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我長大了美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我長大了美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我長大了美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我長大了美勞產品中有9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趁兩兒都去上學,終於鼓起勇氣面對一件拖延兩年的苦差事:回收小孩從學校帶回來的舊書廢紙。 結果這項工程比我想像中更浩大,因為所有課本習作考卷畫紙都寫了小孩與老師的名字和幾年幾班,流落在外總覺得不妥,只好又揮汗用各種工具去除個資,從上午八點半忙到中午十二點半,才終於整理出這幾大疊。(大家有更聰明的方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20的網紅愛上整理整頓整理收納師 J.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孩子們淘汰的玩具我會再檢視一遍,狀況真的較差,以及缺件不能玩的,就淘汰捨棄;狀況較好就送出或捐贈,有些我先收起來,過陣子再拿出來,他們可能又會有新玩具的新鮮感。 00:44 狀況一:孩子拿到玩具就開始玩起來 02:11 狀況二:姊姊發現了第二個鑰匙圈,想把第一個鑰匙圈淘汰 02:51 狀況三:即使...

我長大了美勞 在 柔柔。Zoe Chen (^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22:10

#居家防疫第N天 #在家玩美術🎨 廚房紙巾大家家裡應該都有吧 這次我撕了一大張 讓阿柔玩 #廚房紙巾滴管畫 - 調好顏料後 就可以用滴管吸取 然後盡情的在紙巾上揮灑創意啦🥳 (有幾個顏料就用幾支滴管 我都是拿之前去看醫生回家餵藥給的😂) - 沒想到這個活動柔還蠻喜歡的 難得看到她專注投入的模樣 ...

我長大了美勞 在 摳媽與摳比 育兒生活x美妝美食x親子旅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7:43:52

🐸蝌蚪變青蛙·下蛋在沼澤中🐸 —融合美術與科學實驗的活動— (前兩則是影片) There were tadpoles, frogs and lotus leaves in the swamp! This activity combined with art and science. Mommy c...

我長大了美勞 在 Zaria Chio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2:34:02

Zoie這禮拜的美勞是 Dreamcatcher 捕夢網,老師先有一堂捕夢網的來由典故介紹,Zoie看兩次都睡著,再來手作教學這樣。 爸爸陪看完說這個他不行,我就用兩倍速看,但還是照著自己的想法用🤣 這次做出來的捕夢網成品,大獲好評,超多人問捕夢網怎麼做?!?! 好,這就生出來了~ 步驟請看照片...

  • 我長大了美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3:49:07
    有 10,491 人按讚

    趁兩兒都去上學,終於鼓起勇氣面對一件拖延兩年的苦差事:回收小孩從學校帶回來的舊書廢紙。

    結果這項工程比我想像中更浩大,因為所有課本習作考卷畫紙都寫了小孩與老師的名字和幾年幾班,流落在外總覺得不妥,只好又揮汗用各種工具去除個資,從上午八點半忙到中午十二點半,才終於整理出這幾大疊。(大家有更聰明的方法嗎?還是都不管上面有沒有名字直接丟?)

    在此真心奉勸小一和幼兒園新生家長,尤其是不只一個孩子的媽,不管有多麼不捨心肝寶貝成長的記錄,頂多留存回味一年或挑幾件代表性作品拍照留念就夠了,不然寸土寸金的家很快就會被大量垃圾淹沒。

    而且醒醒吧,這堆從學校帶回來的拉雞除了佔空間積灰塵以外,根本不會有人沒事去翻閱重溫舊夢,保存價值趨近於零。就算孩子哪天超有出息當上總統,也不會有人高價收購他的國小或幼兒園作業簿。(還是其實會?)

    寶哥前兩年的小學課本都被他蹂躪的破破爛爛,今年升上三年級,上禮拜我特別幫他買了兩包書套,今天回收舊書時立刻後悔了。既然不管再新再美再完整的課本,半年後就變成廢紙,我又何苦要為自己多加一道分開紙類和塑膠的工?

    暫時無法訓練我兒學習斷捨離,因為寶哥梅弟都是太容易對身邊物品產生感情的孩子。寶哥尤其戀物,連丟一張廣告傳單都會肝腸寸斷,所以媽媽只能趁他們不在家時分批慢慢丟。

    ㊙處理棘手的小孩學校垃圾四步驟:
    1. 先把目標物收進孩子看不見摸不著的收納櫃高處
    2. 靜置數週或數月,直到無人聞問
    3. 月黑風高時讓它們分批或一口氣默默消失
    4. 萬一被問起就裝傻:「咦,我記得放這裡的啊......」

    幸好我兒雖然重感情,記性卻不太好,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心愛的拉雞默默消失了也從沒發現過。(那當初到底是在不捨什麼?)

    這麼做好像會被罵不夠尊重小孩的自主權,但現階段實在也沒別的辦法,不耍點小手段,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數百件無用的課本習作考卷美勞作品淹沒老娘用血汗錢買的家。

    等你們長大自己買房子,再來選擇當垃圾屋老人也不遲喔。

    #偷偷摸摸丟過小孩學校垃圾的爸媽請舉手

  • 我長大了美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9 20:00:03
    有 139 人按讚

    華台不分的現象、國家正常化的問題 https://wp.me/pd1HGm-m3

    重點整理來了♡ 順手分享 好人一生平安~~
    🍡🍡🍡🍡🍡🍡🍡🍡🍡

    【直播EP28重點整理】 台澎小堅果

    時間:8/7(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華台不分的現象?

    2. 國家正常化的問題?
    ➖➖➖➖➖➖➖➖➖➖

    👩🏻‍🔬我的想法:

    今天會來聊這個主題是因為這週有討論到國家正常化的論述。

    (回應國家正常化、中華民國台灣化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58295142419040/?d=n)

    我們在之前直播有聊過民進黨在奪權過程中用上的有效自決說,論述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這導致許多台灣人對中華民國政權與台灣混淆的問題。

    我們清楚知道民進黨政治操作上為了奪權而做的必要之惡,所以我們才會針對法理上來跟大家展開對話,法理建國派針對的一直都是中華民國政權的問題而不是被洗腦的人們。

    這週因為有位網友在我的公開版上留言,我特地針對他的論述主張的國家正常化單獨發了一篇文,為了就事論事我把他去辨識化,但沒想到他本人卻又來留言說就是他本人,並且不斷強調自己身上的符號、特徵,這導致其他網友與他有一番激烈的對話。

    我想在這邊跟大家說,我的版上基本上是給予大家自由的對談,我從不刪留言,所以若要來留言就要有心理準備,會收到別人的不同意見,包括我也是,所謂的言論自由並非是你留完言就沒你的事,你仍舊需要為自己言論負責,當有人公開回覆你,你則可自由決定是否回應。

    我雖然是版主,但我沒辦法控制別人的思想,我沒有這種能力,也不會去控制追蹤者的留言,所以不用質問我為什麼不管管網友留言。但若要來找我對話ok我從不會逃避也不會把別人推開,只要你用心地來聊天,也用心地把資料看完,那跟我的對談就會比較有效率。

    希望大家可以把每一篇中午的發文底下的影片看完,如果是要給我建議的人,希望可以像我這樣用功地把這些資料看完,這樣才會跟我有一個基礎共識、客觀史實,再來建議我,我會仔細傾聽的。
    ➖➖➖➖➖➖➖➖

    1️⃣華台不分的現象?

    我們在推動建國的過程有遇到的一些現象,特別是華台不分的現象。以法理建國派的角度,我們會把問題歸咎在中華民國政權,而不是人。這個現象,每一個接受中華民國政權教育的人,出廠預設值都是華台不分,特別是在「中華民國台灣化」後的環境下長大的人,更容易華台不分。

    中華民國政權初期的洗腦教育還是教大家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到後來變成華台不分的現象的關鍵點就是因為本土政黨執政,有更多的台澎人進到中華民國政權內。陳水扁時期中華民國政權教育內容多了台灣的東西,此時漸漸的把中華民國套到台灣身上。

    華台不分大爆發的關鍵點是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有效自決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名叫中華民國」,這導致讓台澎走向華台不分的現象。

    但這根本的問題就是中華民國政權的問題,我們並不是要抨擊民進黨,本土政黨是我們送他們進去體制內的,他們為了掌控中華民國政權,所以難免為了提升本土意識卻又無法直接掙脫中華民國政權的框架,才會造成一刀兩面傷的狀況。

    由於現實上在給你「本土意識」的是中華民國政權,而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台澎又佔中華民國政權現在控制的範圍中的絕大多數,這就會讓許多人誤以為中華民國政權等於台灣。

    而在國際上,中華民國政權因為走不出去,只能用台灣名稱在國際上招搖撞騙,而其他國家稱它台灣,實際上是意指可簡稱「台灣」的「台灣治理當局」,這是事實的描述。

    法理建國派要告訴大家,追根究柢,問題出在中華民國政權,沒有中華民國政權的存在就沒有華台不分的現象,沒有它就沒有「台灣光復」的騙局,我們就不會有這麼多放不下中華民國政權的人了。而本土政黨也不會為了奪權而說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的政治話術。

    許多人從小到大的教育中,看到許多中華民國政權的符號:國旗、國歌等等,上學要升旗,美勞課還要畫國旗,洗腦教育從小荼毒才會根深蒂固,產生印痕現象,讓人從不質疑台灣光復的真假。有的人到海外看到中華民國政權的符號、國旗還會感動,這就是潛意識的力量,就是洗腦的可怕,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一切,包含民國XX年等等,都會加深潛意識。

    我們現在提到中華民國政權的符碼,並不是主張把這些符碼拿掉就好、或者改成台灣就好,如果在台澎還未建國之前就把中華民國政權符碼拿掉,更容易造成華台不分的現象,因為我們還在中華民國政權的掌控之下,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還在中華民國政權框架裡,不是台灣。

    所以不要看到中華民國政權國旗就說是台灣國旗,也不要在十月十號慶祝台灣國慶、台灣生日。

    中華民國政權不會質變。

    它為了在台澎苟活,才會打扮成台灣的模樣,但它的中國政權本質仍舊在。

    就算中華民國政權體制內有許多台澎人,那也只是台澎人掌控了中華民國政權,並不代表中華民國政權會因此變成台灣人的國家。

    不管有多少台澎人在中華民國政權內擔任要職,它的中國政權本質都不會因此發生質變。

    舉個例子,鴻海到中國開了一家公司(富士康),裡面雇用很多中國員工,也不代表這個由台商開的公司就變成中國公司,它仍舊是台灣人開的公司。

    不管中華民國政權怎樣運作都不會改變其中國本質。

    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政權,它的法律身分不會質變,它所積下來的債、權利義務都還是延續下來的,所以不要幻想它會發生質變。

    ➖➖➖➖➖➖➖➖

    2️⃣國家正常化的問題?
    其實國家正常化支持者也未必不知道台澎法理地位,其實也有不少人是覺得可以繞一圈也無妨,先把中華民國政權符碼拿掉凸顯台灣也可以,這個動機可以理解,但關鍵問題在於「國家正常化」這五個字就是認為已經有國家,那就不會想建國,因為他們沒認知到目前不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

    「國家正常化」的過程、內容、主張,實踐下去,會把中華民國政權的符碼、中國政權的標誌以台灣象徵取代。但現實上台澎仍舊是中華民國政權治理中,若把中華民國政權的象徵置換掉,台灣人就會漸漸沒有警覺心,我們會很擔心台灣人更難意識到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政權,因為把中華民國政權看成了台灣,就沒有辦法意識到中華民國政權是以盟佔代管者的身分在治理台澎治理。

    倘若還未建國時先把中華民國政權改名台灣共和國,大家就不會把問題放在這個台灣共和國身上,如果法理建國派在這時候說了國際上的打壓是台灣共和國的錯,這時候更沒有人會想理會我們,可能會說我們不愛國!不愛台!

    當初中華民國政權來台澎洗腦大家是中國人時,是對一半錯一半,對的地方是它沒有掩飾掉自己是中國,錯的是它騙說它擁有台澎主權,還把台澎人洗腦成中國人。

    現在狀況是中華民國政權因為本土政黨掌控,為了突顯台灣,模糊掉中華民國政權的中國政權屬性,這個過程中導致不喜歡中華民國政權的人因為模糊化後接受了中華民國政權,原本不要中華民國政權的人、想要「台獨」、解中華民國殖民的人變成可以接受「台灣化後」的中華民國政權,

    這使得建國力量越來越弱。

    國家正常化走到最後,如果就成功地把中華民國政權的名稱改成台灣共和國、改制定名為台灣共和國憲法的新版中華民國政權憲法、領土範圍寫成台澎金馬,此時是不是台灣人就會更死心踏地的接受中華民國政權?那建國這條路可以說就斷掉了。

    因為很難回頭去談台澎法理地位了,這不是可以繞一圈試看看就可以的,人是很健忘的,當初說如果國家正常化繞這一圈沒成功會回來推建國的人,到時候可能會完全忘了這件事。因為多繞這一圈並不能改變台澎法理地位的狀況,國際社會也還是不會接受台灣是主權國家,這時就會產生很多怨懟,認為全世界都辜負台灣。就跟在挪威的台灣人去打官司要去將國籍「正名」,方向錯誤論述也錯誤,更沒辦法在國際上幫台灣。

    (回應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8656871716201/)

    「國家正常化」會讓台灣人搞不清楚狀況的程度再提升到另一個境地,對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根本產生錯誤的認知,更不會產生建國意志,而且會把改名成台灣共和國的中華民國政權抱得死死的。PRC政權原本打壓的就是中華民國政權,「國家正常化」 完成後變成在打壓台灣共和國(其實仍舊是中華民國政權),到時候就會很難解釋這是一中兩政權、中國內戰的延續。

    「國家正常化」本來就是建立在錯誤認知而做的行動,進行下去就會讓錯誤認知更加深,到時候台灣人並不會說出「千金難買早知道」,而即使我們說「早就跟你說過了」,台灣人大概也只會認為自己有多辛苦在努力讓國家正常化。

    到那時候真的很難解釋,這時候法理建國派就必須說:《舊金山和約》生效後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不屬於任何主權國家包括台灣共和國(??!!),而這個台灣共和國其實是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流亡政權。

    是不是很精神錯亂哈(・_・;

    混淆中華民國政權與台灣的界線將會削弱建國意志。

    國家正常化越成功,台澎人離建國路就會越遠,而台澎人會順理成章把一切問題推到PRC政權身上,而不去反省自己的問題。

    ➖➖➖➖➖➖➖➖

    ‼️延伸閱讀‼️

    Q&A202: 1952年之後,軍事佔領的ROC政權以台澎為領土建立國家(假設它放棄金馬),這樣可以嗎?國際規則有可能為了台灣而改變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54358666146021/?d=n

    Q&A39: 中華民國台灣化不好嗎?https://www.facebook.com/258660130833607/posts/4114809591885289/?d=n

    Q&A63:剿匪勿忘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73106234271265/?d=n

    Q&A56:台灣透過1996年直選總統建國了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68919438023278/?d=n

    究竟「有效自決」能否改變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解決台灣在國際社會面臨的困境?(上) https://wp.me/pd1HGm-iN

    究竟「有效自決」能否改變中華民國政權的本質、解決台灣在國際社會面臨的困境?(下) https://wp.me/pd1HGm-jB

    ROC政權慣用語的背後意義與建國派的建議用語 https://wp.me/pd1HGm-g7

    台澎在國際組織的參與(WHO、UN等)、台澎人在海外的身分問題(國籍、出身等):https://wp.me/pd1HGm-cJ

  • 我長大了美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00:08:21
    有 993 人按讚

    Zoie他們幼稚園每個禮拜都一堆功課...最少都會要寫一篇英文短文,規定一定要用到指定的六七個單字,文內每個動詞要有副詞、名詞要有形容詞;還有一定會有一個美術或勞作!!!(這不是抱怨文)

    這禮拜的美勞是 Dreamcatcher 捕夢網,老師先有一堂捕夢網的來由典故介紹,Zoie看兩次都睡著,再來手作教學這樣。我也沒有看,爸爸陪看完說這個他不行,我就用兩倍速看,但還是照著自己的想法用🤣

    想看這些Zoie上幼稚園網課的有的沒的,網課秘書我都有很認真的在IG限動紀錄喔!尤其他頻頻登出的模樣...https://www.instagram.com/zariachiou 請追蹤起來

    這次做出來的捕夢網成品,大獲好評(撥髮),超多人問捕夢網怎麼做?!?! 好,這就生出來了~

    步驟請看照片喔!

    限動有人問,怎麼可以生出那麼多同色系的材料?
    紙盤:我以前在美國買很多大大小小打算要開Tiffany Party
    色紙:上次做肉粽同一包,無印良品買的(foodpanda上可以買)
    緞帶:一個是婚禮喜帖的蝴蝶結、一個是很久以前做圍裙上的裝飾緞帶
    原本很喜歡湖水綠,所以很多湖水綠的有的沒的,後來長大又不喜歡那個顏色了🤣

    珠珠:是Zoie自己的收藏,小女生不就是會有這些?我也不知哪來的。

  • 我長大了美勞 在 愛上整理整頓整理收納師 J.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03 00:42:29

    孩子們淘汰的玩具我會再檢視一遍,狀況真的較差,以及缺件不能玩的,就淘汰捨棄;狀況較好就送出或捐贈,有些我先收起來,過陣子再拿出來,他們可能又會有新玩具的新鮮感。

    00:44 狀況一:孩子拿到玩具就開始玩起來
    02:11 狀況二:姊姊發現了第二個鑰匙圈,想把第一個鑰匙圈淘汰
    02:51 狀況三:即使是要淘汰的玩具,也不要用丟的
    03:56 狀況四:斷捨離得太乾脆,再一次思考
    05:42 狀況五:數量多所以車車得堆疊存放,不方便拿取
    10:33 狀況六:讓孩子思考收納位置
    11:22 開始檢視美術與美勞作品
    13:26 姊姊畫的蕭敬騰 XD
    15:21 這次的斷捨離練習完成

    ==================================


    我是臉書粉專 『愛上整理整頓 整理收納師 J.T.』 的經營者 J.T.,
    過去的我是個追求物質滿足的人,
    有天突然意識到 不能讓雙胞胎孩子在混亂的家長大,
    於是開始練習斷捨離,
    過程中不斷地覺察到「過好」我們的生活才是真實的,
    而不是要讓人「以為」我們過得很好。


    所以我期望能以自身經驗,
    還有面對雜物仍有頭緒整理整頓的能力,
    協助與過去的我相似,但想改變、想突破現狀的你,
    擺脫對物品的執著與混亂的生活環境。


    斷捨離或極簡並不是教人不能購買、只能清心寡慾,
    其實是讓人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所以,
    我們可以且值得擁有喜歡的一切美好事物,
    並且,
    有能力整頓管理得很好!


    關於頻道內的影片,
    不好意思我沒有專業的器材與技術製作影片,
    製作影片的發想,
    只是想錄下我喜歡的生活感,
    希望你能從影片中細細品味到「家」與「生活」的細節和溫度。


    J.T. 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感謝你用珍貴的時間,
    觀看我用心製作的影片 ^ - ^
    喜歡的話歡迎訂閱頻道、給我一個讚、跟家人朋友分享喔!


    ▍FB:https://www.facebook.com/organizerjungting
    ▍IG:https://www.instagram.com/organizerjungting


    #斷捨離 #整理師 #極簡

  • 我長大了美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5-28 14:24:04

    本集主題: #童夢幻境陶藝展 #藝術家呂蕙如專訪

    在童年回憶中找尋最初的自己 陶藝家呂蕙如帶領你我一同進入童夢幻境
    幼時回憶的觸動
    透過雙手的重新捏塑
    試圖敲醒妳我內心中的童夢記憶

    來自大自然的孩子 喚醒童稚的同時也提醒環境議題的重要性

      「透過手捏塑出喜歡的東西,我認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從小在樹林長大的
    呂蕙如,在阿嬤家度過童年的生活,在她的記憶中—那兒有一大片綠意與花草,每天赤腳在自然中奔跑,感受泥土的濕軟與花草的香氣,小小瓢蟲在手掌走動,蝴蝶停在手背上的感動,對於一個喜歡大自然的小女孩來說;至今仍記憶猶新。

      幼時就發現自己喜歡塗塗抹抹、動手做美勞、翻翻童話故事繪本等等,呂蕙如
    也表示,在這樣的時光中特別地快樂。雖然到大學前並沒有受過術科教育的訓練,但是她對於藝術的濃厚興趣,卻從來沒有間斷過。在就讀大學的期間,累積了不少平面類與立體類的作品,而其中所表現的元素與脈絡,和兒時的記憶是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因此,呂蕙如的創作也多與童年有關,創作主題經常圍繞在她喜愛的花朵、蝴蝶、家屋、城堡等。

    開啟學習手作的契機 沉浸在創作的喜悅裡

      學習藝術的過程中,在平面繪畫之外,呂蕙如更發現自己對於手作的喜愛;當開始動手捏塑時常忘記時間的流逝,這樣的作陶過程中,彷彿讓她處於另一個時空,處在一個只屬於自己、不被外在打擾的世界。提到對於陶的熱愛,呂蕙如笑著說:「陶土的質樸,還有各種不同釉色的表現,深深令我著迷。」特別是手感給人的溫暖,那份溫暖的堅持,她相信是所有手作人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由於自小熱愛自然,她選擇自然中富含記憶性、可手塑性的土作為媒材,以陶藝創作的方式來詮釋個人的情感。

      談起創作中最關切的事情,呂蕙如回想起的是童年與自然相處的幸福時光。那樣的回憶與經驗,已深深刻印在她的腦海之中;那是無可抹滅的印記。揉合了童年的經歷與夢境,觸動了她心靈中的鑰匙,不只透過夢境,也想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重溫兒時的幸福感,同時也期許在陶藝創作中,能自由的悠遊其中,試圖在腦海浮現或勾勒出自己的童年意象。蕙如更想著帶領大眾們,一同進入她的童話想像世界後,從封閉已久的內心中整合過往,找回最初的自己。

    美麗的創作語彙 象徵著藝術家內心的世界

      在蕙如的作品當中,你會發現:小時候筆下常畫的家屋、夢裡的雲朵、繽紛的城堡、祕密花園中的花朵與蝴蝶們等夢幻元素,都是她創作裡時常出現的語彙符號,在驚艷童時的美好之際,不妨也放鬆倘佯;在這一片呂式所精心營造的童夢幻境裡。如此美麗的符彙,也擁有著許多心靈上的意象喔!例如顏色繽紛的花朵是兒時感動的重要元素,也是心靈完整的象徵。而花形意象中的蝶,則有尋求心靈深處「轉變」力量的意涵。堅強的城堡與家屋是固守心靈的象徵,用它來守護著兒時的永恆又美好的回憶。以雲有機造型為載體、述說著夢境中既真實又虛幻的存在。

    打造夢幻的城堡 回歸童年的初心

      採訪的當時,我們也相當好奇;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會經歷甚麼樣的心境變化,呂蕙如是這樣描述的:因為童年在自然環境下成長,深深體會到自然的美好,可使我們有回歸母性般的懷抱;使我們心靈獲得沉澱與祥和。「我很幸運能無拘無束在自然的環境下成長,度過幸福的童年歲月。」,童年裡的房屋並不單純只是棟建築物,也是承載她記憶的容器,是情感的儲藏所。想試著捏塑出可愛、溫暖、穩固家屋與城堡形象,給予人們溫馨與幸福的感受。而在形塑泥土的過程中,她的心境彷彿回到幼年一般那樣放鬆與快樂,讓童年的回憶融入作品之中,進而回歸到自身,尋回最初的童心。

    陶藝創作時的滿足感使心靈沉澱

      「我想用土揉和我的童年經驗、童年意識、夢境與幻想,進而表現在我的陶藝作品裡。」,藝術家呂蕙如也表達:陶瓷創作就如同用陶土在捏塑與形構出她的內心世界。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能回到如童年般的赤子之心,自由自在的捏塑,沉浸在創作時的幸福感中。就像是藝術治療般;幫助她抵抗現實牢籠的束縛,而在心靈留下一塊寧靜、祥和的淨土。關於此次展覽的作品,期望觀者看著呂蕙如所創作的微型童話世界中,也能依稀喚起彼此的童年意識,傳達出放鬆且療癒、心靈沉靜的感覺,同時也隱約透露出夢境般的氛圍與靜謐安詳的氣氛。更對自己也期勉著,作品能帶給人溫暖的親和力、愉悅的心情與童話般浪漫幸福的氛圍。(文:金車文藝中心)

    呂蕙如學經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研究所 畢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