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幼兒語言的重要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幼兒語言的重要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幼兒語言的重要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產品中有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大V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做的小卡美不美?有買新品的夥伴會一併附上,成功買到新品限量優惠的夥伴今晚別忘了結帳喔~不然就只剩下首團價可以買😂 📌Kidsread 新品介紹:https://bigv.com.tw/kidsread9/ 今天破荷包再次聊了洗耳朵的重要性!輕鬆不費力只是花時間,每位對英文早教有興趣的夥伴都請試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9的網紅佳佳故事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論第二語言的重要性...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Cherry__啤啤他媽?? 旅遊·穿搭·親子·美妝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6:32:20

#照片為四月拍攝 大家知道音樂啟蒙對寶寶的重要性嗎 通過歌曲,童謠,故事,舞蹈,遊戲和演奏的探索 鼓勵寶寶用不同形式表達音樂 身體律動幫助語言發展 如果在家不知道該怎麼做音樂啟蒙的話 我很推薦「美育音樂舞蹈教室」 裡面環境佈置非常的有質感 一踏進教室彷彿到了咖啡廳 美育有分3歲以下、三歲、四歲以...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Katherin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0:19:00

#華碩文化親子書團 #親子共讀 好處很多 ☑️可以讓親子關係更緊密 ☑️提升嬰幼兒的語言及認知等腦部發展 ☑️唸書能夠讓家長的情緒也穩定下來 #培養閱讀是給孩子最好的投資 習慣成自然 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我相信對他未來學習的穩定性、與人溝通的邏輯都會有加分的! 幫大家爭取到華碩文化團書單 是...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Hannah小涵x育兒生活x優娜媽咪x高雄台北美食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19 08:04:51

#小涵愛分享 #小涵當媽育兒趣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每天我都會跟我寶寶一起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 #親子共讀 📖 ⠀⠀⠀⠀⠀⠀⠀⠀⠀⠀⠀⠀ 我會認識親子共讀📖是因為在生產醫院&月子中心的衛教!讓我知道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因為多跟小寶寶說話,讓寶寶常常接受語言的刺激,不但可以讓...

  •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20:58:33
    有 172 人按讚

    新做的小卡美不美?有買新品的夥伴會一併附上,成功買到新品限量優惠的夥伴今晚別忘了結帳喔~不然就只剩下首團價可以買😂
    📌Kidsread 新品介紹:https://bigv.com.tw/kidsread9/

    今天破荷包再次聊了洗耳朵的重要性!輕鬆不費力只是花時間,每位對英文早教有興趣的夥伴都請試試看吶~

    💡有夥伴問我這麼早開始英文孩子會不會壓力很大?
    對於寶寶的大腦來說,任何語言在年紀小的時候都可以用母語的方式呈現,所以你可以看到華人寶寶在美國長大,以及外國寶寶在台灣長大,都能有標準的道地口音。

    🔸Kidsread 下單連結:https://gbf.tw/qofy3
    💰挑不出來要買什麼教材的夥伴請轉救救媽咪破荷包,有學姐們一起陪你討論,只破荷包不踩雷:https://reurl.cc/Q6jkEb

    📌來複習【早教的意義,讓孩子有更多選擇】
    每次開Kidsread 之前都會有很多人問我,要選全美幼兒園還是其他風格的幼兒園呢?好亮唸什麼幼兒園?

    從零歲啟蒙英文的我,當然認為英文好重要,但是全美幼兒園完全不在考慮當中😆

    語言是最容易在家培養起來的,其他的教育風格則否~並不是說全美不好,而是我更認同蒙特梭利理念,希望校方也是這種態度在對待孩子(蒙特梭利沒有全美幼兒園)

    我認為,早教最棒的是我們能預備好自己能做到的部分,提供孩子更多選擇。

    像我可以不用考慮全美,義無反顧的奔向蒙特梭利幼兒園~是因為好亮從小就有英文為底,在家也有持續進行英文,未來唸私小時不用擔心英文跟不上。

    💡你呢?挑選學校時最在意什麼?
    廣大的校地?自煮的伙食?語言環境?校風理念?
    我最在意的是,成人能否尊重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早教的意義】#偷偷把努力的種子埋入其中

    「陪伴孩子成長的路,沒有捷徑」

    無論是飲食作息生活自理或是早教,你給了多少,孩子就會反饋多少(只是時候未到)

    先前也跟破喉嚨們深聊了社團走向(趕快去社團看直播回放影片)
    我的態度不會改變,仍然會溫柔且堅定的用愛鞭策你們😝
    輕鬆的地方那麼多,不缺我一個了,只要你有心,我們很樂意陪你成長喔❤️

    🔸來複習【早教的意義】
    #偷偷把努力的種子埋入其中

    我們這輩小時候都太辛苦了。
    台灣經濟起飛,幼時被迫提早出社會的父母把自身對學業/才藝的憧憬壓在我們之上。
    現在,我們有了孩子~最希望的是他無憂無慮開心成長,不要重蹈覆轍活在學習的夢魘中。

    💡許多人會說,現在台灣教育太嚴苛了~至少在學齡前要讓孩子快樂成長吧!
    我不認為照顧者非得要早教,我反對的是👉等到孩子長大後態度大轉變,開始對分數斤斤計較;甚至 #勉強孩子去補習,嘴巴說著現在的教育太難啦~不試著去瞭解就把教育外包。
    #態度不一致是教養的大忌

    🌟私以為,早教是為了孩子在長大後的人生裡可以得到更多的時間自由,培養出足夠的責任感,能夠享受「求知」的樂趣,不需要被補習班 #填鴨式教育 佔滿生活。

    我母親聽到亮亮從5m開始上親子課,直說太誇張了吧!

    有在上課的你都知道這年頭親子課多有趣,我們並不是要孩子真的學會什麼,而是去開闊他的眼界,讓他有機會去接觸身邊沒有的東西。

    我帶亮亮上音樂課不是希望他成為音樂大師,帶她上游泳課並不是希望他能得到奧運金牌,帶她廣讀書籍也不是為了考試能考一百分。

    💡為什麼我們需要費這些心力與金錢帶著孩子學習?
    除了讓孩子練習堅持的重要性外..也期待他學會替自己負責。
    #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事實上,早教的孩子大多在玩中快樂學習,以孩子能接受的模式下每天做一點點長期累積下去。

    💡你以為早教孩子學的很辛苦壓力大?
    事實不然,相信你知道對於幼兒~是勉強不來的,不是今天你要求他就照做。
    #孩子只追隨他的心
    比起孩子~辛苦的反而是照顧者啊😂

    大多數享受到「寬鬆政策」快樂的孩子,在剩餘時間並沒有發展「個性教育」
    🔸而把寬鬆快樂的時間花在網路、遊戲、玩耍等放縱時間。

    我相信在人生路上 #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也許資質先天性有分高低,但時間拉長來看~沒有天生的天使寶寶,沒有天生的天才。
    🔸檯面上首屈一指的高手,除了天份外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

    📌我們可以讓孩子在0-18歲開心無虞,那麼18歲以後的人生呢?

    ❗️防疫買起來❗️
    【Lingumi 專屬大V折扣✨】 #已達標送三個月超級划算只有我這麼優惠✨
    🔸心得與三種選項,要教材或是最佳折扣都在這:https://pse.is/3jcj8b
    【閱讀啟蒙】
    🔸 康軒在蒙芽: https://gbf.tw/xulgl
    【英文口說】
    🔸tutorJr免費體驗一對一全美口說:https://pse.is/3hfefb

    #好亮育兒日誌

  •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8 19:19:43
    有 1,018 人按讚

    ▍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

    「大多數社交活動是由心理遊戲所構成」並不意味著心理遊戲「好玩」或者玩遊戲的人沒有認真參與關係互動。從一方面來說,如同「玩」足球和其他體育「遊戲」有可能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參與者也可能相當嚴肅。人類心理遊戲的本質特徵並不是虛偽的情感,而是將人的情感規則化。一旦出現不合規則的情感,就會施以懲罰。「玩」心理遊戲可以非常嚴肅,甚至嚴肅到具有致命性,但是只有當規則被打破時,才會出現嚴肅的社會制裁。

    消遣和心理遊戲,是現實生活中真實親密關係的替代品。因此,我們可以把消遣和心理遊戲視為訂婚,而不是真正的婚姻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展現出一種尖酸的戲劇性特點。當個人(通常是本能)的程式變得更強烈並且人們開始放棄社會模式和隱蔽的動機與限制時,就會出現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完全滿足刺激渴望、認可渴望和結構渴望的方法。它的原型是充滿愛的受孕行為。

    結構渴望具有與刺激渴望一樣的生存意義。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表達了個體避免感覺饑餓和情感饑餓的需要,缺乏感覺和情感會導致生物退化。結構渴望所表達的需要則是避免無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曾指出,「惡」始於時間未結構化。如果這種未結構化再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多久,無聊就會成為情感饑餓的同義詞,並且帶來相同的結果。

    一個人獨處時有兩種安排時間的方法:活動和幻想。有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有可能維持獨處,每一位學校老師都知道這一點。當個體成為由兩人或多人組成的社會集合的一員時,就有多種結構化時間的方法可供選擇。根據複雜程度,它們是:(1)儀式;(2)消遣;(3)心理遊戲;(4)親密;(5)活動,後者是前四種方式的基礎。

    社會集合中,每一個成員都想透過與其他成員交流儘量獲得滿足,愈容易讓人接近並獲得的滿足就愈多,而他的大部分程式化社交都是自動的。由於有些「滿足」(satisfactions)是在諸如自我毀滅這種程式化之下獲得,我們很難用「滿足」一詞的一般意義去理解,所以最好使用更中性的詞來替換,例如「獲益」(gains)或「獲利」(advantages)。

    社交接觸的獲益圍繞身體和心理平衡展開。它們與以下因素有關:(1)緩解緊張;(2)避免有害情境;(3)獲得安撫;(4)維持已建立起來的平衡。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已經詳細調查和討論了這些因素。若用社會精神病學術語來說,它們可表示為:(1)內在原發獲益(primary internal advantages);(2)外在原發獲益(primary external advantages);(3)次級獲益(secondary advantages);(4)存在需求獲益(existential advantages)。前面三個恰巧與佛洛德所描述的「疾病獲益」(gains from illness)相對應,分別為:內在原發性獲益(internal paranosic gain)、外在原發性獲益(external paranosic gain)和繼發性獲益(epinosic gain)。我們的經驗已顯示,從獲益的角度來考察社交作用要比視其為防禦機制運作更具啟發性也更有用。

    .

    【註】

    安撫(stroke):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

    伯恩將「安撫」定義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並認為安撫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現在,物質剝奪、嬰兒依戀以及身體接觸對健康的重要性可能是心理健康領域研究最充分的幾個主題。例如,研究已證明幼兒需要身體安撫來維持生存,但是隨著他們學會用言語和非言語方式來交換安撫,實際的生理安撫已非必需。

    .

    以上文字摘自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
    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
    作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上面這段摘文讓我用簡化的語言來說明: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滿足彼此的需要,這過程中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情感,而情感表達的規則,跟社會文化環境,還有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那些透過情感表達規則滿足雙方需要的互動,可以形成一種心理遊戲。

    譬如說,有人常要搶占受害者的位置,因為恐懼為自己負責,所以把自己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歸因於加害者的迫害。而被指派的加害者也可能透過這個過程,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這樣的互動中,滿足了部分的需要,儘管對彼此不滿,卻沒有覺察背後的動力。當這樣的互動方式固定了,就可能是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了心理存活就必須獲得安撫,但由於社會及個體內在規則限制了人們自由交換安撫,所以人們普遍缺乏安撫,因此心理遊戲便成為成年人為獲得安撫而展開的權力鬥爭。」

    這段引自施坦納(Claude Steiner)的說法,也可以作為補充。

    這本書是50年前的經典,所以在閱讀起來會感覺吃力,這是自然。對我來說,這本經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書裡面有不少概念,含納相當大的知識量,但缺乏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消化明白。這或許要等到下一中譯本出版,才能讓一般讀者抓到個相對清楚的理論樣貌。

    祝願您,能覺察自己如何結構時間,意識每段關係中或遠或近的交流,坦承面對自己的生活!

  •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9 21:00:07
    有 311 人按讚

    【羅寶鴻老師蒙特梭利線上講座】各場開始報名!

    (適合家長及老師參加 - 幼教老師每一場均可申請教育局研習時數3小時)

    為推廣蒙梭利教育理念、提升家長及幼教老師能力,羅寶鴻老師將以蒙特梭利教育理論為主軸,與大家分享一系列有統整性、有連貫性的線上課程,並結合正向教養與薩提爾理論,讓講座內容更深更廣,幫助成人全方位瞭解如何幫助孩子生命發展。

    羅寶鴻老師多年來跟隨多位國際蒙特梭利講師的豐富學習經歷,以及自身在第一線多年的教學經驗,能深入淺出地帶領學員們認識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精髓、窺探孩子內在的秘密。

    (幼教老師注意:這系列的講座都可以申請教局研習時數喔!)

    六場研習講座內容簡介:

    10/02/2021:01『回應孩子內在發展需求 – 瞭解人類傾向』

    當成人真正了解孩子在生命過程中的內在發展需求,就有辦法開始看懂孩子種種「不乖」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且幫助孩子在每一個發展階段裡,獲得獨立與茁壯,減少因為需求未被滿足而產生的各種偏差行為。若你對目前孩子出現的偏差行為感到很困擾,誠摯邀請你參加這場講座。

    11/06/2021:02『全方位解孩子一生成長 – 四個發展階段』

    不同發展階段,孩子會有不同的需求及表現,也需要不同的教育環境與方式。 此次講座羅老師會分享孩子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及大學孩子的不同階段裡,身心理發展有什麼不同,會有什麼表現,以及家長在孩子不同年齡裡,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是一個無論你的孩子現在幾歲,都值得參加的講座。

    12/11/2021:03『百年蒙特梭利教育的秘密 – 孩子的吸收性心智』

    羅寶鴻老師將透過蒙特梭利教育最著名的核心理論 -「吸收性心智」, 來闡述孩子0-6歲這六年裡,是如何形成「人格」的;我們可以怎麼在這段期間,幫助孩子發展語言、動作、意志、智能、情緒,以及透過瞭解「吸收性心智」,更瞭解成人在這階段扮演的角色。家有幼兒,絕對不能錯過這次的分享。

    01/15/2022:04『看懂孩子發展的秘密 – 人類獨有的敏感期』

    「敏感期」已經是現在許多父母都知道的名詞,但到底它的內涵為何?敏感期有哪些?他們的重要性是什麼?它可以怎麼幫助孩子發展? 羅老師將會在此次座詳細與大家分享,不同發展階段有哪些敏感期,大人可以怎麼做,來幫助孩子回應這份人類生命寶貴的禮物,將孩子內在潛力顯露出來,帶到這世界上。

    02/12/2022:05『我的孩子怎麼越大越不乖? - 偏態與正常化的孩子』

    在此次講座羅老師會詳細分享孩子越大變得越不乖的「真相」與「原因」,為什麼孩子會開始出現偏差行為,通常從什麼時候開始,偏差行為有哪些(還有哪些「不是」偏差行為),以及最重要的,要怎麼幫助偏差的孩子恢復,回到正常發展軌道。這是家裡只要有孩子的家長,都不該錯過的重要講座!

    03/12/2022:06『怎麼做到和善且堅定? – 蒙特梭利的自由與紀律』

    要怎麼從小培養孩子有懂規矩、守規矩呢?這不是我們內心都希望知道的嗎?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要怎麼教,才是有理念不傷害到孩子的?自由與規範中的平衡,又應該要怎麼拿捏?我會不會太控制、或是太放縱孩子了?羅老師在此次講座分享蒙特梭利教育理論的「自由與紀律」,將能解答以上種種問題,歡迎參加!

    每場名額有限,報名從速!讓我們學習正好的觀念與方式與孩子互動溝通,給孩子最安定的教養!

    …………………

    * * 本活動將使用Accupass Live 進行直播

    協辦單位:
    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
    臺中市私立超群蒙特梭利幼兒園

    每場講座時間:2pm - 5pm

    可申請研習時數: 3小時(可申請3-6教育局研習時數)

    講座形式:線上講座 (線上活動一張票券同時僅能由一台裝置觀看。票券將與購票帳號綁定,請以預計登入觀看的帳號購買。)

    ........................

    講師簡介: 羅寶鴻老師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3, 3-6歲合格認證導師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翻譯講師

    美國Positive Discipline 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

    新竹市 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 教師指導顧問

    新北市 福樂蒙特梭利雙語幼兒園 教學顧問

    台北市 娃娃家蒙特梭利幼兒園 教學顧問

    新竹市 私立同信幼兒園 園長

    美國 TVB USA電視台 節目主播

    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0-6歲師資訓練講師



    著作: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媽媽,你還愛我嗎?』『爸爸,我不要踢足球!』】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9030006441046734429

  •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佳佳故事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8 11:52:32

    論第二語言的重要性

  • 幼兒語言的重要性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08:00:10

    【一念之轉】工作坊
    上課日期:5月18日, 6月1, 15日(三個星期一)
    時間:7:30-10:30pm
    地點:Zoom網上視訊課
    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Day 3A
    今天,我將會簡易地帶出修行中很深奧的義理,如果你是初學者,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深,你可重聽幾次,同時最重要的是這些深奧義理跟你有甚麼關係呢?所以最後我會講解如何將這些義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讓我們找回我們本有的平安與快樂,不論你是初學者或是進階修行者,都會有收穫。

    第一二天,療癒內在小孩、療癒跟父母、跟所有人的關係,其實只是為我們準備好去更認識神聖的自己。一切痛苦就是來自我們忘了自己真正的身份,誤以為這個身體裡的就是我,亦錯以為我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自我,這就是彿家說的「我執」和「無明」,無明亦即無知,看不清真相。因此,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要「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和「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活」(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前兩天,我們學習探究我們的在關係裡的信念,該我們學習寬恕。今天我們甚至探究這個「我」是誰,其實就連「我」亦只是一個信念。

    甚麼是神聖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呢?
    就是要找到放下我的角色身份,放下我的性格,放下我對自己是誰、是怎樣的人的概念之後,那剩下來的是誰?或是甚麼?角色、身份、性格、人生處境,全部都會隨著時間改變,我們跟十年、廿年前的自己、甚至只是昨天的自己已不一樣,你可以說這些全部都是我,但也可以說這些全部都不是真正的我。如果你認為「這些全部都是我」的話,亦即每一刻也可選擇做一個全新的我,並無一個不變的「我」存在。

    若是「真正的自己」,他應該如如不動,永遠不變,所以無論你現在向前走或向後走一步,都不可能離真正的自己更近或更遠,真正的我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那最顯而易見的東西,就像空氣一樣,你今天有沒有想到過「空氣」?空氣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我們就很少會想到它,而它卻一直內內外外地圍繞著我們。我剛剛說的「真正的我」(真我)比空氣離我們更近,而這個我就是不能被定義,所以才說要放下一切角色與概念才會找到它,「我是誰」這個問題不是要你告訴一個問案,因為任何說出來的話語都不是「真正的我」,正如老子《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真理/神/真我)是不能言傳的。

    當我們還是幼兒,未學會語言時,我們去了解一棵樹的方式是以整個生命去探索這棵樹,運用視聽觸味嗅五感,去摸、去咬、放在耳邊聽,對幼兒來說每一棵樹都是神奇的奇蹟,但當我們學會了語言,學懂「樹」這個字之後,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就不再去認識遇見的樹,我們看見的只是過去,這就是我所說的幻相。現在跟別人的相處,例如你的父母、伴侶,我們都會帶著過去的經驗、我個人的標準去跟他們相處,其實我並沒有認識真正的他,我遇見的只是「過去」,甚至不是「他的過去」,而是「我的過去」。其實我們遇見的每個人,他們都只是「我眼中以為的他」,不多也不少,回想你生命,當有人評斷你是怎樣的人,你是否一定會同意?「我只是你眼中的我」,不多也不少,所以無需對別人的評斷太在意,可以一笑置之!其實我們沒有跟任何人相遇過,我們遇見的都只是自己,我們怎樣看自己就會怎樣看別人。因此,去愛你眼前的人就成為愛你自己的法門,耶穌說「愛人如己」其實是回歸一體,亦即回歸天堂的道路。相反地,仇恨、憤怒只是加強了小我的分裂感,怨恨會讓你更相信自己與他們均是獨立的個體。

    就以喝水為例,水起初在我身體之外,它是一般水,而當我把它喝了,進入我體內之後,水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那杯水本身是「非我」,突然間又成為了「我」,究竟我們怎樣界定「我」或「非我」?
    例如一棵樹,起初我們只是看到一棵樹,當我們深入觀察它之後,就會發現所有「非樹」的元素,如雨水,太陽,風,土壤,甚至是牛糞,牛,昆蟲,種子,森林,前人的灌溉等等,深入觀察這一棵樹,我們會看到整個宇宙,這就是佛經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山比喻三千大千世界,芥子就是芥菜的種子,宇宙裡藏著一粒種子不難理解,同時種子裡面亦可看到整個世界,這其實不是比喻,而是真實,這亦是佛家說的「空性」,這才是終極的實相,一切東西皆為空性,「空性」不是指空(甚麼也沒有),「空性」是一切的潛能,它亦指沒有東西能獨立存在,連一粒塵都不能少,少了一粒塵,整個宇宙都不存在,這亦是科學裡的能量不滅定律。

    這些深奧的義理跟你有甚麼關係呢?那粒塵跟我有甚麼關係?就是我們要知道世上萬事萬物,就連一粒微塵都很重要,如果我們用心去理解的話,我們會開始理解我們遇見的每個人事物都很重要,包括你買菜時遇到的菜販、你樓下的看更(守衛)、你搭電梯遇上的人、還是你的先生、父母,他們的重要性其實一樣的,重點是:任何此時此刻在你眼前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人。我常跟我的學員說,現在這要跟你們說同一番說話,就是「我的整個投生就是為了這一刻跟你說這番話」,很浪漫的一句話口,同時是真的,我所有的生命意義就在此時此刻,如果每一刻、每個人都同樣重要的話,相反地說就是沒有一刻、沒有一個人特別重要,我們就可放下分別心,每刻都用心連結眼前的每個人,用心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的話,你的生命會有甚麼不一樣?

    如果有個房間,裡面的牆畫上好幾個黑點,我走進房間就會先注意到幾個黑點,卻很少留意白色的牆。我們的生命就猶如這面白色的牆,而生命情境就猶如這些黑點,其實生命所有的故事只佔我們生命不成比例少的部分,但我們卻將焦點放在幾件小事上,而忘卻了整個生命。當把焦點移向那無限的生命,你會發現,任何一個生命情境都微不足道,我們自然而然會放下那些生命故事,而找回無限的生命本身,這無限才是真正的自己。

    因此,我一開始才說第一二天療癒內在小孩和跟別人的關係,只是讓我們清掉過去,空出空間,去用心來認識真正的自己,當發現生命情境根本微不足道的話,還有甚麼故意要去處理的需要?
    所以我才說生命最根本的療癒不是療癒原生家庭,而是了解跟宇宙的關係,認識我是誰。

    #我是誰 #認識真我 #斷輪迴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