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形容好吃台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形容好吃台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形容好吃台語產品中有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番膏嘛......那的確是早期遷台漢人一段黑暗史,不過,這是距今幾百年以上的事了,看到不少人直接推到漢人很噁心,身為漢人的自己感到羞愧,神父覺得有點過度推演了. . 首先,關於番膏的口述歷史多半從客家人而來,可能和生活圈互相重疊容易產生衝突有關,所以如果在劇中女主角聽到,「年輕人,要買番仔膏嗎」(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貪食人/Gobb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想要獲得第一手消息嗎?趕快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唷!! ↓↓↓↓↓↓↓↓↓↓ 📣獅姐新鮮報:https://goo.gl/bY1DZ0 📣雞獅頭:https://goo.gl/CcCISV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email protected] 自從之前的台語測驗影片之後,獅姐和阿咩決...
形容好吃台語 在 何安妘 x 頑皮妮妮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12:18:07
自己時間變多的時候,突如其來的交流就立體起來:郵差觸發的門鈴聲、收到的問候閒聊訊息、說看到什麼想起你、一通睡前胡言亂語的電話......,有種靠著別人的提醒,意識到自己真實存在,並且被好好記得。 當然也有看清楚各種關係、清理掃除的感受,否則不斷把他人往肚裡塞,多的是不跟你腸胃互(蠕)動,硬是憋久不...
形容好吃台語 在 咖啡因的地圖 Els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1 10:07:45
夏天在跑咖啡店的中間穿插一家剉冰店也是合理的,其實我自己是一盤清冰加糖水就可以吃得很滿足的人,現在市面上開起各種日式剉冰、喫茶店剉冰…沒有點特色還真難脫穎而出,除了要真材實料外,吃的是豪華也是視覺饗宴,還要記得把節氣放進來跟著運轉。 桃園我很愛去 @tamaice 慢食堂吃冰,不同時節芒果的、草莓...
形容好吃台語 在 硬骨魚覓食中 |台北 雲林 台南 美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03:58:42
-191011 「#早澤」 ▫️#淤泥蛋餅(#芋泥蛋餅) $70 / 最近對芋頭的熱愛難以言喻 休假日,騎車晃到想吃好久的早澤 外帶一份芋泥蛋餅回家享用。 蛋餅是自製手工餅皮,煎到表面恰恰 ( 台語小教室:恰恰是形容焦香酥脆的口感 ) 酥脆中帶咬勁,喜歡手工餅皮的話會喜歡 但偏油了些,盡量不要冷掉再...
-
形容好吃台語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8-12 19:30:00·
想要獲得第一手消息嗎?趕快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唷!!
↓↓↓↓↓↓↓↓↓↓
📣獅姐新鮮報:https://goo.gl/bY1DZ0
📣雞獅頭:https://goo.gl/CcCISV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cocklion0817@gmail.com
自從之前的台語測驗影片之後,獅姐和阿咩決定要讓雞哥持續的練習台語!
今天獅姐準備了10道題目,用一個猜謎遊戲的方式要讓雞哥全程只能用台語來形容 給阿咩猜題~
這到底是要逼死誰啊...
到底能不能順利達成任務呢?
大家可千萬別錯過這集囉!!
形容好吃台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番膏嘛......那的確是早期遷台漢人一段黑暗史,不過,這是距今幾百年以上的事了,看到不少人直接推到漢人很噁心,身為漢人的自己感到羞愧,神父覺得有點過度推演了.
.
首先,關於番膏的口述歷史多半從客家人而來,可能和生活圈互相重疊容易產生衝突有關,所以如果在劇中女主角聽到,「年輕人,要買番仔膏嗎」(不知道是不是講台語),她可能不只會感到驚恐,也可能會感到羞愧,如果她被設定成「原、客」混血這一個角色的話.
.
另外,也不用想像幾百年前的漢人有多文明,特別是遷台的人多半是在對岸生活過不下去的底層人居多,同時期的中國即有將人肉當藥品的風俗,例如治療肺癆、毒瘡、眼疾等等,應是有人將中國的陋習帶來台灣,而在台灣,這種迷信多半在特定區域居多,如南投埔里.
.
無論是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或者是《台灣教會公報》的〈埔社消息〉,還是日治時期的《台灣風俗誌》,也多半都是南投廳埔裏社,「埔里所屬有南番,有北番.南番歸化久,出亦不滋事。北番出,則軍民爭殺之....」--《臺灣日記與稟啟》,顯示和生存範疇和族群衝突相關,多半出於一種報復心態,也不是只要是「番」都必須殺來吃,這樣盲目的仇恨.
.
胡傳即為胡適的父親,有人說他是見證這吃人肉惡行的外地官員,一副文明端視野蠻喟嘆的樣子,事實上,他恐怕也是參與者之一.
.
「且我兵民如果人人皆欲殺番,皆能殺番,番必畏殺而不敢輕出。從此民與番各分疆界,漸相安於無事,轉各得以遂其生.」
.
另外,他日記也記載著,原住民人很多,官兵打不過,「無論此等零星單弱之防勇,斷斷不能堵禦兇番出草殺人..」,並說官員軟弱,害怕番人專門懲罰自己人,「且有使之不能殺番者,撫墾局是也,撫墾局畏番如虎狼,待番如驕子....兇番託名就撫,任意出沒,伺機殺我民、我勇,則視為固然,不聞不問.」、「我勇、我民偶殺一兇番,通事必播弄其間...通事更以危言恫嚇,迫令營勇、居民出賄與和....於是防勇深藏堡中不敢出,番出殺人越肆無忌憚.」這些記述都可以看出當時的原民對峙的情況,而官方基本上沒太大的作用,漢人方面覺得自己處於弱勢,被出草的人比較多.
.
另一種迷信是,這是為了「防出草」,當地人認為只要吃了高山原住民,身上就有「番人味」,這樣子高山原住民聞到同類的味道,就不會傷害自己,這也可以看出一方出草,一方報復吃人肉,兩族群生活領域的競爭和對等衝突,而非單方面的屠殺.
.
吃人肉最早的記述,來自於清國官方,沈保禎的「開山撫番」策略,台灣鎮總兵吳光亮率領清軍與台灣原住民奇密(奇美)社人爆發激戰,清兵打不贏,吳光亮就設酒席假意款待,等到對方酒醉無力反抗的時候,就加以槍殺,這個就是著名的「大港口事件」.
.
而吳光亮是廣東人,清國軍事人物,他率領的廣東飛虎軍,將所擊斃的阿美族壯丁烹煮食盡,他的飛虎軍多為廣東客家子弟兵.
.
這個就像單方面屠殺,還是由中國政府官方開的惡例.
.
至於PTT上的中國人把番膏事件拿來抵制轉型正義,合理化中正紀念堂,並宣稱是閩南人殺原住民,民進黨怎麼不道歉?並說這是原民刻在DNA的恐懼跟憎恨,所以不信任民進黨,亦有人拿「打著一個生番卡好做一年田」,說這是台語俗諺,所以都是所謂閩南人幹的,不然怎麼會有台語諺語?把漢人對原住民的惡行,簡化成全體漢人都如此,漢人都是閩南人,閩南人就是現在一堆台灣本土派支持者,拿來攻擊特定族群,稱閩南人很噁心,甚至合理化不分族群施予打壓的黨國,這就十分荒謬了.
.
這是種「萬惡歸閩南」的邏輯,基本上,閩南亦是種蔑稱,通常我會稱之為Hô-ló人,中文可稱為河洛,就連這個稱呼都要被醜化成中國對於蠻族的蔑稱貉獠,羅織不相干而且不存在的故事,可見某些人對於那個時代的Hô-ló人以及這個時代的Hô-ló人極度貶抑之惡了.
.
「打著一個生番卡好做一年田」這是台語俗諺嗎?並不是,這段來自於《台灣教會公報》的〈埔社消息〉,由曾持衡牧師用台語記述,原文為:
.
「到天光我欲去城內禮拜,就看那個生番的身屍放在欲去城內的路邊,我對遐過也有看見無頭的生番。是時,有百多人圍著看,有的舉刀要欲割生番肉,總是那時有人在顧,勿准因割。到日午我對城內轉來,在路泥有遇著人拿生番肉,行到放生番身屍的所在,只有剩那些腸子佇在若定。
.
多多人拿伊的肉欲去吃,講那個肉真好吃,也真有補;有的拿心肝講做葯真好,可治心氣病,真有應效;有的拿伊的膽,講可做刀傷、槍傷的葯,真好用。那粒膽值銀三十元。有的拿腳腕那二塊屈做腳風的葯,真妙用;有的拿骨頭欲焢膠,講那個骨焢膠可做葯治寒熱病,真好用。照我的甲伊請問,殺著生番通身軀隴有路用,只有大腸、小腸與頭毛沒用若定,其餘無一點點浪費,殺著一個生番卡贏打著幾若隻鹿。
.
對眾人著派一百石稻給他,這是聽到的例規,又那個身屍也是眾人真愛用。打著一個生番卡好做一年田,也有得眾人所謳咾。想著那些人真奇怪,愛吃生番肉,比吃鹿肉卡愛。真正是目瞅未曾看見、耳孔未曾聽見,這號的新聞真正是稀罕的消息。未有受教化的生番,只有愛殺人的頭來做好閒、勇猛、榮光、歡喜。有受教化的人,殺著生番不若得到一百石稻,也使眾人謳咾、歡喜;通身軀隴甲伊吃了了,想真,生番人真厲害,比番又卡番啦。」
.
「打著一個生番卡好做一年田」這是其中的一句,曾持衡用來形容當地風俗的荒謬,由於全文他都是用台語文來寫,剪出其中一句,反倒變成「哪個族群的人可以讀通這段方言文」,變成流傳的「台語俗諺」了,曾持衡說的是,他去城內做禮拜,看到一群人在割生番肉,他覺得那些人真奇怪,鹿肉不吃去吃人肉,他本人從來沒有看過這種事,聽過這種事,只有在這裡見到這種稀罕的消息,明明殺人吃人肉,還被其他人稱讚,他說,未受教化的生番,只有砍人頭而已,「來做好閒、勇猛、榮光、歡喜」,有受教化的人,殺了人還不如得到許多稻子,讓眾人歡喜稱讚,把人家的身體都吃光,這些人簡直比番還番.
.
因為這些人對殺了番人的人送稻子,曾持衡覺得莫名,殺人的行為居然勝過捕鹿和種稻的收穫,這是對於當地習俗感到的不公正,明明是壞事還被眾人稱讚,令他看不下去,所以用台語記錄下來,他說明了自己不曾聽聞過這種事,如今卻看到,可以知道這不是一種普遍現象.
.
結果用台語寫的,操台語的人以一個觀察者身分深切的反省,反倒變成都是所有說台語的人幹的了.
.
早期漢人對於原住民的壓迫和侵墾,這都是現代人必須加以反思和反省的事,不過仍然要知其脈絡,如果簡化成要台灣人自己自我嫌惡,或者用惡來合理化惡,因為你們祖先曾經做了不好的事,所以更沒有資格,去反抗其他外來者的壓迫,你們的痛苦是應得的,應該乖乖接受,所有人都應該接受中國的統治,中國的思想反而是文明的,中國國民黨的統治是為了要教化你們這群野蠻人.
.
事實上,這種吃人的習俗正是由中國傳遞而來,無知和迷信,正是我們應該鄙棄的,所以才要去中國化,要知道,中國直到近代都還在食人肉,例如文革時期的廣西文革吃人狂潮,距離現在也不過才50年,當時帶領吃人肉的還做了高官,跟台灣古代這種基於生存競爭,無知或糧食缺乏的情形不同,他們是為了羞辱.
.
就跟1949年,一群中國國民黨軍,以整個政府的體制,對於島上所有人進行殖民一樣,他們殘害虐待島上的人,是為了樹立權威,強調自身優越性,甚至是為了樂趣.
.
我想這是不能比擬的,但都應該面對.
.
身為台灣人,該如何面對百年前過往這段原漢衝突史呢?侵占了別人土地,被出草,害怕被出草所以報復,有一部分人甚至吃人肉,以為這樣就能保護自己.
.
我想只有懺悔而已.
.
藉由這份懺悔,然後讓我們更加團結,這是一部由各種傷害、無奈和不能彼此理解,所填充起來的歷史.
.
過去的這份自私,讓我們只想著自己,現在不同於以往,讓我們可以想到其他人,而他們現在都是我們的家人,住在同一個島上的人.
.
我想到的是,從個人到所有人,現在的我們,更加應該守護這座島嶼,BROTHER.
形容好吃台語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戲說台南辣🌶
圖/文 魚夫
內人剛嫁到我家,她是台南的女兒,父親頗為滿意這媳婦👍,乃親自下廚料理一桌佳餚,先父是位食食通,又習得一身好手藝,但自出社會後,卻喜歡作大菜,戰後初期,台灣最為流行的外省菜乃四川菜,所以一桌菜,麻辣得不得了,我等全家也都變成了食物既麻且辣的愛好者😋,台南新婦初來乍到,不知公公料理手路的厲害,直呼:「熱、熱、熱!」🥵,想喝一口湯緩解,不料那湯更辣,又是熱熱熱的呼叫個不停。🥵
熱?怎會呢?餐廳的窗戶早關好,冷氣開到最大,颼颼的吹,哪裡會熱了?
台語很複雜,熱的發音有三種:jua̍h、lua̍h,還有jia̍t,內人呼熱,則是因為辣的台語發音也為lua̍h,我是屏東人,從小凡辣的食物,都會說:「辛」,至此才了解🤔,原來台南人說辛為辣,足lua̍h是很辣,不是足熱的意思😅。
傳統台南人不善食辣,我來住了十數年,逐漸被感化,從愛吃辣到吃了辣就會咳嗽不止,聞之亦會大打噴嚏,真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在台南,所謂川菜早被改造得沒什麼麻電辣勁可言,甚至帶有甜味,反倒是兩岸開通後來的重慶江湖菜才還保留了原始風味,但辣度也得減低,否則上了年紀的府城人也會為之卻步不前。
台南人究竟能吃多辣?🤔我和老派的朋友討論的結果,得到一個結論,大概就是只到食日本料理刺身沾「山葵」(わさび,wasabi)的程度而已,除了嗆鼻以外,舌尖以後便不再有感覺了,一般將山葵誤為芥末,實則不同,而在台南,芥末的台語是「介辣」,也就是食芥末就已經算很辣了。
在仁德區,有一味微微麻辣的榨菜肉絲麵,味道頗有特色,後來東區也開了店,生意都是沖沖滾,特別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但和同儕的台南朋友結伴去嚐,哀號者居多🥵。所以辣味在台南不會是主角,但不也會坐冷板凳,燙盤活魷魚來,用的是海山醬,但山葵加減一匙最是增添風味;飯桌菜給客人送來一碟醬油是必備,ué(挖)點介辣添入亦無妨,有些店家切好紅燒肉,還附上一碟泰國甜辣醬;鍋燒意麵店,麵裡若羼有海鮮,必也薑米醋侍候,薑也算是辣呢。
台灣每個城市都有當地人喜愛的辣椒醬🤤。比如在基隆就是「丸進辣椒醬」,當地人呼之為「馬露醬」或「馬露進」;新竹就是「十全辣椒醬」,幾乎所有著名的美食小吃桌上都擺有一罐👍;台中有三寶,大麵羮、麻穎和東泉辣椒醬;在我故鄉屏東就是「金松辣椒醬」,如此這般全國吃透透下來,在我來說,這味既香且辣,才有資格叫做辣椒醬嘛😃!
搬到台南後,每遇有食牛肉湯、肉粽或其他種種美食小吃,仔細觀察,定睛一瞧,皆有一塑膠罐,內裝呈略帶黄綠的醬汁,我聽說台南最愛用不死鹹的「東成醬油」,其所生產的「紅辣椒醬」也頗受歡迎,相對紅者,則是那略帶黄綠的醬汁,曰:「白辣椒醬」,聽聞這本是東成的老師傅獨立出來另起爐灶的產物,即是赫赫有名的「鴻達辣椒醬」,但味道其實也只能用「微辣」來形容,卻很對台南人的味口👍,我來台南久之也養成了每出外用餐必隨手取來的沾料了,至於我家鄉那金松辣椒醬,少小離家老大回,大概會吃不慣了😅。
影片分享:
丈母娘傳授這一味好吃到爆,女兒女婿一生受用無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xJTX7VFalxg&feature=youtu.be
形容好吃台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己時間變多的時候,突如其來的交流就立體起來:郵差觸發的門鈴聲、收到的問候閒聊訊息、說看到什麼想起你、一通睡前胡言亂語的電話......,有種靠著別人的提醒,意識到自己真實存在,並且被好好記得。
當然也有看清楚各種關係、清理掃除的感受,否則不斷把他人往肚裡塞,多的是不跟你腸胃互(蠕)動,硬是憋久不拉也是會便秘的。
今天在《槍與玫瑰》劇本裡,透過角色「毓婷」讀到一句台詞:
「我不想被忘記。」
深深觸碰到身為表演工作者在此刻的感受,所有時間都真空掉的現在,「好好感受生活和自己」,這句話好像是冰箱廣告裡的台詞,被優雅積極的語氣唸出來,配著完美雙門泛著金屬光澤的冰箱,但走進廚房泡個麵才發現,你家冰箱一直都穿著古著在抖腳。
想起之前到日本天王寺動物園,看見毛皮泛黃、原地來回踱步撞著假山的北極熊,旁邊剛好一位白皮膚的外國人拿著小相機對著牠拍照,瞬間心裡被撞出一座冰山。牠,也正在感受跟找自己嗎?
前陣子我把家裡一到四樓的樓梯,來回走了三遍,分別從站姿到前彎到跪坐,完全不是為了運動,但也夠像在核心訓練了。第一遍吸塵器、第二遍拖把、第三遍抹布擦拭,用抹布最有感覺,平常看到覺得哎額的髒污灰塵壁虎屎,透過沾水的抹布,蹲下伸手一碰,心理抗拒的程度用嗅覺來形容就是「收拾放兩天的廚餘」到「收拾當日廁所垃圾袋」,瞬間覺得其實還好嘛!
一路整理到好久沒踏進的神明廳前,開門看到我弟的鞋印軌跡,立刻就明白這裡多久沒人整理,於是我開始拿著那條大抹布,合掌在心裡跟祖先、神明說。
:好久不見,你們應該有點忘記我是誰,失禮了!我來整理囉!
不斷拿著抹布來回廁所跟神明廳,隨著趟數越多,看著洗出灰黑色的水漸漸透明,地板、神桌底下、神龕旁,原來是這麼美的深紅色和乳白色,我一面整理一面想:祖先們究竟偷偷養了多少隻壁虎在這呢?
想起年幼時曾經偷爬上神龕櫃,拿著抹布想討好出門採買的父母,結果才爬上去不久電話就響起,原來是父親開車到一半眼前出現放大的祖先牌位,要母親打電話確認我在做什麼。現在想起來有種被祖先保佑的感覺,畢竟我很矮,神龕櫃很高,但當時的我忿忿地想:為什麼要打小報告呢?我在整理欸!
結果擦著我噗嗤笑出來,這就是Dejavu的感覺嗎?那現在你們可以幫我邀功嗎?呃,抱歉我開玩笑的,真的是開玩笑的。
看著閃閃發亮的神明廳,望著神像微微笑著的表情,我傳訊息到家裡群組(因為樓層的關係我懶得走下去):
「我剛掃神室友的房間,他們笑笑應該是有舒服,說沒事大家可以上去陪他們抽根煙(香)」
端午節那天,久違與父親、弟弟、妹妹,一家人圍繞著,以父親為首,大家將燃著煙的香雙手就著額頭,聽著父親以台語說著熟悉的祭祀台詞,有一種微妙想念的感覺,也許拜拜一直以來為的就不是神明「保佑」,而是這樣的相聚,的確能「保有」一些情感吧!
心目中最愛動畫的前幾名《夏目友人帳》裡,失去了人類的信仰而消失的露神,對於這段劇情「消失」的印象,是露神永恆的離去,但他不是為自己消逝悲傷,而是因為再也無法仰望自己在乎的人而感到悲傷。那麼,神明和祖先們是不是也害怕被遺忘呢?
原來,很有可能不管是身為肉身的人,還是透明的神靈,恐懼始終是同一件事情呢!那麼,現階段如此害怕的我,怕被誰遺忘的我,也不是特別需要逃避的事情吧!
附上第二階段的妹妹攝影( @shelly__1215 )第二張發現跟我妹神似。對了,妹妹做的甜點真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