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產品中有40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生命的無限可能 這一整年的育嬰假讓我有更多時間和孩子相處,有別於以往創業時每天計程車搭著或走路來來去去奔波民宿各館之間或是看房子,我有更多的時間能和保姆聊娜娜的進展。 現在娜娜一到五在學校上幼兒園,一二上私立(原本就上這家)、三四五就去公立小學附屬幼兒園(之後小學的第一志願),週六保姆會來帶娜娜...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4的網紅孩子睡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年此時小寶就要在幼兒園過萬聖節了,反節日的我們該怎麼辦才好? -- 00:00 停更兩週的真正原因 03:14 吵架的結果是改裝錄音室 05:27 結束停更的真正大功臣 06:30 買了一個新東西⋯⋯ 14:23 進入主題 -- 萬聖節 16:30 師大附中是一所很特別的學校 19:50 幼兒園的...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祝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5:12:46

今天很忙,下午有外出活動,回到辦公室又處理了行政事務後,也差不多下班了。正要收東西,接到牙醫師打來的電話,講了約莫半小時(這件事後續會完整的寫),講完電話,已經比平常晚下班。 講完電話,我心上的石頭落下,打算去逛街,看看有什麼適合後天休假露營穿的衣服,原本我買了一套洋裝,很便宜的洋裝,週日試穿時,...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吉爾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9:45:51

我前世與今生的情人,自幼都沒有父親,從不知父愛為何物。 長大當了爸爸,沒有參考對象,只能自己揣測摸索。 偏偏他們都是高敏之人,一在親子關係中觸礁,便選擇躲回殼中。 ── 應孫女所需,極節儉的父親將質地脆弱的包裹以空運送過來。 收到包裹,箱蓋上有父親手寫著的大大四字「小心易碎」。 打開箱蓋...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BBBB酷琪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0:55:09

……突然覺得好忙 要記好多事 幼兒園上下課時間 小一生下課時間(星期二讀整天) 小三生下課時間(星期一、二、四整天) 禮拜幾上才藝課 x2 禮拜幾上補習班x2 禮拜幾學校社團 x2 幸好有安親班檢查作業複習功課跟專車接送下課解決很多事 其它接送地獄有長工在(所以最近真的很少跟他大吵架) 國小生現在的...

  •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9 05:46:54
    有 1,533 人按讚

    生命的無限可能

    這一整年的育嬰假讓我有更多時間和孩子相處,有別於以往創業時每天計程車搭著或走路來來去去奔波民宿各館之間或是看房子,我有更多的時間能和保姆聊娜娜的進展。

    現在娜娜一到五在學校上幼兒園,一二上私立(原本就上這家)、三四五就去公立小學附屬幼兒園(之後小學的第一志願),週六保姆會來帶娜娜「出外景」到倫敦各大景點或博物館美術館玩耍直到年底她會巴西幾個月,這樣一來,我們算是可以有長時間照顧新生兒。

    有了二寶的生活,娜姊適應得滿好的,以前總以為她安靜乖巧又偏內向,這陣子才發現她原來是「選擇性」的社交。她在喜歡的人面前才會放開來大剌剌地做自己和嘰哩呱啦講個不停,表演慾也很旺盛;但在她不熟悉或不喜歡的人面前她就超級安靜自己躲在角落畫畫或玩玩具。

    自從到了學校,她英文突飛猛進到我都驚嚇的程度,超級英國腔不說,連表情、手勢和狀聲詞都超級無敵British! 果真是不能小看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回到家後,娜娜突然對我們都狂講英文,連自己在花園玩溜滑梯或是跟玩偶玩辦家家酒自言自語時講的都是英文。我和奶爸還要規定在家裡只能講中文,並且持續中文教學和陪她看中文書。

    今天保姆提早帶娜娜回來,我跟她有機會多聊聊,本來還擔心講葡文的時間那麼短會不會忘記。保姆說娜娜葡文程度在地鐵上都會嚇到路上的葡萄牙人和巴西人。重點是娜娜還聽得出來葡萄牙腔的葡文跟巴西腔的葡文,沒有社會化的她,還公然在地鐵上說「我不喜歡葡萄牙腔我喜歡巴西」讓兩個葡萄牙路人語塞。沒想到我跟保姆說英文,保姆跟娜娜說葡文,娜娜再跟我說中文,這樣我們三個人可以聊了半小時。

    話說前天娜娜從學校帶回一隻「生日熊」那是幼兒園的活動,老師設計讓小熊陪伴每天的壽星,當然娜娜生日已過,但老師還是很有心籌辦一個小慶祝活動,讓奶爸帶杯子蛋糕去分同學吃。

    生日熊一拿回家的時候,奶爸還不知道要幹嘛,直說「這個回家功課,明天還要還給學校,好無聊喔!」害娜娜跟著爸爸說「好無聊喔」。

    我問奶爸這什麼設計?奶爸還回答:「妳以前不是小學老師嗎?妳看看囉!」後來我看了一下活動設計,原來是要招待「生日熊」到家裡過夜一晚,然後在生日本子上寫下生日的回憶並貼上值得紀念的照片。

    奶爸哇哇叫說怎麼幼兒園剛開學就有「學校功課」,還要家長寫滿一張A4。我想著「這不是我每天在做的事情嗎?」我每天沒事就喜歡寫粉專寫日記來整理自己的思考和記錄生活。

    於是我就引導娜娜要怎麼招待來家裡作客的朋友,準備好吃的、陪他聊天、一起玩、幫他刷牙、換睡衣、準備枕頭。一小時後,娜娜愛上這隻熊,要帶上床去睡覺,我提醒她「熊明天要還給老師喔!」娜娜反而捨不得了,我還要解釋一番「客人」只是來家裡作客,不是我們的家人,不能留下來太久。

    娜娜帶著她的客人上床,還將她最愛的橘色恐龍LuLu 移上去,騰出空間給熊熊,還不忘叮嚀兩人要相親相愛( Be kind to each other )看到這一幕我覺得好窩心,女兒真的長大好多了,再也不是那個似懂非懂的小北鼻了。

    回頭看看搖籃中的言言,曾幾何時,娜娜也是從只會喝奶和炸屎的軟綿綿嫩嬰,變成嘰哩呱啦的小童了。頓時間,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過去四年,我和奶爸就在兵荒馬亂中的每一天,保孩子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以前我會覺得當父母好像沒什麼,回頭仔細想想這是燃燒自己的生命去創造一個新生命的無限可能啊。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旅媽咪和奶爸英倫打拼生活IG: phd_backpacker

  •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21:00:31
    有 435 人按讚

    【寶寶10-12個月喜歡亂拿、亂碰東西怎麼辦??】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會爬會走,也開始讓人歡喜讓人憂;他開始逃離大人的掌控,爬到不該去的地方,拿不該吃的東西往嘴巴塞,時常製造驚慌;但太多限制,又怕限縮孩子的探索機會。對此,羅寶鴻老師為大家說明如何回應這年紀孩子的內在需求,幫助孩子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探索環境。

    ……………

    小米媽媽
    👩:「女兒快滿周歲,她已經可以不用扶著物品站立步行了。看到孩子學會走路,我們都很開心,但也多了一個煩惱。孩子現在可以隨著她的心意活動,開始喜歡亂碰家裡的東西,我們也曾當面禁止,但她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不放在心上。請問該怎麼教會孩子不要亂碰東西呢?」

    ……………

    羅寶鴻老師
    🧑🏻:「探索是這個時期孩子的本能,孩子不是『故意』不聽話。」

    到這階段,孩子活動力又更增加一些了。身體平衡發展上,孩子已經能夠扶物站立、扶物行走,甚至能開始獨立走路;手部動作也更成熟,抓握能力越來越好了。隨著可以站立,孩子雙手不再需要用來支撐身體,因此能探索的範圍也更廣。

    很多家長在這時候就會發現孩子開始「什麼都喜歡亂拿」、「講都講不聽」,十分令人困擾。在這階段我希望家長瞭解的是:

    ⭕️ 蒙特梭利觀點

    🧑🏻:10∼12個月孩子愛亂拿東西並非「故意」不聽話或不乖
    🧑🏻:探索環境是這時期孩子的本能,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孩子在3歲以前,「先天的內在發展衝動」會比「後天培養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強,你跟他說不可以做的事,他很可能還是會不斷去做、去嘗試。不要跟這年紀的孩子生氣,因為他真的不是「故意」。

    但與其讓他漫無目的地亂抓、亂拿,什麼都跟他說「不行、不准」,不如有目標地幫助他找到一些對他發展有幫助的活動,統合他內心的發展能量。

    蒙特梭利博士給予的建議是:「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探索是人類本能,唯有透過探索環境,孩子的心智才得以建構。

    孩子這階段最喜歡探索的,就是他從出生到現在每天看到環境裡大人都在做的事。所以他最想要拿來「玩」的,就是每天我們使用的東西。

    在此,父母應該牢記一點:0 ∼3歲孩子最喜歡的並不是玩具。與生俱來就擁有探索與適應能力的孩子,內心有著一股想要融入真實生活與文化的衝動,玩具是無法回應孩子這種偉大的內在需求的。

    ⭕️ 蒙特梭利觀點

    🧑🏻:真實生活才能回應孩子的內在需求,豐富孩子心智
    🧑🏻: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的欲望,無法培養出獨立、自主、自信等正向人格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說:「教育,即生活。」每天充斥著各種玩具但缺乏真實生活經驗的孩子,無法培養出獨立、自主、自信等正向人格。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的欲望,真實生活才能豐富孩子的心智。所以,成人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接觸真實生活」;要讓孩子接觸真實生活, 就必須從「允許孩子探索環境」開始。蒙特梭利博士說:「為了要滿足孩子探索與發展的需求,環境必須要預備好。」

    我兒子在這階段,最喜歡玩的就是拖把、掃把、澆水壺等,為了讓他可以安全探索環境,每天早上我都會在他起床以前先把環境預備好。例如:每天用來掃地的掃把,我會換成他專用的新掃把;拖把的頭會拆下來換一個乾淨、消毒過的;等他醒了、喝完奶之後,我就會把他帶到客廳活動墊上讓他自由活動。

    他那陣子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爬到放清潔用品的角落把拖把拖出來到客廳,然後坐在椅子上把玩。而且我觀察到在沒有人教他怎麼玩的狀況下,他也會自己玩得很有「心得」。

    他會一隻手垂直握著拖把的柄,然後轉動手腕;在轉動時拖把的毛會張開,他就會趁這時候把拖把頭蓋在地上,讓拖把毛很整齊地呈現出一個圓形。若做成功,他會露出滿足的表情、眼神散發著「我做到了」的光芒,然後再將拖把拿起來、重複練習著。等到一隻手轉累了,他就會換另一隻繼續轉。

    我觀察到:當孩子重複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會開始產生專注;在當下他的身、心、靈能量會統合起來,同時導向一個工作目標。同時,他的眼神會非常專注,綻放著生命光采。

    ⭕️ 蒙特梭利觀點

    🧑🏻:孩子看似不經意的重複行動=他正在自我建構各種重要能力
    🧑🏻:孩子在探索的時候,會找到能回應他內在需求、對身心建構有幫助的物品

    不懂的大人會說「孩子只是在亂玩拖把」,甚至可能會中斷孩子的活動;殊不知其實孩子正透過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自我建構著各種重要的能力—專注力、意志力、手眼協調能力、秩序感、身體協調能力。透過他自發性的活動(spontaneous activity),他也正為以後更多的生活探索、獨立自主做準備—他正在預備他的生命能力與技巧。

    成人總是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被教;但其實我們不知道原來孩子生命有著一個祕密—只要我們提供良好、豐富的環境給他,並在環境中賦予他自由,他就能透過探索環境,藉由「內在導師」(inner teacher,蒙特梭利博士以此來比喻生命的本質、自然的法則)的指引,自我建構出健全、正向的人格。

    ⭕️ Follow the Child

    為了允許孩子透過「內在導師」的指引,自我建構生命本有的發展藍圖,蒙特梭利博士告誡我們成人要「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其實孩子很多時候都比我們更瞭解他想要做的、能幫助到他的是什麼。當他在探索的時候,他會找到能回應他內在需求、對他身心建構有幫助的物品。問題就在於:我們大人是否願意給他自由。

    如果我們能以謙卑的態度看待孩子探索,允許他自由,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展現出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做出許多我們不相信他有能力做到的事。一個1歲不到的孩子,原來能在沒有任何人教導他之下,透過不斷的重複練習,完美他自身的發展;原來在那弱小的身軀裡,正隱藏著一個神聖又偉大的靈魂。

    這是我從事將近二十年幼兒教育親眼看到的事實,確實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很多家長、父母甚至幼兒園老師都「看不見」,主要是因為他們內心「不相信」,所以也間接限制了孩子許多發展的可能性。

    ⭕️ 蒙特梭利觀點

    🧑🏻:這階段的自由與紀律拿捏原則:有限制的自由
    🧑🏻: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前提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我兒子1歲前,每天玩拖把的工作週期(work cycle,意指一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大約是半小時;換句話說,他當時的專注力已經有半小時。拖把活動結束後,他會拿掃把來玩,然後再拿廚餘桶。就這樣大概玩了三個月左右,他就逐漸不玩這些物品了,因為在這段時間裡,他內心已透過這些活動習得了各種相關的心智與技能,內在發展需求得到滿足,所以會往下一個目標邁進。因此,大人不用擔心讓孩子這樣做會養成「什麼都愛亂玩、沒有規矩」的壞習慣。

    於是,他開始每天到戶外拿著澆水壺澆花、澆盆栽……重複練習著。到了1歲半,他每天在花園外面玩澆水,都可以專注一個多小時了。

    在這階段,我們開始讓孩子瞭解有些地方他可以自由進出與探索,但有些地方是不可以的,例如陽台、樓梯間、或者是正在開火煮飯的廚房等。

    這正是透過實際生活讓孩子瞭解「自由與紀律」的開始,我們給予孩子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前提下,我們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摘自野人出版《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恩恩的這一家 愛的双寶Fu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09:04:11
    有 62 人按讚

    小二的恩姊👧
    越來越大,越不肯給媽媽拍照📷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都要來一張紀錄,
    也總能乖乖配合!
    今天穿著自己在一下DIY的班服上課,
    因為老師說要應景中秋活動,
    大家都準備了顆小柚子去呢!
    喜歡的「紫色」還真是衣服+鞋子夠紫了😂

    早上媽媽需要先送她到學校,
    從原本站在前面的她,
    現在可以一腳跨過後座乘坐在後方,
    👧:我好了!
    👩:那出發了!
    我們就從騎上斜斜的停車場出來,
    再經過一個小斜坡到校門口邊邊。
    「要抱緊」是每次載她的口號!
    (怕她跌落啊~~~)
    再輕鬆的把腳跨到地上,脫下安全帽給媽媽,
    👩:拜拜
    👧:(只總很沈默冷靜看了一眼媽媽)
    👩:那我拍一下給爸爸看你又很快走進去了
    👧:(一發不語站著給秒拍就閃人)
    可能是覺得長大了還要被媽媽拍照很丟臉吧⋯⋯😅😅
    但還是很想紀錄你每一個年級的生活日常啊!

    二年級雖然課業方面仍舊沒有特別突出進步,
    但是對於可以「瀟灑」面對上課,
    媽媽內心也是充滿:阿彌陀佛的感謝🙏
    你知道早晨要趕著上班又要安撫小孩心情,
    是一件多麼令人焦慮且火大的嗎?😄
    (上班族職業媽媽都很趕咩!)

    上週其中一張作業是:對自己新學年的期許。
    👧:媽媽,這都是我自己寫的,只剩下一格是你要寫給我的!
    我看了一下,他對自己的期許是:
    能夠在一定的時間起床,並能更早到校,
    (這個從開學至今確實有落實)
    作業能細心慢慢寫,字寫漂亮,
    (可能字體半天生,媽媽已經不要求寫多美,但是筆畫順序要正確)
    希望二年級的這些,我們一起做到💪

    #恩姊日常
    #小二
    #新學期新希望
    #小紫女孩

  •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孩子睡了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03 16:55:11

    明年此時小寶就要在幼兒園過萬聖節了,反節日的我們該怎麼辦才好?
    --
    00:00 停更兩週的真正原因
    03:14 吵架的結果是改裝錄音室
    05:27 結束停更的真正大功臣
    06:30 買了一個新東西⋯⋯
    14:23 進入主題 -- 萬聖節
    16:30 師大附中是一所很特別的學校
    19:50 幼兒園的社群競賽活動
    22:44 垃圾袋披風
    25:00 萬聖節的家長大論戰
    26:30 老師應該負責嗎?
    27:45 懶鬼家長的擔憂
    30:00 人氣票選是一場笑話
    31:18 超會稱讚人的老師
    32:55 節日的可取之處
    34:15 台灣節日的刻板印象
    36:27 跟風節日沒有錯
    40:07 一切不快樂都來自比較
    40:50 過節的機會教育
    41:30 如果要扮裝要扮什麼?
    42:00 地味萬聖節
    44:17 小孩如果要扮公主
    46:57 收納組出納組傻傻分不清楚
    48:00 如何讓小孩擁有難得的回憶
    49:30 擔心小孩的審美觀跟自己產生衝突
    55:00 可以接受有一年是公主
    55:47 學校慶祝母親節與尾牙表演
    58:12 過節的意義就是要開心
    1:00:46 提供給小孩選項
    1:02:19 自我心態檢討
    1:04:23 聽眾父母比例
    1:05:30 結論總整理 -- 萬聖元年
    --
    收聽Podcast:
    Apple https://reurl.cc/9Xy80x
    Spotify https://reurl.cc/VXeVZQ
    SoundOn https://sndn.link/shesasleep/GTpDsL
    KKBOX https://reurl.cc/5qanEG

  •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01 23:00:12

    本集主題:「送餐阿嬤」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鄭博真
      
    內容簡介: 
      ✹臺灣第一套老幼共學.代間學習原創繪本✹
      《送餐阿嬤》、《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隆重問世!
       
      《送餐阿嬤》
      滿足阿嬤為什麼會去送餐呢?
      在關懷據點的阿公阿嬤,
      進行哪些有趣的身心靈活動?
      讓這本繪本啟發孩子,
      學習尊重和關懷年長者;
      並提供長照機構辦理活動參考。
       
      送餐阿嬤,是現代的魔法阿嬤
      〜讓孩童關心長輩並了解老年議題〜
      作者鄭博真與插畫家陳雨潔聯手創作《送餐阿嬤》,希望透過繪本的形式,以深具創意又精巧迷人的圖畫搭配淺顯易懂文字,啟發幼童關懷阿公阿嬤,促進世代交流,讓彼此不斷享有新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這套繪本是幼兒園和小學實施老幼共學、代間學習教育很適合的補充教材,可以教導小朋友尊重長輩,了解老年議題,在交集中發出理解和愛的光芒。
       
      〜大好文化三周年獻禮〜
      「跨世代.新素養繪本館」
      跨世代,不同年齡共讀;新素養,啓發面對新時代的能力!
      繪本可以親子師生共讀,更可以老中青幼跨世代共讀!
       
      《送餐阿嬤》
      這本繪本描述滿足阿嬤到社區關懷中心擔任志工,幫忙送午餐給其他老人吃。社區老人在關懷中心共同製作和享用午餐,並且參加一些活動。老人們相互照顧與支持,刻畫人生最美的風景。
       
    作者簡介:鄭博真
      教育學博士。現任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曾在小學服務20年,從事兒童寫作教學20年,編寫兒童作文和語文書籍30餘冊。爾後,轉任科技大學幼保系服務,研究專長及興趣為幼兒心理發展、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多元智能與創造力教育、正向心理教育、繪本創意教學等,出版《多元智能與圖畫書教學》等專書十餘冊。繪本是孩子最早接觸的讀物,及早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有助於往後語文與美感能力的發展,繪本也是幼兒園及小學最佳的補充教材。閱讀過大量國外翻譯的繪本,進入大學幼保系任教後,又指導學生設計繪本融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總覺得臺灣在地的人事物,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文化經驗,值得書寫傳承給後代。因此,除了專業學術研究外,平時更熱愛兒童文學創作。曾獲中國語文獎章、高雄市柔蘭兒童文學獎。著有《不愛穿裙子的美莉》、《愛穿裙子的阿旺》、《我的阿公阿嬤同學》、《送餐阿嬤》等繪本。
       
    繪者簡介:陳雨潔
      「 繪本,不只是給小孩看的!」我記得我非常熱誠的在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教室對著老師與同學喊了出來。身為獨生女,有著兩邊的阿公阿嬤陪伴長大的我,常在老人之間周旋騙糖果與零食,也對這議題有著深刻的體會與理解。希望能藉由書中表情豐富的人物與鮮艷的顏色,讓所有的讀者能理解人與人之間互相的關懷能帶來的影響。
       
       
    作者粉絲頁: 鄭博真 教保人員專業發展中心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幼兒園我長大了活動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11 23:00:57

    今天一早市府就非常溫馨又歡樂,我們 #員工幼兒園 的小朋友首次來到 #市政會議 上演唱詩歌和耶誕歌曲 #報佳音,把 #愛 和 #祝福 傳遞給每位同仁,讓原本嚴肅的場合瞬間充滿暖心又歡樂的氣氛。侯市長在現場發現其中一位小孩「叡叡」就是當年還在擔任副市長時,參加包尿布比賽活動親手示範包尿布的孩子,一轉眼,兩年就這樣過去,看到他們健健康康的長大,非常開心。孩子們就像小天使般將手中的小禮物送給在場的每位局長,局長們也替幼生圍上圍巾,提醒大家天冷千萬別感冒了,謝謝他們帶給我們既溫馨又溫暖的早晨。

    #新北市政府 的每位員工都非常辛苦,每天不斷的在替市民服務,所以市府必須要做好照顧員工子女的角色,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才能盡心盡力做好工作。 #新北市 除了設置員工幼兒園外,也定期辦理 #嬰幼兒及銀髮族照護講座 ,提供 #新手爸媽 及照顧家中長者的同仁養育與照護新知。營造一個舒適、安心的工作環境很重要,希望所有市府同仁們在寒冷的冬天裡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溫暖。

    #新北好貼心 #新北有你真好 #安居樂業 #以人為本 #日日好日 #侯友宜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LINE@ https://page.line.me/youyi/timeline/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