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東京馬拉松
#關於我們的不離不棄
姊姊完成了她人生第一場全程馬拉松了
說真的我沒想過前年半馬跑了三個多小時的她,竟然有辦法在五個小時內完成一場全馬。
-
其實無論成績如何,初馬是東馬就已經夠帥了!我們總這樣對她說,希望她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好好享受著人生唯一一次的初馬
-
忘記多久以前,她...
#2018東京馬拉松
#關於我們的不離不棄
姊姊完成了她人生第一場全程馬拉松了
說真的我沒想過前年半馬跑了三個多小時的她,竟然有辦法在五個小時內完成一場全馬。
-
其實無論成績如何,初馬是東馬就已經夠帥了!我們總這樣對她說,希望她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好好享受著人生唯一一次的初馬
-
忘記多久以前,她說:「如果有一天我跑全馬,妳要幫我打一篇文章喔!」(撒嬌)
我:「喔好啦好啦好啦好啦!」(敷衍了事,當時沒想過真的有這一天)
好吧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
姊姊比我大快三歲,但從小到大我卻都比較像是她姊姊(當然不只是長相關係😆)、或她褓母、嗯或是她老母,她也總是跟著我,甚至當年為了陪伴她我才去了澳洲,自從那一天起,她總說我們是生命共同體,而我也總是回以一個真心的白眼😌
但我知道我們都將對彼此不離不棄
我們個性截然不同,我是個過度獨立的女漢子,而她卻是個依賴著我、像妹妹般的孩子
在這之前,無論她做什麼事都有我一起,我總不放心讓她落單,連她要員工旅遊我也堅持要送她去桃園機場,而這一天,她卻要獨自踏上這漫漫的42公里長路,等於是我們家到機場的距離,我根本沒辦法想像
但我更沒辦法想像的是,她的堅持和毅力,這是我心中的那個孩子嗎😭😭😭
-
2018/2/25 #東京馬拉松
早上7:30 氣溫大約3度
送姊姊去起跑點時,一直有種第一次送孩子去上學的各種百感交集
啊~孩子終於長大了,要獨自面對接下來這漫漫42公里長路了
只能送她到Gate 2外了,提醒著她要小心要注意路況、不要受傷、不要逞強、盡力就好,話都還沒講完我就已經哽咽了,看著她自己往前走向人群,我已經忍不住地哭了
我到底是什麼樣感性的母親啊(蛤?)
-
我偷偷擦了擦眼淚(都不敢抬頭怕被媽媽發現我在哭),趕快帶媽媽回家吃早餐儲備接下來捕獲姊姊計畫的體力
起跑後一直用app追蹤姊姊的狀況,發現速度非常穩
回想著這三個月來,曾經比我更不喜歡運動、總說著自己胖嘟嘟的跑步好吃力的姊姊,每天按照著教練安排的課表一堂堂吞下去,想著想著發現孩子真的長大了,就放手讓她去跑吧(淚😢)
-
姊姊超乎我預期更快更穩定地持續前進,我跟媽媽也臨時決定提早一些出門到20K處(門前仲町站6號出口)等她來,想說順便可以早點開始幫其他台灣跑者加油
總覺得跑海外馬看到國旗和聽到中文加油聲會特別感動特別振奮,所以我在台灣有先畫好加油板,上面有畫國旗和寫大大的中文字「加油」,這樣就算是在最遠那側跑道的台灣跑者,沒聽到我的加油聲至少也可以看到板子
等了十幾二十分鐘,看到好多台灣跑者,有些即使我還沒識別出是台灣人,大家也會特別跑來對我喊著台灣加油、說聲謝謝
好不容易看到姊姊遠遠跑來,她看到我們時臉上掛著笑容,覺得安心不少,希望她的膝蓋可以撐到終點,當啦啦隊心情真的好複雜
-
因為帶著媽媽的關係,我其實不太確定她的身體狀況是不是有辦法在低溫的日本跟我一起多點捕獲姊姊,我心裡想著最好的情形就是送姊姊去起跑後,我回來跟媽媽吃個早餐稍微休息一下,然後分別在20K、30K、41K處等姊姊來幫她加油
但也擔心媽媽會太冷太累不舒服,就告訴姊姊如果途中真的沒看到我們也不要找我們,放心往終點跑,我們一定會在終點前1K等著她
當天一早起床問媽媽要跟我一起送姊姊去起點嗎?她說要。我再問今天有信心跟我在20K、30K、41K處都幫姊姊加油嗎?她說她有信心。
-
接著我們前往30K(銀座站B5出口),這時也有神秘嘉賓準備登場,S @serenajou827 偷偷從台灣飛來幫姊姊加油,我們討論後覺得30K是馬拉松最痛苦的時候,所以S就在這邊幫姊姊打氣,也真的好險S在這出現,因為姊姊說她20幾K時舊傷又復發了,膝蓋痛到不行,單腳施力跑跳跑跳地好不容易來到30K,原本準備要傳訊息告訴我們她不行了、要開始用走的了,但是看到S後她真的被鼓勵到了,於是忍著痛繼續往前跑了
-
啦啦隊從30K到41K處走路不到10分鐘路程,是很棒的加油路線,這時媽媽已經很明顯有疲憊的感覺,連我都冷到有點不舒服了,但她還是堅持跟我們一起在賽道邊等著姊姊,她其實超緊張超擔心姊姊,已經笑不出來了,而且今天是她手術後第一次運動量爆炸,地鐵上上下下,她說爬樓梯爬到她腿都在發抖了,真的辛苦她了😭
-
41K處往賽道看,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氣氛了,因為距離終點只剩最後一公里了,看到好多跑者臉上痛苦地前進、也已經有好多跑者眼眶泛著淚水了
低溫寒風中等待,焦急的心情讓時間顯得更慢,我已經沒有心思把手機拿出來更新姊姊跑到哪了,只知道過了這裡,她即將漂亮地完成她人生中第一場全程馬拉松。
好不容易她轉進來了,遠遠我就看到她了,因為她一跛一跛、搖搖晃晃地跑著,在賽道中特別顯眼,臉上已經沒了笑容,但仍然堅定地前進著。
看著從20幾K就舊傷復發的她,努力不讓自己掉速地往終點跑去,我跟S直接一秒哭出來,而且是眼淚一直狂流停不下來的那種😭😭😭
最後一公里姊姊撐住了,以4:59:53完賽,初馬就破五,我們都以妳為榮。
-
#孩子真的長大了
#謝謝彼得擔任教練訂了完整的挑戰初馬課表
#謝謝S不離不棄特地從台灣飛過來加油
#謝謝媽媽也很努力陪著我東奔西跑從頭到尾揮著國旗一起幫所有台灣跑者加油
#謝謝所有幫姊姊加油的朋友
-
#TongGoesToTokyo
#TokyoMarathon2018
往桃園機場路況 在 盧小桃的小太陽戰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最堅強的兒子,以及最廢柴的爸媽,一起上路的二三事。
/
1.
啾啾開車很安全,唯一的缺點就是很難辨別導航指示。
導航告訴他:微靠左行。
這位先生下一秒,就會左轉⋯⋯
#我常常懷疑導航說的是葡萄牙文
#不然老公怎麼聽不懂
除了常常失控,啾啾也很擅長錯過交流道出口。
「轉基隆路下交流道⋯⋯啊,糟糕,錯過了!!市民大道下一個出口在哪⋯⋯建國南路?」
#一錯過就成千古恨
2.
老公太過失控,看來只能仰賴我這個副駕駛。
我決定同步看google map路徑,提醒老公路況動向。
「老公,快點,轉右⋯⋯!啊,糟了⋯⋯又變換路徑了⋯⋯」
#越用越糟
#有什麼資格嘴老公
#迷航的路上你我他
每次變換路徑,陛下就會淡淡的說。
「上次,我們來過這裡⋯⋯」
「我記得這裡。我們是不是又走錯了⋯⋯」
#全家唯一記得路的男人
#我才知道原來方向感是天生
3.
上週六,啾啾帶兒子跟我去台北,父子倆剪頭髮。
回程時,我跟啾啾在車上聊天。
「欸⋯⋯楊梅?」我看見道路號誌陌生的字眼。「老公我們是不是錯過往青埔出口?」
啾啾用迷惘的眼神駁斥。
「沒有吧,這些路看起來跟平常的一樣⋯⋯」
#哪裡一樣
#好像會到新竹欸
#我們不是住在青埔嗎
手機一查,發現真的快到新竹。
一家三口只好急忙掉頭,下交流道,重新北上。
來到中壢附近,交流道出現交叉口。
「糟糕要去哪裡⋯⋯應該是往桃園機場吧⋯⋯」
於是,我們又錯過下中壢的交流道的唯一出口。
#返家遙遙無期
陛下嘆氣。「上次我們跟喬治從新竹回來,也是在這裡走錯了⋯⋯」
#兒子記憶力超好
#特別會記仇
4.
週日,去大姐家晚餐,開車返家。
「把拔。靠右!下交流道。」陛下霍然打斷我們。「我怕你們講話,等等就來新竹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附上常陪著爸媽國道迷航,在車上看報紙老總陛下。
他說:我很快就會長大了⋯⋯
#好的
#兒子我們就靠你了
#但為什麼五歲的孩子會想在車上看報紙
往桃園機場路況 在 褚春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9年5月6日中正路及南崁路沿線人行道會勘
蘆竹區中正路鄰南崁交流道,為通往機場或新北、桃園通道之一。而南崁路更為早期市中心重要道路。中正路、南崁路相鄰,做為南崁市區兩大道路,部份路段多年失修,破裂損壞,有礙國門觀瞻。
為此,今天(5/6)春來服務團隊會同市府、公所承辦人員就沿線人行道路現況進行會勘,討論需改善路段,決議待相關單位提報前瞻計畫評估審核後,將續辦處理改善!
期盼路況改善帶來新的城市景觀,讓通行更為便利順暢。
──
🔎 加入我的Telegram,接收春來最新訊息:
https://t.me/chuchunlai
往桃園機場路況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40年過去了,卻彷彿昨日。
1978年,台北車站西側的公路西站,人群排隊上「公路局」。(天橋坐落在台北市忠孝西路與重慶南路口)
這時候的台灣省公路局辦公大樓(公路總局)位於台北市忠孝西路與懷寧街交口,原為興建於日治時期(1937年)的船舶公司「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渡邊節畢業於東京帝大建築科,代表作包括了日本勸業銀行本店、大阪商船神戶支店等。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於19世紀末開始經營往返台日兩地的航線,電影《海角七號》裡送走日本老師的高砂丸,即為該公司旗下商船。台北支店為二次大戰前日本殖民政府最後一批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建築本身為1930年代風行的現代風格,僅在屋頂保留日本傳統。
二戰後,該棟建築為台灣航業公司接收,1958年轉給台灣省公路局(即交通部公路總局)。公路局於1968年在大樓東側興建9層樓的新大樓(1969年5月20日竣工),同時將原本的舊大樓的塔屋拆除並增建為4樓,再經過外牆拉皮及貼上黃褐色的磁磚,就成了目前看到的模樣。
2014年3月,公路總局覓得新大樓搬出,同年5月26日,舊公路總局大樓被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為市定古蹟。文化部長龍應台指出,交通部已同意將大樓無償交予文化部使用。
之後,文化部循序辦理「古蹟修復再利用」,先於2015年7月,將建物群中的九層大樓(產權為私有)拆除歸還給國家財產局,而用做攝影中心使用的四層樓古蹟建物,則將增建部分拆除並研究如何修復原有外觀,同時爭取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公共建設專案支持,把它活化為臺灣第一座攝影文化中心,以成為「國家記憶庫」為目標,做為重要影像資產搶救、修復及保存的場所。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在半世紀前被拆除的塔樓已經被復刻蓋回來了。
台灣省公路局的前身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臺灣鐵路管理委員會汽車處」,成立於1946年8月1日,負責接管公路運輸業務,同時並代辦交通部公路總局所委託之公路監理行政工作;1947年5月,隨著台灣省政府成立而更名為「臺灣省公路局」,隸屬於台灣省政府交通處。1949年續接管「臺灣省公共工程局」所掌全臺公共工程業務,自此公路局之業務範圍包括公路工程、公路運輸、公路監理三大類別。
1980年10月1日依照「公路法」之規定,經報奉核定,將公路局所掌之運輸業務劃出,另外成立「台灣汽車客運公司」,並依照新修正之組織規程改組,於是公路局所掌業務調整為公路工程與公路監理二大類別,迄至1999年7月1日因精省再改隸直屬交通部,嗣「交通部公路總局組織條例」業奉總統於2002年1月21日公布,並報奉行政院核定自2002年1月30日施行,機關全銜復更名為「交通部公路總局」,公路總局約六千多位員工,續就公路交通建設、公路監理業務,簡政便民,服務全國民眾。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東園街65號的交通部公路總局新辦公大樓已於2014年5月2日啟用,這是公路總局在舊大樓(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度過60多年後,首度興建的嶄新智慧型辦公大樓;隨著新辦公大樓的啟用,公路總局將從興闢道路及監理車輛的單位,轉型為「讓用路人有感」的服務型單位。公路總局指出,新辦公大樓啟用後,防災中心的軟硬體已全面升級,目前建置的「安全台灣」平台不僅可以監控「山、水、路、橋、人、災」等災害防救即時資訊,截至2014年5月2日止,這套設備也已創下1,287天在劇烈天候事件中沒有用路人死亡的紀錄。未來防災中心還將擴大與五家電信業者合作,即時傳送災損路況及封路資訊,提醒用路人注意安全。
圖中人群排隊上車處緊鄰公路西站的東側,公路西站則位於今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交通六號用地西南角,為台北市的交通運輸站點,這裡從2001年成為國光客運台北西站,昔日曾是省公路局以及台汽客運的主要發車站之一。
原為台灣省政府交通處公路局台北區運輸處於1953年設立的公路局台北西站(簡稱公路西站),位於第三代台北車站門口西側、北門高架橋的東側橋頭旁。
1980年10月1日,公路局台北西站改組為台灣汽車客運公司台北西站。
1989年,原位於希爾頓大飯店(今台北凱撒大飯店)對面的公路局台北東站,隨著台北車站改搬至第三代台北車站前方噴水池的位置,改由台北西站下轄,並隨著台汽客運民營化而改名為國光客運台北東站。
2001年,國光客運以新台幣1.5億元標下此地,台北西站從此成為國光客運專用車站。
2009年10月27日起,台北東站封閉改建,原由此站發車的路線暫時改由國光客運台北西站發車。
2010年1月20日,位於台北西站東側,由台北東站改建而成的台北西站A棟完工啟用,台北西站同步更名為台北西站B棟,並將原台北東站發車之路線移回台北西站A棟。
2016年9月28日清晨5時,配合台北市政府的「西區門戶計畫」,台北西站B棟吹熄燈號,其所有發車路線正式遷入台北轉運站。
2016年10月30日清晨6時,台北西站A棟吹熄燈號,原發車路線的上下客地點調整如下:往返基隆、金山、桃園機場的路線改到台北車站東三門上下客,往返桃園、中壢、楊梅、羅東、南方澳的路線改到台北車站北一門上下客,往返林口的路線改到後車站上下客,往返大園的路線改到青島西路站候車,其他的桃園、宜蘭等短途客運10條路線則一併調整到台北車站周邊上下客。目前台北車站的東三門與北一門已興建大型長廊式候車亭供搭乘客運的乘客上下車。
2016年11月1日,超過一甲子歷史的台北西站B棟建築開始進行拆除工程,台北西站就此走入歷史。
因應北市府西區門戶計畫,今天是營運超過60年的台北西站最後一個營業日;台北西站A棟的路線也繼B棟路線於今年9月28日遷移至附近的台北轉運站後,自今年10月30日起,改移到台北車站北一門、東三門等四處上下客。
已經卸下運輸重任的台北西站,不僅是許多遊子的回憶,更是許多客運族群的必經之處,不少旅客在得知台北西站即將遭拆除的消息後,依依不捨地前往台北西站做最後的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