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抗疫無力施政無能 財政預算救市不救人可恥
設立失業援助金 全民派錢一萬
《財政預算案》即將公佈,財爺陳茂波不斷呷窮,一早打開口牌說今年赤字高達3000億元,要「睇餸食飯」,重申政府財政資源有限,施政措施要分優次。政府的優次是什麼呢?一方面,林鄭政府封區措施顛三倒四,擾民極甚,成效全無,導致市面...
林鄭抗疫無力施政無能 財政預算救市不救人可恥
設立失業援助金 全民派錢一萬
《財政預算案》即將公佈,財爺陳茂波不斷呷窮,一早打開口牌說今年赤字高達3000億元,要「睇餸食飯」,重申政府財政資源有限,施政措施要分優次。政府的優次是什麼呢?一方面,林鄭政府封區措施顛三倒四,擾民極甚,成效全無,導致市面蕭條,各消費行業錯失在大時大節做生意機會。《撐企業保就業計劃》結束後,僱主再無誘因留人,農曆新年後失業率再創新高,由6.6%升至7%。
面對失業和開工不足惡化,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和各種經濟援助措施,救民水火本是應有之義。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一直嚴拒,甚至出言恐嚇,說如果要認真討論設立失業保險制度,需要叫停現時「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工作。不過,在社會壓力下,有消息指《財政預算案》會推出失業個人貸款計劃,政府只作擔保,仍是一毛不拔,推諉塞責。林鄭月娥可以在家中數銀紙,生活本已足襟見肘的基層勞工,即使未來可以復工,如何還錢?2019年武漢肺炎仍未肆虐,香港在職貧窮人口已有50萬人,今年數目有增無減,政府不單無視基層市民生活困境,更要推他們去負債深淵!
林鄭政府對打工仔女的困苦視而不見,對中共意旨卻極盡逢迎。陳茂波毫不諱言未來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平均會超過1000億元,預算今年開支740億元,比去年增長48%。未來5年,每年平均增長率為8.7%,比過去「十大基建」時期4%還多出一倍。雖然美其名為民生相關的基本建設,但最花錢的卻與民生無大關係,例如174億西九文化區綜合地庫和藝術廣場發展區、200億落馬州河套首期工程、還有今年1月立法會通過的港珠澳大橋超支15億的撥款等,更遑論林鄭一意孤行的萬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
顯而易見,林鄭聽取習近平訓示後,除了維護主權外,還要顧及國家發展利益,所以不惜大灑金錢,擁抱大灣區大興跨境基建,厚愛財團,救市不救人,不理打工仔女死活。在此疫情肆虐,民不聊生之際,政府財政儲備應針對打工仔女和基層市民,而非大灑金錢為財團修橋補路,更不應倒錢落海製造大白象工程。社民連在此重申,要求政府修訂《財政預算案》:
一、 撥款350億設立失業援助金,對失業及被迫放無薪假的僱員,發放為期6個月的援助金。每月金額為原有薪金8成,上限為16,000元。同時,承擔因防疫而勒令關閉企業的僱員80%薪金,上限為每月16,000元,並直接現金津貼支援開工不足僱員、自僱人士、零散工;
二、 開徵「抗疫稅」,向2020/21課稅年度應評稅利潤為大於5,000萬的企業,徵收額外3%利得稅(加至19.5%),並將新增稅收專款專項,用於成立失業援助金及抗疫政策開支上;
三、 全港成年市民每人派錢一萬,供基層市民即時所需;
四、 撥款成立「全港檢驗及維修渠管基金」,全面檢驗樓齡逾40年的樓宇,凡須維修的渠管,要求業主盡快更換,「三無大廈」則先由政府出資維修,再向業主追討相關費用;
五、 增撥500億至1000億成立全民退休保障種籽基金,讓每名年滿65歲長者每月享有不少於3620元養老金;
六、 停止「明日大嶼」計劃,改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地產商囤地、鄉村發展用地及棕地,大量增建公營房屋,確保「三年上樓」的承諾;
七、 訂立標準工時及基本生活工資,保障勞工享有基本生活質素及尊嚴;
八、 長遠改革稅制,設立累進利得稅、土地物業閒置稅、資產增值稅及大額股息稅等,讓財團巨賈承擔更多社會責任,限富扶貧。
社會民主連線
2021年2月24日
年滿65歲有什麼福利 在 陳乃瑜 美人瑜媽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可逆的 #少子化 👶🏻 另一面就是 #高齡化 👨🏻🦳👵🏻
啊我們的 #長照 準備好了嗎?
👉🏻別讓超高齡社會壓垮我們的下一代
今年2021年台灣的 #扶養比 攀升到41.2
也就是說每100位15~65歲的人口
要扶養老幼人口41.3人
以我來說 上有老 下有小
兩個小孩 哥哥才三歲 妹妹還不到兩歲
但更慘的是近30年後的2050年
我兒女都30歲上下的時候
依照國發會的人口推估
那時的扶養比高達84.9 是現在的兩倍以上
每100位15~65歲的人 要扶養老幼人口84.9人
到了2070年我兒女50歲上下的時候更恐怖😱
扶養比衝破百 來到102
只要是年滿15歲到65歲的人
#每一個人就要養一個老幼
.
長照的佈建真的是不能等!
現在不做 你和我就等著未來變成 #下流老人
.
但是我們現行的長照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失能的台灣長照 系列專題
#新聞深一度 帶您來看!
👉🏻體制內、編制外的 #醫院看護
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
家人突然需要急性醫療住院
院方建議要聘請看護 但是卻排不到?
砸錢請了看護 卻又良莠不齊?
事實上 我們在醫院看到的這些看護
不屬於醫療體系 當然也不屬於健保
不屬於長照範圍 也沒有補助
勞僱關係紊亂
看護勞權沒保障 出了事也沒人扛
成為醫院內三不管照護黑洞
找嘸看護的真相曝光了!? 醫院.仲介抽佣卻無須負責 直擊醫院內"三不管"照護黑洞│記者 陳乃瑜 陳致宇│【新聞深一度】20210406│三立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Mdt1T0W8s
👉🏻經濟、身、心壓力下的 #長照家庭
根據統計 一段長照的時間大約是九年
這九年對長照家庭來說
誰來照顧家人?時間怎麼分配?
工作可以兼顧嗎?
那生活、醫療、照護花費怎麼辦?
台灣長照沒跳脫福利思危的迷思
長照也不被視為專業
小孩我們會送去幼稚園 #交給專業的來
但老人?如果送去老人機構、日照機構
「不孝子」的罵名隨之而來
前總統馬英九2008年的老人政見
竟然是鼓勵 #三代同堂⁉️
傳統觀念還是要第一線的家庭
承擔照護的責任和經濟壓力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揭台灣失能的長照悲歌 曝長照家庭身心煎熬...│記者 陳乃瑜 陳致宇│【LIVE大現場】20210407│三立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iqb4WdhcY
👉🏻 就算 #有錢也排不到 長照機構和床位
少子化大家說沒錢不敢生小孩
但不管有錢沒錢 人人都會變老
更慘的是 想進長照機構?有錢都排不到!
台灣 #醫養斷鏈
尤其都會區想就近照顧、在地老化 更是困難
自從2017年 #長照法 上路
全台住宿型機構反而出現負成長 只剩10萬床
還有4~5萬的床位缺口
新法拉高了設立門檻 壓低收益
讓既有的小型機構不敢轉型
再加上沒有誘因 也沒有新的業者願意投入
有長照需求的家庭
恐怕就會轉入非法的養護所!
生不起養不起現在"老不起"? 長照市場"汰除"小型機構 北市4年僅增46床 全台80萬人有長照需求"在地養老"為何難 | 記者 陳乃瑜 陳致宇|【新聞深一度】20210408|三立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QiQU3Pokg
🙏🏻感謝
立委 劉建國 吳玉琴 洪申翰 Sun-Han
以及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台北市私立龍江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瑞泰照護體系服務網
衛生福利部
#採訪的日常
年滿65歲有什麼福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延續話題,今天來談論台灣養老。
或許您認為我沒有在台灣長住,對台灣的養老狀況不了解。這點我承認,我瞭解得可能不夠深入。但出於興趣愛好追求廣度,過去這幾年,我沒有中斷過服務台灣非營利機構。其中有兩家的服務對象是貧困中老年人。
在此強調兩個重要觀念:
1. 長照只是養老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養老是從中年開始的。
2. 老年人的幸福感,建立在社會整體支援系統是否健全。醫療、交通、社交、學習等等。
先談在台灣養老的優勢。為啥我會說台灣是老年人的天堂呢?你看政府的態度就知道。每一屆選舉、每一位政客,都把老年人相關議題視為主打政策。何曾見過美國政府如此這般重視老年人?
美國每年流感死亡那麼多老人,老人自殺人口數據可以嚇死你。然而社會的普遍反應是很冷淡的,人們愛呼籲養老靠自己(子女也沒有扶養責任)。歐洲國家也有類似文化,其實從各國防疫策略上就可看出。
我常稱台灣老人為「戰士」,是生命戰士。戰鬥力真的很強。這是我的發自內心的稱讚,我多麼羨慕。成為戰士的兩大前提是:身體棒棒、受到社會重視。
大家可以去比較台北街頭銀髮族和上海街頭銀髮族,幸福感是不一樣的。台北市鼓勵老年人多出門,上海老年人出了門不知道要幹嘛。退休計畫只有一條:帶孫子。各種催生,不帶孫子出門都不能有社交了,因為別人都有孫子。
我婆婆對孫輩很無感,她太忙了,被各種活動安排得滿滿。有次我爹在我婆婆家樓下看到社區公告,他表示:「哇,老年人活動好多喔!」我的珠心算老師也很忙,有天她告訴我里長剛公布了下半年的課程,她要去上。
我把最心愛的貓讓給爹娘,是因為他們需要這個情感支援。在美國,如果你不主動求救,沒人會來關心你的心情如何。
醫療部分,更不用提了。台灣健保可以不分階級地讓老年人逛醫院如逛菜市場,這點有好有壞,但對老人來說是佳音無誤。養老是從中年開始,美國和中國的中年人普遍無法兼顧健康,醫療太貴了。後遺症會在年老後逐漸浮現,而在那時你要花更多資源去治療。
接下來討論台灣老人的劣勢。該怎麼說呢... 如果你是底層老人,日子會很苦。看看路邊那些賣地瓜的老人們。我服務的身障者機構,其中有很高比例是老年人。我問過他們政府會否提供衣食住行,他們笑著看我不知我在說什麼。這題放在美國,底層老人有小白卡,一卡在手暢通無阻。
我曾去瞭解假設台灣一名家庭主婦,無勞保只有國民年金,當她年滿 65 歲後她能獲得什麼社會福利?國家會提供住房嗎?國家會安排看護嗎?國家會承擔起她的日常開銷嗎?我得到的答案是「妳在開什麼玩笑」。
因此,台灣底層老人很依賴社會協助。還請大家優先考慮捐款予這類機構。依賴子女,成為了不得不為之。子女也很可憐,被拖累地連自己的養老也不知該做何打算。
結論:台灣照顧了多數老人,放棄了部分。美國照顧了少數老人,放棄了多數。中國政府還在摸索中,別來問,問了就是皮在癢。
PS. 主圖是去年我在台北婆婆家過年,班長的百歲外公也在。那是我和他最後的回憶,他於今年初離開了我們。前陣子我情緒很低落,因為我在過去這一年間,共失去了 11 位親友。其中就包括了他,還有我自己的外公。我的外公在上海養老養得很心酸,班長的外公受到了良好照顧。但他也告訴過我:「台灣就是把老人照顧得太好,才讓我一不小心就活成了人瑞。」
年滿65歲有什麼福利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起來看預算|基隆特有的長者健保自付額「全面」補助】
聯席審查會(一讀會)審查社會處預算,我針對無差別的補助政策──#基隆特有 #老人健保 #不分經濟狀況 #全面補助,想要釐清這個政策到底要達成什麼目標?問這個問題的理由很簡單,長者健保費「全面」補助已經造成基隆市財政的負擔,而在這個狀況下,我們必須開始明確的問,這筆預算編列的目標是甚麼?有沒有達成,以及,需不需要檢討?
🐘#房間裡的大象 #非法定社會福利讓財政負擔越來越沉重
市長從上一次臨時會就特別談到今年開始,基隆市的65歲以上長者在今年間已經來到61401人,將會接近占全市人口比例為17%,這樣的人數使得「非法定」社會福利大幅增加,讓市府財政負擔加重。
2019年今周刊也特別提到基隆長者健保費補助未排富的狀況對地方財政造成的問題,以「老人一律免健保地方財政頂不住」為標題,特別提到「#基隆條件最寬鬆」(https://tinyurl.com/y4rv8kl9 ),說明相較其他縣市有設定稅率外(在較為總預算寬裕的六都,也是設定中低收入戶的長者補助,可參考留言中引述的表格),而基隆健保費只要年滿65歲、設籍三年、不管經濟狀況都能有每月749元、也就是一年8988元的補助。雖然2021年的預算只編列2億多元,但2019年決算實際支出是3.5億,在今年2020或明年2021的實際狀況也可能超支,最後可能佔基隆市總體預算1.6%,1.6%‼‼‼‼ 才一筆預算而已...真的是非常非常驚人的占比!!!
🤔#單純補助或公共化布建 #Dochi?
因此我今天特別請社會處長說明,目前針對這樣的預算的目標為何?是否針對財政永續有檢討機制,以及規劃。我特別強調,如果目標是在地老化,我們都希望基隆長者可以在基隆更健康,但就如同育兒津貼幾乎難以提升生育率一樣,「純發補助」是很難達成長者在地健康老化的目標。而從佔市政總體預算的比例來看,1.6%已經造成巨大的財政負擔,除了排擠下一個世代負債以及公共化布建缺乏經費。
我認為應該要轉換預算的目標,從補助來到公共化布建,要讓基隆市的長者健康老化並延緩失能,最重要的應該是提升公共化設施的布建,如關懷據點等在地長照支持性服務、據點與設施量能提升。
👁 #到底有沒有可能開啟檢討工作
上一次在業務報告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處長回覆說需要「凝聚進一步的社會共識」,我知道目前《基隆市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自付額補助自治條例》這個來自2006年、14年前的法規是有明訂65歲以上全面補助,但基於財政、公共化布建的量能,這個預算檢討的工作規劃,如法規修訂、各項相關的研究是什麼?我們有沒有開始要踏出「凝聚共識的一步」?
#最後處長只停在社會共識不足
#這場討論就被其他議員給阻止惹
#大家覺得該全面補助65歲以上長者健保自付額嗎
❣審查預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議員職權,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議員必須可以從決算與預算看出市政的重心以及提出特定預算建議,來監督市府施政,讓市府可以在既有的基礎上檢討與改進。也希望大家可以關(監)心(督)你選區的議員,要好好把關大家的辛苦錢、公平的分配到市政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