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平把改彎把價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平把改彎把價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平把改彎把價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平把改彎把價錢產品中有5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822的網紅Allan的每日大盤分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盤今天跌破季線,應該是確立跌破,因為季線在翻揚,大盤會開始離季線越來越遠。 月線一直下彎,下週甚至會跟季線死亡交叉。 昨天的文章我寫,如果今天開盤跌破季線,持股高的同學還是要忍痛降低部位,但我希望沒有一位同學是高持股的,因為我在上週就一再提醒保守操作!保守操作!!保守操作!!! 我從上週8/2...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3 04:07:21

足本睇片👉🏼:https://bit.ly/3wwssNz 日語中有個詞語叫「一所懸命」,意思是努力、拚命、盡全力去做。怎樣算是盡全力?明生鋼竹蒸籠廠的呂明,身體力行地示範,花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已達92歲之高齡,守護半世紀的鋼竹蒸籠廠,老驥伏櫪,退而不休,因為他總掛在口邊:工藝叫人活着,熱忱讓...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19 22:04:26

足本睇片👉🏼:https://bit.ly/3tT48oT 深冬的午後,和煦陽光散落在十字路口的斑馬線上,人潮如鯽。燈一轉,緊隨的是車輪滾滾。電車經過的隆隆聲,交通燈的噠噠聲,追趕着熙熙攘攘的過路人,讓西灣河最尋常不過的風景,洋溢着一縷暖意。默默拐個彎,穿過了一幢幢密密麻麻的唐樓,昂然挺立的天橋遮...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方健儀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12:52:02

2019.3.1 U Magazine Local Gourmet . 第一次撞車同美食都扯上關係,我就是喜歡專欄給我的天馬行空! . 《斜路彎角上別樹一格》 . 我是2003沙士那年考獲駕駛執照,不經不覺已16年。還記得考獲車牌的第一年,車窗還未需要掛上「P牌」,但我爸放心不下,每次我駕駛他一定跟...

  •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Allan的每日大盤分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20:39:55
    有 120 人按讚

    大盤今天跌破季線,應該是確立跌破,因為季線在翻揚,大盤會開始離季線越來越遠。
    月線一直下彎,下週甚至會跟季線死亡交叉。

    昨天的文章我寫,如果今天開盤跌破季線,持股高的同學還是要忍痛降低部位,但我希望沒有一位同學是高持股的,因為我在上週就一再提醒保守操作!保守操作!!保守操作!!!

    我從上週8/2、8/3、8/4,指數都還是收紅棒的這幾天,都感覺到大盤的氣氛不太對勁。
    特別是8/4當天,剛開盤沒多久看到貨櫃三雄成交佔比只剩15%左右,以為電子股會接棒領漲突破月線,到盤中11:30,我發文說這盤很怪,指數漲,權值股漲比較多,但下跌家數大於上漲家數,而且成交量一直下降,我自己會保守操作一點,我也是在當下把持股降低到5成以下很多。

    老同學應該知道我在6月底的時候有提到行情有機會走到8月底-9月初,7-8月要關注美國就業及通膨狀況,如果大幅超出市場預期,股市就有可能提早修正。
    上週美國公布7月就業就大幅優於市場預期,我在8/8文章也再一次提醒這件事。

    另外我跟我弟在7/26聊天時就有聊到8月的行情,也預測到最後一波會拉權值股出貨,從上週看起來確實是這樣。

    我常常提到,股市第一件最重要的事不是學怎麼獲利,而是要學會評估風險,保護自己的錢,一般的散戶們如同我一樣,投資的錢都是辛苦工作賺來的,遇到像這樣的修正,隨便虧損可能是1-2個月的薪水甚至更多,不懂得控制部位,甚至還在這時候攤平,真的會讓自己在股票市場上提早畢業。

    我覺得我在這波修正沒有對不起追蹤我FB粉專、追蹤我的PP、甚至訂閱我PP的同學們,我沒要大家在這時間點價值投資,做攤平加碼,不給任何風險警訊,甚至希望大家減少交易,我真的希望我保護了大家的錢。

    我這個月到現在也是虧損的,甚至今天開盤我還在繼續停損,我不是神,我到昨天盤中還是希望大盤能在反彈一波讓我剩餘的一些少數持股能賣一個相對漂亮的價錢,但市場就是不給機會。

    最後在提醒大家,目前美股還沒大幅回檔,台股就修正成這樣,如果美股突然開始大幅修正,那台股的修正可能只是剛開始。
    現在中國、美國都受到疫情的反撲,但這波疫情對市場是利多解讀(疫情嚴重減緩經濟復甦,所以QE寬鬆持續)。
    還是利空解讀(目前股市基期太高,疫情反撲會影響下半年企業展望)。
    甚至中國有沒有可能疫情大爆發,實施像去年一樣嚴格的管制措施。
    我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但這些都是大家要提高警覺的。

    【免責聲明】
    任何投資都有一定的風險,Allan 所有的文字、數據、資料全都僅供參考
    未經付費以及本人同意,禁止擷取部分引用、改寫,以及整篇文章轉貼分享,違者必究!

  •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4 13:32:21
    有 0 人按讚

    彩色電子紙來了!除了電子書閱讀器外,在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更廣泛

    HaopengHaopeng 發表於 2021年6月22日 09:00 2021-06-22

    彩色電子紙來了!除了電子書閱讀器外,在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更廣泛

    一般大眾對於電子紙的認識,大多來自電子書。這幾年許多電子書閱讀器投入台灣的市場,讓大家對於電子書閱讀器所使用的電子紙有了更多的了解。但電子紙能做的事情,不是只有電子書閲讀而已,而是試圖要取代紙張。

    現在全世界每分鐘大約消耗了2千萬張A4大小的紙張,換算下來大概是100公噸的重量;而每生產1公噸的紙張,需要20棵生長20-40年,直徑16公分,高8公尺的樹木。從這簡單的數字中,我們大概就可以看出人類因為紙張的需求對於森林的砍伐有多麼嚴重。

    20多年前個人電腦剛進入消費市場時,「無紙化辦公室」這個口號喊的震天嘠響。但20多年過去了、人類對於紙張的使用則是有增無減;手寫時代寫錯字大多用修正液修改,沒人想花時間再重抄一份;但到了電腦時代,哪怕只錯了一個字就可能電腦修改完後重新再列印一份,這導致紙張的使用不減反增。

    不過隨著電子紙技術的進步,現在有可能可以朝著「無紙化」再前進一步。現在的電子紙的發展有什麼值得我們關心的嗎?

    電子紙特性:反射式和雙穩態

    電子紙的技術有很多種,像是電泳式、液晶型、微機電型.......等。但目前技術最成熟,商品化最成功的,就是元太科技電泳式電子墨水技術,目前超過九成的市場佔有率。

    電子墨水是一種液態的材質,在這些液態材料中懸浮著成千上萬的微膠囊,每個微膠囊的大小差不多等於頭髮的直徑。然後將這些「墨水」透過開發的技術「印刷」到相關的介質表面,再貼覆上薄膜電晶體(TFT)電路,經由驅動IC控制,形成像素圖形。

    一般大眾覺得電子紙有二大好處,分別是「護眼」和「省電」,而這就有依賴電子紙的「反射式」和「雙穩態」這兩個特性。

    反射式讓電子紙和一般紙張一樣,需要有外在光源才能透過反射看見畫面,所以可以在戶外和陽光閲讀,成像後畫面不閃爍的特性也和紙張一樣,因此長時間閲讀眼睛比較不疲勞。而雙穩態則只有在元件被驅動時才會耗電,成像後顯示的靜態畫面並不使用電力,直到下一次更換顯示畫面時。簡單的說就是「持續顯示不耗電」。

    雙穩態省電

    我們所熟知的黑白電子墨水的面板中,會幾百萬個微小的膠囊,每個膠囊裡都有帶負電的白色電子墨水粒子和帶正電的黑色電子墨水粒子,利用正負相吸的原理,當電場接通時,對應的黑色粒子或白色粒子,就會被吸附到面板的頂端,我們就可以在面板上看到黑色或白色。

    利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在面板上排列顯示出我們所需要的文字或圖形。而一旦電子墨水排列固定後、就不需要使用電力,一直到下一次需要更換排列時墨水粒子,因此電子紙螢幕比起LCD的螢幕省電許多。一般說來,電子書閱讀器,在特定條件甚至使用長達14天,這是一般利用手機閱讀辦不到的續航力。

    反射式護眼

    電子紙並不主動發光,所以你想看淸楚電子螢幕上所呈現的畫面,需要外在的光源,如同一般的書籍一樣。因此說電子紙護眼,其實是相對於LCD螢幕而言,因為LCD螢幕有個背光模組持續的發光,當你看電腦或手機螢幕時,光源是直射你的眼睛,因此有些人長時間看電腦或手機螢幕會覺得眼睛容易疲勞,加上光譜中最短波長最高能量的藍光問題,讓需要長時間閱讀人會選擇使用電子紙的產品。

    現在的電子書閱讀器都有閱讀燈的設計,這在早期的產品上是沒有的。早期的電子書閱讀器就如同真正的書本一樣,沒有外在光源就沒法看,但這顯然會讓電子書閱讀器的使用場景很受限,因此後來的電子書閱讀器才加上了閱讀燈的設計。

    但電子書閱讀器的閱讀燈並不是像LCD一樣加上背光模組,而是在螢幕的上方加上燈光照射,如同打開桌燈一樣,是反射式的。所以相較之下,對長時間閱讀的人來說,眼睛會比較舒服一點。

    彩色電子紙:Kaleido及E Ink Spectra

    彩色電子紙的發展已經有許多年的歷史,但一般大眾也大多是因為彩色電子書閱讀器才開始注意到彩色電子紙。長期以來電子書閱讀器只能顯示黑白的畫面,對於雜誌或是食譜之類的書籍來說顯然是不夠的,因此不斷的有讀者希望能夠推出彩色的電子書閱讀器。

    而這二年,也開始有使用彩色電子紙的閱讀器出現在市場上,但因為顯像原理的關係,解析度從黑白的300 PPI下降到100 PPI,因此看起來就沒有黑色電子紙那麼細膩。一般會需要彩色電子紙的閱讀環境大多是雜誌這種有許多照片的版式書籍,因此需要更大尺寸的螢幕。但大螢幕加上低解析度,在閱讀上就會是場災難,因此市面上目前的彩色電子閱讀器目前大多以小尺寸居多,除了成本的考量外, 螢幕的解析度也是重要的考量。

    但彩色電子紙技術出現擴大了電子紙的應用空間,讓電子紙不再侷限於閲讀的環境,而可以更進一步的和物聯網結合。目前元太的彩色電子紙主要有Kaleido、E Ink Gallery和E Ink Spectra這幾個系列。

    Kaleido

    Kaleido微膠囊電泳技術呈現彩色的方式是在黑白粒子的上方,再加上一層RGB的彩色濾光片(CFA)技術,透過光線的反射來呈現不同的顏色,再利用RGB這3原色來混合出其他的顏色,最高可以呈現4096的色彩,灰階的部分則是16階的灰階顯示。新的Kaleido Plus彩色濾光片則比前一代的Kaleido產品更輕更薄。

    但因為必須透過光線的反射才能呈現出色彩,所以在使用彩色電子紙的產品時,前光都必須開足,反射出來的顏色才會愈淸楚。因此在閱讀彩色電子書時,閱讀器的閱讀燈基本上都必須打開,很多使用者甚至都會把閲讀燈開到最亮。

    E Ink Spectra

    Spectra的色彩呈現方式則和Kaleido不太一樣,Kaleido是在黑白粒子上再加上彩色濾光片,但Spectra微杯電泳技術則不使用彩色濾光片,是在原有的黑白粒子外再加上不同顏色的粒子來呈現色彩。

    E Ink Spectra 3000在原有的黑色和白色粒子之外,再加上紅色的粒子,是一款三色電子紙;而Spectra 3100則會在黑、白、紅外,再加上黃色的粒子,是一款四色電子紙。

    Spectra透過電壓的控制讓不同顏色的粒子出現在面板的上方,排列出需要的圖案。但因為不像Kaleido需要透過彩色濾光片的反射,反應出來的是粒子的純色,顏色的飽合度會更好,同時4個顏色的粒子混合後、可以呈現多種顏色,所以適合用在廣告或大型海報。尤其紅色和黃色顏色非常鮮明,也很適合應用在零售業的環境。

    電子紙新應用:零售智慧化

    電子紙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電子書閱讀器,隨著IoT的興起,電子紙有了更大的應用空間。網路電商興起後,如何推動零售智慧化,讓線上、線下有更多的整合一直都是店家思考的方向。電子商務標錯價錢的事件層出不窮,當實體賣場遇到特價時,更換價格標籤則要花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減少人和人的接觸,員工也儘量輪班上工,因此人力更為吃緊。在這種情況下,之前已經裝設了電子標籤的店家,開始享受它所帶來的好處,可以把寶貴的人力使用在服務客人等其他更有意義的地方。

    貨架的電子標籤

    台灣便利商店的密度之高,應該是全球之冠,以今年二月的統計數字來看,台灣有12,093間的便利商店。台灣便利商店的店員之能幹大家有目共睹,要結帳、補貨、應付各種繳貴,但其實更換貨架上的標籤,是很瑣碎的工作,也花去許多時間。

    以一個有六萬個品項的大賣場為例,平均有20%的品項每二周就會輪流的降價促銷,這意味著工作人員經常性的要為12,000個品項更換售價標籤,然後等到促銷結束,又要更換回來。每次更換標籤就需要花去6個小時的時間。

    除著去年的疫情升溫,許多零售業儘量減少工作人員到店,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零售業開始使用電子標籤來減少無謂的人力耗損,希望能把寶貴的人力拿去對客戶做更好的服務,而不是更換標籤。

    每個電子標籤都會有一個獨立的識別碼,控管系統可以一次對每一張電子標籤的內容個別修改和調整。不僅大幅度的縮短更換標籤的時間、也減少人為作業可能產生的錯誤。

    運送箱的物流標籤

    電商這幾年的成長一直都很迅速,去年開始的疫情讓許多的使用者更選擇電商的服務。但大量的紙箱也造成紙張的浪費。歐盟規定從2030年,所有的紙箱都要能夠再重覆利用,許多的廠商也在材料改良和商業模式在做調整。但目前唯一還沒有辦法解決的,就是貼在運送箱上的物流貼紙。除了不利於重覆使用外,物流人員清理箱子上的殘膠也要花費大量的力氣。

    目前大部分的物流貼紙仍然都是紙質的貼紙,沒法重覆使用。但使用電子紙的物流標籤可以解決物流標籤重覆使用的問題,而且電子標籤結果其他的感應器後,可以即時得知物品的位置;甚至收貨後,只要按個按鈕就會自動通知相關人士去取回箱子

    E Ink能否替代LCD螢幕?

    雖然E Ink主要的目標是取代傳統紙張,但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難免會拿來和常見的LCD螢幕做比較。既然電子紙有護眼的特性,對於上班時需要長時間盯著螢幕看的工作者來說,如果把電腦用的螢幕換成電子紙的產品,不是更好嗎?

    但是E Ink因為技術原理的關係,螢幕更新速率沒有那麼快,所以大家最常接觸的電腦螢幕和手機螢幕大多是使用LCD的產品。但是其實仍然有少部分的廠商開發了使用電子紙螢幕的手機和電腦螢幕,但其實都比較像是概念性的產品,較少被大眾所接受。

    最早推出E Ink手機的是2010年的俄羅斯手機YotaPhone,它是一款雙螢幕手機,手機的一面使用LCD螢幕,另一面則採用E Ink。這款手機的銷量並不出色,2016年開始轉入中國發展,並在2017年推出YotaPhone 3,但是仍然沒有什麼起色,Yota在2019年宣布導閉。

    不過E Ink手機的概念開始有幾家中國廠商推出,像掌閱推出過4G的電子墨水手機,而海信更是在去年推出使用彩色電子紙的5G手機,也有廠商推出電腦使用的電子墨水螢幕。雖然電子紙的反應速率仍然比不上LCD螢幕,但現在有廠商推出25.3吋的電子紙顯示螢幕,透過粒子調控技術,讓反應速度大幅加快甚至可以播放動畫,雖然仍然不及LCD來的快,但已經相當適合文書與程式開發者使用,對於有乾眼症的患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

    雖然說現在的電子紙也有閲讀燈的光線設計,不同於LCD的背光的直接照射,電子閲讀使用的是「前光」也就是光線是從上方照射電子墨水層,再依靠反射來呈現。因此即使是內建了閲讀燈的裝置,它仍然保有了護眼的特性。

    但整體來說,在播放影片或是需要快速反應時,E Ink還是比不上LCD,但反射式的特性,讓使用者在長時間使用時,眼睛會舒服一些。



    電子紙未來應用更廣
    電子紙並不是個新科技,它發展的時間幾乎和電腦一樣長,有30年的歷史了。在這段時間中,一般民眾習慣於電腦螢幕和手機螢幕,電子紙常被拿來和LCD做比較,反而突顯不出電子紙的特點。

    Amazon 於2007年底推出第一款的Kindle之後,電子書閲讀器輕薄容易攜帶、可以儲存大量的書籍和省電可以長時間閲讀的特性讓電子紙開始被大眾認知。2017讀墨推出台灣第一款本土自製的電子書閲讀器mooInk後,也在2021年推出彩色的電子書閲讀,在這4年之間,台灣民對電子紙的認識也愈來愈多。

    除了護眼、省電、輕薄之外,可折疊彎曲的特性,讓電子紙可以印刷在不同的表面上。隨著5G和物聯網的到來,大家未來看到電子紙的機會,將會比現在大得多。

    可折疊可捲曲
    電子紙的優點,除了我們之前說的護眼、省電和輕薄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折疊、彎曲。

    這是因為電子墨水的膠囊是液態,所以比LCD螢幕更容易做成可折疊的產品,不受物體表面形狀的限制。

    以目前可以看到的應用來說,像是手錶的錶面可以顯示相關資訊,也可以打洞。或是國外也有人把電子紙縫製在帆船選手的運動服的前臂上,讓選手在激烈的動作中,仍然可以看到大會所發送的各種資訊。

    https://youtu.be/aC5gb9yM8I4

    ▲可摺疊的彩色電子紙。

    https://youtu.be/RijO7oY8k3M

    ▲可捲曲的電子紙。

    https://youtu.be/KCZnNSOzMkU

    ▲這些公車站牌是可以著不同公車進站的時間,動態更新資料。

    表單電子化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有許多的場合都需要填寫大量的相關資料,許多行業的表格填寫都是以紙本為主,像是保險的保單、就診時的表格或是銀行開戶時填寫的各式表單。新北市一個衛生所一年會填寫8,400張的表格,永豐銀行一年125個分行印出來的紙張加起來有2個101大樓那麼高。

    這些表格除了填寫之外,按照法規,有許多還需要保存七年之久。存儲這些文件的空間和條件都有一定的溫濕度要求,更別說真要查詢調閱多年前的資料時,搜尋調閱也是一個大問題。

    電子紙近年來最大的改變,就是加入了「手寫」的功能,因為加入了筆,讓電子紙在取代紙張上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而「儲存」和「搜尋」剛好都是數位化的強項,因此新北市衛生所和永豐銀行都開始讓民眾和客戶都已經開始使用電子筆記來做這些記錄。除了節省紙張外,也大大的降低了儲存的難度和提高搜尋的便利性。

    附圖:▲ 這張圖片可以很好的說明雙色電子墨水的原理 (圖片來源:元太科技)
    ▲ 因為反射式的特性,所以在大太陽下畫面仍然清晰可讀。
    ▲ 電子書閲讀器是一般民眾最熟知的電子紙應用
    ▲ 目前彩色電子書閲讀器使用的,大多是Kaleido的技術。
    ▲ Kaleido是在黑白粒子的上方,再加上一層新的RGB的彩色濾光片(CFA)技術,透過光線的反射來呈現不同的顏色。(圖片來源:元太科技)
    ▲ 目前彩色電子書閲讀器使用的,大多是Kaleido的技術。
    ▲ 彩色電子紙也可以應用在可重覆使用的員工識別證上。
    ▲ E Ink Spectra微杯電泳技術不使用彩色濾光片,是在原有的黑白粒子外再加上不同顏色的粒子來呈現色彩。(圖片來源:元太科技)
    ▲ 使用彩色電子紙製作的桌牌。
    ▲ E Ink Spectra 3000在原有的黑色和白色粒子之外,再加上紅色的粒子,是一款三色電子紙。(圖片來源:元太科技)
    ▲ 使用彩色電子紙製作的桌牌。
    ▲ 可重覆使用、更換的展示桌牌。
    ▲ 色彩鮮明,飽和度高的微杯技術很適合應用在桌牌或是廣告展示。
    ▲ 電子標籤可以省去更換大量貨架標籤的時間,把寶貴的人力用在服務客人。
    ▲ 電子標籤方便管理又可重覆使用的特性,在這波疫情中受到很大的歡迎。
    ▲ 2010年推出的俄羅斯手機YotaPhone,是一款雙螢幕手機。正面是LCD螢幕,背面是電子墨水螢幕。
    ▲ 透過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即使內建了閲讀燈的裝置,電子紙的光線仍然是來自於反射,因此還是保有護眼的優點。(圖片來源:元太科技)
    ▲ 2010年推出的俄羅斯手機YotaPhone,是一款雙螢幕手機。正面是LCD螢幕,背面是電子墨水螢幕。
    ▲ 使用彩色電子紙的手機
    ▲ 有些廠商開發的技術,可以讓顯示的螢幕更新速度幾乎可以媲美液晶螢幕。
    ▲ 手錶的錶面使用電子紙,可以在螢幕上打洞安裝指針;在太陽光下也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錶面上的訊息。
    ▲ 彩色電子紙也可以拿製作可重覆使用的員工門禁卡或訪客通行證。
    ▲ 電子墨水畫廊使用 ACeP全反射式的彩色電子紙,透過帶色的粒子,實現了包含八種原色的全色域顯示效果。可以使用在公共看板或是零售業促銷看板。
    ▲ 部分銀行和醫院已經開始使用電子表單來取代傳統的紙張。

    資料來源: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7328-colored-electronic-paper-is-coming-in-the-age-of-the-internet?fbclid=IwAR2uJghIo-xDa7fZ3uGJ6OvgBt1ARznUiFcuBMON24C0-WcNViM9v9a9oqg

  •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7 23:00:59
    有 126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21101-Q21120)

    Q21101:

    龔成老師你好, 我是你股票班學生, 有些投資配置問題

    本人一直採用7(水桶1):3(水桶2) 的投資比例係低位分注買入不同的優質股,特別是華虹半導體(1347),平均買入價14.47, 現價雖然下跌但仍有+200%的升幅,亦佔了我整個組合25.07% 問題就是:

    1.我應否減持部分股票,轉入比較便宜的水桶1

    2.我應轉入中國平安(2318) or 信義光能(968), 比較適合

    3. 信義光能(968) 雖然潛力比較高,但估值上仍在較貴的水平,應等到合理價以下才開始減持華虹半導體(1347)?謝謝

    龔成老師:

    1)我地衡量水桶123佔組合比例的方法,是根據過往一段時間的股價的,以你持股的市值去衡量。

    其實好多時都會出現這現象,就是水桶1的增長好快,令組合比例較多,由於我地配置是長期的,因此著眼點不是短期的股價令比例超過,但如果長期開始超過,就要配置翻。

    另外,如果一隻股票去到貴,都可調整。

    華虹半導體(1347)有質素,發展不差。

    佢主要從事半導體產品的生產及貿易,開發及提供晶圓工藝技術組合,包括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及功率器件,以及RFCMOS(射頻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模擬及混合訊號、CMOS圖像傳感器、電源管理及MEMS(微機電系統)等多種其他技術。

    佢客戶主要為集成器件製造商與系統及無廠半導體公司。中國因為想發展這方面的技術,政策在長遠會對這公司有利,增長正面。

    這股長線持有無問題,但現時估值有少少貴,如果投資,我會建議你由25%減至15%-20%。

    2)可以,因為可以令組合更加平衡鄧

    3)信義光能(0968)近期股價比高位都回落翻,近期大多時間處合理區頂水平,其實都可以開始小注。

    ------------------------------------------------

    Q21102:

    成哥:真係好好笑,尋晚發夢竟然你黎咗我屋企玩,同你一齊傾計食飯打下機...講堅的!!依家諗返起真係笑死我!

    首先多謝你成哥,我用你在書本及課堂上教導嘅理財知識已經存到第一桶金。準備置業當中,有問題想請教成哥你.

    我白表居屋抽到第一個波,屬於排名好前既核心家庭(不是家有長者類別),黎緊下個月會揀樓,我一家3口,最驚係揀唔到心儀單位。

    今期2020居屋有鑽石山,大水坑,火炭同粉嶺。鑽石山同大水坑地點最好,最近地鐵站,火炭同粉嶺地點偏遠。

    以上居屋除了火炭可以今年尾入住外,其他的都要等多 1.5-2 年後先入伙。想請教你意見:

    1. 因我有住屋需求,現時還在租樓住,但我屋企人有層樓可以俾我可以先暫住(住10年都得), 就算我抽到偏遠地區居屋,係唔係都應該照買呢?

    居屋市價65折真係好吸引,如果買出面私樓每月要供多好多錢,雖然我能力還能夠應該 700萬以下樓價。

    2. 如果揀到細單位例如 1房,應唔應該間 2 房,先上車等以後再換大單位呢?

    龔成老師︰

    哈哈,好榮幸,竟然可以參與你夢中的活動~~~

    1. 大炭的彩禾苑和旭禾苑,其實10-20分鐘步程,就會到港鐵站,唔算話好唔方便。但附近工業大廈較多,生活配套可能會弱少少。

    至於,粉嶺山麗苑,地理位置和交通會較弱。

    至於年尾入住和等1-2年,唔算好重點,因為你始終有屋可以暫住,所以考慮時唔洗放太大比重,係而個因素。

    由於你這個是自住房,你應該較集中,在自己生活方向出發,去考慮這些樓盤是否適合。講緊唔係而一刻,而係5年、10年、以至20年後,佢配唔配會倒你生活所需。

    如果係可以,而你有"供得起",咁就無問題。

    居屋雖然投資價值私樓較弱,但勝在價錢較平。你可以令自己有較多閒錢,作投資增值。而且當你資金唔算好充裕的時候,居屋會係較好選擇。

    因為,我地財富增值會講求組合平衡性,如果你將資金去晒樓市,咁就會太偏重物業類,令組合風險太高。

    最理想係,你買完樓之後,都要有一定資金,去維持用優質股增值,才算較好。

    2. 如果你現時生活,1房係無問題,只係長遠才有2房需要。你1房都可以要住先,用以資產追資產模式操作。

    另一邊,就用優質股增值,到有一定資金,又有適合的2房物業出現時,才去細屋換大屋,咁會較好。

    ------------------------------------------------

    Q21103:

    龔成老師 第一次send message 給你 希望你在百忙中給我一點建議

    我現時25歲 每個月收入約25000,2019年開始有月供股票 現時每個月我都會用6000$月供股票
    現時為止有
    1
    2
    5 (已停供)
    11 (已停供)
    823 (已停供)
    939

    我現時資產有25萬,每個月都儲到1.2萬,希望5年可以有100萬資產,所以而家想供一d增長股

    諗住加供2318/1928/2382
    請問老師覺得是否適合 定係有其他增長股更好? 感謝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年紀計,應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的組合,去累積財富。現時每月$6000儲蓄做月供,另外$6000儲起架策略正確。

    但選股上,建行(0939)和中電(0002)主要係收息,增長力唔高,唔係咁適合。

    至於餘下的現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以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2000 + 25萬股票,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20萬,故這樣安排相信很大機會達至你的財務目標。

    ------------------------------------------------

    Q21104:

    龔老師你好,我一向有追蹤此專頁,以及拜讀你的幾本著作,實在獲益良多,謝謝。

    有以下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你,謝謝解答:

    1, 請問老師你如何看中石化(386.hk )這企業及前景?現價合理嗎?是否適合長線持有?

    2,中國現時處於疫情後經濟復甦期,屬舊經濟的企業,業務應該開始慢慢pick up, 請問這個設定正確嗎?

    3,我和丈夫共同持有一何文田的單位(已供完),本來作自住用,所以沒有特意留意投資回報。

    現在由於為了小朋友學校,一年多前搬了港島區租屋住,於可見將來也應不會搬回九龍住。

    本想放租此單位,因它屬於名校網,本以為容易出租,但疫情一整年都沒有租客,加上同區

    大量新樓盤落成,樓價自2014年買入後都沒有升幅,而此單位另一缺點是管理費貴

    加上每月攤分差餉地租等成本,每月的支出也不少。
    我們打算放賣此單位,換一港島區的物業

    會選擇比較容易出租的大屋苑。這個策略正確嗎?因以我們的預算,買不到近小朋友學校
    的單位。

    謝謝你的寶貴意見及時間。

    龔成老師︰

    1) 中石化(0386),質素算是不差,但又未到好好,始終這只是商品企業,沒有一些太大的優勢。生意近5年只是上上落落,無乜增長力,這是受油價等因素影響,反映佢處於一個被動的狀態。

    佢上年的股息理想,但翻查之前的幾年,股息都不是好高,佢由2014年-2019年的每股股息:0.25/0.18/0.28/0.60/0.5/0.39

    個別年度計,股息是吸引的,但如果佢之後的業務,無之前度咁樣,股息就會下跌,而佢過往的股息亦唔算太高。加上佢的股息不太穩定。

    此股算係收息股類別,但質素屬中等。現價合理,可以分注,但不宜佔太多。

    2) 現時大多數舊經濟股,估值上算係合理區。相比起好多有輕微過熱架新經濟股,此刻舊經濟股值博率會較高。

    其實,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3) 何文田有不錯學校網,港鐵發展優化了該區的交通,再加上啟德發展區,都會為何文田區帶來機遇。

    雖然有唔少新盤,但長線此區都有一定需求。唔好太過因為短期疫情影響左分析,我地要從長線回報和發展潛力架角度去考慮。

    整體而言,你這個物業係有持有價值。

    建議你找多幾間地產代理行放租,以及減少少租去放,我相信一定有市場的。

    ------------------------------------------------

    Q21105:

    龔sir你好,這是我本人的情況,希望你為我提供意見

    家庭狀況: 30多歲,已婚,未有子女(但有計劃過)
    收入: 二人月入$80000左右,工作穩定,扣除供樓,家用,雜項後每月可剩餘$1.5-3萬 (視乎情況)
    物業: 一年前自置物業,月供$25500
    股票: 以分注買入形式投資$53萬 (幾多手@平均價)

    舊經濟股
    0002 中電([email protected]),0003 煤氣([email protected]), 0005 匯豐([email protected]), 0012 恆基(4@34), 0178 莎莎([email protected]),
    0823 領展([email protected]), 1038 長建([email protected]), 1928 金沙([email protected]), 6601 朝雲([email protected]), 6993 藍月亮([email protected]

    科技股
    1137 港視([email protected]), 1810 小米([email protected]), 2158 醫渡([email protected]), 2382 舜宇(2@145, 6060 眾安(4@57), 6618
    京東健康(2@134), 6988 樂享([email protected]), 9618 京東([email protected]), 9991 寶尊([email protected]

    ETF
    2800 盈富(1@23), 3033 南方科指([email protected]), 3067 安碩科指([email protected]), 3088 華夏科指([email protected]),
    3086 BMO納指([email protected]), 3140 領航標普([email protected]

    另加:
    實體股票(沒有存倉)
    0823 領展(5@10), 3988 中銀 ([email protected]
    港幣存款: $15-20萬
    外幣存款: (GBP,USD)約$40萬 (作旅行,應急之用)

    目標: 3-5年內資產多一倍

    狀況:
    這個投資組合在一年前才剛開始,舊經濟股大部分在疫情初期買入,現時在憧憬重啟各地經濟的前提下才稍為有少許增值

    科技股在下半年才開始買入,受惠於熱潮帶動,起初增值不錯,然而在今年初債息問題開始後一直滑落,
    抵消了所有增幅,部份虧蝕相對大,令整個配置大致上沒有增長

    問題:
    1. 組合中的選股有沒有很大問題嗎?
    2. 有哪些股份未來時間可以加注,有哪些應該盡早換走?抑或暫時維持多一段時間?
    3. 不少銀行劵商都會對同一隻股票發表報告,列出目標價,但部份相距頗大,應如何看待?

    謝謝

    龔成老師︰

    1) + 2) 記住,唔好因為大市氣氛高漲,而跟風去買股票,咁係好危險。因為同一時間好多人去入貨,好大機會個已經係貴晒。

    過去一段時間,新經濟股被熱炒,好多都去到貴架水平。而在回調,只係令佢地慢慢變翻合理少少,但好多都仲係略貴。

    現時你股票數量太多太亂,以你金額計,建議你組合維持10隻以內好了。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現時的年齡,應以增值為主。中電(0002)、匯控(0005)、中銀(3988)都係收息股,增長力欠奉,唔適合你。

    其他股票都有質素,可以長線去持有。

    但留意朝雲集團(6601)、樂享互動(6988)這類新股,好多時都要2年倒,先見真章,唔建議持有太多。

    另外,港視(1137)、醫渡(2158)、眾安(6060)、京東健康(6618)有潛力,但不確定性好高,同樣不宜持有太多。

    南方科指(3033)、安碩科指(3067), 華夏科指(3088)同樣都係追蹤科技指數,當中3067費用率較低,長線用佢會較好。

    長線計,建議你用月供"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去創造一個增值組合。現在你每月5成儲蓄,去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至於餘下的現金和現有存款,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3) 這些目標價,建議你只用作參考好了。

    ------------------------------------------------

    Q21106:

    龔成老師你好,請問你點睇心動公司2400及心通醫療2160呢兩隻股票?

    之前我在差不多最高位時入了心動2手及心通1手,現已蝕差不多3分1,請問

    你認為此兩隻股票值得長線嗎?還是應現在止蝕?
    謝謝你

    龔成老師︰

    心動公司(2400)集團主要於中國、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澳大利亞開發和營運網上遊戲,網絡遊戲都為免費,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遊戲內的虛擬物品所產生。

    集團同時也開發及營運付費遊戲,以及與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合作發行及營運授權遊戲。

    業務上,有吸引地方。不過,我一向都新股半新股都無興趣,因為真實面要慢慢先見到,所以估值困難。只建議小注,同時你要明白當中的風險。

    如果持貨不過多,都可以守。

    微創心通醫療科技(2160)有潛力的。

    係一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專注於心臟瓣膜疾病領域創新的經導管及手術解 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

    佢自主研發的第一代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TAVI)產品VitaFlowTM,於2019年7 月獲國家藥監局審批並隨後於2019年8月在中國進行商業化。

    根據資料,截至2021年1月17日,有五款TAVI產品在中國獲批准或商業化,其中,VitaFlowTM是首款使用牛心包作為瓣膜組織的產品。

    佢亦推出第一代自主研發的AlwideTM瓣膜球囊擴張導管及AlpassTM導管鞘,使其成為中國唯一一家全面提供自主研發互補性TAVI手術配套產品的醫療器械企業。

    VitaFlowTM II是唯一在中國研發並已在歐洲開展臨床試驗的TAVI產品。

    除TAVI產品之外,佢目前還擁有五款經導管二尖瓣(TMV)在研產品,通過自主研發及與全球合作夥伴(即4C Medical及ValCare,均為專注於二尖瓣及三尖瓣醫療器械研發的醫療器械企業)的共同開發戰略性地針對所有主流可行的二尖瓣返流經導管瓣膜療法(TVT)方案。

    企業有一定獨特性,同時長遠發展不差,不過估值方面就十分難,因為這刻仍未有似樣的盈利。若佢佔你組合唔多,可長線持有,等佢更大收成。

    ------------------------------------------------

    Q21107:

    老師你好,我今年38歲,想好好設計自己長期投資組合,如果改善同部署

    1)883 5000股 $8
    2)909 8000股$55.35
    3)941 2500股$55
    4)981 5000股$26.7
    5)9988 1300股245.3

    另外上個月開始月供股兩隻
    1)2388 500股 $28.2
    2)3067 300 股$18
    Thankyou

    龔成老師︰

    我地做投資選項時,會因應自已年紀和取態去決定。以你年紀,重點應放係累積財富上面。

    中國移動(0941)只係收息股,增長力弱,不宜有太多。

    中海油(0883)和中芯(0981)雖有增長力,但質素只屬中等,不宜持有太多。

    明源雲(0909)較新,這些新股好多時要2年見真章,暫時唔可入太多,咁會較穏當。

    月供方面,無問題。但留意,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資金唔好盡用。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

    Q21108:

    你好龔sir, 想請你比下意見我

    本人現在28歲, 股票本金$30萬, 現金$10萬, $3500月供緊一份基金債券(供左3年, 帳面蝕緊 $2萬)

    以下是我現在持有的股票:
    3手3067 @ 17.5
    1手 1810 @$27
    1手 883 @$7.9
    1手 762 @$4.86
    2手 728 @$2.3
    1手 1833 @$138.1
    1手 2333 @$26.45
    2手 6618 @$114.75
    2手 9633 @$58
    1手 1789 @$12.5
    1手 175 @$35.95
    2手 9988 @$248.1
    3手 6993@$14.46
    1手 981 @$24.5

    請問以上組合可以怎樣改善才有更好的回報呢? 想資產有所增長但股票和基金都蝕緊錢

    龔成老師︰

    你要知道就算再優質架股票,中短期都會有波動。只要係優質,長線持有就可以。

    中海油(0883)、中芯(0981)質素只係中等,唔好佔組合比重太多。而愛康醫療(1789)、京東健康(6618)不確定性較高,只宜小注。

    其餘股票都可以,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餘下10萬就等大跌市,才出手。

    債券,這其實只是「產品」,物業、優質股是「資產」,所以從財富本質上,我地應較集中持有「資產」,才對我地最有利(你可以睇睇《財務自由行》一書,我從財富本質上,講述了當中原理)。同時,現時息口低,但未來有機會重回加息週期,債券未必是最好的投資工具。

    至於債券基金,坊間分好多種,你要小心睇,因為有d風險低,無乜問題,有d則有潛在的風險,絕對不是保本的產品,有機會出現了「賺息蝕價」的情況。

    第一,有些基券基金,會投資「高收益債券」,即是「垃圾債券」,你一定要睇睇佢所佔的比率。

    第二,債券基金往往不是單純地持有債券,而是可以作買賣,以及利用衍生工具作對沖等策略,即是可能有價格上的波動。

    第三,不少銀行都會提供借貸,以槓杆去放大回報,以平息借貸去賺取息差。低息環境時間題不大,但進入加息週期,不止借貸成本增加,同時債券價格往往在加息期下跌,雙從打擊下,投資價值成疑。當然,若然加息步伐不快,息差利潤就可觀。

    我不是說債券基金有問題,只是說明當中的風險,因為市面上的基券基金好多,你要仔細分析。

    ------------------------------------------------

    Q21109:

    您好啊,我是新手,因為之前傻傻地買左01612永勝醫療,2.3入手

    依加跌到1.66,我想問下我係未放左佢就算了,買左成幾個月

    本身想等佢派股息,點知仲跌得仲加多,所以想問下你意見,謝謝你。

    龔成老師:

    永勝醫療(1612) 業務為製造各種醫療產品,主要包括呼吸產品、造影劑壓力注射器一次性產品以及骨科支護具康復器具。

    佢過往幾年收入都好波動,加上賺錢能力唔算太強,質素一般。

    雖然佢盈利有增長,但股價近一年都上升了不少,你預上落都大。

    這股唔適合持有太多,你如果小注就守,太多就要減。

    ------------------------------------------------

    Q21110:

    老師你好,我其實早幾年都開始接觸股票,但近一年認識了你之後先懂得買入股票作長線投資,希望財富增值,現在亦正拜讀你本「股票勝經」

    希望可以真正認識股票更多。我想問下有甚麼股票可以類似比亞迪咁,有好大潛力可以長揸?謝謝你。

    龔成老師:

    現時好多潛力股都升晒,強行追入反而會有風險。

    你可以留意下中生(1177)、褔壽園(1448)、小米1810)、必瘦站(1830),都有潛力,但現時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回翻D先買入會較好。

    當然,要好似比亞迪(1211)升咁多就未必得,但長遠都有質素的。

    ------------------------------------------------

    Q21111:

    老師你好 我想問下你意見。我一路都唔識投資,而且保守。年過四十有個小朋友,想幫佢儲多d錢。手頭上股票全部都仲坐係艇。

    5、728、857、9988

    有大概15萬現金可以再做投資. 請問有咩好選擇? 我應該賣哂手頭上蝕本貨嗎?

    龔成老師:

    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

    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你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的,你可以持有。

    如果你目標想增值,就可考慮將0005、0728、0857,上翻較多時,轉其他股。

    只要你未有把握時機及企業估值能力,令你在貴的價位投資。

    建議你之後,應該用月供或分注的模式投資,可減少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你之後可投資一些ETF,我相信會比例較合你,例如盈富(2800)+恆生科指ETF(3067),比例上前者可較多。

    ------------------------------------------------

    Q21112:

    龔sir,最近本人有想法投資香港的小型物業用於放租。請問現時物業是否值得投資?

    有些中介推薦了奧運的新樓利奧芳給我,我留意了那邊一房單位198尺,尺價在26000左右,總價500-550。

    同樣的預算可以在康城買大一些的單位。請問是面積大一些投資價值高還是地理位置好一些投資價值更高?謝

    龔成老師:

    奧運利奧坊有質素,但的確有點貴,不過我地投資,會以質素行先,如果要上述2選1,會考慮利奧坊。

    當然,更好的選擇是一些舊少少的樓,如10年-20年,大翻少少,市區,會更有投資價值。

    ------------------------------------------------

    Q21113:

    龔sir, 我是新手,一直有關注你的分享,也認同價值投資理念,想請教三個問題

    1.若是用了較高價格買入了一間質素不錯的公司,股價升了應該先止賺等回到合理價再買入?還是持有並等回調加注?

    2.本人36歲,是否可更多投資水桶一作短期獲利來滾大本金,然後再放入水桶二,三作長期持有?

    3.若所買的股票升到了較貴水平,該在什麼時候加注,等待時間回到合理區再加?
    謝謝抽空回答!

    龔成老師:

    1)要睇持貨情況,如果持貨較多,應該減部分。

    理論上,當股價處貴的時候,部分減持是正確,但這都會面對一個風險,就是股價一直唔跌。有些優質股增長力強,今天的貴,過一年後由於企業價值增長,會變為合理。

    因此,如果該股好優質,賣出後就有機會買唔翻,這是最大的風險。

    2)36歲,可投資水桶1,但不可短炒。

    好多人以為短炒能更快滾大資金,但根據我過往多年做銀行及證券行,統計客戶投資成績的情況,短炒反而會輸錢,你這樣只會令本金減少。

    3)到合理價先加注。最多進行月供。

    ------------------------------------------------

    Q21114:

    龔成老師你好。我30歲,剛開始學投資。十幾萬儲蓄,15K,每月儲5000-6000,過多一兩年會結婚但唔會使大錢。

    好後悔禁遲先學,儲蓄同人工都好有限,所以都有D 心急。初步打算長供,如果我只儲到呢個數應唔應該成份儲蓄去供股?

    如果正如老師所講最好要留一半現金等市跌,只供3000又似乎太少,但供曬又擔心無現金揸手唔穩陣。可以請你比一下意見嗎?

    定調返轉,郁儲蓄,直接入幾手2800定都係用月供既方法好?

    最近開始睇你專頁,睇你答問題都學到好多野,多謝你無私分享禁多知識。謝謝!!

    龔成老師:

    由於你準備在1、2年內結婚,而我地投資,要長期先有回報,同時中短期可以因市況上落而有不確定性,無人知道你要結婚同錢一刻,市況如何。

    因此,你要先計算結婚所需的支出,留這筆現金,餘下才投資。

    除非出現大跌市,否則,你應該考慮左結婚的現金先。

    餘下部分,可以進行長線投資,月供ETF相信好適合你,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恆生科指ETF(3067),長期儲貨。

    ------------------------------------------------

    Q21115:

    你好,成哥,我一直都有睇你fb,我覺得你教人投資好叻,我知道自己好衰心急,忍唔到,都無賺過。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我前排高位買左1177,9.45一手,你話人口老化咁我要溝嗎?仲有2013買左1手52.5又係好高位,現在38都見到,都溝嗎?

    3號買左1手13.62,滙豐57蚊買入3手,以上是我的投資組合。我有分析銀行股買386,3328,3988長揸有息收就算,但我之前輸左好多錢唔敢亂買

    想聽下你意見先,見到好多隻都跌左好多好多心想買呢隻想買個隻,但資金又唔夠,愈想搵返失去嘅錢就愈心急行錯路。

    請問1177,2013溝邊隻好?

    龔成老師:

    中生製藥(1177)是潛力股,人口老化令佢長遠有唔錯的增長,無論是政府投入的行業資源,又或是人民生活質素令可控制資金上升,都令人們更在醫療方面投入更多。

    佢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商業系統,有多個已賺錢的藥品類別,同時毛利高,可以不斷將錢投資在新藥裡,這模式運作很好。

    但這類藥物企業,難免有一點風險,因此要久不久檢視,中短問題不用理會,但如果有一些核心性的問題,就要再全面分析。

    就這刻來說,這股可以一直持有,因為商業模式理想,高回報,不斷再投資令股東利益快速增長。加上睇翻佢的業績,保持增長,這令企業價值有實際的上升,令股價得以支持。

    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你有貨可持有,如果要加注,$8以下小小注好了,$7以下會更有值博率。

    微盟集團(2013)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提供軟件即服務產品及營銷服務。

    佢的產品分為「商業雲」解決方案、「營銷雲」解決方案及「銷售雲」解決方案三類。

    「商業雲」可助商戶開設線上業務並助彼等提升顧客參與度、轉化率、收益及忠誠度。「營銷雲」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及AI技術為商戶提供智能營銷服務。

    這些都是將來發展的大趨勢,從業務潛力上,的確是有的,見佢財務數據的增長都強勁。但在估值上都唔平,所以,你持有小注好了,暫時都唔好加。

    至於另外幾隻,其實不是無質素,可持有,只是部分較入價有少少貴但可以守,不過就反映你投資時機把握力不足。往後投資,宜用月供,又或分注投資,減少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中生及微盟,如果加注,就中生。

    ------------------------------------------------

    Q21116:

    老師 想請教你一個無關股票的投資。我同我男朋友最近睇左個江門既溫泉度假別墅項目,150萬人仔一棟別墅,之後可以裝修成為民宿放租比遊客住,視乎裝修設計,可以租到1000-3000一晚。

    我地諗法係,可以當半個投資項目,因為唔可以保證一定會有好高回報,但係即使冇回報,都可以以後退休用。

    我地會加按層樓去做哩個投資,借貸利率大概2.05%,都算好低。剩餘既一部分錢 可以放入股市或者基金,當係分散投資。

    我個人黎講都幾睇好哩個項目,因為依家普遍消費能力高左,大家旅遊都會租別墅黎玩,之後如果順利的話,可以有現金流,如果利益不達預期,可以當係以後自己住。

    我相信5-10年大彎區有所發展,都難以哩個價錢買到別墅。想請教你意見,哩個項目值得投資嗎?感謝

    龔成老師:

    我都相信大灣區有發展,但你地要找更多資料先。

    例如經營這類民宿的要求,自己是否有興趣營運,成本、風險因素等等,最重要是了解清楚。

    另外,你要了解市場需求,現時有多少類似的民宿,同時在該溫泉度區,本身是否有足夠的酒店,以及該項目的交通配置,周邊情況如何,這都要分析的。

    由於退休自用是多年後的事,因此,這刻要集中從「是否值得投資」的角度去了解。

    ------------------------------------------------

    Q21117:

    老師你好,想請問唔知你點睇港交所388前景?我喺$452買約咗100股,唔知可以keep住先嗎?謝謝你

    請問呢一隻股票算唔算質素高?因為佢應該係壟斷行業,只此一家,如果從老師你講價值投資佢長遠都一定會超越呢個價?咁呢一啲資產係唔係可以keep 10年一世都唔沽?

    龔成老師:

    港交所(0388)絕對是優質股,獨市生意,加上香港的金融中心角色,這企業有長線投資價值。

    多年來的生意與盈利都有理想增長,派息不差。

    但要留意,由於這股的盈利會受股市成交影響,因此股價都會有影響。

    這股雖然有質素,但近年成為市場焦點股,令佢經常處貴的水平。

    你買入價略貴,不過佢始終有質素,無問題,長線持有就得。

    ------------------------------------------------

    Q21118:

    龔sir,吉利應否繼續持有?

    大行報告同業績都好似講到好差,我喺$22.75入咗一萬股的,我媽媽亦都跟咗我買,之前上到$36都無放,想長線持有,但當股價向下

    我媽媽就話有錢唔識放,我話長線持有叫佢唔好理我,要放佢自己放,但佢又跟我唔放,之後不停ee哦哦,情況係咪有啲似你嗰陣買比亜迪,升到$80你唔放,倒跌之後身邊就有人會俾説話你聽?

    今日跌穿咗我買入價,我有啲迷失方向,係咪真係吉利電動車唔得....又有可能回唔到A,信心唔夠堅定....

    咁吉利係咪屬於虛?前景點睇呀龔sir?

    龔成老師:

    這類說話,我聽左不知幾多年,當年隻比亞迪(1211)由低位上到$88,之後又落翻$12,係跌9成!你可以想象我聽到幾多說話,要10年後先上到現時的價位。

    你要有超強的心理質素,否則,唔好再比意見,唔好再幫人投資。

    佢地永遠事後孔明,講一d連股神都唔會做到的野。

    你要做到「唔好理人」。

    我係一個超級我行我素的人。

    吉利(0175)業績弱將會對股價短期不利,企業價值都有少少影響,不過最重要睇翻長遠價值,吉利(0175)本身的質素不差,擁有一定的銷售網絡及品牌,不錯的市場策略及定位,而又能把握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機遇。

    長遠來講,佢的品牌與發展在中國仍理想,2018年,吉利透過旗下海外企業,動用超過$500億人民幣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股份。由于戴姆勒股權結構分散,所以吉利已經成為了戴姆勒集團最大單一股東。這不單有利佢有中國發展,同時長遠,可能加快了海外發展速度。

    另外,佢未必發展自己的電動車品牌,但會發展當中的技術,相信在合作及自身價值上,長遠仍是正面的。

    現時價位在合理區中上部至頂位,股價波動,有貨可長線。如果現價入貨,小注都得。

    ------------------------------------------------

    Q21119:

    老師,之前我9988,300元入左 ,我可以點樣佢有冇息收, 已經傷及本金一半左右
    真係搞唔掂

    加上近期科技股回調完全走都走唔到位
    我應該換股定係繼續等

    同埋我想講依家我完全唔敢同女朋友或者屋企人講呢件事,我驚講咗之後分手, 我應該依家點樣處理日常?

    加上我自己做乜嘢事都好唔開心, 完全影響咗我日常, 因為我冇一個 宣洩嘅渠道

    我知道自己唔係一個賭徒但係當股票落到去咁低嘅時候我就開始不斷焦慮咁樣我係咪應該換一個倍升股

    龔成老師:

    第一,由於你在貴的價位買入,因此要更耐心,先有機會上翻去。這股有質素,但都要長線先上得翻。

    第二,如果你只集中一股,問題就較大,我地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太多,同一股不能太多。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第三,我地買股票,一定要長線投資,起碼持有3年以上。

    第四,買股票不能影響生活及情緒的。

    第五,財不入急門,你太急去轉另一隻股,反而有問題。

    如果這股佔你組合比例太多,可以考慮部分轉其他,建立更平衡的配置。

    ------------------------------------------------

    Q21120:

    老師點睇贛鋒鋰業? 仲有信義光能同信義玻璃。有咩分別?現價貴?

    仲有福萊特玻璃,上述股票係咪全部都係電動車概念

    龔成老師︰

    贛鋒鋰業(1772)金屬鋰及鋰電池等鋰資源生產商,生產包括供新能車用的電池。

    此股上市時間唔算長,這類企業數據較少,好難分析。現時市盈率近290倍,點都係貴,現時入貨風險會高。

    信義光能(0968)和福萊特玻璃(6865)都係生產太陽能玻璃產品,本質不差,業務保持有一定的增長力。

    信義光能(0968)算係合理區頂至略貴,可小注。而福萊特玻璃(6865)現價略貴,要回最少一半,才算較合理。但由於有一定波動性,故不宜大注。

    信義玻璃(0868)係信義光能(0968)母公司,佢主要生產汽車、建築,浮法玻璃。近年的增長力弱左,不過,佢在技術上的行業優勢仍在,相信長遠仍是正面,不過就未必是高增長的類別,潛力度比過往略有減少。

    現時估值偏貴,投資值博率一般,回翻1、2成才算較合理。同時,你預佢中短期會比較波動,要長期先見到收成。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2-05 14:44:24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以下連結可欣賞圖文並茂的原文:https://goo.gl/X5iMJm

    進口與國產的黃金交叉
    汽車銷售的不可逆趨勢

    這幾年很多人可能都發現了一件事,就是許多車廠逐漸以進口模式來取代原本國產的版本!而為了避免前後兩者的價差過大,造成準車主入手前的困擾,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進口車的價錢,似乎越來越親民了。👍

    有人知道嗎?其實今年的汽車銷量已經大致底定了一個趨勢,就是「進口車銷售數量,終將會超過國產車。」至於這個趨勢的結果幾時會到來?除非我們的政府有什麼特別的政策來逆轉這個情形,不然,預估就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我們會看到這個答案出現。👀

    根據U-Car汽車網站的銷售報導:https://goo.gl/B71vQW
    今年累計至11月底的汽車掛牌總數來說,進口車的數量已經佔今年銷售總數的45.2%之多。或許有朋友會覺得這數字尚未過半、鹿死誰手還不曉得,但我認為這數字一旦超過40%,就如同群蟻潰堤一般,越到後面、進口車數量越是會加速完成其一統市場的大業。

    *詳細數字也可參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提供的新車領牌數資料」:https://goo.gl/NYKKPh

    如果最近想要買車,真的可以開始好好考慮「進口車」了!🤔

    當然,此時入手國產車,也不是說不行,但如果您考慮這部車要開個十年、八年...可能入手後的隔年,就會突然發現身邊的好友們都開上了進口車,而眼下這部國產車,想換......財務大臣並不允許您這麼敗家的。💢

    過了鹹水就是好?
    日系歐系如何選?

    喜歡看汽車評論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一個形容,就是「......這部車開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歐洲車」;這是一句褒獎含義的形容,背後代表的含義,就是這部車比較紮實,開起來比較穩重。這句話不只是我說過,我的同業朋友們說過,甚至車廠廣告都會這麼強調。😎

    所以,歐洲車就一定比日系車來得好?這倒是未必。我覺得應該這麼說,如果以同級距的入門小車來說,歐洲車的紮實度會比日系車來得優異,而日系車必須達到一定的價格水準後,才會有比較好一點的行路質感。當然,無論是歐洲車或是日系車,都是「越大、越貴」,開起來會「越爽、越高級」,這是很合邏輯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依照配備來看,即便都是進口車的版本,歐系車廠在配備選項方面,通常都是比日系品牌大方,比較不容易看到配備陽春的設定出現,尤其是在主被動安全方面的差異更是明顯。所以,很多時候歐系進口車的車型版本常常只有單一規格,廠家不會將車輛的配備過度細分,而讓準車主在選擇時,衍生出很麻煩的購車困擾。😵

    進口歐系最低門檻
    Fabia最獲車主親睞

    就以購車預算來說,最多買家的級距,就是百萬等級以下的車主們;這也是台灣汽車銷售的主力戰場!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很多,就算是進口車,可以選擇的也不少,包括日系、韓系、法系、歐系等等;而其中以歐系來說,Skoda就是近年比較紅火的品牌。

    為什麼Skoda會比較得到車主們的青睞?主要還是這個品牌CP值較高的原因;翻成白話,就是-「比較划算」。💰

    就以硬體來說,它同屬德國VAG集團,所以車上的許多零件不是跟VW共用、就是跟Audi相同;但就產品的定位來說,它並不是被設定在如同上述品牌那麼難以入手的範圍。換言之,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品質。Skoda這個背景已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所以原廠官方一直以來都打著一句口號,就是「聰明的,就懂」!

    另外,以價格來說,Skoda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其實有好幾輛可選,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找到不同尺碼的車型」;因為有時候我們要找一輛特定品牌的進口車,看來看去最後無法下手的原因就是:便宜的太小台、夠大的又超出預算!Skoda從最小台的微型車Citigo、再大一點的掀背Fabia、一直到小型的Rapid、或是中型的Octavia,你都可以用不到100萬的價格,找到想要的車型。其中,這裡面很多款都同步提供了「旅行版本」,在原廠的命名方式來說,也就是「Combi」的車型。

    所以在近年來,大家逐漸選擇傳統Sedan四門房車以外的車型之際,百萬以下、不要太小、夠用省油、CP值高的Fabia,變成Skoda旗下相當熱賣的一款車型。這部車也變成許多「國產車升級進口車」的準車主們,人生的第一部歐洲進口車。

    ACC主動跟車+AEB主動煞停
    Euro-NCAP撞測五顆星評定

    車輛尺碼的大小,一向影響人們對其安全與否的意象。首先在主被動安全的部分,Fabia這輛接近4米的小型掀背車,搭配了許多讓我們感到出乎意料的配備。以往我們認為一部車該有的基本六具輔助氣囊、動態穩定系統之類,Fabia絕對是列為標配,而更多的是:

    1.MSR引擎循跡控制系統:可降低車輪在光滑路面加速時的打滑情形。
    2.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確保平順的加速,或避免在溼滑路面加速時打滑。
    3.胎壓偵測器:胎壓不足時,儀表會跳出警示提醒。
    4.XDS+主動電子限滑差速器:可改善過彎時的循跡性及動態表現。
    5.陡坡起步輔助系統:上坡起步時,維持車輛避免下滑。

    這些配備可以增加駕駛時的穩定度,另外在實用面來說,胎壓偵測器跟陡坡起步輔助系統,更是開車時最最好用的配備之一。此外,這裡還有更驚豔的好料,就是:

    1.ACC主動定速跟車系統:全速域系統,可以定速或是跟車直到停止/再起步(最高時速160km/h),也可以一鍵設定「即時跟車」功能。
    2.前方輔助系統:亦包含了AEB自動煞車功能。
    3.駕駛盲點偵測警示:左右後視鏡上顯示燈號。
    4.後方車流警示:有圖像及車距顯示。

    看完這幾項高級安全配備,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準備開始找價錢、這部車到底賣多少錢啊?原來定價是78.8萬元,不過,如果是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

    其實,就算是以原定價來說,這個價格搭配這些配備,也很有競爭力跟CP值啊。還有,搭配智慧型裝置互聯系統Smart Link+,除可上網、語音聲控外,也讓多媒體主機功能更上一層樓。

    另外一點就是它的撞測成績(Euro-NCAP),依據2014年歐盟的測試來說:https://goo.gl/qxGXzx
    ,這部小車拿下了五顆星的最高評定標準。其中「成人乘員」及「兒童乘員」的部分,都得到81%高分,我們可以在當時測試的影片中發現,無論前撞或側撞時,Fabia的車艙都可維持很堅強完整性,這也讓許多在意車輛尺碼的車主,後來成為其決定入手的原因。

    雙廖冠軍試駕
    國際引擎大獎

    說到試駕的部分,我還真的沒有少試駕過Fabia這部車,從最早的【行車紀錄趣】,再到之前【全民瘋車Bar】的「雙料冠軍」,我從一般版本的Fabia試到旅行版的Fabia Combi車型,當然近期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定是我跟廖怡塵模仿Fabia廣告的「跳車門」畫面。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試駕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dktUAj_N-Y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Xq5liic4Zc

    其實,這個部分當然比較是屬於趣味的橋段,畢竟上面就提過,Fabia可以在撞測中有效維持車艙的完整性,所以跳一跳車門也不是什麼很了不得的稀奇事。但是,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機會去試駕時,可以把重點放在「過彎時,前後軸的協調性/循跡性」、「油門的反應」,以及「車室的靜肅性」。

    就以目前的Fabia來說,以前還有1.6自然進氣版、1.2渦輪汽油版,目前只有1.0三缸渦輪增壓的汽油版可選,動力輸出是:110hp/20.4kgm,並且搭配7速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平均油耗的部分是每公升18.7公里,還搭配有怠速熄火裝置及車輛動能回收系統。

    就動力的數字來看,馬力似乎就只有1.5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不過,開起來的感受是天壤之別,主要原因是渦輪增壓的搭配之下,它讓這部空重1159公斤的小車擁有很好的扭力輸出,相較之下,差不多就是2.0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車子開起來輕不輕快,主要還是看扭力的表現,這在山路行駛之際,更是容易體會其中的優劣。Fabia如其車身尺碼,在駕駛時顯得特別地靈巧。

    值得一提的是,這具小巧的三缸引擎,還得到【2018年國際引擎大賞】「1.0升以下級距的第一名」!除了Fabia用到這具引擎之外,其實包括同集團的VW Golf/Up/Polo/T-Roc、以及Audi A1/A3/Q2等等,都使用到這具小巧先進的引擎單元。

    一般版還是旅行版
    推薦入手的著眼點

    很多人最難抉擇的就是價差五萬元,到底要買便宜一點的標準版,或是貴一點的Combi旅行版?

    就硬體來說,這兩部車的尺碼只相差在後廂空間的大小,而包括車寬、車高、軸距、輪距的部分都是相同的;只有後懸的長度不同,標準版是675mm,Combi則是940mm。
    就後廂來說,標準版的容積是3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150公升;而Combi車型的容積是5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395公升,其底板有一夾層,可以活動使用。

    我建議如果是有男女朋友或已婚的朋友,不管有沒有小孩,Combi一定是必要首選!因為有伴的朋友,雙人出遊、甚至多人出遊的機會都比較高;所以後廂空間大一點,無論如何都會有更多機會派上用場。另一方面,如果未來有新的家庭小成員增加時,也很有需要在後廂攜帶必要的隨行物品;例如:手推車、毛毯、抱枕、清潔物品、濕紙巾、小玩具、兒童餐具、甚至臨時拆下兒童安全座椅時,也總要有個地方可以先擺放一下。此外,Combi的車長也不過4262mm,在駕駛時,也不會顯得相當龐大,就算是喜歡小車的女主人,也能很容易輕鬆駕馭,不會造成駕駛時的心理壓力。

    另外,Fabia的恆溫空調還有粉塵過濾器,這部分很值得家有幼童的朋友們參考。

    69.9萬限時入手!
    四年不限里程保固

    最後,我們再回到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這件事。這除了年底的促銷價格之外,保固方面也跟原來一樣,是「4年不限里程新車保固」,以及「3年漆面保固及12年車身鏽蝕保固」,還有「2年原廠零、配件品質保固」。

    最近考慮買小型車的朋友們,雖然有很多車款可以選擇,但別忘了Fabia一定得列入口袋名單!這些豐富的安全配備,會讓你在開車時,感覺相當地輕鬆與放心。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促銷優惠 #Fabia試駕 #歐洲車

  •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8-30 19:06:27

    時間,魔力無邊。

    醬料雜貨店正和隆,主打自家豉油、麵豉、甜醋,在上水石湖墟65年,如長流細水陪伴街坊每餐家常飯:蘸豉油魚更鮮,兩磚腐乳夠佐粥下飯;逢時過節爆薑下醬炆豬肉煮雞,豐腴滋味比得上酒樓大菜。

    街坊就是鍾情這家醬料;但此情,差點成追憶!
    想當年,老闆陳璧堃十足指腹為婚,不情不願從父親手上接過正和隆。做醬煮醋幾十年,沒有仇,卻賺得一身痛、半點恨;捱到65歲,把心一橫,擬於去年12月31日退休結業「脫苦海」。
    怎料日月發酵,恨愛相生;準備離開,竟是徹底的歸來。

    上水石湖墟巡撫街,水喉五金、紙紮、文具……生活小店當中有正和隆。店前西斜,老闆陳璧堃掛起紙皮遮光擋熱,裏外互相看不見,街坊是識途老馬,熟練地撥簾進出。小店不夠百呎,鮮有地整齊:樽樽罐罐不見有塵,豆類、雜穀一格格井然有序。所賣醬醋各有三五個品牌,店家出品的生抽老抽、原曬豉磨豉、甜醋和腐乳,售價貴幾元,卻最多人要。

    「麵豉嗰日炆豬手炆得好靚,好食。」老街坊陳太一屁股坐在片糖缸改成的櫈子上,又告訴陳老闆:「我起碼一個月之後先行出嚟喇,因為腳痛要入院做手術。」今天她特意來入貨,買麵豉、豉油。

    豉油,又恨又愛

    陳璧堃,街坊都叫他「豉油佬」,皆因正和隆做豉油起家,他是第二代。上世紀40年代,父親陳根秀由南海來港,投靠開醬園的親戚做豉油;50年代初自設小工場做豉油、麵豉和甜醋,並在石湖墟開鋪。1955、56年間石湖墟被兩次大火吞噬,57年逐步重建,正和隆也在巡撫街現址重新啟業。

    陳璧堃有四個姊妹,他是老三、排中間。「細細個住木屋,又是工場又是住家。兩個家姐睇鋪,我就周圍走,好百厭。」他怕父親,從來沒問過店名由來,只記得過年家中總掛一對對聯:「正直好生意  和氣定興隆」。
    「老竇無咩讀過書,點作到咁好嘅對聯呢?」他哈哈大笑,轉瞬又皺眉:「做豉油做醬好辛苦,畀我揀我唔會做,但我讀書唔成,無得走!」他是唯一的兒子,二十多歲結婚後即接手店鋪;太太負責鋪面,他負責生產。

    「做豉油會有一陣罨味,以前真係要用手去攪,一攪,陣味就出嚟,我都接受唔到;不過,呢啲係錢嚟㗎!」
    他的工場在上水搬過幾次,90年代初因為業主收地被迫結束,自此在古洞一間豉油廠掛單租場,只做半加工。譬如豉油,已交給豉油廠師傅做,仍用自家招紙。
    「做豉油最緊要用料靚用料足,夏天有熱頭曬就香啲。」他說。當年他試過十幾間豉油廠,找到一間的味和香跟自己做的相似。「我知道佢哋用加拿大非基因改造黃豆,發璜(按:煮好的黃豆混入麴菌、麵粉)撈美國麵粉,比日本麵粉膠質重啲、好啲;我自己一個人做太辛苦喇!雖然利潤無咁高,我寧願用佢嘅豉油。」
    現在店中賣兩款自家頭抽和一款老抽,其中一款頭抽名為「鮮味生抽」,用豆比一般的多三分之一,濃稠如漿,鮮而豉味極重,可算鎮店之作。

    麵豉甜醋,親手做

    豉油外判了,只有麵豉和甜醋,他至今堅持親手做。
    麵豉,一般貨色是發酵豉油剩餘的豆渣,鮮味盡去,很多時需加味精增味。但他做的賣的兩款麵豉:原曬豉和磨豉醬(前者仍見豆狀,後者是磨爛幼滑版)都沒抽製過豉油,保持原汁原味。「以前我啲磨豉係出咗豉油嘅,價錢平啲,主要交畀酒樓整叉燒;後來我只做零售,銷量少,乾脆用原曬豉攪磨,一樣係靚。」
    市面常見的麵豉都是啡黃色,他的麵豉卻深啡色,驟眼看黑糊糊。他解畫:「麵豉好似人一樣,曬得愈耐會愈黑,愈黑就愈香。生曬啲豆喺豉油缸入面,上面曬到黑,下面嘅較黃,所以要成日翻佢,將底下嘅翻上面,不斷循環。」
    他65歲了,依然記得父親當年的話:「醬,做就好易,打理好難。」
    「你做,用料十足,曬得夠,一定做得好。不過擺耐咗就會有罨味,你點可以調番正呀?所以,唔係整好之後就冚埋,你要時不時拎出嚟曬,畀啲醬見下陽光會香啲。」
    醬沒加防腐劑,放不久,所以他每次只做一小批。現在天時暑熱,醬賣少了,他也做少一些,「過咗中秋慢慢好,麵豉賣得最好,啲人有番胃口,多咗炆嘢;我都做得密啲,每次過千斤豆,一個月多啲就要做一次。」

    講到做醬,最辛苦的步驟還數煮醬消毒。「唉!我做一次,就痛一次。」 他摸摸腰部,肌肉已成硬塊,隱隱作痛。
    「啲醬容易黐底容易燶,要不斷剷,隻鑊又大,你要伸手彎住腰剷。室溫又高,得把牛角扇吹吹下,我一個人連續煮幾個鐘頭,不停流汗,煮一次起碼要飲4公升水。」最後洗鑊更辛苦,因為腰彎得更低。幸好十多年前起,煮醬有機器輔助,輕鬆了,但幾十年積下的舊患,纏身不去。

    煮甜醋,相對沒那麼費勁,但一樣要忍。他採用本地酒房出產的白醋,加薑、桂皮、陳皮、丁香等等藥材做成甜醋。「煮呢個醋,一大鑊,嗰種藥材味好犀利,十足催淚彈,醃眼!咳!」
    甜醋,他賣自家的,也賣其他品牌,「各有各鍾意啦,人哋要八珍,你無,佢會走咗去;我哋自家牌子就賣貴五六蚊。」
    這日街坊王太帶了手拉車來買醋,「我孫仔啱啱出世,買去觀塘畀個新抱。」她嫌其他牌子太甜,「呢間鋪頭出嘅特別香,舊年冬天隔籬個事頭婆用佢煲薑,成條街都香晒。」
    有人記住,陳璧堃笑瞇瞇,說:「到天時冷,啲人鍾意煲薑醋食下;事實上年尾多人結婚,到第二年10月、11月就有BB出世,甜醋特別好賣。」
    以前煮完甜醋,五六桶藥材他當垃圾倒了,後來有朋友老遠從跑馬地來上水要「下欄」甜醋陳皮,他才識寶,現在煮完醋會挑回陳皮,但為非賣品,「而家?下人,有熟客寒咳唔係好囉!」

    老店,差點結業

    做醬煮甜醋,入缸,搬貨,幾十年陳璧堃獨力做,「我哋小型生產,唔請人。無辦法!為咗……我唔知點講呀!」他瞄瞄跟前在幫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苦笑:「賺到痛,之外都係痛!近十幾年,我個個禮拜日就好似返學咁,要去做推拿。」
    去年他和太太邁向65歲,本擬12月31日退休結束正和隆;就在12月中煮甜醋時,從不在工場拍攝的他,忍不住拿手機拍下那鑊滾滾冒煙的甜醋,題記:「人生最後一次」。
    「唔捨得㗎!」說着,他眼圈紅起來,思緒飛回去年底:「瞓唔着囉!直情神經衰弱。」有個星期天,他試不去推拿留在家,「電視睇完又睇睇完又睇,無地方去。」以前他想像退休「呢度去嗰度去」,事實上英國朋友早邀他去歐洲玩,他又買了「200蚊深圳通」,偏偏成行在即已失去興趣,一副心神無處安放。

    決心分手,原來放不下。他三個女兒,十多年前已表明不想接手家業,臨別秋波,也發現情難捨。
    店一直由他和太太合力支撑,沒請人。二女兒陳敏怡(Agnes)說,每逢過年店就最忙,三姊妹必定預留整個星期的假回來幫手,想不到自己成為了第三代傳人。陳璧堃笑言,由1月1日起店轉了她名下,自己變做顧問兼打雜。
    70後的Agnes在銀行做了十多年,連MBA也讀了,兩年前工作太辛苦辭了職,「嗰時爸爸媽媽正計劃退休,我哋三姊妹都好開心,因為新年終於唔使返鋪頭喇!」
    去年年底,他們通知熟客和包租婆不做,「啲客人同爸爸講:『你退休,咁我哋去邊呀?我由做女食到而家喇!』我聽到,突然之間好唔捨得。呢個招牌六十幾年喇!」
    她問爸爸取帳簿算了一番,「都ok嘅!我想留住個招牌。」又游說從事文職的大家姐陳敏慧回來幫手看鋪,自己負責市場推廣。姊妹同心,盼可斷金,帶着正和隆走進2017年。

    十年如一日

    陳璧堃搖搖頭說:「我準備退休,以為可以脫苦海啦!結果有啲抑鬱,百無聊賴,個女話做番,我又好似開心啲。」
    不過,他認為做醬這行式微了,尤其新界東北發展如箭在弦,古洞的豉油廠分分鐘無得做。「一收地,你一係返大陸做,但水準、原料難控制,而且豆都係外國嘅靚啲。」女兒正在搶時間,找新貨源、拓客路,像早前便去了樂富街市擺車仔檔,臚列自家品牌豉油、醬醋和腐乳。
    幾十年來,陳璧堃和朋友合作生產腐乳。十多年前朋友搬廠上深圳,招紙也「均真」地印着「Made in China」,同屬正和隆招牌貨,輕柔鬆化而不死鹹。

    醬料之外,40多年前陳璧堃接手時已兼賣雜貨。今天雜貨不多也不雜,而每種乾貨他只賣一款,都是精挑細選,譬如蝦子麵,找到第四五個供應商才敲定。
    「搭下貨囉,要維持到租金嘛,而家都要1000蚊一日㗎!」陳璧堃說。
    除了鋪租,過去半世紀上水翻天覆地,但對正和隆和陳璧堃而言,只是微細的漣漪,就像醬醋味道,始終如一。
    「雖然間中都有自由行嚟幫襯,我哋主要做街坊熟客。有人搬咗出九龍、港島、大嶼山都返嚟買醬,甚至移民去外國,都會帶啲醬過去。附近有圍村,新年依舊會煮盆菜,用好多醬。」
    七八十年代,他的豉油、麵豉曾交給酒樓,但經常被人拖數、走數,「好多次喇!千幾蚊都彈票,嗰個年代唔算少數目。咪搞啦!我寧願淨做門市,收一蚊就係一蚊。」弱水三千,他只取一瓢。知足,常樂。

    夏日炎炎,酸梅麵豉蒸排骨夠醒胃,有街坊要炆肉,大喊一聲「混醬,唔該!」只見陳老闆從五個醬缸輪流舀出小半勺倒入透明膠袋,用繩一紮,遞與客人,叮囑道:「返去放雪櫃,呢幾日好用喇!唔係會變酸。混醬鹹㗎,加啲冰糖,炆鴨炆腩肉都快啲腍。」這混醬,有自家磨豉、黑赭油(類似星馬的黑豉油)、甜醬、麻醬和南乳,即叫即混,也是父親傳下來的基本味道,就在日月蒸煮當中,摻着陳璧堃幾十年調出來的小變奏。

    正和隆
    地址: 新界上水石湖墟巡撫街2號A
    電話: 2670 3486

  • 平把改彎把價錢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6-23 11:53:01

    無敵簡單,無敵好吃,超級下飯!我一個人都可以吃掉一盤的 塔塔香茄子。
    (文下面有食材表跟做法喔!)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上週末突然想吃泰國菜,剛好在百貨公司逛街,那就隨便吃那家”哇什麼城“好了。
    看到菜單上寫“泰味炒茄子”,感到很好奇,泰味+茄子,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於是很少點菜的塔塔,就點了這道嚐看看。
    看到價錢“180元”的持家男馬上就跳腳了:拜託,一盤茄子180你不會自己炒喔?
    塔塔:是沒錯,但是我沒做過什麼泰味炒茄子,想吃吃看麻~

    後來上菜的第一道,就是”泰味炒茄子“。顏色好美,好紫,而且好好吃喔~~
    可是!!我怎沒感覺他是泰味? 反而像是中菜??!!道理說 應該會有魚露。
    向餐廳廚房詢問,是否有加魚露呢!?答案是:沒有。。。
    所以泰味炒茄子?到底有沒有正宗泰??

    不管他是不是正宗泰,我知道這道菜怎麼做,他就叫“塔塔香茄子”吧!!
    無敵簡單,無敵好吃,超級下飯!我一個人都可以吃掉一盤。

    原先我用過油的方式處理茄子,但是覺得茄子這樣好油,而且要掌握茄子炸多久,還有炸完茄子那油怎辦?好麻煩喔~
    於是我就把它改良成用水煮的方式。
    雖然口感上跟炸的茄子不一樣,但是他很簡單,也不油膩,比炸的清爽,我好喜歡喔~
    怕麻煩的人,可以跟著我這樣做喔!
    ★像我女兒不吃茄子皮,我刨掉茄子的皮,一樣這樣煮,女兒吃得很開心呢!!
    媽媽們可以試試看呦~

    茄子我建議選擇糯米茄,尾巴彎彎的就是糯米茄子囉!
    有些茄子比較肥美,建議延長一點時間烹煮,如果煮的時間不夠,沒熟透的茄子就會變色給你看!!
    這大概是我煮掉幾十條茄子的心得~~XDDD

    今晚的晚餐,就吃我吧!!塔塔香茄子
    準備食材:
    橄欖油或是任何習慣的油,油量比平常多一點。
    糯米茄子,3條
    九層塔,一大把
    蒜末,25-30克
    辣椒,半條至一條(看個人的辣度)

    醬料:
    醬油 1-1.5大匙(依照醬油鹹度做調整)
    豆瓣醬 一小匙(喜歡辣的可以加辣豆瓣)
    三溫糖 一匙(可以用一般砂糖)

    作法:
    1.先將蒜頭切成蒜末,辣椒切丁,清洗九層塔,茄子斜切,準備一盆水加入一點醋,將茄子先泡在醋水裡面,蓋上保鮮膜靜置5分鐘左右。(*泡過醋的茄子 更不容易變色)
    2. 起一鍋水,煮沸後,將茄子放入滾水中汆燙,並且將茄子徹底的壓在水底,大約3-4分鐘左右,撈起來晾乾,備用。
    3.另外起一個鍋,冷鍋入蒜末、辣椒、橄欖油,小火煸出香氣後,加入豆瓣醬炒香,再加入醬油、糖一起煮滾。
    4.將晾乾的茄子倒回鍋中跟醬料拌炒均勻,隨後放入一大把的九層塔,拌炒一下,立刻關火起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