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平均速率迷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平均速率迷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平均速率迷思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運動醫學】~ 次最大運動測試 (Sub-maximal Exercise Testing) 為了解決測試最大攝氧量的設備並不容易取得,以及部分不適合進行最大運動測試的族群,「次最大運動測試」被設計出來了。 ※ 警語要寫在前面,如果你有已知的慢性疾病追蹤中,要進行下列測試時,建議諮詢你的...
平均速率迷思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醫學】~ 次最大運動測試 (Sub-maximal Exercise Testing)
為了解決測試最大攝氧量的設備並不容易取得,以及部分不適合進行最大運動測試的族群,「次最大運動測試」被設計出來了。
※ 警語要寫在前面,如果你有已知的慢性疾病追蹤中,要進行下列測試時,建議諮詢你的家庭醫師,以避免測試中發生不必要的風險。
以下介紹幾個常見的:
1. 改良式的布魯斯跑步機測試(Modified Bruce Treadmill Test)
這在心臟科的檢查也常看到,就和運動心電圖相同的設置;測驗分為0~7不同階段 (共9個),對應不同的跑步機速率&坡度,每個階段跑3分鐘。
最後看跑了幾分鐘,代入對應的公式,就可以得到預估的VO2max。(所以變數只有你能跑多久)
2. 單一階段次最大跑步機走路測試(Single-Stage Submaximal Treadmill Walking Test, SSTWT)
速度定在2.0mph ~ 4.5mph,以讓受測者可以維持在最大心率的50%~70%進行測驗,在坡度0%持續4分鐘;再上升至坡度5%測驗,並收集最後穩定的心率;最後調回坡度0%做收操。(所以變數有:跑步機速率、在坡度5%的最後穩定心率、年齡、性別)
3. Astrand and Ryhming 腳踏車測試(A-R Cycle Ergometer Test)
這兒指的腳踏車就是健身房看得到那種可以調阻力看功率的。
一開始先因應受測者不同,選擇可能適合的功率75W、100W、150W。迴轉數設定在50rpm,進行6分鐘的測試,並收集最後15到20秒的心率數。
如果最後的心跳數在每分鐘130~170次,且第5、第6分鐘,相差不到每分鐘5次,實驗即結束;如果相差大於每分鐘5次,就繼續踩下去;但如果心跳低於每分鐘130次,則要提高設定功率,再重新開始。
最後再用穩定心率和設定功率去查表,並配合年齡校正因子,即可得到最大攝氧量估計值。
4. 加拿大有氧適能測試(Canadian Aerobic Fitness Test, CAFT)
這有點像台灣的體適能測驗常用的「3分鐘登階測驗」,只是更複雜一些,分為兩個階段。
依據年齡不同,登階的初始速率就不同;而收集運動後10秒的心率數,再決定要不要進到第2階段。
附註:台灣常用的三分鐘登階測驗 (不過最後得出的數值不是最大攝氧量)
https://www.fitness.org.tw/measure06.php
5. 12分鐘跑步測試(12-Minute Run Test, 12-MRT)
這個很單純,就是12分鐘,你能跑多遠是多遠,變數就只有距離一個。後來因應心血管疾病族群,設計了12分鐘走路測試。
像我的運動錶,叫我去跑或走一段15分鐘以上的活動,就可以算出最大攝氧量,那應該就是用這個公式(因為這個算式完全不考慮到心率數,所以如果要刷數據就儘量衝,不用管配速了...XD)
6. 20公尺折返跑測試(20-Meter Shuttle Test, 20-MST)
每1分鐘為一階段,初始速率分別為女生8.5km/h、男生10km/h;每完成一階段,上升0.5km/h,評估最後到什麼速率沒辦法再跟上。
最後把最大的速度及年齡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出最大攝氧量估計值。
7. 1英里跑道步行測試(Rockport Fitness Test, 1-MTW)
在一英里長的距離中,能「走」多快是多快,並在每1/4英里時紀錄心跳數,至少要進行2次;最後把所需時間及4次心跳數的平均值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到最大攝氧量。
後來也發展出,1.5英里跑步測試、2英里跑步測試...等。
〖小結〗
上面介紹的各項「次最大運動測試」都是經過信效度檢驗可信度相對高的方式,但估計畢竟是估計,一定會有誤差值。
而且,你可以看到,有些測驗方式,根本不去看心率變化,和很多練習跑步的人,會特別去算不同的心率區間,好像搭配不起來。
其實大家千萬不要有數值越高,運動表現越好這種迷思;最大攝氧量就只是一個有氧適能的參考值,運動最終的表現,影響的因素太多了,以跑步而言,例如:跑步的姿勢、配速、技巧,甚至是無氧適能等等,都會決定最後的結果。
總算寫完這一部分了,明天是最後一個單元,從文獻中來看看,怎麼樣的訓練,可以提升最大攝氧量。
※ 參考文獻:
Noonan, Vanessa, and Elizabeth Dean. "Submaximal exercise test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Physical therapy 80.8 (2000): 782-807.
https://doi.org/10.1093/ptj/80.8.782
平均速率迷思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為孩子挑書包 破除迷思看這裡】
書包款式百百種,上次有媽咪問我家裡大寶要上小學了,不知道怎挑書包。來分享一下原則,也幫大家破除常見迷思喔!
🎯如何挑選一個好書包?
1️⃣用雙肩背式減輕孩子負擔
雙肩背款式可將重量平均分散在身體各部位,讓孩子肩部和背部平均受力,肌肉才不會過度緊繃或受傷。而肩部在受力平均時,頸部也會比較舒服。
2️⃣背帶夠寬且可調整
揹帶不是越厚越寬才好,要適中符合孩子身形,才不會彎腰駝背,而背帶調整後應貼合孩子的上身。
3️⃣收納方便省力
書包內部分類隔層清楚,最接近背部的隔層,要能放置較重的書本,才能護脊。
🎯常見迷思:
1️⃣不揹護脊書包會長不高或脊椎彎掉?
別被嚇到!長不高跟脊椎彎掉通常不是書包害的,長期負重超重、飲食不均衡、睡眠不佳跟姿勢不良才是問題根源。
2️⃣幫孩子選了護脊書包,塞再多東西也不怕?
母湯啊!不要讓孩子在小學時就讓他感覺人生好沈重。
書包裝書籍物品後的重量,盡量在體重的15%以內,若重量超過孩子體重的15%,會影響走路步態、增加呼吸速率,長久下來會傷害脊椎,影響骨骼發育及成長。
3️⃣書包越硬支撐度越好?
要看材質及設計,有些太硬的書包本身重量就偏重,反而造成孩子身體的負擔。而過硬的書包也得留意避免孩子彼此碰撞而受傷。
-\-\
希望家有小學生的爸媽,都能挑到適合寶貝的書包,讓他健康快樂上學去!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小培養他整理書包的好習慣,用不到的書籍、物品,別都揹在身上。
請筆記:#護脊要從減輕重量做起!
-
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 粉專置頂貼文有抽獎活動,快去參加喔~
平均速率迷思 在 Mona's Running La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翻開2018剛出版的一本書
https://www.amazon.com/Endure-Curiously-Elasti…/…/0062499866
書如其名,一整本書都在探討:人類耐力運動表現的極限,是極有可塑性的XD
作者Alex Hutchinson主修物理學,曾參加加拿大奧運代表甄選決賽及代表加拿大出賽田徑項目。他是Outside 雜誌的專欄作家,曾長期寫 Runner’s World的專欄,贏得過國家雜誌獎,定期為The New Yorker online 寫稿。
第一個翻到的章節在講口渴(thirst)這件事情。速記一下幾個重點與想法跟大家分享!
先講結論:
關於『口渴』『脫水』的看法與研究,是耐力運動中最難有明確定論的主題之一!
>>『口渴』的感覺跟『脫水狀態』要分開來探討。
>>『脫水狀態』怎麼量測還有定義的,也是研讀文獻時要注意的事情。
約一百年前,當時主流的看法是:應該不計一切代價,盡可能『避免』在賽跑時喝水!當時的看法是:喝水會讓腸胃不適,而且你來不及吸收。
在1940年代,盛行的想法仍是:『透過訓練,你可以只需喝少量的水,以便減少不需要的流汗』。但那時Edward F. Adolph 的研究破解了這個看法,指出補充水分還是會改善運動表現的。
(註:雖然研究在進展中,但1968年,二十一歲的Amby Burfoot在炎熱的天氣跑波士頓馬拉松, 什麼都沒有喝:然後贏了!)
作者舉出了實例與研究,來提醒大家很多『看似合理』的『推論』,其實是迷思!
————————————
Q:『脫水會造成中暑?補充水分是為了調節體溫?』
>> Ans:即使是在超級極度脫水的人身上,也沒有發現中暑現象。
長距離的比賽比較會造成脫水,而短距離的比賽比較會造成中暑。
前者由於時間夠長,所以流失的水分越來越多。後者因為代謝速率高,所以較會造成中暑。
重點:核心體溫(core temperature)與代謝速率比較有關係。
短距離短時間的比賽(例如三十分鐘左右),即使你還來不及流失很多水份導致脫水,因為運動強度有辦法維持地更高,所以核心體溫會更高。
脫水的確會造成體溫上升,可是其實程度相當小!
————————————
Q:『當我覺得口渴,是因為身體水分不夠嗎?』
>> Ans:體內含水量的調控,是經『滲透壓』以及『口渴』的感覺,不是經由含水量。
身體感知到滲透壓上升時,啟動賀爾蒙(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腎臟會回收更多的水分,以及讓你『感到口渴』。
你會有口渴的感覺,精確地來說,主要跟『滲透壓』有關,不是直接地跟『身體是否缺水』有關。
————————————
Q:『當我可以想喝水就喝水,是否就不會缺水了?』
>> Ans:身體的『總含水量』起伏很大,可是身體的『滲透壓』是受到精密調控,不太變動的。
換句話說:你可以處於缺水/脫水(dehydration)的狀態,但『不』感到口渴(因為滲透壓沒變)。
重點:
很多研究其實都把口渴跟脫水混淆在一起。
很多研究其實都把口渴跟脫水混淆在一起。
很多研究其實都把口渴跟脫水混淆在一起。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2011年南非的研究,一群軍人在炙熱的天氣中搬著重物行軍,他們被『允許』想喝多少水就喝多少水。結束時,他們平均掉了3.8個百分比的體重,但滲透壓是正常的。
所以,更進一步的想法是:不渴又脫水的狀態,是否根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這裡衍生出的想法是:脫水是否其實是一種演化的優勢?我們的身體其實被設計來可以忍受(至少一段時間,四到六個小時?)的缺水狀態,以便從事耐力運動?
————————————
Q:所以我們調控身體含水量的機制,不是藉由身體含水量,而是跟純粹與『口渴的感覺』以及『滲透壓』有關係嗎?
>>Ans:重點是:在討論這些議題時,如果只看滲透壓以及身體含水總量的話,會錯失了貫穿這整本書的一個概念:我們所有的生理數值以及反應,有部分都會跟我們的『大腦』如何接收以及解讀這些訊息有關。
『喝水』會影響我們的知覺/心理還有動機:僅僅是喝水的這個動作,都能有效地擊退口渴感覺以及增進表現。
耶魯大學1997年的一個著名實驗中,受試者運動了兩小時來引發脫水狀態,然後監測他們的口渴感以及Antidiuretic hormone. (兩個調控plasma osmolality的因子)。
第一組受試者將水喝進肚子後,用鼻胃管把胃裡面的水抽出來。第二組則是以鼻胃管把水灌進胃裡面(除去了水從口腔中經過喉嚨的這個過程)。
結果是:第一組雖然身體沒有真的攝入水分,但第一組比較能『解渴』。
為了把心理因素拿掉,避免『因為沒有喝水所以心理上覺得比較很渴』(?),有人做了個實驗:受試者以靜脈注射的方式補充水分,研究者及受試者都不知道受試者缺水的程度。結果發現:即使是有3%的脫水,也不會影響運動表現。
——————————
相信讀到這邊,大家眼睛應該都酸了,腦袋都快打結了..!?XD
『完賽後體重減少等於流失了多少水份?流失越多越影響運動表現?』『選手通過終點線後癱軟倒地是因為脫水?』『是不是等我口渴才喝水就來不及了?』『不是說不要讓自己的脫水狀態大於兩個百分比嗎?』『實務上跟理論的差距?』
這幾個問題的整理,請大家鎖定後天中午同一時間收看...XD
#運動生理學
#Endure
#alexhutchinson
Sweat Science