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彎把平把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彎把平把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彎把平把差別產品中有2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全錦賽MTB賽事的第二天-下坡賽| 一樣是炎熱的天氣考驗著選手,不管平時練的多好,耐不住熱的話,功力絕對大打折扣,加上每位選手全身穿戴著齊全的裝備,一層一層的像是裹著棉被,待在出發點度秒如年。🤯 今年賽道屬於短距離的極高速流暢路線為主,一分鐘以內的時間,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Ashlee x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啞鈴 #可調式啞鈴 #開箱 #居家啞鈴 👉🏻HEAD啞鈴購買連結 🔗https://www.headfitnesstw.com/promotions/coupon-ashlee 👉🏻BLADEZ啞鈴購買連結 🔗https://bit.ly/3xLgJvF 👉🏻淘寶啞鈴購買連結 ...
「彎把平把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沙莫太太 Summє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陳曉謙 Jack Chen, PT, MSc, CSC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eLun_fitnessT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彎把平把差別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彎把平把差別 在 沙莫太太 Summє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48:58
#團購獨家優惠 #文末抽獎 生孩子是大事,第一胎懷她38週後,興奮的我只想無時不刻見到寶寶,拼了命想餵奶,不懂與自己身體對話,就這樣死撐硬撐著,傷口發炎又身體很多毛病。 二胎心境很不同,興奮期待還是有的,但似乎更憂心自己身體是否能承擔,想趁著最後ㄧ次月子調養好(確定是最後ㄧ次嗎💁🏼♀️)看著凹...
彎把平把差別 在 陳曉謙 Jack Chen, PT, MSc, CSC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22 10:08:35
【關於整脊、喬骨的迷思】 「喬骨完,十年的脊椎側彎就沒了」 「我每次被『喀拉』完,骨頭變正,就不會駝背」 「整脊、喬骨、關節鬆動術、徒手治療、正骨、復位」聽起來都很相似,其目的是相近的,即透過「雙手來調整關節或骨頭之間細小的動作或位置」。 而不同學派有不同名稱,包括民俗療法、脊骨神經醫學(Ch...
彎把平把差別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1:39
白紙的內部 ◎王小妮 陽光走在家以外 家裡只有我 一個心平氣坦的閒人。 一日三餐 理著溫順的菜心 我的手 漂浮在半透明的百瓷盆裡。 在我的氣息悠遠之際 白色的米 被煮成了白色的飯。 紗門像風中直立的書僮 望着我睡過忽明忽暗的下午。 我的信箱裡 只有蝙蝠的...
-
彎把平把差別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7-15 20:00:31#啞鈴 #可調式啞鈴 #開箱 #居家啞鈴
👉🏻HEAD啞鈴購買連結
🔗https://www.headfitnesstw.com/promotions/coupon-ashlee
👉🏻BLADEZ啞鈴購買連結
🔗https://bit.ly/3xLgJvF
👉🏻淘寶啞鈴購買連結
🔗https://bit.ly/3yXmeYo
-
今天拍了一個全新的主題
🔥可調式啞鈴PK大賽🔥
這次入圍的選手有…
💪🏼淘寶貨 華亞啞鈴
💪🏼專業級 HEAD啞鈴
💪🏼專業級 BLADEZ啞鈴
最便宜跟最貴的價差高達「33倍」
到底便宜的跟貴的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是買的物超所值,還是根本被坑錢了?
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重點】
00:00 開場
00:55 介紹三位選手 (不同牌子的啞鈴)
02:05 開始測試環節
02:08 器材組裝
03:19 測試重點 - 握把設計&穩定性
04:39 測試重點 - 變換重量的速度
07:14 測試重點 - 安全性
08:33 測試重點 - 槓片設計
10:08 收納架
10:33 如何挑選啞鈴
11:14 咻咻心目中的難波萬
12:00 結尾
👇🏻
這是我第一次拍這樣類型的主題
妳喜歡今天的影片嗎?
如果還想要我拍任何產品的比拼
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唷❤️
#居家防疫 #健身 #居家運動 #健身 #淘寶
-
更多影片
✨打造渾圓翹臀必知的四大重點|3大NG行為害腿變粗 https://youtu.be/mV-M3vrr0AU
✨臀部兩側凹陷|HIP DIP 不渾圓|三個辦法解決 https://youtu.be/sbQqzLzHWt4
✨居家炸臀腿訓練 🍑|Bodyweight 無裝備 https://youtu.be/RNC-1V8HfSs
✨科學練美臀🍑 |新手必看|臀推動作分析 https://youtu.be/a3gWKJVsU4s
✨如何正確深蹲|一次到位 https://youtu.be/hlf7pmT-KMc
✨居家翹臀運動|在家也能做蜜桃臀訓練 https://youtu.be/Zthr3YkbzpQ
-
快來追蹤我
✨官網 👉🏻 https://ashleexiu.com
✨ IG_Ashlee 👉🏻 https://goo.gl/m5Ro8b
✨ FB_Ashlee 👉🏻 http://bit.ly/39BZobY
✨ Weibo 👉🏻 http://weibo.com/ashleexiu/ -
彎把平把差別 在 eLun_fitnessT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02 20:00:21#公路車#新手入門#美利達
經過了數月的敲碗,不知道已經敲破了多少碗
我們終於把影片生出來啦~~
一萬跟二十萬的車到底有甚麼差別?
平把跟彎把到底哪個適合我?
怎麼樣的穿著搭配會讓你的騎乘體驗更舒適?
今天我們邀請到阿賢店長來跟我們分享
新手入門選購裝備的ㄧ些要訣
《相關影片》
【如來神掌】https://youtu.be/OMRjtlZuogI
【西進武嶺約騎】https://youtu.be/mDGSQ0id6Qk
【宇老大滿貫】https://youtu.be/d9p8hDC-L8s
【一日桃高】https://youtu.be/jLnzntAJNuk
【一日雙塔】https://youtu.be/0WLUGydQ7YI
【一日雙港】https://youtu.be/mwuYKVok9KM
//Camera//GoPro Hero7 Black;sony a6400
《其他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elunTW/
●Instagram:elun1020 -
彎把平把差別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29 22:00:11我們之前聊到美國兩大黨派的對中政策到底有什麼不同,那麼對這兩個候選人來說,台灣又是怎樣的存在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川普與拜登,到底是哪一個候選人真的才是對台灣有利的總統。
從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政策來看,就可以看出他很多的善意,比如說他很積極的推動五大惠台法案,有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灣保證法、台北法案。基本上就是用法律來規定,美國應該要更積極的與台灣交流、穩定的對台軍售,還有積極的協助台灣進入國際舞台。有人形容川普是自從台美斷交之後,甚至是二戰以來對台灣最友好的美國總統。
而對台灣人來說,拜登的問題就是他的立場很模糊,不像川普反中反的這麼徹底。民主黨從歐巴馬時期就是走這個路線,大家一起全球化,一起來跟中國賺錢吧。咦中國不想要我們提台灣啊?那就不要一直提囉。這感覺就是對中國完全硬不起來啊。雖然有人說最近拜登也很常提到台灣,他的策略不一定會跟歐巴馬一樣吧?在蔡英文連任成功的時候他還有在推特上祝賀,這算是有對台灣政府的合法性表態吧?但是他這個說不定就只是看反中有票,所以放放話來試試水溫。只是放話誰都會啊,還是要看他的行為啦。妳看拜登的家人跟很多中資企業關係都很好,這樣是要怎麼相信他不會被中國影響施政啊?
不過我覺得這不能只看他一個人的動向耶,應該還是要回頭來看整個民主黨,還有美國人民現在對中國跟對台灣的策略。美國現在的反中情緒跟之前比高多了,剛剛你講的很多法案都是兩黨一起通過的,又不是通通都是川普跟共和黨的功勞,而且你看他們民主黨都直接把”一中政策”從黨綱刪掉了,這個算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吧? 這樣講好了,拜登現在又沒有多少友台抗中的實績,相較之下川普就已經有很多成績了,他關注台灣的程度這麼高,又真的很討厭中國。當然會覺得選川普比較有安全感啊。
所以最簡單的總結就是,對台灣來說,川普連任是幾乎可以肯定對台灣比較好。那如果是拜登當選,就不一定了對不對。這樣對嗎?不對,事實上我覺得選川普也不一定絕對比較好啦。因為我覺得如果要真的對中國做出有意義的抗衡,只有美國一個國家也沒有用。最有效的是要國際上夠多的國家聯合起來一起制裁。但是川普的政策很不適合達到這個目的啊。
川普現在的政策,比如說一直從各個國際組織抽身,又對移民不友善。基本上就是在推動美國回到以前的孤立主義。不跟人家交流,也不管人家的事情。你不讓外國影響你,那你就也很難去影響外國啊。這樣對台灣結交友邦哪有什麼幫助?而且這些國際組織、國際外交的主導權,現在哪有別的民主國家有那個屁股可以接下這些位置?美國一旦退出所產生的權力真空,不就是中國最想要接手的嗎?這樣一來台灣的國際空間不就會變更小嗎?
還有我覺得,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讓我真的沒有辦法支持川普。一言以蔽之就是川普幾乎是站在所有所謂進步價值的對立面。不管是少數民族、移民、性別弱勢,女權、墮胎權等等的,他完全就是反進步派的代表啊。這樣是要我怎麼支持他?
或許會有人反駁,所以妳願意為了這些議題而無視我們的國家安全嗎?這種時候我就很想反問,所以為了國家安全犧牲這些弱勢族群就是可以的嗎?為什麼講到中國,這些問題突然就變得都不重要?我們跟中國的差別不就是對人權不能妥協嗎?
拜登的對中政策現在看起來也不會突然一上任就急轉彎。一邊是”絕對”對台灣友善,但是其他毫無可取之處,一邊是只有”可能”會對台灣友善,但是致力於推動跟中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價值觀。這樣我是要怎麼選前面那個?而且我是覺得啦,像川普現在這樣一直把台灣拿出來講,當然是因為拿這個打中國真的會痛。但是對我們來說就也是被迫推上最前線,必須要跟著一起叫陣啊。像台灣這樣在強權夾縫中生存的國家,高調不一定是好事啦。
雖然台灣是一定會被拿來當棋子的啦。如果「因為中國會痛,所以我拿台灣來打中國」叫做當棋子,那「因為中國想要,所以我拿台灣來換外交利益」也是當棋子啊?重點是我們到底是一顆被吃掉也不可惜的爛棋,還是要人家拿十顆來換才划算的好棋。
而且我覺得齁,台灣人很容易不小心就用"喔你親中那就代表你會賣台"的二分法來判斷人或是用"共和黨就是抗中、民主黨就是親中"來分類,用這樣的脈絡來討論外交政策或是外國候選人都太直線了,重要的是要能夠維持理性態度來討論議題,而不是一看到親中抗中就容不下任何不同的聲音了。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彎把平把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錦賽MTB賽事的第二天-下坡賽|
一樣是炎熱的天氣考驗著選手,不管平時練的多好,耐不住熱的話,功力絕對大打折扣,加上每位選手全身穿戴著齊全的裝備,一層一層的像是裹著棉被,待在出發點度秒如年。🤯
今年賽道屬於短距離的極高速流暢路線為主,一分鐘以內的時間,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彎和土坡的處理,勝負關鍵在於此。😬
排位賽我習慣會以接近正賽的節奏下去跑,從中去抓取一些細節小問題,為的是讓正賽更能夠進入狀況,差別只在非關鍵點的路段會稍微放緩,同時在世界盃賽事也可以看到,其實排位賽就會跑出一定的水平來試試水溫,不管是對自己或是對其他選手比較,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進入決賽,出發前腦海裡再把路線快閃過一遍,把確定要走的路線版本刻在心裡,比賽的當下就專注在「臨場反應」,這次依我的標準跑起來不算是最好,在一些高速的關卡處理不是這麼乾淨,我清楚知道如果在國際賽事跟我勢均力敵的選手競爭的話,今天的表現有可能就輸那一點,即使是這樣的短賽道也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最終決賽成績以50秒整的時間完成,比預期時間慢了一些,但其實大家也跑的不是這麼完美,只好一起記取失誤下次再改進,很開心能和大家一起比賽的感覺,開心到穿個冠軍衫花了N首歌的時間,自己搞了穿了又脫、脫了又穿的烏龍,實在很拍謝,也可能是因為頒獎嘉賓是林彥君 151的關係,害我不專心~😅
目前在台灣的MTB的競賽環境,真的是靠一群默默付出、燃燒自己熱情的夥伴們才能促成,真的很希望能有一塊固定可以辦理符合正規賽事的地方,可以作為常態的訓練基地以及職業賽事的規劃,要邁向下一步我們必須要有更多合法的場地,想想上一屆亞運會賽事復辦下坡賽,如果沒有我們一直以來在這個項目著墨,努力往國外參賽增加經驗,等知道有下坡賽這項目才再找選手,以這樣的節奏根本無法從源頭來提昇選手實力,一年一年過去也流失了不少日子,我們不是沒有選手只是缺少機會,真心期望正式賽事的場地能夠儘快與國際接軌,多爭取一些相關經費來支持運作,總不能一再燃燒別人的熱情,燒完就沒有然後了!🥲
不管如何,還是要特別感謝廠商們最實質的支持,能夠在比賽中有所表現,有的是自己的經驗累積,另一方面就是合適的器材與裝備,經過日日夜夜的磨合,使用起來成了一種默契,人與車之間就是要有這種感覺,不管是日常騎乘或是比賽,我相信更能去感受到過程中的幸福感,有這份幸福感才能響應更多人一起來關注MTB運動是吧?!😍
By丹
彎把平把差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週期末考大概成績都發下來了。內容只能說很難,不是拼個暑假一個月就能考好的程度。各科要考80以上的大概都是全班前三名而已。
其中今天發了「家庭科」,聽小孩說,幾乎大家都3-40分,某班最高才69(該班其他科幾乎第一名的女生)。當然我家的2人成績超慘,理由是沒按課本文字作答就不給分。譬如有題問說請寫出和服裝相關的職業,小孩寫“服裝設計師”竟不給分!(正確解答只能寫“服飾店”)。還有有題課本答案是“保育所”,小孩寫了“保育園”也是摃龜⋯⋯還有就是解答有用到漢字的一律用漢字回答,如果寫平假名就算全錯。
反正很多類似這樣的,只要跟課本不一樣就沒分😡最好老師上課有解釋保育所和保育園的不同啦!有些問題根本不需要拿出來當考題,當常識帶過就行了,又不是要考公務員,需要熟知各種政策和用語的差別。國中也,連我這大人都不知保育園、保育所、幼稚園有啥不同。
對了,體育有個實技項目,測柔軟度的,靠牆坐著身體往前對折推動一個器具測量,這個很早前就測了,Nano是全班最柔軟的,她不只能身體對折手掌超出腳掌,還能劈腿超過180度,但是她沒拿滿分,只因為那個數字她沒達到,而她目前根本達不到,因為身高因素對折後根本就達不到滿分標準的63公分(Nano說的,實際是啥我不清楚。),而班上高個兒的人硬到根本折不下去卻輕易能突破63公分,她一直覺得這是測什麼鬼!我都懷疑是不是老師把測量器放反了!(我記得我國小時是站在一個台上,彎腰推動測量器,檯面以上是+幾公分,台面以下是-幾公分,完全跟身高無關)
日本的國小每天過得很開心,國中根本社畜培訓中心,一昧抹滅小孩的個性和想像力。難怪有錢有遠見的,早早就讓小孩去考私校了⋯⋯
這樣的作風,難怪青春期小孩一堆抗拒上學。
彎把平把差別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維琪夫人信箱 】動作冒失容易與人碰撞的四歲男孩
小墨魚媽媽:
V媽您好,我想請問您怎麼用慢慢刷幫助兒子小墨魚?我只有一個兒子3歲11個月,明年要上學讀中班了,現在的小墨魚會因為動作大冒冒失失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容易產生碰撞,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怎麼樣產生碰撞怎麼受傷,請問這種狀況需要就醫嗎?還有就是開心或要引起別人注意的時候就會很大聲唱歌或說話,在場的人有告訴他不舒服,我們也不斷提醒小墨魚把音量放小,也很難去導正這種情況。碰撞和大聲這二個狀況是讓我很擔心上學後會造成學校和他自己困擾的地方,請問使用慢慢刷有幫助嗎?家裡已經有慢慢刷,但他說腳底會癢不喜歡,不喜歡就先不刷,對嗎?
V媽:
小墨魚媽媽,看了這一段文字,腦袋瓜裡突然浮現前陣子看的一本書,書裡有一個兒童食譜,是一位名為“克拉克男爵夫人”寫的,很有趣,想跟您分享~
~保護兒童食譜~
原料:
一片草地、一打孩子、六隻狗(如果有的話最好是小狗)一條小溪、一百磅(約45公斤)的鵝卵石
方法:
把孩子們和狗“倒”在田野裡,混合均勻。
把小溪“倒”在鵝卵石上,直到微微泛起泡沫。
當孩子們變成漂亮的棕色時,
在卵石泡沫中冷卻下來、擦乾,
搭配牛奶和新鮮出爐的薑餅。
不知道小墨魚媽媽看到這食譜時腦袋裡浮出什麼畫面呢?想像三歲多的小墨魚和其他朋友開心的和狗狗玩耍著,玩得一臉興奮、一身髒,有水有泥巴有石頭有草皮,有風有雲有太陽有汗水,追著跑著打滾著大笑,累了,跑到媽媽身邊休息、擦汗,喝著溫暖的飲料和好吃的點心~~多滿足的童年!
#玩耍的童年
在滿足的自由遊戲過程中,小小孩子慢慢透過滾草皮、玩沙玩水等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透過走平衡木、盪鞦韆等學習控制自己的力道,還有練習大力氣小力氣、大聲小聲等身體肌肉與聲帶肌肉的彈性控制等;玩累了就休息、餓了吃點心渴了喝水,可以練習察覺自己的身體感受、不會硬ㄍㄧㄥ; 你看,自由的遊戲對小小孩來說多麼多麽重要啊!也就是說,快4歲的小墨魚就是要從這些遊戲過程慢慢學習覺自己身體的存在、然後好好練習感覺別人的感覺。我們大人用按摩、用慢慢刷、用卷壽司等遊戲,甚至帶著孩子進廚房、做挖土等小園丁,其實也是在幫助小小孩比較快、有更多機會認識自己身體的邊界,好讓他更有覺察力,免得冒失弄到別人而不自知、容易與人產生碰撞、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受傷的、搞不清楚什麼是大聲什麼是小聲等抽象主觀性語言、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聲帶肌肉.....這些,我們在感官場講座或界線練功坊講座中都會很重要的提到的很多觸覺上的協助(例如:捲春捲、包壽司遊戲...)。
#跟觸覺工作
當然有一個方式很直接、也能在短時間內有幫助,那就是:
按摩及擁抱!
緊緊的按摩及擁抱!
全心全意的按摩及擁抱!
這真的是老生常談卻極度重要的議題了,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如果腳底會癢,就換成別隻動物慢慢刷來陪伴,例如最粗的刺蝟先生,讓小刺蝟靜靜有力道的待在他的腳底不要動、待上一段時間,讓他身體久違的觸覺受器鮮明起來,然後接著用一樣的方法放在不同部位,讓孩子身體各個不同部位的觸覺慢慢甦醒。接著,再試試是否能進入到“刷”的階段。
我們人的觸覺神經接受器在接受外在刺激後,是由兩大神經路線傳遞訊息:一條用來分辨(與探索、動作計畫能力有關),另一條是用來傳導(與反射動作、執行保護能力有關)。我們有許多皮膚受器去分辨不同的感覺形式,舉例來說:我們在皮膚無毛區和手指頭的地方,有一群被膜包住、長成膠狀的小東西叫「梅斯納氏小體」( Meissner's Corpuscles),這群可愛的小東西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速度或輕觸,例如螞蟻爬過、風吹過、甚至感覺拍手這種速度的震動、或「咻」滑過去的光滑感等等,都是梅斯納氏小體在負責接收的;有的受器呢是住在皮膚很深很深的地方,例如有一群很像洋蔥外衣一樣一層一層呈現大而平疊盤狀的「帕西尼氏小體」(Pacinian Corpuscles),這些住在深處的洋蔥盤子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震動與深度壓覺,像砂紙的粗糙感或床墊下的豆子顆粒感,這些洋蔥盤子就會幫我們感受到而使我們有敏銳的反應。當然皮膚感覺接受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
觸覺神經接受器接受了外在刺激後,這兩大神經路線,用來分辨與傳導的這兩個神經系統之間失衡時,就可能導致孩子觸覺遲鈍,感覺不太到周邊環境和別人的感覺,所以撞到別人也不知道,別人告狀時一臉無辜錯愕;失衡時,也有可能導致觸覺過於敏銳、警醒度太高,怕濕怕黏怕髒,別人還沒碰到他,他就大喊:「媽媽,哥哥踩到我了!」「老師,小明看我,他一定是在笑我!」之類的,這些都只是好小好小的例子,但也都足以讓大家理解觸覺的極重要性!當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孩子需要在觸覺上好好工作,如果孩子的共學夥伴、同學、朋友、座位鄰居觸覺需要被協助卻沒被好好按摩好好擁抱好好與之工作的話,我們的孩子如何好好學習好好參與活動呢?這,絕對是一個需要有共同意識、「共好」的時代!因此,好好的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實在非常重要!
#試著把口頭抽象提醒具體化
我們大人很容易用“不斷的用嘴巴提醒”當唯一方法,但孩子大腦理智上的「知道要小聲、知道不要去碰別人」,但對快4歲的小墨魚來說,實在很難轉化為「身體的做到」,就像我腦子知道少吃多動才能減去一身肥油,但一遇到聚餐開心場合,身體就往另一方向執行,唉~哈!總之,腦子知道不代表身體做得到,碰撞和大聲說話真的很難用口頭提醒去內化成孩子的身體作為,我們在即將線上起跑的「小學不再碎碎念講座」裡,會分享到其中一種「真實拍手方式」,讓孩子能用身體、用眼睛具體感受什麼是抽象的大聲小聲,例如我們玩一首拍手遊戲,五隻手指頭玩時是大聲唱歌、四隻手指頭玩時是小聲一點、三隻手指頭玩時再小聲一點、兩隻手指頭再小聲、一隻手指頭玩時是超級宇宙小小聲(像蚊子一樣)唱歌,用這樣的方式去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因為小墨魚才快四歲,這樣的體化概念可以化身成很多繪本或故事裡的遊戲,例如聽貓頭鷹故事時,大貓應說話大聲、小貓頭鷹說話很小聲,讓孩子去模仿大小貓頭鷹的聲帶控制差別; 講到巨人/小矮人國的故事時,巨人走路咚咚咚很大聲、說話轟隆隆很大聲,小矮人走路輕輕跳、說話輕輕柔小小聲,讓孩子去有趣的演出來,用小墨魚自己的身體/聲帶去模擬、去感受、去內化。
小墨魚媽媽,有很多小學中學端的大哥哥姊姊在班上也都還有碰撞、大聲等狀況,小墨魚其實也才快四歲,他真的可以透過好多好玩肢體的玩、痛快自由的遊戲去達到平衡,玩,真的很重要!
祝福小墨魚~
V媽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慢慢刷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000000......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