應該也都可以應付得來.....


    我當初有抱負進科技業,但 5 年來沒實現到個人價值,也沒有發揮到所學,高薪 (年薪百萬) 也都是加班換來的...平均一天會加班 2 小時, 一個月差不多 50 到 60 小時(加上需要輪流值假日班),每天下班後自由的時間差不多剩下 3 小時左右。


    半導體的工作比較專一,我很擔心如果再過個 10 年 20 年不想做的時候想轉職,卻發現已經被定型在半導體業太久而中年失業的危機,所以想要離職學習寫程式相關的課程轉職軟體工程師,畢竟軟體工程師的出路還是比較廣一點,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會需要,又因為國外的薪資水平還是比台灣來得高,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能去國外發展。


    我目前規劃是想要去加拿大念 2 年的 college 拿個 diploma (因為加拿大的學費比美國便宜很多) 畢業後可以拿到 3 年的工簽留在加拿大繼續工作,至於科系的話我是鎖定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這個科系除了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之外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因為除了程式設計之外我對於設計方面也很有興趣(中小學唸美術班,對美感和基礎設計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有用過 photoshop 等軟體來設計過海報等等),如果有機會可以同時學到程式和美術設計的話,我覺得未來對於職涯來說或許多少也可以加一點分,目標是希望找到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


    目前我有在下班時間自學 HTML 和 CSS 等基礎的網頁設計課程,準備明年要去留學前的基礎。


    UI / UX designer 這個職缺在台灣感覺沒有特別被大家知道,但是聽說在國外發展已有一段時間了,它算是結合了寫程式和設計美學的職位,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這個職稱也是最近我朋友提起我才知道有這個職務。唸完書我可能會先在加拿大工作,但也希望可以多了解這個職位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狀況,以下有幾個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看法:


    1. 想請問您在美加地區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呢?
    2. 或是您目前的工作有時候也有跟 UI / UX designer 有一些些接觸呢?
    3. 如果目前 3X 歲,才去加拿大念 2 年的學程後找工作,畢業後會不會到最後因為年紀的關係不太容易求職呢? 我很擔心高齡找工作的問題。
    4. 在美加的公司之間高齡轉職的人多嗎?
    5. 30 多歲重新回 college 念書會不會有點太晚了呢....

    -----------------------------------------------
    以下是我的回覆:


    謝謝你的來信詢問, 也鉅細靡遺的描述許多細節, 因為有許多和過往讀者問過的問題類似, 所以特別選擇你的文章來做樣本, 一起回答很多類似讀者的問題。


    我看完文章,整理了一下的重點
    1. 從台灣四大理工研究畢業加入半導體業, 沒有發揮專業的空間,大部分時候都是按照既定的標準模式來工作, 成就感低落。
    2. 平日及週末需要加班,個人可利用自由時間有限。
    3. 因為沒有專業累積, 擔心中年失業。
    4. 想要轉職軟體工程師,加上國外薪水比較高,所以想去國外發展。
    5. 轉職途徑: 加拿大唸書,學費比美國低,工作簽證較可預期。
    6. 求學希望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前後端的程式撰寫 + 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
    7. 目前的準備: 下班自學 HTML 和 CSS
    8. 疑慮: UI / UX designer 的出路, 各種高齡的疑慮。


    我沒有在台灣正職工作過(只有在學校做研究助理), 不太清楚台灣的半導體業的情況, 但是從你的描述的確讓人同情你的狀況, 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一些成就感, 按照既定的模式工作, 沒有辦法累積專業,加上加班及壓縮個人自由時間,的確是會讓人看不到未來。


    但是從你的狀態到希望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覺得中間過程有一些可以思考之處。 首先,你提到你是台灣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 那你有沒有考慮能真正利用你的專業的工作呢? 不論是你的學長姐學弟妹,我想總是有人會在一個真正可以發揮專業的地方吧? 完全放棄你過往的專業到全新的領域從新開始,等於放棄你過去累積的優勢。


    再來,你提到了高薪(年薪百萬), 不知道你沒有找尋應用你的專業工作是不是因為達不到年薪百萬的標準呢? 如果你半導體業不是你理想的環境, 有沒有可能在其他領域有可能呢?


    當然現在全世界都在缺好的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真的做好功課,確定這是你的興趣,或是你想要追求的職業,那麼我們可以再來考慮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方向。


    你提到軟體工程師,在加拿大 2 年學程要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及想找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我沒有跟上這部分的邏輯,你說 "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包含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感覺上來說, 就是很廣地所有東西都學一點, 但是每樣學門可能都沒辦法深入學習。 再來從軟體工程師到 UI / UX designer, designer 顧名思義就是設計師, 和軟體工程師是不同的職缺,不知道這個轉換是?你可能要深入研究你是想要變成軟體工程師還是設計師, 兩者是差蠻多的。


    我先假設你也想要半路出家變軟體工程師好了, 那麼除了出國唸書, 你有考慮在台灣做到這件事嗎? 出國讀書要面臨許多語言、文化、及生活的挑戰,當然出國唸書也可以收穫很多不同的經驗, 在台灣一次面對一個挑戰 (轉職), 不是比出國同時要處理許多問題簡單嗎?


    我在美國有上 coding bootcamp (請參考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 我耳聞台灣現在也有許多程式語言班 (大家有知道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還是大家都去資策會?),相比於出國讀書, 在台灣轉職的花費應該比留學低很多, 另外推薦一個我敬佩的技術高手胡立做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大改版: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第三期報名簡章), 如果你加入他的計畫,你一開始只要付出 5000 台幣, 付出對應的努力,我相信你也可以在 26 週的時間變成前端或後端的網頁工程師。當你轉職後要到美國工作,還是有各種方法的(參考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其實我不想直接回答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的問題, 因為我不是設計師,不確定這個領域的狀況, 再來, 我也不想要因為我見到或是耳聞的幾個例子就變成你重大人生決定的依據。好的辦法應該是你自己找尋現在這個職缺的需求狀況, 如果你不知道用什麼查詢的話, 可以參考我之前找工作的文章-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關於高齡讀書、轉職的問題也是類似, 我也不想用我看過的幾個例子變成你最後決定的依據。 我有看過 30 幾歲轉職的人, 在美國履歷也不會標註年齡,但同時許多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可能都是 30 歲左右 (參考 The average age of employees at all the top tech companies, in one chart ), 你可能未來同事或老闆都是比你年輕一輪的人。


    不談外在因素,不論你做什麼, 2 年後你都會是變老 2 歲,我想重點應該是你要自己找尋好資料,分析你的各種狀況,做出一個你不會後悔的決定。


    英文有句話說 “if you have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nail”, 如果你手上有鐵鎚,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像是釘子。雖然我了解我部落格讀者可能都希望可以到矽谷或美國工作, 但是我也不想盲目鼓吹大家複製我的半路出家經驗,畢竟,所有人的經驗都有其獨特之處, 很難被複製,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果你找了資料發現 UI / UX designer 職缺沒有像工程師多, 但是你很喜歡有熱情, 在過程中付出許多努力, 我相信會比可能職缺多但是你沒有熱情投入的職業更容易成功。


    落落長的沒有正面回答你的問題, 我想要分享的是: 分析你自己的狀況、找尋現有情況下的不同人生解法, 要達到某個目標, 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更容易達成呢? 另外盡信書不如無書, 自己的人生選擇需要自己在網路上查資料多方探索驗證。祝你早日找到你的人生下一步方向。


    P.S. 同場加映,我親愛的老婆之前回覆類似的讀者問題,可以參考一下 "【工程師 vs 設計師—如何選擇才不會後悔?】回覆讀者來信 "

    -------------------------------------------------------------


    大家對這位讀者的狀況有什麼建議呢? 台灣有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歡迎留言討論。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3xoldConsiderToChangeCa…

  • 後端工程師自學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17 15:59:02
    有 869 人按讚

    讀者來信- 3X歲在台灣半導體業轉職的思考

    我寫部落格以來, 有各式讀者的來信, 今天分享一位讀者的詢問,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 一些背景細節有做調整, 以下是讀者背景及問題。
    -----------------------------------------------

    Brian 大大您好~


    我追蹤您的部落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無非是希望也有機會可以轉職並且到外國工作,但是關於轉職這一塊有一些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意見...


    我是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在半導體公司工作已有 5 年多的時間了。在工作的這 5 年多大部分的工作內容幾乎都是在做 SOP 的事項(製程 troubleshooting, chart monitor....) 工作大約 80% 都是照著 SOP, 剩下 20 % 只有需要近一步改善良率或是需要 cost down 的時候才會有討論的空間,只要照著 SOP 任何人應該也都可以應付得來.....


    我當初有抱負進科技業,但 5 年來沒實現到個人價值,也沒有發揮到所學,高薪 (年薪百萬) 也都是加班換來的...平均一天會加班 2 小時, 一個月差不多 50 到 60 小時(加上需要輪流值假日班),每天下班後自由的時間差不多剩下 3 小時左右。


    半導體的工作比較專一,我很擔心如果再過個 10 年 20 年不想做的時候想轉職,卻發現已經被定型在半導體業太久而中年失業的危機,所以想要離職學習寫程式相關的課程轉職軟體工程師,畢竟軟體工程師的出路還是比較廣一點,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會需要,又因為國外的薪資水平還是比台灣來得高,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能去國外發展。


    我目前規劃是想要去加拿大念 2 年的 college 拿個 diploma (因為加拿大的學費比美國便宜很多) 畢業後可以拿到 3 年的工簽留在加拿大繼續工作,至於科系的話我是鎖定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這個科系除了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之外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因為除了程式設計之外我對於設計方面也很有興趣(中小學唸美術班,對美感和基礎設計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有用過 photoshop 等軟體來設計過海報等等),如果有機會可以同時學到程式和美術設計的話,我覺得未來對於職涯來說或許多少也可以加一點分,目標是希望找到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


    目前我有在下班時間自學 HTML 和 CSS 等基礎的網頁設計課程,準備明年要去留學前的基礎。


    UI / UX designer 這個職缺在台灣感覺沒有特別被大家知道,但是聽說在國外發展已有一段時間了,它算是結合了寫程式和設計美學的職位,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這個職稱也是最近我朋友提起我才知道有這個職務。唸完書我可能會先在加拿大工作,但也希望可以多了解這個職位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狀況,以下有幾個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看法:


    1. 想請問您在美加地區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呢?
    2. 或是您目前的工作有時候也有跟 UI / UX designer 有一些些接觸呢?
    3. 如果目前 3X 歲,才去加拿大念 2 年的學程後找工作,畢業後會不會到最後因為年紀的關係不太容易求職呢? 我很擔心高齡找工作的問題。
    4. 在美加的公司之間高齡轉職的人多嗎?
    5. 30 多歲重新回 college 念書會不會有點太晚了呢....

    -----------------------------------------------
    以下是我的回覆:


    謝謝你的來信詢問, 也鉅細靡遺的描述許多細節, 因為有許多和過往讀者問過的問題類似, 所以特別選擇你的文章來做樣本, 一起回答很多類似讀者的問題。


    我看完文章,整理了一下的重點
    1. 從台灣四大理工研究畢業加入半導體業, 沒有發揮專業的空間,大部分時候都是按照既定的標準模式來工作, 成就感低落。
    2. 平日及週末需要加班,個人可利用自由時間有限。
    3. 因為沒有專業累積, 擔心中年失業。
    4. 想要轉職軟體工程師,加上國外薪水比較高,所以想去國外發展。
    5. 轉職途徑: 加拿大唸書,學費比美國低,工作簽證較可預期。
    6. 求學希望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前後端的程式撰寫 + 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
    7. 目前的準備: 下班自學 HTML 和 CSS
    8. 疑慮: UI / UX designer 的出路, 各種高齡的疑慮。


    我沒有在台灣正職工作過(只有在學校做研究助理), 不太清楚台灣的半導體業的情況, 但是從你的描述的確讓人同情你的狀況, 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一些成就感, 按照既定的模式工作, 沒有辦法累積專業,加上加班及壓縮個人自由時間,的確是會讓人看不到未來。


    但是從你的狀態到希望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覺得中間過程有一些可以思考之處。 首先,你提到你是台灣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 那你有沒有考慮能真正利用你的專業的工作呢? 不論是你的學長姐學弟妹,我想總是有人會在一個真正可以發揮專業的地方吧? 完全放棄你過往的專業到全新的領域從新開始,等於放棄你過去累積的優勢。


    再來,你提到了高薪(年薪百萬), 不知道你沒有找尋應用你的專業工作是不是因為達不到年薪百萬的標準呢? 如果你半導體業不是你理想的環境, 有沒有可能在其他領域有可能呢?


    當然現在全世界都在缺好的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真的做好功課,確定這是你的興趣,或是你想要追求的職業,那麼我們可以再來考慮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方向。


    你提到軟體工程師,在加拿大 2 年學程要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及想找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我沒有跟上這部分的邏輯,你說 "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包含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感覺上來說, 就是很廣地所有東西都學一點, 但是每樣學門可能都沒辦法深入學習。 再來從軟體工程師到 UI / UX designer, designer 顧名思義就是設計師, 和軟體工程師是不同的職缺,不知道這個轉換是?你可能要深入研究你是想要變成軟體工程師還是設計師, 兩者是差蠻多的。


    我先假設你也想要半路出家變軟體工程師好了, 那麼除了出國唸書, 你有考慮在台灣做到這件事嗎? 出國讀書要面臨許多語言、文化、及生活的挑戰,當然出國唸書也可以收穫很多不同的經驗, 在台灣一次面對一個挑戰 (轉職), 不是比出國同時要處理許多問題簡單嗎?


    我在美國有上 coding bootcamp (請參考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 我耳聞台灣現在也有許多程式語言班 (大家有知道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還是大家都去資策會?),相比於出國讀書, 在台灣轉職的花費應該比留學低很多, 另外推薦一個我敬佩的技術高手胡立做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大改版: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第三期報名簡章), 如果你加入他的計畫,你一開始只要付出 5000 台幣, 付出對應的努力,我相信你也可以在 26 週的時間變成前端或後端的網頁工程師。當你轉職後要到美國工作,還是有各種方法的(參考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其實我不想直接回答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的問題, 因為我不是設計師,不確定這個領域的狀況, 再來, 我也不想要因為我見到或是耳聞的幾個例子就變成你重大人生決定的依據。好的辦法應該是你自己找尋現在這個職缺的需求狀況, 如果你不知道用什麼查詢的話, 可以參考我之前找工作的文章-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關於高齡讀書、轉職的問題也是類似, 我也不想用我看過的幾個例子變成你最後決定的依據。 我有看過 30 幾歲轉職的人, 在美國履歷也不會標註年齡,但同時許多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可能都是 30 歲左右 (參考 The average age of employees at all the top tech companies, in one chart ), 你可能未來同事或老闆都是比你年輕一輪的人。


    不談外在因素,不論你做什麼, 2 年後你都會是變老 2 歲,我想重點應該是你要自己找尋好資料,分析你的各種狀況,做出一個你不會後悔的決定。


    英文有句話說 “if you have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nail”, 如果你手上有鐵鎚,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像是釘子。雖然我了解我部落格讀者可能都希望可以到矽谷或美國工作, 但是我也不想盲目鼓吹大家複製我的半路出家經驗,畢竟,所有人的經驗都有其獨特之處, 很難被複製,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果你找了資料發現 UI / UX designer 職缺沒有像工程師多, 但是你很喜歡有熱情, 在過程中付出許多努力, 我相信會比可能職缺多但是你沒有熱情投入的職業更容易成功。


    落落長的沒有正面回答你的問題, 我想要分享的是: 分析你自己的狀況、找尋現有情況下的不同人生解法, 要達到某個目標, 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更容易達成呢? 另外盡信書不如無書, 自己的人生選擇需要自己在網路上查資料多方探索驗證。祝你早日找到你的人生下一步方向。


    P.S. 同場加映,我親愛的老婆之前回覆類似的讀者問題,可以參考一下 "【工程師 vs 設計師—如何選擇才不會後悔?】回覆讀者來信 "

    -------------------------------------------------------------


    大家對這位讀者的狀況有什麼建議呢? 台灣有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歡迎留言討論。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8/3xoldConsiderToChangeCareer.html

  • 後端工程師自學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12 21:00:16

    自從遠端工作之後,出勤的打卡記錄也轉成線上服務

    雖然我也想不透工程師都線上工作了還打什麼卡...不過沒關係,打就打

    但也因為在家裡工作反而常常忘記打下班的卡!

    每次結算薪水都很痛苦,一整排的異常,是不是像我這種認真工作的人更容易忘記打下班的卡 XD?

    既然容易忘記,我們就來寫個自動打卡系統吧!

    拯救自己多無趣,當然要拯救所有同事啊!

    這支影片特別感謝我的團隊伙伴陪我一起耍北爛,有你們真好。

    ===本月活動===
    7/22 晚間 8 點「後端領航者論壇」直播活動,歡迎來參加
    (適合新、中手或想往後端開發的工程師朋友)
    名額有限,手刀報名 👉 https://bit.ly/3jERZRH

    ===影片中提到的專案===
    自動化打卡 project 使用 Ruby on Rails 撰寫,架設於 Heroku
    repo: https://github.com/niclin/bernard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前端 #後端 #工程師

  • 後端工程師自學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21:00:13

    程式亂寫也可以動,要怎麼寫的好或易於閱讀,就得花上一番功夫去學習寫作技巧。

    這支影片會和你分享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實戰技巧基本上當代程式語言開發都能使用

    不過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想法跟觀點,不同的團隊也會有不一樣的慣例,希望這次的內容能夠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章節:
    00:00 提升品質的影響
    01:29 有意義的命名比簡寫更好
    03:01 限制傳入參數數量
    05:03 簡化條件表達式
    06:37 變數定義範圍限制
    08:28 一次只做一件事
    10:35 Early return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前端 #後端 #工程師

  • 後端工程師自學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10 21:00:00

    現在學習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無論對於零基礎或是有經驗的工程師,想要持續成長應該看書還是看影片來的更有效率呢?

    主要會和你分享我過去從新手到資深的過程中,如何持續保持進步及學習的經驗

    也許這個經驗可以幫助到你,也歡迎留言和我分享你的看法

    相信彼此分享不同的學習見解,能讓對於想要更精進自己程式開發功力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章節===
    00:00 哪一個有效律?
    00:36 寫程式如同寫作
    05:14 書是最便宜的資源
    10:14 折扣碼操作示範

    ===蝦皮購書折扣碼===
    折扣碼:FLAGNIC36
    時間:2021-03-29 ~ 2021-06-29

    折扣碼:FLAGNIC79
    時間:2021-06-30 ~ 2021-09-30

    折扣碼: FLAGNIC11
    時間:2021-10-01~ 2021-12-31

    ===前陣子在看的推薦書單===
    (零基礎)
    - 白話演算法!培養程式設計的邏輯思考
    - Python 刷提鍛鍊班

    (中高階)
    - 設計模式之禪(第2版)
    - 無瑕的程式碼-整潔的軟體設計與架構篇
    - 單元測試的藝術
    - 演算法之美:隱藏在資料結構背後的原理(C++版)
    - Kent Beck的實作模式

    (Ruby)
    - Writing Efficient Ruby Code

    (成長思考)
    - 圖解.實戰 麥肯錫式的思考框架:讓大腦置入邏輯,就能讓90%的困難都有解!
    -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
    - 高勝算決策:如何在面對決定時,降低失誤,每次出手成功率都比對手高?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懶人圖解簡報術:把複雜知識變成一看就秒懂的圖解懶人包
    -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寫程式 #前端 #後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